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 膳食養(yǎng)生 > 正文

大棗

來源:國醫(yī)小鎮(zhèn)發(fā)布時間:2015/12/11
導讀:良棗、干棗、美棗(《名醫(yī)別錄》),御棗(《本草品匯精要》),大紅棗(《本草綱目》引《梅師方》)。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異名】

良棗、干棗、美棗(《名醫(yī)別錄》),御棗(《本草品匯精要》),大紅棗(《本草綱目》引《梅師方》)。

【基原】

為鼠李科棗屬植物棗的成熟

果實。

【性狀】

本品呈橢圓形或球形,表面暗紅色,略帶光澤,有不規(guī)則皺紋?;堪枷荩卸坦?。外果皮薄,中果皮棕黃色或淡褐色,肉質,柔軟。果核紡錘形,

兩端銳尖,質堅硬。

【采收加工或制法】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1.《名醫(yī)別錄》:“八月采,曝干?!?/span>2.《本草品匯精要》:“蒸熟,去皮、核用?!?/span>3.《本草蒙筌》:“末秋摘取,微火烘干。劈除內核,服免人煩。”

【性味】味甘,性溫,無毒。

1.《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味甘,平?!?/span>

2.《千金食治》:“味甘、辛。熱,滑,無毒?!?/span>

3.《食療本草》:“溫。”

4.《湯液本草》:“氣溫,味甘,氣厚,陽也。無毒?!?/span>5.《本草品匯精要》:“甘,平。氣之厚者,陽也。香?!?/span>

6.《本草蒙筌》:“味甘,氣平溫。氣厚,屬土有火,陽也,降也。無毒。”

7.《本草易讀》:“甘,平,微苦,酸,無毒?!?/span>

8.《本草撮要》:“味甘、微苦、辛酸、咸?!?/span>

【歸經(jīng)】入心、脾、胃經(jīng)。

《本草匯言》:“入手少陰、太陰經(jīng)。”

《雷公炮炙藥性解》:“入心、脾二經(jīng)?!?/span>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疏》:“入足太陰、陽明經(jīng)?!?/span>

《本草征要》:“入脾經(jīng)?!?/span>

《本草易讀》:“入脾、胃二經(jīng)?!?/span>

【功用】

補脾益胃,養(yǎng)血安神,緩和藥性。適宜于脾虛泄瀉,體倦乏力,納食量少,心悸怔忡,失眠盜汗婦人臟躁者食用。

1.《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主心腹邪氣,安中養(yǎng)脾助十二經(jīng),平胃氣,通九竅,補少氣、少津液、身中不足,大驚,四肢重,和百藥。久服,輕身、長年。2.《名醫(yī)別錄》:“補中益氣,強力,除煩悶治心下懸、腸擗。久服不饑神仙。”

3.《食療本草》:“主補津液,強志。洗心腹邪氣和百藥毒,通九竅,補不足氣。”

4.《日華子本草》:“潤心肺,止嗽,補五臟治虛勞損,除腸胃癖氣?!?/span>

5.《雷公炮炙藥性解》:“主和百藥,益五臟潤心肺,養(yǎng)脾胃,補精氣,生津液,通九竅,強筋骨祛邪氣,悅顏色?!?/span>

6.《本草征要》:“調和脾胃,具生津止瀉之功潤養(yǎng)肺經(jīng),操助脈強神之用。”

7.《本草易讀》:“養(yǎng)脾開胃,生津潤肺,補中益氣,堅志強力。和百藥而通九竅,除煩悶而療腸癖;滋血脈而治風燥,和陰陽而調榮衛(wèi)?!?/span>

【服食方法】鮮食、煮粥,蒸熟食。

1.《食療本草》:“蒸煮食之,補腸胃,肥中益氣?!?/span>

2.《湯液本草》:“生者多食,令人腹脹注泄。蒸熟食,補腸胃,肥中益氣。”

3.《本草蒙筌》:“蒸棗旋啖,益腸胃肥中。煮研代蜜,丸藥彌佳?!?/span>

【服食宜忌】濕痰痰熱、積滯中滿、牙病疼痛者忌食

《日華子本草》:“牙齒有病人切忌啖之。凡棗亦不宜合生蔥食?!?/span>

《本草品匯精要》:“中滿、牙齒痛者勿食,亦不宜合生蔥食。和百藥毒,殺烏頭毒?!?/span>

《本草綱目》:“啖棗多,令人齒黃生蟹?!?/span>

《雷公炮炙藥性解》:“殺烏頭毒,忌生蔥。中滿及齒痛、風疾者,咸非所宜?!?/span>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疏》:“中滿者忌之。小兒疳病不宜食,齒痛及患痰熱者不宜食?!?/span>

《本草擇要綱目》:“與蔥同食,令人五臟不和;與魚同食,令人腰腹痛?!?/span>

《本草害利》:“凡形羸瘦者,不可食。殺烏附毒。忌蔥魚同食。”

【食療方】

1.治婦人臟躁甘草三兩,小麥一升,大棗十枚。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溫分三服。(《金匱要略》)

2.治小兒秋痢與蟲棗食,良。(《食療本草》)

3.治耳聾、鼻塞療耳聾、鼻塞,不聞音聲、香臭者,取大棗十五枚,去皮核;蓖麻子三百顆去皮。二味和搗,綿裹塞耳鼻。日度易,三十余日聞聲及香臭。先治耳,后治鼻,不可并塞之。(《食療本草》)

4.治腰膝酸軟大棗羊脛糯米粥:大棗30枚,羊脛骨2根,糯米100g。羊脛骨敲碎,與大棗、糯米共煮成稀粥。功效:健脾養(yǎng)血,補腎填精,適用于腰膝酸軟、倦怠乏力、體虛消瘦等癥[中藥材,1995186):321-322.]

5.治心悸怔忡大棗燉羊心:大棗10~15個,羊心1個,精鹽、料酒、胡椒粉、蔥、姜、麻油各適量。以武火煮沸,文火煮熬,直至羊心、紅棗熟爛為度。當菜或點心食用。功效:調和心脾,補養(yǎng)氣血,適用于心脾兩虛所致的心悸怔忡、多夢健忘、面色萎黃、神倦乏力等癥。[中藥材,1995,189):321-322.]

6.治水腫紅棗燉鯉魚湯:鯉魚1尾,紅棗5(去核),黑豆30g,蔥段、姜片、料酒少許。煮沸后用小火燉約1小時即成此湯有補虛利水、養(yǎng)血通乳功效,適用于體虛水腫、妊娠浮腫、小便不利、產(chǎn)后乳少及營養(yǎng)不良性水腫、神經(jīng)衰弱:[藥膳食療,2005,(2):35.]

7.治食少便溏大棗燒豆腐:大棗250g(去核),豆腐4塊,雞蛋清2個,白糖少許,精鹽少許,味精少許,醬油少許,醋少許,干淀粉少許,濕淀粉適量,熟豬油750g。在棗肉里撤上一層干淀粉;把豆腐制成泥,放入雞蛋清、精鹽、味精,用手抓勻成餡料;裝入撒上干淀粉的大棗內,捏攏棗口,撒上干淀粉。放入燒熱的熟豬油鍋內,炸至棗皮收縮時用漏勺撈出,放入盤中;用清水,加入白糖、醬油、醋燒沸,用濕淀粉勾芡作汁,澆在大棗上即成。特點:味香甜,質酥脆,食可口。功效:補氣健脾,養(yǎng)胃生津。適用于脾胃虛弱、食少便溏、胃燥消渴、虛弱羸瘦及無病強身者食用。[東方藥膳,2008,6):35]

【儲藏】置干燥處,防蛀。

【食論】

大棗為藥食兩用的食材,富含維生素、胡蘿卜素及鈣、磷、鐵和環(huán)磷酸腺苷等營養(yǎng)成分,有“百果之王”的美譽。對肝病、心血管疾病、貧血、過敏性紫癜等有一定的益處。

 

本站聲明: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您來電聲明,我們將會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詳情請關注微信號:國醫(yī)小鎮(zhèn)或直接掃描右側二維碼關注

 

 

原標題:大棗
上一篇:橘子下一篇:草莓
說兩句吧

網(wǎng)友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換張圖片?

你還可以輸入250個字

 
健康養(yǎng)生大數(shù)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