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 臟腑養(yǎng)生 > 正文

養(yǎng)胃的方法 8個足療保健按摩養(yǎng)胃治脾虛

來源:國醫(yī)小鎮(zhèn)發(fā)布時間:2016/1/9
導讀:養(yǎng)胃的方法都有什么了?估計很多人說食補、注意生活習慣等等,那么你有想過足療保健按摩方法嗎?告訴你這可是一個養(yǎng)胃健脾的好方法,足療按摩通過按穴位反射區(qū),達到刺激胃部血液循環(huán),增強胃部的保健功能。下面小編帶你去看看到底怎么個按摩法!養(yǎng)胃的方法 8個足療保健按摩法養(yǎng)…


   養(yǎng)胃的方法都有什么了?估計很多人說食補、注意生活習慣等等,那么你有想過足療保健按摩方法嗎?告訴你這可是一個養(yǎng)胃健脾的好方法,足療按摩通過按穴位反射區(qū),達到刺激胃部血液循環(huán),增強胃部的保健功能。下面小編帶你去看看到底怎么個按摩法!


養(yǎng)胃的方法 8個足療保健按摩法養(yǎng)胃健脾


方法一:右手拇食二指按在左手臂內外側正中腕橫紋上二寸之內、外關穴位處,正反各旋揉36次。然后再以同樣的方法旋揉右手臂。


方法二:內關穴屬手厥陰心包經,點揉此穴能寬胸理氣,寧神和胃。治療心悸失眠、胸脅痛、冠心病、風濕性心臟病、胃腸官能癥等。外關穴屬手少陽三焦經,能治療熱 癥感冒、偏頭痛、胸脅痛、耳鳴、耳聾、上肢癱瘓、肩臂痛等癥。心血管系統疾病的患者經常旋揉內外關,對改善自我癥狀、預防心絞痛發(fā)作有一定的效果。


方法三:用一只手的掌心貼附肚臍,另一只手疊在上面,順時針方向以畫陀螺的方式柔和地邊按邊摩擦,由肚臍逐漸均勻畫圈至全腹,約80—100下,再倒回到肚臍,再按摩80—100下??呻p手交換,逆時針方向以同樣的方式再按摩一遍。腹部按摩能改善腸胃功能,讓腸胃受到負載壓力,如果長期堅持,腸胃排泄也能有所改善。建議在晚上上床后按摩,按摩時,既不要空腹也不要脹肚。


方法四:飯后、睡前可以搓熱雙手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環(huán)摩64圈。完畢搓熱雙手按摩小腹。


飯后、睡前可以搓熱雙手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環(huán)摩64圈


方法五:從經絡看,胃經是經過腳的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間,一般胃腸功能良好者站立時腳趾抓地也很牢固。因此,經?;顒幽_趾可以起到健脾養(yǎng)胃的作用。尤其現在歲末將至,不少人應酬多、飲食無節(jié)制,易吃傷脾胃,?;顒幽_趾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幫脾胃減負。


方法六:活動腳趾時可采取站立或坐位,雙腳放平,緊貼地面,與肩同寬,腳趾連續(xù)做抓地——放松的動作60至90次,對腳部經絡 形成松緊交替刺激。做此動作時可赤腳或穿柔軟的平底鞋,每日可重復多次。每天洗腳時,還可在腳盆里放些大小適中的橢圓形鵝卵石等物體,泡腳同時練習用腳趾 反復鉤抓這些物體。


方法七:溫水泡腳有利疏通經絡,腳趾抓物可刺激局部胃經的穴位,持之以恒會逐漸增強胃腸功能。但糖尿病患者用此法時需注意所選物體表面要光滑, 以免劃傷局部皮膚、誘發(fā)感染。


溫水泡腳有利疏通經絡,腳趾抓物可刺激局部胃經的穴位


方法八:此外,坐、臥時還可從下到上按摩小腿,因為小腿上集中了不少消化系統的穴位,如脾、肝經的足三陰經在小腿內側,胃經、 膽經的足三陽經在小腿外側,能健脾的足三里在膝蓋下三寸的外側。常按摩這些穴位,也有助于健脾養(yǎng)胃。按摩時不苛求手法,力度以能承受、按后覺得舒服為度, 不要在過飽和過餓時按摩。需注意的是,兒童的穴位與成人不同,所以此按摩法不適合兒童。

 

本站聲明: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您來電聲明,我們將會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詳情請關注微信號:國醫(yī)小鎮(zhèn)或直接掃描右側二維碼關注

 

 

說兩句吧

網友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換張圖片?

你還可以輸入250個字

 
健康養(yǎng)生大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