判斷是否肥胖,單純的測量體重不夠確切,主要看脂肪的重量以及在全身的比例,因此,測量體重指數(shù)和局部體脂含量是診斷、治療和預防肥胖的必要手段和方法。
(1)體重指數(shù)。
目前常用的體重指數(shù)(BMI),又稱為體質(zhì)指數(shù)。它的計算方法為:體重指數(shù)=體重(kg)÷身高(m)的平方:在判斷肥胖程度時,使用這個指標的目的在于消除不同身高對體重指數(shù)的影響,以便于人群或個體間相互比較。研究表明,大多數(shù)個體的體重指數(shù)與身體脂肪的百分含量有明顯的相關性,能較好地反映機體的肥胖程度。
WHO推薦將BMI作為肥胖的診斷指標已經(jīng)用于臨床及所有的研究。BMI與肥胖有很強的相關性,除了對肌肉發(fā)達的人及年齡很大或很小的人以外,對所有的人群都可應用。這個方法簡便、實用,臨床應用較為廣泛。WHO1998年將BMI>25定為超重,BMI>30為肥胖。
但對于亞洲人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當BMI>23時與肥胖有關的疾病發(fā)病率逐漸增高。國際及亞太地區(qū)研究肥胖的有關專家建議,將亞洲人健康體重的切割點定在BMI=23,大于此點為超重,BMI>25的為肥胖。有專家建議,中國人肥胖診斷以BMI≥27為宜,BMI≥25但BMI≤27可視為超重,但就預防與肥胖相關疾病而言BMI>23時即應予以注意。其他還有一些測量體脂的方法大部分要求精密儀器,在臨床難以做到。
局部體脂分布
2、局部體脂分布
近年來,關于體脂分布與動脈硬化危險因子的關系有較多報道。主要是軀體部脂肪蓄積的上半身肥胖與糖代謝異常,脂質(zhì)代謝異常以及高血壓密切相關。對于一般人,脂肪的80%分布于皮下,余下的大部分存在于腹腔的大網(wǎng)膜和腸系膜等部位,男性高于女性,而且老年人內(nèi)臟脂肪所占的比率更高。
測量內(nèi)臟脂肪的方法有核磁共振(MRI)、CT或雙能X線吸收測量體脂分布,以計算內(nèi)臟脂肪量或脂肪面積。盡管儀器的測量能精確反應內(nèi)臟脂肪的量,但是較為麻煩。
測量腰圍臀圍
臨床常用的簡易方法是測量腰圍和臀圍。WHO建議男性腰圍94cm,女性80cm為歐洲人群適宜的標準。但是這一標準并不適用于亞洲人,建議臨時將男性90cm與女性80cm作為測量腰圍的較低標準。必須強調(diào),任何評價肥胖的方法均需要包括腰圍的測量,因為當腰圍減少時,即使體重無改變,亦可顯著降低肥胖相關性疾病發(fā)病危險。
綜合所述,亞洲人BMI≥23即為超重,23~24.9處于肥胖前期,25~29.9為Ⅰ度肥胖,BMI≥30為二度肥胖;男性腰圍≥90cm,女性腰圍≥80cm即為肥胖。
本站聲明:如果您認為轉(zhuǎn)載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權(quán)益,請您來電聲明,我們將會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nèi)刪除相關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