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堂灸經序
夫玄黃始判。上下爰分。中和之氣為人。萬物之間最貴,莫不稟陰陽氣度。作天地英靈象圓穹。足模濃載。五臟法之五岳。九竅以應九州。四肢體彼四時。六腑配乎六律。瞻視同于日月。呼吸猶若風云。氣血以類江河。毛發(fā)比之草木。雖繼體于父母。悉取象于乾坤。貴且若斯。命豈輕也。是以立身之道。濟物居先。保壽之宜。治病為要。草木有蠲之力。針灸有劫病之功。欲滌邪由。信茲益矣。夫明堂者。圣人之遺教。黃帝之正經。紀血脈循環(huán)。明陰陽募。窮流注之玄妙。辨血道之根源。為臟腑權衡。作經絡津要。今則采其精粹。去彼繁蕪。皆目睹有憑。手經奇效。書病源以知主療。圖人形貴免參差。并集小兒明堂,編類于次。庶幾長幼盡涉安衢。欲俾華夷同歸壽域云耳。
銅人針灸經序
臣聞圣人之有天下也。論病以及國。原診以知政。王澤不流。則奸生于下。故辨淑慝以制治。真氣不榮。則動于體。故謹醫(yī)砭以救民。昔我圣祖之問岐伯也。以為善言天者,必有于人。天之數(shù)十有二。人經絡以應之。周天之度。三百六十之有五。人氣血以應之。上下有紀左右有象。督任有會。合有數(shù)。窮妙于血脈。參變乎陰陽。始命盡書其言。藏于金蘭之室。洎雷公請問其道。乃坐明堂以授之。后世之言明堂者以此。由是開灸針刺之術備焉。神圣工巧之藝生焉。若越人起死。華佗愈。王纂驅邪。秋夫療鬼。非有神哉。皆此法也。去圣浸遠。其學難精。雖列在經訣。繪之圖素。而粉墨易糅。豕亥多訛。丸艾而壞肝。投針而失胃。平民受弊而莫贖。庸醫(yī)承誤而不思。非夫圣人。孰救茲患。洪惟我后。勤哀兆庶。迪帝軒之遺烈。祗文母之慈訓。命百工以修政令。敕大醫(yī)以謹方技。深惟針艾之法。舊列王官之守。人命所系。日用尤急。思革其謬。求濟于民。殿中省尚藥奉御王唯一素授禁方。尤工厲石。竭心奉詔。精意參神。定偃側于人形。正分寸于募。增古今之救驗??障嘀坡┛倳T說。勒成三篇。上又以古經訓詁至精。學人封執(zhí)多失。傳心豈如會目。著辭不若案形。復令創(chuàng)鑄銅人為式。內分臟腑。旁注溪谷。井滎所會??籽ㄋ病8[而達中。刻題于側使觀者爛然而有第。疑者煥然而冰釋。在昔未臻。惟帝時憲。乃命侍臣。為之序引。名曰鑄銅人穴針灸圖經。肇頒四方。景式萬代。將使多瘠咸詔。巨刺靡差。案說蠲。若對談于涪水。披圖洞視。如舊飲于上池。保我黎蒸。介乎壽考。昔夏后敘六極以辨疾。炎帝問百藥以惠人。固當讓德今辰。歸功圣域者矣。時天圣四年。歲次析木。秋八月丙申謹上。
翰水縣開國男食邑三百戶賜紫金魚袋夏竦撰。
太平圣惠方針經序
夫針術玄奧。難究妙門。歷代名工。恒多祖述。蓋指歸有異。機要互陳?;螂[秘難明。
或言源。今則采摭前經。研核至理。指先哲之未悟。達古圣之微言。總覽精奧諸經。窮理盡性。
通幽洞玄。陳穴道而該通。指病源而咸既。用昭未悟。以道迷津。傳示將來。以期悠遠云爾
流注針經序
針灸有劫病之功。其言信矣。針必明其孔穴。灸必定其尺寸??籽?。尺寸定。則膏之上。
肓之下。何患乎厥疾之弗瘳歟。在昔孫公真人有曰。為醫(yī)知藥而不知針。知針而不知灸。不足以為上醫(yī)。必也藥與針灸三者俱通。始可與言醫(yī)已矣。余先君漢卿公。以藥與艾見重大夫。如雨巖吳憲。與以借補憲司官醫(yī)助教之職。達齊游憲。親為書其藥室曰活濟堂。至元丙子以來。余挾父術游江淮。得遇至人。授以針法。且以子午流注。針經。竇漢卿針經指南三書見遺。拜而受之。珍藏玩味。大有進益。且喜其姓字醫(yī)術與先君同也。因是作而言曰南北有二漢卿。同姓同字。而為醫(yī)亦同也。北之漢卿得行道針法精于八穴以愈疾。名顯于世。官至太師。南之漢卿隱居求志。惟以藥與艾推而積活人濟世之陰功。由是觀之。則信矣北氣質之不同。而達則為相。不達則為醫(yī)。亦其志之出處有異矣。今將面授針法已驗指南之書牛提舉所刊竇漢卿針經二本參究訂誤。與遺子午流注針經。及家世所藏黃帝明堂灸經。莊季裕所集灸膏肓法穴。四者之書。三復校正。一新板行。目是書曰針灸四書。樂與四方醫(yī)士共寶之。凡我同志留心是書。則藥與針灸三者俱通。庶可進而為上醫(yī)之士。亦可無負于孫真人之垂訓歟。
謹書以紀此本末云。至大辛亥建安靜齋竇柱方序。
又序
竊以久習醫(yī)業(yè)。好讀難素。辭理精微,妙門隱奧。古今所難而不易也。是以針刺之理,尤為難解。博而寡要。勞而少功。窮而通之。積有萬端之廣。近世指病直刺。不務法者多矣。近有南唐何公,務法上古。撰指微論三卷。探經絡之源。順針刺之理。明榮衛(wèi)之清濁。別孔穴之部分。然未廣傳于世。又近于貞元癸酉年間收何公所作指微針賦一道。敘其首云。皆按指微論中之妙理。先賢秘隱之樞機。復增多事。凡百余門。悉便于討閱者也。非得難素不傳之妙。孰能至此哉。廣不度荒拙。隨其意韻。輒申短說。采摭群經。為之注解。廣今復采難素遺文。賈氏井滎六十首。法布經絡往還。復針刺孔穴部分。鈐括圖形。集成一義。目之曰流注經絡井滎圖歌訣。續(xù)于賦后。非顯不肖之狂迷。啟明何氏之用心。致驗于人也。自慮未備其善。更祈明智。仍懇續(xù)焉。常山閻明廣序。
論針之名
黃帝問岐伯曰。余聞九針之名。上應天地四時陰陽。愿聞其方。傳于后代。岐伯對曰。
九針者。一曰針。二曰圓針。三曰針。四曰鋒針。五曰鈹針。六曰員利針。七曰毫針。八曰長針。九曰大針。此是九針之名。九針所應。一天、二地、三人、四時、五音、六律、七星、八風、九野。人之身形。亦應之也。針各有所宜。人皮應天。人肉應地。人脈應人。人筋應四時。人聲應五音。人陰陽合氣應六律。人齒面目應星。人出入氣應風。人九竅三百六十五絡應九野。故一針皮。二針肉。三針脈。四針筋。五針骨。六針調陰陽。七針益精。八針除風。九針通九竅除三百六十五節(jié)氣。此之謂各有所主也。黃帝問曰。人生有形。不離陰陽天地合氣。其別為九野。分為四時。月有大小。日有短長。萬物并至。不可勝量。虛實吟。敢問其方。岐伯曰。木得金而伐?;鸬盟鴾?。土得木而達。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絕萬物盡然。不可勝竭。故針有懸布天下者五。黔首共余食。莫知之也。一曰治神。二曰知養(yǎng)身。三曰知毒藥為真。四曰制砭石大小。五曰知腑臟血氣之診。五法俱立。各有所先。今末響。隨之者若影。道無鬼神。獨來獨往。黃帝曰。愿聞其道。岐伯曰。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臟已定。九候已備。后乃存針。眾脈不見。眾兇弗聞。外內相得。無以形先??赏嫱鶃?。乃施于人。人有虛實。五虛勿近。五實勿遠。至其當發(fā)。間不容瞬。手動若務。針耀而勻。靜意視義。觀適之變。是謂冥冥。莫知其形。見其烏烏。見其稷稷。從見其飛。不知其誰。伏如橫弩。起如發(fā)機。黃帝曰。何如而虛。何如而實。岐伯曰。刺虛者須其實。
刺實者須其虛。經氣以至。慎守勿失。淺深在志。遠近若一。如臨深淵
論三陽三陰經脈
夫黃帝正經者。是先圣之遺教。乃后人之令范。是以先明流注孔穴。指的其原。若或茍從異說臟腑。故經云。手三陽之脈。從手至頭。手三陰之脈。從胸至手。足三陽之脈。從頭至足。
足三陰之脈。從足至胸。是謂日夜循環(huán)。陰陽會合。又曰。春夏刺淺。秋冬刺深。緣春夏陽氣在上。人氣亦在上。故當淺取之。秋冬陽氣在下。人氣亦在下。故當深取之。是以春夏各致一陰。秋冬各致一陽者也。然春夏溫必致一陰者。初下針沉之至腎肝之部。得氣乃引致之陰陰。秋冬必致一陽者也大法也。春刺井。夏刺榮。季夏刺俞。秋刺經。冬刺合也。
肺出少商為井。手太陰脈也。流于魚際為榮。注于太淵為俞。過于列缺為原。行于經渠為經。入于尺澤為合。
心出少沖為井。手少陰脈也。流于少府為榮。注于神門為俞。過于通理為原。行于靈道心包絡脈。手厥陰之脈也。出于中沖為井。流于勞宮為榮。注于大陵為俞。過于內關為原。行于間使為經。入于曲澤為合。
大腸出于商陽為井。手陽明脈也。流于二間為榮。注于三間為俞。過于合谷為原。行于陽溪為經。入于曲池為合。
三焦出于關沖為井。手少陽脈也。流于腋門為榮。注于中渚為俞。過于陽池為原。行于小腸出少澤為井。手太陽脈也。流于前谷為榮。注于后溪為俞。過于腕骨為原。行于陽足三陰三陽穴流注者。
胃出厲兌為井。足陽明脈也。流于內庭為榮。注于陷谷為俞。過于沖陽為原。行于解溪膽出竅陰為井。足少陽脈也。流于俠溪為榮。注于臨泣為俞。過于丘墟為原。行于陽輔為經。入于陽陵泉為合。
膀胱出于至陰為井。足太陽脈也。流于通谷為榮。注于束骨為俞。過于京骨為原。行于昆侖為經。入于委中為合。
脾出隱白為井。足太陰脈也。流于大都為榮。注于太白為俞。過于公孫為原。行于商丘為經。入于陰陵泉為合。
肝出大敦為井。足厥陰脈也。流于行間為榮,注于大沖為俞。過于中都為原。行于中封腎出涌泉為井。足少陰脈也。流于然谷為榮。注于太溪為俞。過于水泉為原。行于復溜為經。入于陰谷為合也。
論虛實補瀉
夫能知迎隨之理??闪钫{氣。調氣之方。必在陰陽。然所謂迎隨者。知榮衛(wèi)之流行。經脈之陽而調之。故曰。調氣之方。必在陰陽也。夫用針刺者。須明其孔穴。補虛瀉實。送堅付軟以急隨緩。榮衛(wèi)常行。勿失其理。故經云。虛則補之。實則瀉之。不虛不實。以經取之。然。虛者補其母。實者瀉其子。當先補而后瀉。不實不虛。以經取之者。然。是正經自生其病。不中他邪。當自取其經。故言。以經取之。又云。刺榮無傷于衛(wèi)刺衛(wèi)無傷于榮。然。針陽者臥針而刺之。刺陰者。先以左手捻按所針榮俞之處。候氣散乃內針。是謂刺榮無傷于衛(wèi)。刺衛(wèi)無傷于榮也。
又云。東方實。西方虛。瀉南方。補北方者。然。是金木水火土當互相平也。緣東方木西方金。木欲實金當平之。土欲實木當平之。金欲實火當平之。水欲實土當平之。東方者肝也。
則知肝實。西方者肺也。則知肺虛。瀉南方補北方者。南方火?;鹫吣局右病1狈剿?。水者木之母也。水勝火。子能令母實。母能令子虛。故瀉火補水。欲令金不得平木也。經言。
不能治其虛。何問其余。此之謂也。
論下針分寸
夫言氣實者熱。氣虛者寒也。針實者。以右手持針。左手捻按開針穴以瀉之。針虛者。
以左手閉針穴以補之。補瀉之時。與氣開闔相應。是謂針容以豆。補瀉之理也。又虛者。徐而疾實者。疾而徐。徐即是瀉。疾即是補。補瀉之法一根據(jù)此也。下針之時。捏取穴。置針于榮上三十六息。以左手捏穴令定。法其地不動。右手持針。象其天而運轉也。于此三十六息。
然定得針。右手存意捻針。左手捏穴??芍匚鍍梢詠?。計其針如轉如不轉。徐徐下之。若覺痛。即可重二兩。若不覺。以針下之入。人榮至徐。衛(wèi)至疾。得氣如有魚食鉤。即得其病氣也。量其輕重。經以取之。名曰疾徐者。至病即得氣。欲出針時。子午緩緩而出。令引病氣不絕。名曰徐也。既引氣多。一向無補。名之曰瀉。問曰。凡下針時。若是為好。答曰。徐徐下之。堅持為實。凡下針先須持針堅得安穩(wěn)。不用飽食。亦不用空肚?;既擞樥摺S谐塑噥碚?。有步行來者。如人行十里許。須令坐息。安神定氣。乘車者。如人行三里許?;既撕俸俣谎浴0簿米?。氣脈安定。乃可下針。又云。夫針之者。不離身心??谌玢曀?。目欲內視。消息真氣而不得妄行針。針入一分。知天地之氣。針入二分。知呼吸之氣。針入三分。
知逆順之氣。針皮毛者。無傷肌肉。針肌肉者。無傷筋脈。針筋脈者。無傷骨髓。針骨髓者無傷諸絡。東方甲乙木。主人筋膜。南方丙丁火。主人血脈。西方庚辛金。主人皮毛。北方壬癸水。主人骨髓。中央戊己土。主人肌肉。針傷筋膜者。令人視失魂。針傷血脈者。
令人煩亂。針傷皮毛者。令人上氣失魂。針傷骨髓者。令人呻吟失志。針傷肌肉者。令人四肢不收失智也。刺若中心一日死。刺若中肝五日死。刺若中腎六日死。刺若中肺三日死。刺若中脾十日死。刺若中膽一日半死。
又云。勿刺大醉。勿刺大怒。勿刺大勞。勿刺大飽。勿刺大饑。勿刺大渴。勿刺大驚。
以上古之深誡也。
氣血問答
黃帝問曰。十二經中。氣血多少??傻寐労酢a畬υ?。其可度量者。中度也。以經水應十二經脈也。溪谷遠近深淺氣血多少各不同。其治以針灸。各調其氣血。合而刺之。補虛瀉實皆須盡知其部分也。
肝。足厥陰經。少氣多血。心。手少陰經。少血多氣。脾。足太陰經。少血多氣。肺。
手太陰經。少血多氣。腎。足少陽經。少血多氣。膽。足少陰經。少血多氣。小腸。手太陽經。
多血少氣。胃。足陽明經。多血多氣。大腸。手陽明經。多血多氣。膀胱。足太陽經。多血少氣。心包絡。手厥陰經。多血少氣。三焦。手少陽經。多氣少血。
視其部中浮絡。
其色多青則痛。多黑則風痹。黃赤則熱。多白則寒。五色皆見寒熱也。感虛則留于筋骨之間。寒多則筋攣骨痛。熱多則骨消筋緩也。
九針式
針。平半寸。長一寸六分。頭大末銳。其病熱在頭身者宜此。圓針。其身圓。鋒如卵形。
長一寸六分。肉氣滿宜此。針。其鋒如黍粟之銳。長三寸五分。脈氣虛眇宜此。鋒針。
其刃三隅。長一寸六分。瀉熱出血。發(fā)泄痼病宜此。鈹針。一名破針。末如劍鋒。廣二寸半長四寸。破癰腫出膿血。員利針。尖如。且員且利。中身微大。長一寸六分。調陰陽去暴痹。毫針。法象毫。尖如蚊虻喙。長三寸六分。調經絡。去疾病。長針。鋒如利。長七寸。痹深居骨解腰脊節(jié)腠之間者。宜此。燔針。一名淬針。長四寸。風虛舍于骨解皮膚之間者。宜此。
煮針法
危氏方云。用烏頭一兩。去尖。巴豆一兩。硫黃麻黃各半兩。木鱉子十個。同入瓷石器內。
水煮一日。洗澤之。再用止痛藥沒藥。乳香。當歸。花蕊石各半兩。又如前水煮一日。取出用皂角水洗。再于犬肉內煮一日。仍用瓦屑打磨凈。端直。用松子油涂之。常近人氣為妙
折量取穴法
凡度周身孔穴遠近分寸。以病患男左女右。取手中指第二節(jié)。內度兩橫文。相去為一寸以薄竹片點量分寸使用?;蛴腥耸珠L身短?;蛏黹L手短?;蛉碎L胸腹短。或人短胸腹長。揣穴尤宜用意。凡穴不離分肉之間。動脈之中。是溪谷之會。以行榮衛(wèi)。以會大氣。其經脈粗細狀如細線。但令當經而刺之。根據(jù)法補瀉。即能愈疾矣。明堂定尺寸法云。以八寸為一尺。
以八分為一寸。緣人有長短肥瘦不同。取穴不準。秦時扁鵲明堂經云。取男左女右手中指第一節(jié)為一寸。緣人有身長手短。有身短手長。取穴不準。唐時孫思邈明堂經云。取患人男左女右。大拇直節(jié)橫文為一寸。以意消詳。巧拙在人。亦有一法。令取男左女右手中指節(jié)第二節(jié)內度兩橫文。相去為一寸。自根據(jù)此寸法與人針灸療病以來。其病多獲愈。此法有準。今以為定。
點穴法
凡點穴時。須得身體平直。四肢毋令拳縮。坐點毋令俯仰。立點毋令傾側。坐點則坐針灸。立點則立針灸。反此,則不得其穴耳。
又云。灸時孔穴不正。無益于事。徒燒好肉。虛忍痛楚之苦。若有病先灸于上。后灸于下。先灸于少。后灸于多。皆宜審之。
孔穴相去法
甲乙經云。自大椎下至尾骨。二十一椎長三尺。折量取俞穴?;蛟?。第一椎上。更有大椎在宛宛陷中。非有骨也。有骨虛即是第一椎若以大椎至尾二十一椎長三尺法校之。則止節(jié)云椎。每椎節(jié)長一寸四分。惟第七椎下。至于膂骨多分之七。故上七節(jié)共九寸八分分之七。下節(jié)十四椎。每椎一寸四分分之五有奇。以下七節(jié)共二寸一分分之三亦是一說也。但第一椎有骨。乃骨節(jié)之數(shù)。大椎雖無骨。實是穴名。既曰自大椎下至二十一椎。豈可不量大椎以下。或者之說。于是不通矣。
自蔽骨下至臍八寸。而中脘居其中(上下各四寸)。氣論注云。中脘居心。蔽骨與臍之中是也按明常下經云。鳩尾在胸前蔽骨下五分。人無蔽骨。從岐骨際下行一寸則是。欲定中脘之穴。當詳有蔽骨無蔽骨也。又當準人長短肥瘠量之。自臍下寸半為氣海。三寸為丹田。至屈骨凡五寸。千金云。屈骨在臍下五寸。明堂下經亦云。屈骨在橫骨上中極下一寸。當準人長短肥瘠量之。
銅人經云。幽門夾巨闕旁各五分。肓夾臍各五分(明堂經云。在巨闕旁各夾上脘旁相去寸半。三寸)。不容在幽門旁各寸半。天樞去肓俞寸半。夾臍。期門在不容旁寸半。大橫直臍旁(不容天樞期門既各寸半。則幽門肓俞各五分。誤矣)。又云。腎俞在十四椎下兩旁各寸半與臍平。肓門在十三椎相去各三寸。與鳩尾相直。腎俞既與臍平。肓門乃與鳩尾相直。亦可疑也。
甲乙經云。人有長七尺五寸者。發(fā)以下至頤一尺。結喉一尺三寸。至天樞八寸天樞以下至橫骨長六寸半。橫骨內輔上廉至下廉三寸半。內輔下廉至內踝一尺三寸。內踝至地三寸。又膝至跗屬一尺六寸。跗屬至地三寸。又肩至肘一尺七寸。肘至腕一尺二寸半。
腕至中指本節(jié)末四寸半。
總論
夫病源所起。本于臟腑之脈。并出手足。循環(huán)腹背。無所不至。往來出沒。難以測量。
將欲指取其穴。非圖莫可。預備之要。非灸不精。故經曰。湯藥攻其內。針灸攻其外。則病無所逃矣。方知針灸之功。過半于湯藥矣。然去圣久遠。學徒蒙昧??籽ǔ鋈?。莫測經源。濟弱扶危。臨事多惑。因慨其不逮。鳩集今古名醫(yī)明堂。以述此篇。用補私闕。庶根據(jù)孔知穴。按經識分。則孔穴親疏。居然可見矣。舊明堂圖。年代久遠。傳寫錯誤。不足指南。今根據(jù)甄權等所撰。為定云耳。
銅人經云。黃帝問曰。余聞氣穴三百六十五。以應一歲。未知其所。愿卒聞之。岐伯稽首再拜對曰。窘乎哉問也。其非圣帝。孰能窮其道焉。因請益意盡言其處。雷公問曰。禁服之言凡刺之理。經脈為始。愿聞經脈之始生。帝答曰。經脈者。所以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
不可不通矣。
流注經絡井榮說
夫流注者。為刺法之深源。作針術之大要。是故流者。行也。注者、住也。蓋流者要知經脈之行流也。注者、謂十二經脈各至本時。皆有虛實邪正之氣注于所括之穴也。夫得時謂之開失時謂之闔。夫開者。針之必除其病。闔者。刺之難愈其疾??刹幻鞔硕吆?。況經氣內干五臟。外應支節(jié)。針刺之道。經脈為始。若識經脈。則諸行氣部分。脈之短長。血氣多少。
行之逆順。祛逐有過補虛瀉實。則萬舉萬痊。若夫經脈之源而不知。邪氣所在而不辨。往往病在陽明。反攻少陰。疾在厥陰。卻和太陽。遂致賊邪未除。本氣受弊。以此推之。經脈之理不可不通也。昔圣人深慮此者??趾笕藙诙俟σ?。廣因閑暇之際。爰取前經以按舊典。
緣柯摘葉。采摭精華以明流注之幽微。庶免討尋之倦怠。不揣荒拙。列圖于后。凡我同聲之者。見其違闕。改而正之。庶行之久遠而無弊焉。不亦宜乎。
平人氣象論經隧周環(huán)
經脈一周于身。內長一十六丈二尺。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計二百七十定息。氣可環(huán)周。然盡五十榮衛(wèi)以一萬三千五百息。則氣脈都行八百一十丈。
如是則應天常度。脈氣無不及太過。氣象平調。故曰。平人也。
凡刺之理。經脈為始。經脈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也。夫經氣者。
內干五臟。而外絡支節(jié)。其浮氣不循經者。為衛(wèi)氣。精專行于經隧者。為榮氣。陰陽相隨。
外內相貫。如環(huán)之無端。常以平旦為紀。其脈始從中焦手太陰出。注于手陽明。上行注足陽明。下行至上。注大指間。與足太陰合。上行抵脾。從脾注心。中循手少陰。出腋下臂。
注小指。合手太陽。上行乘腋出。內注目內。上巔下項。合足太陽。循脊下尻。下行注小趾之端。循足心注足少陰。上行注腎注心。外散于胸中。循手心主脈。出腋下臂。入兩筋之間。入掌中。出中指之端。環(huán)注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陽。上行注膻中。散于三焦。從三焦注膽。出脅注足少陽。下行至上。復從注大指間。合足厥陰。上行至肝。從肝上注肺中。復出于手太陰。此榮氣之行也。逆順之常。榮氣之行。常循其經。周身之度。一十六丈二尺。一日一夜行八百一十丈。計五十度。周于身。衛(wèi)氣則不循其經焉。晝則行陽。夜行于陰。行于陽者行諸經。行于陰者行諸臟。凡刺之道。須衛(wèi)氣所在。然后迎隨。以明補瀉。此之謂也。黃帝內經曰。凡人兩手足各有三陰三陽脈。以合為十二經脈也。手之三陰。從臟走至手。手之三陽。從手走至頭。足之三陽。從頭下走至足。足之三陰。從足上走入腹。絡脈傳注。周流不息。故經脈者。行血氣。通陰陽。以榮于身者也。其始從中焦注手太陰陽明。
手陽明注足陽明太陰。足太陰注手少陰太陽。手太陽注足太陽少陰。足少陰注手厥陰少陽。
手少陽注足少陽厥陰。厥陰復還注手太陰。其氣常以平旦為紀。以漏水下百刻。晝夜行流。
與天同度。終而復始也。
手太陰肺之經
手太陰之脈。起于中焦(中焦者。在胃中脘。主腐熟水谷。水谷精微。上注于肺。肺行榮衛(wèi)故十二經脈。自此為始。所以手太陰之脈。起于中焦。又高德云。中焦。乃臍中也)下絡大腸(大腸為肺之維。故肺脈絡大腸)。還循胃口(胃口。謂胃之上口。賁門之謂也)。上膈屬肺(手太陰為肺之注。故其脈上膈屬于肺)。從肺系橫出腋下(腋謂肩之里也)。下循內(為肩肘之間也)。行少陰心主之前(少陰在后。心主處中。而太陰行其前也)。下肘中(尺澤穴分下)。循臂內上骨下廉(上骨為臂之上骨也。下廉為上骨之下廉也)。入寸口(經渠穴在此寸口中)。上魚(魚謂手大指之后也。以其處如魚之形。故曰魚)。循魚際(魚際。謂手魚之際。有穴居此。故名曰魚際也)。出大指之端(少商穴分也)。其支者(針經曰。支而橫者為絡此手太陰之脈。別走陽明者也穴名列缺)。從腕后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手太陰自此交入手陽明)。是動則?。ㄊ执箨幊6鄽馍傺?。今氣先病。是謂是動。難經曰。是動者氣也。此之謂乎)。肺脹滿。膨膨而喘咳(膨膨。謂氣不宣暢也)。缺盆中痛(缺盆穴在肩下橫骨陷中。言其處如缺豁之盆。故名曰缺盆)。甚則交兩手而瞀(太素注云。瞀。抵目也)。是謂臂厥(肘前曰臂氣逆曰厥)。主肺所生病者(邪在氣留而不去。則傳之于血也。血既病矣。是氣之所生。故云。所生病也。難經曰。所生病者血也。斯之謂乎)??人陨蠚?。喘喝。煩心。胸滿。臂內前廉痛。掌中熱。氣盛有余。則肩背痛。風汗出中風。小便數(shù)而欠(數(shù)頻也。欠少也。言小便頻而少也)。氣虛則肩背痛。寒。則少氣不足以息。溺色變。卒遺失無度。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虛者。則寸口反小于人迎也(寸口人迎。諸書不同。有言寸口人迎者。有言肺口人迎者。有言氣口人迎者。然則氣口脈。與寸口脈異乎。同乎。按五臟別論注云。寸口可以候氣之盛衰。故云氣口??梢郧蟹沃畡屿o。故云肺口。由是則肺口氣口。皆寸口也。觀丁德用二難圖可知矣。氣口人迎在頭而法取之手也。左手關前一分。人迎之位也。右手關前一分。氣口之位也。候氣口以知陰。候人迎以知陽。知陽知陰。而盛躁明矣。明盛躁。而死生定矣。扁鵲所謂經脈十二。絡脈十五。皆因其原如環(huán)之無端。轉相激灌。朝于寸口人迎。
以處百病。而決其死生也者。正謂茲矣。人迎主外。寸口主內。兩者相應俱往俱來。若引繩小大齊寸命之口平。無病。若其不一。謂之有病。素問云。人迎盛病在三陽。寸口盛病在三陰。若細而信言之。則人迎一盛病在足。少陽一盛而躁在手。少陽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陽二盛而躁在手。太陽人迎三盛病在足。陽明三盛而躁在手。陽明人迎四盛以上。謂之格陽。寸口一盛病在足。厥陰一盛而躁病在手。心主寸口二盛病在足。少陰二盛而躁病在手。少陰寸口三盛病在足。太陰三盛而躁病在手。太陰寸口四盛以上。謂之關陰。若寸口人迎俱盛四倍以上。謂之關格。關格者。不得盡其命而死矣。是以人迎一盛瀉足少陽。補足厥陰。二瀉一補。曰一取之躁取之手。人迎二盛。瀉足太陽。補足少陰。二瀉一補。曰一取之躁取之手。
人迎三盛。瀉足陽明。補足太陰。二瀉一補。曰二取之躁取之手。寸口一盛。瀉足厥陰補足少陽。二補一瀉曰一取之躁。取之手。寸口二盛。瀉足少陰補足太陽。一補二瀉曰二取之躁取之手。寸口三盛瀉足太陰。補足陽明。二補一瀉。曰二取之躁。取之手。寸口人迎。皆宜切而驗之。氣和乃止。今肺經言盛者。寸口大一倍于人迎。則是寸口二盛而躁。瀉手太陰補手陽明。二補三瀉。曰。二取之者是也。虛者。寸口反小于人迎。則是人迎三盛而躁。瀉手陽明補手太陰。三瀉一補。曰二取之者是也。余同此例。又陰陽別論注云。胃脘之陽者胃人迎之氣也。察其氣脈動靜大小。與脈相應否也。胃為水谷之海。故候其氣而知病處。人迎在結喉兩旁一寸五分。脈動應手。其脈之動。常左小而右大。左小常以候臟。右大常以候腑。氣口在手魚際之后二寸皆可以候臟腑之氣)。
手太陰之別名曰列缺。起于腕上分間。并太陰之經。直入掌中。散于魚際。實則手銳掌熱。虛則欠KT。小便遺數(shù)。取之去腕半寸。別走陽明也。
手太陰之筋。起于大指之上。循指上行。結于魚際之后。行寸口外側。上循臂。結肘中上內廉。入腋下。出缺盆。結肩前上。結缺盆下。結胸里散貫賁。合賁下。下抵季肋。其病當所過者。下支轉筋痛。甚則成息賁。脅急。吐血。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shù)。以痛為輸名曰仲冬痹也。
肺病者。喘咳逆氣。肩背痛。汗出。尻陰股膝髀足皆痛。虛則少氣。不能報息。耳聾嗌干。取其經太陰足太陽之外。厥陰內血者。肺熱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惡風寒。舌上黃。
身熱。熱則喘咳。痛走胸膺背不得太息。頭痛不堪。汗出而寒。丙丁甚。庚辛大汗。氣逆則丙丁死。刺手太陰陽明出血。如大豆立已。
手太陰肺經。從腹走手。長三尺五寸。左右共七尺。凡二十二穴。
中府二穴。云門二穴。天府二穴。俠白二穴。尺澤二穴??鬃疃?。列缺二穴。經渠二穴。魚際二穴。太淵二穴。少商二穴。
手陽明大腸經
手陽明之脈。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內側(次指之端。商陽穴在焉)。循指上廉。出合谷兩骨之間(合谷。穴名也。在此兩骨之間)。上入兩筋之中(陽谷。穴也)。循臂上廉(臂之上廉。遍歷之分。手陽明之經也)。入肘外廉(曲池穴分也)。上循內前廉。上肩出骨之前廉(骨。
謂肩之骨也。故肩穴在此。遇骨之端。故亦名骨)。上出柱骨之會上(氣府論注云。柱骨之會。乃天鼎穴也。在頸缺盆上。直扶突氣舍后。同身寸之半寸是也)。下入缺盆絡肺(肺為大腸之維。故大腸脈絡于肺)。下膈。入屬大腸(手陽明為太陽之經。故其肺屬大腸)。其支者。從缺盆上頸(結喉之后曰頸。頸后曰項)。貫頰(頰。謂面傍也)。入下齒縫中。還出挾口。交人中(人中。一名水溝。在鼻柱之下)。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手陽明自此交入足陽明)。是動則病(手陽明常多氣少血。今氣先病。是謂是動也)。齒痛。腫(謂顴之秀骨也)。是主津液所生病者(血受病于氣。是氣之所生。故云。所生病也。手陽明血氣常多。
乃人之常數(shù)也。亦有異于常者。靈樞經曰。手陽明之上。血氣甚則須美。血少氣多。則氣惡。
血氣皆少。則無須。手陽明之下。血氣盛。則下腋下毛美。手膚肉以溫。血氣皆少。則手瘦寒。由此。則手陽明血氣多少??傻枚玻?。目黃??诟?。鼽衄(王冰曰。鼻中水出曰鼽。
血出曰衄)。喉痹。肩前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氣有余則當脈所過者熱腫。虛則寒栗不復。(栗。戰(zhàn)也。陰氣盛。陽氣不足。則為寒栗)。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虛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手陽明之別。名曰偏歷。去腕三寸。別入太陰。其別者。上肘循臂。乘肩。上曲頰遍歷。其別者。入耳。合于宗脈。實則齒齲耳聾。虛則齒寒痹隔。取所別也。
手陽明之筋起于大指次指之端。結于腕上。循臂。上結于肘外。上結于。其支者。
繞肩胛。挾脊。直者。從肩上頸。其支者。上頰結于頑。直者。上出手太陽之前。上左角。絡頭下右頷。其病當所過者。支痛。及轉筋。肩不舉。頸不可左右視。治在燔針劫刺。以知為數(shù)。以痛為輸。名曰。孟夏痹也。
邪客于手陽明之絡。令人氣滿。胸中喘息。而支。胸中熱。刺手大指爪甲上。去端如韭葉各一。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頃已(商陽穴也)。
邪客于手陽明之絡。令人耳聾。時不聞音。刺商陽立聞。不已。刺中指爪甲上與肉交者立聞。
其不時聞者。不可刺也。耳中生風者。亦刺之如此數(shù)。左刺右。右刺左。手陽明不已。刺其過脈出耳前者。
熱病如手臂痛者。刺手陽明太陰。而汗出止。
手陽明大腸經。從手走頭。長五尺。左右共一丈。凡四十穴。
商陽二穴。二間二穴。三間二穴。合谷二穴。陽溪二穴。偏歷二穴。溫留二穴。手下廉二穴手上廉二穴。手三里二穴。曲池二穴。肘二穴。五里二穴。臂二穴。肩二穴。巨骨二穴。天鼎二穴。扶突二穴。禾二穴。迎香二穴。
井榮俞經合部分
凡人兩手足各有此三陽三陰之脈。合為十二經脈。每一經中。各有井榮俞經合。皆出于井。
入于合。經云。所出者為井。所流者為榮。所注者為俞。所行者為經。所入者為合。井者。
東方春也。萬物之始生。故言所出為井也。合者。北方冬也。陽氣入藏。故言所入為合也。
故春刺井。夏刺榮。季夏刺俞。秋刺經。冬刺合者。圣人所謂。因其時而取之。以瀉邪毒出也。
井榮所屬。陰井木。陽井金。陰榮火。陽榮水。陰俞土。陽俞木。陰經金。陽經火。陰合水陽合土。昔圣人先立井榮俞經合。配象五行。則以十二經中各有子母。故刺法云。虛則補其母。實則瀉其子。假令肝自病。實則瀉肝之榮。屬火。是子。若虛。則補肝之合。屬水。
是母。余皆仿此。若他邪相乘。陰陽偏勝。則先補其不足。后瀉其有余。此為針醫(yī)之大要若深達洞明。則為上工者也。
足取膝下三陰三陽脈穴流注。手取臂下三陰三陽脈穴流注。用其針刺法遂有過補虛瀉實如其施兵伐叛也。
六十首俞穴。細而審之。各逐其藏府。井榮俞經合。常以五行定。方無一失也。以逐日取六十首。為井榮俞經合。足不過膝。手不過臂。當時克者謂之關??梢葬?。醫(yī)無不愈疾也。時刻未至者謂之闔。無能愈其疾也。
賈氏云。凡六十首者。原有二種也。有外行脈經六十首。又有內行血脈六十首。此法微妙。
古圣人隱之。恐世人曉會。只載一說。今不傳。愚自少歲。索隱井榮之法。始可著題?;蛟灰蚝蚊涣滓?。答曰。謂氣血一晝夜。行過六十俞穴也。各分頭首。十日一終。營運十干。皆以五子建元日時為頭是也。明廣今輒將賈氏各分頭首營運十干。六十首注穴之法。
集其樞要。述之。庶令覽者易悉。第一包括五臟五腑。各至本時相生五度。注穴之法。第二言陰中有陽。陽中有陰。剛柔相配相生注穴之法。人多只知陽干注府。陰干注藏。刺陰待陰干。刺陽候陽時。如是者。非秘訣云。假令甲日甲戌時。膽引氣出為井。甲中暗有其己。
乙中暗有其庚。故大言陰與陽。小言夫與歸。夫有氣則婦從夫。婦有氣則夫從婦。故甲戌時膽出氣為井。脾從夫行。脾亦入血為井。如是。則一時辰之中。陰陽之經。相生所注之穴皆有。他皆仿此。陽日氣先脈外。血后脈內。陰日血先脈外。氣后脈內。交貫而行于五藏六府之中。各注井榮俞經合無休矣?;虿坏脮r。但取其原亦得。
十二經脈各至本時剛柔相配內行注穴
十經血氣。皆出于井入于合。各注井榮俞經合無休矣。或曰。脈有十二經。又因何只言十經其余二經不言者何。答曰。其二經者。三焦是陽氣之父。心包絡是陰血之母也。此二經尊重。不系五行所攝。主受納十經血氣養(yǎng)育。故只言十經陰陽二脈。逐日各注井榮俞經合各五時辰畢。則歸其本。此二經亦各注井榮俞經合五穴。方知十二經遍行也。
三焦經
關沖
(陽井)。液門(榮)。中渚(俞)。陽池(原)。支溝(經)。天井(合)。每日遇陽干合處。注此六穴。如甲日甲戌時。至甲申時。為陽干合也。
心包經
中沖
(陰井)。勞宮(榮)。太陵(俞)。間使(經)。曲澤(合)。每日遇陰干合處。注此五穴假令甲日甲戌時。膽氣初出為井。己巳時脾出血為井。陰陽并行。陽日氣先血后。陰日氣后血先。己巳時至己卯時為陰干合也。余干日辰。皆根據(jù)此。
連前共六十穴。合成六十首。每一穴分得一刻六十分六厘六毫六絲六忽六秒。此是一穴之數(shù)六十穴合成一日百刻。每一時辰相生養(yǎng)子五度。各注井榮俞經合五穴。晝夜十二時辰。氣血行過六十俞穴也。欲知人氣所在。用五子建元日時??梢娏资腔罘?。根據(jù)此井榮刺病甚妙。
五子元建日時歌
甲己之日丙作首。乙庚之辰戊為頭。丙辛便從庚上起。丁壬壬寅順行流。戊癸甲寅定時候。六十首法助醫(yī)流。
五藏六府井榮俞經合
甲日甲與己合膽。膽為井(竅陰)。小腸為榮(前谷)。胃為俞(陷谷)。膽為原(邱墟)。大腸為經(陽溪)膀胱為合(委中)。
膽引氣行木原在寅甲日甲戌時膽為井(金)。丙子時小腸為榮(水)。戊寅時胃為俞(木)。并過本原邱墟穴。
木原在寅。庚辰時大腸為經(火)。壬午時膀胱為合(土)。
甲申時氣納三焦。謂甲合還原化本。
膽。竅陰為井膽中行。脅痛煩熱及頭疼。喉痹口干并臂痛。一針難步卻須行。
小腸。前谷為滎屬小腸。喉痹頷腫嗌咽干。頸項臂痛汗不出。目生翳膜并除痊。
胃。陷谷胃俞節(jié)后邊。腹痛腸鳴瘧纏。面目浮腫汗不出。三分針入得獲全。
膽(原)。邱墟為膽是為原。胸脅滿痛瘧安纏。腋腫髀樞腿酸痛。目生翳膜并除痊。
大腸。陽溪為經表腕邊。顛狂喜笑鬼神言。心煩目赤頭風痛。熱痛心驚針下痊。
膀胱。委中合穴紋中。腰脊沉沉溺失頻。髀樞痛及膝難屈。取其經血使能平。
五藏六府井榮俞經合
乙日乙與庚合
肝。
肝為井(大敦)。心為榮(少府)。脾為俞(太名)。肺為經(經渠)。腎為合(陰谷)?;景j。
肝引血行。
乙日乙酉時肝為井(木)。丁亥時心為榮(火)。己丑時脾為俞(土)。辛卯時肺為經(金)。
癸巳時腎為合(水)。
乙未時血納包絡。
肝。大敦為井主肝家。心痛腹脹陰汗賒。中熱尸厥如死狀。血崩臍痛用針加。
心。少府心滎本節(jié)中。少氣悲憂虛在心。心痛狂顛實譫語。寒熱胸中便下針。
脾。太白脾俞骨下分。身熱腹脹血便膿。吐逆霍亂心中痛。下針一刺得安寧。
肺。經渠肺經熱在胸。掌后寸口脈陷中。熱喘病疼心吐逆。禁灸神針有大功。
腎。陰谷腎合膝后分。腳痛難移好用針。小腹急痛并漏下。小便黃赤建中尋。
穴
(外眉沖二穴)
曲差二穴
在神庭兩旁寸半入發(fā)際。針三分。灸三壯。銅人經云。足太陽脈氣所發(fā)。治心中煩滿。汗不出。頭項痛。身體煩熱。目視不明。針入二分。灸三壯。
五處二穴
在上星兩旁寸半。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明堂經云。灸五壯。銅人經云。足太陽脈氣所發(fā)。治目不明。頭風目眩螈。目戴上不識人。西方子云。在頭上去上星傍一寸。主脊強反折。癲疾。頭痛。又云。在頭督脈傍。去上星二寸半。主風痹悶。
承光二穴
在五處后寸半。針三分。禁灸。明堂經云。在五處后二寸。素問注云一寸。銅人經云。足太陽脈氣所發(fā)。治鼻塞不聞香臭???。鼻多清涕。風眩。頭痛欲嘔吐。
心煩。目生白膜。忌如前法。
通天二穴
在承光后寸半。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銅人經云。足太陽脈氣所發(fā)。
治頸項轉側難。鼻塞悶。偏風口。鼻多清涕。衄血。頭重。又云。主項痛。暫起仆僵。喘息不利。衄。有瘡。
絡卻二穴
一名強陽。又名腦蓋。在通天后寸半。灸三壯。素問注云。刺三分。
留五呼。西方子云。主癲疾作。嘔吐??褡?。螈。恍惚不樂。腹脹滿不得息。暫起僵仆。銅人經云。足太陽脈氣所發(fā)。治青風內瘴。目無所見。頭旋耳鳴。
玉枕二穴
在絡卻后寸半。明堂經云。在絡卻后七分半。俠腦戶。腦戶在強間后一寸半。傍一寸三分起肉枕骨。入發(fā)際上三寸。灸三壯。主頭重如石。目痛如脫。不能遠視。銅人經云。足太陽脈氣所發(fā)。腦風疼痛。不可忍者。又云。主目內連系急痛。頭寒多汗。耳聾鼻塞。西方子云。失枕。頭重項痛。風眩頭半寒痛。項如拔不可左右顧。目上插。卒起僵仆惡見風寒。汗不出。凄厥惡寒腦風。明堂經又云。針三分。素問注云。留三呼。甲乙經云。
針二分。資生經云。銅人經云。玉枕在絡卻后一寸半。明堂上下經皆云。七分半。若以銅人為誤。則足太陽穴亦同。若以明堂為誤。不應上下經皆誤也。小本明堂亦同。王氏按素問注云。玉枕在絡卻后七分。則與明堂經之七分半相去不遠矣。固當從素問為準。然而玉枕二穴既夾腦戶矣。不應止七分則止于腦蓋也。銅人之一寸半。蓋有說焉。識者當有以辨之(今以諸經??痹诮j卻后寸半者是)。
天柱二穴
在夾項后發(fā)際大筋外廉陷中(一云在宛宛中)。針五分。得氣即瀉。明堂經云。二分。留三呼。瀉五吸。灸不及針。日七壯。至百壯。下經云灸三壯。素問注云。刺二分。銅人經云。足太陽脈氣所發(fā)。針二分。主頭風。目如脫。項如拔。項疼急重。先瀉而后補之。灸亦得。然不及針。忌如前法。明堂經云。主項痛急強。左右不可顏。頭痛目不明。
目淚出。鼻不知香臭。風眩卒暴癇眩??裱圆恍?。目上視。煩滿汗不出。足不仁。身肩背痛欲折。頭旋腦痛。
眉沖二穴
一名小竹。當兩眉頭直上入發(fā)際是。療目疾五般癇。頭痛鼻塞不通。
針三分。明堂上經有眉沖穴。而銅人經云無之。理目五般癇。頭痛鼻塞等。疾所不可廢者。其穴與曲差相近。故附于此。
穴
(外當陽二穴)
臨泣二穴
在目上直入發(fā)際五分陷中。針三分。留七呼。得氣即瀉。忌同。素問注云。灸五壯。銅人經云。足太陽少陽之會。主卒中風不識人。目眩鼻塞。目生白翳。多淚。
忌如前法。西方子云。主腋下腫。善驚。胸痹。心痛不得反側。瘧日夜發(fā)。脅下痛。資生經云。足少陽有臨泣穴矣。此亦有之。蓋此乃頭臨泣也。
目窗二穴
在臨泣后一寸。針三分。灸五壯。今附三度刺目大明。銅人經云。足少陽陽維之會。治頭面浮腫。痛引目外赤痛。忽頭眩。目KTKT遠視不明。西方子云。主諸陽之熱。頭痛寒熱。汗出不惡寒。目眩瞑。唇吻強。上齒齲痛。
正營二穴
在目窗后一寸。針三分。灸五壯。銅人經云。足少陽陽維之會。治牙齒痛。唇吻急強。齒齲痛。頭項偏痛。西方子云。主諸陽之熱。
承靈二穴
在正營后一寸半。灸三壯。素問注云。刺三分。銅人經云足少陽陽維之會。治腦風。頭疼。惡風寒。鼽鼻塞。息不利。西方子云。主鼻衄鼻窒。喘息不通。
腦空二穴
一名顳。在承靈后一寸半。夾玉枕骨下陷中。針五分。得氣即瀉。
灸三壯。銅人經云。足少陽陽維之會。治腦風。頭痛不可忍。目瞑心悸。發(fā)即為癲風。引目眇。
勞疾羸瘦。體熱。頸項強不能回顧。魏公苦患頭風。發(fā)即心悶亂。目眩。華佗當針而立愈。
西方子云。主鼻管疸發(fā)為厲。鼻勞衄不止。耳風鳴聾。素問注云。按腦空在枕骨后枕骨上。
甲乙經作玉枕骨中。忌如前法。明堂經云。灸七壯。主狂病。身寒熱。
風池二穴
在腦空后發(fā)際陷中。針七分。留七呼。灸三壯。明堂經云。在項后發(fā)際陷中。甲乙經云。腦空后發(fā)際陷中。針一寸二分。大患風者。先補后瀉。少可患者。以經取之留五呼。瀉七吸。灸不及針。日七壯。至百五壯。艾炷不用大。忌同。西方子云。主鼻衄窒。喘息不通。癲仆。煩滿??隈薄汉?。銅人經云。足少陽陽維之會。治灑淅寒熱。溫病汗不出。目眩??囝^痛。瘧。頸項痛不得回顧。目淚出。欠氣多。鼻鼽衄。目內赤痛。
氣發(fā)耳塞。目不明。腰傴僂引項。筋無力不收。針入七分??删钠邏?。又云。主肺風面赤。
目KTKT。項強面腫。皮軟腦頭痛。灸亦良。然不及針。問曰。如后發(fā)際亦有項腳長者。其毛首至頭骨。亦有無項腳者。毛齊至天牖穴。即無毛根。如何取穴也。答曰。其毛不可輒定。
大約如此。若的的定。風府正相當。即是側相去各二寸。此法定穴。
當陽二穴
當童人直上入發(fā)際一寸。療卒不識人。風眩鼻塞。針三分。資生經云銅人經無當陽穴。而明堂下經有之。理卒不識人。風眩鼻塞等疾。亦不可廢者。其穴與臨泣相近。故附于此。
穴
頷厭二穴
在曲周下(足少陽穴無下字。明堂同)。腦空上廉。灸三壯。針七分。
留七呼。忌同。明堂經云。二分。素問注云。在曲角下。腦空之上廉。刺七分。若深令人耳無所聞。銅人經云。手足少陽陽明之交會。治頭風眩。目無所見。偏頭痛。引目外急。耳鳴多嚏。頸項痛。又云。二穴在曲顳上廉。
懸顱二穴
在曲周上(足少陽穴同。明堂無上字)。腦空中。灸三壯。針三分。留三呼明堂經云。二分。素問注云。在曲角上。腦空下廉。新校正云。按后手少陽中云。角上。
此云角下。必有一誤(懸顱二穴。在曲角上是也)。銅人經云。足少陽脈氣所發(fā)。治熱痛。煩滿。汗不出。頭偏痛。引目外赤。身熱齒痛。面膚亦痛。西方子云。主熱痛。引目內。
忌如前。
懸厘二穴
在曲周上(足少陽穴無上字)。腦空下廉。針三分。灸三壯。銅人經云手足少陽陽明之交會。治熱病汗不出。頭偏痛。煩心。不欲食。目銳赤痛。西方子云。二穴在曲周顳下廉。主面皮赤痛。癲疾?;ヒ企@。羊鳴。
天沖二穴
在耳上如前三分(足少陽穴)。灸七壯。針三分。銅人經云。二穴在耳上如前三分。治頭痛。癲疾。風痙。牙齦腫。善驚恐??删钠邏?。針三分。西方子云。亦作天衢
率谷二穴
在耳上入發(fā)際寸半陷者宛宛中。灸三壯。針三分。明堂下經云。嚼而取之。
銅人經云。足太陽少陽之會。治膈胃寒痰。傷酒風熱。發(fā)兩目眩痛。腦兩角弦痛。不能飲食煩滿。嘔吐不止。
曲鬢二穴
在耳上發(fā)際曲隅陷中。鼓頷有空(明堂經作穴)。針入三分??删钠邏衙魈孟陆浽啤Gl(fā)灸三壯(指迷。在耳上。將耳掩前。正尖上)。銅人經云。足太陽少陽之會。
治頰頷腫。引牙車不得開。急痛??卩洳荒苎?。灸亦良。明堂經云。主頸項急強。不得顧。
引牙痛。西方子云。主暴啞不能言。齒齲痛。銅人經云。曲發(fā)足少陽穴同。素問亦同。明堂下經云。曲發(fā)疑鬢字誤也(曲鬢穴。是曲發(fā)字誤)。
角孫二穴
在耳郭中間上。開口有空(明堂經作穴)。治目生膚翳。齒齦腫。灸三壯。
明堂經別無療病法。明堂經云。主齒牙不能嚼物。齲痛腫。針八分。銅人經云。手足少陽之會。又云。手足少陽手太陽之會。西方子云。主頭腫項痛。不可顧。頸頷柱滿。資生經云。
按明堂經云。角孫主牙不嚼物。齲痛腫。則有療病法矣。銅人經乃云。明堂經別無療病法。
豈后人增益之耶。將所治止此。因謂之無療病法歟。
竅陰二穴
在枕骨下(足少陽穴云。在完骨下)。搖動有空。針三分。灸七狀。明堂經云。灸五壯。針四分。在完骨上。枕骨下(完骨二穴。在耳后入發(fā)際四分)。銅人經云。足太陽少陽之會。治勞疸。發(fā)癘。頭痛。引頭目痛。又云。主骨疽。西方子云。主頭痛如錐刀刺不可以動。主頷痛。引耳KTKT。耳鳴無所聞。舌本出血。及主舌寒??诟?。心煩。臂外肘節(jié)痹不能伸。鼻管疽發(fā)為厲。鼻衄頭痛。及四肢轉筋。癰疽。頭痛風惡引頭目。
浮白二穴
在耳后入發(fā)際一寸。針五分。灸七壯。明堂經云。灸三壯。針三分。
銅人經云。足太陽少陽之會。治發(fā)寒熱。喉痹??饶嫣的P刂袧M不得喘息。耳鳴KTKT無所聞。
頸項癰腫及癭氣。肩背不舉。悉皆治之。又云。主疝積。不能言。西方子云。主牙齒痛。手縱足緩不收。
顱囟二穴
在耳后間青絡脈。灸七壯。不宜針。明堂經云。顱囟在耳后青脈間。
灸三壯。針一分。不得多出血。出血多殺人。銅人經云。足少陽脈氣所發(fā)。治身熱頭重。脅痛不得轉側。風痙耳聾。小兒發(fā)癇。痰喘不得息。嘔吐涎沫。驚恐失精。瞻視不明。不宜針即可灸七壯。又云。主耳痛塞鳴。胸脅相別。不得俯仰。及治頭眩。
脈二穴
一名資脈。在耳本后雞足青絡脈。刺出血。如豆汁。不宜出血多。灸三壯針一分。明堂經云。在耳內雞足青脈。銅人經云。治頭風耳鳴。小兒驚癇。螈。嘔吐。
泄痢無時。驚恐眵瞢目晴不明。耳后痛。西方子云。不可灸。
完骨二穴
在耳后入發(fā)際四分。灸七壯。針三分。明堂經云。針二分。灸根據(jù)年壯銅人經云。足太陽少陽之會。治頭痛煩心。癲疾。頭面虛腫。齒齲。偏風。口眼斜。頸項痛不得回顧。小便赤黃。喉痹頰腫。針入五分。又云。主風眩頭痛。項強。寒熱。針二分。
西方子云。主肘腫。足痿。失履不收。風眩頭耳后痛。煩心。及足不收。僵仆狂瘧。項強急痛。
翳風二穴
在耳后陷中。按之引耳中。針七分。灸七壯。明堂下經云。灸三壯。
在耳后尖角陷中。銅人經云。手足少陽之會。治耳聾??谘坌?。失穴脫頷??卩洳婚_。不能言頰腫。牙車急痛。西方子云。主耳鳴。口噤不開。引鼻中失欠。下牙齒痛。明堂經云。主耳鳴聾暴啞。
穴
素一穴
(一名面正)在鼻柱之端。外臺云。不宜灸。針入一分。銅人經云。督脈所發(fā)。此穴諸方闕治療法。千金治鼻塞。肉不消。多涕。生瘡。
水溝一穴
(一名人中)在鼻柱下。一名人中。督脈手陽明之會。治消渴。飲水無度。
水氣遍身腫。失笑無時。癲癇語不識尊卑。乍喜乍哭。牙關不開。面腫唇動。狀如蟲行。卒中惡。針此一穴。出水盡即頓愈。又云。針入四分。徐徐出之。西方子云。主寒熱頭痛。喘渴。目不可視。鼻不聞香臭。口僻。不能開。水漿禁入。喑不能言。寒熱卒中惡風。水面腫。忌如前法。
兌端一穴
在唇上端。針二分。灸三壯。炷如大麥。明堂下經云。在頤前下唇下宛宛中。開口取之。銅人經云。治癲疾吐沫。小便黃。舌干。消渴。衄血不止。唇吻強。齒齦痛針入二分。可灸三壯。明堂經云。主口噤鼓頷。
齦交一穴
在唇內。齒上齦縫筋中。針三分。灸三壯。銅人經云。治面赤心煩痛頸項急不得回顧。小兒面瘡。癬久不除。點烙亦佳。鼻塞不利。目淚眵汁。內赤癢痛。生白膚翳。鼻中息肉蝕瘡。西方子云。在唇內齒縫。灸三壯。主鼻窒。喘息不利。鼻癖多涕。
鼽衄。有瘡。頭頷中痛??诓荒芙疂{。僻??卩洳婚_。項如拔。不可左右顧。面赤頰中痛。心煩痛。
承漿一穴
(一名懸漿)在頤前唇下宛宛中。日灸七壯。止七七壯。灸即血脈通宣其風立愈。炷根據(jù)小筋頭作。針三分。得氣即瀉。明堂經云。頤前下唇之下。針三分半。得氣即瀉。瀉盡更留三呼。徐徐引氣而出。日灸七壯。過七十。停四五日后。灸七七。若一向灸。
恐足陽明脈斷。令風不瘥。停息復灸。令血脈通宣。其風立愈。又云。下唇棱下宛宛中。銅人經云。足陽明任脈之會。療偏風口。面腫。消渴??邶X疳蝕生瘡。灸亦佳。日可灸七壯至七七壯止。其艾炷不用大。一根據(jù)小竹筋頭作炷。脈粗細壯如細線。艾炷破肉。但令當脈灸雀糞大亦能愈疾。凡灸臍下久冷。疝瘕癖。氣塊伏梁積氣。宜艾炷大。故短劇諸方云。
腹背宜灸五百壯。四肢則但去風邪。不宜多灸。七壯至七七壯止。不得過隨手數(shù)。如巨闕鳩尾雖是胸腹之穴。灸不過七七壯。艾炷不須大。以竹筋頭作炷。正當脈上灸之。若灸胸腹。
艾炷大灸多。令人永無心力。如頭頂穴若灸多。令人失精神。臂腳穴灸多。令人血脈枯竭。
四肢細瘦無力。既復失精神。又加于細瘦。即脫人真氣。忌如前法。明堂經云。療消渴。飲水不休。口噤不開。及暴啞不能言也。西方子云。主面風目眩瞑。小便黃?;虿唤?。
廉泉一穴
(一名舌本)在頷下結喉上(明堂經云。舌本間)。灸三壯。針三分。得氣即瀉。明堂經云。二分(千金云。當頤直下骨后陷中)。銅人經云。陰維任脈之會。治舌下腫難言。舌縱涎出。咳嗽上氣。喘息。嘔沫??卩渖喔笨s。下食難。
穴
攢竹二穴
一名始光。一名光明。一名圓柱。在兩眉頭少陷宛宛中。不宜灸。針一分留三呼。瀉三吸。徐徐出針。宜以細三棱針刺之。宣泄熱氣。三度刺目大明。明堂經云。
宜細三棱針針三分出血。不云灸一壯。銅人經云。足太陽脈氣所發(fā)。治目KTKT視物不明。
眼中赤痛。及臉動。明堂經云。主頭目風眩。眉頭痛。鼻鼽衄。但是口厥顛狂痛。神邪鬼魅皆主之。忌如前法。
睛明二穴
一名淚孔。在目內。針一寸半。留三呼。雀目者可久留針。然后速出針禁灸。明堂經云。目內頭外畔陷宛宛中。針分半。留三呼。補不宜灸。一云。目內外一分。銅人經云。手足太陽少陽足陽明五脈之會。治攀精翳膜覆瞳子。惡風淚出。目內癢痛。小兒雀目疳眼。大人氣眼冷淚。眵目視物不明。大肉侵睛。針入一寸五分。留三呼禁灸。資生經云。按明堂經云針一分半。銅人經乃云針入一寸半。二者必有一誤。王氏云予觀面部所針。淺者入一分。深者四分爾。而素問氣府注云。刺入一分。則是銅人經誤寫一分為一寸也。
巨二穴
夾鼻孔傍八分。直目瞳子。蹺脈足陽明之會。針三分得氣即瀉灸七壯明堂經云。巨在鼻孔下夾水溝旁八分。蹺脈足陽明之會。銅人經云。治青肓目無所見。遠視KTKT。白翳覆瞳子面。風寒鼻塞。上腫壅痛。螈口。針入三分。得氣而瀉。灸亦良。
可灸七壯。西方子云。主療招搖視瞻。目淚出多赤。痛癢。
迎香二穴
在禾上一寸。鼻下孔旁五分。針三分。留三呼。不宜灸。銅人經云手足陽明之會。治鼻有肉。不聞香臭。衄血。偏風口。面癢浮腫。風動葉葉。狀如蟲行。
或在唇動?;虬W腫痛。忌如前法。
禾二穴
在鼻孔下夾水溝旁五分。針三分。又手陽明穴云。禾一名長頻。直鼻孔夾水溝旁五分。明堂經云。灸三壯。銅人經云。手陽明脈氣所發(fā)。治鼻衄不止。鼻流清涕。
生瘡??卩洳婚_。及尸厥也。西方子云。主鼻窒口僻。資生經云。銅人經。禾二穴。在鼻孔下。夾水溝旁五分。明堂下經作禾。即也。上經乃作和。皆云在鼻孔下。夾水溝旁五分。則是一穴也。而銅人手陽少陽穴復有和二穴。在耳前兌。發(fā)陷中。其穴相去遠矣恐明堂上經誤寫。禾字作和字也(今以諸經校勘禾穴者是)。
穴
(外督俞二穴。氣海俞二穴。關元俞二穴)
大杼二穴
在項后第一椎下兩旁。相去各寸半陷中。針五分??删钠邏眩滓医浲?。
明堂經云。禁灸。下經云。灸五壯(素問同。難骨會大杼。骨病治此)。銅人經云。甲乙經足太陽手少陽之會。療瘧。頸項強痛。不可俯仰。左右不可顧。頭痛振寒。癲疾螈。氣實脅滿。傷寒汗不出。脊強喉痹。煩滿風勞。氣急咳嗽。胸中郁郁。身熱目眩。腹痛臥不安席西方子云。又名本神。不灸(膀胱)。資生經云。明堂經禁灸。而銅人經云可灸七壯。必有說也。要非大急。不必灸。
風門二穴
一名熱府。在二椎下兩旁。相去各寸半。針五分。留七呼。若頻刺。
泄諸陽熱氣。背永不發(fā)癰疽。灸五壯。銅人經云。督脈足太陽之會。治傷寒頸項強。目瞑多嚏。
鼻鼽。出清涕。風勞。嘔逆上氣。胸背痛。喘氣臥不安。西方子云。療風眩頭痛。鼻衄。窒喘息不通??饶?。
肺俞二穴
在三椎下兩旁。各寸半。針三分。留七呼。得氣即瀉(出甲乙經)。甄權針經云。在三椎下兩旁。以搭手左取右。右取左。當中指末是穴。針五分。留七呼。灸百壯。
明堂下經云。三壯(千金云。肺俞。對乳引繩度之)。銅人經云。足太陽脈氣所發(fā)。治上氣嘔吐。支滿不嗜食。汗不出。腰背強痛。寒熱喘滿。虛煩口干。傳尸。骨蒸勞。肺痿咳嗽。療胸中氣滿。背僂如龜。頭目眩。令人失顏色。又云。理癲癇。癭氣。肉痛皮癢。明堂經云。
在第三椎下兩旁。各一寸宛宛中。主肺寒肺熱唾血。西方子云。主吐逆。脊強。喘嗽。少氣胸中痛。及百病。
厥陰俞二穴
在四椎下兩旁。各寸半。針三分。灸七壯(千金扁鵲云。名關俞)。
銅人經云。治逆氣嘔吐。心痛。留結胸中。煩悶。牙痛。西方子云。灸五壯(出山眺經)。
心俞二穴
在五椎下兩旁。各寸半。針三分。留七呼。得氣即瀉。不可灸。明堂下經云。灸五壯(千金第七節(jié)對心橫三間)。銅人經云。治心中風。狂走發(fā)癇。亂語。悲泣。心胸悶亂。煩滿汗不出。結積寒熱。嘔吐不下食。餐食即吐??人?。唾血。目痛。明堂經云。主心痛。背相引咳嗽。不得息。煩心多涎。胃中弱。目KTKT淚出。悲傷也。資生經云。銅人載。
心俞不可灸。可針入三分。世醫(yī)因此遂謂心俞禁灸。但可針爾。殊不知刺中心一日死。乃素問之所戒。豈可妄針耶。千金言。風中心。急灸心俞百壯。服續(xù)命湯。又當權其緩急可也。
豈可泥不可灸之說。而坐受斃耶。
督俞二穴
一名高蓋。在六椎下兩旁。各寸半。禁針通灸。銅人經云。主理寒熱腹中痛。雷鳴。氣逆心痛。灸三壯。資生經云。銅人經缺此穴。明堂經有之。今根據(jù)明堂入在此恐銅人本不全也。
膈俞二穴
在七椎下兩旁。各寸半。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明堂下經云。五壯(難疏。血會鬲俞。血有病治此)。銅人經云。治咳而嘔逆。膈胃寒痰。食飲不下。胸滿支腫兩脅痛。腹脹。胃脘暴痛。熱病汗不出。喉痹。腹中積癖。默默嗜臥。四肢怠惰。不欲動身常濕不能食。食則心痛。周痹身皆痛。又云。治寒熱骨痛。虛脹支滿。痰瘧。癖氣塊膈上痛。西方子云。主胸脅相引。不得傾側。肩背寒。痰飲。吐逆。汗出。哽噎。咽腫不得消。食飲不下。主吐食。明堂經云。治胃弱食少。資生經云。八椎下兩旁。銅人明堂。
并缺俞穴。
肝俞二穴
在九椎下兩旁。各寸半陷者中。針三分。留六呼。灸三壯。明堂經下云。
七壯。素問云。刺中肝。五日死。又云。主咳逆。兩脅滿悶。肋中痛。目中白翳。氣短唾血目上視。多怒狂衄。目KTKT遠視也。銅人經云。主咳引兩脅急痛。不得息。轉側難。撅脅下與脊相引痛。而反折目上視。目眩循眉頭痛??纫刂型?。寒疝少腹痛。又云。理口干。
中風。支滿。短氣。不食。食不消。吐血。目不明閉塞。腰痛肩寒。西方子云。主熱病瘥后食五辛。多患眼暗如雀目。鼻中酸。吐血。嘔血。筋急。手相引痛筋寒熱。
膽俞二穴
在十椎下兩旁。各寸半。正坐取之。灸三壯。針五分。明堂經云。三分。
下經云。灸五壯。又素問云。刺中膽一日半死。銅人經云。治心腹脹滿。嘔則食無所出。口苦舌干。咽中痛。食飲不下。目黃。胸脅支滿。不能轉側。頭痛振寒。汗不出。腋下腫。又云。足太陽脈氣所發(fā)。主理心脹滿。吐逆。短氣。痰寒悶。食難下不消。針入三分。
脾俞二穴
在十一椎下兩旁。各寸半陷中。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明堂下經云。
五壯素問云。刺中脾。十日死。銅人經云。主腹脹引胸背痛。食飲倍多。身漸羸瘦。黃膽。
善欠。脅下滿。泄利。體腫。四肢不收。痰喘。癖。積聚腹痛。不嗜食。痰瘧。寒熱。又云。理腰身黃脹滿邪氣。西方子云。主腰脊強急。熱引骨痛。食不生肌膚。欲吐身重。不欲動。明堂經云。主飲食多咽。四肢煩熱。嗜臥怠惰。
胃俞二穴
在十二椎下兩旁。各一寸半。針三分。留七呼。灸隨年為壯。明堂經云。
三壯。下經云。七壯。銅人經云。治胃中寒腹脹不嗜食。羸瘦。腸鳴腹痛。胸脅支滿。脊痛筋攣急。又云。理煩滿吐食。針二分。灸三壯。西方子云。主食多。嘔吐食不下。
三焦俞二穴
在十三椎下兩旁。各一寸半。針五分。留七呼。灸三壯。明堂經云針三分。下經云。灸五壯。銅人經云。治腸鳴腹脹。腰痛。水谷不化。腹中痛欲瀉注。目眩頭痛。吐逆飲食不下。肩背拘急。腰脊強。不得俯仰。又云。足太陽脈氣所發(fā)。西方子云。主腹積聚如石。灸三壯。明堂經云。正坐取陷中。灸五壯。主背痛身熱。
腎俞二穴
在十四椎下兩旁。各寸半。與臍平。針三分。留七呼。灸以年為壯。
明堂經云。三壯。下經云。五壯。素問云刺中腎六日死。又云。主腰疼不可俯仰。轉側難。身寒熱。飲食倍多。身羸瘦。面黃黑。目KTKT然。主丈夫婦人久積冷氣。變成勞疾。銅人經云。
治虛勞。耳聾。腎虛。水藏久冷。心腹脹。兩脅滿引少腹急痛。少氣溺血。小便濁出精。
陰中疼。五勞七傷虛憊。腳膝拘急。足寒如冰。頭重身熱振栗。腰中四支淫濼。洞泄食不化身腫如水。又云。主冷嘔。好獨臥。西方子云。主腰痛。小腹痛。嘔吐。寒中洞泄。小便難。赤濁。骨寒熱。兩脅引滿。目不明。惡風寒。面赤熱。心痛如懸。慎如前法。
氣海俞二穴
在十五椎下兩旁。各寸半。通灸。銅人經云。理腰痛。痔病瀉血。
灸三壯。資生經云。按明堂經有氣海俞。而銅人經無之。恐銅人本不全。故根據(jù)明堂附入于此。
大腸俞二穴
在十六椎下兩旁。各寸半。針三分。留六呼。灸三壯。銅人經云。
治腰痛腸鳴。腹脹滿。繞臍切痛。大小便不利?;蛴卸礊a。食不化。脊骨強。不得俯仰。針入三分。灸三壯。西方子云。主大小便不利。腹腫。暴瀉食不下。喜飲。忌生冷。酒面等物。
關元俞二穴
在十七椎下兩旁。各寸半。針三分。銅人經云。理風勞。腰痛。瀉利。
虛脹。小便難。婦人瘕聚諸疾。資生經云。按明堂經有關元俞。而銅人經無之。恐銅人本不全。故根據(jù)明堂附入于此。
小腸俞二穴
在十八椎下兩旁。各寸半。針三分。留六呼。灸三壯。銅人經云。
治小便赤澀。淋瀝煩熱。少腹痛。腳腫。短氣不嗜食。大便膿血出。五痔疼痛。婦人帶下。西方子云。主大小便難。淋瀝。小便黃赤。瀉痢膿血。五色重下腫痛。腰脊疝痛。及腰脊急強
膀胱俞二穴
在十九椎下兩旁。各寸半。針三分。留六呼。灸三壯。明堂下經云七壯。又云。主腰脊急強。腰下酸重。勞損不仁。腹中痛。大便難也。銅人經云。足太陽脈氣所發(fā)。治風勞腰脊痛。瀉利。大便難。小便赤澀。遺溺。陰生瘡。少氣。足寒。拘急不得屈伸。女子瘕聚。腳膝無力。西方子云。主瀉利腸痛。煩滿汗不出。小便赤黃。堅結積聚。
足清不仁。主熱引骨痛。明堂經云。各二寸半陷中。
中膂內俞二穴
一名脊內俞。在二十椎下兩旁。各寸半。俠脊起肉。針三分。留七呼灸三壯。明堂下經云。主腰痛。夾脊膂痛。上下按之應者。從項后至此穴。痛皆灸之。立愈。銅人經云。治腸冷赤白痢。腎虛。消渴。汗不出。腰脊不得俯仰。腹脹脅痛。西方子云主腰疝。寒熱反折。
白環(huán)俞二穴
在二十一椎下兩旁。各一寸半。甲乙經云。針如腰俞法同。挺腹地端身兩手相重支額。縱息令皮膚俱緩。乃取其穴。針八分。得氣即瀉。瀉訖多補之。不宜灸。明堂下經云。灸三壯。又云。主腰脊急強痛。不能俯仰。起坐難。手足不仁。小便黃。
腰尻重。不舉也。銅人經云。足太陽脈氣所發(fā)。治大小便不利。及治腰髖疼痛。腳膝不遂。
溫瘧。腰脊冷疼。不得安臥。勞損。風虛。不宜灸。忌房勞。不得舉重。
上二穴
在第一空腰髁下俠脊陷中。針三分。灸七壯。千金云。腰髁下一寸。
銅人經云。足太陽少陽絡。治腰膝冷痛。嘔逆。鼻衄。寒熱瘧。婦人絕嗣。陰挺出不禁。白瀝。
西方子云。在腰髁下一寸。俠脊兩旁。灸三壯。主腰痛反折。大小便不利。
次二穴
一名次。在第二空俠脊陷中??删钠邏?。針三分。銅人經云。治疝氣下墜。腰脊疼痛。不得轉搖。急引陰器痛不可忍。腰以下至足不仁。背腠寒。小便赤淋。心下堅脹。西方子云。灸三壯。主腰脊痛。惡寒。婦人赤白瀝下。腰痛不可俯仰。足清不仁。大小便不利。
中二穴
在第三空俠脊陷中。針二分。留十呼。灸三壯。銅人經云。足厥陰少陽所結。治丈夫五勞七傷六極。腰疼痛。大便難。腹脹。下利。小便淋澀。飧泄。婦人絕子。帶下。月事不調。西方子云。主婦人赤淫時白氣癃。月事少。大小便不利。
下二穴
在第四空俠脊陷中。針二分。留十呼。灸三壯。銅人經云。足太陽厥陰所結。治腰痛不得轉側。女子下蒼汁不禁。陰中痛引少腹急疼。大便下血。寒濕內傷。赤瀝。
陰中癢痛引小腹控不可俯仰。大小便不利。腸鳴腹脹欲瀉注。
會陽二穴
一名利機。在陰尾骨兩旁。針八分。灸五壯。銅人經云。督脈氣所發(fā)治腹中冷氣。瀉利不止。久痔。陽氣虛乏。陰汗?jié)瘛N鞣阶釉?。主腹中有寒。瀉注。腸便血千金。八在腰目下三寸。俠脊相去四寸(兩邊四穴。故名八)。其曰俠脊四寸。是除脊各寸半也。凡大杼下穴。皆當除脊各一寸半。
穴
附分二穴
在第二椎下附項內廉兩旁。相去俠脊各三寸。灸五壯。針三分。銅人經云手足太陽之會。正坐取之。治肩背拘急。風冷客于腠。頸項強痛。不得回顧。風勞臂肘不仁。西方子云。主背痛引頷引頸。
魄戶二穴
在三椎下兩旁。各三寸。正坐取之。針五分。得氣即瀉。又宜灸。留針。
日灸七壯。止百壯。明堂經云。日七壯。至二百壯。下經云。魄戶在三椎下兩旁。各三寸。
灸三壯。又云。魄戶在三椎下兩旁。各三寸。灸五壯。明堂經云。主肩膊間急痛。背氣不能引顧。咳逆上喘。素問注云。魄戶上直附分。銅人經云。宛宛中正坐取之。足太陽脈氣所發(fā)治背膊痛??饶嫔蠚?。嘔吐煩滿。虛勞肺痿。五尸走疰。項強胸背連痛。不得回顧。西方子云。主肺寒熱,呼吸不得臥。嘔沫喘氣相追逐。背胛悶無力。勞損萎黃。忌豬魚酒面生冷等物。資生經云。銅人經有魄戶穴。明堂上經亦同。而下經既有魄戶穴又有魄戶穴。皆云在三椎下。若謂誤寫魄字。則不應兩出魄戶穴也。考之下經。既有懸鐘矣。后又有懸鐘。既有天突矣。其治小兒又有天突。意者。魄戶即鬼戶。誤作魄。而兩出之。不然。何其穴皆在三椎旁歟。
膏肓俞二穴
在四椎下(明堂經云。近五椎)。兩旁各三寸。無所不療。羸瘦虛損夢中失精。上氣咳逆。發(fā)狂健忘(明堂經云??窀邪Y誤)。取穴之法。令人正坐。曲脊伸兩手。
以臂著膝前。令正直手大指與膝頭齊。以物支肘令臂勿得動搖也。從胛上角。摸索至骨下頭其間當有四肋三間。灸中間。從胛骨之里去胛。容側指許。摩去表肋間空處。按之自覺牽引于肩中。灸兩胛中一處。至百壯。多至五百(明堂經云六百壯。多至千壯)。當覺下礱礱然似流水之狀。亦當有所下出。若得停痰宿疾。則無所不下也。如病患已困。不能正坐。當令側臥。挽上臂。令取穴灸之。凡取。以右手從左肩上住。指頭所不及者。是穴也。右取亦然。乃以前法灸之。若不能久坐。當伸兩臂。令人挽兩胛骨。使相離。不爾。即胛骨覆其穴灸之。無驗(明堂經云。不爾。肘骨覆穴。不可得也。所伏衣當令大小有常足。不爾。則失其穴也)。此穴灸訖后。令人陽氣益盛。當消息以自補養(yǎng)。當取身體平復。論曰。昔在和緩。不救晉侯之疾。以其在膏之上。肓之下。針藥所不能及。即此穴是也。時人拙。不能求得此穴。所以宿病難遣。若能用心方便。求之得穴。灸之無疾不愈(出千金外臺)。西方子云其取穴法。有孫思邈王唯一石用之葉善琪僧仲之或用鉤股。或抱栲栳。或坐或臥?;蛘蛐绷??;蚱鹗智?。或坐而伸臂。或揣椎骨定高下?;蛄磕毿?。或量命門?;蜃c坐灸。
各有所長。然而終未明大法。以予平昔用此數(shù)十。取十百取百一無瘥者。各各取之按其穴。
須得病患中指麻木。則灸無不取效。其要法。在第四椎下。第五椎上。各去脊三寸宛宛中。
資生經云。灸膏肓功效。諸經例能言之。而取穴則未也。千金等方之外。莊綽論之最詳。然繁而無統(tǒng)。不能定于一。王氏云。予嘗以意取之。令病患兩手交在兩膊上(灸時亦然)。胛骨遂開。其穴立見。以手指膜索第四椎下兩旁。各三寸四肋三間之中間。按之酸疼是穴。灸之千百壯。少亦七七壯。當根據(jù)千金立點立灸。坐點坐灸。臥點臥灸云(若只合爪在兩膝頭中點穴。亦得)。
神堂二穴
在五椎下兩旁。各三寸陷中。正坐取之。針三分。灸五壯。明堂下經云。
三壯。素問注云。上直魄戶。銅人經云。足太陽脈氣所發(fā)。治肩痛連胸背痛。不能俯仰。腹?jié)M。灑淅寒熱。腰脊強急。明堂經云。主逆氣上攻。時復噎也。
二穴
在肩膊內廉。在六椎下兩旁。各三寸陷中。正坐取之。以手痛按之。
病者言。針三分。留三呼。瀉五吸。灸二七壯。止百壯。明堂下經云。五壯。又云。主瘧久不愈者。背氣滿悶。胸中氣噎。勞損虛乏。不得睡也。銅人經云。足太陽脈氣所發(fā)。治腋拘攣暴脈。急引脅痛。熱病汗不出。溫瘧寒瘧。肩背痛。目眩。鼻衄。喘逆。腹脹。肩膊內廉痛。不得俯仰。又云。其穴抱肘取之。主肩背寒。風瘧。西方子云。治小兒食晦頭痛。及五心熱瘧久不愈。及咳逆上氣。忌莧菜白酒。
膈關二穴
在七椎下兩旁。各三寸陷中。正坐取之。針五分。灸五壯。銅人經云足太陽脈氣所發(fā)。治背痛惡寒。脊強俯仰難。食飲不下。嘔噦多涎唾。胸中噎悶。
魄門二穴
在九椎下兩旁。各三寸陷中。正坐取之。灸三壯。針五分。銅人經云足太陽脈氣所發(fā)。治食飲不下。腹中雷鳴。大便不節(jié)。小便赤黃。又治嘔吐不住多涎。
陽綱二穴
在十椎下兩旁。各三寸陷中。正坐闊肩取之(亦作微俯取之)。針五分灸三壯。明堂下經云。七壯。主飲食不下。腹中雷鳴。腹?jié)M虛脹。大便瀉。消渴。身熱目黃。
不嗜食怠惰也。銅人經云。足太陽脈氣所發(fā)。治小便赤澀。西方子云。主大小便不節(jié)。黃水小便黃。腸鳴瀉注面黃。
意舍二穴
在十一椎下兩旁。各三寸陷中。正坐取之。針五分。灸五十壯。至百壯。
明堂經云。五十壯。至百二十壯。甲乙經云。三壯。針五分。下經云。灸七壯。明堂經云。
第九椎下兩旁。各三寸。主脅脹滿。背痛惡寒。食飲不下。嘔吐不留住也。素問云。灸二壯銅人經云。足太陽脈氣所發(fā)。治腹?jié)M虛脹。大便滑瀉。消渴。面目黃赤。不嗜食。
胃倉二穴
在十二椎下兩旁。各三寸。針五分。灸五十壯。明堂經云。五十壯。
甲乙經云。三壯。銅人經云。足太陽脈氣所發(fā)。治腹內虛脹。水腫。食飲不下。惡寒。背脊不得俯仰。針三分。灸五壯。西方子云。治水腫虛脹。水食不消。
肓門二穴
在十三椎下兩旁。各三寸叉肋間。異經云。與鳩尾相直。灸十壯。針五分。銅人經云。治心下肓大堅。婦人乳有瘀疾。
志室二穴
在十四椎下兩旁。各三寸陷中。正坐取之。針五分。灸三壯。明堂下經云兩旁各三寸半。灸七壯。又云。微俯而取之。主腰痛脊急。兩脅脹滿。大便難。食飲不下背氣俯仰不得也。銅人經云。足太陽脈氣所發(fā)。治腰脊強痛。食飲不消。腹中堅急。陰痛下腫。失精。小便淋瀝。資生經云。明堂上經作兩旁各三寸。與銅人經同。而下經乃作三寸半。必是分外半字也。
胞肓二穴
在十九椎下兩旁。各三寸陷中。伏而取之。灸五七壯。針五分。明堂經云灸五七壯。至五十壯。甲乙經云。三壯。下經云。五壯。主腰痛不可忍。俯仰難。惡寒小便澀也。銅人經云。足太陽脈氣所發(fā)。治腰痛惡寒。少腹堅急。癃閉下腫。不得小便。又云治腰背卒痛急。食不消。腹中堅急。陰痛下腫。療惡氣。
秩邊二穴
在二十椎下兩旁。各三寸陷中。伏而取之。灸三壯。針五分。忌同。
明堂經云。在二十椎下兩旁。各三寸。灸三壯。針三分。銅人經云。足太陽脈氣所發(fā)。治腰痛不能俯仰。小便黃赤澀。腰尻重。不能舉。五痔發(fā)腫。慎如前法。資生經云。素問氣府論注曰秩邊在二十一椎下兩旁。上直胞肓。與銅人經明堂經二十椎下不同。未知其孰是。姑兩存之。以上二十八穴。當準千金方除脊三寸取穴。
穴
天容二穴
在耳下曲頰后。灸三壯。銅人經云。手太陽脈氣所發(fā)。主頸項癰。不能言頸腫項痛。不可顧。耳嘈嘈若蟬鳴??饶鎳I沫。上氣喘息。齒噤喉痹。寒熱。咽如鯁。又云。針入一寸。西方子云。又名大容(小腸)。
天牖二穴
在頸筋缺盆上。天容后。天柱前。完骨下。發(fā)際上(明堂云。發(fā)際上一寸陷中)。針一寸。留七呼。不宜補。亦不宜灸。若灸面腫眼合。先取。后針天牖風池即瘥。若不先針即難療。明堂經云。針五分。得氣即瀉。瀉盡更留三呼。瀉三吸。下經云。灸三壯。西方子云。發(fā)際上一寸不灸。又云。發(fā)際宛宛中。主瘰寒熱。頸有積氣。暴聾。肩中痛。頭風目眩。鼻塞不聞香臭。銅人經云。手少陽脈氣所發(fā)。治頭風面腫。項強不得回顧。夜夢顛倒。面青無顏色。
針入五分。不宜灸(三焦)。資生經云。銅人經明堂上經皆云。不宜灸。下經素問注乃云。灸三壯。恐凡禁穴許炙一壯至三壯也已。
天窗二穴
一名窗龍。在頸大筋前。曲頰下。扶突后。動脈應手陷中。灸三壯。
針三分。明堂經云。主耳鳴聾。無所聞。頰腫喉中痛。暴喑不能言。及肩痛引項不得顧。銅人經云。手太陽脈氣所發(fā)。西方子云。治耳痛及痔漏頸痛(小腸)。
天鼎
(一名天頂)
二穴
在頸缺盆直扶突后一寸。灸三壯。針三分。忌同。
明堂下經云。在項缺盆直扶突氣舍后一寸陷中。灸十壯。素問氣府注云。在頸缺盆上。直扶突氣舍同身寸之半。按甲乙經作寸半。銅人經云。手陽明脈氣所發(fā)。治暴喑氣哽。喉痹咽腫。不得息。飲食不下。喉中鳴。西方子云。在曲頰下一寸。人迎后(大腸)。
扶突二穴
一名水穴。在人迎后寸半。灸三壯。針三分。素問注云。在頸當曲頰一寸人迎后。仰而取之。銅人經云。在氣舍后一寸半。灸三壯。主舌本出??饶嫔蠚?。咽中鳴喘。多唾喘飲。喉中如水雞鳴。又云。手陽明脈氣所發(fā)(又)。
缺盆二穴
一名天蓋。在肩下橫骨陷中。灸三壯。針三分。素問云。針二分。不宜刺太深。使人逆息也。明堂經云。肩上橫骨陷中(素問同)。肩上是穴。銅人經云。治寒熱瘰缺盆中腫。外潰則生。胸中熱滿。腹大水氣。缺盆中痛。汗出。喉痹咳嗽。西方子云。主哽噎。胸熱息賁。脅下氣上沖。銅人經云。在肩下橫骨陷中。明堂乃云。在肩上橫骨陷中。
又云。肩上是穴??帚~人誤下字也(胃)。
人迎二穴
一名五會。在頸大脈。動脈應手。俠結喉旁。仰而取之。以候五臟氣足陽明脈氣所發(fā)。禁灸。灸之不幸傷人。針四分。銅人經云。治吐逆霍亂。腦滿。喘呼不得息項氣悶腫。食不下(又)。
水突二穴
一名水門。在頸大筋前。直人迎下。氣舍上。灸三壯。針三分。銅人經云。足陽明脈氣所發(fā)。治咳逆上氣。咽喉癰腫。呼吸短氣。喘息不臥(又)。
氣舍二穴
在頸直人迎俠天突陷中。針三分。灸三壯。銅人經云。足陽明脈氣所發(fā)。
治咳逆上氣。瘤癭。喉痹咽腫。頸強不得回顧。西方子云。主肩腫。哽咽食不下也(又)。
穴
天突一穴
在結喉下一寸。宛宛中(一作陷者中)。針五分。留三呼。得氣即瀉。
灸亦得。但不及針。其下針宜直橫下。不得低手。低手即傷五臟之氣。傷人短壽。明堂下經云。
一穴在項結喉下五分。中央宛宛中。灸五壯。素問氣穴注云。在頸結喉下四寸中央宛宛中。
刺一寸。灸三壯。甲乙經云。在結喉下五寸。明堂下經。灸小兒云。結喉下三寸兩骨間。千金名天瞿。資生經校勘。在結喉下五寸是穴。明堂下經云。主咳逆氣喘。暴喑不能言。身寒頸腫。喉中鳴翕翕。胸中氣哽哽。西方子云。主頰舌縫脈青。暴吝氣哽。喉痹咽干??饶娲?。肩背痛。及漏頸痛。銅人經云。陰維任脈氣之會。治咳嗽上氣。胸中氣噎。喉中狀如水雞聲。肺壅咯唾膿血。氣壅不通。咽干。舌上急。喉中生熱瘡。不得下食。慎如藥法。及辛酸等物(任)。
璇璣一穴
在天突下一寸陷中。仰頭取之。灸五壯。針入三分。明堂經云。灸三壯。
主胸脅支滿??饶嫔洗?。喉中鳴也。銅人經云。任脈氣所發(fā)。治胸支滿痛。喉痹咽腫。水漿不下。又云。主喉癰。
華蓋一穴
在璇璣下一寸陷中。仰頭取之。針三分。灸五壯。明堂下經云。三壯(本云五壯)。又云。主胸脅支滿??饶嫔蠚狻4荒苎砸?。銅人經云。任脈氣所發(fā)。治胸脅支滿。痛引胸中。
紫宮一穴
在華蓋下一寸六分陷中。仰頭取之。灸五壯。針三分。明堂下經云。
在華蓋下一寸。灸七壯。銅人經云。任脈氣所發(fā)。治胸脅支痛。胸膺骨疼。痹痛。痰飲食不下。
嘔逆上氣。煩心吐血。及唾如白膠。
玉堂一穴
一名玉英。在紫宮下一寸六分陷中。灸五壯。針三分。銅人經云。任脈氣所發(fā)。主胸滿不得喘息。痹痛。胸膺骨疼。嘔逆上氣。煩心及吐寒痰。又云。可灸三壯。
膻中一穴
一名元兒。在玉堂下一寸六分。橫直兩乳間陷中。仰臥取之。灸七七壯。
禁針。不幸令人夭。明堂經云。日灸七壯。止七七壯。禁針。不幸令人死。甲乙經云。針三分。明堂下經云。灸三壯。千金云。鳩尾上一寸。銅人經云。任脈氣所發(fā)。治肺氣咳嗽。上喘唾膿。不得下食。胸中氣滿如塞??删亩邏选<隘熾鯕鈬I逆吐涎沫。婦人乳汁少及乳不下。又云。主肺癰。明堂經云。主胸膈滿悶。氣短。喉中鳴。灸五壯立愈。岐伯曰。治積氣干噎。慎豬魚酒面等物。資生經云。靈蘭秘典云。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說者曰。
膻中為氣之海。然心主為君。以敷宣教令。膻中主氣。以氣有陰陽。氣和志適。則喜樂由生分布陰陽。故官為臣使也。然則中者。乃十二藏之一。臣使之官。為氣之海。分布陰陽非其他穴比者?;蚧細庖鯕?。肺氣上喘。不得下食。胸中如塞等疾。宜灸此(難疏云。
氣會三焦。外筋直兩乳間。氣痛治此)。
中庭一穴
在膻中下一寸六分陷中。灸五壯。針三分。明堂經云。針二分。下經云。
膻中下一寸。灸三壯。又云。膻中下一寸宛宛中。主食飲不下。嘔逆食下還出也。銅人經云任脈氣所發(fā)。治胸脅支滿。噎塞心下滿。
穴
府
(素問作前)
二穴
在巨骨下。璇璣旁各二寸陷中。仰而取之(明堂經云。
仰臥取之)。針三分。灸五壯。明堂下經云。灸三壯。又云。主咳逆上氣。喘急嘔逆。不下飲食。胸中痛也。銅人經云。足太陽脈氣所發(fā)(又云。足少陽脈氣所發(fā))。主喘逆嘔吐。胸滿不得食(腎)。
中二穴
在府下一寸六分陷中。仰面取之(明堂經云。仰臥取之)。針四分。
灸五壯。明堂下經云。府下一寸。灸三壯。又云。主咳嗽上喘。不能食也。銅人經云。足少陽脈氣所發(fā)。治胸脅支滿??人源娌坏孟?。嘔吐。上氣涎出多。胸滿不得食。喘悸。坐不安席(又云。足少陰脈氣所發(fā))。
靈墟二穴
在神藏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針三分。灸五壯。銅人經云。足少陰脈氣所發(fā)。治胸脅支滿。引胸不得息??饶鎳I吐。胸滿不嗜食。又云。足少陽脈氣所發(fā)。
神封二穴
在靈墟下一寸六分。仰而取之。灸五壯。針三分。銅人經云。足少陰脈氣所發(fā)。治胸滿不得食??饶嫒榘b。灑淅惡寒。西方子云。主胸滿不得息。
步廊二穴
在神封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針三分。灸五壯。銅人經云。足少陰脈氣所發(fā)。治胸脅支滿。鼻塞不通。呼吸少氣。喘息。不得舉臂。
神藏二穴
在中下一寸六分陷中。仰而取之。灸五壯。針三分。銅人經云。足少陰脈氣所發(fā)。治胸脅支滿??人源?。不得息。嘔吐胸滿不得食(又云。足少陽脈氣所發(fā))。
穴
少商二穴
木也。在手大指端內側。去爪甲角如韭葉(明堂云。白肉際宛宛中。
又云陷者中)。以三棱針。刺之微出血。泄諸臟熱湊。不宜灸。昔成君綽忽腮頷腫大如升。喉中閉塞。水粒不下。甄權針之立愈。明堂經云。針一分。留三呼。瀉五吸。宜針宜灸。以三棱針刺之。令血出勝氣。針所以勝氣者。此脈脹腮之候。腮中有氣。人不能食。故刺出血以宣諸臟腠也。忌冷熱食。下經云。灸三壯(甲乙經作一壯)。銅人經曰。手太陰之脈所出也。為井。治心煩善噦。心下滿。汗出而寒??饶姣?。振寒腹?jié)M。唾沫唇干。引飲不下膨膨。手攣指痛。寒栗鼓頷。喉中鳴。又云。主不能食。腹中氣滿。吃食無味。西方子云。主嘔吐手不仁。振栗咳逆喘。及主脅下脹。耳前痛。
魚際二穴
火也。在手大指本節(jié)后。內側散脈中。針一分。留二呼。素問注。針二分。灸三壯。銅人經云。手太陰脈之所流也。為滎。治灑淅惡風寒。虛熱舌上黃。身熱頭痛。
咳逆汗不出。痹走胸背。痛不得息。目眩煩心。少氣腹痛。不下食。肘攣支滿。喉中干燥。
寒惡風寒。喘痹。少氣不足。下濕陰癢。喉中干渴。上氣。熱病腹?jié)M。陰痿也。色不變。肺心痛。膈中虛。食欲嘔。身熱汗出。重嘔吐血。目泣出短氣。逆氣。任陽胃氣逆也。西方子云。主胃逆霍亂。唾血吐血。又主逆氣。失喑不能言。及狂言。
太淵二穴
土也。在掌后陷中。灸三壯。針一分。素問注二分。明堂下經云。太泉在手中掌后橫文頭陷中。灸五壯(難經云。掌后魚際下。脈會太淵。脈病治此)。又云。主胸中氣滿不得臥。肺脹滿。膨膨然。目中白翳。掌中熱。胃氣上逆。吐血及狂言。肘中痛。銅人經云。主胸痹逆氣。寒厥。善噦嘔。飲水咳嗽。煩怨不得臥。肺脹滿膨膨。臂內痛。目生白翳。眼赤筋。缺盆中引痛。掌中熱。數(shù)欠。喘不得息。噫氣上逆。心痛唾血。振寒咽干即太淵。避唐主名改之。于是書之以示世醫(yī)云。
經渠二穴
金也。在寸口陷中。針二分。留三呼。禁灸。灸傷人神。銅人經云。
手太陰脈之所行也。為經。治瘧寒熱。胸背拘急痛。胸滿膨膨。喉痹掌中熱??人陨蠚?。數(shù)欠。
及熱病汗不出。暴癉喘逆。心痛欲嘔吐。針三分。西方子云。此穴不灸。
列缺二穴
在腕側上一寸半(明堂下經云。腕上一寸)。以手交叉。食指末兩筋兩骨罅中。針二分。留二呼。瀉五吸。灸七壯。明堂經云。針三分。日灸七壯。若患偏風。灸至百壯。若患腕勞。灸七七壯。下經云。三壯。素問注云。腕上一寸半。明堂經云。在腕上一寸筋骨罅間宛宛中。灸三壯。主偏風半身不舉???。腕勞。肘臂痛。及瘧面色不定。銅人經云。手太陰絡。別走陽明。療偏風口。手腕無力。半身不遂??人哉浦袩???卩洳婚_。
寒瘧。嘔沫善笑。螈唇口。健忘。針二分。留三呼。瀉五吸。可灸七壯。慎酒面生冷等物西方子云。主汗出。四肢腫。小便熱痛。主手臂身熱。肩背寒栗。少氣不足以息。寒厥。
交兩手而。凡實。則肩背汗出。四肢暴腫。虛則肩寒栗。氣不足以息。四肢厥。喜笑。身濕搖。時時寒。主熱癇驚而有所見。主熱病煩心。心悶。先手臂身熱。螈唇口。聚鼻張目汗出如珠。寒熱。掌中熱。主瘧寒熱。及喉痹??人圆恢埂<隘懮鯚?。口噤不開。
孔最二穴
在腕上七寸(明堂下經云。陷者宛宛中)。手太陽治熱病汗不出。此穴可灸三壯即汗出??饶姹圬释?。針三分。灸五壯。又云灸三壯。明堂經云。主肘臂厥痛。屈伸難手不及頭不握也。銅人經云。手太陰。治吐血失音。腫痛惡血。
尺澤二穴
水也。在肘中約紋動脈中。針三分。灸五壯。明堂經云。肘中約紋上兩筋動脈中。甄權云。在臂屈伸橫紋中。筋骨罅陷中。不宜灸。主癲病。手臂不舉。不得上頭。
素問刺禁云。刺肘中內陷。氣歸之為不屈伸。注云。肘中謂肘屈折之中。尺澤穴中也。刺過陷脈。惡氣歸之。氣閉關節(jié)。故不屈伸(難經言。尺之一寸外。為尺澤也。言尺脈如澤如水入大澤也)。銅人經云。手太陰脈之所入也。為合。治風痹肘攣。手臂不得舉。喉痹。喉上氣口干??人酝贊?。四肢暴腫。臂寒短氣。西方子云。灸三壯。小兒慢驚。灸一壯。主舌干脅痛。心煩腹脹喘。振栗。主嘔泄下上出。兩脅下痛。主咳逆上氣。呼吸多唾濁沫膿血。
主掣痛。手不可伸。主肘痛時寒。肩背寒。肩胛內廉痛。氣隔喜嘔。鼓頷不得汗。煩心。
身痛。四肢暴腫。銅人經云。灸五壯。明堂乃云。不宜灸。主癲病。手臂不舉。不得上頭。
既曰不宜灸矣。乃曰主癲病。是又可灸也。此必有誤。且從銅人灸五壯。明堂亦云。禁穴許灸一壯至三壯故也。
俠白二穴
在天府下。去肘五寸動脈中。針三分。灸五壯。西方子云。主咳干嘔煩滿。主心痛氣短。
天府二穴
在腋下三寸動脈中(一云宛宛中)。以鼻取之。禁灸。使人逆氣。今附刺鼻衄血不止。針四分。留三呼。又云。針四分。留七呼。灸二七壯。不除。至有百壯者。出明堂經。其甲乙經禁灸。銅人經云。治逆氣喘不得息。目眩。遠視KTKT。卒中惡鬼疰。不得安臥。禁不可灸。又云。手太陰脈氣所發(fā)。主頭眩目瞑。西方子云。灸五壯。主身脹逆息。不得臥。風汗身腫。喘息多唾。主上氣喘息。呼吸喘息。不知食味。卒中惡風邪氣。飛尸惡鬼語。遁尸瘧病。瘤癭氣咽腫。泣出善忘。
甲乙經銅人經皆云。禁灸。明堂乃云。灸二七壯至百壯。亦甚不同矣。要非大急。不必灸。
穴
商陽二穴
金也。一名絕陽。在手大指次指內側。去爪甲角如韭葉。灸三壯。針一分留一呼。銅人經云。手陽明脈之所出也。為井。治胸中氣滿。喘咳支腫。熱病汗不出。耳鳴耳聾。寒熱瘧??诟深U頷蛀齒痛。惡寒肩背急。相引缺盆痛。目青盲??删娜龎选S胰∽蟆W笕∮?。如頃食立已。西方子云。及主胸脅柱滿。
二間二穴
水也。一名間谷。在手大指次指本節(jié)前。內側陷中。針三分。留三呼灸三壯。銅人經云。手陽明脈之所流也。為滎。治喉痹頷腫。肩背痛。振寒。鼻鼽。衄血。多驚。口眼斜。又云。主多臥喜睡。肩痛。喉痹。咽如鯁物傷。忽振寒。及傷寒寒熱。
三間二穴
木也。一名少谷。在手大指次指本節(jié)后內側陷中。針三分。留三呼。
灸三壯。銅人經云。手陽明脈之所注也。為。主喉痹咽如鯁(齒齲痛。多臥喜睡。胸滿病腹鳴瘧寒熱。唇焦口干。身熱喘息。目急痛)。腸鳴洞泄。又云。針入二分。西方子云。主目上插。頭熱鼻鼽衄血。吐舌戾頸。喜驚氣熱瘧病。
合谷二穴
一名虎口。在手大指次指岐骨間陷中(明堂云。手大指兩骨罅間宛宛中)。
針三分。留三呼。灸七壯。今附。若婦人妊娠。不可刺。刺之損胎氣(針經云。手食指大指虎口兩骨間)。明堂經云。主瘧寒熱。熱病汗不出。目不明。生白翳。支膚痂疥。遍身風疹。銅人經云。手陽明脈之所過也。為原。療鼻鼽衄。頭痛齒齲。喉痹臂痿。面腫唇吻不收喑不能言??卩洳婚_。西方子云。主風。頭熱鼻清涕出。
陽溪二穴
火也。一名中魁。在腕中上側兩筋間陷中。針三分。留七呼。灸二壯銅人經云。手陽明脈之所行也。為經。治狂言喜笑見鬼。熱病煩心。目風赤爛有翳。厥逆頭痛胸滿不得息。寒熱瘧疾。喉痹。耳鳴齒痛。驚掣。肘臂不舉。痂疥??删娜龎?。慎如前法西方子明堂經云。主目痛耳痛鳴聾。咽如鯁。吐舌戾頸。妄言心悶而汗不出。掌中熱。心痛身熱。漫淫煩滿。及主舌本痛。
溫溜二穴
一名逆注。一名池頭。在腕后大上三寸。小上六寸。針三分。灸三壯明堂經云。在腕后五寸六寸間動脈中是穴。主寒熱頭痛。喜噦衄。肩不舉。癲癇病。吐舌。鼓頷狂言。及喉痹不能言。銅人經云。一名蛇頭。在腕后大上五寸。小上六寸。手陽明。治口腸鳴腹痛。傷寒身熱。頭痛噦逆。肩不得舉。癲疾吐涎??裱砸姽怼:肀悦嫣撃[。西方子云。在腕后大上五寸。小上六寸。主狂仆。主瘧面赤腫。
下廉二穴
在輔骨下。去上廉一寸輔兌肉。分外。斜針五分。留二呼。灸三壯。
銅人經云。治頭風臂肘喘痛溺黃。針入五分。留五呼。西方子云。主腸鳴相追逐。灸五壯。資生經云。此有下廉。足陽明亦有下廉。蓋在足者。乃下巨虛也。
上廉二穴
在三里下一寸。其分獨抵陽明之會。外斜針五分。灸五壯。銅人經云治腦風頭痛。小便難。黃赤。腸鳴氣走。疰痛。此有上廉。足陽明亦有上廉。蓋在足者。及上巨虛也。
三里二穴
在曲池下三寸(手陽明穴。一云二寸)。按之肉起兌肉之端。灸三壯。
針二分。明堂經云。一名手三里。在曲池下二寸。主肘臂酸重。屈伸難。秦承祖云。主五癆虛乏四肢羸瘦。銅人經云。治手臂不仁。肘攣不伸。齒痛頰頷腫。瘰。資生經云。三里有二有手三里。有足三里。此手三里也。故明堂云。一名手三里是也。銅人經云。三里在曲池下三寸。明堂乃云二寸。在手陽明穴亦云二寸??帚~人本誤。二字作三字也。
偏歷二穴
手陽明絡有腕。后三寸別走太陽。針二分。留三呼。灸三壯。明堂下經云五壯。銅人經云。治寒熱瘧風。汗不出。目視KTKT。癲疾多言。耳鳴口。齒齲。喉痹。
嗌干。鼻衄血。針入三分。明堂經云。在腕后三寸陷者中。灸五壯。主瘧久不愈。手不及頭。臂膊肘腕酸痛。難屈伸。
曲池二穴
土也。在肘外輔骨屈肘曲骨中。以手拱胸取之。針七分。得氣先瀉后補之灸大良??扇龎选C魈迷?。曲池土也。在肘外輔骨屈肘橫文頭陷中(一云宛宛中)。日灸七壯。至二百壯。且停十余日。更下火至二百壯罷。忌同。下經云。在肘外輔。屈肘曲骨中紋頭。素問注。肘外輔屈肘兩骨中。千金云。肘外曲頭陷中。明堂經云。主肘中痛。屈伸難。
手不得舉。偏風半身不遂。捉物不得。挽弓不開。肘臂偏細。秦承祖明堂云。主大人小兒遍身風疹。皮膚茄疥也。銅人經云。手陽明脈之所入也。為合。治喉痹不能言。胸中煩滿。筋緩。刺風疹隱痛。及傷寒余熱不盡。皮膚干燥。又云。灸亦良。但令斷風抽氣而已。西方子云。主肘寒風。臂肘細而無力。及耳痛。手不可舉重。腕急肘節(jié)痹酸重。腋急痛。腕外側痛脫如拔。肩重痛不舉。身濕搖。時時寒。螈癲疾。寒熱渴。
肘二穴
在肘大骨外廉陷中。灸三壯。針三分。明堂經云。一作肘聊。主肘臂酸重麻痹不仁。灸五壯。銅人經云。主肘節(jié)風痹。臂痛不可舉。屈伸攣急。灸二壯。西方子云灸三壯。
五里二穴
在肘上三寸。行向里大脈中央。灸十壯。禁針。素問氣穴諭云。大禁二十五。在天府下五寸。注云。謂五里穴也。謂之大禁者。禁不可刺也。又曰。五里者。尺澤之后五里。與此文同。銅人經云。治風勞驚恐吐血。肘臂痛。嗜臥。四肢不得動搖。寒熱瘰咳嗽。目視KTKT。瘧。心下脹滿。面痛上氣。資生經云。五里有二。其一在足厥陰肝經部。與此穴為二。此當為手五里也。素問所謂在天府下者。指此五里也。注云。尺澤之后五里。亦指此五里也。尺澤穴。在手太陰是也。
臂二穴
在肘上七寸肉端。手陽明絡。灸三壯。針三分。明堂云。在肩下一夫兩筋間兩骨罅陷宛宛中。平手取之。不得手令急其穴即閉。宜灸不宜針。日七壯。至百壯。若針不得過三五。過多恐惡。忌同。千金名頭沖。局(在肩部)。銅人經云。治寒熱頸項拘急。瘰。肩背痛不得舉。又云。療癆癭臂細無力。手不得向頭。
穴
少沖二穴
木也。一名經始。在小指內廉端(名下作則)。去爪甲角如韭葉。針一分。
灸三壯。明堂云。灸一壯。又云。灸三壯。主煩心。上氣卒心痛。悲恐畏人。善驚喜言。手拳不得伸。掌中熱痛也。秦承祖明堂云。兼主驚癇吐舌沫出也。千金楊女操同。銅人經云。
手少陰脈之所出也。為井。治熱病煩滿。痰冷少氣。胸中痛。口中熱。咽中酸。乍寒乍熱。
手攣不伸。掌痛引肘腋痛。西方子云。主熱病。心悶而汗不出。及主身熱如火。浸淫煩滿。
舌本痛。咽酸太息。
少府二穴
火也。在手小指本節(jié)后陷中。直勞宮(勞宮在手中)。針二分。灸七壯明堂云。三壯。銅人經云。手少陰脈之所流也。為滎。治煩滿少氣。悲恐畏人。臂酸。掌中熱肘腋攣急。胸中痛。手拳不得伸。西方子云。在手小指大節(jié)后陷者中。直勞宮。主嗌中。
有氣如息肉狀。主小便不利。便癃。主數(shù)噫恐悸。氣不足。主陰痛。實時梃長。寒熱。陰暴痛。遺尿偏虛則暴癢氣逆。明堂云。主瘧久不愈。
神門二穴
土也。一名兌沖。在掌后兌骨端陷中。灸七壯。炷如小麥。針二分。
留七呼。銅人經云。手少陰脈之所注也。為。治瘧心煩甚。欲得飲冷。惡寒則欲處溫。咽干不嗜食。心痛數(shù)噫恐悸。少氣不足。臂寒。喘逆。身熱狂悲哭。嘔血少氣遺溺。大人小兒五癇西方子云。笑若狂手掣攣攣。主喉痹。
陰二穴
在掌后脈中。去腕五分。針三分。灸七壯。銅人經云。治失音不能言灑淅振寒。厥逆心痛?;魜y胸中滿。衄血。驚恐。西方子云。在掌后動脈中。主氣驚。
通里二穴
在腕后一寸陷中。針三分。灸三壯。明堂云。灸七壯。主頭目眩痛。
悲恐畏人。肘腕酸重。及暴喑不能言語。銅人經云。主熱病。卒心中懊。數(shù)欠頻伸。悲恐。目眩頭痛。面赤而熱。心悸。肘臂痛。實則皮腫。虛則不能言??鄧I喉痹。少氣遺溺。西方子云。主熱病先不樂數(shù)日煩心。
靈道二穴
金也。去掌后一寸半?;蛞淮?。灸三壯。針三分。銅人經云。手少陰脈之所行也。為經。治心痛悲恐。相引螈。肘攣柱滿。暴喑不能言。
少海二穴
水也。一名曲節(jié)。在肘內廉節(jié)后。又云。肘內大骨外。去肘端五分。
屈肘得之。針三分。灸三壯。甄權云。屈手向頭取之。治齒寒。腦風頭痛。不宜灸。針五分。明堂云。在肘內橫紋頭。屈手向頭取之陷者宛宛中。甲乙經云。穴在肘內廉節(jié)后陷中動脈應手針二分。留三呼。瀉五吸。不宜灸。下經云。灸五壯。素注云。五壯。銅人經云。手少陰脈之所入也。為合。治寒熱齒齲痛。目眩發(fā)狂。嘔吐涎沫。項不得回顧。肘攣。腋脅下痛。
四肢不得舉。又云。療腋下瘰痹痛。屈伸不得。風痹疼疰病。西方子云。主頭痛汗出。寒熱。不惡寒。及主肩臂不舉。不能帶衣。項強急痛。不可以顧。主氣逆。呼吸噫。嘔噦。羊癲疾。羊癇吐舌沫出。羊鳴戾頸。主手臂攣。主瘧振寒。項痛引肘腋痛。引小腹中及目黃脅痛。銅人經云。灸三壯。明堂下經。素問注。皆云。灸五壯。上經甄權皆云。不宜灸。亦可疑矣。非大急。亦不必灸。
青靈二穴
在肘上三寸。伸肘舉臂取之。灸七壯。明堂下經云。灸三壯。銅人經云。治肩臂不舉。不能帶衣。頭痛振寒。目黃脅痛。
極泉二穴
在腋下筋間。動脈入胸。灸七壯。針三分。銅人經云。治心痛干嘔。
四肢不收。咽干煩渴。臂肘厥寒。目黃脅下滿痛。
穴
少澤二穴
金也。一名小吉。在手小指端外側。去爪甲下一分陷中。灸一壯。針一分銅人經云。一名少吉。手太陽脈之所出。為井也。主瘧寒熱。汗不出。喉痹舌強。口干心煩。臂痛螈頭痛咳嗽。頸項急不可顧。目生膚翳覆瞳子。西方子云。主口熱口干。咽中干口中熱唾如膠。主振寒。小指不用。
前谷二穴
水也。在手小指外側。本節(jié)前陷中。針一分。灸一壯。明堂云。灸三壯。
銅人經云。手太陽脈之所流也。為滎。治熱病汗不出。瘧癲疾耳鳴。頷腫喉痹。咳嗽衄血頸項痛。鼻塞不利。目中白翳。臂不得舉。又云。主目眩淫淫。轉甲小指痛。西方子云。
主目泣出急痛吸咽偏腫不可以咽。臂腫痛。肘攣。瘧。寒熱。目上插。小便赤。
后溪二穴
木也。在手小指外側本節(jié)后陷中。灸一壯。針一分。明堂經云。在手外側腕前起骨下陷中。灸三壯。主瘧寒熱。目生白翳。肘臂腕重。難屈伸。五指盡痛。不可掣銅人經云。手太陽脈之所注也。為。治目赤。鼻衄。耳聾胸滿。頸項強。不得回顧。癲疾。肘臂攣急。西方子云。主目淚出。爛有翳。耳鳴鼻窒。喘息不通。肩痛。臂肘攣急風眩身寒。泣出而驚。熱病不出汗。身熱惡寒。
腕骨二穴
在手外側腕前。起骨下陷中。灸三壯。針二分。留三呼。銅人經云。
手太陽脈之所過也。為原。治熱病汗不出。脅下痛不得息。頸頷腫。寒熱。耳鳴。目冷淚生翳。
狂陽偏枯。臂肘不得屈伸。瘧。頭痛。煩悶。驚風螈。五指掣不可屈伸。西方子云。主頸項痛不可顧。目泣出。頷痛。引耳嘈嘈無所聞。肘節(jié)痹。臂酸重腋急。臂腕急。外側痛如脫。煩滿狂言。臂肩疼。瘧乍寒乍熱。
陽谷二穴
火也。在手外側腕中。(素問作兌)骨下陷中。灸二壯。針二分。留二呼銅人經云。手太陽脈之所行為經也。主癲疾狂走。熱病汗不出。脅痛。頸頷腫。寒熱。耳聾耳鳴。上下牙齒(齲齒)痛。臂腕外側痛不舉。戾頸。妄言吐舌。不得左右顧俯。螈。頭目眩痛。西方子云。主項強急痛。目痛赤。頷痛引耳嘈嘈無所聞。自嚙唇。肘痛時寒。熱病振栗鼓頷。腹?jié)M陰痿色不變。乍寒乍熱。主瘧。若笑若狂。痔痛。腋下腫。
養(yǎng)老二穴
在手踝骨上空一寸陷中。灸三壯。針三分。銅人經云。手太陽。主肩欲折。臂如拔。手臂疼不能自上下。目視不明。
支正二穴
在腕后五寸。別走少陰。灸三壯。針三分。明堂云。在手太陽腕后五寸。
去養(yǎng)老穴四寸陷中。灸五壯。主驚恐悲愁。肘臂攣。難屈伸。手不握。十指盡痛也。秦承祖云。兼治五勞。四肢力弱虛乏等病。銅人經云。治寒熱頷腫肘攣。頭痛目眩。風虛驚恐。狂惕生疣目。西方子云。主頸腫項痛不可顧??裱詿岵?。先腰脛酸。喜渴數(shù)飲食。身熱項痛而強。振寒寒熱。
小海二穴
土也。在肘內大骨外去肘端五分陷中。甄權云。屈手向頭取之。灸三壯。
針二分。銅人經云。手太陽脈之所入也。為合。治寒熱齲齒齦腫。風眩頸項痛。瘍腫。振寒肘腋腫。少腹痛。四肢不舉。西方子云。灸五壯。主項強急痛不可顧。癇發(fā)。螈狂走。
不得臥。心中煩。癲疾。羊癇吐舌。羊鳴戾頸。瘧背振寒。及風瘧頭痛。寒熱汗不出惡寒。
穴
中沖二穴
木也。在手中指端。去爪甲如韭葉陷中。針一分。明堂云。灸一壯。
主熱病煩心。心悶而汗不出。身熱如火。頭痛如破。煩滿舌本痛。秦承祖云。兼主神氣不足失志也。銅人經云。手厥陰心主脈之所出也。為井。西方子云。主肘中痛。掌中心熱。心痛浸淫
勞宮二穴
火也。一名五里。在掌中央橫文動脈中。屈無名指著處是。灸三壯。
明堂經云。針二分。得氣即瀉。只一度針。過兩度令人虛。不得灸。灸令生息肉。日加忌同。素注云。灸三壯(一名掌中)。銅人經云。手厥陰脈之所流也。為滎。治中風喜怒。悲笑不休。
手痹。熱病三日汗不出。怵惕。胸脅痛不可轉側。大小便血。衄血不止。氣逆嘔噦煩渴。食飲不下。大小人口中腥臭。胸脅支滿。黃膽目黃。又云。主手掌后痹手痹。白屑起。西方子云。主喉嗌痛。主嘔吐。主風熱。心中悲喜思慕。喜笑不止。及口中爛。掌中熱。主熱痔。咳溺溺血。資生經云。趙岐釋孟子云。無名之指第四指也。今日屈無名指著處是穴。
蓋屈第四指也(無名指。當屈中指為是。今說屈第四指。非也)。
大陵二穴
土地。在掌后兩筋間陷中。針五分。灸三壯。銅人經云。手厥陰脈之所注也。為。治熱病汗不出。臂攣腋腫。善笑不休。心懸若饑。喜悲泣驚恐。目赤。小便如血嘔逆狂言不樂。喉痹口干。身熱頭痛。短氣胸脅痛。西方子云。主心痛??饶婧疅岚l(fā)。手掣手攣。及主風熱善怒。心中悲喜。思慕欷。喜笑不止。主心下澹澹。主掌中熱。身熱如火。浸淫煩滿。舌本痛。主瘧乍寒乍熱。主咳喘。主嘔血。主胸中痛。主痂疥。
內關二穴
在掌后去腕二寸。別走少陽。針五分。灸三壯。西方子云。主面赤熱主目KTKT?;枰篃o所見。主目赤支滿。中風肘攣。實則心暴痛。虛則心煩惕惕。
間使二穴
金也。在掌后三寸兩筋間陷中。針三分。灸五壯。明堂下經云。七壯(千金云。腕后三寸?;蛟普坪笙葜校S衷?。主卒狂驚悸。臂中腫痛。屈伸難。岐伯云。主鬼神邪也。銅人經云。手厥陰脈之所行也為經。治心懸如饑。卒狂。胸中澹澹惡風寒。嘔吐怵惕。寒中少氣。掌中熱。腋腫肘攣。卒心痛多驚。喑不得語。咽中如鯁。西方子云。灸七壯主心胸痹背相引。主嗌中如扼。主肘內廉痛。主熱病煩心。喜噦喜動為熱。
門二穴
去腕五寸。手厥陰。針三分。灸五壯。銅人經云。治心痛衄血。嘔噦。驚恐畏人。神氣不足。及嘔血。西方子云。在掌后去腕五寸。
曲澤二穴
水也。在肘內廉陷中。屈肘取之。灸三壯。針三分。留七呼。素問注云。
內廉下。銅人經云。厥陰心主脈之所入也。為合。治心痛善驚。身熱。煩渴口干。逆氣嘔血風胗。臂肘手腕善動搖。又云。主心下澹澹。時螈喜搖頭。顏清汗出不過肩。傷寒病溫溫身熱。西方子云。主嘔涎或血。掣痛手不可伸。
天泉二穴
一名天濕。在曲腋下二寸。舉臂取之。針六分。灸三壯。銅人經云。
治心病胸脅支滿??饶妗b弑畴伍g臂內廉痛。
諸風
(附論)凡諸百邪之病。源起多涂。其有種種形相。示表癲邪之端。而見其病?;蛴心宦暬驈投嘌远鳫T說?;蚋杌蚩蕖;蛞骰蛐??;蛎咦鴾锨?。啖食糞穢?;蚵阈温扼w?;驎円褂巫摺?/span>
或嗔罵無度?;蛘唑阈M向導。手亂目急。如斯種類。癲狂之人。今針灸與夫方藥。并主治之凡占風之家。亦以風多鬼斷之。扁鵲曰。百邪所病者。針有十三穴也。凡針之體。先從鬼宮起。次針鬼信。便至鬼壘。又至鬼心。未必須并針。止五六穴。即可知矣。若是邪蠱之精便自言說論其由來去。驗有實。立得向導。未必須盡其命。求去與之。男從左起針。女從右起針。若數(shù)處不言。便遍穴針也。根據(jù)訣而行。針灸等處。并備主之。仍須根據(jù)掌訣捻目治之萬不失一。黃帝掌訣。別是術家秘要。縛鬼禁劫。五岳四瀆。山精鬼魅。并悉禁之。
有目在人兩手中十指節(jié)間。第一針人中。名鬼宮。從左邊下針。右邊出。第二針手大指爪甲下。名鬼信。入肉三分。第三針足大趾爪甲下。名鬼壘。入肉二分。第四針掌后橫文。名鬼心。入半寸。即太淵穴也。第五針外踝下白肉際。足太陽名鬼路?;疳樒摺H?。即申脈穴也。第六針大椎。上入發(fā)際一寸。名鬼枕?;疳樒?。三下。第七針耳前發(fā)際宛宛中耳垂下五分。名鬼床?;疳樒?。三下。第八針承漿。名鬼市。從左出右。第九針手橫文上三寸兩筋間。名鬼路。即勞宮穴也。第十針直鼻上入發(fā)際一寸。名鬼堂?;疳樒?。
三下。即上星穴也。第十一針陰下縫。灸三壯。女人即玉門頭。名鬼藏。第十二針尺澤橫文外頭。接白肉際。名鬼巨?;疳樒?。三下。此即曲池穴。第十三針舌頭一寸。當舌下縫刺貫出舌上。名鬼封。仍以一板橫口吻安針頭。令舌不得動。已前若是手足皆相對。針兩穴若是孤穴。即單針之。
岐伯曰。中風大法有四。一曰偏枯。二曰風痱。三曰風懿。四曰風痹。夫諸急卒病。多是風初得輕微。人所不悟。宜速與續(xù)命湯。根據(jù)俞穴灸之。夫風者。百病之長。岐伯所言四者。
說其最重也。
經驗方云。凡覺心中憒亂。神思不怡。或兼手足麻木。此是風將中之候。不問是風與氣宜速灸百會風池大椎肩井曲池間使足三里七穴。兩邊根據(jù)次序自上及下灸之。如灸稍遲。氣塞涎上。或失音將欲絕者。便可根據(jù)此次序灸之。艾炷如蒼耳大。各灸三壯。足三里灸五壯。輪日以次灸之。至隨年壯乃止。大凡每遇春秋二時??捎诖似哐〞r復灸之。以泄風氣。如體中素有風氣者。尤須留意此灸法??杀o虞。此法可灸卒死。醫(yī)書云。凡民風發(fā)強忍怕痛不肯灸忽然卒死者。是何病。謂入藏故也。有風病者不可不知此灸法。又云。先賢論曰。風中脈則口眼邪。風中腑則肢體廢。中臟。則性命危。凡治中風。古方雖用續(xù)命防風等湯。然此只可扶助疾病。若要救危急收全功。必須火艾灼灸為良。又云。凡向左者。謂左邊脈中風而緩也。宜灸左。凡向右者。謂右邊脈中風而緩也。宜灸右。其艾蛀大如麥粒。各灸二七壯。
宜頻灸之。以取盡風氣口眼正為度。又云。凡覺手足或痛或麻良久乃已者。是風將中腑之候宜灸百會等七穴。病在右即灸右病。在左即灸左病。如因循失灸。手足已廢者。春較秋灸秋較春灸。以取盡風氣手足輕安為度。
凡風多從背五臟俞入諸臟受病。肺病最急。肺主氣息。又冒諸臟故也。
中風
治肺中風者。其人偃臥而胸滿短氣。冒悶。汗出者。肺風之證。視目下鼻上兩邊。下行至口。色白者。尚可治。
肺俞急灸百壯。服續(xù)命湯。小兒減之。
詩曰∶肺氣喘促滿胸堂。偃臥燥異常??诒侵g須要白。尋衣肺壞色憂黃。
資生經。王氏云。若急黃者。此為肺已傷?;癁檠?。不可復治。若為急風邪所中。便迷漠恍惚。妄言狂語?;蛏贇?。不能復言。若不求師即治。宿夕而死。即覺。便灸肺俞及膈俞肝俞數(shù)十壯。急服續(xù)命湯可救。若涎唾出不收者。即灸當立與湯也。諸陽受風亦恍惚妄言與肺病相似。然若緩??山浘枚馈?/span>
治肝中風者。其人但踞坐。不得低頭。繞兩目。連額上色微有青者。肝風之證。若唇色青面黃尚可治。
肝俞急灸百壯。服續(xù)命湯。
詩曰∶肝家踞恕不低頭。左脅偏疼筋急搜。額目唇青為可療。目黃目白使人愁。
治心中風者。其人但得偃臥。不得傾側。悶亂冒絕汗出者。心風之證。若唇正赤。尚可治。
心俞急灸百壯。服續(xù)命湯。
詩曰∶心風偃臥熱而喑。唇赤其身有汗青。白黑青黃唇上見。停停時悚扁醫(yī)驚。
治脾中風者。其人但踞坐而腹?jié)M身通黃。吐咸汗出者尚可治。
脾俞急灸百壯。服續(xù)命湯。
詩曰∶脾中風兮肌肉。踞而腹?jié)M吐咸酸。唇并肢體通黃疾。手足眸青療已難。
治腎中風者。其人踞坐而腰痛。視脅左右?,F(xiàn)有黃色。如餅粢大者尚可治。
腎俞急灸百壯。服續(xù)命湯。
詩曰∶腎中踞而腰脊痛。面浮耳黑賊風生。脅無黃跡能痊愈。直發(fā)泥容旦暮傾。
治胃中風者。腹?jié)M填脹。隔塞不通。張口喘息。額上多汗。孫地仙所謂新食竟取為胃氣是也或曰。風中諸臟。不關諸府。是亦一說。然胃為水谷之海。五臟皆取氣于胃。故并存之。
胃俞急灸百壯。服續(xù)命湯。
詩曰∶胃病根源飲食來。抬肩喘息氣難開??趶堫~汗腹中滿。浮診雙開脈大哉。
治大腸中風者。臥而腸鳴不止。
大腸俞灸百壯。可服續(xù)命湯。
治中風眼戴上。及不能語者。
第二椎上。及第五椎上。灸各十壯。齊下火柱如半棗核大。立瘥。
治中風半身不遂。資生經云。黃帝問于岐伯曰。中風半身不遂。如何灸。答曰。凡人未中風一兩月前?;蛉逶虑?。非時足脛上忽酸重頑痹。良久方解。此將中風之候。急灸三里絕骨四處三壯。后用蔥薄荷桃柳葉煎湯淋洗。以驅逐風氣于瘡口出。灸瘡。春較秋灸。秋較春灸。常令兩腳有瘡為妙。
治飲食不節(jié)。酒色過度。忽中風言語謇澀。半身不遂。宜七處齊下火。各三壯。風在左灸右。右灸左。
穴百會耳前發(fā)際肩井風市三里絕骨曲池七穴神效。不能具錄。根據(jù)法灸。無不愈。
治風中府。手足不隨。其狀覺手足或麻或痛。良久乃已。此將中府之候。病左灸右。病右灸左。因循失灸者廢。灸瘡。春較秋灸。秋較春灸。取盡風氣集效。
穴百會曲鬢(一作發(fā)際)肩曲池風市足三里絕骨。
治風中藏。氣塞涎上不語極危者。下火立效。其狀。覺心中憒亂。神思不怡?;蚴肿懵榇藢⒅胁刂?。不問風與氣。但根據(jù)次自上及下各灸五壯。日別灸隨年壯。凡遇春秋。常灸以泄風氣。素有風人??杀o虞。此能灸暴卒。
穴百會風池大椎肩井曲池間使足三里集效方云。治風莫如續(xù)命防風排風湯之類。此可扶助疾病。若救危急。必火艾為良。此論亦當。
資生經云。范子默自壬午年五月間。口眼斜。灸聽會等三穴即正。右手足麻無力。灸百會發(fā)際等七穴得愈。癸未年八月間。氣塞涎上。不能語。金虎丹加膩粉服至四丸半。氣不通。
涎不下。藥從鼻中出?;昶秋w揚。如墜江湖。中頃欲絕。灸百會風池等左右共十二穴。氣遂通。吐幾一碗許。繼又下十余行。伏枕半月余遂平。爾后。不覺意思少異于常。心中憒亂。
即便灸百會風池等穴立效。
本事方云。十二穴者。謂聽會。頰車。地倉。百會。肩。曲池。風市。足三里。絕骨發(fā)際。大椎。風池也。根據(jù)而用之立效。
凡氣塞涎上不能語。心中風候也。巢氏病源常論之。古方雖謂但得偃臥悶絕汗出者。心中風之候。恐未盡也。范公灸得氣通。蓋灸百會之力。其吐幾一碗。下十行者。豈服金虎丹加膩粉所致耶。
治大患風者。先補后瀉。少可患。以經取之。穴風池治中風支滿。短氣不食。食不消。吐血。目不明。閉塞。穴肝俞治偏枯不能行。大風暴不知人。臥驚。視如見星。穴陰蹺治卒中風不識人。穴臨泣治風面浮腫顏黑。厥氣上沖。腹脹。大便下重驚。膝股腫轉筋。目眩頭痛。穴解溪治中風善恐。悲笑不休。手痹。穴勞宮治中風肘攣。實則心暴痛。虛則心煩惕惕。頭風耳后痛煩心。足不收失履。口眼僻。
頭項痛。牙車急。穴內關完骨治心中風。語悲泣。穴心俞治風癇中風。角弓反張?;蚨嗫扪?。發(fā)覺不自覺。或滿口吐沫。心驚。煩健忘。穴百會治狂易大風。穴昆侖治風腿腳不隨。灸巨虛上廉二穴。各灸三壯。
治大風默默不知所痛。視如見星。穴照海治大風默默不知所痛。悲傷不藥。穴天井治青風心風。穴百會治偏風熱風。穴肩治肝風占喉。其口不能言。穴鼻下人中大椎肝俞灸五十壯。余處隨年壯(眼暗人灸之得明。二三百壯良)。
治心風寒。穴心俞。灸各五十壯。
治心風。穴心俞兩邊各一寸二分。灸各五七壯。
治心風。食脹滿。食不消化。吐血酸痛。四肢羸露。不欲食飲。鼻血。目視KTKT不明。
肩頭脅下痛。小便急。穴肝俞二穴。灸二三百壯。瘥即止。一云灸心俞。
治卒中惡風心悶煩毒欲死。穴足大指下橫文。急灸隨年壯立愈。
內踝筋急不能行者。內踝上。急灸四十壯。
外踝筋急不能行者。外踝上。急灸三十壯。立愈。
眼戴精上插。目兩后。灸二七壯。
不能語。第三椎上。灸百壯。
不識人。季肋頭。灸七壯。
眼反口噤。腹中切痛。陰囊下第一橫理。灸十四壯。灸卒死。亦良。
治大風卒風。緩急諸風。卒發(fā)動不自覺知。或心腹脹滿。或半身不遂。或口噤不言。涎唾自出。目閉耳聾。或舉身冷直?;驘灮秀?。喜怒無節(jié)?;虼角嗫诎?。戴眼。角弓反張。始覺發(fā)動。穴神庭灸七壯次曲差次上關次下關次頰車次廉泉次囟會次百會次本神次天柱次陶道次風門次心俞次肝俞次腎俞次膀胱俞次曲池次肩次支溝次合谷次間使次陽陵泉次陽輔次昆侖(以上各七壯)。
治風。穴上星灸二百壯。前項二百四十壯。百會二百壯。腦戶風府各三百壯。
治百種風。腦后項大椎平處。兩箱量二寸三分。須取病患指寸量兩箱。各灸百壯。得瘥。
治風耳鳴。從耳后量八分半里許有孔。灸一切風得瘥??裾咭囵?。兩耳門前后各百壯。
治卒病惡風欲死。不能語。及肉痹不知人。第五椎名曰藏俞。灸百五十壯。三百壯便愈。
治風。腹中雷鳴。腸泄利。食不消化。小腹絞痛。腰脊疼僵?;虼笮”汶y。不能飲食穴大腸俞。灸百壯。三日一報。
治風。穴液門灸五十壯。
治風。身重心煩。足脛疼。穴絕骨。灸百壯。
治惡風邪氣泣出。喜妄。穴百會天府曲池列缺治風入腹中。穴涌泉治耳中風生。穴商陽治大風目痛。及目外疼。穴臨泣治面黑濕風。穴關沖治風。從頭至足。面目赤。穴解溪治風寒熱。穴液門治手中風熱穴內關治頭身風熱。穴間使治風。身寒。穴后溪治胸中寒如風。壯及治。頭眩兩頰痛。穴俠溪治肺寒。穴肺俞。灸百壯。
治腎寒。穴腎俞。灸百壯。
治大風逆氣多寒。穴大橫王氏云。鄉(xiāng)里有人。忽覺心腹中熱甚急。投藥鋪說其狀。鋪家以為此中風之候。與治風藥而風不作。予中心藏之。至夷陵。見一太守。中夏忽患熱甚。不免以水灑地。設簟臥其上。令人扇之。次日忽中風。數(shù)日而殂。人皆咎其臥冰簟而用扇也。暨到澧陽。見一老婦人。夏中亦患熱。夜臥廳上。次日中風。遇其子預合得小續(xù)命湯服。更召醫(yī)調理。數(shù)日愈。始知人之中風。心腹中多大熱而后作。而小續(xù)命湯。不可不服也。王令患風。醫(yī)以青州白丸子。排風湯。續(xù)命湯。四物湯。黃建中湯。術附湯。嘉禾散。合為一處。同和分數(shù)服。每服水一碗棗三枚。生姜五片。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自后與人服皆效。周戶傳三湯四散子。用四君子。排風。續(xù)命湯。嘉禾急風正氣勻氣散。一切風疾。無不瘥。又云。凡中風用續(xù)命排風等湯。神精丹茵芋酒更加灸必愈。
治熱風。兩乳頭各灸一七壯。足外踝后一寸。各灸三壯。頂中旋毛灸一七壯。
治風。頭耳后痛煩心。及足不收失履。口僻。頭項搖痛。牙車急。穴完骨。
治風身熱。穴后溪治風。十指筋攣不行屈伸。兩手踝骨上。各灸一七壯。
治大風。單服煉成松脂癩風藥。服半月后。兩腰眼各灸七壯。
治中風。手足不隨。穴百會肩聽會曲池三里懸鐘風市等七穴。左治右右治左。以取盡風氣輕安為度。
治繞踝風。刺曲池二穴。如繞外踝痛。兼刺絲絡二穴。如繞內踝痛。兼刺大都二穴。
針入三分。如前痛。兼刺行間二穴。針入六分
中風不語
治脾風占候。聲不出?;蛏舷率帧.斁氖质割^。次灸人中。次大椎。次兩耳門前脈。
去耳門上下行一寸是。次兩大指節(jié)上下。各七壯。
治脾風。穴脾俞。脊兩邊灸各五十壯。凡人脾俞無定所。隨四季月應病。即灸藏俞。
是脾穴。此法甚妙。
治脾風者。總忽為八風猥腿風。半身不遂。失音不語者。穴百會灸五百壯。次本神。
次承漿。次風府。次肩。次心俞。次手五里。次手髓孔。次手少陽。次足五里。次足髓孔。次足陽明。各灸五百壯。
治中風。失喑不能言語。緩縱不隨。及風痱不能語。手足不隨。卒病欲死。不能語。肺中風不能言。穴天窗。先灸五十壯(息火)。百會仍移灸五十壯畢。天窗還灸五十壯。若發(fā)先灸百會。則風氣不得泄。內攻五臟喜閉狀。仍失音也。所以先灸天窗。次百會佳。一灸五十壯悉泄火勢。復灸之。視病輕重。重者。一處三百壯大效。凡中風服藥益劇者。但是風穴。
悉皆灸三壯。無不愈。神良。決定勿疑。不至心者勿浪為灸。
巢氏云。脾脈絡胃夾咽。連舌本。散舌下。心之別。脈系舌本。心脾受風邪。故舌強不語。三陽之經并絡入額頰。夾于口。諸陽為風寒所客。則筋急。故口噤不得開。
治卒中風口噤不得開。機關(千金翼名頰車)二穴。各灸五壯即得語。又灸隨年壯。僻者逐僻左右灸。
治卒中風口。葦筒長五寸。以一頭刺耳孔中。四畔以面蜜塞。勿令泄氣。一頭內大豆一顆。并燒艾令燃灸七壯。瘥。右灸左。左灸右。千金不傳。耳病亦灸之。
治中風口。手交脈灸三壯。左灸右。右灸左。炷如鼠屎形。橫安兩頭下火。
治口。穴刺承泣。
治風中脈。口眼斜(若久不治。亦傳入臟。慎不可忽)。穴聽會頰車地倉經驗方云。自崇寧壬午年五月間。忽口眼斜。灸聽會等三穴即正。后右手足麻無力。
灸百會發(fā)際等七穴得愈。癸未年八月間。氣塞涎上不能語。取金虎丹加膩粉服至四十丸半。氣不通。涎不下。藥從鼻中出?;昶秋w揚。如墜江湖中。頃刻欲絕。灸百會風池等。左右共十二穴。氣遂通。吐涎幾一碗許。繼又下十余行。伏枕半月余。遂平復。方覺意思惺快。每遇心中憒亂。即灸百會風池等穴。無不立效。回知灸有神圣之功。非藥所能及也。甲申十月既望正思識。
治風中。穴列缺。二穴別走陽明者。灸三壯。患左灸右。患右灸左。
治風失音不語。穴合谷。各灸三壯。
治不能言。穴通里治中風口僻??谖强跈M紋間灸。覺大熱便去艾即愈。勿盡艾。則太過。若口左僻灸右吻。右僻灸左吻。又手中指節(jié)上灸一炷。
治口斜。耳垂下麥粒大。艾灸三壯。左灸右。右灸左。
治風寒之氣客于臟間。滯而不能發(fā)。故喑不能言。及喉痹失音。皆風邪所為也。入臟皆能殺人。穴百會。灸百壯。針入三分。補之。
治中風卒失聲。聲噎不出。穴大椎旁一寸五分。又刺耳下。停針之。
治風痱不能語。手足不遂。度病者。手小指內岐間。至指端為度。以置臍上直望心下。
以丹注度上端畢。又作兩度。續(xù)所注上合其下。開其上。取其本。度橫置其開上。令三合其壯。
如到作某字形。男度左。女度右。手嫌不分了。故上丹注三處。同時起火灸之。各一百壯愈治中風口噤。牙關不開。刺水溝針入四分。次針頰車。令人側臥。張口取之。針入四分。得氣即瀉。
治中風不能語。第二椎或第五椎上。灸五十壯。
治風入臟。使人喑啞。卒口眼相引。牙車急。舌不轉。僻者。口吻邊橫紋赤白際。逐左右灸。隨年壯報之。至三日不瘥。更報之。
治中風。氣塞涎上。不語昏危者。穴百會風池大椎肩井曲池間使三里等七穴。
左治右。右治左。以取盡風氣。神清為度。其病并根據(jù)穴針灸或有不愈者。一則不中穴。二則雖中穴。刺之不及其分。三則雖及其分。氣不至出針。四則雖氣至。不明補瀉。故其病或有隨針而卒者。一則不知刺禁。假令刺中心即死之類是也。二則不明脈候。假令下痢。其脈忽大者。死不可刺之。凡針灸者。先須詳審脈候。觀察病證。然后知其刺禁。辨其經絡穴道遠近。氣候息數(shù)。深淺分寸。然后知其病刺之。獲時而愈矣。不可一途而取。不可一理而推之治中風失音。刺任脈天突一穴。在結喉下一寸宛宛中。陰維之會。針入五分。次針手少陰經神門二穴。在掌后兌骨之端陷中。針入三分。次針手少陽經支溝二穴。
在腕后三寸兩骨之間陷中。針入三分。次針足少陽經涌泉二穴。在足心屈足卷指宛宛中。針入五分。如舌急不語。刺啞門一穴。在后頂中央入發(fā)際五分宛宛中。仰頭取之。針入二分。如舌緩不語。刺風府一穴在頂發(fā)際上一寸大筋內宛宛中。針入三分。
偏風
治偏風口。手腕無力。半身不遂??人哉浦袩???卩洳婚_。穴列缺。
治偏風口目。牙車脫臼。穴下關治偏風口眼。耳中如蟬聲。穴上關治偏風口面。頸項痛。不得顧。小便赤黃。喉痹。頰腫。穴完骨治偏風口面腫。穴承漿治偏風口。穴沖陽地倉治偏風口。面癢浮腫。風動葉葉狀如蟲行。或唇腫痛。穴迎香治冷風濕痹。風疹。偏風半身不遂。腰胯痛不得轉。穴環(huán)跳治偏風半身不遂。熱風癮疹。手臂攣急。捉物不得。挽弓不開。臂細無力。筋骨酸痛。
又治手不得向頭。穴肩(若灸偏風??善咂邏?。不宜多)。
治偏風半身不遂。刺風疹疼痛冷緩。捉物不得。挽弓不開。屈身難。隱脈風。臂肘細無力。穴曲池治偏風半身不遂。穴陽陵泉環(huán)跳曲池治大風偏枯。半身不遂。穴照海治偏風。腰腿手足不仁。穴上廉治半身不遂。穴下昆侖委中治偏風。穴地倉承山上廉下廉治手足偏枯。穴陰蹺治猥腿風。半身不遂。失音。穴灸百會半身不遂。男女皆有此患。但男尤忌左。女忌右爾。若得此疾后。風藥不宜暫闕。常令身上灸瘡可也。最忌房室?;蚰苋玑尩佬摒B(yǎng)。方能保其無他。若灸。則當先百會。囟會。次風池肩。曲池。合谷。環(huán)跳。風市。三里。絕骨。不必拘舊經。病左灸右病。右灸左之說。
但按酸疼處灸之。若兩邊灸亦佳。但當自上而下灸之。
治偏枯。手足不能伸。穴刺委中試效方云。陜帥郭巨濟病偏枯。二指著足底不能伸。迎先師于京師治之。至則以長針刺委中深至骨而不知痛。出血一二升。其色如黑。又且膠。刺之如是者六七次。服藥三月。病良愈。
治偏風。宜針下項七處。灸亦得。穴風池肩曲池支溝五樞陽陵泉巨虛下廉治風。腰腳不隨。不能跪起。穴上環(huán)跳陽陵泉巨虛下廉
風勞
治風勞氣咳嗽。胸中郁郁。身熱目眩。穴大杼治風勞食氣。穴大椎治風勞。嘔逆上氣。胸背痛。喘氣臥不安。穴風門治風勞。腰脊痛。穴膀胱俞治風勞。臂肘不仁。穴附分治風勞。驚恐吐血。肘臂痛。嗜臥。四肢不得動。穴五里治風勞失精。身體極痛。泄水下痢膿血。陰腫痛。穴曲泉治風勞腰痛。穴膀胱俞關元治風勞痹逆??裥?。膝冷。手節(jié)攣縮。身癮疹。腹脹少氣。頭重風勞。穴伏免。灸腦戶五壯。針三分。補之。
治風勞發(fā)背癰疽。
用麻繩一條。蠟過從手中指第二節(jié)。量至心坎骨截斷。須直伸臂折過。自前項下取中。
纏至后心相對令齊閉口。量兩吻闊狹以此為則。對灸七壯。神效。
傷寒
治熱病。先腰脛酸。喜渴數(shù)飲。身清。清則項痛而寒且酸。足熱。不欲言。頭痛顛顛然先取涌泉及太陽井滎。熱中少氣厥寒。灸之熱也。灸涌泉三壯。煩心不嗜食。灸涌泉熱去。四逆喘氣。偏風身汗出而清。皆取俠溪。
治溫病身熱五日以上。汗不出。
刺大泉留針一時取針。若未滿五日者。禁針。
凡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熱汗出。病至則喜嘔。嘔已乃衰。即取公孫井俞。實則腸中切痛厥頭面腫。起煩心狂。多飲。不嗜臥。虛則鼓脹。腹中氣大滿。熱痛不嗜食?;魜y。公孫主之。
治熱病煩心。足寒清。多汗。
先取然谷后取太溪(皆先補之)資生經云。凡溫病可針刺五十九穴。又身之穴六百五十有五。其三十六穴。灸之有害。
七十九穴。刺之為災。
治溫病。穴顳灸陰毒傷寒法。其狀不躁。不渴。唇青。腰背重。咽喉及目睛痛。心腹煩疼。舌縮面青吃噫氣喘。嘔逆冷汗。向暗不語。
以生蔥約十余莖。去根粗皮。顛倒紙卷。徑闊二寸。勿令緊。欲通氣。以快刀切。每一餅子高半寸。安在臍心。用熨斗火熨蔥。軟易之。不過十余次?;既思刺K。后服正氣藥。
灸結胸傷寒法。其狀胸滿短氣。按之即痛?;蛲履鏉M悶?;虼蟊悴煌?。諸藥不能救者。
以巴豆七粒和皮。肥黃連七寸。去須。同搗爛作一丸。安在臍心上。以手按之。稍實。
捻艾皂子大于藥上灸。甚者。不過三五壯立愈。續(xù)用補藥一二日。若病半月。微有氣皆療。
治氣虛陽脫。體冷無脈。氣息欲絕。不省人事。及傷寒陰厥。百藥不效蔥熨法。
以蔥用索纏如盞許大。切去根及葉。惟存白。長二寸許。如大餅。先以火。一面令通熱艾。勿令灼人。及以熱處。搭病患臍連臍下。其上。以熨斗滿貯火熨之。令蔥餅中熱氣。熨入肌肉中。須預作三四餅。一餅壞不可熨。又易一餅。良久。病患當漸醒。手足溫。有汗則瘥更服四逆湯輩。溫其內。萬萬無憂。王氏云。予伯兄病傷寒。冥冥不知人八日。四體堅冷如石。藥不復可入。用此遂瘥。集賢校理胡全夫。用此拯人之危。不可勝數(shù)。
初得病?;蛳阮^痛身寒熱?;驖瓭鼗?。或腰背強直。面目如飲酒狀。此傷寒初得一二日。但烈火灸心下三處。穴巨闕上脘胃脘各灸五十壯。大人可五十壯。小兒可三壯。亦隨其年灸之。大小以意酌量。
治傷寒若病者。三四日以上。
宜先灸胸上二十壯。又灸顳二穴。又灸風池二穴。又灸太沖三十壯。神驗。又灸肝愈百壯余處各二十壯。又以繩度鼻正。上盡發(fā)際。中屈繩斷去半。便從發(fā)際入發(fā)中。灸繩頭。名曰天聰。
資生經云。凡傷寒惟陰證可灸。余皆當針。故千金方惟云。刺取。而素問亦云病甚者。
為五十九刺。所以瀉諸陽胸中胃中四肢五臟之熱也。若溫病身熱五日以上。汗不出??纱烫?。
未滿五日。禁針。然而千金于頭痛身寒熱病。乃灸巨闕上中脘三處。豈亦是陰證耶。其狀蓋云。或澀澀欲守火是也。醫(yī)者當辨之。
治熱病。卒心中懊。數(shù)欠頻伸。悲恐。目眩頭痛。面赤而熱。心悸肘臂痛。實則支腫。虛者不能言。若咽喉痹。少氣遺溺。穴通里療天行傷寒。穴中脘治傷寒嗜臥。怠惰不欲動搖。身常濕。不能食。穴膈俞治熱病煩滿。上氣心痛。痰冷少氣。悲恐善(一作喜)驚及掌熱。胸痛。口熱咽酸。乍寒乍熱。手攣不伸。引眼痛。穴少沖治傷寒余疾。皮膚干燥。穴曲池治熱病先不樂數(shù)日。穴通里治熱病。振栗。鼓頷。腹?jié)M。陰痿色不變。穴魚際陽谷治氣膈善嘔。鼓頷不得汗。穴尺澤治頭身熱赤。振栗。腰中四肢淫濼。欲嘔。穴腎俞治氣熱身熱。氣喘寒熱口干。身熱喘息。目急痛。善驚。穴三間治熱病。寒栗。鼓頷。腹?jié)M。陰痿色不變。穴魚際治熱病煩心。悶汗不出。掌中熱。心痛。身熱如火。舌本痛。穴中沖少沖關沖勞宮大陵陽溪天間使治熱病。煩心喜噦。胸中澹澹。喜動而熱。穴間使治煩心喜嘔。穴巨闕治傷寒溫病身熱。煩心口干。穴曲澤治熱病先腰脛酸。喜渴數(shù)飲食。身熱項強痛。振寒。寒熱。頸項腫。實則肘攣頭眩痛。
虛則生疣。小者如疥。穴支正少海治振寒頸項痛。穴天井治熱病挾脊痛。穴委中治傷寒頸項強。目瞑多噎。鼻鼽出清涕。穴風門王氏云。陰毒沉困。藥餌難為工。但灸臍中三百壯。艾如半棗。手足不暖。不可治也。
或心迷耳聾叫不應。因食冷得疾者。予以理中湯。救數(shù)人矣。若復渴。則煎五苓散與服?;蚣迦藚?。服皆效。又云。傷寒多從風寒得之。始表中風。寒入里。則不消矣。未有溫服。而不消也。
治傷寒結胸。穴支溝間使行間治傷寒在表。發(fā)熱惡寒。頭項痛。腰脊強無汗。尺寸俱浮。穴合谷治傷寒飲水過多。腹脹氣喘。心下痛不可忍。穴中脘氣海治傷寒小腹上有氣沖者。穴天樞氣沖三里三陰交治傷寒手足逆冷。穴大都內庭太溪行間治傷寒交汗不出。穴風池俠溪魚際經渠內庭治傷寒胸中熱不已。穴大杼風門中府缺盆治傷寒胃中熱不已。穴中脘三里上廉下廉氣沖治傷寒四肢熱不已。穴云門肩委中腰治急食不通。并傷寒水結。穴三間合谷承山治陰證傷寒。四肢厥冷。腹痛吐利。身強煩躁自汗。脈沉細。或面赤。
凡三陰中寒皆灸之。穴陷谷。灸三七壯。體溫脈通汗出效。不爾。再灸加艾倍之。
治卒得食病似傷寒。其人但欲臥。七日不療。殺人。又按其脊兩邊。當有陷處。正灸陷處兩頭各七壯。則愈。
治傷寒始得一二日。
上便可灸頂三壯。又灸大椎三壯。各加至五炷益良。用之驗。大椎平肩斜齊。高碩者是也。
仍不得侵項分取之則非也。上接項骨。下齊肩。在椎骨節(jié)上是。余穴盡在節(jié)下。凡灸刺不得失之毫厘。今崔氏不定高下。是以言之。出黃帝針灸經。
治斷溫病。令不相染著。及治時氣瘴疫。
上用蜜艾灸病患床四角各一壯。不得令知之。佳也。
治陰毒傷寒灸法。
用干艾葉搗熟去灰。作艾炷。灸臍下一寸三分。名氣海。二寸丹田。三寸關元。五十壯至二三百壯。以手足漸溫。人事稍蘇為可治。
治陰證傷寒灸法。
于臍下一寸半氣海穴。二七壯。小作艾炷于臍心。以鹽填實。灸七壯立效。二寸丹田。
三寸關元。皆可灸。
治熱病后發(fā)豌豆瘡。灸兩手腕硯子骨尖上三炷。男左女右。
治傷寒熱盛煩嘔。穴大椎治熱病偏頭痛。引目外。穴懸厘鳩尾治時氣病起。諸復勞灸法。
男初覺。便灸陰三七壯。若已盡。甚至百壯即愈。眼無妨。陰道瘡復常。
治傷寒熱甚五十九刺。五十九刺者。為頭上五行。以克越諸陽之熱也。穴大杼膺俞缺盆腎俞(此八者以瀉胸中之熱也)氣沖三里巨虛上下廉(此八者。瀉胃中熱也)云門巨骨委中腦空(此八者以瀉四肢熱也)五臟俞傍五(此十者。以瀉臟之熱也)。凡此五十九穴者。背之左右。故病甚者。當刺之。凡刺之法。吸則納針。得氣則瀉。勿令遲緩。起似發(fā)機。故針經曰。熱者疾之。
刺熱病汗不出。夫傷寒熱病汗不出者。榮衛(wèi)不交。陰陽不和。故汗不出。當刺腹結。腹舍通其經絡。和其陰陽。令汗得出。
手陽明有商陽、合谷。手太陽有腕骨、陽谷。足少陽有俠溪。足陽明有厲兌。手厥陰有勞宮。
凡此七穴。皆刺熱病汗不出。隨經辨脈。調其陰陽。合其榮衛(wèi)。令得汗出。又十二經之榮。皆治身熱。為主身熱皆南方火。故經曰。榮主身熱。皆可刺也。
刺傷寒結胸痞氣。
傷寒下后結胸痞氣者。皆足三陰之終。手三陰之始。胸中結痞。過在足少陰腎。手厥陰包絡刺兩經之井原。以瀉胸中之氣。心中結痞。過在足太陰脾。手少陰心。刺兩經之井原。以瀉心中之氣。胃中結痞。過在足厥陰肝。手太陰肺。刺兩經之井原。以瀉胃中之氣?;蛏贤笾型笙峦?。應痞結而瀉之。
治傷寒三陽頭痛法。傷寒三陽頭痛。何法刺之。答曰。手之三陽。足之三陽。皆會于頭者。謂諸陽之會。其受邪伏留而不去。故曰。三陽頭痛。視其色脈。知在何經而取之。
如脈浮而頭痛。過在手足太陽。刺穴腕骨京骨如脈浮而長。過在手足陽明。刺穴合谷沖陽如脈浮而弦。過在手足少陽。刺穴陽池丘墟風府風池以上數(shù)穴。刺三陽之頭痛法也。
治傷寒三陰腹痛法。傷寒邪在三陰內。不得交通。故為腹痛。手足之經。皆會于腹。隨經取之。
如脈弦而腹痛。過在足厥陰肝。手太陰肺。刺穴太沖太淵大陵如脈沉而腹痛。過在足少陰腎。手厥陰心胞。刺穴太溪大陵如脈細沉。而腹痛。過在足太陰脾。手少陰心。刺穴太白神門三陰交以上數(shù)穴。刺三陰腹痛之法也。
灸少陰原救脈法。
治傷寒陰病脈欲絕。當灸太溪穴。太溪者。足少陰腎之原。少陰病屬水。陰氣太盛。陽氣不得營。故瀉陰補陽。陰毒傷寒。體沉四肢俱重。腹痛脈微遲。當灸氣海?;蜿P元。脈屬少陰故同法瀉陰補陽也。
辨?zhèn)幐结樉姆ā?/span>
傷寒經與表合。針與藥自汗出。遂漏不止。刺風府風池。卻與桂枝湯。傷寒經與里合。
灸太溪七壯。與通脈四逆湯。此太陽少陰表里之法。故表可針太陽也。里可灸少陰也。
傷寒刺期門。
太陽病頭痛眩冒。心下痞者。刺肺俞肝俞。不可發(fā)汗。發(fā)汗則譫語不止。當刺期門穴。
頭痛冒眩。太陽經病。可發(fā)汗。心下痞滿。邪傳里也。不可發(fā)汗。刺肺俞奪其邪氣。二穴皆在太陽經也。是高下之刺也。妄發(fā)其汗。內亡津液。傳屬陽明。故譫語不止。未太實者。當瀉肝經。刺期門??謧魅胗谄⑽敢病?/span>
傷寒腹?jié)M譫語。寸口脈浮而緊。此肝乘脾也。名曰。從刺期門。腹?jié)M譫語。太陰陽明經也。脈浮而緊。肝脈也。故夫乘妻名曰從。當刺期門。
傷寒發(fā)熱。嗇嗇惡寒。大渴欲水。其腹必滿。自汗出。小便利。肝乘肺也。名曰橫刺期門。
發(fā)熱。嗇嗇惡寒者。肺病也。大渴者。上焦有熱也。自汗者。表虛也。小便利者。里和也。
妻來乘夫。名曰橫。當刺期門。
灸傷寒咳逆法。
十便良方云。有患霍亂吐痢者。垂困。忽發(fā)咳逆。半日之間。遂至困。始有人云。有灸咳逆法。凡傷寒及患疾得咳逆。皆為惡候。投藥皆不效者。灸之必愈。予遂令灸之?;鹬???饶嬉讯?。其法。乳下一指許正與乳相直骨間陷中。婦人即屈乳頭度之。乳頭齊處是穴。艾炷如小豆許。灸三壯。男灸左。女灸右。只一處。火到當即瘥。若不瘥。則多不救矣。
治脈微細不見。一時無脈者。
以圓利針。刺足少陰經復溜二穴。在內踝上二寸陷中。針至骨順針往下刺之。候回陽脈生大。乃出針。
治傷寒飲水過多。腹脹氣喘。穴中脘治熱病身痹。灑淅振寒。季脅支滿痛。穴刺陷谷。足先寒上至膝。乃出針。
治傷寒氣熱身熱喘。穴三間治傷寒過經不解。刺足厥陰經期門二穴。使經不傳。凡治傷寒。辨其足三陰三陽經。審而刺之。仲景傷寒傳足經不傳手經。此之謂也。
傷寒頭痛
治傷寒寒熱頭痛。噦衄肩不舉。穴溫溜治熱病頭痛。身熱引目外而急。煩滿汗不出。引頷齒而赤皮痛。穴懸顱治熱病偏頭痛。引目外。穴懸厘治振寒。小指不用。頭痛。穴少澤治身熱頭痛。進退往來。穴神道關元治頭痛食不下。穴三焦俞治熱病先頭重項痛。煩悶。心身熱。熱爭則腰痛不可俯仰。又熱病滿悶不得臥。身重骨痛不相知。穴太白治傷寒身熱頭痛噦逆。肩不得舉。穴溫溜治痛頭。穴魚際液門中渚通里治頭痛。穴天池治頭眩痛。穴支正治頭痛顛顛然。穴通里治頭痛汗不出。穴魚際資生經云。治傷寒頭痛藥多矣。惟濃煎五苓散服。必效。不必針灸。予屢與人。皆效故也。
治頭痛。穴風池
傷寒寒熱
治熱病。先腰脛酸。喜渴。身熱。項強。振寒。寒熱。頸項腫。實則肘攣頭眩痛。虛則生疣痂。穴少海支正治傷寒溫病。身熱煩心??诟尚腻I企@。手清。逆氣嘔唾。肘善搖。頭顏清。汗不過肩。穴曲澤治氣熱身熱。寒熱??诟?。喘息口急痛。善驚。穴三間治寒熱項適歷。耳鳴無聞。引缺盆肩中熱痛。麻木不舉。穴肩貞治傷寒余熱不盡。穴曲池治寒熱好嘔。穴商丘治寒熱皮肉骨痛。少氣不得臥。穴中府膈俞(又云。膈俞主嗜臥怠惰不欲動搖。身當濕。不能飲食)治寒熱凄索。氣上不得臥。穴支滿肩井關沖治寒熱掌中熱。穴列缺治傷寒振寒。頸項痛。穴天井治振寒而欠。穴沖陽治身熱惡寒。穴后溪治傷寒熱盛煩嘔。穴大椎
寒熱
治骨寒熱。汗注不止。穴復溜治寒熱解散。淫濼頸酸。四肢重痛。少氣難言。穴至陽治身解寒淫濼。酸不能久立。穴光明治寒熱風痙。脊強反折。穴啞門治灑淅寒氣。穴陶道神堂風池治灑淅畏寒。厥逆。穴陰治灑淅惡風寒。虛熱。舌黃身熱。頭痛咳嗽。汗不出。痹走胸背。痛不得息。穴魚際治發(fā)寒熱。穴浮白治頭重身熱。穴腎俞治身熱頭重。脅痛。不得轉側。穴顱囟治身熱。穴太白陽綱治身體煩熱。穴曲差治勞疾羸瘦。體熱。穴腦空治寒熱喘滿。穴肺俞治寒熱胸膈滿。穴天池治乍寒乍熱。穴少沖治寒熱。穴神道少海治振寒。穴膽俞治灑淅振寒。穴臨泣治虛熱灑淅。毛豎惡風寒。舌上黃。身熱咳嗽喘。痹走胸背。不得息。頭痛甚。汗不出熱煩心。少氣不足。穴魚際治寒熱骨痛。穴膈俞治身寒熱。穴天突治身寒熱。引項強急。穴腦空治寒熱。穴飛揚光明治臟腑積聚。心腹?jié)M。腰背痛。飲食不消。吐逆。寒熱往來。小便不利。羸瘦少氣。穴三焦俞。隨年壯。又胃脘穴灸百壯。乃灸至千壯止。
治四肢寒熱。腰疼不得俯仰。身黃。腹?jié)M。食嘔。舌根直。穴脾俞。并椎三穴。各灸七壯。
治盜汗。寒熱惡寒。穴肺俞(隨年壯。針五分)。陰都百壯。
治多汗寒熱。穴玉枕。五十壯。
治三焦寒熱。穴小腸俞。灸隨年壯。
治膀胱三焦津涎下。大小腸寒熱。赤泄。洞痢。腰脊痛。小便不利。婦人帶下。穴三焦俞。灸五十壯。
治身體腰脊如解。及治寒熱。
先灸項大椎。以年為壯數(shù)。次灸撅骨尾竅骨也。以年為壯數(shù)。視背椎陷者灸之。舉背肩上陷者灸之(穴也)。兩季脅之間灸之(章門穴也)。外踝上絕骨之端灸之(陽輔穴也)。足小指次指間灸之(俠溪穴也)。缺盆骨上。切之堅痛如筋者。灸之(經闕其名)。下陷脈灸之(承筋穴也)。外踝后灸之(昆侖穴也)。膺中陷骨間灸之(天突穴也)。掌束骨下灸之(陽池穴也)臍下三寸灸之(關元穴也)。灸毛際動脈灸之(氣沖穴也)。膝下三寸分間灸之(三里穴也)。
足陽明跗上動脈灸之(沖陽穴也)。巔上一寸灸之(百會穴也)。
治身體腰脊如解。穴涌泉
傷寒熱氣
治腹痛而熱。穴行間治腹中熱。穴中極治五臟熱。及身體熱。脈弦急。
灸第十四椎與臍相當。五十壯。老少增損之。若虛寒至百壯。橫間三寸灸之。
治身體熱腹痛。穴氣沖治腹中熱。喜渴涎出。是蛔也。手持之物令得移。穴刺中脘穴。亦不可容易針治腹中大熱不安。穴氣沖治寒熱入腹。穴關元治久冷。穴天樞灸百壯。
治腹寒。穴陰陵泉三陰交治腹中寒熱。穴隱白療熱風冷痹。穴下廉治寒熱。穴上關治寒熱。亦主下部寒熱。穴飛揚治寒熱。穴啞門治乍寒乍熱。穴少沖治但是積冷虛乏病。穴宜灸關元。
治臟腑久積冷氣。心腹脹滿。穴三里治久積冷氣。繞臍切痛。時上沖心。穴天樞治冷氣。穴中極治冷氣。穴漏谷會陽治六腑氣寒。不嗜食。穴下脘治冷氣上沖心。穴氣海治腹中寒。冷氣脹滿。穴隱白治上氣冷發(fā)。腹中雷鳴。穴太沖治結氣寒冷。穴太倉。灸百壯。
治臍下絞痛。流入陰中。發(fā)作無時。此冷氣也。穴關元。灸百壯。
治心下寒。穴商丘治心寒冷氣上。穴鳩尾。少沖商丘龍頷灸百壯。
治寒厥驚狂。穴陽交治腹寒氣滿。穴沖門資生經云。五勞六極。復生七傷。變生七氣。積聚堅牢如杯。留在腹內。心痛煩冤。不能飲食。時來時去。發(fā)作無常。寒氣為病。則吐逆心滿。熱氣為病。則恍惚悶亂。長如眩冒。又復失精。宜服和劑局方七氣湯。若冷氣忽作。藥灸不及。只用大針。微刺諸穴與疼處。須臾即定。神效。
治胃中熱。穴三里。灸三十壯。
治三焦膀胱腎中熱氣。穴水道。灸隨年壯。
頭風
療頭風。穴百會腦空天柱療頭風。目眩。狂亂風癇。左主如花。右主如果。穴神聰療頭風熱痛。頭腫風癇。穴前頂療風眩目KTKT。額顱上痛。穴后頂療頭風目眩。穴上星治頭風目眩。面赤腫。穴前頂治頭風。穴下廉五處神庭治風頭眩。善嘔煩滿。穴神庭治風頭眩頭痛。穴天牖風門昆侖關元關沖治風眩。偏頭痛。穴前頂后頂頷厭治風頭眩。顏清。引頷痛。穴上星治風頭眩。頭痛顏清。穴囟會治風頭耳后痛。煩心。穴完骨治痿厥風。頭重痛。穴跗陽治胸中寒如風狀。頭眩兩頰痛。穴俠溪治風頭痛。穴腎俞攢竹承光絲竹空脈和治頭眩風悶。穴五處治風頭熱。穴合谷五處療頭風面腫。目眩。項強不得轉。穴天牖治頭風生白屑。多睡。穴囟會針佳。以油鹽揩發(fā)根。頭風永除。
治頭風腫癢。穴眉沖(針)療頭目眩痛。穴通理百會療頭眩。穴陽谷王氏云。論頭痛本于大寒。內至骨髓。則頭風者。亦本于風寒入腦也。本氏方論。婦人患頭風者。十居其半?;蛘邒D人無巾以御風寒焉耳。男子間有患之者。非頭上少發(fā)。必其囟會前頂之發(fā)禿也。欲灸頭風。先宜囟會。百會。前頂?shù)妊āF漕^風連目痛者。當灸上星。神聰。后頂?shù)妊ā?/span>
予嘗自灸。驗效。教人灸亦驗云。
治頭風。灸后頂穴。在百會后一寸五分。強間穴前一寸五分。灸五壯。兼治癲疾。并搖頭口所入也。各灸三壯。
治頭風面腫。項強不得回顧。刺手少陽經天牖二穴。在頸筋缺盆上。天容后。天柱前。
完骨下。發(fā)際上。針入五分。留七呼。不宜補。亦不宜灸。若灸之。面腫眼合。取足太陽經二穴。在背俞部第三行。肩膊內廉。俠第六顧下。兩傍相去各三寸。正坐取之。足太陽脈之所發(fā)也。針入六分。留三呼。瀉五吸。后針天牖風池。其病即瘥。若不先針。即難廖其疾也。此皆久病流注之法。今舉此為例。學人宜須審詳。
治頭風面虛腫。穴上星治目黃頭腫。穴腦戶
頭痛
治風眩頭痛。嘔吐心煩。穴解溪承光治頭痛振寒。汗不出。穴膽俞治頭痛振寒。穴大杼治頭痛風寒汗不出。穴啞門治頭痛。穴合谷天池絲竹空魚際四白天沖三焦俞風池。
治寒熱頭痛。進退瘧?;秀北?。健忘驚悸。穴神道治厥逆頭痛。胸滿不得息。穴陽溪治厥頭痛。面浮腫。風逆四肢腫身濕。穴豐隆治頭重鼻塞。風寒從足小指起。脾上下帶胸脅痛無常。轉筋寒熱。汗不出。煩心。穴至陰治頭痛振寒。目黃脅痛。穴青靈治腦旋目運。頭痛不可忍。煩心嘔吐涎沫。發(fā)無時。項強不可顧。穴強間。
治頭痛肩背急。穴昆侖治頭痛頸項急。不得顧。目眩。穴風府治頭痛項痛。穴曲池療身熱頭痛。不可反側。穴顱息療頭痛甚。汗不出。穴魚際療頭痛。穴腦戶療頭目眩痛。穴百會通里療頭痛如破。身熱如火。穴命門中沖療寒熱頭痛。善噦。衄血。肩不舉。穴溫溜療醉后酒風發(fā)。頭重皮膚腫。兩角眩痛。穴率谷治頭痛。穴天柱陶道大杼孔最后溪(一作本神)治頭腫痛。穴腦戶腦空通天治頭痛如破。目痛如脫。喘逆煩滿。嘔吐汗出。穴大陵頭維治頭痛如錐刺。不可動搖。穴竅陰強間治頭痛寒熱。汗不出。惡寒。穴目窗中渚完骨命門豐隆太白外丘通谷京骨臨泣小海承筋陽陵泉治寒熱頭痛。喘渴。目不可視。穴神庭水溝治寒熱痹頭痛。穴消濼治頭痛。穴五處治頭痛筋攣。骨重少氣。噦噫滿。時驚。不嗜臥??人詿┰?。其脈舉之則弦。按之石堅由腎氣不足。而內著其氣。逆而上行。謂之腎厥。宜灸關元百壯。服玉真丸。
治頭痛連齒。時發(fā)時止。連年不已。此由風寒留于骨髓。髓以腦為主。腦逆。故頭痛。
齒亦痛。穴曲鬢七壯。左痛灸左。右痛灸右。宜白附子散。
治頭痛頭風。耳后痛。腦空等。穴小海完骨治癲疾頭痛。穴天沖素問嘗論。有數(shù)歲頭痛不已者。大寒內至骨髓。髓以腦為主。腦逆。故頭痛。齒亦痛。
名曰厥逆頭痛。亦有腎厥。肝厥頭痛者。如本事方所謂。下虛者。腎虛也。腎厥則頭痛。上虛者肝虛也。肝厥則頭暈是也。皆可隨證治之。若真頭痛。則朝發(fā)夕死。夕發(fā)朝死矣。人而患此亦末如之何。要之亦有所自。其在根本不固耶。若欲著艾。須先百會囟會等穴。而丹田氣海等穴。尤所當灸。以補養(yǎng)之。毋使至于此極也。
治風眩。偏頭痛。穴前頂治風痰頭痛。穴豐隆治頭偏痛。引目外。穴懸厘治頭風目眩無所見。偏頭痛引目外急。耳鳴。好嚏。頸痛。穴頷厭治頭偏痛。穴后頂治頭半寒痛。頭眩目痛。穴玉枕治頭項偏痛。穴正營治熱病頭痛汗不出。頭偏痛。引目外赤。身熱齒痛。穴懸顱治頭偏痛。煩心不欲食。穴懸厘治偏正頭痛。穴絲竹空風池合谷治眉攢頭痛不可忍者。穴解溪治頭眩痛。穴昆侖解溪曲泉飛揚前谷少澤通里
腦痛
治腦旋(資生經)。穴強間治頭旋腦痛。頭風。腦重目如脫。項如拔。項強痛罔顧。穴天柱治腦風疼不可忍。穴玉枕治腦風頭痛惡風寒。穴承靈治腦風頭痛不可忍。目瞑心悸。發(fā)即為癲風。引目眇。穴腦空治腦風頭痛。穴上廉治腦兩角強痛。穴率谷療頭風腦疼。穴啞門療腦疼。穴風池治腦風。穴少海治口鼻出血不止。名腦衄。穴上星。灸五十壯。
治腦熱疼甚。穴囟會強間王氏云?;寄X熱疼。甚則自床投下。以腦柱地上。或得冷水。粗得而疼。終不已。服諸藥不效。人教灸囟會而愈。熱疼且可灸。況冷疼乎。凡腦痛腦旋腦瀉。先宜灸囟會。而強間等穴蓋其次也。
頭旋
治忽頭旋(資生經)。穴目窗治頭旋耳鳴。穴絡卻治頭旋腦重。穴大杼治坐如在船車中。穴中脈王氏云。隨母赴任。為江風所吹。自覺頭搖動。如坐舟車上。如是半年。乃大吐痰。遍服痰藥。并灸頭風諸穴。方愈。
治頭風搖動。灸腦后玉枕中間。七壯。
治失枕頭重如石。穴玉枕治頭重。穴百會治腦重鼻塞。頭目眩疼。穴百會治頭重目眩運。穴陶道治頭重。穴率谷至陰腎俞治頭重痛。穴跗陽腦戶治頭重。穴至陰治頭重不能起。灸腦戶下一寸半。
治頭重腦重。穴啞門通天跗陽治頭重。穴腎俞治頭重風勞。穴腦戶。灸五壯。
頭腫
治頭腫(資生經)。穴腦戶療頭風熱痛。頭腫大腫極。即以三棱針刺之繞寸以下。其頭痛腫立瘥。穴前頂療頭風頭腫。皮腫面虛。鼻塞頭痛。穴上星治頭皮腫。生白屑。穴囟會治頂痛。穴曲池治頭面腫。穴公孫治頭面氣腫。穴完骨
心氣
治心氣亂(資生經)。穴心俞治中風心煩。驚悸健忘。穴百會治健忘。穴神道幽門列缺膏肓俞主惡風邪氣。泣出喜忘。穴百會天府曲池列缺主健忘。穴刺足少陰。
主心悸少力。穴大橫。灸五十壯。
療無心力。穴百會巨闕療心中悶。穴上脘治失志。穴委陽療神氣不足。失志。穴中沖主失志。穴內關主心中憒憒。穴通谷療心中氣悶。不喜聞人語。穴鳩尾治無心力。忘前失后。穴百會王氏云。予舊患心氣。凡思慮過多。心下怔忡。或至自悲感慨。必灸百會。則以百會有治無心力忘前失后證故也(兼服鎮(zhèn)心丹)。
心痛
凡心實者。則心中暴痛。虛則心煩。惕然不能動。失智(資生經)。穴內關治卒心痛汗出。穴大敦。刺出血立已。
治心痛。穴心俞膻中通谷巨闕太倉神府門曲澤大陵治心痛氣短。穴期門長強天突俠白中沖治心痛彭彭然。心煩亂悶。少氣不足以息。穴尺澤治心如懸。少氣不足以息。穴然谷治心悶痛。上氣牽引小腸。穴巨闕灸二七壯。
治心痛如懸。穴腎俞復留大陵云門治心懸如饑。穴間使治心痛如錐刺。甚者。手足寒至節(jié)不息者死(保命集)。穴支溝太溪然谷治心痛色蒼蒼然。如死灰狀。終日不得太息。穴行間治心寒脹滿不得食。息賁唾血。厥心痛。善噦。心疝太息。穴鳩尾治胸脾心痛。不得反側。及不得息。痛無常處。穴臨泣治心痛難俯仰。及治身寒心疝沖冒。死不知人。穴中脘治痛搶心。穴腹結行間治卒痛煩心。心中懊。數(shù)欠頻伸。心下悸悲。穴通理治心痛悲恐相引螈。穴靈道治心痛上搶心。不欲食。及身腫。穴建里治心痛而嘔。穴章門治心痛肺脹。胃氣上逆。穴涌泉治心寒脹滿不得食。穴鳩尾治暴泄。心痛腹脹。心痛尤甚(保命集)。穴大都太白治心痛有三蟲。多涎不得反側。穴上脘治心切痛。喜噫酸。穴不容期門治心痛而寒。穴少沖治心下有寒痛。又治脾虛令人病不樂。好太息。穴商丘治胸痹心痛。穴天井臨泣膻中或灸百壯。
治胸心痛。心腹諸病心痛。穴膻中天井灸太倉肝俞治心腹胸滿。痞痛。灸肝俞。
治心痛。穴中脘治心痛。穴建里治心痛周痹。穴膈俞治心痛周痹。痛無常處。穴臨泣治心痹。穴魚際王氏云。妻嘗侍親疾。累日不食。因得心脾疼。發(fā)則攻心腹。后心痛亦應之。至不可忍則與兒女別。以藥飲之。疼反甚。若灸。則遍身不勝灸矣。勉令兒女以火針微刺之。不拘心腹。
須臾痛定。即欲起矣。神哉。
治心痛悲恐相引。螈肘攣。暴喑不能言。穴靈道治心痛干嘔煩滿。穴俠白治心痛干嘔。穴極泉治心痛唾血。振寒咽干??裱钥谄?。穴太淵治心痛煩滿。舌強。穴陰中沖治心痛。穴厥陰俞神門治面赤心煩痛。穴齦交治心胸痛。穴天井治心痛不可忍。及不得臥。穴下脘治心如懸下痛。穴大陵治心痛不可忍。穴上脘大陵治喘息心痛。穴章門治心下痛。不欲飲食。及心痛有涎。穴建里涌泉治凡心痛有數(shù)種。冷痛?;紫x心痛。蠱毒?;魜y不識人。及治蛔蟲心痛。蠱毒。穴巨闕治心痛不能食。反胃?;魜y心痛。穴中脘治心痛。穴曲澤督俞鬲俞治心痛不嗜食。穴涌泉治卒心痛。穴少沖治寒熱心痛。背相引痛。胸滿悶??人圆坏孟?。煩心多涎。穴心俞治心痛不可忍。嘔血煩心。穴巨闕療卒心痛不可忍。吐冷酸水。及無臟氣。灸足大指次指內橫文中各一壯。炷如小麥。立愈。
治心懊微痛。煩逆。穴心俞。灸百壯。
治心痛如錐刀刺。氣結。穴鬲俞。灸七壯。
治心痛冷氣上。穴龍頷。灸百壯。
治心痛惡氣上脅急痛。穴通谷。灸五十壯。
治心痛暴絞。急絕欲死。穴神府。灸百壯。在鳩尾正心有忌。
治心暴痛惡氣。穴巨闕。灸百壯。
治心痛堅急氣結。穴太倉。灸百壯。
治心痛。灸臂腕橫文三七壯。又灸兩虎口白肉際七壯。
治腎心痛。先取京骨昆侖。發(fā)針。不已。取然谷。
治胃心痛。取大都太白。
治脾心痛。取然谷太溪。
治肝心痛。色蒼蒼然如死灰狀。終日不得休息(保命集)。取行間。太沖。
治肝心痛。取魚際。太淵。
治心痛不可按。煩心。穴巨闕主心痛有三蟲。多涎不得反側(危氏方)。穴上脘主心痛身寒。難以俯仰。心疝沖胃。死不知人。穴中脘主心痛如錐針刺。穴然谷太溪主心腹中卒痛。穴石門主心痛。穴陰行間治卒心痛多驚。喑不得語。咽中如鯁。穴間使治心痛善驚。穴曲澤治心痛衄血嘔噦。驚恐畏人。神氣不足。穴門治心痛胸脅支滿??人?。膺痹。臂內廉痛。穴天泉治久瘧咳逆。心痛如錐刺。手足寒過節(jié)。喘息者死。穴太溪心痛內九種乃心脾痛。而非真心痛。真心痛。則朝發(fā)夕死。夕發(fā)朝死。如難經所載是已。
然此疾亦有所自產。論嘗謂產后心痛。若誤以為有所傷療之。則虛極而心絡寒甚。傳心之正經則變?yōu)檎嫘耐?。此一說也。巫臣以夏之故。怨子反曰。余必使汝疲于奔命以死。子反于是一歲也七奔命。遂遇心疾而卒。則又因用心而成疾矣。然則如之何。平居當養(yǎng)其心。使之和平。疾自不作。其次當服鎮(zhèn)心丹之類。補養(yǎng)可也。若疾將作而針灸。抑亦可以為次矣。
治心腹冷痛。
王氏玉抱肚法。針砂四兩。炒似煙出。入礬半兩。砂粉霜各半錢。新水拌勻。微濕。
以皮紙貼安懷中。候熱發(fā)。置臍中。氣海。石門。關元。大補本元?;蛑闷渌涮?。汗出立瘥。
予自用驗。此藥燥則不熱。再以新水拌再熱。可用十余次。如藥力盡卻。曝干。再入礬等。
依舊熱。舍弟叔浩傳一方。只用針砂。泥礬。功效亦同。豈以砂粉霜。價不廉而不用耶。
王氏云。予舊患心痹。發(fā)則疼不可忍。急用瓦片置炭火中。燒令通紅。取出投米醋中。
漉出以紙三二重裹之。置疼處。稍止。冷即易。耆舊所傳也。后閱千金方有云。凡心腹冷痛。
熬鹽一半熨?;虬拘Q砂燒磚石蒸熨。取其里溫痛止?;蛘敉烈啻蠹选J贾杓宜?。蓋出千金方也。他日心痛甚。爭灸中脘數(shù)壯。覺小腹兩邊有冷氣。自下而上。至灸處即散。此灸之功也。本事方載。王思和論心忪。非心忪也。胃之大絡。名曰建里。絡胸膈及兩乳間。虛而有痰則動。更須臾發(fā)一陣熱。是其證也。審若是。又宜灸建里矣。但不若中脘為要穴云。
治心疼及治小兒心疼。足大拇指中節(jié)上。灸三壯即止。男左女右。其有蛔蟲鉆心疼甚。
醫(yī)者不明其證。但服此止疼等藥大相遠也。如是蟲痛。作時面必青黑。仰身撲手。悶亂欲絕止。
而口吐清水者是也。
治心痛。足心亂文中。以麥粒大艾炷。灸三壯。男左女右。每遇痛盛時。灸。
治真心痛。論手足青至節(jié)。心痛甚者。旦發(fā)夕死。夕發(fā)旦死。療心痛及已死(保命集)。
上高其枕。拄其膝。欲令腹皮蹙柔。灸其臍上三寸胃脘。有頃。其人患痛短氣。欲令人舉手者。小舉手間痛瘥緩。
治蛔心痛。以手按而堅持之。勿令得移。以大針刺之。后久持之。蟲不動乃出針。心下不事刺中有成聚不可取于輸。腸中有蛔蟲咬皆不取以小針。
治心痛引腰脊欲嘔。及不得息(保命集)。刺足少陰。不已。取手少陰。
治心痛腹脹。嗇嗇然大便不利(保命集)。刺足太陰。
治心痛引小腹?jié)M。上下無常處。便溺難(保命集)。刺足厥陰。
治心痛。但短氣不足以息(保命集)。刺手太陰。
治瀉熱厥心痛(保命集)。太溪灸三壯?;蛭迤邏?。
治瀉熱厥痛(保命集)。昆侖灸三壯?;蛭迤邏?。
治心痛與背相接。善恐。如從后觸其心。傴僂者。腎心痛也(保命集)。先刺京骨昆侖。
不已。刺合谷。
治心痛久臥。若徒居間動作。痛益甚者。其色不變。此肺心痛也(保命集)。刺魚際太淵宣通氣行。無所礙滯則病愈。
治卒心痛不可忍。刺任脈上脘。針入八分。先補后瀉之。其穴下針。令患人覺針下氣行如滾雞子。入腹為度。次針氣海二穴。足少陰涌泉二穴。無積者。刺之如食頃而已。有積者。先飲利藥。后刺之立愈。如不已。刺間使二穴。針支溝二穴。次針三里二穴。如灸冷心痛。燔針斜針任脈巨闕穴。如五臟氣相干心痛者。刺之無不愈。有小腸氣癖。膀胱氣脅痛等疾。
皆痛至心。宜審諦。不可執(zhí)一而刺之。如汗出。刺大敦出血。立已。
治腹有逆氣。上攻心腹脹滿。上搶心痛不得息。氣沖腰痛不得俯仰。氣沖各灸七壯。炷如大麥。禁針。次針三里二穴而愈。
治心痛周痹。穴鬲愈臨泣治心痛短氣。手掌煩熱?;蛱淇蘖R詈。悲思愁慮。面赤身熱。其脈實大用數(shù)。此為可治春當刺中沖。夏刺勞宮。季夏刺大陵。皆補之。秋刺間使。冬刺曲澤。皆瀉之。又當灸巨闕五十壯。背第五椎百壯。
治心疝暴痛。取足太陰。
治卒心痛(肘后方)。手中央長指端。灸三壯。又橫度病患口。折之以度心厭下度頭。灸三壯。
治心疝激痛難忍(肘后方)。巨闕及左右一寸。并灸百壯。又以繩度頸。及度脊。如之令正相對。凡灸六處。
治卒心腹?jié)M痛(肘后方)。乳下一寸灸七壯。又兩手大拇指肉邊爪后第一紋頭。各灸一壯。又兩手中央長指爪下。各灸一壯。愈。
治心腹疼痛不可忍。
足大拇指甲頭。當中肉甲之間。男左女右。灸五壯。艾炷如麥粒大。經驗方云。景齊芳為省倉日。一婢病此。痛不可忍。同官郭魯望傳是法。立愈。
治心腹痛嘔逆。中脘灸三百壯。
治心腹絞刺。痛不可忍。陰二穴。灸三百壯。
心恍惚
治悲愁恍惚(資生經)。穴心俞天井神道治狂驚恍惚。灸足陽明。
治狂癲恍惚。灸腦戶。
治狂言恍惚。灸天樞。
治卒中邪魅?;秀?。左寸關后尺中陰實者。腎實也。若心恍惚健忘。目視KTKT。耳聾。
悵悵善鳴。刺足少陰至陰。
治恍惚不知人。穴巨闕療少力望前失后。心神恍惚。穴百會療心恍惚。穴陰都
心驚悸
治心痛善驚(資生經)。穴曲澤治悲恐。穴靈道治暴驚。穴下廉治心痹悲恐。穴魚際治悲恐善驚。穴少沖治心風驚悸。穴上脘治悲恐畏人。穴少府治驚悸少氣。穴神門蠡溝巨闕治大驚亂痛。穴梁丘治多驚。穴陰間使二間厲兌療驚悸。穴間使治驚恐。穴五里治善驚恐。穴京骨大鐘大陵治驚悸。穴百會神道天井液門治善恐。穴通谷章門治癲疾風。牙腫善驚。穴天沖治風虛驚恐狂惕。又療驚恐悲愁。穴支正治驚恐畏人。穴門治驚悸不得安寢。穴神庭治腦風。頭疼。目瞑心悸。穴腦空主吐舌戾頸善驚。穴三間合谷厲兌主心下澹澹善驚。穴曲澤大陵主心下悸。又療悲恐畏人。穴通里主心下惕??秩藢⒉吨?。穴然谷陽陵泉主驚恐畏人。神氣不足。穴大鐘門主善驚。穴大巨主驚不得臥。穴氣海陰交大巨主多臥好驚。穴厲兌主善驚妄言面赤。穴掖門主數(shù)噫恐悸。氣不足。穴少府主數(shù)噫。恐悸不足。穴神門主驚悸少氣。穴巨闕主臥驚視如見鬼。穴陰蹺主螈而驚。穴解溪主太息煩滿。少氣悲驚。穴少沖治心痛數(shù)驚。心悲不樂。穴行間主氣驚心痛。穴手少陰陰療悲恐。畏人善驚。穴少沖療驚不安寢。穴神庭療善驚。穴曲澤療大驚。穴梁丘療多悲恐驚悸。穴風府療心驚悸。神氣耗散。穴鳩尾治驚怖。心忪少力。穴大橫。灸五十壯。
治驚悸。穴上脘治驚悸。穴天井治善驚。穴厲兌治悸坐不安。穴中
心喜笑
主喜笑若狂(資生經)。穴神門陽谷主喜笑不止。穴勞宮大陵主喜笑。穴列缺治喜笑不休。穴大陵治悲笑。穴勞宮治狂言。喜笑見鬼。穴陽溪治失笑無時節(jié)。穴水溝治善怒。穴復溜勞宮療心痹悲怒。穴魚際療多怒。穴肝俞主怒欲殺人。穴身柱
虛損
治臟腑虛乏。下元冷憊等疾(資生經)。穴灸丹田。人有常言。七七之數(shù)。是旁太歲壓本命。
六十有一。是太歲壓本命。人值此年。多有不能避者。是固然矣。然傳不云。吉人吉其兇者乎。嘗觀素問。以六八之數(shù)。為精髓竭之年。是當節(jié)其欲矣(千金云。年五十者。一月一泄要之至四十八盒飯根據(jù)此)。
千金載素女論。年六十者。閉精勿泄。是欲當絕矣。宜節(jié)不知節(jié)。宜絕不能絕。坐此而喪生蓋自取之。豈歲之罪哉。人無罪。歲則雖有孽。猶可違矣。所謂吉其兇者如此。雖不灸丹田可也(丹田可灸七七壯?;蛉灏賶眩?。
治陽氣虛憊。失精絕子。灸中極。中極一名氣原。蓋氣之原也。人之陽氣虛憊者。可不灸此以實其氣耶(按難經云。丹田一名中極。言丹田取人之身上下四旁最為中間也。故名為極。
此亦曰中極。其去丹田只一寸。雖未居丹田之最中。然不中不遠矣)。
治胃寒。心腹脹滿。胃氣不足。惡聞食臭。腸鳴腹痛。食不能化。
秦承祖云。諸疾皆治。華佗云。療五勞羸瘦。七傷虛乏。胸中瘀血。乳癰。明堂云。人年三十以上。若不灸三里。令人氣上沖目。千金云。治陰氣不足。小腹堅。熱病汗不出??诳鄩褵帷I矸凑???卩?。腰痛。不可顧。胃氣不足。久泄利。食不化。脅下支滿。不能久立??裱钥窀柰???峙罅R?;魜y遺尿。失氣陽厥。凄凄惡寒。穴三里。
凡此等疾。皆刺灸之。多至五百壯。少至二三百壯。
資生經云。短劇云。四肢但去風邪。不宜多灸。七壯至七七壯止。不得過隨年數(shù)。故銅人于三里穴。止云灸三壯。針五分而已。明堂上經乃曰。日灸七壯。至百壯。亦未為多也。至千金方則云。多至五百壯。少至二三百壯。何其多也。要之。日灸七壯?;蚓撵纳跣 ?芍炼邏选?shù)日灸至七七壯止。灸瘡既干。則又報灸之。以合乎若要安丹田。三里不曾干之說可也。必如千金之壯數(shù)??址付虅≈湟?。予向有香港腳疾。遇春則足浮腫。夏秋尤甚。至冬則腫漸消。偶夏間根據(jù)素問注所說穴之所在。以溫針微刺之。翌日腫消。其神效有如此者。
繆刺且爾。況于灸乎。有此疾者。不可不知。此。不止治足腫。諸疾皆治之。
治久冷傷憊臟腑。泄利不止。中風不省人事等疾。灸神闕。
王氏云。舊傳有人年老而顏如童子者。蓋每歲以鼠糞灸臍中一壯故也。予嘗患溏利。一夕灸三七壯。則一夕不如廁。連灸數(shù)夕。則數(shù)夕不如廁。足見經言主泄利不止之驗也。又予年逾壯。覺左手足無力。偶灸此穴而愈。后見同官說。中風人多灸此穴。或百壯?;蛉灏賶呀杂?。而經又言主中風。此也。
治臟氣虛憊。真氣不足。一切氣疾。久不瘥者。灸氣海。
人身有四海。氣海。血海。髓海。水谷之海。是也。而氣海為第一。氣海者。元氣之海也。
人以元氣為本。元氣不傷。雖疾不害。一傷元氣。無疾而死矣。宜頻灸此穴。以壯元陽。若必待疾作而后灸。恐失之晚也。
治男子臟氣虛憊。真氣不足。一切氣疾久不瘥。不思飲食。全無氣力。燔針。針任脈氣海一穴。針入五分??删陌賶?。次以毫針。針足陽明經三里二穴。
治虛勞喘嗽。灸脊骨從上第五椎下間。神庭穴百壯。
治虛勞羸瘦。腎虛。水臟久冷。小便濁出精。陰中痛。五勞七傷。虛憊。足寒如冰。身腫如水。穴腎俞難經疏云。夾脊骨有二腎。在左為腎俞。在右為命門。言命門者。性命之根本也。其穴與臍平。凡灸腎俞者。在平處立。以杖子約量至臍。又以此杖子當背脊骨上量之。知是與臍平處也。然后相去各寸半取其穴。則是腎俞穴也。更以手按其陷中。而后灸之。則不失穴所在矣凡灸以隨年為壯。灸固有功。然亦在人涵養(yǎng)之如何耳。人當愛護丹田。吾既于既效方論之詳矣。而妻外家之殘害。蓋未之及也。君子偕老之序曰。夫人淫亂。失事君子之道。故陳人君之德。服飾之盛。宜與君子偕老也。宜偕老而不至偕老。夫人之罪多矣。故詩人以是刺之。
意可見矣。至于士大夫志得意滿。不期驕而驕。至侍外家數(shù)十人。少亦三五輩。淫言褻語。不絕于耳。不能自克。而淫縱其欲者。多矣。為內子者。恬不之怪。人問之。則曰。自母言之則為賢母。自我言之。未免乃為妒婦人也。人或以此多之。即其夫亦稱其賢而不妒。又孰知其不妒。乃所以為禍之階歟。雖然二南之化。至于無妒心而止。今而言此。豈求異于詩人耶。是不然。古人十日一御。男子彼之不妒者。蓋使媵外家得備十日一御之數(shù)耳。不妒則同。
其所以不妒則異。吾故表而出之。以為夫婦之戒。固非故求異于詩也。
治失精五臟虛竭(但是虛乏冷極。皆宜灸)。穴曲骨。灸五十壯。
治骨髓冷疼。穴上廉灸七十壯。
難經疏八會曰。府會中脘。治府之病。臟會章門。臟病治此。筋會陽陵泉。筋病治此。
髓會絕骨。髓病治此。血會鬲俞。血病治此。骨會大杼(禁灸)。骨病治此。脈會太淵。脈病治此氣會中。氣病治此。然則骨髓有病。當先大杼絕骨而后上廉可也。
治膀胱三焦津液少。大小腸寒熱?;蛉购疅帷Qㄐ∧c俞。灸五十壯。
治三焦膀胱腎中熱氣。穴水道。灸隨年壯。
治羸瘦虛損。夢中失精。上氣咳逆。發(fā)狂健忘等疾。穴膏肓俞。
膏肓俞無所不療。而古人不能求其穴。是以晉景公有疾。秦醫(yī)曰緩者視之曰。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達之不及。藥不至焉。不可為也。晉侯以為良醫(yī)。而孫真人乃笑其拙。為不能尋其穴而灸之也。若李子豫之赤龍丹。又能治其膏肓上。五音下之鬼。無待于灸也。是緩非特拙于不能灸。亦并無殺鬼藥矣。其亦技止于此哉。
治五臟虛勞。小腹弦急脹熱。及五臟痼冷。腎風虛寒。失精。小便濁難。穴灸腎俞五十壯。老小損之。若虛冷者??芍涟賶选M三間寸灸之。
治虛勞。陰中疼痛。溺血。泄精。穴灸列缺五十壯。又灸橫骨五十壯。又云。治五臟虛竭。又灸大赫三十壯。
治虛勞失精。筋攣陰縮入腹。相引痛。灸中封。五十壯。
治顏色焦枯。勞氣失精。肩臂痛不得上頭。灸肩。百壯。
治失精筋攣。陰縮入腹。相引痛。穴灸四滿各五十壯。大人加之。小兒隨年壯。此二穴喉腫厥逆。五臟所苦。鼓脹并主之。
治虛勞腰脊冷疼。溺多白濁。穴灸脾募百壯。又灸三焦俞百壯。又灸章門百壯。
治怯勞傷等疾。
先以蠟打線一條。于患人頭匝轉以兩眉心為則。截斷。用銅錢一個。穿上套于頸上。取咽喉為中。轉錢向背。錢眼中正突用墨點。卻以蠟閉門。合口橫紋為則寸截斷分中墨點兩旁是穴灸二七壯。須以病患兩腳取齊。以蠟線從腳后跟圍過。至兩腳大拇指截斷。以錢一文。穿上。亦行套于頸上。取咽喉為中。轉錢向背脊錢眼。取中。
治諸虛勞。少腹堅。絞痛難忍。及陰縮困篤欲死。及陰陽易。療丈夫得婦人陰易之病。
若兩房室者。穴灸陰頭一百壯便瘥??芍寥賶?。皆愈。其良無此比。后生子如故。無妨。又男子初覺。便灸陰頭三七壯(若已盡。甚至百壯即愈。眼息無妨陰道瘡復如常)。
治腦虛冷腦衄。風寒入腦。久遠頭疼等疾。穴宜灸囟會。
王氏云。年逾壯。寒夜觀書。每覺腦冷。飲酒過量。腦亦疼甚。后因灸此穴而愈。有兵士患鼻衄不已。予教令灸此穴即愈。有人久患頭風。亦令灸此穴即愈。又云。主鼻塞不聞香臭等疾。故予書此。以補其治療之闕。然以腦戶不宜針。觀之囟會。亦不宜針。針經止云八歲以下不宜針??治幢M也。
治飲食不息。心腹膨脹。面色萎黃。世謂之脾腎病者。穴宜灸中脘。
資生經云。諸葛亮夙興夜寐。罰至二十皆親覽。而所啖食不至升。司馬仲達知其將死。
既而亮卒。仲達追之。楊儀反旗鳴鼓。若將拒焉。仲達乃退不敢逼。百姓為之諺曰。死諸葛走生仲達。仲達聞之曰。吾便料生。不便料死故也。其曰料生。蓋料其事多。而食不如前。死之兆也。食不如前。仲達且知孔明之且死。今人飲食減少。是胃氣將絕。不可久生矣。方且常食服丹石。使愈難克化。服峻補藥。使脾胃反熱。愈不能食矣。初不知灸中脘等穴。以壯脾胃。亦惑之甚也(難經云人以胃氣為本。釋旨云。言五臟。皆以胃氣為本。胃者。水谷之府人須養(yǎng)胃氣則生也。然則欲全生者。宜灸胃脘)。
腎虛
治腎虛水臟久冷(資生經)。穴腎俞治腎虛消渴。穴中膂腎俞治腎氣。穴陽蹺治小腸氣不足。面無顏色。穴下廉治小腸氣。癖氣發(fā)時。腹痛若刀刺。不可忍者。并婦女本臟氣血癖走疰刺痛。或坐臥不得或大小便不通。不思飲食(一云治寒疝。小腸氣發(fā)牽連外腎大痛。腫硬如石)。于左右腳下第二指。第一節(jié)曲紋中。灸十壯。艾炷如赤豆大。甚驗。
資生經云。治小腸氣方甚多。未必皆效。成方奪命散。良方倉猝散。皆已試之有效者。
有一兵患小腸氣。根據(jù)此方灸足第二指下文五壯略效。而再發(fā)??謮褦?shù)未多也。予嘗以鎮(zhèn)靈丹十粒與之。令早晚服五粒而愈。灸固善于藥。若灸不得穴。又不如藥相當者見效之速。且灸且藥方為當爾。近傳一粒圣散。用干全蝎七枚??s砂仁二七枚。炒茴香一錢。為末。分三服。
熱酒調下。和滓空心服。此疾是小腸受熱。蘊積不散。久而成疾。服此立效。雖未試用。以其說有理。故附于此。有士人年少覓灸夢遺。為取腎俞令灸而愈。則不拘老少。腎皆虛也。
古人云。百病皆生于心。又云。百病皆生于腎。心勞生百病。人皆知之矣。腎虛亦生百病。
人未知也。蓋天一生水。地二生火。腎水不上升。則心火不下降。茲病所由生也。人不可不養(yǎng)心不愛護腎乎。
勞瘵
治丈夫五勞七傷六極。腰痛。大便難。小便淋瀝。腹脹下利食泄(資生經)。穴中治五勞羸瘦。七傷乏力(明堂云。五勞虛乏。四肢羸瘦)。穴三里治五勞七傷。穴肩井治五勞七傷。溫瘧瘧?zhàn)姹巢布?。脛項強。風勞食氣。穴大椎治寒熱喘滿。虛煩口干。傳尸。骨蒸勞熱。肺痿咳嗽。穴肺俞治虛勞肺痿。勞損痿黃。五尸走注。項強及療勞損虛乏。穴魄戶治五勞。四肢力弱虛乏(秦承祖法)。穴支正治勞損虛乏不得睡。穴治背痛身熱。穴下焦俞治但是虛乏冷極。灸曲泉治冷病面黑。肌體羸瘦。四肢力弱。小腹氣積聚。賁豚腹弱。繞腸欲死不知人。五臟氣逆上攻。穴氣海治羸瘦虛損。夢中失精。無所不療。穴膏肓俞治虛勞羸瘦。耳聾腎虛。水臟久冷。腰疼。心腹膨脹。脅滿引小腹痛。目視KTKT。少氣溺血溲濁出精。陰痛五勞七傷。虛憊。腳膝拘急。好獨臥。足寒如冰。頭重身熱。振栗。腰中四肢淫濼。洞泄。食不化。身腫如水。又療身寒熱。食多身羸瘦。面黃黑。目KTKT。及女人久積冷氣成勞。穴腎俞治勞疾羸瘦體熱。頸項強。穴腦空治傷飽。身黃羸瘦。穴章門治食不為肌膚。穴漏谷治日見羸瘦。穴下脘治羸瘦。穴下脘胃俞脾俞下廉治久勞怯。手足心壯熱。多盜汗。精神困頓。骨節(jié)寒疼。咳嗽漸吐膿血。肌瘦面黃。減食少力。
令身正直。用草一條。男左女右。自腳中指尖。量過腳心下。向上至曲大橫紋處截斷。卻將此草。自鼻尖量從頭正中。須分開頭心發(fā)貼肉量至脊。以草盡處。用墨點記。別用草一條令病患自捻合量口闊狹截斷。卻將此草于墨點上平折兩頭盡處是穴。灸隨年多灸一壯(如年三十。則當灸三十一壯。屢效)。
人患羸瘦。固瘵疾自有寒熱等證。宜隨證醫(yī)治。若素來清者。非有疾也。惟病后瘦甚久不復常。謂之形脫。與夫平昔充肥忽爾羸瘦。飲食減少者?;蛴兴渤酥t難救療。須辨之早而著艾可也。然仲景論六極。必曰。精極令人氣少無力。漸漸內虛。身無潤澤。翕翕羸瘦。眼無精光。且云。八味腎氣差六極而差五勞。則是八味丸所當服腎俞等穴。尤所當灸也治腹中氣脹。引脊痛。食多身羸瘦。名曰食晦。先取脾俞。后取季肋。穴脾俞。大腸俞治五臟六腑心腹?jié)M。腰背痛。飲食吐逆。寒熱往來。小便不利。羸瘦少氣。穴三焦俞。
灸隨年壯。
治勞瘵。癸亥夜更六神皆聚之時。解去上體衣服。于腰下兩旁微陷處。謂之腰眼。直身平立用筆點定。然后上床合面而臥。每灼小艾炷七壯。蟲或吐出。或瀉下即安。又法。膏肓肺俞穴。每穴各灸九壯。乃根據(jù)前蟲醉日。各穴俞多灸為妙。后百日忌煎爆生冷熱物毒食。仍戒房事。避風寒。減喜怒。安心靜處。將息若一月后。猶覺未瘥于初穴上再灸。
治傳尸伏連。骨蒸癖。鬼氣惡寒?;蛉绡憼睢R司拇笞瞪弦谎?。又灸大椎兩旁近下少許。對椎節(jié)間各相去一寸五分二穴。又灸兩脅下二穴。名章門。又灸當心脊骨上兩旁。各相去一寸二穴。以上七穴。日別灸。皆取正午時灸。各七壯。滿百壯漸瘥。至五百壯。病除。
治骨蒸癖。灸兩肩井二穴。若人面熱帶赤色者。灸之即瘥。取穴之法。坐以手三指。
從膊骨罅。向項筋上捺之中指下節(jié)是也。上廉二穴在膝外下三寸是。一云。三里下三寸是。下二穴。在上下三寸是。當心脊骨上平立。以物柱地。當心點記?;亓考股宵c即是穴。以上七穴。灸之如前法。
治骨蒸癖。令患者于板上平身正立。以杖柱板向上。度當臍點。杖記之。又回杖量脊中點之。又令患人合口別以物橫口。兩吻當中折之。以折處點灸。又兩乳一大肋間二穴??偭ň闹?。并如前法。凡量。皆取病者男左女右。無名指中節(jié)屈之為寸。又法。取男左女右手中指以物從指本量至指端。仍將此度于趺跗上系鞋處。橫紋當脛面上。量一度是穴。
治傳尸喜魘夢。穴商丘。二穴灸七壯。瘥乃止。厲兌二穴。灸一壯。大良。二間二穴。灸三壯。以上六穴。商丘療多臥。厲兌療嗜臥怠惰。章門療賁豚氣脹。
治二十種骨蒸。崔知悌曰。骨蒸病者。亦名傳尸。亦謂。亦稱復連。亦曰無辜。丈精為根。女人以血為本。無問老少。多染此疾。凡取四花穴。以稻稈心量口縫如何闊。斷其長多少。以如此長裁紙四方。當中剪小孔。別用長稻稈踏腳下。前取腳大指為止。后取腳曲橫紋中為止。斷了卻環(huán)在結喉下垂向背后??炊捴固帯<匆郧靶】准?。當中安分為四花。
蓋灸紙四角也。又一醫(yī)傳一法。先橫量口吻取長短。以所量草。向背上三椎骨下直量至草盡處。兩頭用筆點。再量中指長短為準。卻將量中指草。橫直量兩頭。用筆圈四角。其圈者是穴。不圈不是穴??删钠咂邏阎?。王氏云。三十日灸活十三人。前后瘥者數(shù)逾二百。非止單攻骨蒸。又別療氣風?;蛘位騽?。或邪或癖。病狀既廣。灸活者不可具錄。灸后。宜服治勞地黃丸良。
衛(wèi)生寶鑒方云。昔按察副使奧屯周卿子。年二十三歲。至元戊寅三月間。病發(fā)熱。肌肉消瘦四肢困倦。嗜臥盜汗。大便溏泄。腸鳴。不思飲食。舌不知味。懶于語言。時來時去。約半載余。請予治之。診其脈浮數(shù)。按之無力。正應王叔和浮脈歌云。臟中積冷榮中熱。欲得生精要補虛。先灸中脘乃胃之紀也。引清氣上行肥腠理。又灸氣海穴。乃生發(fā)元氣。滋榮百脈。長養(yǎng)肌肉。又灸三里。乃胃之合穴。亦助胃氣。散上熱使下達于陰分。以甘寒之劑瀉熱火。佐以甘溫。養(yǎng)其中氣。又食粳米羊肉之類。固其胃氣。戒以慎言語。節(jié)飲食。懲忿窒欲病氣日減。數(shù)月氣得平復。逮二年肥盛倍常?;蛘咴?。世醫(yī)治虛勞病。多用苦寒之劑。君用甘寒之藥。羊肉治發(fā)熱。人皆忌之。今食羊肉粳米之類。請詳析之。予曰。內經有云。火位之主。其瀉以甘。藏氣法時論曰。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甘以瀉之。瀉熱補氣。非甘寒不可。若以苦寒。以瀉其土。使脾土愈虛?;鹦坝?。又云。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勞者溫之。損者益之。十劑云。補可以去弱。人參羊肉之屬是也。先師亦云人參能補氣虛。羊肉能補血虛。虛損之病。食羊肉之類。何不可之有哉。或者嘆曰。潔古之學。有自來矣。
治五勞七傷。及山嵐瘴氣。背膊煩重。心痛注忤氣羸。食不生肌膚。寒熱邪氣。頸項強面色黑黃。精神昏倦。積年淋瀝。積癖鬼氣。傳尸骨蒸等疾。穴胃俞。二穴灸七壯止?;蛑烈话賶?。量病輕重加灸。又穴腎俞。二穴灸七七壯。病深者。日灸七壯。至百壯佳。又章門二穴可灸七壯。日灸漸至七七壯。同前法。又太沖二穴。灸五壯。漸加日灸如前法。
凡取膏肓二穴。令病患坐。曲背伸兩臂著膝。令直手大指抵膝齊。以物抵肘勿令臂動。從膊骨上角摩捺至膊骨下頭。其間當有四肋三間。灸中間。根據(jù)轉膊骨之里。去膊骨容側指許。摩膂肉之表肋間灸處捺之。自覺牽引胸肩中。灸兩膊骨內各一處。五百壯。多至千壯。氣下如水。若無停痰宿水。必有所下也。灸法無所不治。若病困。即令側臥。挽臂令前取穴?;蛘毂?。令人挽之使兩臂骨相遠。不爾。膊骨覆穴即難取也。其穴近五椎。相望求之。又肝俞二穴。在第六椎下兩傍。各一寸五分。日灸七壯。病深者至百壯佳。又神堂穴。在第五椎下兩傍各三寸陷中。正坐取穴。宜灸七壯。至七七壯。如前法。以上七名??偩乃难?。若不能遍灸。當取緊者灸之。其緊者。即膏肓。胃俞。章門。腎俞。太沖是也。若能根據(jù)次第灸之各滿百壯尤妙。凡量穴法。不拘病患肥瘦長短。取病患男左女右。手中指度兩橫紋為寸。
是為同身寸也。凡灸皆取正午時佳。若早起空腹灸。即傷人氣。又令人血虛。若至晚食后灸則病氣難去。若治至卒病風氣。即不在此例。
夢遺失精
治虛勞尿精夢泄(資生經)。灸第七椎兩旁。各三十壯。曲泉百壯。
治虛勞白濁泄精。穴脾俞。三焦俞。腎俞。章門各百壯。
治夢遺失精小便濁難。穴腎俞灸百壯。
治夢泄精。及治失精陰縮。穴中封。灸百壯。
治男子夢與女子交。泄精。穴三陰交。灸五十壯。
治陰痛。溺血精出穴列缺。灸五十壯。
治失精。五臟虛竭。穴曲骨端。灸五十壯。
治失精。陰縮莖痛。穴大赫。灸三十壯。
治失精膝脛痛冷。穴曲泉。灸百壯。
治腰脊冷疼。溺濁。穴脾募。灸百壯。
治白濁漏精。灸大椎骨龜尾骨。并中間共三穴。以繩量大椎至龜尾骨。折中取中間穴。
治精不足。穴太沖中封地機治失精。及小便不利。穴中極蠡溝漏谷承扶至陰治失精。小便淋瀝。穴志室治失精。酸不能久立。足一寒一熱穴然谷治溺難。白濁。寒疝小腹腫。穴行間治溺血。便濁出精。穴腎俞治夢失精。穴膏肓俞治失精。穴至陰曲泉中極治下腫失精。穴志室治虛勞尿精泄精。穴陽陵泉陰陵泉隨年壯。或十椎或十九椎。旁三十壯。
治失精及耳聾。腰痛。食少。膝以下清冷。穴京門。灸五十壯。又十四椎百壯。
治失精。穴中極治失精泄精。穴三陰交。二七壯。夢斷。神良(一云。各二十一壯。夢民百日。復灸五十壯一年無復有泄)。資生經云五臟論曰。心有三孔。藏精汁三合。則人之遺漏。其因于心乎心動則遺漏從之。而欲免此患。要養(yǎng)其心。使不動可也。其次則邪念或起。必須早抑之。
至游居士云。不愁念起。只恐覺遲是也。服藥針灸。斯為下矣。然猶愈于不治也。
消渴
治煩中渴(資生經)。穴商丘治消渴。身熱面目黃。穴意舍治消渴嗜飲。穴然谷治飲渴。穴隱白治苦渴食不下。穴勞宮治寒熱渴。穴曲池治嗌干善渴。穴太沖行間治小便黃。舌干消渴。穴兌端治腎虛消渴。汗不出。腰脊不得俯仰。腹脹脅痛。穴中膂俞。意舍。
治舌縱。煩滿消渴。穴然谷治消渴。飲水無度。穴水溝治消渴。穴陽綱治消渴嗜飲。穴承漿意舍關沖然谷治消渴飲病。兼身體疼痛。穴隱白治消渴。咽喉干。灸胃脘下俞三穴。各百壯。穴在背第八椎下。橫三寸間灸之。又灸胸堂五十壯。足太陽五十壯。
治消渴口干。不可忍者。灸小腸俞百壯。
治消渴咳逆。灸手厥陰。隨年壯。
治消渴??诟蔁?。灸足厥陰百壯又灸陽池十壯。
治消渴。小便數(shù)。灸兩手小指頭。及兩足小指頭。并灸項椎佳。又灸當脊梁中央解間一處。
與腰眼上兩處。凡三處。又灸背上脾俞下四寸。當夾脊梁灸之兩處。皆隨年壯。又灸腎俞三處。又灸腰目在腎俞下三寸。亦夾脊骨兩傍各一寸半左右。以指按取關元一處。又兩傍各二寸二處。陰市二處。在膝上當伏兔上行三寸。臨膝取之?;蛉芯南嗳ヒ淮?。名曰腎系者(黃帝內經云。伏兔下一寸)。曲泉。陰谷。陰陵泉。復溜。此諸穴斷小便最佳。不損陽氣。
亦云治遺溺也。太溪。中封。然谷。太白。大都。跗陽。行間。大敦。隱白。涌泉。凡此諸穴。各一百壯。腹背兩腳。凡四十七處。其腎俞。腰目。關元。水道。此可灸三十壯。五日一報之。各得一百五十壯佳。涌泉一處??删氖畨?。大敦隱白行間此處可灸三壯。余者悉七壯。皆五日一報之。滿三灸止。若灸諸陰而不愈。宜灸諸陽。在腳表。并灸肺俞募。按流注孔穴壯數(shù)。如灸陰家法。
治男子婦人血結胸。面赤大燥??诟上?。胸中疼痛不可忍者。刺足厥陰經之期門二穴王氏云。凡消渴經百日以上。不得灸刺。灸刺則于瘡上漏膿不歇。遂致癰疽羸瘦而死。
亦忌誤針。若誤針。則所飲之水。皆于瘡中變成膿水而出。若水出不止者。必死。慎之慎之。初得患者。可如方刺之。
諸氣類
喘
治咳喘暴滿(資生經)。穴昆侖治氣喘。穴三間治喘逆。穴神門治喘咳。穴不容治咳喘支腫。胸膈氣滿。喘息。穴商陽治胸脹喘息穴大鐘治大喘不得臥。穴期門治咳逆上氣。嘔吐。胸滿。不得食。穴俞府治咳逆喘不能食。穴中治咳逆氣喘不得息。穴天府治咳逆氣喘不得息。穴云門人迎神藏治喘逆上氣。穴氣戶治喘息不得舉臂。穴步廊治喘。穴足臨泣治喘氣相追逐。穴魄戶中府治暴喘。穴華蓋天突治喘不得息。穴俞府神藏治喘息嘔沫。穴天容治咳喘。穴曲澤治咳逆上喘。穴魄戶治喘不得息。穴浮白治掌中熱生。嗽逆上氣。喘數(shù)欠。熱病汗不出。暴癉喘逆。心痛欲嘔。穴經渠治喘逆。穴中府魄戶脅堂治咳逆上喘喉鳴。穴璇璣治喘逆臥不安席???。脅下積聚穴期門治咳逆氣喘。穴天突治肺喘。穴肺俞治喘息急。穴解溪治呼吸喘。穴中治氣逆喘鳴。穴天容治喘息不能行。穴上廉治喘。穴經渠治喘。穴大陵治喘不得息。穴天府治喘息。穴廉泉治喘。穴魚際王氏云。有貴人久患喘。夜臥不得而起行。夏月亦衣夾背心。予知是膏肓病也。令灸膏肓而愈。亦有暴喘者。予知是痰為害。令細銼濃樸七八錢重。以姜七片。水一小碗。煎七分。服滓再煎服。不過數(shù)服。愈。若不因痰而喘者。當灸肺俞。凡有喘與哮者。按肺俞無不酸疼。
皆為謬刺肺俞。令灸而愈。亦有只謬刺不灸而愈者。此病有深淺也。舍弟登山為雨所搏。一夕氣悶幾不救。見昆弟必泣。有欲別之意。予疑其心悲。為刺百會不效。按其肺俞云。其疼如錐刺。以火針微刺之。即愈。因此與人治哮喘。只謬刺肺俞。不必謬刺他穴。惟按肺俞不酸疼者。然后點其他穴也。
治大腸有熱。腸鳴腹?jié)M。俠臍痛。食不化。喘不能久立。灸巨虛上廉。
治喘逆上氣。呼吸肩息。不知食味。穴氣戶云門天府神門治腹痛喘暴滿。穴昆侖治咳逆。穴魚際治咳嗽上喘。穴膻中治喘息不得。穴水突治喘息如水雞鳴。穴扶突治喘逆煩滿。嘔沫流汗。穴頭維治咳喘少氣百病。穴肺俞腎俞俞府治咳喘。穴曲澤。出血立已。
治咽中鳴喘。穴扶突治咳逆上氣。喘。掌中熱。穴經渠治咳逆喘。穴少商大陵治咳逆胸滿。喘不得息。穴大陵
咳嗽
(附論)灸刺法論曰。內經治咳之法。治臟者治其。治腑者治其合。浮腫者治其經。以穴考之各有定處。諸咳而喘息。有音甚則唾血者。太淵主之。浮腫者。治在經渠??榷鴥擅{下痛。不可轉者。太沖主之。浮腫則治在中封。咳而右脅下痛。隱隱引肩背痛甚則不可動者。太白主之。浮腫則治在商丘??榷诚嘁瓷跽摺?认颜?。太溪主之。浮腫則治在復溜??榷耐础:碇俳榻槿珲?。甚則咽腫喉痹者。神門主之。浮腫則治在靈道??榷а?。曲池主之浮腫。則治在陽溪??榷庹?。小海主之。浮腫則治在陽谷??榷z溺者。委中主之。
浮腫則治在昆侖??榷鴩I嘔甚。則長蟲出者。三里主之。浮腫則治在解溪??榷鴩I苦汁者。
陽陵泉主之。浮腫則治在陽輔。久咳不已??榷?jié)M者。天井主之。浮腫則治在支溝。凡此五臟六腑之咳。治之常法也。合之外。別有遺法。附之于后云。
治久喘嗽。咯膿血。有痰不愈者。
上用白表紙數(shù)重折之。于涼水內浸濕了。然后燃艾炷。仍蘸些許雄黃末同燃?;虬淖臃旁谏囝^上正中為妙。下手灸人。拿著一個銅匙頭于患人口內。上脬一小塊。壓下。仍用秫米粥飲之。其灸炷治咳嗽多喘(資生經)。穴三里治咳嗽。穴缺盆膻中巨闕治咳嗽喘。又療肺心痛??纫昴绯觥Q~際治肺嗽。穴肺俞治咳嗽。穴少澤心俞庫房治咳嗽上氣。噎。胸中氣喉內。如水雞聲。穴天突治咳嗽少氣。穴廉泉治咳嗽上氣氣短。穴膻中治咳逆上氣。穴經渠治上氣咳嗽。胸中氣滿喉鳴。四肢不舉。腋下腫。穴天池治上氣咳嗽。喘息。及腹中鳴。積氣上下行。穴解溪治咳嗽。穴魚際列缺少澤缺盆治咳嗽喘渴。穴尺澤治咳嗽上氣唾血。穴肩中俞治風勞氣咳嗽。穴大杼治喘氣臥不安。穴風門治肺痿咳嗽。穴肺俞治肺氣咳嗽。穴膻中治咳嗽衄血項頸痛。穴前谷治癖咳嗽。不嗜食。上氣咳嗽。穴肺募。灸五十壯。
治嗽。手屈臂中有橫紋之外骨頭捻得痛處。灸十四壯良。又灸兩乳下黑白際。各百壯即瘥。又以繩當乳頭周匝圍身。令前后正平。當脊骨解中灸十壯。
治咳嗽。穴廉泉天井太淵王氏云。久嗽最宜灸膏肓穴。其次則宜灸肺俞等穴。各隨證治之。若暴嗽。則不必灸也有男子忽氣出不絕聲。病數(shù)日矣。以手按其膻中穴而應。微以冷針頻頻刺之而愈。初不之灸。
何其神也。
治十二種風。入肺則咳逆氣短。肝咳刺足太沖。心咳刺神門。脾咳刺太白。肺咳刺太淵治喘嗽(出危氏方)。穴肺俞。灸各十一壯。穴天突。灸七壯。立效。
治嗽。穴胸前對乳一處灸隨年壯。又用繩橫量乳中。折繩從脊。灸繩兩頭。各八十壯。
三報之。三日畢。
治咳嗽。穴心俞。灸五壯。炷如半棗核大。
肺氣
治肺張氣搶。脅下熱痛(資生經)。穴陰都。灸隨年壯。
治肺脹脅滿。嘔吐上氣等病。穴大椎。并兩乳上。第三肋間灸各止七壯。肺與大腸俱實也。
治肺寒熱。穴中府治肺氣咳嗽上喘。唾膿。不得下食。胸中如塞。穴膻中治肺癰??韧倌撗?。咽干。舌下急。喉生瘡。穴天突治肺系急。胸痛。悚悚喘。寒熱。嘔逆上氣??韧贊崽椤<绫惩达L汗出。腹脹食不下。
及治肺急胸滿。喘逆。唾濁。善噎。皮痛。穴中府治肺張滿膨脹。及療胸中氣滿不得臥。穴太淵治肺寒熱。肺痿上喘??人浴K匝?。胸脅氣滿不得臥。不嗜食。汗不出。及背急強。穴肺俞治肺風氣痿絕。四肢腫脹。喘逆胸滿。穴肺俞。灸各二壯。
治面腫唇動葉葉。狀如蟲行。穴水溝治肺風。穴風池
唾血
治內損吐血。外無膏澤(資生經)。穴地五會。刺入三分。特忌灸。
治唾血。瀉魚際補尺澤。
治咳唾有血。穴然谷治唾血振寒。嘔血上氣。穴太淵神門治唾血吐血。穴胸堂手心主間使脾俞胃脘天樞肝俞魚際勞宮肩俞太溪治咳唾血。穴心俞肝俞缺盆巨闕鳩尾治嘔血??饶嫔蠚狻:粑?。唾濁沫膿血。穴庫房中府周榮尺澤治嘔血。穴上脘不容太陵治嘔血衄血。穴門治短氣嘔血。胸背痛。穴行間治面唇色白。時時嘔血。女子漏血。穴太沖治吐血。穴手少陰陰治胸中瘀血滿。脅膈痛不能久立。膝痿寒。穴三里治心膈下嘔血。穴上脘治嘔血肩脅痛??诟?。心痛。與背相引。不可咳??纫{痛。穴不容治唾血。振寒。嗌干。穴太淵治嘔血。穴大陵門治嘔血上氣。穴神門治虛勞吐血。及治勞喘逆。少食即飽。多睡(一作多唾)。百病。穴胃脘。灸三百壯。
治吐血。穴胸堂灸百壯。不針。
治吐血。腹痛雷鳴。穴天樞灸百壯。
治吐血唾血。上氣咳逆。穴肺俞。灸隨年壯。
治吐血瘦削。穴肝俞灸百壯治吐血嘔逆。穴手心主。灸五十壯(大陵是)。
治口鼻出血不止。名腦衄。穴上星。灸五十壯。
治唾膿。穴膻中治唾血。穴肝俞承滿肩中俞治咳唾血。穴大鐘然谷心俞治咳唾膿血。穴天突治多唾濁沫膿血。穴庫房治多唾濁沫膿血。穴屋醫(yī)治息賁時唾血。又嘔血煩心。穴巨闕治嘔血。穴太淵神門行間太沖魚際治逆氣嘔血。穴曲泉治吐血。穴五里治咽腫唾血。及治衄血不止。穴太溪治驚癇破心吐血。穴巨骨治吐血唾血。穴魚際治吐血。穴肝俞紫宮石門治唾血。穴肺俞治膈氣吐血。穴承滿治吐血失音。腫痛。穴孔最治心痛出血。嘔血。穴曲澤治唾血。穴庫房灸一七壯治嘔血兼心痛出血。穴曲澤。灸七壯治吐血。穴巨闕。灸七壯。炷不必大。箸頭為之。
治上氣唾膿血。穴兩乳下黑白際。灸各一百壯良。
唾
治咳唾濁涕(資生經)。穴中府治多唾濁沫膿血。穴庫房治咳唾稠膿。穴周榮治腹?jié)M唾沫。穴少商治唾沫。穴百會治多唾嘔沫。穴石關治肺寒咳嗽唾膿。穴庫房治嘔沫吐涎喜唾穴幽門治脊強不開多唾。穴石關治多唾。穴日月治心胸痛??人陨蠚?。唾膿。不嗜食。穴天井治吐血及唾如白膠。穴紫宮資生經云。積主臟病。聚主腑病。積者。是飲食包結不散。聚者。是伏痰結而不化。痰伏在上膈。主頭目眩痛。多自涎唾?;蛑鲁睙帷S闷轿干?。烏金丸治之。其論有理。故并載之(出名醫(yī)賈錄云)。
香港腳
(附論)凡香港腳。發(fā)有陰陽表里。當隨狀療之。不可妄根據(jù)古方?;缄幆熽?。病表救里。皆為重虛實。
危殆之甚也。若病從陰發(fā)起。兩大指內側上循脛內。及膝里。頑痹不仁?;蚰[先發(fā)于此者。
皆須隨病灸復溜。中都。陰陵泉等諸穴。灸者。先從上始向下引其氣。便各灸二十壯。向后隔七日。灸七壯。取瘥止。余穴皆根據(jù)此。若病從陽起。兩小指外側。向上循脛外從骨至風市頑痹不仁?;蚰[起。于此者。須灸陽絕骨。陽陵泉。風市等諸穴。灸數(shù)及上向下。皆根據(jù)前法。若氣毒兼行表里者。乃可量其輕重隨灸膏以磨之上下遍發(fā)表里。各灸一二處。以此通泄之。其用藥內攻。各量病投藥也。逐偏若處。常使灸瘡不瘥為佳。風氣都除。乃隨瘡瘥。瘥后。瘢色赤者。風。卜毒已盡。青黑者。猶有毒瓦斯。仍灸勿止。待身體輕利。然后可休矣。
又一本云。常須灸三里。絕骨。勿令瘡瘥。佳。
香港腳初發(fā)轉筋者。灸承山承筋二穴。噦逆者。灸涌泉。若頭連臂痛。寒熱如瘧。及腰痛者。
灸委中。頭項背痛。隨身痛。即灸不在正穴也。又云。若香港腳盛發(fā)時。自腰以上。并不得針灸。當引風氣上則殺人。氣歇以后。有余病者。灸無妨。準冬月得灸。春夏不可灸。自風市以下。固宜灸耳。又云。若氣上擊心不退。急灸手心三七壯。氣即便退。若未退。即兼悶者豉酒熱飲。逐以即瘥。不去。即取烏卜卜牛尿一大升。暖服。以利為止。緣至三服五服彌佳。又若已灸腳。而胸中氣尤不下滿悶者。宜灸間使五十炷。兩手掌橫紋后三寸兩筋間是也。又若胸中氣散。而心下有脈。洪大跳其數(shù)向下分入兩脾股內。令人心急。忪悸者。宜以手按攝小腹下兩傍。接脾大斜文。有脈跳動。盒飯文上灸。跳三七壯即定。灸畢。皆須用灸三里二十炷。以引其氣下也。又若心腹氣既定。而兩髀外連服悶者。宜灸服七炷。在頭骨下。相接處。在筋之外陷中是。若后更發(fā)。復灸五炷。又凡人雖不患香港腳。但若髀疼悶。
灸此無不應手即愈。極為要穴。然不可不灸。亦不可多針。唯只灸七炷以下。又若腳十指酸疼悶漸入跗上者。宜灸指頭正中。甲肉際三炷即愈。又若大指或小指傍側疼悶。覺內有脈如流水。上入髀腹者。隨指傍處灸三炷即愈。
患香港腳。皆春發(fā)夏甚。秋輕冬歇。大法。春秋宜灸。冬差可行。夏都不可灸。既瘡敗。
又不得覆。風冷因入。反更增。冬時血凝。又逆天理。爭不得已。無藥處可灸一二要穴。不可遍身多灸。香港腳病大論。毒從下上。亦有從上向下者。或云灸上毒瓦斯便上。繆矣。此見毒瓦斯攻處。疼痛如刺。隨病即灸?;饛乇泷?。不拘上下。凡毒瓦斯所沖。如賊欲出。得穴即出。豈在門也。風毒所攻。亦復如是。此皆經試。萬不失一。必不為誤耳(蘇同)。若手指本節(jié)間。疼稍入臂者。宜灸指間疼處七炷即定。又若心胸氣滿。已灸身脛諸血。及服湯藥而氣猶不可煩急欲死者。宜灸兩足心下當中陷處。各七炷。氣即下。此穴尤為極要。而不數(shù)灸。但急極乃灸之七炷耳以前諸灸法并經用所試皆驗。灸畢應時即愈。故具錄記之。凡灸不廢湯藥。藥攻其內。灸泄其外。譬如開門驅賊。賊則易出。若閉門逐之。賊無出路。當反害人耳。世有勤工力學之士。一心注意于事。久坐行立于濕地。不時動轉。冷風來擊入于經絡。不覺成病故風毒中人。或先中手足十指。因汗毛孔開。腠理疏通。風如擊箭?;蛳戎凶阈摹;蛳戎凶沲??;蛳戎邢ヒ韵旅劚砝镎?。若欲使人不成病者。初覺即灸所覺處三二十壯。因此即愈不得發(fā)也。
法
治香港腳灸法。凡香港腳初得。腳弱宜灸之速。并服竹瀝湯。灸訖??煞孙L散。無不瘥者惟速治之。若人但灸而不能服散。服散而不灸。如此半瘥半死。雖瘥者?;蛑烈欢甑脧透l(fā)動。覺便根據(jù)此法速灸之。及服散者。治十一愈。此病輕者發(fā)時。雖不即愈。惡治之。當根源不除。久久殺人。不可不以為意(資生經)。
初灸風市。次灸伏兔。次灸犢鼻。次灸兩卜膝眼(一云忌灸)。次灸三里。次灸上廉。次灸下廉。次灸絕骨。
凡灸八處。第一風市穴??闪畈』计稹U砥搅ⅰ4箖杀壑毕?。舒十指掩著兩髀。便點當手中央指頭髀大筋上是。灸之百壯。多亦佳。輕者不可減百壯。重者。乃至一處五六百壯。勿令頓灸。三報之佳。第二伏兔穴。令病患累股端坐。以病患手掩橫膝上股下傍與曲膝頭齊上傍側。股際當中央是。灸百壯。亦可五十壯。第三犢鼻穴。在膝頭蓋骨上際外骨邊平處。以手按之。得節(jié)解則是。一云在膝頭下。近外三骨箕中踵動腳。以手按之得窟解是。灸之五十壯??芍涟賶选5谒南パ垩?。在膝骨頭下兩傍陷者宛宛中是。第五三里穴。在膝頭骨節(jié)下一夫附脛骨外是。一云。在膝頭骨節(jié)下三寸。人長短大小。當以病患手夫度取。灸之百壯。第六上廉穴。在三里下一夫附脛骨外是。灸之百壯。第七下廉穴。在廉下一夫。一云附脛骨外是。
灸之百壯。第八絕骨穴。在骨外踝上一夫。一云四寸是。凡此諸穴灸。不必一頓灸盡壯數(shù)。
可日日報灸之。三日之中。灸令盡壯數(shù)為佳。凡病一腳。則灸一腳。兩腳則灸兩腳。病兩腳弱亦皆灸兩腳。又一方云。如覺腳惡。便灸三里及絕骨各一處。兩腳惡。則合四處灸之。多少隨病輕重。大要隨證。不可減百壯。不瘥。速以次灸之。多益佳。一說灸絕骨最要。人有患此腳弱不即治。及入腹。腫大上氣。于是乃定大法。灸隨諸。及諸腕關節(jié)腹背。盡灸之。
并服八風散。往往得瘥。覺病入腹。若病患不堪痛。不能盡作大灸。但灸胸心腹諸穴。及兩腳穴。亦有得好瘥者。凡量一夫之法。覆手并舒四指。對度四指上中節(jié)上。橫過為一夫。夫有兩種。有三指為一夫者。此腳弱。灸四指為一夫也。亦根據(jù)支法存舊法。梁邱。犢鼻。三里上廉。下廉。解溪。太沖。陽陵泉。絕骨。昆侖。陰陵泉。三陰交。足太陰復溜。然谷。
涌泉。承山。束骨等。凡一十八穴。舊法多灸百會。風府。五臟六腑俞、募。頃來灸者。悉覺引氣向下。所以不取其法。氣不止者??捎弥F湟∫殉?。恐不救者。悉須灸之。其足指去指奇一分。兩足凡八穴。曹氏名曰。八沖。極下氣有效。足十指端名曰氣端。日灸三壯并大神要其八沖。可日灸七壯。氣下即止。凡八沖。艾炷須小作之。病者非深相委。勿為灸。
治香港腳。穴陽陵泉絕骨風市昆侖陽輔上廉條口下廉太沖犢鼻膝眼曲泉陰陵泉中都三陰交復溜陽維三陰交委中承筋承山涌泉太陰上件穴并要。不可總能灸其穴。最要者。有三里。絕骨。承筋。太沖。昆侖。涌泉。有患者可灸又謹按明堂。正當以立為正。取穴必須直立。膝臏骨坐立便即移動不定。故立取之。其寸取病患中指上節(jié)為一寸。若取尺寸有長短。取穴必不著。又按奉承祖、華佗等取穴并云。三指四指為準。取三里穴。四指指闊六分。四六二十四。只闊二寸四分。取穴如何得著。黃帝為本諸說并可信。徐同灸風市。三里。絕骨三穴。未效。灸犢鼻。肩。膝關日三壯。遇痛深處。針亦效。
治患腳針后四穴。即能起行。穴環(huán)跳陽陵泉巨虛下廉陽輔其灸法孔穴亦甚多??秩瞬荒芟そ灾帯=裰故枰?。必先從上始。若直灸香港腳。上不泄則危矣。先灸大椎。在項上大節(jié)高起者。其上面一穴是。若香港腳可先灸百會五十壯。在頭頂凹中也。肩井各一百壯。在兩肩小近頭凹處。指掏之安。令正得中穴耳。次灸膻中五十壯。在胸前兩邊對乳胸厭骨解間。指按香港腳。次灸巨闕。在心厭尖處穴凹下一寸。以盡度之。
凡灸以上部五穴。亦足治其香港腳。若能灸百會。風府。胃脘及五臟則益佳。視病之寬急耳。諸穴出灸經。不可不具載之。
次灸上廉一百壯。又三里下一夫。次灸下廉一百壯。又在上廉下一夫。次灸絕骨二百壯在外踝上三寸余。指端取踝骨上際。屈指頭四寸便是。與下廉頗相對分二間穴也。此下一十八穴。并是要穴。余伏兔。犢鼻穴。凡灸此灸壯數(shù)不必頓畢。三日中灸合盡。
灸香港腳法于左右兩腳十指上。用艾柱如麥粒大。各灸七壯。十壯。其效如神。穴在肉甲之間。半著肉。半著甲。
灸香港腳灸法如前。灸后。瘢色赤白如初風毒盡。色青黑者。毒仍在。更灸勿止。得肢體清利為佳。故人得此多是針灸。最忌用熱藥蒸泡。有僧普清??啻税Y二十年。灸風市。肩。
曲池三穴各二十壯。頓效。又云。若安三里莫教干?;硷L人宜常灸。蓋三里一穴。為五臟六腑之溝也。
若始覺香港腳。速灸風市三里各一二百壯。以瀉風濕毒瓦斯。若覺悶熱者。不得灸。以本熱灸之。則大助風。生食物大忌。酒面海鮮及房勞不爾。服藥無益。王氏云。有同合為予言。史載之謂香港腳有風濕二種。宜瀉不宜補。只宜以沉香湯瀉。而不許其灸。千金方乃載灸法。如此其詳。豈虛人患香港腳方可灸之耶?故指迷方云。若覺悶熱不得灸。蓋有所見也。凡灸香港腳三里。絕骨。為要穴。而以愛護為第一。予舊有此疾。不履濕。則數(shù)歲不作。若履濕。則頻作。自后常忌履濕。凡有水濕。不敢著鞋踐之。或立潤地。亦不敢久。須頻移足。而后無患。此亦愛護之第二義也。有達官久患香港腳。多服八味丸愈。亦以香港腳沖心。惟此藥能治之治香港腳上攻。穴肩井千金云。香港腳最宜針而不宜灸。灸而不針。非良醫(yī)也。針灸不藥。藥不針灸。亦非良醫(yī)也。此論甚當。
治香港腳偏風腿。腳不隨重。不得履地。刺風風腳冷。穴上廉澹寮方云。蔡元長知開封。日據(jù)案視事。忽覺如有蠱。自足心行至腰間。即墜筆暈絕。
久之方蘇。椽勵云。此非俞山人不能療。趣使呼而至。視之曰。香港腳也。此當灸風市。為灸一炷當日安然復常。明日疾如初。再呼俞。俞曰。欲出病根。非千艾不可。從其言。灸五百壯自此遂愈。仲冗文安公守姑蘇。署舍卑濕。旋感足痹。痛掣不堪。服藥不效。乃用所聞灸風市肩曲池三穴。終身不復作。僧普清。苦此二十年。每發(fā)率是兩月。用此法灸二十一壯實時痛止。其他蒙此利者。不一而足。
治香港腳腎氣。穴陽蹺
腳弱
治腳弱無力。風濕痹筋急。半身不遂。穴委中治腳弱。穴三里治腳弱無力。腳重。偏風不遂。穴承山治腳弱無力。腰尻重。曲中筋急。半身不遂。穴委中王氏云。有人舊患腳弱且瘦削。后灸三里絕骨而腳如故。益知黃君針灸圖所謂絕骨治腳疾。
神效猶信也。同官以腳腫。灸承山一穴。瘡即干。其后數(shù)月不愈。不曉所謂。豈亦失之將攝也。是未可知也。單方歌云。風毒腳弱痹。肩井及大椎。風市與三里。百不須疑。千金灸腳弱。凡八穴。病在一腳。則灸一腳。兩腳病。則灸兩腳。凡腳弱病。皆灸兩腳。或未能盡灸且先灸風市犢鼻三里絕骨亦效?;虿恍А.斎缙浞ň闹ǖ缇豢啥嗑臓枺?。
治勞冷氣遞腰HT。冷痹。腳屈難伸。灸陽蹺一百壯。在踝下。
腳腫
療惡血氣腫痛。腳腫。穴上昆侖治香港腳膝腫。穴承山治腳腫氣短不嗜食。煩熱痛。穴小腸俞治足跗腫不得履地。穴然谷王氏云。母久病。夏中腳忽腫。舊傳夏不埋足。不敢著艾。漫以針置火中令熱。于三里穴刺之。微見血。凡數(shù)次。其腫如失去。熱中素患腳疾。見此奇效。亦以大針刺之。翌日腫亦消何其速也。后亦常灸之。凡治腳腫。當先三里。而后陽蹺等穴可也。又予患香港腳。指縫爛每以茶末滲之愈。他日復爛而腫。用茶末不效。漸腫至腳背上。予以為香港腳使然。竊憂之策杖而后敢行。偶賣藥僧者見之云??扇〈菜]下塵滲之。如其言滲之。而愈。此物不值一錢。而能愈可憂之疾。其可忽之。
治足忽腫。腓脛暴大如吹。頭痛寒熱筋急。不即療。至老死不愈。隨病左右足。到內踝直白肉際三壯即愈。不愈即灸。姚氏方。疾處有赤脈絡。乃灸絕骨穴三七二十一壯。此方大效。
末已豆虻少雜艾為炷。灸以下至踝間??筛鶕?jù)葛氏。加至五十壯。又有大黃膏。白頭翁酒方。
摩治膏。亦良。
足痹
治足痹痛。穴陰陵泉治足濕痹不能行。穴中都治脾樞腕骨痹不仁。穴陽輔陽交陽陵泉治脛痹不仁。穴陽間環(huán)跳承筋治足清不仁。穴膀胱俞太溪次治足不仁。穴腰俞風府治脛痹不仁。穴陽關治髀樞不仁。穴浮治腳足不仁。穴膀胱俞治手足不仁。穴白環(huán)俞治手足不仁。穴上廉治膝不仁。穴犢鼻髀關陽陵泉列子載偃師造昌云。廢其腎則足下不能行。是足不能行。蓋腎有病也。當灸腎俞?;蛞辉倬亩恍?。宜灸環(huán)跳。風市。犢鼻。膝關。陽陵泉。陰陵泉。三里。絕骨等穴。但按略酸疼。
即是受病處。灸之。無不效也。
瀉利
治腹寒瀉利(資生經)。穴腹結治瀉利不止。小兒奶利不絕。腹大繞臍痛。穴神闕治大便瀉利。穴陽綱治大便滑瀉。穴意舍治大便滑瀉。水谷不化。穴梁門治瀉利不欲食。穴關門治瀉利食不化。穴天樞治水谷不化。穴三焦俞治水谷不化。穴懸樞治溫病積聚不利。穴脊中治腹脹下利食瀉。穴中治瀉利。穴脾俞治瀉利腹痛。穴膀胱俞治洞瀉食不化。穴大腸俞腎俞治腹中冷氣。瀉利不止。穴會陽治小腹急腫。腸鳴洞瀉。樞引痛。穴京門治腹?jié)M腸鳴洞瀉。穴京門治腹瀉不止。穴關元治洞瀉不化。穴京門然谷陰陵泉治寒中。洞瀉不化。穴腎俞章門治洞瀉體痛。穴昆侖京門治頭重。洞瀉不禁。穴長強治胸中熱暴瀉。穴陰陵泉隱白治腸鳴腹脹腫暴瀉。穴大腸俞治脹鳴腹脹欲瀉注。穴三焦俞小腸俞下意舍章門治腹中有寒。瀉注。腹。便血。穴會陽治腸瀉。穴束骨治冬月重感于寒則瀉。當臍痛腸胃間。游氣切痛。穴天樞治心腹疼而后瀉。此寒客于腸間。穴關元。灸百壯(服當歸縮砂湯)。
治泄瀉。先灸臍中。次灸關元。
治瀉利四肢不舉。穴曲泉
婦人諸疾
治女子心痛。逆氣善吐。食不下(資生經)。穴幽門治婦人驚悲不樂。又療大風臥驚。視如見星。穴陰蹺治婦人里急螈。穴帶脈治女子逆氣。穴幽門治婦人小腹?jié)M石水。穴關元治女子淋。穴陰蹺治女子小便淋瀝。穴水泉委陽志室中治婦人淋瀝。陰挺出。又四肢淫濼心悶。及諸淋。穴陰蹺小腸俞治婦人小便不通。穴曲骨治婦人遺尿。穴灸橫骨。七壯。
治婦人泄痢不止。穴氣穴治婦人飧泄。穴陰陵泉治婦人赤白里急螈。穴五樞治婦人水泄痢。穴灸氣海百壯。三報。
治婦人腸鳴注泄。穴下治婦人目KTKT不能遠視。穴水泉治妊娠三月數(shù)墮胎。穴膝下一寸。灸七壯。
治婦人漏血不止。少腹急引陰痛。腹脹如蠱。女子如妊娠(濟生拔粹方)。穴陰交灸三壯治婦人轉胞。不得小便。又主胞閉塞。及小腹急。六脈虛弱(仁存方)。穴關元灸七壯。
便得小便。次服八味丸調理。
治婦人陰腫。穴氣沖治婦人小腹腫。婦人陰痛引心下。穴曲泉治婦人陰疝。穴沖門治女子疝。及小腹腫。溏泄癃遺尿。陰痛。面黑目痛。漏血。穴太沖。
治婦人傷寒過經不解。使經不傳。穴針期門治婦人汗出。穴陰蹺治婦人八部諸疾。穴伏兔治女子脊急痛。穴支溝治男子如蠱女子如阻。身體腰脊如解。不欲食。有此病者。宜用此法治之驗。穴涌泉陰谷治疝崩中。腹上下痛。腸。陰暴敗痛。穴合陽中都治女人陰中痛引心下。及小腹內絞痛。腹中五寒。穴灸交信治婦人卒中。噤語不言。風癇之疾。穴承漿治婦人疝氣客于膀胱。難于前后。泄而溺赤。穴灸足厥陰。左右各一所。
資生經云。太倉公診司空命婦曰。疝氣客于膀胱。難于前后。泄而溺赤。灸足厥陰脈左右各一所。即不遺溺而溲清。更為火齊湯飲之。而疝氣散。
治婦人傷風。發(fā)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七八日。熱除脈遲。身涼和胸脅下滿。如結胸壯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也。當刺期門穴。隨其實而取之。期門穴在乳直下筋骨近腹處。
是穴也。凡婦人病。法當刺期門。不用行子午法??掷p臟膜引氣上。但下針令病患吸五吸。停針良久。徐徐行針。此是平瀉法也。
凡針期門。必瀉勿補??煞嗜硕?。瘦人寸半深也。資生經云。凡婦人傷寒過經不解。
當刺期門。使經不傳。
衛(wèi)生寶鑒云。一婦人患熱入血室證。醫(yī)者不識。用補血調血補氣藥。涵養(yǎng)數(shù)日。遂成血結胸或權用前藥。予曰。小柴胡用已遲。不可行也。無已。則有一為刺期門可用矣。予不能針請善針者治之。如言而愈?;蛘邌栐弧崛胙?。何為而成結胸也。予曰。邪氣傳入經絡與正氣相搏。上下流行。或遇經水適來適斷。邪氣乘虛而入。血室為邪迫上入肝經。肝受邪則譫語而見鬼。復入中。則血結于胸中。何以言之。婦人平居。水當養(yǎng)于木。血當養(yǎng)于脾也。方未受孕則下之以為月水。既妊娠。則中畜之以養(yǎng)胎。及已產。則上壅之以為乳。皆血也。今邪逐血。并婦肝經。聚于中。結于乳下。故手觸之則痛。非劑可及。故當刺期門也。
治婦人小便數(shù)。泄不止。及治不覺遺瀝。穴關元治女遺尿。穴太沖治咳逆。
其法。婦人屈乳頭向下盡處骨間是穴。丈夫及乳小者。以一指為率正。男左女右。與乳相直間陷中。動脈處是穴。艾炷如小豆許。灸三壯。又期門穴在兩乳下一寸。艾炷如小豆大。灸三壯即止。婦人則屈乳頭下盡骨間動脈陷中是穴。
治婦人脊急目赤。穴支溝治疝瘕。按之如以湯沃股內至膝。飧泄。陰中痛。小腹痛堅。急重下濕。不嗜食。刺陰陵泉入二分。灸三壯。在膝下內側輔骨上陷中。伸足乃得之。
治疝崩中。穴中都治婦人陰痛。引心下小腹絞痛。灸膝外邊上方一寸宛宛中。
治胞中有大疝瘕積聚與陰引。穴大溪治疝瘕陰疝。穴太陰沖門治臍下疝積。胞中有血。穴四滿治腹?jié)M疝積。穴石門治疝瘕。穴四滿中極治婦人瘕。腸鳴泄利。繞臍絞痛。穴天樞灸百壯。三報之。勿針。
治婦人瘕聚瘦瘠。穴三焦俞灸百壯。三報。內廉后宛宛中隨年壯。又氣海灸百壯。
治婦人癥癖。腸鳴泄痢。繞臍絞痛。穴天樞百壯。三報。勿針。
婦人血氣痛
治子臟有惡血。內逆滿痛(資生經)。穴四滿(又主胞中有血)。石關治婦人血臟積冷。穴四滿治婦人血氣。穴陽蹺治婦人本臟氣血癖走刺痛。坐臥不得?;虼笮”阃?。不思飲食。左右腳下第二指第一節(jié)曲紋中心。各灸十壯。每壯如小豆大。甚驗。
治婦人賁豚搶心。穴關元中極治女人腹痛。穴天樞治婦人賁豚。穴關元中極陰交石門四海期門治女子血瘕。按之如湯沃股內。穴曲泉
血塊
治婦人因產。惡露不止。遂成疝瘕?;蛞蛟率虏徽{。血結成塊。穴中極治血瘕。穴漏谷曲泉治血癃。穴曲骨治血淋。穴復溜治血淋。穴丹田灸七壯。
治胸中瘀血。穴三里治內有瘀血。穴九曲中府治婦人瘕聚。穴關元治女子瘕聚腳膝無力。穴膀胱俞治血塊腹痛。穴陰交治瘕聚。灸氣海天樞各百壯治淋小便赤。尿道痛。臍下結塊如覆盆。或因食得?;蛞虍a得。惡露不下。遂成疝瘕。
或因月事不調。血結成塊。皆針之。穴間使
血崩
治血崩不止(資生經)。穴大敦治崩中。穴合陽治崩中漏下。穴石門氣海治崩中因產惡露不絕。穴中都治女子漏血不止。穴交信陰谷太沖三陰交治崩中漏下涌。穴石門治漏下惡血。月事不調。逆氣腹脹。穴氣海治女子漏下不止。穴三陰交太沖治漏血。小腹脹。體寒熱。腹?jié)M腫。及漏血小便黃。穴陰谷治經漏。穴太沖然谷治陰挺下血。陰腫或癢。漉清汁若葵汁。穴陰蹺治白崩。及血傷。帶下赤崩。灸小腹橫文。當臍孔直下百壯。又內踝上三寸左右百壯。
治崩中。穴陰石門治漏下赤白。及腹大堅。食不化。面色蒼蒼。穴天樞治經血過多。其色瘀黑。甚者崩下。吸吸少氣。臍腹冷極。則汗出如雨盡脈微小。由沖任虛衰。為風冷客乘胞中。氣不能固。關元灸百壯。宜鹿茸丸。
治女子月事不絕。帶下。產后惡露不止。繞臍冷痛。穴陰交治惡露不止。穴氣海中都治惡露不止。穴關元治因產惡露不止。穴中極石門治漏胞。下血不禁。關元灸兩傍三寸百壯。
治難產。月水不禁。橫生胎動。針三陰交治胎動。崩中下痢。賁氣上逆。針石門。一寸四分。
治漏胞見赤。灸胞門五十壯。灸氣海五十壯。
治崩中帶下。穴針灸中極治婦人經血過多不止。并崩中者。穴三陰交行間通里用毫針刺后。各灸二七壯。凡灸虛則炷火自滅。實則火吹滅。
月事
治月水不利。身熱腹痛。疝。陰腫。難乳。子上搶心。痛不得息。氣沖腰痛不得俯仰穴氣沖治女子經不通。穴會陰治月脈斷絕。穴關元治月事不利。季脅支滿。乳癰。心痛周痹。痛無常處。逆氣。喘不能行。穴足臨泣治婦人斷緒。又因惡露不止。月事不調。血結成塊。穴中極治月事不時。血結成塊。腸鳴腹痛。不嗜食。穴天樞治月事不來即多。心下悶痛。目KTKT不能遠視。陰挺出。小便淋瀝。腹痛。穴水泉治不月水。驚悲不樂。如墮墜。汗出面黑。病饑不欲食。婦人淋瀝。陰挺出。四肢淫濼心悶。及月水不調。嗜臥怠惰。手足偏枯不能行。穴陰蹺治月水不通。穴太沖治月水不調。穴陰包交信治經逆。四肢淫濼。陰暴跳。小腹偏痛。又云。主女子淋。陰挺出。月水不來。穴陰蹺治月事不利。見赤白而有身。則敗陰寒。穴行間治月水不利。見血而有身。則敗乳腫。穴足臨泣治月閉溺赤。脊強互引反折。汗不出。穴腰俞治經閉不通。穴中極治女人從小至大。月紅末嘗來。服黃芩牡丹湯兩劑后。灸乳下一寸黑員際。各五十壯。
治胎中痛惡血。月水不以時休止。腹脹腸鳴。氣上沖胸。穴天樞治月水不利。或暴閉塞。腹脹滿。癃淫濼。身熱乳難。子上搶心。若胞不出。眾氣盡亂治月經不斷。灸內踝下白肉際青脈上。隨年壯。
治小腹堅痛。月水不通。穴帶脈俠溪治小腹脹滿。痛引陰中。月水不至。則腰背痛。胞中瘕。子門寒。大小便不通。水道刺入二寸半。灸五壯。在大巨下三寸。
治女子下蒼汁不禁。中痛引小腹疼。大便不利。寒濕內傷。穴下。
治月事過時不止。穴隱白。刺立愈。
治婦人月事不調。王月則閉。男子失精。尿有余瀝。刺足少陰經。少陰在足內踝下動脈是也。
治婦人經脈不通。穴曲池支溝三里三陰交如經脈壅塞不通者。瀉之立通。如經脈虛耗不行者。補之經脈益盛。即通行矣。
治月事不調。泄利不止。賁氣上下。引腰脊痛。穴氣海治月脈不調。穴血海帶脈治月事不絕。穴陰交治月水不利。灸四滿治月水不調。血結成塊。穴間使治產后月水不禁。橫生胎動。穴三陰交治月水不利。賁血。上下無子。穴四滿。灸三十壯。
治月事不調帶下崩中。因產惡露不止。絞臍痛。穴氣海治血不通(衛(wèi)生寶鑒)。刺會陰入二寸。留七呼。灸三壯。
治子臟中有惡血。內迎滿痛。穴石關刺入一寸。灸五壯。
針灸門
治小兒二十四種法。
第一。牙關緊??诓婚_。灸耳門相對一寸七壯。穴在直耳門近眼。
第二鬼。手臍冷。眼不轉睛??谥衼y道。灸大拇指后紋每七壯。在大指節(jié)上。
第三獐。渾身壯熱。兩手如梳頭。啼哭聲促。灸兩手心。及頂前一寸。各灸二七壯。
第四牛。弄唇撮口。灸鬼門穴。在乳下。麥粒七壯。
第五。渾身壯熱。上氣抬肩。喘息不調。頭足俱冷。肚脹。灸兩肋頭。并發(fā)心各七壯兩肋是章門穴。
第六虎。目不轉睛。兩手不開。乍寒乍熱。灸百會穴。大拇指節(jié)上各三七壯。
第七貓。連牙欠。口吐舌上唇。灸人中穴。鼻柱下玉泉穴。在枕骨下一寸。第四椎兩邊各一寸半。各七壯。
第八風。灸玉枕穴。在腦杓尖頭二七壯。
第九螗螂。撮口吐沫。兩手在胸前。灸肩上頭臍心各三七壯。
第十蛇。吐舌不時狂。灸耳垂下。七壯。
第十一脾。胸內氣結。喘急不勻。灸臍下一寸三七壯。未瘥。灸胃管臍上四指。
并穴兩傍各四指。各七壯。腹中鳴是效。
第十二血。瀉血不定。灸大腹穴三壯。在足大指去爪甲如韭葉。
第十三搜腹。腳冷。瀉痢不常。灸脊。腰眼上四寸是。又灸穴兩旁各一寸半。各三七壯。未瘥。灸腰眼三七壯。
第十四心。吐逆不定。身體壯熱。灸百會穴三七壯。未瘥。后心三七壯。
第十五喑。不語言。灸玉泉穴。在玉枕下一寸。灸乳上三指。各二七壯。
第十六臘。不熱乳食。尋常多睡。眼不開。灸足踝骨上四寸。男內踝。女外踝各三七壯。又灸發(fā)際二七壯。
第十七雞。手愛抓人。口黑色。灸后心五壯。未瘥。灸兩手心各三七壯。
第十八候。搐一邊眼不住。灸前后心三七壯?;蛴惺秩缡犷^者。灸第六椎兩傍各一寸半。各三七壯。
第十九弓。身體壯熱。脊骨梁急如反弓。灸后心三七壯。未瘥。灸第九椎兩傍。各一寸半。三七壯。
第二十。干嘔不定。四肢無力。灸氣十五壯。第十二椎兩傍。灸各一寸半。
第二十一癇。握兩手如弓。不轉眼睛。灸后心五十壯。
第二十二。面青撮口。眼中淚下。此是被軍星所作。灸后心五十壯。
第二十三。驚哭不定。切牙作聲。廉貞星所作。灸第五椎下兩傍各一寸半。各三七壯第二十四。揉眼睛咬指甲。此是文曲星所作。灸兩手心三七壯。未瘥。灸中指頭七壯。
治小兒驚。牙關硬。百會上灸三七壯。又灸耳后一寸當時得效。
舌砥唇連牙欠口。此名牛星。灸人中三七壯。
愛吐逆舌不住。名蛇驚。灸承漿穴二壯。
愛咬人名狐。灸后心一百壯。下元虛脹。腹氣塊排連臍上臍心。灸一七壯。
翻眼抬睛名天。于足大拇指當節(jié)上。灸一七壯。
破腹害肚。米谷不消。腳脈不行。是尋腹病。準前之穴灸之。多睡。瞑目不開。內踝上面正四寸。急灸之。
疳病
治小兒疳瘦。于胸下鳩尾骨尖上灸三壯。次于脊下端尾翠骨尖上。灸三壯。兼小兒疳瘦脫肛。體瘦渴飲。形容瘦瘁。諸方不瘥。尾翠骨上三寸骨陷中。灸三壯。
治小兒驚疳黃瘦。痞塊腹脹瀉痢。一切損虛。灸鳩尾下。臍上中傍中脘穴二七壯。又脊骨從上第十椎下兩傍各一寸半。脾穴二七壯。甚佳。
治小兒脾神法。未灸之前。先于土田地上。畫個十字中心。先灸一炷。令云。不灸天神不灸地神。只灸脾神。灸畢后。灸病兒。男左女右手。用竹片四五寸長。令小兒搦定拳頭。將竹片于中指背節(jié)頭為準。比至中節(jié)盡處。將竹虛折過。再比回一般齊折。折作如此樣。令點腰眼下。左右隱然有二坑窩處。將此樣竹二尖頂一窩。穴中尖落處。即腰眼也。如此比定。
窩以上尖為腰眼穴。具艾炷。驗小兒歲數(shù)大小。病勢輕重。加減。小者如箸頭大。大者如小指尖大。多者灸四七。少者灸三七。灸畢。男于左腳腕上凹中窩穴內。拔出火氣。小兒三歲以下。灸三炷。五歲以上灸七壯。灸畢。將竹杖如上者通長。舒直于病兒心坎上邊。立直竹片下過盡處為穴。心坎作如此樣。亦看小兒大小。及病勢輕重。輕則灸三炷。重則灸二七。
病發(fā)者中病也。如不發(fā)??捎冒l(fā)瘡物。令小兒食之即發(fā)。既發(fā)之后。卻須忌口十數(shù)日。于瘡愈則有效驗。只在十日半月之間。進飲食。退黃色。變容顏。取萬全之效。吾家之孫。賴此以活。余人愈者亦多。如欲灸時。若得知穴法人點定尤佳。
治小兒腹大。灸水分。
治小兒無辜疳。腦。后頂邊有核如彈子。按之轉動。軟而不疼。其間有蟲如米粉。不速破之則蟲隨熱氣流散。淫蝕臟腑。以致肢體作癤瘡。便利膿血。壯熱羸瘦。頭露骨血。皆因氣血虛憊所致?;蛞蜾藉獌阂隆B队陂芟?。鳥落羽所污。兒被此衣蟲入皮毛。亦致斯疾。凡曬兒衣。隨須微火烘之。治用針刺破。以膏藥貼則愈。
治小兒癖氣。久而不瘥者。灸中脘一穴。章門一穴。在大橫外直臍季肋端。側臥。曲上足。
舉臂取之。右中脘章門二穴。各灸七壯。臍后脊中。灸二七壯。取中脘從羯肝下取病患四指是穴。灸之無不效也。
治小兒乳癖。用粗線二條。各量兩乳頭。中間闊狹。于兩乳頭上。垂下照端直方。停對兩乳于左右肋上。各灸七壯。炷如麥粒大。
治小兒癖(出危氏方)。灸兩乳下一寸各三壯。
治小兒哺露。灸大椎穴。又灸尺澤。在腕內橫紋中尖。又灸九角。
治小兒疳蝕瘡。灸第十五椎俠脊兩傍七壯。未瘥。再加七壯。
治小兒腹?jié)M。不能食飲。穴懸鐘治羸瘦不肥。食飲少。不生肌膚(出資生經)。灸胃三壯。在第十二椎下兩傍。各一寸半(一作一壯)。
治小兒身羸瘦。賁豚腹腫。四肢懈惰。肩背不舉(出濟生拔粹)。灸章門二穴。二七壯。
在大橫外直臍季肋端。側臥。屈上足伸下足舉臂取之。
嘔吐
治嘔吐(出全嬰方)。灸上脘中脘各三壯。上脘在臍上五寸。中脘在臍上四寸。
治小兒嘔吐奶汁(出幼幼新書)。灸中庭一穴一壯。在膻中穴下一寸陷者中。
治吐利過多。手足厥冷。六脈沉細。灸第二腳指上中節(jié)紋三壯立愈。男左女右。
治小兒嘔吐泄痢。穴脈治小兒嘔吐涎沫。穴顱囟治霍亂已死無命。有暖氣者(出全嬰方)。取草一圍。從足指踵至根匝量取等折一半。以度從足跟著地處。上行度盡是穴。灸七壯。
瘧
治小兒瘧疾。灸大椎百會。各隨年壯。
治兒小溫瘧。灸兩乳下一指。三壯。
治小兒瘧久不愈。灸足大指次指外間陷者中。各一壯。內庭穴也。
泄利
治小兒秋深冷利不止者。灸臍下二寸三寸間動脈中。三壯。
治小兒洞泄。穴然谷治小兒脫肛瀉血。深秋不止。及疳利脫肛。灸龜尾一壯。脊端窮骨也。
治小兒大腸虛。肛門出(出直指方)。灸百會穴。直取前后發(fā)際折中。橫取兩耳尖折中。
在頭之中心。端正螺毛處是也。兩手握蒜灸。灸則肛腸自收。
治小兒脫肛瀉血。每廁。臟腑撮痛不可忍者(出明堂經)。灸百會穴七壯。
治小兒痢下赤白。秋末脫肛。每廁。腹痛不可忍者(明堂作肛疼)。灸十二椎下節(jié)間。名接脊穴。一壯。
治臟熱。肛門脫出。及疳痢脫肛。體瘦渴飲。形容瘦悴。諸治不瘥。灸頂上旋毛中三壯即入。又灸尾翠骨三壯。又灸臍中。隨年壯。
岐伯曰。兼三伏內。用桃枝水浴兒。午時當日灸之。后用青綿子拭。當有疳蟲隨汗而出此法神效。
玉石上部
玉泉(畏款冬花)玉屑(惡鹿角)丹砂(惡磁石。畏咸水)曾青(畏菟絲子)石膽(水英為使。畏牡菌桂。芫花。辛夷。白薇。菌。音郡)鐘乳(蛇床為使。惡牡丹。玄石。牡蒙。畏紫石英。蓑草)云母(澤瀉為使。畏甲。及流水。。音駝)樸硝(畏麥句姜)硝石(火為使。惡苦參??嗖?。畏女菀)芒硝(長石為使。畏扁青。附子。不欲甲,黃連。麥句姜)白礬(甘草為使)滑石(石韋為使。惡曾青)紫石英(長石為使。畏扁青。附子。不欲惡細辛。畏蜚蠊。按蠊、音廉)白石脂(燕糞為使。惡松脂。畏黃芩)太一余糧(杜仲為使畏鐵落。菖蒲。貝母)
玉石中部
水銀(畏磁石)殷孽(惡防己。畏本)孔公孽(木蘭為使。惡細辛)陽起石(桑螵蛸為使惡澤瀉。菌桂。雷丸。蛇蛻皮。畏菟絲子。菌、音郡。蛻、音脫)凝水石(畏地榆。解巴豆毒)石膏(雞子為使。惡莽草。鬼臼)磁石(柴胡為使。畏黃石脂。惡牡丹。莽草。殺鐵毒)玄石(惡松脂。柏子仁。菌桂。菌、音郡)理石(滑石為使。畏麻黃)
玉石下部
青瑯(得水銀良。畏雞骨。殺錫毒)石(得火良。棘針為使。惡虎掌。鬼臼。屎細辛。畏水)特生石(得火良。畏水)方解石(惡巴豆)代赭(畏天雄)大鹽(漏蘆為使)
草藥上部
六芝(薯蕷為使。得發(fā)良。惡恒山。畏扁青。茵陳)天門冬(垣衣。地黃為使。畏曾青)麥門冬(地黃。車前為使。惡款冬??囵N房鄥?。青襄)術(防風。地榆為使)女葳、葳蕤(畏鹵咸。)干地黃(得麥門冬。清酒良。惡貝母。畏蕪荑)菖蒲(秦艽、秦皮為使。惡地膽麻黃。艽、音膠)遠志(得茯苓、冬葵子、龍骨良。殺天雄、附子毒。畏真珠。蜚蠊。藜蘆。齊蛤)澤瀉(畏海蛤。父蛤)薯蕷(紫芝為使。惡甘遂)菊花(木枸杞根、桑白皮根為使)甘草(術、干漆、苦參、為使。惡遠志。及甘遂。大戟。芫花。海藻。)人參(茯苓為使惡溲疏。及藜蘆。溲音搜。。音疏)石斛(陸英為使。惡凝水石。巴豆。畏白僵蠶。雷丸)牛膝(惡熒火。鱉甲。陸英。畏白前)細辛(曾青。棗根為使。惡野狼毒。山茱萸。黃畏硝石?;?。反藜蘆)獨活(蠡實為使。蠡、音禮)柴胡(半夏為使。惡皂莢。畏女菀藜蘆)(音淹)(音閭)子(荊子。薏苡仁。為使。薏。音意。苡。音以)菥(音錫)(音覓)子(得荊子。細辛良。惡干姜。苦參)龍膽(貫眾為使。惡防葵。地黃)菟絲子(宜丸不宜煮。得酒良。薯蕷。松脂。為使。惡菌、、音桓。菌、音郡)巴戟(覆盆子為使。惡朝生雷丸。丹參)蒺藜子(烏頭為使)防風(惡干姜。藜蘆。白蘞。芫花。殺附子毒)絡石(杜仲。牡丹為使。惡鐵落。畏菖蒲。貝母)黃連(黃芩。龍骨。理石為使。惡菊花。芫花。
玄參。白蘚。畏款冬。勝烏頭。解巴豆毒)沙參(惡防己。反藜蘆)丹參(畏咸水。反藜蘆)天名精(垣衣為使)決明子(蓍實為使。惡大麻子)芎(白芷為使)續(xù)斷(地黃為使。
惡雷丸)黃(惡鱉甲)杜若(得辛夷。細辛良。惡柴胡。前胡)蛇床子(惡牡丹。巴豆。貝母)茜根(畏鼠姑)蜚蠊(得烏頭良。惡麻黃)薇銜(得秦艽良)五味子(蓯蓉為使。惡葳蕤勝烏頭)
草藥中部
當歸(惡茹。畏菖蒲。海藻。牡蒙。。音閭。菇。音如)秦艽(音膠。菖蒲為使)黃芩硝石。鱉甲。小薊。反藜蘆)干姜(秦椒為使。惡黃芩。黃連。天鼠糞。殺半夏。莨菪毒。
莨。音浪。菪。音蕩)本(惡茹)麻黃(濃樸為使。惡辛夷。石韋)葛根(殺野葛。巴豆百藥毒)前胡(半夏為使。惡皂莢。畏藜蘆)貝母(濃樸。白薇為使。惡桃花。畏秦艽。
礬石。莽草。反烏頭)(音括)KT(音婁。枸杞為使。惡干姜。畏牛膝。干漆。反烏頭)玄參(惡黃。干姜。大棗。山茱萸。反藜蘆)苦參(玄參為使。惡貝母。漏蘆。菟絲子。
反藜蘆)石龍芮(大戟為使。畏蛇蛻。吳茱萸)石韋(滑石、杏仁為使。得菖蒲良)狗脊(萆為使。惡敗醬)萆(薏苡為使。畏葵根。大黃。柴胡。牡蠣。前胡)蘧麥(蓑衣、牡丹為使。惡桑螵蛸)白芷(當歸為使。惡旋復花)紫菀(款冬花為使。惡天雄。蘧麥。雷丸遠志。畏茵陳)白蘚皮(惡桑螵蛸。桔梗。茯苓。萆)白薇(惡黃。干姜。干漆。大棗山茱萸)紫參(畏辛夷)仙靈脾(薯蕷為使)牡丹(畏菟絲子)款冬花(杏仁為使。得紫菀良。惡皂莢。硝石。玄參。畏貝母。辛夷。麻黃。黃芩。黃連。黃。青葙)漢防己(殷孽為使。惡細辛。畏萆。殺雄黃毒)女菀(畏鹵咸)澤蘭(防己為使)地榆(得發(fā)良。惡麥門冬)海藻(反甘草)
藥相反歌
貝母半夏并栝蔞。白蘞白芨反烏頭。細辛野狼毒五參輩(人參、丹參、沙參、玄參、苦參)偏與藜蘆結冤讎。大戟芫花兼海藻。甘遂以上反甘草。記取歌中十八反。莫使同行真?zhèn)€好。
烏頭反半夏。KT、貝母、白蘞。甘草。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藜蘆反五參、細辛、芍藥。
服諸藥禁忌
有術。勿食桃李仁。及雀肉。胡荽。大蒜。青魚、等。
有藜蘆。勿食貍肉。
有巴豆。勿食蘆筍及野豬肉。
有黃連、桔梗。勿食豬肉。
有地黃。勿食蕪荑。
有半夏、菖蒲。勿食飴糖魚肉。
有細辛。勿食生菜。
有甘草勿食菘菜。
有牡丹。勿食生胡荽。
有商陸。勿食犬肉。有恒山。勿食生蔥、生菜。
有空青、朱砂。勿食生血物。
有茯苓。勿食醋物。
有鱉甲。勿食莧菜。
有天門冬。勿食鯉魚。
服藥。不可多食生胡荽。及蒜。雜生菜。又不可食諸滑物。果實等。又不可食肥豬、犬肉。油膩。肥羹。魚膾。腥臊等物。
肝臟用藥
蕤仁(溫。微寒)空青(大寒)石膽(寒)決明子(平。微寒)青葙子(微寒)曾青(小寒)升麻(平。微寒)龍腦(平。微寒)玄參(微寒)梔子(寒。大寒)枸杞子(微寒)苦參(寒)車前子(寒)菊花(平)石(大熱。生溫。熟熱)烏賊魚骨(微寒)兔肝(寒。平)酸棗仁(平)秦椒(生溫。熟寒)黃連(寒。微寒)蔓荊子(溫)竹瀝(大寒)熊膽(寒)青羊膽(溫)阿膠(平。微溫)細辛(溫)青石脂(平)
心臟用藥
麥門冬(平。微寒)遠志(溫)丹參(微寒)紫石英(溫)犀角(寒。微寒。玉屑平)鐵粉(平)銀屑(平)朱砂(微寒)牛黃(平)茯神(平)真珠(寒)凝水石(寒。大寒)菖蒲(溫)龍齒(平。微寒)鐵精(微寒)黃連(寒。微寒)羚羊角(溫。微寒)茯苓(平)生地黃(大寒)竹瀝(大寒)赤石脂(大溫)
脾臟用藥
黃(微溫)柴胡(平。微寒)附子(溫。大熱)枳實(寒。微寒)陳橘皮(溫)人參(微寒。微溫)木通(平)濃樸(溫。大溫)干姜(溫。大熱。)曲(大熱)大麥(溫。平)檳榔(溫)胡椒(大熱)肉豆蔻(溫。)丁香(溫)高良姜(大溫)蓽茇(音撥大溫)石蜜(平。微溫)
玉石部
朱砂一名珠砂(作朱名真朱)。丹砂。豆砂。云母砂。米砂。光明砂。土砂。馬牙砂。
石砂。無重砂。
玉屑一名白玉。綠玉。烏玉。
玉泉一名玉札。玉液。瓊漿。
云母一名云珠。云華。云英。云液。云砂。磷石。
石鐘乳一名公乳。蘆石。夏石。竹乳。
礬石一名羽KT。羽澤(青白者名馬齒礬。黃黑者名雞屎礬)。
礬有五種。青礬。白礬。黃礬。黑礬。絳礬。
硝石一名芒硝。樸硝。馬牙硝。生硝。
滑石一名液石。共石。脫石。番石。
石膽一名畢石。黑石。棋石。銅勒。空青。曾青。
禹余糧一名白余糧。
太一余糧一名石腦。
白石英黃端白棱名黃石英。赤端名赤石英。青端名青石英。黑端名黑石英。紫端名紫白石脂一名白符。
黑石脂一名石涅。石墨。白青。綠青。石中黃子。無名異。菩薩石。婆娑石。綠礬。柳絮石。扁青。
雄黃一名黃金石。石黃。薰黃。
食鹽一名光明鹽。戎鹽。石鹽。馬齒鹽。井鹽。青鹽。臭鹽。白鹽。黑鹽。柔鹽。酸雌黃一名石榴黃。赤色者名石亭脂。青色者號冬結石。半黑半白者名神驚石。土硫黃水銀一名汞。
石膏一名細理石。
金屑一名生金。
鐵屑一名朱砂銀。
靈砂一名二氣砂。
水銀粉一名汞粉。
磁石一名玄石。處石。磁君。
四面吸鐵一斤者名延年砂。四面吸鐵八兩者號續(xù)未石。四面吸鐵五兩者號曰磁石。
玄石一名玄水石。虔石。綠鹽。
凝水石一名白水石。寒水石。凌水石。
陽起石一名白石。石生。羊起石。
孔公孽一名通石。
殷孽一名姜石。
蜜陀僧一名沒多生。
鐵精一名鐵。淬鐵水刀煙。鐵漿。鐵稱錘。鐵華粉。生鐵。鐵粉。
鐵落一名鐵液。鋼鐵。柔鐵。
石腦一名石飴餅。
理石一名立制石。肌石。珊瑚。
石蟹一名浮石。
長石一名方石。真理石。土石。馬銜。
礪石一名磨石。
石花一名乳石。桃花石。
光明鹽一名石鹽。
石床一名乳床。逆石。
膚青一名推青。推石。馬腦。太陰玄精石。鹽精。車轄。
伏龍肝釜月中墨。一名釜臍墨。
鍛石一名惡灰。希灰。石。石。
石一名青分石。立制石。固陽石。白石。大白石。澤乳。食鹽。鼠鄉(xiāng)。砒霜。鐘砂一名北亭砂。狄鹽。
鉛丹一名鉛華。黃丹。
鉛一名錫鉛。
粉錫一名解錫(今化鉛作胡粉也)。定粉。赤銅。一名赤金。銅落。
自然銅一名石髓鉛。
銅青一名銅綠。
錫一名白。
代赭石一名須丸。血師。赤土。石燕。
戎鹽一名胡鹽。大鹽。鹵鹽。漿水。井華水。菊花水。地漿。臘泉水。
半天河一名竹籬頭水。熱湯。
白堊一名白善。
冬灰一名藜灰。
青瑯一名石珠。
特生石一名蒼石。鼠毒。
握雪石一名化公石。石腦。梁上塵。
土殷孽一名土乳。車脂。中膏。鍛灶灰。淋石。
方解石一名黃石。方石。
礞石一名青礞石。姜石。粗黃石。井泉石。
蒼石一名蒼。
花蕊石一名花乳石。石蠶。石腦。白磁瓦。烏克瓦。不灰木。氣砂。
硼砂一名鵬砂。
鉛霜一名鉛白霜。
草部
黃精一名重樓。菟竹。雞格。救窮草。鹿竹。垂珠。黃芝。
菖蒲一名菖陽。蕘韭。
菊一名節(jié)華。日精。女節(jié)。女華。女莖。更生。周盈。傅延年。菊花。陰成??噢病?/span>
珠子菊。回蜂菊。羊歡草。地薇蒿。荼苦蒿。
三月名玉英。六月名容。九月名金精。十二月名長生。
以上用各月寅日收。
人參一名人。鬼蓋。神草。人銜。土精。血參。
術一名山薊。山姜。山連。山芥。天薊。山精。吃力伽。楊桴。桴薊馬薊。
天門冬一名顛勒。顛棘。滿冬。地門冬。門冬。
牛膝一名百倍。
甘草一名蜜甘。美草。蜜草。草。HT大苦。國老。
地黃一名地髓。。KT。浮水者為天黃。半沉半浮者人黃。沉下者為地黃。
菟絲子一名菟蘆。菟縷。唐蒙。玉女。赤綱。菟累。女蘿。
茺蔚一名益母。益明。大札。貞蔚。郁臭草。萑??嗟筒荨X摀?。夏枯草。
遠志一名棘菀。繞。細草。葉乃小草。
木香一名蜜香。一名女萎。熒。地節(jié)。玉竹。萎蕤。馬薰。委萎。青粘。黃芝。
防葵一名藜蓋。房苑。爵離。農果。利茹。方蓋。
柴胡一名地薰。山菜。茹草。茈姜。爾雅云一名藐干。葉名蕓蒿。
麥門冬一名禹韭。禹余糧。冬。忍冬。忍凌。不死草。仆壘。隨脂。羊韭。愛韭。
獨活一名羌活。羌青。護羌使者。胡王使者。獨搖草。
青木香一名五香。一名五木。
升麻一名周麻(一云。升麻是落新婦根也)。又謂之雞骨升麻。
車前子一名當?shù)馈\?。蝦蟆衣。牛遺。勝寫。馬寫。牛舌草。
薯蕷一名山芋。玉延。土。薯。山羊。修脆。兒草。。
薏苡仁一名解蠡。屋。芑實。米。KT珠。
澤瀉一名水瀉。及瀉。芒芋。鵠瀉。。
龍膽一名陵游。俗呼為草龍膽。又有山龍膽。
細辛一名小辛。細莘。少辛。
石斛一名林蘭。樊生。杜蘭。石蘧。又一種名水斛。麥斛。雀髀斛。一名谷菜。白草苦菜。鬼目草。又有菜。
巴戟天一名三蔓草。不凋草。
白蒿一名蘩。皤蒿也。蓬蒿。由胡。旁勃。
赤箭一名離母。鬼督郵。合離草。獨搖芝。
子一名菥大蕺。馬辛。大薺。菥子。老薺。
赤芝一名丹芝。青芝一名龍芝。黑芝一名玄芝。白芝一名玉芝。黃芝一名金芝。紫芝一名木芝。瑞芝。瑞草。
卷柏一名萬歲。豹足求股。交時。藍實。
絡石一名石鯪。石蹉。略石。明石。領石。懸石。耐冬。石血。石龍?zhí)佟D旧彙5劐\地噤。滂藤。薜荔。土豉藤。長春藤。木蓮藤。龍鱗。
黃連一名玉連。支連。
芎一名胡。香果。馬銜芎。京芎。雀腦芎。葉苗名薇蕪。蘼蕪(葉也)。茳蘺(苗也)。
蒺藜子一名旁通。屈人。止行。茨。休羽。升推。即藜。據(jù)于蒺藜。詩云。墻有茨。不可掃也。
防風一名銅蕓。茴草。百枝。屏風。簡根。百蜚。
黃一名戴糝。戴椹。獨椹。KT草。蜀脂。百本。王孫。又一種名曰白水。赤水肉蓯蓉一名肉松容。
香蒲一名蒲厘?;S細若金粉。香蒲。蒲黃苗也。俗名蒲槌。亦謂之蒲萼。一名睢。
醮香茅。甘蒲。菖蒲。菁蒲。臭蒲。
續(xù)斷一名龍豆。屬折。接骨。南草。諾藤。馬薊。
漏蘆一名野蘭。莢蒿。根名鹿驪。老公花。鬼油麻。木藜蘆。
營實一名薔薇。薔麻。牛棘。牛勒。薔蘼。山棘。
天名精一名麥句姜。蝦蟆藍。豕首。玉門精。彘顱。蟾蜍蘭。覲。。首。鹿活草。天蔓菁。地菘。天蕪精。豕首。大鞠蘧麥。劉草。
決明子一名馬蹄決明。蔞蒿子。。關西謂之。又石決明。
丹參一名紉蟬草。赤參。逐馬。奔馬草。山參。木羊乳。
茜根一名地血。茹。茅搜。茜。牛蔓。
飛廉一名漏蘆。天薺。伏豬。飛輕。伏兔。飛雉。木禾。
五味子一名會及。玄及。。壯味。。
旋花一名筋根花。旋復花。續(xù)筋根。腸草。鼓子花。
千歲一名蕪。藤。苣瓜。葛。
蘭草一名水香。太吳。蘭香。煎澤草。蘭澤草。香水蘭。忍冬香。蘭澤香。都梁香。
蛇床子一名蛇粟。虺床。蛇米。思益。毒。棗棘。薔蘼。肝馬床。
地膚子一名地葵。地麥草。涎衣草。益明。落帚子。鴨舌草。苗名獨帚。
景天慎火。一名火母。一名杜蘅。杜蓮。白芩。白蓮。杜若。若芝。土鹵(杜蘅也)。楚蘅(杜若也)。
沙參一名知母??嘈?。志取?;㈨?。白參。識美。文希。
茵陳蒿俗云龍腦薄荷。
白兔藿一名白葛。
徐長卿一名鬼督郵。別仙蹤。
石龍芻一名龍須草。草續(xù)斷。龍珠。龍華。懸莞。方賓。
薇銜一名麋銜。承膏。承肌。無心。茺蔚。吳風草。鹿銜草。
云實一名損實。云英。天豆。臭草。羊石子草。馬豆。又苗名草云母。
王不留行一名禁宮花。剪金花。剪金草。
鬼督郵一名獨搖草。白花藤。
地不容一名解毒子。
干姜(生姜)一名母姜。
耳實一名胡子。地葵子。。常思。羊負來。蒼耳子。江東呼為常。一云卷耳子。苓耳。幽洲人謂之爵耳子?;蛑^耳草?;蛑^白胡。俗呼道人頭。
麻黃一名卑相。龍沙。卑鹽。
葛根一名葛?;ㄒ幻u齊根。鹿藿。黃斤。
栝蔞實名黃瓜。果。藥皮。澤姑。天瓜。果裸。地樓。
苦參一名水槐。苦。地槐。兔槐。驕槐。白莖?;⒙椤\饲o綠。白陵郎。春生。
當歸一名干歸。馬尾當歸。草當歸。真當歸。蠶頭當歸。山蘄。
芍藥一名白芍。余容。食。解食。。牛亭??呻x。合歡忘憂。
通草一名丁翁。附支。南人或名燕?;蛎麨醺?。王翁木通。通脫木?;钴苊摳鶕?jù)商蠡實一名荔實。劇草。三堅。豕首。馬蘭子。荔挺。呼為旱蒲。亦為豚耳。
瞿麥一名巨句麥。大菊。大蘭。杜母草。燕麥。蘧麥。又云石竹。
玄參一名重臺。玄臺。鹿腸。正馬。咸。端。逐馬。
百合一名重箱。摩羅。中逢花。強瞿。重邁。中庭。
秦花一名秦瓜。
知母一名母。連母。野蓼。地參。水參。水浚。貨母。母。女雷。女理。兒草。
鹿列。韭逢。兒踵草。東根。水須。沈燔。HT。藩。昌支。
貝母一名空草。藥實??嗷?。苦菜。草勤母。虻。
白芷一名芳香。白。。莞。苻蘺。澤芬。葉名麻。
淫羊藿一名剛前。俗名仙靈脾。俗名黃連祖。千兩金。干雞筋。放杖草。棄杖草。俗呼三枝九葉草。
黃芩一名腐腸。空腸。內虛。黃文。經芩。妒婦。丸者名子芩。印頭。尾芩。
狗脊一名百枝。強膂。扶蓋。扶筋。狗脊。赤節(jié)。
石龍芮一名魯果能。地椹。石能。彭根天豆。俗為水堇。
茅根一名蘭根。茹根。地菅。地筋。兼杜。俗謂之茅根。茅香。
紫菀一名紫茜。青菀。白菀。即女菀。又號羊須草。
紫草一名紫丹。紫。藐苗。茈。
敗醬一名鹿腸。鹿首。馬草。澤敗。鹿醬。酸醬。
白蘚俗呼為白羊蘚?;蛎纂S置鹑竷航?。又名地羊膻。
酸醬一名醋漿。。寒漿也。江東人呼為苦。
紫參一名牡蒙。眾戎。童腸。馬行。乃王孫。
本一名鬼卿。地新。微莖。
石韋一名石。石皮。
萆一名赤節(jié)。時人呼為白菝。
杜蘅俗名馬蹄香。
白薇一名白幕。薇草。春草。骨美。
菝又名金剛根。土瓜草。大青。
女萎亦名蔓楚,石香葉。一名石蘇。
艾葉一名冰臺。醫(yī)草。艾蒿。
惡實一名鼠粘草。即牛蒡子。
水萍一名水荇。水白術蘇菜。
地榆花紫黑如豉。故名玉豉。
王瓜一名土瓜。鉤茹。HT茹。菟瓜。老鴉瓜。芴菲鉤KT。
大小薊大薊是虎薊。又名刺薊。山牛蒡。小薊是貓薊。
昆布一名紫菜。綸布。
海藻一名落首。石發(fā)。海羅。石帆。石衣。。
澤蘭一名虎蘭。龍棘?;⑵?。水香。都梁香。俗名蘭香。
防己一名解離。
天麻苗名赤箭。赤箭芝。定風草。
阿魏一名阿虞。薰渠。
香子一名茴香。土茴香。
紅藍花一名黃藍。即紅花。
款冬花一名橐吾。顆凍虎須。菟奚。氏冬。
牡丹一名鼠姑。鹿韭。百兩金。
原三棱只生細根者。謂之雞爪三棱。不生細根。謂之黑三棱。石三棱。
姜黃一名云是。廉姜。
蓽茇醬。
蘿摩一名芄蘭。雀瓢。女青。郁金番人謂馬。
蘆薈一名訥會奴會。俗名象膽。
馬先蒿一名馬屎蒿。爛石草。馬新蒿。又白蔚。牡。俗名虎麻。
延胡索一名肉豆蔻。胡名迦拘勒。
補骨脂一名破故紙。婆固脂。胡韭子??s砂蜜。
零陵香一名燕草。薰草即香草也。蕙草。
蓬莪術一名蓬莪。。波。
積雪草一名連錢草。地錢草?;蛎『?。柳城郡盡呼為海蘇。
白前俗名石藍。
薺一名。白藥子。一名白面根。
葒草一名鴻鵠。馬蓼即水紅也。大蓼。
莎草一名。侯莎。根名香附子。續(xù)根草。水巴戟雀頭香。莎結。亦云草附子。
蓽澄茄亦名毗陵茄子。
胡黃連一名割孤露澤。般若苔。紅豆蔻。
時蘿一名慈謀勒。
艾香一名艾。甘松香。
垣衣一名烏韭。垣嬴。天韭。鼠韭。若邪。
陟厘一名鳧葵。即菜也。側黎。水苔。石發(fā)。石衣。
女苑一名茆。織女菀。白菀。
王孫吳名白功草。楚名王孫。齊名長孫。黃孫。海孫。蔓延。黃昏。牡蒙。
蜀羊泉一名羊泉。羊飴。俗名漆姑葉。
菟葵一名。
草一名榮。
鯉腸一名連子草。金陵草。俗名旱連子。
爵床俗名赤眼。井中苔及萍藍。
茅香馬蘭。北人見其花呼為紫菊。
使君子一名留求子。
白豆蔻一名多骨。
地筍細澤蘭根也。
陀得花胡人呼為三勒漿。
附子一名八角附子。
烏頭一名奚毒。土附子。烏喙。江東名堇。茛。帝秋。毒公。果負。耿子。芨。堇。
剪草根名白藥。
射罔一名奚毒。附子。烏喙。
天雄一名白幕。
側子一名茛。
半夏一名守田。地文。水玉。和姑。羊眼半夏。
虎掌一名由跋。亦呼天南星。
鳶尾一名烏丸。射干苗。
大黃一名將軍。黃良?;饏?。膚如。
鉤吻一名野葛。毒根。
葶藶一名丁歷。蒿。大室。大通。狗薺。
桔梗一名利如。房圖。白藥。梗草。
莨菪一名橫唐。行唐。全人家多作野狼。天仙子。
草蒿一名青蒿。萬潰。江東人呼為蒿。HT。爾雅云。蒿HT。北人呼為青蒿。
旋復花一名戴椹。金沸草。盛椹。盜庚。
藜蘆一名蔥苒。蔥。山蔥。鹿蔥。蔥葵。豐蘆。蕙葵。
常山一名互草。葉名蜀漆。又呼黃者為雞骨常山。
射干一名烏扇。烏蒲。烏。烏吹。草姜。鳳翼。根鳶頭。葉是鳶尾。本經云。蠻姜蛇含一名蛇銜。威蛇。雀瓢。尖葉號竟命草。
蜀漆一名雞屎草。鴨屎草。恒山?;ゲ?。
甘遂一名甘。陵。陵澤。重澤。主田。
白蘞一名菟核。白草。白根。昆侖。
青葙子一名草蒿。蔞蒿。草。荊襄人名為昆侖草。又一種黃花名陶朱術。
菌一名蘆。鸛蘆。
白芨一名甘根。連及草。
大戟一名邛鉅。澤漆根也。
澤漆一名漆莖。大戟苗也。
茵芋一名完草。卑共。
貫眾一名貫節(jié)。貫渠。百頭。虎卷。扇符。爾雅云。濼即貫眾。伯萍。藥藻。俗呼草鴟頭。
牙子一名野狼牙。野狼齒。野狼子。大牙。及己。
羊躑躅一名玉支。陶于梔子。
何首烏一名也苗。交藤。夜合。地精。陳知白。赤葛藤。夜交。桃柳藤。首烏大者號威靈仙一名能消。
牽牛子一名種三百草。金鈴。盆甑草。草金鈴。
商陸一名荔根。夜呼。白昌。當陸。爾雅。馬尾。關西呼為。江東呼當陸。俗呼樟柳根。莧陸。一種名赤昌。章陸。
蓖麻一名萆麻。
蒴一名堇草。芨。陸英。爾雅注。烏頭苗也。
天南星一名鬼。即虎掌。小者名由跋。
羊蹄根一名東方宿。連蟲陸。鬼目。蓄。今人呼為禿菜。。當藥。。
菇根南人呼為菱草菌。蔣草。茭白菇首。爾雅名蘧。茭郁菇封。菇蔣草。實名雕胡米。茭首。長安人名雕胡。葭蘆之米。紫綠節(jié)。
蓄又呼為竹。爾雅云。竹蓄。一物三名也。詩云。綠竹猗猗。
苧根即今續(xù)苧也。又有山苧。
白頭翁一名野丈人。胡王使者。奈何草。
甘蕉根一作藤。俗人呼為籠。紅蕉。水蕉,牙蕉。一云五葉。即鳥蘞草也。
鬼臼一名爵犀。馬目毒公。九臼。天臼。解毒。害母草。
蘆根花名蓬。爾雅名葭華。又名。萑。KT。。烏區(qū)。荻?;ń悦妗C裙S皆名灌。通一物也。又碧色者名碧蘆。
角蒿一名莪蒿。莪。蘿蒿。KT蒿。
仙茅一名獨茅根。茅瓜子。婆羅門參。又呼為阿須干陀。
羊桃一名鬼桃。羊腸。萇楚。銜弋。銚弋。紐子根。一種生蜀川。名羊桃根也。
鼠尾草一名。山陵翹烏草。水青。
女青一名雀瓢。
劉寄奴一名金寄奴。
骨碎補一名胡孫姜。石。骨碎布。侯姜。一云是樹上寄生草。又名石毛姜。
故麻鞋底一名千里馬。麻鞋名也。
連翹三廉。連苕。連草。旱蓮子。旱蓮草。一名異翹。蘭華。析根。枳爾雅。連。異翹。
敗蒲席機上織者為席。席下重濃者為薦。又名蒲薦。蒲蓋作者。名薦編薦索。船家用狀如蒲帆。
續(xù)隨子一名拒冬。千金子。菩薩豆。千兩金。聯(lián)步。
山豆根一名解毒。黃結。中藥。
三白草一名三葉白草。
茹一名屈據(jù)。離婁。漆頭。蛇莓汁。
金星草一名金川草。
草一名葛律蔓。又名來莓草。葛勒蔓。
鶴虱一名天明精。南人稱為地松。
雀麥一名龠。燕麥。牡栳草。俗名牛星草。
甑帶灰一名赤地利。亦名山嬰麥。又有赤車使者。
烏韭即石衣。石苔。石發(fā)。白附子。
紫葛此即是藤生者。
獨行根一名土青木香。兜鈴根。子名馬兜鈴。
豬膏莓一名虎膏。狗膏。豬膏草。
鹿藿葛根之苗。鹿豆。爾雅云。圈。鹿藿。其實(注云。圈。一名鹿藿。其實名。郭璞云。鹿豆也)。
蚤休南人名草甘遂。螫休。紫荷車。一名蚩休。今人呼重樓。重臺。俗呼重樓金線。
石長生一名丹草。
烏蘞草俗呼為龍草。五葉莓。烏蘞莓。
陸英即蒴芹。一名水英。接骨木名水英。皆一類也。
野狼毒一名續(xù)毒。
預知子一名仙沼子。圣知子。圣仙子。山民目為圣無憂。
稀一名火。俗呼火草。
馬鞭草草似馬鞭節(jié)。故名。俗名透骨草。
葫蘆巴或云山蘿卜子也。
蒲公草一名構耨草。俗名蒲公英。又云仆公罌。
牛扁野人名半扁。扁特。或名扁毒。便特。
谷精草一名戴星草???。
酢漿草一名醋母草。鳩酸草。俗為小酸又為酸漿。
咋夜荷草一名瓦松。
頭一名。
夏枯草一名夕可。乃東。燕面。今謂之郁臭。
燕蓐草。燕窠中草也。
鴨跖草一名雞舌草。鼻竹草。跖跖斫。碧竹子。
山慈菇根一名金花。又有團慈菇。此略同。鹿蹄草。
實項麻子也。赤車使者。一名小錦枝。
野狼跋子一名黃環(huán)子。度谷。就葛。黃子。
屋游屋上青苔衣。地錦花。
敗船茹此是大HT刮竹茹以補漏處者。
五毒草一名五蕺。
鼠曲草蜜和為粉。名龍舌。山南人呼為香茅。江西人呼為鼠耳草。
列當一名栗當。草蓯蓉?;ㄉ惾?。
馬勃一名馬。俗呼馬屁勃。又名馬屎菇也。
蕕草爾雅云。蕕蔓牙。江東人呼為KT。證俗云。蕕。水草也。
敗芒蒲爾雅云。芒似茅。可以為索。
狗舌草一名海金沙。
萱草一名鹿蔥?;四?。
格注草一名雞窠中草。雞冠草。地椒。
草三棱一名雞爪三棱。荊三棱。合明草。鹿藥。
敗天公北人戴箬笠之敗者也。
木部
桂一名菌桂。大桂。筒桂。嫩者名肉桂。老者名木桂。
牡桂一名肉桂。桂心。桂枝。
松脂一名松膏。松肪。
地骨皮一名枸杞根。枸棘。地節(jié)。羊乳。卻當。仙人杖。西王母杖。枸??噼健h教J。卻老?;蛎炀?。
茯苓一名茯菟。茯神。琥珀。。
榆白皮一名零榆皮。
黃柏一名柏木。檀桓。俗呼子柏。
酸棘一名。棘刺。棘針。
楮實一名谷皮。谷實。南人呼谷紙。亦為楮紙。
干漆(生漆)一名地節(jié)。黃芝。
五加皮一名豺漆。豺節(jié)。金鹽。
牡荊實一名空疏。楊櫨。蔓荊實。
辛夷一名辛矧。候桃。房木。
桑上寄生一名寄屑。寓木。宛童。蔦。
杜仲一名思仙。思仲。木綿。
女貞實一名枸骨。子為木蠻子。
木蘭一名柿蘭。杜蘭。
丁香一名子丁香。雞舌香。如山萸者名母丁香。
沉香一名沉水香。蜜香。
薰陸香(乳香)一名馬尾香。天澤香。
藤黃樹名海藤?;滁S。
反魂香一名驚精?;厣?。震靈。人馬精。卻死香。
落雁木一名雁。
莎木一名閘極木皮。無名木。實號無名子。波斯家呼為阿月渾。奴會子。
桑耳一名桑菌。木麥。一名。桑黃。桑蛾。
山楂一名羊。鼠楂。
檳榔大者名豬檳榔。小者為。子尖長而有紫文者。名檳。圓而矮者名榔。白陽曰檳榔。白陰曰大腹。甘者為山檳榔。
梔子一名木丹。越桃。
食茱萸一名無姑。溏。白蕢。爾雅云。。
濃樸一名濃皮。赤樸。裂樸。
茗苦茶一名。早采為茶。晚取者為茗。今通謂之茶。一曰茶。二曰。三曰。
四曰茗。五曰。
秦皮一名岑皮。石檀皮。俗見味苦名苦樹皮。
秦椒或呼為大椒。大者名為。
山茱萸一名蜀棗。雞足。實。鼠矢。
紫葳一名陸苕。芨華。凌霄花。艾威。陵時。陵石麥華。
胡桐淚一名胡桐律。石淚。墨。
棘刺花一名菥。馬駒。刺原。顛棘。
白棘一名棘針。棘刺。此是酸棗樹根。
豬苓一名豬屎。豕。苓根。地烏桃。舊云楓樹苓。
烏藥一名旁其。
龍眼一名益智。亞荔枝。
安息香波斯為辟邪樹。
菘蘿一名女蘿。
摩勒一名余甘子。
衛(wèi)矛一名鬼箭。海桐皮。大腹。
紫藤呼為招豆藤。
合歡一名夜合皮。合昏。
五倍子一名文蛤。百蟲倉。
虎杖一名苦杖。爾雅云。?;⒄取R幻笙x杖。酸杖。班杖??菡?。
伏?;ㄒ幻艋⒋袒ā?/span>
天竹黃一名竹膏。蜜蒙花。天竺花。
椋子木一名松楊。
巴豆一名巴菽。
蜀椒一名巴椒。KT。南椒。
皂莢一名鬼皂莢。豬牙皂莢。
柳華一名柳絮。
楝實一名金鈴子。
樗木(椿木)北人呼為山椿。江東人呼為虎木。
郁李仁一名李。郁李車下李。爾雅云。常棣。雀梅。
莽草一名。春草。芒草。藥草。俗呼草。
無食子一名沒石子。波斯呼為摩賊樹。
黃藥子一名赤藥。紅藥。
雷丸一名雷矢。雷實。槲若。桄榔子。
白楊一名蒲楊。柳。蒲。高飛。蘇方木。櫸樹皮。
桐花(梧桐。桐葉)一名椅桐。梧。榮。桐本。黃桐崗桐。
胡椒向陽者澄茄。向陰者胡椒。
鉤樟根皮一名烏樟。
千金藤一名烏虎藤。古藤。
南天燭一名烏草牛筋。文燭。猴藥。男犢。猴菽草。惟那木。草木之王。猴椒。染菽南燭。
無患子一名噤婁。
橡實一名杼斗。
梓白皮(即楸)爾雅云椅梓。一名鼠梓。。江東謂虎梓。
石楠一名鬼目。
黃環(huán)一名凌泉。大就。實名野狼跋子。
溲疏一名巨骨。楊櫨。牡荊??帐?。
鼠李一名牛李。即烏巢子。鼠梓。。趙李。烏槎子。皂李。
枳子一名木蜜。小天蓼。棋子。
小一名山石榴。
莢一名HT迷。羿先。
紫荊木一名紫珠。紫真檀。
南藤一名丁公藤。
鹽麩子(葉如椿)一名叛奴鹽。藏器曰。蜀人謂之酸桶。亦曰酢桶。吳人謂之鹽麩。戎人謂之木鹽。
接骨木一名木蒴。楓柳。
赤瓜木一名羊。鼠楂。
藤子一名象豆。
藥實根一名連木。
蔓椒一名豕椒。豬椒。彘椒。狗椒。椒。
咸藤一名甘藤。甜藤。
赤檉木一名檉乳。河柳。雨師。
突厥一名賣子木。婆羅得。
甘露藤一名肥藤。
大空一名獨空。
楊櫨木一名空疏。子。
棕櫚一名櫚。
芫花一名去水。毒魚。杜芫。其根名蜀桑根。敗華。兒草。黃大戟。赤芫根。
人部
發(fā)是童子發(fā)。亂發(fā)。
耳塞一名腦膏。泥丸子脂。
溺白一名人中白。
婦人月水一名浣禪汁。
獸部
麝香爾雅名鹿射父。
牛黃(有四種)生黃。角中黃。心黃。肝黃。
熊脂一名熊白。象牙。
白膠一名鹿角膠。黃明膠。
阿膠一名傅致膠。盆覆膠。
獐骨道家名白脯者。麇鹿肉是也。
豹肉鹵簿豹尾。名可尊重。
豚卵一名豚顛。豬子一名。燕朝鮮之間謂之。關東西謂之彘?;蛑^之豕。南楚謂之。吳楊謂之豬子。
麋脂一名官脂。遁脂。
獺肝一名水狗(有兩種。有。獺)。
貍骨有香貍。風貍?;⒇?。貓貍。家貍。
底野迦用豬膽作之。
白馬莖尿。名馬通。
鹿茸小者名茄子。
又有麋茸。
羊角(青羝羊也)一名青羊角。
牡狗陰莖一名狗精。
羚羊角一名羊。山羊。野羊。神羊。
犀角一名通天犀。駭雞犀。奴角。食角。在額上為兕犀。鼻上為胡帽犀。大者名墮羅犀。又有水犀角有牯犀。有通天花文犀。
鼴鼠一名田鼠。鼢鼠。是鼠王。一名飛生。是鼯鼠。
膃肭臍(海狗腎也)一名阿慈勃他你。號曰水烏龍。
獼猴一名猢孫。
直音略
普(音溥)(音救)(音核)賾(鋤陌切)(胡揩切)(音頻)溽(音辱)(音惟切)蕺(祖父切)治(上平聲)擇(音亦)(音閑)七(卑履切)窨(音陰)(普辛切)(音臺)(于職切)俳(音排)差(去聲)王相(并去聲)瓤(音穣)(音搜)中風(上去聲)(音蟲)跛(音簸)楔(音屑)風痱(扶非。布非。二切)機(音幾)KT(同窨)(首賄切)(上聲)劃(呼麥切)(他對。他沒。二切)魘(音靨)(子用切)蚱(側伯切)蜷(具元切)(抱角反)鰻鱺(上英官切。下郎奚切)齲(驅禹切)溷(胡困切)鱟(莫候切)癜(俗作殿。又于其切)萎悴(上音逶。下音翠)痣(職吏切)(音硬)齊頸(上去聲)(即計切)(女力切)(普力切)薺(上祖禮切。下奴禮切)茈(同柴)艽(居肴切)(房典切)內藥(上音納)閉塞(下入聲)拍碎(上音珀)悸(其季切)(先丸切)(舌朽切。又音臭)咀(上音父。下音沮)?。ň揸校┌茫ㄉ嫌趫笄?。下音農)怔忪(上之成切。下音鐘)噫(音厄)舌強(下去聲)磣(初甚切)HT暈(上于計切。下禹慍切)躑躅(上音擲。下直錄切)射干(上音夜)(音軟)礞(音蒙)已瘥(下去聲)肛(戶工切)榧(音匪)辟溫疫(上必益切)樗(音樞)鯪(音陵)(音蘇)芤(苦候切)數(shù)(音朔)菝(上蒲八切下苦轄切)竺(音竹)(音江)斡(烏括切)溲(疏有切)(音皆)概(音溉)癉(音)(音謁蒲拜切)瘁(音悴)馗(渠尤切)瘕(上知陵切。下音賈)(之夜切)癃(音?。┿ǎㄈ肓η校╊澋簦ㄉ?。扇之切)胛(古狎切)(音瞬)惕(音踢)(呵各切)堇(居隱。居欣。二切)瘴(音障)虺(音鬼切)粽(作貢切)瘵(側略切)便利(上平聲)哺(薄路切)(徒昆切)挾(胡俠切)櫸(居語切)礙(王溉切)噦(于惠切)(音攘)茜(此見切)髀(補而。步米。二切)(五怪切)齊(臍同義)左息(思力切)濼(力毒切。又音粕)嚙(魚結切)(音骨)蜚蠊(上扶貴切。下力粘切)菀(于遠切)疹(音軫)(婢亦切)KT(呼光切)瘠(音脊)(尺制切。音熾)埤(音卑)拭(尺職切)膨(蒲行切)HT(音軟)脘(音管)癖(音僻)灑灑(所界切)譫(之閻切)鹵(音魯)(余之切)飴(翼之切)(都管切)咯血(上力各切)瞀(莫候切)(戶當切)(上音皮。下音鴟)(奴和切)(音區(qū))(口淮切)陡厘(上音職。下音離)瘕(上音伏。下居牙切)黯(烏感切)HT(才焦。才高。二切)(他罪切。與腿同)尻(苦高切)撞(真降切)(常論切)瞑(音眠)菇(古胡切)疰(之戌切)虱(色櫛輟)烙(力各切)囟(腮同)癇(音間)舁(音余)蛐蜒(上與周切。下以然切)犢(徒木切)蝦(下加切)?。忧校ㄆ樟η校┮埽ㄒ魞|)茹(汝余切)芋(王遇切)(音亙)沉(五罔切。音昂)呀呻(虛加切。下呼甲切)。啞(音)嗄(音廈)柑(音甘)毗(音瑟)膊(音博)(子六切)KT(于檢切)鄲(都艱切)槲(音斛)薜荔(上必益切。下音詈)涌(并。俞種切)棕櫚(上音宗。下音呂)息賁賁豚(賁。并音奔)臚(力居切)(乃刀切)(胡堅切)(音木)子(上多郎切)圊(七情切)妊娠(上如林切。下失人。之忍。二切)痼(古護切)肛(音公)堰(于憲切)嘿(同默)酢泔淀(上音醋。中古三切。下徒練切)蚺(而占切)(羊遇切)澩(胡角切。呼篤切)獺(他達切)(毗米切)(渠軍切)腿(他罪切)(音臺)謇(九典切)洵(音筍)渫(士洽。息列。二切)控(枯洞切)(古汗切)喙(許穢切)貍(音離)鳶(以專切)菥(思擊切)粘(女廉切)黯(上各旱切。下昨旦切)蘧(其據(jù)切)毀沮(下子與。子預。二切)荏(音飪)KT(莫郎切)哽(柯猛切)悚(息拱切)揚(弋章。弋尚二切)(上于葉切。下與涉切)鬃(子紅切)控睪(下音亦)卵(上杜回切。下虛管切)脬(音拋)羸乏(上力追切。下房法切)(疾資切)(音古)(毗米切)(陵出切)蟯(如消切)肓(音荒)胴(徒弄切)(火酷切。又音郝)卒魘(上倉律切。下音靨)魅(與HT同)(音磊)梟(古聊切)HT(徒敢切。又音啖)蠔(之吏切。同)螫(式亦切)(音懷)懾(之涉切)穌(音蘇)(羽軌切切)疣(織加切)紺(古暗切)(先廉。師銜。二切)賁飾(上彼義切)(甫云切)辣(力達切)須發(fā)(上與須同)汞(戶孔切)(古禾切)(渠脂切)椹(時枕切)瞳(音童)盲(莫耕切)(才計切)瞼(九儉切)觜(子鬼切)(府防切)熾(尺示切)茺蔚(止音充。下音尉)眵(充支切)疏瀹(下弋灼。余召。二切)瞇(莫禮切)珂(邱河切)睫(音)(云各切)(虛業(yè)切)泡(普交切)癢(移章切)鼢(扶粉切。又音)鈐(巨廉切)矚(之欲切)蜆(音顯)贅(之銳切)垛(徒果切)盎(于浪切)?。ㄒ綦m)鈹鐮(上普皮切。下力詹切)諦(都計切)摭(之石切)薺(在禮切)(同)舐(神示切)楨(之忍切)(音蔑)舍(始野切)聾(上音龍。下五隊切)HT(達零切)盯聹(上都領切。下刀頂切)擦(七遏切)(烏貢切)泗(上思至切。下弋之切)拌(音半)吻(武紛切)蠹(音妒)HT(同虱)唇(上充甚切)齒(下女力切)齦(音銀)捍(音汗)芡(音儉)齲(邱禹切)骨(胙勞切)璀璨(上七罪切月切)笱(音句)癭瘤(上于郢切。下音留)靨(與靨同)(盧候切)(住買切)稈(古旱切)(力果切)惻怛(上初力切。下當據(jù)切)螯(牛刀切)(如灼切)瘭(卑遙切)(步項切)屨易(上音句。又良遇切。下音陽)刳(音枯)擦(音插)(五到。五高。二切)窯(音遙)俚(音里)窠(音科)(古候切)HT(一入。弋涉。二切)(古禾切)KT(音竹)抓(側交切)吮(徂HT。絕HT。二切)蝙蝠(上布田切。下甫服切)凹(烏刀切)(五靳切)忉(都勞切)(音須)(音但)淬(七內切)菌(寄隕切)髀(補爾。步米。二切)訂(唐丁切)(音罔)(上大計切)瘍(音羊)焚溺(下音匿)KT俞募(上與同。下音暮)捺(乃罔切)鏃(作木切)(七廉切)迕(吳胡切)(并系切)罨(于儉切)(胥里切)蹉跌(上七何切。下徒結切)詎(其呂切。又其據(jù)切)殫(多安切)肭(奴骨切)(丁愜切。同)(于遠切)蹴(七六。子六。二切)螟蛉(上音冥。下音令)(于為切)匈(音(力南切)鮫(古爻切)(音制)蜍(其諸切)蠼(其余切)(山鄒切)禳HT(上汝陽切。下公外切)中灑(上去聲。下蘇駭切)蜮(兩逼切。又音或)縊(于切)礱(力公切)衣(上居歷切)氍KT(上音渠。下音搜)奄(音掩)矧(式忍切)(直旦切。)(思困切)(楚鳩。楚九。二切)(匹才切)(天何切)(音耆)惡阻(上烏路切)傴僂(上郁禹切。下力距切)侏(都儒切)吃(居一切)(居回切)(匹回切)呂(同以)醍醐(上音啼。下音胡)柞(子洛。子各。二切)(古紅古雙。二切)錐(之推切)(音護)(他各切)綰(烏版切)(丑之。式之二切)妒乳(上丹故切)撮(倉括切)(五各切)襁褓(上居兩切。下布老切)骼(柯額切)(同疹)魃(米未切)頦(胡來切)尻(苦高切)匍匐(上蒲胡切。下蒲北切)(以淺切)(伯介切)胗(章忍切)(普交切)KT(上音孜。下宜皆切)糕(古勞切)蜥(上音伊芳。下音析)蚱(音窄)輞(云往切)(于建切)蹙(子六切)褊(音扁)魍魎(上音罔。下音兩)掏(口洽切)(徐林。徐占。二切)蚌(步項切)(于貢切)芹(渠斤切)璣(音機)(必堯切)(音蒙)悍(侯侃切)瘙(先到切)蘄(音祈)痍(延知切)肪(府切)廁(初吏切)(音甲)鎊(普忙切)倪(魚雞切)弁(薄官。薄見切)掘(渠力。其月二切)(直連切)舶(榜陌切)棚(薄庚切)(古外切)鐸(上卑各切。下洛可切)(上補各切。下他洛切)鳧(音符)骨空(下音孔)摭(之石切)骼(柯額切)HT(五各切)(他雕切)(上音曷。下云俱切)厭(于艷切)(力條切)窳(俞矩切)(奴刀切)肫(音蒸)骸(何皆切)(巨言其偃。居偃。三切)踝(胡瓦切)(弋麥切)銳(弋稅切)揄背(上逾招。抉侯。二切)(上于熙切。下計其切)拇(莫口切)內針(上音納)喝(乙芥切。又音郝)(音隅)(山責切)(琦戟切)罅(呼嫁切)(音逵)頤(之以切)(巨損切)頗(普火切)鼷(下雞切)槍(千羊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