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余當(dāng)讀方技傳。至扁鵲善治病。秦太醫(yī)令李醯使人刺殺之。未當(dāng)不廢書而嘆也。曰庸醫(yī)之嫉能益至此乎?夫庸醫(yī)者。當(dāng)以藥殺人。固囿于才。而暗于識矣。其心或本不欲誤人。則猶有可原。使得秘術(shù)而傳焉不轉(zhuǎn)庸為良乎。今不自恥。其能之庸徒解妒賢嫉能。是泥方誤人。與陰賊害人者。罪同實也。終其身為人之賊而已。又怪扁鵲者。明能洞見垣。一方而不能燭。李醯之嫉忌術(shù)。足以起死人智不能全身以還害豈非正道之難容從。古圣賢夫皆然。固不獨醫(yī)師技術(shù)之流乎語。曰。士無賢不肖。入門見嫉。名醫(yī)國手間世而僅一。見嫉能之子。往往不絕于世。越二千余年而有吳春嚴(yán)先生遇毒一事。先生諱正倫。字子敘。
別號春嚴(yán)。今醫(yī)家所傳養(yǎng)生類要諸方。即其書與其人也。先生幼而失怙。家貧不能從師。童年畜雞積卵以購書讀。謂儒業(yè)必登第仕宦。而后能濟(jì)生利物。不必登第仕宦而可以濟(jì)生利物。莫如醫(yī)。于是棄儒業(yè)不事。專精醫(yī)。壯歲游京師值。穆宗有貴妃善病日。就困太醫(yī)院。屢藥不效。詔求良醫(yī)療治之。春嚴(yán)公以布衣應(yīng)詔。為診脈呈方一藥而愈。太醫(yī)某者既愧其方不售。而又自身居高位。布衣疏賤一旦技出以上。且懼移主眷而奪其位。于是忌心識。殺機兆矣。置毒卮中以飲。公相對盡歡。公歸就枕。午夜忽大笑數(shù)聲。
有次子。從公聞其聲。疑公喜其方速效鳴得意也。平明啟衾僵臥物故。死時年僅四十。然則先生術(shù)太醫(yī)之忌。雖有全身之智。猝不及防。此與泰醫(yī)事。適相煩。古今人同事。亦同正道之難容。
寧獨一醯之嫉忌乎。韓非子曰。秦醫(yī)雖善除。不能自彈也。乃于公益信然。彼小人者。計能賊善良。至其所為書。與其所為名。卒不能少毀而掩蔽之也。扁鵲雖見刺。而古今以良醫(yī)。聞春嚴(yán)公雖遇毒。公之書至今而流傳岐黃家。多奉為繩尺。子孫蓋世傳之。公曾孫有沖孺翁者。曰。吾先曾祖善著書。書存數(shù)種。有活人心監(jiān)、有養(yǎng)生類要、有脈癥治方、虛車等書。惟類要一書。久行于世。余尚秘青囊在我。后人責(zé)其可辭。于是研精較訂。梓其書傳之。脈癥治方此其一也。沖孺翁亦世其家學(xué)。州閭疾病者。多在門梓。未就而翁即世翁之子侄。善承翁志。并成春嚴(yán)公之志。欲使是書終表見于世。而謁予問。序余頷之而未報也。明年秋適余較士秦中驄車行部道扁鵲之墓。感鵲技高而遇刺。又感春嚴(yán)公事與鵲適相類。又喜公后人能世其家學(xué)。是書行。不僅以發(fā)明先業(yè)循其方。以濟(jì)生利物。其有功于生人者甚大。遂筆而為之序。余聞公歿時。仲子居敬公辭行簡在旁。年才舞象力能持其喪歸。兄弟皆讀書。而恒苦糜。不繼居敬公讀父書。繼父業(yè)。而以資兄弟勤讀。兄居易諱行素。弟居可諱行兆。皆舉明經(jīng)官學(xué)博最有名。黌序至今。比五世而讀書知醫(yī)者。蟬聯(lián)不絕。春嚴(yán)公益澤流姚遠(yuǎn)哉。
時康熙癸丑陽月秦中督學(xué)使者洪琮拜題
刻脈癥治方序
署衛(wèi)生家言者。或曰方脈?;蛟话Y治。猶四時錯舉。春秋其實各有義也。脈主內(nèi)癥。主外有一脈。而諸癥同者。此癥得此脈則生。彼癥得此脈不必生。有一癥而諸脈異者。某癥得。某脈則善。某癥得。某脈未必善。有脈癥淺深不相應(yīng)兇吉。或相反則主脈不主癥者。什七主癥不主脈者。什三此脈癥之不可混也。治通一癥而言。方指專劑而言。有合數(shù)方治一癥。名相反實相成者。有分一方治數(shù)十百癥特殊。先后別輕重者。有與聞施。治之規(guī)模而主方未善。厥效不克。臻有恪守百驗之古方。而施治失宜。不惟無益。甚且有害者此方治之主可混也。故余往往語。病家尤詳于癥。告學(xué)道人尤詳于治。幸不河漢余言矣。澄水吳子沖孺。暨從弟任弘深得醫(yī)家三昧跡。其言論多與余同。而復(fù)時發(fā)余之所未逮。癸巳夏。沖孺尊人涵虛。公患癃閉。余以是過從。欲見留信宿不可得。因索其曾大父春嚴(yán)公一編袖歸讀之。是所謂詳于脈。不略于癥。詳于方。不略于治者也。然其為幅僅二百余。未滿十萬言。于以軒岐繹長沙河間主婺朱氏而及諸家庶幾備矣。余以是勉。沖孺氏梓行之。以嘉惠來學(xué)故雖不能序其所以然。而亦不敢默也。則亦言其論方。先論治者。以告于世而已。挑燈竟讀越宿而序。既成終不待信而已。振手告別也。
癸巳六月后學(xué)程道衍敬通氏燈下拜題
刻脈癥治方小言
醫(yī)固非小技也。上之察連氣之變遷。下之原方土之殊異遠(yuǎn)之。窺兩圣之奧近之通。群哲之源流。庶幾乎切脈有必中之方。而臨癥無不平之治。雖技乎進(jìn)于道也。已往者。先大人為余小子言。曾大父春嚴(yán)公幼失怙。資穎嗜學(xué)年舞象已博。極群書每典衣以補不逮。尤篤好醫(yī)醫(yī)。日進(jìn)小試之鄉(xiāng)曲間。罔弗驗者。已而游三吳。服膺平湖陸聲野先生從之游。既告歸猶不遠(yuǎn)千里而析疑。因著有虛車錄一書。方是時。公之全活人甚眾。名藉藉吳越間矣。已而東游齊。悲其人之不善攝生也。著養(yǎng)生類要。詔之比入燕不戒。而孚日起名。公卿之劇疾而甚。則救大司馬王。公于已死??恢^運氣變遷方域殊異。非身閱寒暑足遍南北者。未能知此醫(yī)驗錄所由作也。由是譽噪京師。聲聞于大內(nèi)。方是時明神宗皇帝尚在。襁會不豫。一七而痊。越月。某貴主彌留。亦應(yīng)手愈沐明穆宗皇帝獎諭甚盛。賞賚甚豐。一夕。諸太醫(yī)官公治具酒公。公坦衷人弗疑也。酒而歸達(dá)曙遂不起。時大父居敬。公以侍養(yǎng)。兼肆業(yè)侍側(cè)視之。已不可治矣。甚矣。人心之險。與嗟乎罷。盛則必爭名高。則必忌朝市盡爾方技。猶然甚矣。夫人心之險也。時先大人教小子至此。未嘗不涕下。發(fā)上指也。先是類要一書梓于齊。不啻洛陽紙貴矣。若醫(yī)驗錄成于燕。及活人心。監(jiān)脈癥治方成于手便輯古格。論錄師說之余。而酌以己見。尚未布諸天下也。余小子竊窺斯道。著述家多矣?;蛞白C后。而雅鄭之雜陳?;蜉莅杆哑妗6鴹椳林?。偏則闕。遺而嗟。其少雜陳。則蕪蔓而嘆其多。若脈癥治方一書。察其脈隨審其癥。教之治。又主以方。井井有條。意多辭簡。轍表轍里。至大至精。下學(xué)可與。遵途而上達(dá)。無能立異。倘所稱匯群哲之源流。而探圣人之奧者。其在斯乎。
先大父善讀父書。凡諸父兄弟疇敢不敬其業(yè)。代有能者。惟小子HT焉后之勝冠。時偶膺疾。因輟舉子業(yè)覆讀曾大父諸書。忻然有得。而疾亦瘳。既而思小道不能致遠(yuǎn)。遂持籌游。吳越淮海間。所如多合會。親友有疣痼不起者。按脈審癥。而定方。以治之。無有不效。此非余小子之效。曾大父之書之效也。耄而歸。臥南窗念。欲合梓。曾大父諸書。俾其功在一時者。在后世。而小子亦得以驗之。已者公之人庶幾不大拂乎天地之心。與古今圣賢之志爾歲歉不繼。謹(jǐn)以脈癥治方先之用。俟昆弟子侄力田有秋務(wù)成斯志。云已酉菊月。魯孫象先百拜謹(jǐn)書。
脈癥治方凡例
一此書專以六氣四因為主。蓋風(fēng)寒暑濕燥火自外而致。氣血痰郁自內(nèi)而生。雖曰變幻多端。
大要皆不越此。
一治病。必以脈為先。脈不明。則無由識癥。而陰陽寒熱。亦無從辨。故引用脈義。專以崔真人脈訣為主。而以王叔和脈經(jīng)參之。其有未備者。則附己意。一脈明。而后審癥。癥不審。則無以施治。故論癥專以內(nèi)經(jīng)為主。次以劉張李朱四家議論為羽翼?;蛭磦洹t參以諸家之說。而直稱某書云?;蚰吃?。使閱者知有根據(jù)。
一癥明。而后論治。治法不明。則用藥無所據(jù)。故治法亦以內(nèi)經(jīng)。四子為主然后參以諸家之說。有合經(jīng)意者。則錄之。未備者。則附已意以補之。其余概不敢泛錄??盅培嵵煲?。
一治法明。而后義方。方不當(dāng)。則不能愈疾。故立方專取古之名方一二道為主。順?biāo)臅r變癥。隨癥加減。則庶乎無膠柱之誚矣。
一按脈審癥。因癥酌治。因治定方。四者相承。誠于此四者無訛。而醫(yī)無余理矣。書中分門別類。既已條理井然。而每門類中。又復(fù)挨次編輯。首論脈。次論癥。次論治。次論方。使見者了如指掌。故即以是名書。庶閱者??梢蛎剂x也。
一癥治內(nèi)?;蛞擞脛e方。悉探附于卷末。以便檢閱。
一婦人小兒諸癥。雖有胎產(chǎn)血氣驚疳變蒸痘疹之異。亦不外乎六氣四因。然病同丈夫者。治亦同法。余癥亦各附于篇內(nèi)。茲不詳及。
一藥方。悉照今之分兩。以一帖為式。所以便用也。
一纂述此書。甚有便于初學(xué)。所謂下學(xué)之事也。而上達(dá)之功。亦不外此。
然人命匪輕。何敢自信為議論之已精。采摭之盡當(dāng)。設(shè)有疵漏。惟高明之士。幸垂正焉。
春嚴(yán)吳正倫議。
風(fēng)門
(中風(fēng)癱瘓癘風(fēng)驚風(fēng)附傷風(fēng))
中風(fēng)(附癱瘓癘風(fēng)驚風(fēng))
脈脈訣云∶浮為中風(fēng)。又云∶陽浮而滑。陰濡而弱者。為中風(fēng)。寸浮而滑者為痰。微而弱者為虛。緩而澀者為血虛。微而遲或沉者為氣虛。浮大為風(fēng)。浮數(shù)為熱。浮遲為寒。浮緩而澀為皮膚不仁。浮滑散大為癱瘓。浮弦急數(shù)為驚風(fēng)發(fā)搐。大抵六經(jīng)之脈。亦與傷寒同。但少瘥耳。
癥內(nèi)經(jīng)曰∶風(fēng)之傷人也?;驗闊嶂?。或為寒中。或為偏枯。(半身不遂是也)或為癘風(fēng)?;驗轶@搐。皆風(fēng)之所為也。抑考風(fēng)有中腑中臟中血脈之異。中腑者。面如五色。惡風(fēng)惡寒。拘急不仁?;蛑猩碇??;蛑猩碇?。皆易治。中臟者。唇吻不收。舌卷不轉(zhuǎn)而失音。鼻不聞香臭。眼昏耳聾。大小便閉皆難治。中血脈者??谘弁嵝?。語言謇澀??谕孪涯?。又有寒中熱中癱瘓癘風(fēng)驚風(fēng)之類。此皆屬濕熱?;蛱祷鸺嫜撘病R嘤袣庵?。因七情所傷。與中風(fēng)相似。
若作風(fēng)治。殺人多矣。蓋中風(fēng)者身溫。且多痰涎。中氣者身涼。而無痰涎。有此不同。丹溪云。真中風(fēng)邪者甚少。若陰虛陽乏。痰火內(nèi)熾?;騼?nèi)傷飲食。變?yōu)樽浔┙┢椭?。類乎中風(fēng)。則常有之。世醫(yī)不分。悉以風(fēng)治。殺人多矣。又云。真中風(fēng)邪。西北人有。東南之人。只是濕土生痰。痰生熱。熱生風(fēng)也。張仲景云。風(fēng)之為病。當(dāng)半身不遂。經(jīng)絡(luò)空虛。賊邪不瀉。或左或右。邪氣反緩。正氣即急。正氣引邪。辟不仁。邪在于絡(luò)。肌膚不仁。在經(jīng)則重不勝。入腑則不識人。入臟則吐沫難言。劉河間云。中風(fēng)者。非為肝木之風(fēng)實甚而卒中之。
亦非外中于風(fēng)。由乎將息失宜。心火暴甚。腎水虛衰。不能制之。則陰虛陽實。而蒸熱拂郁。心神昏冒。筋骨不用。而卒倒無知也。或因喜怒思悲恐。五志過極。皆為火甚故也。李東垣云。中風(fēng)者非外來風(fēng)邪。乃本氣自病也。凡人年逾四旬。氣衰之際?;蛞驊n喜忿怒傷其氣者多有之。若壯歲體肥。則間有之。亦是形盛氣衰所致。亦有賊風(fēng)襲虛而傷者。說者謂昔人主乎風(fēng)河間主乎火。東垣主乎氣。丹溪主乎濕。而有昔人三子各得其一之說。殊不知河間之論實具于火類之下。而不以風(fēng)言。且別注中風(fēng)論治甚詳。東垣謂自內(nèi)傷氣。且曰亦有襲虛挾風(fēng)。而分在腑在臟之異。丹溪謂因于濕熱。必曰外中者亦有。三子何嘗偏于火氣濕而言無中風(fēng)也耶。愚謂風(fēng)者乃六淫之一。流行于四時。浩蕩于天地。上下八方。無所不至。人居其中猶魚在水。水淡則魚瘦。氣乖則人病。體之虛者即感而傷之。但所受淺深不同。八方虛實有異耳。
治東垣云。中腑者多著四肢。有表癥而脈浮。惡風(fēng)寒。拘急不仁?;蛑?jié)廢。治宜汗之。中臟者。多滯九竅。唇緩失音。耳聾鼻塞。目瞀。大便秘結(jié)?;驓馊焉?。不語昏危多致不救。治宜下之。中血脈則口眼歪斜。三者治各不同。若中血脈而外有六經(jīng)。之形癥則從小續(xù)命湯加減以發(fā)其表。調(diào)以通圣辛涼之劑。若中腑而內(nèi)有便溺之阻隔。肢不能舉。口不能言。此中經(jīng)也。宜大秦艽湯。羌活愈風(fēng)湯。補血以養(yǎng)筋。癱瘓者。有虛有實經(jīng)謂土太過。則令人四肢不舉。此膏粱之疾。非肝腎之虛。宜瀉之。令土平而愈。三化湯調(diào)胃承氣湯選而用之。脾虛亦令人四肢不舉。治以十全四物。去邪以留正也。至于子和用汗吐下三法治之。蓋吐者如水郁則達(dá)之。謂吐之令其條達(dá)也。汗者風(fēng)隨汗出也。下者推陳致新也。失音悶亂??谘弁嵝闭?。以三圣散吐之。如牙關(guān)緊急者。鼻內(nèi)灌之。吐出涎沫??谧蚤_也。次用涼膈散調(diào)之。大抵風(fēng)本為熱。熱勝則風(fēng)動。宜靜勝其燥。以養(yǎng)陰血為主。陰血旺則風(fēng)熱無由而作矣。須按此法治須少汗。亦須少下。多汗則傷其衛(wèi)。多下則損其榮。故經(jīng)有汗下之戒。尤宜審之。丹溪云。中風(fēng)大率主血虛。有痰?;驋痘鹋c濕熱。治法以順氣、祛痰、清熱、疏風(fēng)、發(fā)散、吐下、之類為先。
補養(yǎng)次之。更以傷、中、感三者辨別輕重為治乃妙。在左屬死血。四物加杏仁紅花之類。甚者桃仁承氣湯下之。在右屬痰與氣。二陳加南星貝母姜汁竹瀝之類。氣用烏藥順氣散。痰壅盛者?;蚩谘弁嵝辈荒苎哉Z。皆用吐法。瓜蒂藜蘆汁之類。詳輕重用之。氣虛卒倒。用參補之。挾虛濃煎參湯。加竹瀝姜汁。血虛宜四物補之。挾痰亦加姜汁竹瀝。半身不遂。在左在右。治法如前氣血二藥。并加姜汁竹瀝。癘風(fēng)是受天地間不正之氣。得之者。須分上下。氣受之則在上。血受之則在下。氣血俱受。則上下皆然。蓋皆不外乎陽明一經(jīng)。陽明者。胃與大腸也。治宜先瀉濕熱之劑清之。在血補血。在氣補氣。治用疏風(fēng)散毒藥治之。婦人胎產(chǎn)驚風(fēng)。乃血虛生內(nèi)熱。熱則生風(fēng)。因七情所觸而動也。宜四物湯。隨癥加減。益母丸。烏金丸。辟巽錠子。皆可選用。小兒驚風(fēng)。有急有慢。慢驚屬脾虛。所主宜溫補。參術(shù)湯?;轮焐鞍采裢琛<斌@屬痰熱。宜涼瀉。以牛黃清心丸?;蚶@丸主之。七情氣中者。憂愁不已。氣多厥逆。初得便覺涎潮雍塞。牙關(guān)緊急。宜以蘇合香丸灌之。使醒。然后隨證調(diào)之。辟巽錠子亦好。用者觸類而長之。思過半矣。
方小續(xù)命湯治諸風(fēng)中風(fēng)。四時加減通用。
麻黃(一錢去節(jié)根)人參(五分去蘆)黃(一錢)當(dāng)歸(一錢酒洗)川芎(八分)杏仁(八分去尖)防己(八分)附子(八分炮)官桂(六分)防風(fēng)(一錢五分去蘆)甘草(三分)白芍藥(一錢)上用姜五片。棗一枚。水二鐘。煎一鐘。去渣。食前熱服。
太陽經(jīng)中風(fēng)。有汗。加桂枝湯、無汗。加麻黃湯。
陽明經(jīng)中風(fēng)。加葛根湯。
少陽經(jīng)中風(fēng)。加羌活、柴胡(各一錢)、或小柴胡湯。
太陽經(jīng)中風(fēng)。加干姜(八分)、倍附子。
少陰經(jīng)中風(fēng)。加桂枝(八分)、倍附子。
厥陰經(jīng)中風(fēng)。加連翹、羌活(各八分)胎前中風(fēng)。加荊芥穗、天麻、桑寄生(各一錢),去桂附。
產(chǎn)后中風(fēng)。加荊芥穗(各一錢)、桃仁、紅花、澤蘭葉(各八分)。
中風(fēng)無汗而拘急者。加羌活、白芷、蒼術(shù)(各一錢),去桂附。
中風(fēng)汗多而恍惚。加黃(一錢)、茯神(一錢)、遠(yuǎn)志(七分),去麻黃、杏仁、桂附。
四肢拘急疼。加大麻、秦艽、羌活(各八分)。
痰涎壅盛。加南星、半夏(各一錢五分)、姜汁(一盞)、竹瀝(二盞)。
春月。宜倍用麻黃、川芎。
夏月。宜加石膏、倍用黃芩。
秋月。宜倍用當(dāng)歸,加生地黃(姜汁浸三日焙干)。
冬月。宜倍用附子,加干姜(七分)。
又方防風(fēng)通圣散四時通用。治諸風(fēng)熱。
防風(fēng)(一錢五分)川芎(八分)川歸(一錢)白芍藥(一錢)白術(shù)(一錢二分)麻黃(一錢二分)石膏(一錢)滑石(八分)桔梗(八分)連喬(八分)黃芩(八分)梔子(八分)荊芥(七分)薄荷(七分)大黃(二錢看虛實)芒硝(一錢)甘草(五分)上作一服。姜三片。棗一枚。水二鐘。煎一鐘。食遠(yuǎn)熱服。
風(fēng)痰壅盛。加南星、半夏(各一錢五分)、天麻、白附子(各七分)。
熱痰。加二陳湯,入姜汁(半盞)、竹瀝(一盞)。
氣虛卒倒。加參(各一錢五分),去麻黃、石膏、滑石、桔梗、連翹、梔子、薄荷、芒硝、大黃。
口干有熱。加柴胡葛根、天花粉(各八分)。
頭痛。加用川芎、石膏(各一倍)、半夏(一錢五分)。
半身不遂。在右者。加痰藥、在左者。加血藥,并用姜汁竹瀝。能食者,去竹瀝,加荊瀝傳送。
抽搐。加天麻、白芷(各一錢)、僵蠶、全蝎(各七分)。
肢節(jié)寒濕疼痛。加羌活、蒼術(shù)(各一錢)、桂(少五分)。
肌肉蠕動。加天麻、羌活、白芷(各一錢)、蝎梢(五分)。
七情所傷。成氣中者。中烏藥、枳殼、香附、紫蘇(各一錢),去麻黃、石膏、滑石、連翹、芒硝、大黃。
飲酒被風(fēng)。頭痛如破。加黃連、葛粉、半夏、蒼術(shù)(各八分),去麻黃、滑石、連翹芒硝、大風(fēng)傷于肺。喘急咳嗽,加半夏、貝母、杏仁、金沸草、款冬花(各八分),去硝、黃、滑石。
利氣血。驅(qū)逐風(fēng)邪。本方煎調(diào)羌活末、全蝎末(各一錢)。
諸風(fēng)潮搐。小兒急慢驚風(fēng)。大便秘結(jié)。邪熱暴甚。腸胃干燥。寢汗切牙。目睛上攛。HT語不安。轉(zhuǎn)筋驚悸。本方倍大黃、梔子、煎調(diào)茯苓末、全蝎末(各一錢)。
腰脅走注疼痛。本方加硝石、羌活末(各一錢)、煎調(diào)車前子末、海金砂末(各一錢)、木香末(五分)。
打挾傷損。肢節(jié)疼痛。腹中瘀血不下。加當(dāng)歸、大黃(倍用)、桃仁、煎調(diào)乳香、沒藥(各一錢)。
頭旋腦熱。鼻塞濁涕時下。加黃連、辛夷、薄荷、煎服(內(nèi)經(jīng)曰。膽多熱于腦。則辛鼻淵濁涕下不已也。)。
氣逆者。本方去活石、連翹、硝黃,加枳殼煎調(diào)木香末(一錢)。
小便淋閉。去麻黃,加木通、車前子(各一錢)、煎調(diào)木香末(五分)。
大便結(jié)燥?;蛎?。去麻黃、桔梗。加桃仁、麻仁、枳殼、倍當(dāng)歸、生癮疹?;虺嗷虬住<勇辄S、蔥白(三根)、升麻(七分)、牛蒡子、連翹(各一錢)、出汗即愈。去芒硝、以其咸走血而肉凝、不得汗故也。
解利四時傷寒。內(nèi)外所傷者。本方一兩、對益原散一兩、蔥白十莖、鹽豉一合、生姜半兩、水一大碗、煎五七沸、溫服一半、以筋探吐。吐罷。后熱服一半。汗出立解。
癘風(fēng)。加牛蒡子、苦參(各一錢五分)、全蝎天麻、羌活、白芷(各八分)、蘄蛇肉(二錢),去冒風(fēng)癥。(右關(guān)弦而緩帶浮者是)本方去硝、黃、黃芩、連喬、石膏、活石、麻黃、桔梗、荊芥、薄荷,加人參、白茯苓、入粟米煎、好冒風(fēng)湯也。
諸瘡瘍。清熱散毒。加牛蒡子、苦參、金銀花(各一錢)。
婦人吹乳。加金銀花、木通、貝母、蒲公英(各一錢二分)、穿山甲、青皮(各五分)、甘草節(jié)(六分)。
楊梅瘡與便毒。初起或誤服輕粉。用此散熱解毒。加木通、白蘚皮、五加皮、金銀花、皂角刺(各八分或一錢)、土茯苓(二兩)、芭蕉根(三錢)。
又方開關(guān)散治諸中風(fēng)。中痰中氣。牙關(guān)緊急。痰涎壅盛者。先用此散灌之。然后隨癥用藥。
荊芥穗(一兩)、皂角(去皮弦子一錢五分)、麝香(一字另研)。共為末、每服方寸匕、姜湯調(diào)灌下。
又方辟巽錠子治大人諸風(fēng)。小兒急慢驚風(fēng)。四時皆可用。
防風(fēng)(五錢去蘆)天麻(五錢)膽南星(七錢)白附子(炮五錢)川烏(炮五錢)干姜(煨三錢)川芎(五錢)白芷(五錢)白茯神(五錢去木)人參(五錢去蘆)白術(shù)(五錢)木香(五錢)薄荷(五錢去梗)僵蠶(二十一個)全蝎(二十一個)牛黃(三錢)片腦(五分)朱砂(一兩半另研為衣)麝香(二錢)上件除朱砂起。以下五樣。各另研。余藥為細(xì)末。用麻黃一斤。甘草四兩。蜜二兩。熬作膏子。稀稠得宜。將藥末和勻。印作錠子。金箔為衣?;蛲?。如龍眼大。蠟包尤好。藏久。每服用一錠。隨癥根據(jù)后引下。
治大人中風(fēng)。中痰。中氣。厥癥。并用姜湯調(diào)灌下。
左癱右瘓。荊芥湯下。
風(fēng)狂顛癇。金銀湯下。
大人小兒。傷寒。傷風(fēng)。傷濕。并姜蔥湯熱調(diào)下。得微汗即解。
破傷風(fēng)。溫酒調(diào)下。
小兒急驚風(fēng)。薄荷湯下。
小兒慢驚風(fēng)。濃棗湯下。
婦人產(chǎn)后驚風(fēng)。益母草湯下。
婦人產(chǎn)后。血暈昏迷。童便煎姜湯下。
傷風(fēng)
脈人迎與右寸浮大而緩。兩關(guān)尺。浮緩而澀。脈訣云。傷風(fēng)之脈。陽浮而緩。陰濡而弱。
。惡風(fēng)。又云。傷風(fēng)則惡風(fēng)。理必然也。蓋風(fēng)喜傷衛(wèi)。衛(wèi)者陽氣也。風(fēng)邪客之。則腠理反疏。不能衛(wèi)護(hù)。故自汗而惡風(fēng)也。外癥。頭疼。肢熱??人?。鼻塞聲重。或流清涕?;虮侨宦勏愠粽?。是也。
治大抵傷風(fēng)屬肺者多。治法必以解表、清熱、降氣、行痰為主。先用解表清熱。姜蔥紫蘇葉黃芩葛根之類。次用消痰止嗽。杏仁貝母款冬花前胡之類。若汗出。HT寒。而加頭項強痛者。桂枝葛根湯主之。若無汗。煩躁不解。無表癥者。雙解散主之。
方芎芷葛蘇散春夏傷風(fēng)宜服。
川芎白芷干葛蘇葉陳皮半夏(各一錢)桔梗前胡淡豆豉(各七分)甘草(三分)上用水一鐘半。生姜三片。蔥白三根。煎至八分。食后熱服。微汗即解。
身熱不退。加柴胡(一錢)、黃芩(八分)。
頭疼甚。加石膏(一錢)、細(xì)辛(五分)、升麻(三分)。
巔頂痛。加羌活、本(各八分)。
眉棱痛。加防風(fēng)、蔓荊子(各七分)。
肩背痛。因風(fēng)邪者。加防風(fēng)、羌活、當(dāng)歸(各一錢)。
胸脅不利。加枳殼、香附(各八分)。
咳嗽生痰。加桑白皮、杏仁、知母、貝母、款冬花、金沸草(各八分)。
喘急氣壅。加麻黃、石膏(各二錢五分)、杏仁、枳殼(各八分)。
鼻塞?;蛄髑逄?。加菊花、辛夷、蘇梗(各八分)、細(xì)辛(五分)。
又方參蘇散秋冬秋冬傷風(fēng)宜服。
人參蘇藥桔梗葛根前胡淡豆豉陳皮半夏茯苓枳殼甘草(減半)金沸草加黃芩(各等分)桂枝(五分)杏仁(七分)上用姜三片。蔥白三根。棗一枚。水一鐘半。煎八分。食后熱服。微汗即解。
咳嗽。加五味子(五分)、款冬花、貝母(各八分)、天門冬、栝蔞仁(各一錢)。
久嗽肺火。加桑白皮、杏仁、黃芩、石膏、麥門冬、五味子(各等分)。
喘急氣壅。加蘇子、麻黃、杏仁、石膏(各一錢)。
頭疼。加川芎(一錢)、細(xì)辛(五分)。發(fā)熱。加柴胡(一錢)、黃芩(八分)潮熱惡寒。加麻黃(一錢)、桂枝(七分)。
嘔吐。加藿香(八分)、砂仁(七粒)、寒月再加干姜(五分)、丁香(三分)。
胸膈痞悶。加枳實、白術(shù)、香附(各八分)。
肩背痛。加羌活、當(dāng)歸、烏藥(各八分)。
汗出HT寒。加桂枝、葛根(各八分)。
無汗。煩躁不解。加麻黃(一錢五分)、杏仁(八分)、姜三片、蔥三根。
挾食者。加白術(shù)、陳皮、枳實、山楂、麥芽(各八分)。
四肢疼痛。加防風(fēng)、羌活、蒼術(shù)(各八分)。
房勞傷風(fēng)。加當(dāng)歸、白術(shù)(各一錢)。
痰多。嗽不止。加貝母、南星、栝蔞仁、杏仁(各八分)。
寒門
(傷寒中寒瘟疫大頭病附內(nèi)傷脾胃附)
傷寒
脈人迎脈必緊盛?;蚋』蚓o。無汗。太陽尺寸俱浮。陽明尺寸俱長。少陽尺寸俱弦。太陰尺寸俱沉細(xì)。少陰尺寸俱沉。厥陰尺寸俱微緩。又浮大。屬陽。沉細(xì)屬陰。傷寒熱盛。脈大者生。沉小者死。已汗。沉小者生。浮大者死。脈訣云。陰陽俱盛。重感于寒。變?yōu)闇丿?。陽脈浮滑。陰脈濡弱。更遇于風(fēng)。變?yōu)轱L(fēng)濕。陽脈洪數(shù)。陰脈實大。更遇濕熱。變?yōu)闈穸?。病發(fā)熱。脈沉細(xì)。表得太陽。名曰。(有剛?cè)岫N、有汗名柔、無汗名剛、)病太陽。關(guān)節(jié)即痛而煩。脈沉。名曰濕痹病太陽。身熱疼痛。名曰中。病。發(fā)汗身內(nèi)熱。名曰風(fēng)溫。其癥脈陰陽俱浮。自汗身重多眠。小便不利。
癥謹(jǐn)按內(nèi)經(jīng)曰。凡傷于寒者。則為病熱。熱雖甚。不死。若兩感于寒而病者。必死。尺寸俱浮者。太陽受病也。當(dāng)一二日發(fā)。以其脈上連風(fēng)府。故頭項痛。腰脊強也。尺寸俱長者。
陽明受病也。當(dāng)二三日發(fā)。以其脈挾鼻。絡(luò)于目。故身熱。目疼。鼻干。不得臥。尺寸俱弦者。少陽受病也。當(dāng)三四日發(fā)。以其脈循脅。絡(luò)于耳。故胸脅痛而耳聾。此三陽經(jīng)受病。未入于府者??珊苟选3叽缇愠良?xì)者。太陰受病也。當(dāng)四五日發(fā)。以其脈布胃中。絡(luò)于嗌。
故腹?jié)M而嗌干。尺寸俱沉者。少陰受病也。當(dāng)五六日發(fā)。以其脈貫?zāi)I。絡(luò)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尺寸俱微緩者。厥陰受病也。當(dāng)六七日發(fā)。以其脈循陰器。絡(luò)于肝。故煩滿而囊縮。此三陰經(jīng)皆受病。已入于府。可下而已。若更感異氣變?yōu)樗?。?dāng)依舊壞癥病而治之。若兩感于寒者。一日太陽受之即與少陰俱病。則頭痛口干。煩滿而渴。二日陽明受之。
即與大陰俱病。則腹?jié)M身熱。不欲食。譫語。三日少陽受之。即與厥陰俱病。則耳聾囊縮而厥。水漿不入。不知人者。六日死。若三陰三陽五臟六腑皆受病。則榮衛(wèi)不行。臟腑不通。
即死矣。
又按仲景傷寒論曰。冬氣嚴(yán)寒。萬類潛藏。君子當(dāng)固密。則不傷于寒。觸冒之者。乃名傷寒耳。其傷于四時之氣者。皆能為病。以傷寒為毒者。以其最為殺癘之氣也。自霜降后。至春分前。感寒而即病者。名曰傷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膚。至春變?yōu)闇夭?。至夏變?yōu)槭畈∫病J且孕量嘀恕4合亩鄿責(zé)岵≌?。皆由冬時觸寒所致。非時行之氣也。若春時應(yīng)暖而反寒。夏時應(yīng)熱而反涼。秋應(yīng)涼而反熱。冬應(yīng)寒而反溫。此非其時而有其氣。是以一歲之中。
長幼之病。多相似者。此則時行之氣也。若天令溫暖而感之。是為冬溫。如春時天令溫暖而壯熱為病者。乃溫病也。如天氣尚寒。冰雪未解。感寒而病者。亦曰傷寒。若春末夏秋之間。天氣暴寒。而感之為病者。此乃時行寒疫也。如夏至后,壯熱脈洪者。謂之熱病也。然又有溫瘧。風(fēng)溫。溫毒。溫疫。中寒。中風(fēng)。傷風(fēng)。中濕。中暑。中。濕毒。濕溫。痰癥。
腳風(fēng)。內(nèi)傷。食積。虛煩。陰虛陽乏。亦皆發(fā)熱。狀似傷寒。故世俗不辨。悉以傷寒治之。
殺人多矣。且溫病熱病。乃因伏寒而變。既變。不得復(fù)言為寒也。其寒疫。乃天之暴寒。與冬時嚴(yán)寒。又有輕重不同。時氣是天行疫癘之氣。又非寒比也。溫病乃山澤蒸氣。暑乃炎日之火。風(fēng)乃天之賊邪。皆傷于人者也。有中者為重。傷者猶輕也。溫瘧。風(fēng)溫。又系傷寒壞癥。更感異氣所變。治亦不同。且諸癥似傷寒者。各有其因。豈可通謂傷寒而混治之耶。且名不正。則言不順。名尚不正。豈可以言治乎。幸東垣發(fā)內(nèi)外傷辨之論。救千古無窮之弊。
其功盛已哉。
又按東垣內(nèi)外傷辨曰。夫傷寒者。其寒邪多傷于太陽之經(jīng)。而后傳變。故先頭疼身痛而發(fā)熱。其脈見于左手。人迎脈必緊盛。或浮緊而無汗。其寒熱齊作而無間。晡時必劇。乃邪氣盛。潮作之時。精神有余。語言壯厲。口鼻之氣俱盛。手背熱而手心不熱。乃邪氣勝此為有余。當(dāng)瀉不當(dāng)補也。內(nèi)傷則見于右手。氣口脈必緊盛。手心熱而手背不熱。燥作寒已不相并。
但有間耳。日晡時必減。乃胃氣得令。潮作之時。精神困倦。少氣懶語。身無大熱。脈不緊數(shù)。但大而無力。是陽氣自傷。不能升達(dá)。降下陰分而為內(nèi)熱。是陽虛也。此為不足。宜補不宜瀉也。若勞心好色。內(nèi)傷真陰。陰血既傷。則陽氣偏勝而變?yōu)榛鹨?。是為陰虛火動?;虮I汗遺精??人院疅帷;蛴谖绾蟀l(fā)熱。身無痛處。惟覺困倦。其脈細(xì)數(shù)無力。宜補陰降火。
傷食者。因飲食停滯而發(fā)熱。氣口脈亦緊盛。或右關(guān)短滑。太抵傷食則惡食。理必然也。又或噫氣吞酸。或惡食氣?;蛴虏煌??;驉盒钠?。按之則痛?;蛭缚谧魈邸;蛲J扯鴱?fù)感寒者。則氣口人迎之脈俱大也。亦頭痛發(fā)熱。惡寒拘急。中脘痞悶?;蛲禄驀I?;蛲凑摺閭骋?。若發(fā)熱脈浮緩而有汗者。謂之傷風(fēng)也。必口氣粗。合口不開。面光不慘。惡風(fēng)不惡寒也。虛煩者。謂虛熱。心中郁郁不安。故謂之煩。但只不惡寒。頭身不痛。脈不緊數(shù)。此為異耳。痰癥者。乃停痰留飲。凝結(jié)中脘。亦令人寒熱。狀如傷寒。若痰在上焦。則寸沉滑。或沉伏。痰在中焦。則右關(guān)滑大。兼氣郁。則沉而滑。挾食則短而滑也。凡關(guān)脈滑大者。
膈上有痰??赏轮?。香港腳之癥。亦發(fā)寒熱。或嘔逆。或舉體轉(zhuǎn)筋。足脛赤而腫者。是有瘀血。癥為跌撲損傷。初時不覺。過七八日或十余日。則寒熱始作。但脅下及小腹必疼。手不可近。若血上沖。而昏迷不省。良久復(fù)蘇。此瘀血也。溫病者春時地天道和暖。若壯熱煩渴而不惡寒者。溫病也。若夏至以后。時令炎暑?;級褵釤┛识粣汉?。熱病也。時氣乃天行溫疫。四時不正之氣。人感之。則長幼一般病也。亦與傷寒相似。蓋傷寒因寒而得之。此乃瘟疫之氣。不可與傷寒同論也。寒疫者。乃天之暴寒為病。四時之中?;蛴酗L(fēng)寒之作。感而即病者。寒疫也。亦與傷寒相似。但略輕耳。冬溫者。因冬時有非節(jié)之暖。實時行之氣也。
若發(fā)斑者。亦曰溫毒也。中。即中熱也。蓋傷大陽經(jīng)與傷寒相似。故曰中。必汗出身熱而渴?;蛏碇囟垡?。中暑者。熱傷于心脾之經(jīng)。而不在大陽。其候面垢。自汗。身熱。煩渴。脈虛?;虮澄⒑?。蓋暑喜傷心。心不受邪。則包絡(luò)受之。包絡(luò)本相火也。以火助火。故熱甚而昏也?;蛐”悴焕?。或嘔吐頭疼。胸膈痞滿?;蚋雇础S钟袀钪Y。雖屬外感。卻類內(nèi)傷。與傷寒大異。蓋寒傷形。寒邪客表。有余之癥。故宜汗之。暑傷氣。元氣為熱所傷而耗散。乃不足之癥。故宜補之。東垣所謂清暑益氣是也。又有因時暑熱。而過食冷物以傷其內(nèi)過取涼風(fēng)以傷其外。此則非暑傷人。乃因暑而自致之病。宜辛熱解表?;蛐翜乩碇兄畡?。卻與傷寒治法相類者也。風(fēng)濕者。春夏之交。病如傷寒。肢體重痛。轉(zhuǎn)側(cè)則難。小便不利。因陰雨畢濕?;蛞嫸?。有此癥。宜五苓利之忌汗下。有瘡瘍者。凡瘡瘍初生。必寒熱交作。必須視其身體有無瘡頭。仔細(xì)詳辨。不可便作傷寒治之。凡脈浮數(shù)。當(dāng)發(fā)熱而漉浙惡寒。若飲食如常。而有痛處。必生惡瘡。常見俗醫(yī)。妄名流注。傷寒褊考諸書。并無此名。何其謬哉。凡此之類外形相似。內(nèi)實不同。治法多端。不可或謬。必須審其果為溫病。熱病。
及溫疫也。則用河間法。果為氣虛。傷食。及內(nèi)傷也。則用東垣法。果為陰虛。及痰火也。
則用丹溪法。果為正傷寒例病也。則遵用仲景法。如此則庶無差誤以害人性命矣。世俗但見發(fā)熱之癥。一概認(rèn)作傷寒治之。悉用汗藥以發(fā)其表。汗后不解。遽用下藥以疏其里。設(shè)是虛癥。豈不死哉。故經(jīng)曰實實虛虛。損不足而益有余。如此死者。醫(yī)殺之耳。仁者鑒此。豈不痛歟。
治愚考仲景治傷寒。著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然究其大要。無出乎表里虛實。陰陽寒熱。八者而已。若能明究其的。則三百九十七法。了然于胸中也。何以言之。有表實。
有表虛。有里實。有里虛。有表里俱實。有表里俱虛。有表寒里熱。有表熱里寒。有表里俱熱。有表里俱寒。有陰癥。有陽癥。病各不同。要辨明而治之。其脈浮緊。發(fā)熱惡寒。身疼而無汗者。表實也。宜麻黃湯以汗之。若脈浮緩。發(fā)熱惡風(fēng)。身疼而有汗者。表虛也。宜桂枝湯以和之。設(shè)腹中鞭滿。大便不通。譫語潮熱。脈實者。里實也。宜大柴胡大小承氣之類??刺搶嵪轮;蚋锅Q自利。有寒有熱者。里虛也。如表里俱實者。內(nèi)外皆熱也。脈浮洪。身疼無汗。宜防風(fēng)通圣散汗之。若口渴飲水。舌燥脈滑者。人參白虎主之。若弦大而滑者。小柴胡合白虎主之。如表里俱虛。自汗自利者。宜人參三白湯?;螯S建中湯。加人參白術(shù)主之。脈微細(xì)。足冷者。加附子以溫之。如表寒里熱。身寒厥冷。脈滑數(shù)??谠锟?。白虎湯主之。如里寒表熱者。面赤。煩躁。身熱。自利清谷。脈沉者。以四逆湯溫之。如表里俱寒。而自利清谷。身疼惡者。此內(nèi)外皆寒也。先以四逆救里。后以桂枝治表。如陰癥發(fā)熱。
則脈洪數(shù)而爆渴矣。大抵麻黃桂枝之類。汗而發(fā)之。葛根升麻之類因其輕而揚之。承氣陷胸之類。引而竭之。瀉心十棗之類。因中滿而泄之。在表者汗之。在里者下之。半表半里者和之。表多里少者。和而少汗之。里多表少者。和而微下之。在上者吐之。中氣虛而脈微者溫之。全在活法以施治也。若表里汗下之法。一或未當(dāng)。則死生系反掌之間??刹簧钏级鞅嬖?。
按陶氏傷寒啟蒙云。發(fā)熱惡寒。頭項痛。腰脊強。則知病在太陽經(jīng)也。身熱。目痛。鼻干。
不得眠。則知病在陽明經(jīng)也。胸脅痛。耳聾??诳?。舌干。往來寒熱而嘔。則知病在少陽經(jīng)也。腹?jié)M。咽干。手足溫。或自利。不渴?;蚋?jié)M時痛。則知病在太陰經(jīng)也。引衣倦臥。惡寒。或舌干口燥。則知病在少陰經(jīng)也。煩滿囊縮。則知病在厥陰經(jīng)也。潮熱自汗。譫語發(fā)渴。不惡寒。反惡熱。揭去衣被。揚手?jǐn)S足。或發(fā)斑黃。狂亂。五六日不大便。則知病在正陽明胃府也。設(shè)若脈癥不明。誤用麻黃。令人汗多卞陽。誤用承氣。令人大便不禁。誤用姜附。令人失血發(fā)狂。正為寒涼耗其胃氣。辛熱損其汗液。燥熱助其邪熱。庸俗狐疑。莫此為甚。蓋傷寒之邪。實無定體?;蛉腙柦?jīng)氣分。則太陽為首。其脈必浮?;蛉腙幗?jīng)血分則少陰為先。其脈必沉。浮而有力無力。是知表之虛實。沉而有力無力。是知里之虛實。中而有力無力。是知表里緩急。脈有浮沉虛實。癥乃傳變不常。全在活法二字。不可拘于日數(shù)。但見太陽癥。在直攻太陽。但見少陰癥。在直攻少陰。但見真寒。直救真寒。見此三癥。便作主張。不必悉具。當(dāng)知如何處治。此為活法。若同而異者明之。似是而非者辨之。在表者。汗之。散之。在里者。下之。利之。在上者。因而越之。陷下者。升而舉之。從乎中者和解之。直中陰經(jīng)者溫補之。若解不開。不可攻里。日數(shù)雖多。但有表癥而脈浮者。尚宜發(fā)散此事不明。攻之為逆。經(jīng)云。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若表癥解而里癥具者。不可攻表。日數(shù)雖少。但有里熱癥而弦實者。急當(dāng)下之。此事不明。禍如反掌。經(jīng)云。邪熱未除。復(fù)加燥熱。猶抱薪積火矣。如直中陰經(jīng)真寒癥。無熱惡寒。不渴。只宜溫補。切禁寒涼之藥。此事不明。殺人甚速。經(jīng)云。非從無益。而反害之。陰癥似陽者。溫之。陽癥似陰者。下之。陽毒者。分輕重下之。陰毒者。分緩急溫之。陽狂者。下之。陰厥者。溫之。濕熱發(fā)黃者。利之。下之。血癥發(fā)黃者。潰之。下之。譫語者。下之。溫之。中滿者。消之。瀉之。結(jié)胸者。解之。下之。太陽癥以少陰者。溫之。少陰癥似太陽者。汗之。衄血者。解之。止之。發(fā)喘者。汗之。下之??人哉摺@?。解之。正傷寒者。大汗之。大下之。感寒或冒寒者。微汗之。微下之。勞力感寒者。溫散之。溫極病者。微解之。大下之。此經(jīng)常之大法也。有病一經(jīng)已用熱藥。而又用寒藥如少陰癥用白虎湯四逆散寒藥者。又少陰用四逆湯真武湯熱藥者。庸俗狐疑。拒能措手哉。嗚呼。能發(fā)傷寒之癥名。而得傷寒之方脈。如此視切。乃為良醫(yī)。始在寒藥如少陰。乃傳經(jīng)熱癥也。熱藥治少陰。乃直中陰經(jīng)。真寒癥也。辨名定經(jīng)。明脈識癥。驗癥用藥。真知在表而汗。真知在里而下。真知直中陰經(jīng)而溫。如此而汗。如彼而下。又如彼而溫。辛熱之劑。投之不瘥。寒涼之藥。用之必當(dāng)。病奚逃乎。須分輕重緩急。
老少虛實。久病新發(fā)。婦人胎產(chǎn)。室女經(jīng)水。大凡有胎產(chǎn)傷寒。不與男子傷寒同治法。無胎產(chǎn)者治相同。婦人經(jīng)水適來適斷。即是熱入血室。但宜和解表里。久病者過經(jīng)不解。壞癥也。新發(fā)者。始病也。老者血氣衰。少者血氣壯。緩者病之輕。急者病之重。寒藥熱服。熱藥涼服。其中和之劑。則溫而服之戰(zhàn)汗分為四癥。要知邪正盛衰類傷寒。四癥照常法例治之。雖云發(fā)蒙。實登仲景之楷梯也。又按陶氏傷寒見癥識病條云。傷寒之邪。從表入里。里必達(dá)外。見癥之由。所屬必相應(yīng)。庶無誤也。且如頭痛項強。身熱者。太陽癥也。無汗。麻黃湯。有汗。桂枝湯。頭搖者。里病也。隨癥治之。頭汗者。里有瘀血。必發(fā)黃也。犀角湯。茵陳湯。面戴陽者。下虛也。姜附湯。面慘不光。傷寒也。麻黃湯。面光不慘。傷風(fēng)也。桂枝湯。面上乍黑乍白。唇口生瘡。狐惑也。治以桃仁雄黃之類。面如錦紋者。
陽毒也。大青一物湯。或陽毒。升麻隨機選用。舌上有黃白胎。內(nèi)熱也。或黑者。熱極也。
并用黃連解毒湯。鼻燥。漱水不下?;蚰縃T。溺血也。犀角地黃湯。目睛黃。小腸熱也。茵陳五苓散。加木通。懊者。胃虛也。梔子豉湯微吐之。喜怒如狂。蓄血也。桃仁承氣湯下之。肉筋惕汗下。虛也。宜溫經(jīng)益陽。身如被杖。陰毒也。正陽散。甘草湯。一身盡痛。多眠?;蛭⒛[難轉(zhuǎn)者。風(fēng)濕也。甘草附子湯。蒼術(shù)白虎湯。身目俱黃。濕熱疸病也。茵陳五苓散。身如蟲行。表虛也。黃加桂湯。背惡寒。陰勝陽也。人參附子湯。不眠。因汗下多而神虛也。酸棗仁湯。坐而伏者。短氣也。宜補之。下利清谷。內(nèi)(寒也)、附子理中湯。咽中生瘡。上實下虛也。黃連加桂治之。舌生刺。熱甚也。黃連解毒湯。又手冒心。因汗多而血虛也。黃建中湯。腹?jié)M自利。手足溫者。邪入太陰也。理中湯。舌卷濃縮。邪入厥陰也。大便實承氣湯。手足厥。茱萸四逆湯溫之。以上乃大要耳。臨癥詳而用之。思過半矣。
方麻黃湯治太陽無汗。脈浮緊者。宜此汗之。
麻黃(三錢)桂枝(二錢)杏仁(一錢五分)甘草(一錢)上作一服。姜五片。蔥白三根。棗三枚。水二鐘。煎至一鐘。去上沫。熱服。以衣被蓋取汗熱。熱遍身至手足心即止。不必再服。如須臾汗未出。宜吃熱稀粥一碗。以助藥力。汗出即止。如未出。再煎一服。加淡豆豉一撮。如前汗之。三服汗不出者難治。必用蒸法。大抵此方只宜用于天令寒冷之時。若炎暑之月。則當(dāng)通變。不可執(zhí)用此方。又宜葛根、蔥白、淡豆豉、或雙解散等辛涼之劑。以發(fā)散也。
本經(jīng)頭疼。發(fā)熱。惡寒。無汗。而喘者。加川芎、防風(fēng)、羌活、白芷、蒼術(shù)、白芍藥(各一錢)。
本經(jīng)惡寒發(fā)熱。身癢面赤者。加柴胡、芍藥(各一錢五分)。
本經(jīng)頭痛。發(fā)熱。惡寒。胸中飽悶者。加枳殼、桔梗(各一錢)。
又方桂枝湯治太陽癥自汗。脈浮緩者。宜服。
桂枝白芍藥(各三錢)甘草(二錢)上作一服。姜三片。棗二枚。水煎溫服。
如汗不止。加橫(二錢)。
如喘急。加柴胡、杏仁(各一錢五分)。
如胸中飽悶。加白術(shù)(二錢)、枳殼、桔梗(各一錢)。
又方葛根湯治陽明經(jīng)病宜解之。陽明府。別用承氣下之。
葛根(三錢)柴胡(二錢)黃芩桂枝(各一錢五分)芍藥(二錢)上作一服。水二鐘。姜三片。棗二枚。煎一鐘。溫服。
本經(jīng)惡寒甚者。去黃芩,加麻黃(二錢)、冬春宜用麻黃。夏秋。宜用蘇藥。(一錢)。
本經(jīng)有汗而渴者。加石膏、知母(各二錢)、粳米(一錢)。
本經(jīng)頭痛。加川芎、白芷(各一錢五分)。
又方小柴胡湯治少陽癥。往來寒熱。胸脅痛而嘔。
柴胡(三錢)黃芩半夏人參(各二錢)甘草(炙五分)上作一服。姜三片。棗一枚。水二鐘。煎一鐘。溫服。
本經(jīng)小便不利。加茯苓(一錢五分)。
本經(jīng)脅痛。加青皮、枳殼(各一錢)。
本經(jīng)渴。加天花粉、知母(各一錢五分)。
本經(jīng)嘔吐者。加姜汁(一盞)、竹茹(二錢)。
本經(jīng)嗽。加五味子(一錢)、金沸草(一錢五分)、人參(減半)。
本經(jīng)痰多。加栝蔞仁、貝母(各二錢五分)、人參(減半)。
本經(jīng)寒熱似瘧。加桂(一錢)。
本經(jīng)齒燥無津液。加麥門冬、五味子、天花粉(各半)。
本經(jīng)壞癥。加知母鱉甲(各一錢五分)。
本經(jīng)癥。心下飽悶。未經(jīng)下者。非結(jié)胸。乃表邪傳至胸中。猶當(dāng)作表治。加枳殼、桔梗(各一錢五分),未效。本方對小陷胸湯。加枳、桔、一服豁然。此陶公之心法也。予魯用亦效。
本經(jīng)與陽明合病。加葛根(二錢)、芍藥(一錢五分)。
婦人熱入血室。加當(dāng)歸(一錢五分)、紅花(一錢)。男子加生地黃(一錢五分)。
又方大柴胡湯治陽明內(nèi)實。大便難。不惡寒。反惡熱。
柴胡(三錢)黃芩芍藥枳實(各二錢)半夏(錢半)甘草(五分)大黃(壯者五錢虛者三錢)上作一服。姜三片。棗一枚。水二鐘。將諸藥先煎。將熟。再下大黃。煎四五沸。約一鐘。
熱服以微利為度。若大滿大實者。根據(jù)后加減利之。
本方加桂枝(二錢)、名桂枝大黃湯。去黃芩。
本方加芒硝(二錢)、濃樸(一錢五分),去柴胡、黃芩、半夏、甘草,名大承氣湯。
只加濃樸、名小承氣湯。加桃仁(二錢)、名桃仁承氣湯。此數(shù)方皆宜量虛實斟酌用之。
又方理中湯治太陰自利不渴。實多而嘔。腹?jié)M鴨溏霍亂。
人參(二錢)白術(shù)(二錢)干姜(二錢)甘草(一錢)上作一服。水一鐘半。煎服。或丸。名理中丸。
諸結(jié)胸?;蛱幇Y下之。胸而鞭。加黃芩(一錢五分)、枳殼(一錢五分)、桔梗(一錢)、寒實結(jié)胸本方加枳實。
名枳實理中湯。
腹?jié)M下利。加附子(二錢)名附子理中湯。
動氣。左右上下。加桂(二錢),去水。
吐多者。加生姜,去術(shù)、下多者。倍術(shù)。
小便不利。加茯苓(二錢)。
渴。加烏梅(三個)。
腹痛。加桂枝(一錢五分)、芍藥(二錢)。
又方四逆湯治直中陰經(jīng)寒癥。以此溫之。
附子(五錢)干姜(四錢)甘草(二錢)上作一服。水煎溫服。附子若加至一兩。
名通脈四逆湯。厥逆下利。脈不至。附子加至六七片、痢止。脈不出。加人參(三錢)、麥門冬(二錢)、五味子(一錢)。
上仲景先生正傷寒方也。六經(jīng)正治。宜根據(jù)此加減用之。兼有變癥。須參全書。茲不備錄。
又方易老九味羌活湯治春夏秋傷寒通用。太陽陽明經(jīng)藥也。
羌活防風(fēng)蒼術(shù)(各一錢五分)川芎白芷黃芩(各一錢)細(xì)辛(五分)生地黃(八分)上作一服。用生姜三片。蔥白三根。水二鐘。煎熱服。夏月。本方加石膏、知母、名神術(shù)散不作汗。本方加蘇葉、喘而惡寒。身熱。加杏仁、生地黃、汗后不解。宜服。汗下兼行。本方加大黃、如釜底抽薪之法。
其春夏秋。感冒非時傷寒。亦有頭疼身熱惡寒之癥。脈浮緩。自汗。宜實表。本方去蒼術(shù)。
加白術(shù)、汗不止。加黃(一錢五分)、再不止。以小柴胡,加桂枝芍藥(各一錢)、如神。
胸中飽悶。加枳殼、桔梗,去生地黃(結(jié)胸加同)。
身熱不退。加柴胡(一錢五分)、倍黃芩。
燥渴。加石膏、知母(各一錢五分)、粳米(一撮)。夾內(nèi)傷。加白術(shù)、陳皮、半夏、藿香、濃樸(各一錢),去生地黃、潮熱似瘧。加柴胡(一錢五分)、青皮(八分)。
發(fā)狂。加黃連、石膏(各一錢五分)、大黃(三錢),去生地細(xì)辛。
發(fā)黃。加茵陳(一錢五分)、茯苓、山梔(各一錢二分),去細(xì)辛、生地。
濕癥。加五苓散、倍蒼術(shù),去生地、細(xì)辛、小便不利。加減同。
大便秘。五六日不大便,加濃樸、枳實(各八分)、大黃(三錢)、芒硝(一錢五分),去細(xì)辛。
風(fēng)濕相搏。一身盡痛。加當(dāng)歸、白術(shù)(各一錢五分),去細(xì)辛、倍蒼術(shù)。
寒濕。腰腿膝痛。加杜仲、牛膝、木瓜、防己,去川芎、細(xì)辛。
又方香蘇散春月用。治傷寒傷風(fēng)。
紫蘇葉(二錢)香附子(二錢)陳皮(一錢)甘草(五分)上作一服。姜三片。蔥白三根。水一鐘半。煎八分。熱服。
頭痛。加川芎、白芷(各一錢)、名芎芷香蘇散。
頭痛如斧劈。加石膏(二錢)、蔥頭連須(三根)。
偏正頭痛。加石膏(二錢)、薄荷、細(xì)辛(各七分)。
太陽穴痛。加荊芥穗(一錢)、石膏(一錢五分)。
傷風(fēng)自汗。加桂枝(一錢)、無汗。加麻黃、干葛、薄荷(各一錢)。
傷風(fēng)發(fā)熱惡寒。加柴胡、黃芩、蒼術(shù)(各一錢五分)。
咳嗽不止。加半夏、茯苓、貝母、杏仁(各一錢)。
胸膈痞塞。加黃連、枳實、桔梗(各八分)。
傷寒鼻塞聲重。咽膈不利。加苦梗、旋復(fù)花(各八分)。
傷寒涎壅盛。加南星、半夏(各一錢五分)、姜汁(半盞)、竹瀝(一盞)。
氣促不安。加大腹皮、桑白皮(各一錢)。
鼻塞不聞香臭。加羌活、荊芥穗(各一錢)。
傷風(fēng)寒。蘊熱。吐血。衄血。加麥門冬、黃芩、黃麻(各一錢)。
傷風(fēng)寒。中脘寒。不思飲食。加白術(shù)(一錢五分)、砂仁、青皮(各七分)。
嘔吐惡心不止。加干姜、砂仁(各八分)、半夏(一錢五分)。
飲食不能消化。加砂仁(七分)、山楂、麥芽(各一錢)、青皮(八分)。
傷風(fēng)寒時作寒栗。加桂枝(八分)。
傷風(fēng)寒后。時作虛熱不退。加柴胡、知母、人參(各一錢),去蘇葉。
傷風(fēng)寒一向不解。作潮熱。白日至暮不退。日日如是。加地骨皮、柴胡、知母、當(dāng)歸、人參初感時。頭痛作熱。鼻塞聲重?;驉猴L(fēng)寒。加防風(fēng)、羌活、川芎、白芷(各一錢二分)。
感風(fēng)寒。頭項強急。渾身痛。不能轉(zhuǎn)側(cè)。加羌活、當(dāng)歸、赤芍、紫荊皮(各一錢)、官桂(七分)。
傷風(fēng)寒。肚腹或小腹疼痛不可忍。加木香、干姜、吳茱萸(各七分)。
婦人被氣所苦。胸痞脅痛。小腹急疼。加木香砂仁、枳殼、官桂(各八分)。
傷食腹疼。嘔吐泄瀉。加白術(shù)、白茯苓、半夏、藿香、干姜、砂仁、濃樸(各七分)、木香心卒痛者。加玄胡(一錢五分)、木香、桂(各五分)。
飲酒大過?;虮樯戆l(fā)疽?;騼赡炕椟S。加茵陳(一錢五分)、山梔、赤茯苓(各一錢)。
傷酒嘔吐。加黃連、扁豆、葛根、半夏、藿香、蒼術(shù)(各一錢),去蘇葉。
婦人產(chǎn)后。感風(fēng)頭痛。壯熱。惡寒。不能轉(zhuǎn)側(cè)。加生料五積散。
產(chǎn)后感寒。頭痛發(fā)熱。加不換金正氣散。(一半)。
婦人產(chǎn)后。發(fā)熱不退。煩渴。加人參、麥門冬、生地黃(各八分)。
產(chǎn)后虛熱不退。加人參、黃、麥門冬(各一錢)。
產(chǎn)后腰痛不已。加當(dāng)歸、官桂(各一錢)、木香(三分)。
感風(fēng)后。日久。冷嗽不已。加杏仁(一錢)、五味子、干姜(各六分)。
細(xì)辛(五分)。
香港腳。加木瓜、牛膝、紫金皮、吳茱萸、川楝子、黃柏、蒼術(shù)(各一錢)、木香(五分)。
又方柴藿湯治春末夏初傷寒。挾內(nèi)傷者。宜用。此太陽少陽陽明太陰藥也。
柴胡(一錢五分)黃芩(一錢)藿香(一錢)甘草(三分)半夏(一錢)白術(shù)(一錢)陳皮參(八分)白茯苓(八分)濃樸(八分)蒼術(shù)(一錢)川芎(八分)白芷(八分)上作一服。姜三片。棗一枚。水二鐘。煎一鐘。食遠(yuǎn)熱服。春初挾感寒者。加紫蘇葉、防風(fēng)、干葛(各八分)。
凡感寒無汗。加紫蘇葉、淡豆豉(各一錢)、蔥白(三根)、有汗勿加。
熱甚。燥渴。加石膏(一錢五分)、知母、粳米(各一錢)、烏梅(二個)。
瘧疾。加草果、青皮(各八分)、烏梅(二個),欲截。再加常山(一錢五分)、檳榔(七分)傷食發(fā)熱。胸滿嘔吐。加山楂、神曲、砂仁(各八分)。
傷酒發(fā)熱。頭痛嘔吐。加干葛、黃連、扁豆(各八分),去柴胡、春夏肚腹作痛。加白芍藥、山錢)、干姜炭、薄桂(各五分)。
夏至后感寒。加石膏(一錢五分)、桂枝(三分)。
暑月遠(yuǎn)行受熱。加香薷(一錢五分)、扁豆(一錢)、滑石(八分),去柴胡、白芷。
霍亂轉(zhuǎn)筋。兩腳冷。汗出。上吐下瀉。日間感熱。夜間感冷。邪氣正氣。兩不分也。加木瓜、八分)、干姜(五分)、澤瀉、青皮(各七分)。
又方雙解散治夏月傷寒傷風(fēng)通用。
防風(fēng)(一錢二分)川芎當(dāng)歸白芍白術(shù)(一錢)蒼術(shù)(各一錢)黃芩(七分)石膏(一石(一錢五分)連翹山梔(各八分)荊芥穗薄荷(各六分)桔梗(各六分)上作一服。水二鐘。姜三片。棗一枚。煎一鐘。稍熱服。無汗。加麻黃、淡豆豉(各一錢)、不用。
大便結(jié)燥。加大黃(三錢)、芒硝(一錢五分)。
瘟疫發(fā)散。加防風(fēng)(五分)、羌活(一錢五分)、葛根、白芷(各一錢)。
其余雜癥。與防風(fēng)通圣散加減同。茲不備錄。
又方參蘇飲治秋月傷寒傷風(fēng)通用。(方見傷風(fēng)類)。
又方五積散治冬月傷寒宜用。此太陽陽明太陰少陰藥也。若挾有內(nèi)傷?;蚣?zhèn)L(fēng)者。
遵仲景法治。
川芎當(dāng)歸白芍藥蒼術(shù)(各一錢)半夏陳皮濃樸白茯苓枳殼(各八分)白芷姜(炒)薄桂(各七分)麻黃(一錢五分或二錢無汗用。有汗去之。)上作一服。姜五片。棗二枚。淡豆豉半合、水二鐘。煎鐘。食遠(yuǎn)熱服。
潮熱。加柴胡、黃芩(各一錢)。
頭痛。加羌活(二錢)、細(xì)辛(五分)。
嘔吐。加藿香(一錢)、丁香(七粒)。
胃脘痛。加木香、吳茱萸(各六分)、香附(一錢)。
食積痛。加白術(shù)(一錢)、枳實、山楂、神曲(各八分)、木香、檳榔、砂仁(各五分)。
一身盡痛如被杖。加羌活、獨活(各一錢)、柴、荊、皮(八分)。
香港腳。加羌活、獨活、防風(fēng)、木瓜、牛膝、漢防己(各八分)。
咳嗽。加杏仁、款冬花(各八分)、五味子(五分),去姜桂。
痰嗽。加栝蔞仁、貝母、百合(各一錢),去姜桂。
嗽而聲啞。加天門冬(一錢)、百藥箭(八分)、烏梅(二個),去姜桂。
產(chǎn)后感寒。加柴胡、黃芩(各一錢)、人參(八分)。
經(jīng)水感寒。加柴胡、荊芥穗、防風(fēng)(各一錢)、生地、紅花(各六分)。
上以上方。皆非正傷寒藥。乃劉張李諸公所立。治非時傷寒。或挾內(nèi)傷者?;驋妒??;蚣骘L(fēng)減用。若正傷寒。仍遵仲景六經(jīng)傳變施治。庶無誤也。
中寒
脈六脈沉微而伏。重按至骨乃見?;蜻t而澀。挾風(fēng)則帶浮。眩運不仁。兼濕則帶濡。而四脈多沉細(xì)而微。四肢厥。而手足爪甲青。
癥集成云。中寒者。寒邪直中三陰也。非比傷寒。邪從外循經(jīng)而入。以麻桂輩微表而安。
寒則倉猝感受。因其腠理疏豁。一身受邪。難分經(jīng)絡(luò)。無熱可散。溫補自為寒所中。則昏不知人事??卩涫б?。四肢僵直。
及臍腹疼痛。此皆中寒之候治蘊要云寒中太陰。則中脘疼痛。宜理中湯。加附子。寒中少陰。則臍腹疼痛。宜五積散脈沉足冷者。四逆加吳茱萸。厥陰則小腹疼痛。宜當(dāng)歸四逆湯加吳茱萸。
脈濃縮藥。急用茱萸一合。煎濃湯灌下亦妙。大抵寒者溫之。治宜姜附等藥。以不治。
方附子理中湯治中寒及一切寒癥。隨癥加減用。
人參(二錢)白術(shù)(二錢)甘草(五分)干姜(炮二錢)附子(面包煨二錢)上用水一鐘半。煎至八分。食遠(yuǎn)服。
寒中太陰。根據(jù)本方。
寒中少陰。加吳茱萸(二錢)。
寒中厥陰。加當(dāng)歸、芍藥、桂枝(各一錢五分)、吳茱萸(二錢)。
沉寒痼冷。加丁香(一錢)、官桂(一錢五分)、沉香(七分)。
心腹冷痛。加官桂、吳茱萸、白芍藥、玄胡索(各一錢五分)、木香(一錢)。
胃寒咳逆。加丁香(一錢)、柿蒂(一錢五分)。
婦人血虛寒。加當(dāng)歸、官桂、艾葉、吳茱萸(各一錢五分)、益志(一錢)。
男婦下元冷極。久不孕育。加鹿茸、官桂、茱萸(各一錢五分)、蘄艾(一錢)、沉香(一錢)。
小兒冷瀉。加肉豆蔻(一錢五分)、丁香(七分)。
腳膝冷痛。加鹿茸、牛膝、官桂(各等分)、或丸?;蚣?。
腰冷如冰。加鹿茸、杜仲、破故紙、肉蓯蓉(各等分)、或丸亦可。
精清如水。精冷如冰。加肉蓯蓉、韭子、鹿茸(各等分)、海狗腎(一具)。
溫疫(大頭病附)
脈脈訣云。瘟病之脈。散而難名。如太陽脈浮。陽明脈長。少陽脈弦。太陰脈細(xì)。少陰脈又云。陽脈濡弱。陰脈弦緊。更遇溫氣。變?yōu)槲烈?。陽脈洪數(shù)。陰脈實大。更遇溫?zé)帷W優(yōu)槲炼菊呶?。凡瘟病大熱脈沉澀細(xì)小足冷難治。洪大有力?;蚋〈笳???芍?。脈不浮者為傳染。若左寸浮大。右寸宜補中帶表而治之。
癥夫瘟疫之癥。多由房勞太過。腠理閉泄。少陰不藏。觸冒冬時殺癘之氣。嚴(yán)寒之毒。
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膚。至春變?yōu)槲敛?。至夏變?yōu)闊岵∫病S钟袝r行不秋應(yīng)涼而反熱。冬應(yīng)寒而反溫。此非其時而有其疫也。外癥頭痛。壯熱。
治丹溪云。治法有三。有宜補。宜散。宜降。人參、白術(shù)、防風(fēng)、羌活、蒼術(shù)、并大黃、活石、人中黃之類主之。又吳氏云。凡尺寸脈浮者。發(fā)于太陽也。宜汗之?;蛴凶院股硖壅?。九味羌活湯主之。尺寸數(shù)者。少陽也。宜小柴胡考瘟病。先因傷寒熱未除。更感時行之氣。而為瘟疫也。治與傷寒不同。蓋瘟病因春時溫氣乃郁熱自內(nèi)而發(fā)于外。故宜辛平之劑以發(fā)散之。況時令已暖。不可用麻黃。如時令尚寒。少佐之亦可。凡瘟病發(fā)于三陽者多。三陰者少。若發(fā)于三陰者。必有所因也?;蚴澈飪?nèi)傷太陰而得之?;蛞蜻^欲先傷少陰而得之。治制皆與傷寒各條同。惟發(fā)表不同耳。又有大頭天行病。乃濕熱在高巔之上。并陽明邪熱大甚。資實少陽相火而為之。
視其腫勢在何部。隨經(jīng)治之。用防風(fēng)、羌活、酒芩、酒蒸、大黃、隨病加減治之。不可用降藥。
方人參敗毒散治瘟疫及大頭病初感。服此藥散之。
人參(一錢五分)白術(shù)(二錢)白茯苓(一錢)甘草(五分)羌活(一錢五分)防風(fēng)(一錢五分)柴胡(一錢五分)前胡(一錢)黃芩(一錢)枳殼(八分)蒼術(shù)(一錢二分)桔梗(七分)上作一服。用生姜三片。棗一枚。水二鐘。煎一鐘。熱服微汗為度。
又方三黃石膏湯治疫癥燥渴。將欲發(fā)狂者。
石膏(三錢)黃芩黃連黃柏(各一錢五分)麻黃(一錢五分寒用多暖用共之)山梔(一錢)熱甚者加大黃(三錢)上用水二鐘。粳米一撮。煎服。連進(jìn)三五服即愈。
又方普濟(jì)消毒飲子。治瘟疫熱毒。清熱解毒。大頭病。頭面腫。亦可服。
柴胡(一錢五分)黃連(炒)黃芩(炒)玄參生甘草桔梗連翹鼠粘子白芷馬勃川當(dāng)歸(各一錢)僵蠶(七分)升麻(七分)板藍(lán)根(一錢如無以藍(lán)葉代之或真青代亦可)如虛。加人參(一錢五分)、大便秘。加酒蒸大黃(二錢)。
又方辟瘟丹凡春夏秋間預(yù)服。以免疫氣傳染?;虺醺?。服此藥。得小汗亦愈。
防風(fēng)(去蘆一兩五錢)川芎當(dāng)歸白芍藥白術(shù)麻黃石膏滑石黃芩連翹梔子(各一兩)桔梗荊芥薄荷(各八分)玄胡粉(一兩五錢)大黃(煨二兩)鬼箭羽馬勃管仲(各一兩二錢)上為細(xì)末。臘雪水?;虮疄橥?。如彈子大。每服一丸。姜蔥湯下。得周身微汗即解。此藥用五月五日。六月六日?;蚨僚D日。焚香禮斗。至誠修合。無不應(yīng)驗。合時忌與婦人雞犬孝子見之。
內(nèi)傷(脾胃附)
脈脈大而無力為內(nèi)傷。氣口脈大于人迎二倍。或三倍。其急大而數(shù)。重按無力。為勞后內(nèi)傷。右關(guān)脈弦滑而沉。或弦大而數(shù)。或浮滑而疾者。為飲食內(nèi)傷也。右關(guān)弱甚?;螂[而不見者。為脾胃虛損也。左關(guān)脈緩。右關(guān)脈弦者。為肝木乘脾土也。右關(guān)脈數(shù)。為胃熱。弦滑為胃寒。脈結(jié)為思傷脾也。
癥謹(jǐn)按東垣論。人迎脈大于氣口為外傷。氣口脈大于人迎為內(nèi)傷。外傷則寒熱齊作而無間。內(nèi)傷則寒熱間作而不齊。外傷惡寒。雖近烈火不能除。內(nèi)傷惡寒。得就溫暖則解。外傷惡風(fēng)。乃不禁一切風(fēng)寒。內(nèi)傷惡風(fēng)。惟惡些小賊風(fēng)。外傷癥顯在鼻。故鼻氣不利而壅盛有力。
內(nèi)傷癥顯在口。故口不知味。而腹中不和。外傷則邪氣有余。故發(fā)言壯厲。且先輕而后重。
內(nèi)傷則元氣不足。出言懶怯。且先重而后輕。外傷手背熱。手心不熱。內(nèi)傷則手心熱。手背不熱。東垣辨法。大略如此。有內(nèi)傷而無外感。有外感而無內(nèi)傷。以此辨之。則判然矣。又王節(jié)齋云。東垣以飲食勞倦傷。為內(nèi)傷不足之病。謂因傷饑失飽。傷損脾胃所致。蓋人之所藉以生者脾胃為本。必賴飲食滋養(yǎng)。若調(diào)養(yǎng)失宜。勞后過傷。失其所養(yǎng)。則脾胃氣虛。不能升達(dá)。降下陰分而為內(nèi)熱。非有飲食停蓄者也。故用補中益氣等藥。若飲食停積不化。郁發(fā)為熱。乃是不足之中。繼之有余。此為飲食所傷。宜消導(dǎo)之。又或先因飲食而后犯于房勞?;蛳纫騽谝鄱蠓赣陲嬍?。此皆不足之中。兼之有余。須于數(shù)者之間。審察明白也。
治丹溪云世之病此者為多。但有挾痰者。有挾外感者。有熱郁于內(nèi)而發(fā)者。有飲食所傷者。皆以補元氣為主??此鶔抖嬗盟帯短嫡?。補中益氣。加半夏。以姜汁竹瀝傳送。挾外感者。補中益氣。加發(fā)散。如防風(fēng)羌活白芷之類。挾食者。補中益氣。加消導(dǎo)。如山楂枳實之類。氣虛熱甚者。少加附子。以行參之功。又盧氏云。若內(nèi)傷外感兼病而相合者。則其脈癥必并見而難辨。尤宜細(xì)密求之。若顯內(nèi)癥多者。則是內(nèi)傷重而外感輕。宜以補養(yǎng)為先。
而發(fā)散次之。若顯外癥多者。則外感重而內(nèi)傷輕。宜以發(fā)散為急。而補養(yǎng)次之。此東垣未之及也。因并贅于此。用者詳之。
方補中益氣湯治勞役所傷。時作虛熱。四肢無力。怠惰嗜臥。
人參(去蘆一錢五分)黃(一錢五分蜜炙)甘草(五分)陳皮(八分)當(dāng)歸(一錢二分)白術(shù)(一錢二分)升麻(四分)柴胡(五分)上作一服。姜一片。棗一枚。水二鐘。煎八分。食遠(yuǎn)服。
氣血虛甚者。加熟附子(一錢五分)、以竹參之功(陽旺則生陰也)。
挾外感。加防風(fēng)、羌活(各一錢五分)、干葛、白芷、川芎(各八分)、倍柴胡。
挾痰者。加半夏(一錢五分)、茯苓(一錢)、姜汁(半盞)、竹瀝(一盞)。
兼郁熱者。加川芎、山梔、香附(各等分)。
腹中痛者。加白芍藥(一錢二分)、官桂(六分)。
腹中惡寒冷痛者。加桂心(五分)。
腹中惡熱喜寒而痛者。加白芍藥(一錢二分)、黃芩(八分)。
夏月腹痛。不惡熱。加炒黑干姜(七分)、藿香(一錢)、薄、桂(三分)。
天時熱腹痛者。加白芍藥、山梔(各一錢)、桂(三分)。
天時寒腹痛。加半夏(一錢)、益智仁(八分)、干姜(五分)、桂(三分)。
頭痛。加蔓荊子、川芎(各八分)、細(xì)辛(五分)。
頂腦痛。加本(七分)、諸頭痛。并用此四味足矣。
臍下痛甚者。加熟地黃(一錢)、其痛立止。如不止者。乃大寒也。更加桂心(五分)。
咽干。加葛根(七分)、麥門冬(一錢)。
心下刺痛。加香附(一錢)、當(dāng)歸(倍用)。
精神短少。加麥門冬(一錢五分)、五味子(七分)、夏月亦加。救天暑傷庚金。
有痰。嗽。加貝母、杏仁、栝蔞仁、款冬花(各一錢),去參。虛者勿去。
咳嗽。春。加款冬花、佛耳草(各一錢)、川芎(五分)、夏。加麥門冬(一錢五分)、五味子、(五分或七分)、秋冬。加連節(jié)、麻黃(一錢)、久嗽肺中伏火。去人參、黃,加石膏(一錢五分)、黃芩(一錢)、食不下。乃胸中有寒?;驓鉂瓬?。加青皮(七分)、木香(五分)、陳皮(一錢)、冬月。更加草豆蔻、益志(各五分)、夏月。更加姜炒芩連(各七分)、秋月。更加檳榔、砂仁(各五分)、春月。更加川芎、藿香(各七分)。
心下痞滿。加枳實、黃連(各八分)、白芍藥(一錢)、桂(二分)。
腹脹。加枳實(八分)、木香、砂仁(各五分)、濃樸(七分)、秋月。加干姜、肉桂(各五分),去甘草。
脅痛?;蚣笨s。春月。乃肝木盛以致生火。加青皮、枳殼(各一錢)、倍柴胡、余月。加山梔、蒼術(shù)、香附、貝母(各一錢)、青皮、枳殼、黑干姜(各五分)。
大便秘。加當(dāng)歸(一錢五分)、桃仁(一錢)、大黃(煨二錢)。
腳軟乏力?;蛲?。加黃柏、防己(各一錢)、桂(三分)。
時時發(fā)熱。乃下元陰火蒸發(fā)也。加生地黃(一錢)、黃柏(八分)大便虛坐。或了而不了。腹中迫急。氣虛血澀也。加木香、檳榔(各五分)、倍用當(dāng)歸。
身熱沉重。雖小便多。亦加茯苓、澤瀉(各七分)、黃柏(五分)、蒼術(shù)(一錢)。
脾胃不和。加茯苓、半夏(各八分)、砂仁、扁豆(各六分)、生姜(三片)。
注夏。加白芍藥、茯苓、黃柏(各八分)、濃樸、蒼術(shù)(各一錢),去柴胡升麻。
痰厥頭痛。此太陰脾經(jīng)所作也。加半夏、石膏(各一錢五分)、川芎(八分)、姜汁(二匙)、蔥汁(二匙)。
若挾外感。重以本方。加本經(jīng)發(fā)散之藥治之。如見太陽癥。加羌活、本、桂枝(各等分)、如見陽明癥。加葛根(一錢)、倍升麻、如見少陽癥,加黃芩、半夏(各一錢)、川芎(八分)、倍加柴胡(一錢)、如見大陰癥。加枳實、濃樸(各一錢)、如見少陰癥。加栝蔞根(一錢)、生甘草(五分)、如見厥陰癥。加川芎(一錢)、若變癥發(fā)痰。加玄參、干葛(各一錢)、倍升麻。
思慮傷心脾。神氣不安。夜臥不眠。加茯神(八分)、遠(yuǎn)志(六分)、麥門冬、酸棗仁(各一錢)、辰砂(七分為末臨服投入)、圓眼(五個)、自汗。加桂枝(七分)、浮麥(一撮)。
盜汗。加知母、麥門冬、麻黃根(各一錢)。
骨蒸勞熱。日久虛損。加牡丹皮、地骨皮、黃柏、知母、熟地黃(各八分)、倍柴胡,去升麻、久患冷瀉冷痢。或元氣下脫者。加干姜(炒黑五分)、熟附(八分)、肉果(一錢)、如身有疼痛。及身腫或風(fēng)濕相搏。一身盡痛者。加羌活、防風(fēng)、本(各一錢)、升麻、蒼術(shù)(各八分)、勿用五苓散、所以然者。蓋風(fēng)藥已能勝濕。故別作一服與之。如病去勿再服。蓋風(fēng)藥能損人元氣故也。
如心下痞脈遲。緩加半夏黃連、枳實(各八分)。
如脈弦。四肢滿閉。便難。而心下痞。加柴胡、黃連(各八分)、青皮(五分)。
心下痞而嘔逆。加生姜、二片、黃連、陳皮(八分)、冬月。加藿香、丁香(七分)。
心下痞。腹中氣上逆者。是衛(wèi)脈逆也。加黃柏(五分)、黃連(五分)。
中脘當(dāng)心痛。加草豆蔻仁(冬一錢夏五分)。
多吐白沫。胃口上停寒也。加益智仁(八分)。
如救胸水瀉伏火。加白芍藥(一錢)、黃連(五分)、秋冬不用。
男婦發(fā)熱?;驋兄”頍嵴?。此表癥也。只服本方二三服。得微汗則涼矣。
又方香砂養(yǎng)胃湯。治飲食所傷。脾胃不和。四肢困倦。發(fā)熱。
人參(一錢)白術(shù)(一錢五分)茯苓(八分)陳皮(八分)半夏(八分)甘草(三分)濃樸(八分)蒼術(shù)(八分)藿香(八分)砂仁(七分)枳殼(八分)桔梗(七分)上作一服。姜二片。棗一枚。水一鐘半。煎八分。食遠(yuǎn)服。傷酒。頭痛。嘔吐。加黃連、扁豆、川芎(各八分)、葛根(一錢二分)。
傷肉食。加草果、枳實、山楂、麥芽(各八分)、砂仁(五分)。
傷豆粉面食辛辣濕熱之物。加黃連、連翹、山楂、麥芽(各八分)、神曲(八分)、砂仁(六傷生冷西瓜乳酪寒濕之物。加川烏、防風(fēng)(各五分)、砂仁、白豆蔻仁(各七分)、丁香(四分)、干姜(五分)、山楂(一錢)。
飲食間著惱悶不快。加香附(一錢)、木香、青皮、檳榔(各五分)。
濕痞滿悶。加澤瀉、蘿卜子(各八分)。
病后多食心煩。加山梔(一錢)、黃連、枳實(各五分)。
食積作痛或痞積氣塊。加三棱、莪術(shù)(各八分)、枳實、官桂、白芍藥、香附(各一錢)、木香、檳榔(各五分)。
翻胃。吐后作痛。加半夏曲、大腹皮、木香、干姜(二味減半)、扁豆、茱萸、炒過黃連(各一錢)、青皮(五分)。
又方平胃散去濕。強脾健胃。
濃樸(一錢)蒼術(shù)(一錢五分)陳皮(一錢)甘草(五分)上作一服。姜一片。紅棗一枚。水一鐘半。煎八分。食遠(yuǎn)服。
濕傷脾胃?;蚓脼a久痢。胃弱者。加人參、白術(shù)(各一錢五分)、白茯苓(一錢)。
四時泄瀉。加茯苓(一錢)、澤瀉、訶子肉果(各八分)、冬月加干姜(五分)。
四時赤白痢疾。加木香、檳榔(各七分)、黃連、枳殼、肉果(各八分)、四時瘧疾。加白術(shù)、人參、半夏、柴胡、黃芩(各一錢)、檳榔、草果、青皮、烏藥(各八分)、烏梅(三個)、欲截。再加恒山(一錢二分)。
風(fēng)痰加南星、半夏(各一錢)、荊芥、細(xì)辛(各七分)。
頭風(fēng)。或旋運。加半夏、天麻(各一錢)、白芷、本(各八分)。
冷淚。及眼上風(fēng)熱。加木賊、荊芥、甘菊花(各等分)。
小便赤澀。加赤茯苓、荊芥、山梔、木通(各等分)。
氣塊?;蚱Α<影仔g(shù)(一錢五分)、枳實、二棱、莪術(shù)(各一錢)。
水氣腫滿。加桑白皮、大腹皮、茯苓、木通(各等分)。
冷熱氣痛。加茴香、木香(各八分)、山梔、香附(各一錢)、干姜(炒黑)、桂(各五分)。
腸風(fēng)下血。加黃芩、枳殼、川續(xù)斷、荊芥穗(各等分)。
素有痰涎。加半夏、茯苓(各一錢)。
腰痛。加杜仲、八角茴香(各一錢)。
膝痹。加菟絲子、羌活、桑寄生(各一錢)。
酒傷脾胃。加藿香、砂仁(各七分)、扁豆、黃連、半夏(各八分)、干葛(一錢)。
傷食。加豆蔻仁、砂仁、枳實、山楂(各八分)、白術(shù)(一錢)。
遇久雨水濕。加白術(shù)、茯苓、澤瀉(各八分)、桂(四分)。
胃寒。加干姜、肉桂(各六分)、丁香(三分)。
濕傷脾胃。困弱不思飲食。加黃、人參、白術(shù)(各一錢)。
傷寒時疫頭痛。加防風(fēng)、羌活、川芎(各一錢)、蔥汁(一盞)、藿香、半夏(各八分)。
渾身拘急。有熱。加地骨皮、麥門冬(各一錢)。
心下痞滿不快。加木香(七分)、枳實(一錢),去甘草。
咳嗽。飲食減少。加黃、白術(shù)、歸身(各一錢)。
脈緩病急。怠惰嗜臥。四肢不收?;虼蟊阈篂a。此濕勝也。加人參、白術(shù)、黃(各一錢)、升麻(三分)、防風(fēng)(五分)。
男婦脾胃不和。心腹脅肋脹滿刺痛。口苦無味。胸滿氣短。嘔啞吞酸。面黃體重。怠惰嗜臥。骨節(jié)煩疼。自利。完谷不化。易飽易饑?;魜y。五噎八痞。反胃膈氣。加白術(shù)、半夏曲、黃連、吳茱萸(炒過各一錢五分)、木香(五分)、砂仁(五分)。
婦人腹痛。加木香(一錢五分)、烏藥、當(dāng)歸、白芍藥(各一錢)、官桂(五分)。
赤白帶下。加川歸、黃柏、黃、白術(shù)、白茯苓(各一錢)。
小兒嘔吐泄瀉。面黃肌弱。加山楂、白術(shù)(各一錢五分)為末。米湯調(diào)下。每服二錢。
小兒吐逆頻并。手足心熱。不進(jìn)乳食。加半夏曲、神曲、白術(shù)(各一錢五分)、山楂(二錢)為末。每一錢。棗湯調(diào)下。
又方參苓白術(shù)散和中。健脾。消食。
人參(去蘆一兩五錢)白術(shù)(炒二兩)砂仁(炒一兩)甘草(炙五錢)白扁豆(炒一兩)山藥(一兩五錢)薏苡仁(炒一兩五錢)桔梗(炒一兩)白茯苓(去皮一兩五錢)蓮子(去心一兩五錢)上為末。每服二三錢。食遠(yuǎn)清米湯調(diào)下。或蜜丸亦可。本方一斤。加山楂末半斤。名二妙調(diào)脾散。治大人小兒食積傷脾。瀉痢。膨脹。嘔吐。脾胃不和等癥。有效。(此蕪湖夏小兒家傳方)血不和。加當(dāng)歸(一兩五錢)、香附(一兩)。
氣不和。加陳皮(一兩)、木香(五錢)脾胃不快。嘔吐。加藿香、半夏曲(各一兩)。
胃寒。加干姜(一兩)、內(nèi)桂(五錢)、丁香(三錢)瀉后調(diào)理脾胃。加濃樸、蒼術(shù)、陳皮(各一兩)。
病后調(diào)理脾胃。加黃連、吳萸(炒一兩)、木香(五錢)、石蓮肉(一兩)。
瘧后調(diào)理脾胃。加陳皮、白芍藥(各一兩)、青皮(五錢)。
產(chǎn)后調(diào)理脾胃。加炒黑干姜(七錢)、當(dāng)歸、香附(各一兩)。
膈癥。脾胃虛損。加牛胎(一具為末)蘆柴根搗汁、打淮安口子末糊為丸、紅棗湯下、魯試有效。
又方枳術(shù)丸一運一動。一補一消。乃理脾之圣藥也。
白術(shù)(四兩陳土炒過去土不用)、枳實(去穣麩炒二兩)。
上為末。荷葉包老米飯煨熟。搗爛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八十丸。食遠(yuǎn)清米湯送下。
有痰在膈上。滿悶不快。加陳皮(去白一兩)、半夏(姜制二兩)、名橘半枳術(shù)丸。
破滯氣。消積。開胃。進(jìn)飲食。加木香(一兩五分)、名木香枳術(shù)丸。
飲食太過?;蚴抽g著惱。以致心腹?jié)M悶不快。加香附(一兩童便進(jìn)炒)、神曲、蒼術(shù)、山梔、撫芎(各一兩五錢)、木香(五錢)、名越鞠枳術(shù)丸。
傷肉食濕面辛辣味濃之物。加黃連、大黃、黃芩(三味俱酒蒸妙)、山楂、神曲、陳皮(各二兩)、木香(一兩),名三黃枳術(shù)丸。
傷生冷并冷物。加蒼術(shù)、半夏、陳皮(各二兩)、草豆蔻、砂仁(各一兩)、木香(五錢)、丁香(三錢)。
若元氣素弱。食飲難化。食已即腹內(nèi)不和。疼痛泄瀉。此胃虛有寒也。加人參、白芍藥、陳皮、山楂、神曲(各二兩)、木香、砂仁(各一兩)。
素有痰火。胸膈郁塞?;蛲趟嵬滤?。嘔吐嘈雜。或酒積?;蛐篂a結(jié)痛。此皆濕熱也。加木香(各五錢)、黃連(吳萸炒)、白芍藥、陳皮(各二兩)、生甘草(五錢)、夏。加石膏冬。加干姜(七錢炒)。
有食積痞塊。堅硬在腹內(nèi)者。加山楂(二兩)、黃連、濃樸、莪術(shù)。阿魏。昆布。(各一兩)、木香(五錢)、檳榔(八分)。
痞積氣塊在腹脅者。加黃連(吳萸炒一兩五錢)、木香(一兩)、莪術(shù)、阿魏(各一兩五錢)、瓦龍子(一兩)、鱉甲(一兩)。
勉強多食。致心腹痞悶不快。加山楂、神曲、陳皮(各一兩五錢)、濃樸、砂仁(各一兩)濕熱痞悶。加茯苓、澤瀉、連翹、蘿卜子(炒各一兩五錢)。
心口胃脘痛。加干姜、砂仁(各一兩)、丁香(四錢)。
素有痰火人。加半夏、橘紅(各一兩五錢)、白茯苓、黃芩、黃連(各一兩)。
若胸膈不利。服辛香燥藥。以致上焦受傷。胃脘干燥。而嘔噎膈等癥作矣。加黃連(吳萸炒)、山梔(姜汁炒)、白芍藥、當(dāng)歸(各一兩五錢)、石膏、桔梗(各一兩)、生甘草(五錢)。
明粉(各一兩)、生甘草(五錢)。
若能食好食。但食后反飽難化。此胃旺脾陰虛也。
加白芍藥(酒炒二兩)、人參、黃連、香附(各一兩五錢)、石膏(一兩)、生甘草、木香(各五錢)桃仁(去皮尖另研各七錢)、升麻、甘草(各五錢)、此老人常服之藥也。
瀉痢后虛膨。加人參、白茯苓、陳皮(各一兩五錢)、木香(五錢)。
小兒瀉痢不止。加山楂(二兩)、訶子肉果、黃連(燒酒浸炒各一兩)、木香(五錢)。
小兒疳積。加胡黃連、使君肉、山楂(各二兩)、蕪荑(一兩)。
小兒久瘧。左脅有塊。加山楂。鱉甲(各二兩)、青皮、白芥子(各一兩)。
傷暑(附暑風(fēng))
脈脈訣云∶脈虛身熱。得之傷暑。脈浮自汗?;蚋〈蠖ⅰ;蚝槎??;蛳壹?xì)芤遲而隱。
伏而弱?;蛱撨t無力中。得洪緩。皆曰暑病也。或浮而虛者。暑風(fēng)也。
癥戴氏云∶暑乃夏令炎暑也。有冒。有傷。有中。三者有輕重之分。或腹痛泄瀉水者。胃與大腸受之。作嘔者。胃口有痰。此二者冒暑也。宜黃連、退暑熱。香薷、消蓄水?;蛏頍犷^疼。燥亂不寧?;蛏砣玑槾陶?。為傷暑。此為熱傷血分也。宜人參白虎湯。加黃芩、柴胡、或咳嗽。發(fā)熱發(fā)寒。盜汗不止。脈數(shù)者。熱在肺經(jīng)。乃火乘金也。此為中暑。宜清肺黃連香薷飲。清暑益氣湯之類。急治則可。少遲則難治矣。暑風(fēng)。乃相火行令也。感之自口鼻而入。傷心包絡(luò)之經(jīng)。故卒倒不省人事也。其脈虛浮。外癥頭疼口干。面垢自汗。倦怠少氣。
或背寒惡熱。名曰暑風(fēng)也。
治按潔古云動而得之。乃辛苦之人。動而火勝。熱傷氣也。脈洪而大。宜人參白虎湯主之。靜而得之。乃安樂之人。靜而濕勝。火傷金位。脈沉而實。宜大順散。或蒼術(shù)白虎湯主之。有陰勝陽者。宜清暑益氣湯。大抵暑癥。只宜黃連香薷飲。清暑益氣湯。五苓散白虎湯等藥。挾痰。加半夏、虛。加參之類。暑風(fēng)。有挾火挾痰者。二陳湯。加黃連主之。實者。
可用吐法?;杳圆皇∪耸抡摺O纫蕴K合香丸。次以黃連香薷飲。加羌活、或用雙解散。加香薷、尤妙。
方黃連香薷飲治暑癥。自汗。煩渴而噪。
香薷(三錢)濃樸(姜制)扁豆(姜炒各二錢)黃連(一錢五分)上作一服。用水二鐘。煎一鐘。井水沉冷服。
遠(yuǎn)行受熱者。加人參、石膏、滑石(各等分)、甘草(五分)、此動而得之。
噪渴引飲。自汗。脈沉。加人參(一錢五分)、麥門(二錢)、五味(一錢)、此靜而得之。
虛煩身熱。自汗。清暑益氣湯。
傷暑挾痰。加半夏、南星(各一錢)、姜汁竹瀝傳送。
嘔吐。加干姜(五分)、藿香、半夏、陳皮(各一錢)。
挾瀉。加五苓散(五錢)暑風(fēng)。加防風(fēng)、羌活(各一錢)、有痰壅盛。再加半夏、陳皮(各八分)。
又方清暑益氣湯養(yǎng)脾。清肺。補中。行濕。夏秋治暑通用。
黃人參白術(shù)(各一錢五分)當(dāng)歸蒼術(shù)陳皮麥冬(各一錢)神曲澤瀉黃柏(各七分)青皮甘草升麻干葛(各五分)五味(十二粒)上用姜一片。棗一枚。煎。食遠(yuǎn)稍熱服。
暑瀉。加濃樸、扁豆(各一錢),去當(dāng)歸、麥門冬。
暑痢。加黃芩、黃連、檳榔、枳殼(各八分)、木香(六分)、烏梅(二個)。
暑瘧。加柴胡、黃芩(各一錢)、川芎、草果(各八分)、倍用青皮。
暑渴。加石膏(二錢)、知母、粳米(各一錢五分)。
伏暑之時。頭痛。身熱。腳軟。精神短少。四肢無力。不思飲食。怠惰嗜臥。俗呼為注夏。
加白芍藥、半夏(各一錢)、川芎(七分),去澤瀉、青皮。
暑風(fēng)。加防風(fēng)、羌活、荊芥穗、香薷(各一錢),去澤瀉、青皮、黃柏。
中暑。脈微遲?;螂[伏??识吕?。四肢厥冷。不省人事。
本方加熟附(一錢)、以行參之功。達(dá)于四肢。而自溫矣。勿作寒治。
霍亂
脈六脈隱伏。右關(guān)弦滑。浮洪者可治。微而遲。氣少不語者難治。兩關(guān)弦緩者。乃木克土也。不急治而則死。
癥陳無擇云∶霍亂者。心腹卒痛。嘔吐下利。增寒壯熱。頭痛眩暈。先心痛。則先吐。先腹痛。則先痢。心腹俱痛。吐痢俱作。甚則轉(zhuǎn)筋入腹遂斃矣。蓋此癥乃陰陽反戾。清濁相干。陽氣暴升。陰氣頓絕。治之則宜溫暖。切禁寒涼。轉(zhuǎn)筋以陽明養(yǎng)宗筋。屬胃與大腸。今暴吐下。津液頓亡。外感四氣。內(nèi)傷七情。飲食甜膩。攻閉諸脈。枯削宗筋。失養(yǎng)必致攣縮。甚則舌卷卵縮者。難治也。又有干霍亂者。忽然心腹脹滿。絞刺疼痛。蠱毒煩冤。欲吐不吐。欲利不利。頃刻便至悶絕。最難治。死在須臾。以其升降不通故也。惟吐法最良。或下之亦妙。吐下后。以二陳加參術(shù)調(diào)之。
治霍亂。乃陽明癥。宜和中平胃為主。治以生姜理中湯最妙。吐利轉(zhuǎn)筋。脅下痛。脈弦者。木克土也。平胃散。加木瓜主之。吐利轉(zhuǎn)筋。腹中痛。體重。脈沉而細(xì)者。四君加白芍藥干姜主之。四肢厥冷。脈微者。附子理中湯主之。身熱煩渴者。錢氏白術(shù)散。轉(zhuǎn)筋者。男子宜以手挽其陰。女子以手牽其乳。此千金妙法也。大抵此癥急無藥。惟陳氏吐法最佳。后隨癥調(diào)理。
方六和湯治伏暑霍亂。
人參白術(shù)半夏杏仁(各八分)甘草(四分)砂仁(六分)藿香木瓜茯苓扁豆?jié)鈽悖ǜ饕诲X)香茹(一錢五分)上作一服。用生姜三片。棗一枚。水一鐘半。煎八分。不拘時服。
不渴。腹痛。吐利。加干姜(七分)。
渴而腹痛。吐利。加干葛(八分)、澤瀉、滑石(各七分)、麥門冬(八分)、五味(五分)。
轉(zhuǎn)筋。加酒當(dāng)歸、酒紅花(各七分)、黃芩(八分)。
四肢厥冷。脈微者。加干姜、附子(各一錢)。
又方三因吐法用治霍亂。并干霍亂。急無藥者。此法極妙。用極咸鹽湯二升。熱飲一升。
刺口探令吐宿食盡。不吐更服。吐訖仍服。三吐乃止。此法勝于他法遠(yuǎn)矣。世俗鄙而不用。
坐視其死。哀哉。吐后以二陳湯。加參術(shù)調(diào)理。萬無一失。
泄瀉
脈右關(guān)脈弦大。或弦濡而滑。為泄瀉。脈數(shù)疾為熱。沉細(xì)為寒。弦而遲者氣泄。心脈止者驚泄。訣云。下利微小即為生。脈大浮洪無瘥日。
癥經(jīng)曰∶春傷于風(fēng)。夏生飧泄。又曰∶濕多成五泄。戴氏云∶有飧泄者。謂水谷不化而完出。濕兼風(fēng)也。溏泄者。漸下污積粘垢。濕兼熱也。泄者。利下澄澈清冷。小便清白。濕兼寒也。濡泄者。體重軟弱。泄下多水。濕自甚也?;拐?。久下不能禁。因濕勝氣脫也。若此有寒熱虛實之不同。其可執(zhí)一而治之乎。
治按戴氏云∶瀉水腹不痛者。濕也。宜四苓散。加二術(shù)。飲食入胃不住。完谷不化者。
氣虛也。四君子湯。加白芍藥、升麻、腹痛。瀉水。腸鳴。痛一陣瀉一陣者。火也。四苓散。加芩、連、木通、或瀉或不瀉?;蚨嗷蛏僬?。痰也。二陳加蒼白術(shù)、海石、青黛、黃芩、神曲、或用吐法。腹痛甚而瀉。瀉后痛減者。食積也。輕者。保和丸。重者白術(shù)、枳實、山楂、神曲大黃、消而下之。后用參苓平胃散調(diào)之。大抵治瀉通用胃苓湯。隨癥加減。
方胃苓湯治瀉通用。
濃樸蒼術(shù)(各一錢)白術(shù)(一錢五分)陳皮(八分)甘草(炙三分)茯苓(八分)豬苓澤瀉車前子(各七分)桂(三分)上作一服。姜一片。紅棗一枚。水一鐘半。煎八分。食遠(yuǎn)服。
夏秋之間。溫?zé)岽笮?。暴注水泄。加黃連、扁豆(各八分)、升麻、山梔、木通(各五分)、白芍藥(一錢)。
發(fā)熱燥渴。加葛根、石膏、滑石(各一錢)。
黃膽。小便赤澀,加茵陳、石膏(各一錢)、山梔、木通、白芍藥(各八分)。
飲酒便泄。此酒積也。加白芍藥、黃連、扁豆、干葛(各一錢),去桂。
寒月溏泄清冷。腹痛?;騻鋬鲲嬃鲜痴?。加神曲、麥芽、砂仁、益智、木香(各七分)、干姜(五分)。
久瀉胃氣下陷者。去豬苓、澤瀉、車前子,加人參、黃、白芍藥(各一錢)、升麻、柴胡、羌活、防風(fēng)(各四分)。
久瀉。脾胃虛滑不禁。加肉豆蔻(一錢)、訶子(八分)、木香、干姜(各五分)。
久瀉。胃虛膨悶。干嘔者。加藿香、砂仁、半夏、干姜(各七分),去豬苓澤瀉、車前子。
熱甚下泄如熱湯者。加芩連、木通、滑石(各八分),去桂、腹中痛。下泄清冷。喜熱不渴。此寒瀉也。倍桂,加干姜、肉果(各八分)、木香(五分)、寒甚者。附子理中湯。(方見寒門)。
久瀉谷道不合?;蛎摳?。此元氣下陷。及大腸不行收令而然也。本方去濃樸、蒼術(shù)、豬苓澤瀉、車前子,加人參、芍藥、神曲、訶子、肉果、烏梅、五倍子(各等分)為丸。防風(fēng)升麻湯下。完谷不化。屬熱。加芩連、滑石(各一錢)、屬氣虛者。加人參、芍藥、升麻(各等分),去豬苓澤瀉、桂。食積瀉。加山楂、神曲、麥芽、白豆蔻仁(各一錢)、甚者。枳殼大黃湯。
凡諸瀉。本方。春加防風(fēng)、白芍藥(各八分)夏加黃連、香薷、扁豆(各一錢)。秋加藿香、檳榔、枳殼(各七分)、烏梅(二個)。冬加干姜、砂仁(各七分)。
又方助胃丸治大人小兒諸般泄瀉。
濃樸蒼術(shù)陳皮(各一兩五錢)甘草(炙四錢)豬苓澤瀉茯苓(各一兩)白術(shù)(一兩五錢)桂(三錢)肉果(雞蛋清炒一兩)山楂(二兩)上為末。神曲二兩。打糊為丸。如龍眼大。每服一丸。清米湯化下。
痢疾
脈脈滑。按之虛絕者。必痢也。寸浮數(shù)。尺澀。必下青膿血。沉弦。必下重。脈數(shù)。若微發(fā)熱。汗出者。自愈。脈微弱數(shù)。自止。脈沉小留連者。易治。數(shù)大身熱者。難治。
癥痢者或膿或血或膿血相雜?;蚰c垢。或無糟粕相混。雖有痛不痛大痛之異。然皆里急后重。逼迫惱人者。謂之痢也。屬濕熱及食積。三者。別青黃赤白黑五色以屬五臟。白者濕熱傷氣分。赤者濕熱傷血分。赤白相雜。氣血俱傷。黃者食積。或云青綠雜色。是風(fēng)與火。下如豆汁者。赤白相混。濕毒也。錢氏云。紅黃黑皆熱。青白谷不化者為冷也。抑考其本。皆由腸胃所受飲食之積。余不盡行。留滯于內(nèi)。濕蒸熱穢。郁結(jié)日深。伏而不作。時逢炎暑。
相火司令。又調(diào)攝失宜。復(fù)感酷熱之毒。至秋陽氣始收?;饸庀陆?。蒸熱蓄積。而滯下之癥作矣。以其積滯之滯行。故名滯下。即痢是也。其濕熱穢積干于血分則赤。干于氣分則白。
赤白混下。氣血俱受邪矣。久而不愈。氣弱不運。脾積不磨。陳積既滑。下凝猶魚腦矣。甚則脾胃空虛。開司失守。濁液迸流。色非一類。錯雜混下。狀如豆汁矣。若脾胃下陷。虛坐努簀。色如白膿矣。其熱傷血深。濕毒積穢。粘結(jié)紫色。則紫黑矣。其穢濁積而欲出。氣滯而不與之出。所以下迫窘痛。后重里急。數(shù)欲便而不能便。此皆大腸經(jīng)有所途遏窒礙。氣液不通故也。宜詳審之。
治河間云滯下癥。屬濕熱郁遏腸所致。又云無積不利。初起一二日。元氣未虛者下之。枳殼大黃之類。此通因通用法也。又云行血則便膿自愈。當(dāng)歸白芍藥桃仁紅花之類。調(diào)氣則后重自除。木香檳榔之類。切忌止?jié)?。又云后重則宜下。木香檳榔丸主之。腹痛則宜和。白術(shù)白芍藥甘草陳皮當(dāng)歸之類。身重則宜溫。姜附之類。膿血稠粘。以重藥竭之。身冷自汗。以重藥溫之。風(fēng)邪內(nèi)縮。宜汗之。防風(fēng)羌活之類。溏為利者。溫之。附子理中之類。在表者汗之。在里者下之。在上者涌之。謂吐也。在下者竭之。謂下也。身表熱者內(nèi)疏之。柴胡葛根之類。小便澀者分利之。五苓之類。火熱者寒之清之。芩連之類。氣滯者調(diào)之。木香檳榔枳殼之類。積滯者去之。枳實濃樸大黃之類。氣虛而下陷者升舉之。人參黃白術(shù)甘草升麻之類。血虛者補之。人參當(dāng)歸芍藥之類。嘔者和之。生姜半夏陳皮之類。噤口者。胃熱也。
人參黃連補而清之。各從其類也。變癥多端。難以枚舉。姑撮其要。以俟知者。
方加減黃芩芍藥湯治赤白痢疾。
黃芩(炒)枳殼(各一錢五分)白芍藥(炒二錢)檳榔(一錢)木香(八分)甘草(炙三分)當(dāng)歸(一錢)蒼術(shù)(一錢)濃樸(八分)白術(shù)(一錢五分)陳皮(八分)黃連(炒一錢三味乃痢必用之藥)上作一服。姜一片。棗一枚。水二鐘。煎一鐘。食遠(yuǎn)服。腹痛。加砂仁、木香(各五分)、后重。加滑石(一錢五分)。
赤痢。加川芎、桃仁(各一錢)、再加當(dāng)歸(五分)、初欲下之。加大黃(五錢或三錢量虛實用)。
白痢。加白茯苓(炒)、滑石(各一錢)、初欲下之。加大黃(五錢并量虛實增損)。
赤白相雜者。并加上二藥。蓋芎歸桃仁以理血。滑石茯苓陳皮以理氣初欲下者。亦加大黃(五錢)、食積。加山楂、枳實(各一錢五分)。
如白痢久。氣虛胃弱?;蛳潞笪从?。減芩連、芍藥(一半),去檳榔、枳殼、濃樸,加人參、黃、茯苓(各一錢)、砂仁、干姜(各五分)。
赤痢久。血虛胃弱?;蛳潞笪从p芩、連、枳殼(三之一),加川芎、熟地黃、阿膠(各一錢)。
赤黑相雜。此濕勝也?;蛐”悴焕?。及赤澀短少。加木通、澤瀉、茯苓(各一錢)、山梔(八分)、以分利之。
血痢。加川芎、生地、槐花、地榆(各一錢)、添當(dāng)歸(五分)。
久不愈。減芩、連(各七分),去檳榔、枳殼、濃樸、蒼術(shù),加阿膠、地榆、側(cè)柏葉(各一錢五分)、荊芥穗(五分)。
炒黑干姜(七分)。
痢已久。重不去。此大腸墜下。去檳榔、枳殼,加升麻、荊芥穗(各五分)。
嘔吐。加石膏(一錢五分)、半夏、山梔(各一錢)、入姜汁(一盞)、緩呷之。以瀉胃口熱。
痢而腹痛。加干姜、肉桂(各七分)。
痢久滑泄不禁。腹中已消。去檳榔、枳殼、濃樸、減芩連一半,加訶子肉果粟殼(各一錢)、烏梅(二個)。
痢久氣血兩虛。元氣下陷者。去芩、連、枳殼、檳榔、濃樸,加人參、黃(各一錢五分)、升麻柴胡(各五分)。
痢而渴者。加麥門冬、滑石(各一錢)、五味(十五粒)、烏梅(二個)。
秋后痢。加扁豆、炒黑干姜、半夏(各八分)、減芩、連(三之一)。
春冬痢。加干姜、肉桂(各七分)、藿香、白豆仁、砂仁(各八分)、肉果(一錢)、減芩、連(三之一)痢而脈沉。四肢厥。自汗。下如溏?;虺纬呵謇湔?。寒也。減芩、連、檳榔、枳殼、濃樸、蒼術(shù),加人參、熟附子、干姜(各一錢五分)、以溫之。
又方加味香連丸治赤白痢疾。里急后重。膿血稠粘者。黃連(去蘆毛凈一斤,用吳茱萸半斤、燒酒半斤、濕透同黃連盒一時、炒干,去吳萸)、木香(四兩不見火)、肉果(六兩、用雞蛋清炒透)、滑石(六兩用牡丹皮三兩同煮半日,去丹皮)、當(dāng)歸(二兩酒浸焙干)、枳殼(麩炒二兩)、甘草(炙一兩)上為末。每用粟米糊為丸。綠豆大。每服大人八十丸。小兒五十丸。赤。燈心烏梅湯下。白。生姜粟米湯下。
又方參苓白術(shù)散痢后調(diào)理甚妙。(方見內(nèi)傷類)。
本方加石菖蒲一兩。木香五錢。為末??招娘嫓{(diào)服二錢。
傷濕(附痞脾香港腳)
脈沉細(xì)微緩。或澀或濡。皆為濕脈。浮濡為風(fēng)濕。沉澀為寒濕。滑疾。身熱。煩喘。胸滿。口燥。發(fā)黃。為濕熱自甚。洪而動。濕熱為痛。
癥內(nèi)經(jīng)云∶地之濕氣。感則害人皮肉筋脈。又云∶諸濕腫滿。皆屬于脾土。按戴氏云∶東南地下。多陰雨。地濕。凡受多從外入。多從下起。腿腫香港腳者多。治當(dāng)汗散。久者宜疏利。滲泄。西北地高。多食生冷。濕面乳酪魚肉辛香炙爆之物?;蝻嬀坪?。寒氣拂郁。濕熱之邪。不能發(fā)越。故作腫脹。甚則水氣脹滿。通身浮腫如泥。按之不起。此則自內(nèi)出也。辯其多少。通利二便而滲泄之。賈氏云濕為土氣?;馃崮苌鷿裢痢9氏臒岫f物濕潤。秋涼則萬物干燥。濕本不自生。因熱拂郁而不能宣行。故停滯而生濕也。況脾脆弱之人。易于感冒。
豈必水不流而后為濕哉。人只知風(fēng)寒之威嚴(yán)。不知暑濕之炎暄。感人于冥冥之中也。治濕之法。宜理脾清熱。利小便為上。故曰治濕不利小便。非知治也。
治丹溪云∶六氣之中。濕熱為病。十居八九。濕有自外入者。謂陰雨地濕。皆自外入。宜微汗散。經(jīng)曰∶濕上甚而熱。治以苦溫。佐以甘辛。以防風(fēng)、羌活、白術(shù)、蒼術(shù)、茯苓、甘草、微汗為動而已。不欲汗多。故不用麻黃桂枝等劑。濕在中下。宜淡滲利小便也。在下宜升提。賈氏謂治濕用葶藶?zāi)鞠闵ⅰ<逑律褴和琛O滤疂?。消腫脹利小便。理脾胃。無出乎此。亦妙法也。
方加味五苓散治諸濕身重。小便不利。
白術(shù)(二錢)白茯苓(一錢五分)豬苓(一錢)肉桂(五分)澤瀉蒼術(shù)(各二錢)羌活(一錢五分)上作一服。姜一片。棗一枚。煎服。
如濕在上。肩背疼。頭重項強者。加防風(fēng)、白芷(各一錢)、升麻(五分)、微汗之。
濕在中。腹脹臍突。小便不利。加木通、姜皮(各一錢五分)、濕在下。腰膝痛。足重不能移。加薏芯仁(二錢)、木瓜、漢防己、黃柏(各一錢)。
濕熱郁成黃膽。兩服及遍身如金色者。加茵陳、石膏(各二錢)。
寒濕在下。腰重足痛。加酒防己、附子(各一錢)。
濕癥汗多者。加黃(一錢)、桂枝、當(dāng)歸(各七分)、麻黃根(一錢五分)、風(fēng)寒濕三氣合而為痹。手足緩弱。肌體不仁。加防風(fēng)防己當(dāng)歸、牛蒡子、威靈仙(各等分)。
諸痿因肺熱所致。加人參、黃、生地黃、麥門冬、防己、黃柏(各一錢)、五味子(十五粒)、薏芯仁(一錢五分)。
風(fēng)濕相摶。一身盡痛。手足痿痹。加防風(fēng)、白芷(各一錢)、當(dāng)歸(一錢五分)、烏藥、五加皮(各一錢二分)、木香(五分)。
臂痛。加當(dāng)歸(一錢五分)、白芍藥、防風(fēng)、川芎、白芷(各一錢)、升麻(五分),去豬苓、澤瀉、桂。
香港腳。防己、當(dāng)歸、木瓜(各一錢五分)、黃柏、防風(fēng)、白芷(各一錢)、檳榔、蘇葉(各七分),去豬苓、澤瀉、忌補劑。并洗。
諸濕浮腫。并水氣上多者。加防風(fēng)、白芷(各一錢五分)、麻黃(一錢)、以汗之。下多者。加茯苓皮、生姜皮、大腹皮、五加皮(各一錢)、木通(一錢五分)、以利之。
暑濕熏蒸。令人燥悶。自汗煩渴。加香薷(二錢)、黃連、扁豆、濃樸(各一錢),去羌活、名薷苓湯。
麻木屬氣虛濕痰及死血。加人參、黃、當(dāng)歸(各一錢二分)、白芍藥、防風(fēng)、白芷(各八分)、柴胡、升麻(各五分)、黃柏、半夏(各一錢)。
四肢百節(jié)走痛。名痛風(fēng)。在上。加川芎、白芷、酒芩、桔梗(各八分)、當(dāng)歸(一錢)、威靈仙(一錢)、桂枝(七分),去豬苓、澤瀉、在下。加當(dāng)歸(一錢五分)、牛膝、陳皮、桃仁、木通、黃柏、防己(各一錢),去羌活,加川獨活(七分)。
兩手?jǐn)伡?。加半夏、?dāng)歸、防風(fēng)、天麻、白芷(各一錢),去豬苓、澤瀉桂。
兩腳攣急。加當(dāng)歸、杜仲、黃柏、木瓜、牛膝、薏苡仁(各一錢五分),去羌活。
走注疼痛。加當(dāng)歸、川芎、威靈仙(各一錢)、木香、枳殼(各七分)。
腳跟痛。加當(dāng)歸、白芍藥、薏苡仁(各一錢五分)、知母、黃柏、牛膝(各一錢),去羌活,加獨活。
腫脹(腫即水腫。脹即腫滿。)
脈脈沉而濡?;蚋《鴶?shù)者。為水腫。弦而實。洪而數(shù)者為脹滿。兩關(guān)弦緩。兩尺緊澀。皆為腫脹。浮大者可治。沉細(xì)而濡者難治。唇腫齒焦。臍腫凸出。掌內(nèi)無紋者。皆不治。
癥內(nèi)經(jīng)曰∶諸濕腫滿。口屬于脾。又曰諸脹腹大。皆屬于熱。蓋腫脹之癥。起自中宮。由土虛不能制水。水漬妄行。故通身面目手足皆浮腫。名曰水腫?;蚋勾笕玺?。而面目四肢不浮者。名曰脹滿。又名鼓腫。皆脾上濕熱為病。腫輕而脹重也。
治按丹溪云∶宜補脾。又須養(yǎng)肺以制木。使脾無賊邪之患。滋腎水以制火。使肺得清化之源。卻鹽味以防助病。邪斷妄想以保母氣。無有不安。仲景云腰以上腫者。宜汗之。麻黃桂枝之類。腰以下腫者。宜利小便。五苓散之類。大概宜補中。行濕。利小便。切不可下。當(dāng)以人參、白術(shù)、茯苓為主。佐以陳皮、黃芩、麥門冬、以制肝木、濃樸、蒼術(shù)、以消脹氣。不運。加木香、木通、以行之。氣下陷。加升麻、柴胡、以提之。血虛。加補血藥。痰盛。加利痰藥。隨癥加減。用無不效。
方索矩三和湯治腫脹白術(shù)(二錢)陳皮(一錢)濃樸蒼術(shù)(各一錢五分)甘草(二分)木通(一錢五分)紫蘇檳榔(各七分)海金砂(一錢)上作一服。水一鐘半。燈心二分。同煎。食遠(yuǎn)服。
氣虛。加人參、白茯苓(各一錢五分)。
血虛。加當(dāng)歸、白芍藥(各一錢五分)。
腰以上腫者。加麻黃(二錢)杏仁(一錢)防風(fēng)(一錢)、以汗之。腰以下腫者。加茯苓(一錢五分)、豬苓、澤瀉、木通(各一錢)、以利之。
惱怒。加香附(一錢五分)、青皮(五分)、木香(三分)。
小便不利。加澤瀉、山梔(各一錢)、木通(一錢五分)。
大便溏。加人參、濃樸(各一錢)、蒼術(shù)、白芍藥(各一錢五分)。
腹脹大而堅者。加蘿卜子、莪術(shù)(各一錢)。
有痰。加半夏、茯苓(各一錢五分)。
有熱。加黃芩、山梔、麥門冬、木通(各一錢)。
元氣下陷。加升麻、四分、柴胡(五分)。
又方中滿分散丸治中滿氣脹水腫。
黃芩(酒炒)黃連(姜汁炒)枳實(麩炒)半夏(姜制)白術(shù)白茯苓(不去皮)人參陳皮濃樸蒼術(shù)(各一兩)豬苓澤瀉(去毛)姜黃干姜砂仁知母(各五錢)上為末。炊餅為丸。梧桐子大。每服百丸。滾白湯送下。
黃膽
脈脈多沉數(shù)??视嬎?。小便不利。皆發(fā)黃也。脈浮緊。乃因暴熱入冷水。熱伏胸中。
身面目悉如金色。名曰黃膽。脈緊數(shù)。乃饑發(fā)熱。大食傷胃。食則腹?jié)M。名曰疸。陽明病脈遲者。食難用飽。飽則發(fā)煩。頭眩者。小便難。欲作谷疸。脈沉弦?;蚓o細(xì)。因酒百脈熱。當(dāng)風(fēng)入水。懊。心煩。足熱。名曰酒疸。脈浮者。先吐之。脈沉弦者。先下之。寸脈微而弱。微則惡寒。弱則發(fā)熱。當(dāng)發(fā)不發(fā)。骨節(jié)疼痛。當(dāng)煩不煩。而極汗出。趺陽脈緩而遲。
胃氣反強。飽則煩滿。滿則發(fā)熱。客熱消谷。食已則饑。谷強肌瘦。名曰谷疸。尺脈緊為傷腎。跌陽脈緊為傷脾。風(fēng)寒相摶。食已則眩。谷氣不消。胃中濁氣下流小便不通。陰被其寒。熱流膀胱。身體盡黃。名曰谷疸脈浮緊。乃大熱交接入水腎。氣虛流濕于脾。額黑。日晡熱。小腹急。足下熱。大便黑。時溏。名曰女勞疸。腹如水狀不治。
癥內(nèi)經(jīng)曰∶中央黃色。入通于脾。夫黃膽為病。肌必虛腫而色黃。蓋濕熱郁積于脾胃之中。
久而不散。故其土色形于外。蓋脾主肌肉。肺主皮毛。母能令子虛。母病子亦病矣。丹溪云∶不必分五疸。同是濕熱。如盒曲相似。外有傷寒熱。病陽內(nèi)實。當(dāng)下而不得下。當(dāng)汗而不得汗。當(dāng)分利而不得分利。故使?jié)駸岱饔魞?nèi)甚。皆能令人發(fā)黃也。
治病雖有五。同是濕熱。治宜滲濕清熱。五苓散。加茵陳黃連之類。食積者。量其虛實下之。其余但利小便。小便利。則黃自退。在上者。尤宜發(fā)汗為佳。
方茵陳五苓散治濕熱發(fā)黃白術(shù)(二錢)茯苓(一錢五分)豬苓(一錢)澤瀉(一錢)桂枝(八分)茵陳(三錢)上作一服。用姜三片。棗一枚。燈心一彈丸。煎服。
濕甚。加蒼術(shù)(二錢)、濃樸(一錢)。
熱甚。加黃連(一錢五分)、山梔(一錢)。
痰甚,加半夏(一錢五分)、枳實(一錢)、或用吐法。
食積。加山楂、神曲、三棱、莪術(shù)(各一錢五分)、針砂枳實(各一錢共為丸妙)。
酒疸。加葛根、黃連(各一錢五分)、郁金、石膏(各一錢)。
谷疸。加濃樸、枳實、梔子(各一錢)、大黃(二錢五分)。
脾胃不和。黃腫。小便赤澀。加滑石(一錢五分)、濃樸、蒼術(shù)、陳皮(各一錢)。
腎疸。目黃、小便赤澀。加黃柏、蒼術(shù)(各一錢五分)、桂(五分)。
黃膽。脈沉細(xì)而遲。肢體逆冷。腰以上冷汗。本方。去豬苓。澤瀉。加干姜、附子(各一錢五分)、甘草(五分)。
發(fā)黃而喘。加桑白皮、黃芩(各一錢五分)、葶藶子(炒一錢)。
瘀血發(fā)黃。加當(dāng)歸、諸黃。小便自利。不渴。加黃、桂枝、白芍藥、甘草(減半余各等分),去豬苓、澤瀉。
諸黃。小便不利而渴。加麥門冬、山梔、木通(各一錢五分)、滑石(一錢)。
婦人小兒諸疸同。大人加減用。
諸痛(頭心脾腹脅腰背是也)。
脈諸痛脈弦緊。痛甚則沉伏。兼浮者風(fēng)。兼沉者氣。兼數(shù)則熱。兼遲則寒。兩寸弦滑。頭痛。兩寸浮緊。傷寒頭痛。浮緩。傷風(fēng)頭痛。脈訣云∶頭痛短澀應(yīng)須死。浮滑風(fēng)痰病易除。
仲景云∶頭痛脈浮緊。屬太陽。弦細(xì)屬少陽。浮大而長。屬陽明。沉屬太陰。沉細(xì)屬少陰。
沉緩屬厥陰。東垣頭痛論宜考。陽微陰弦。短而數(shù)者。心痛。左寸弦緊胃脘當(dāng)心而痛。右寸滑而實。胃脘痰積而痛。兩關(guān)弦大而芤者死血。沉細(xì)而遲者可治。浮大弦長者難治。兩關(guān)脈弦為脾。疼痛必當(dāng)心連于兩脅。腹痛脈多。細(xì)小緊急。陰弦則腹痛。尺脈弦急。小腹痛。尺脈緊。臍下痛。兩尺短澀屬血虛。兩尺沉微屬氣虛。弦為食?;瑸樘怠<?xì)為濕。數(shù)為熱。遲為寒。細(xì)小而遲者生。浮大而疾者死。兩手脈雙弦者。肝氣有余。兩脅作痛。沉澀屬郁。細(xì)緊或弦者怒氣。腰痛之脈。多沉而弦。兼浮者風(fēng)緊者寒。濡細(xì)為濕。實則挫閃。
左尺脈大為腎虛。澀為瘀血?;矠樘?。脈促上擎者。肩背痛。寸關(guān)洪而大。沉而滑者。
皆主肩背痛。
癥頭痛之候。東垣論之詳矣。按東垣云。東風(fēng)生于春。病在肝。在頸項。故春氣者病在頭。又諸陽會于頭面。夫風(fēng)泛上受之。風(fēng)寒傷于上。邪從外入??陀诮?jīng)絡(luò)。令人振寒頭痛。身重惡寒。治在風(fēng)池風(fēng)府。調(diào)其陰陽。不足則補。有余則瀉。汗之則愈。此傷寒頭痛也。頭痛耳鳴。九竅不利者。腸胃之所生。氣虛頭痛也。心煩頭痛者。病在耳。過在手。巨陽少陰。乃濕熱頭痛也。如氣上不下。頭疾顛疾。下虛上實也。過在足少陽。巨陽甚則入腎。此寒濕頭痛也。如頭半寒痛者。先取手少陽陽明。此偏頭痛也。其真頭痛者。甚則腦甚痛。
手足寒至節(jié)。死不治。有厥逆頭痛者。所犯大寒。內(nèi)至骨髓。髓者以腦為主。胸逆故令頭痛。
齒亦痛。凡頭痛皆以風(fēng)藥治之者。以風(fēng)藥能上行也。又有傷風(fēng)頭痛?;虬脒吰邸=砸蝻L(fēng)冷所傷。遇風(fēng)冷即發(fā)。其脈浮。食積痛者。因胃中有陰冷宿食不化。上攻而疼。其脈右寸緊盛氣虛者。因下部氣虛上攻。溫溫而痛。異乎邪毒所致。其脈浮。癥各不同。宜詳辨而治之。
丹溪云、心痛即胃脘痛。有熱厥寒厥。大實死血食積痰蟲之類。機要云∶熱厥心痛。身熱足寒。甚則煩躁而吐。額自汗出。脈洪可汗。刺太溪昆侖寒厥。心痛手足逆。通身冷汗。便溺清利。不渴。氣脈微弱??蓽?。術(shù)附湯。厥逆心疼者。寒邪傷心包絡(luò)也。良姜菖蒲辛熱之劑主之。大實心痛。卒然發(fā)痛。大便或秘。久而注悶。心腹高起。按之則痛。不能飲食。可下。煮雄丸利之。屬痛者。痛則懊發(fā)作。腫聚往來。上下行痛。有休作。痛定即能食。時作時止。涎出。嘔清水。面色乍青乍白乍赤。是痰者。隱然痛。而小便不利。得辛熱湯則暫止也。戴氏又云。死血痛者。痛有常處。不動移者是食積痛者。痛甚欲大便。便后痛減者是。宜詳審之。脾疼者。起于心口。連于兩脅。嘔吐不食。乃肝木火甚。乘于脾土也。亦有挾痰與火者。大抵因七情所觸者多。腹痛丹溪云∶有沉寒積熱。死血氣滯。食積蟲痰之異。亦有風(fēng)寒暑濕。冷熱瀉痢。香港腳五臟血氣攻刺。積聚疝瘕淋秘。飲食客忤。等痛。必審虛實而施治也。戴氏又云∶綿綿痛而無增減者寒也。時作時止者熱也。脈微自汗。得食而略定者虛也。宜補。脈弦實。大痛不休者實也。宜下?;蛏匣蛳禄蛲騺?。痛無定處。喜溫而惡寒者氣也。宜散其余。死血食積痰蟲。皆與心痛相類。故不細(xì)錄。宜詳辨之。脅痛左屬肝有余。右屬肺不足。有余則乘脾土土虛則不能生金。金不足。則木無所制。而反欺土。故治必以制肝為主。丹溪云∶有肝木氣實火盛。有死血。有痰有郁。注云∶木氣實火盛者?;蛞蚺瓪鈧?。肝氣大逆?;蝻L(fēng)中于肝。皆使木氣實生火?;鹗t肝急而脅痛。死血者。因瘀血惡血。血停留于肝。歸于脅下。而痛多在左。其候則自汗而痛。按之益甚。痰者。因痰積流注于厥陰之經(jīng)。亦使脅下痛。肺病則咳而急引。脅下痛郁者。因謀不決?;蛞蚺瓪饽嬗诮?jīng)絡(luò)而不散。亦令胸脅作痛。須詳別之。腰痛戴氏云∶久痛不已者。腎虛也。日輕夜重者。瘀血也。遇天陰雨而痛?;蚓米凑邼褚?。四肢緩。足寒逆。腰冷如冰。冷汗精滑扇痛。是濕熱也。大抵因于房室過傷而腎虛者為多。蓋腎虛則火旺。火旺則陰愈消。不能營養(yǎng)。故作痛也。久而不治。則成骨痿。蓋腰者。腎之府。乃一身之大關(guān)節(jié)。故經(jīng)曰轉(zhuǎn)搖不能。腎將憊矣。又或六氣乘虛而外入。七情感觸而內(nèi)傷。如恣志傷腎。郁怒傷肝?;蜇?fù)重?fù)p傷或行走脞閃。瘀血蓄而不行。皆使氣停血滯。著而成病矣。肩背痛因風(fēng)熱乘肺太陰經(jīng)。肺氣郁甚不行。病則頰頷腫。頸項肩肘臂外后痛。汗出。小便數(shù)而欠者。皆風(fēng)濕乘肺也。小便遺失者。皆肺金虛也。痛不可回顧者。此太陽經(jīng)氣郁而不行。以風(fēng)藥散之。脊背項強。腰似折。項似拔。此是太陽經(jīng)不通。如身重沉沉然。此寒濕也。宜疏風(fēng)。勝濕。瀉火。和血。順氣。若傷濕流于關(guān)節(jié)。遍身盡痛者。治如上法。
治按東垣治法云∶頭痛之候。惟多以風(fēng)藥治效者何。蓋高巔之上。惟風(fēng)可到。故味之薄者。乃陰中之陽。自地升天者也。然亦有三陰三陽之異。故太陽頭痛惡風(fēng)。脈浮緊。川芎、羌活、獨活、麻黃為主。少陽經(jīng)頭痛。脈弦細(xì)往來寒熱。小柴胡為主。陽明頭痛。自汗。發(fā)熱惡寒。脈浮緩長實者。升麻、葛根、石膏、白芷為主。太陰頭痛。必有痰體重?;蚋雇礊樘雕?。其脈沉緩。蒼術(shù)、半夏、南星為主。少陰頭痛。三陰三陽。經(jīng)不流行而足寒氣逆而寒厥。其脈沉細(xì)。麻黃、附子、細(xì)辛為主。厥陽頭項痛?;蛲绿的?。厥冷。其脈浮緩。
吳茱湯主之。血虛頭痛。川芎、當(dāng)歸為主。氣虛頭痛。人參、黃為主。氣血俱虛。調(diào)中益氣。少加川芎、蔓荊子、細(xì)辛、之類。又白術(shù)、半夏、天麻湯、治痰厥頭痛藥也。清空膏、乃風(fēng)熱頭藥也。羌活附子湯、厥陰藥也。如濕氣在上者。以苦藥吐之。全在活法。不可執(zhí)方而治。心痛丹溪云∶須分新久。若明知身犯寒氣??谑忱湮铩S诔醯弥畷r。便宜溫散。如草豆蔻丸之類。稍久。則成郁熱。原病式中論之詳矣。若欲行溫散。寧無助火為病乎。故古方多以山梔為主。加熱藥為向?qū)Аt邪易伏。病易退。正氣復(fù)而愈矣。以二陳,加川芎、蒼術(shù)、干姜、焙梔子、煎服。予曾試驗極妙。大實心痛者。金花丸主之。
或煮雄丸下之。死血痛者。桃仁承氣湯下。食積痛者。備急丸主之。痰者吐之。梨蘆末一錢、入暇汁半碗、探吐得痰盡為妙、屬痛者。理中湯加烏梅主之?;蚩嚅㈠a灰、檳榔、鶴風(fēng)草之類。為丸治之。脾疼者。制肝扶脾為主。越鞠二陳湯。加海石丸服效。腹痛屬寒者宜溫。吳茱萸、干姜之類。甚者四逆湯。屬熱者。清痰降火。二陳、芩連山梔、白芍藥、順氣。木香檳榔、枳殼、香附、或越鞠丸,加木香、檳榔、亦可。死血者行血。川芎、當(dāng)歸、桃仁、紅花、木香、玄胡索、甚者。桃仁承氣湯、下之。
食積痛。宜消導(dǎo)之。白術(shù)白芍藥、木香、砂仁、青皮、煎湯吞下保和丸。甚者。木香檳榔丸下之。痰者、二陳加枳實山梔。屬痛者??嚅鶛壚?、鶴風(fēng)之類?;蚶碇袦?。加烏梅亦佳。
其余風(fēng)寒暑濕瀉痢。時氣。五臟攻刺。疝瘕淋秘等腹痛。自有本條。大抵腹痛宜分三陰部而治。中脘太陰。臍腹少陰。小腹厥陰。初起必推蕩之。虛與久病。宜升宜消。脅痛肝木氣實火盛。白芍藥、當(dāng)歸、山梔、川芎、龍膽草、柴胡、青皮、或瀉青丸、死血宜行血為主。
潤血為佐。桃仁、紅花牡丹皮、川芎、當(dāng)歸、香附、青皮、玄明粉、大黃潤而下之。痰者。
二陳,加南星、白芥子、枳實、香附、川芎郁。用越鞠丸,加青皮、咳而痛。二陳加青黛、栝蔞、姜汁、右脅痛。二陳,加枳殼、片芩、貝母、兩脅痛。發(fā)寒熱者。小柴胡湯,加青皮、諸脅痛。必以柴胡、枳殼、青皮為主。腰痛腎虛者最多。大補陰丸。加杜仲、牛膝、枸杞子、五味子、豬脊髓丸、服?;蛴们喽痨心I丸、房勞精不足者。斑龍丸、痰者行痰。香附、半夏、貝母、濕者。燥濕。杜仲、蒼術(shù)桑寄生、川獨活、黃柏、之類。瘀血者。順而消之。當(dāng)歸、杜仲、木香、桃仁、郁怒憂思而痛者。當(dāng)歸、貝母、香附、側(cè)柏葉、杜仲、黃柏、大抵諸腰痛。不宜補氣藥。及寒涼藥。亦有外感因虛而襲。如太陽少陰多中寒。陽明太陰多燥濕。少陽厥陰多風(fēng)熱。臨癥尤宜詳審。腰胯痛。多是濕痰流注經(jīng)絡(luò)。故氣不和而痛。宜蒼術(shù)、黃柏、木瓜主之。腎著者。體重腰冷如冰。飲食如故。小便自利。此下傷寒濕所致。宜滲濕。兼溫散理中。去人參,加蒼術(shù)、茯苓主之。肩背痛或一身盡痛。皆風(fēng)寒濕熱乘肺也。宜通經(jīng)絡(luò)。益元氣。散風(fēng)瀉火。宜羌活勝濕湯。加附子、防己主之。或粘痛湯亦好。
方加味芎歸湯治諸頭痛。根據(jù)后加減。
川芎(一錢)當(dāng)歸(一錢五分)柴胡(一錢)半夏(一錢五分)甘草(三分)防風(fēng)(八分)羌活(八分)黃芩黃連(各一錢酒浸炒)上作一服。姜三片。煎。食后服。
太陽經(jīng)頭痛。加麻黃(一錢五分)、蔥白(五根)、倍羌活,去黃連、少陽經(jīng)頭痛。倍柴胡,去羌活、黃連。
陽明經(jīng)頭痛。加升麻(五分)、石膏(一錢五分)、白芷(八分)太陰頭痛。加蒼術(shù)、白術(shù)(各一錢□分)、南星(一錢)、天麻(八分)少陰頭痛。加細(xì)辛(七分)、蔓荊子(一錢),去黃連。
厥陰頭痛。加干姜(七分)、吳茱萸(八分),去羌活、芩連血虛頭痛。加天麻、白芍藥、生地黃(各一錢),去羌活、柴胡、黃連氣虛頭痛。加人參、黃(各一錢),去羌活、柴胡、芩連氣血俱虛。加參、白術(shù)、天麻(各一錢五分)、熟附(五分)、蔓荊子(八分)、細(xì)辛(五分)、去羌活、柴胡黃連。
火盛頭痛。根據(jù)本方。加石膏(二錢)、酒蒸大黃(三錢)。
痰厥頭痛。加南星、石膏(各一錢五分)、倍半夏、甚者。吐法效。
諸頭痛。加入川芎、本、蔓荊子、白芷、細(xì)辛、并用此五味足矣。
又方越鞠二陳湯治心痛。胃脘痛。脾疼。腹痛。脅痛。并宜加減用之。
川芎(一錢)蒼術(shù)(一錢二分)香附(醋浸炒)山梔(炒半黑各一錢五分)半夏(一錢二分)陳皮(一錢)甘草(三分)干姜(炒黑一錢)上作一服。水一鐘半。姜三片。煎。不拘時服。
屬寒而痛者。加丁香、草豆蔻(各一錢)、甚者。再加熟附子(一錢)屬熱而痛者。加吳萸(炒)、黃連(一錢)、酒炒黃芩(一錢)、甚者。宜加大黃(三錢)、白芍藥、(一錢五分)、桂枝、五分屬痰者。加枳實(一錢五分)、倍半夏、或用吐法。尤妙。
郁怒痛。加桂枝、青皮(各七分)、白芍藥(一錢五分)。
食積痛。加枳實、山楂(各一錢五分)、蘿卜子、砂仁(各八分)、神曲(一錢)。
氣不順而痛。加木香(七分)、檳榔、烏藥(各一錢)。
死血痛。加枳殼、當(dāng)歸尾、桃仁(各一錢五分)、大黃(三錢)、濃樸(一錢),去川芎、半夏、陳皮、干姜。
婦人產(chǎn)后痛。加桃仁、牡丹皮、當(dāng)歸(各一錢五分)紅花、玄胡索(各八分)、木香(五分)屬痛。加檳榔、雷丸(各一錢)、或用苦楝丸、或理中湯加烏梅。
脾痛。加海石(一錢五分)、青皮(一錢)、桂(五分)、或丸或散皆可。
腹痛。亦宜分三陰部分加減。中脘屬太陰。加濃樸、半夏、臍腹少陰。加桂、木香、玄胡索、小腹厥陰。加吳茱萸、官桂、白芍藥。各隨癥輕重。度而用之。
虛者理中湯。實者桂枝大黃湯。寒熱相并。大痛脈沉。
細(xì)實者。附子理中湯。合大承氣湯。溫而下之。
其余寒熱。氣血。郁怒。食積。痰蠹。治法皆與心痛同。脅痛左屬肝木盛。加白芍藥、龍膽草、柴胡(各一錢二分)、青皮(七分)。
右脅痛。屬肺火與痰。加貝母、枳殼、白芥子(各一錢)。
咳而脅痛。加貝母、白茯苓(各一錢)、白芥子、青黛(各八分)、姜汁(半盞)。
瘀血攻注脅痛。桃仁承氣湯。加桂枝芍藥、青皮、潤而下之。
氣郁脅痛。加木香(七分)、枳殼、青皮(各一錢)。
脅前發(fā)寒熱者。本方去干姜,加柴胡、黃芩(各一錢五分)、青皮(八分)。
又方當(dāng)歸羌活湯諸腰痛胯痛。香港腳及肩背身體痛。并宜加減用之。
當(dāng)歸羌活獨活柴胡防風(fēng)杜仲桑寄生(各等分)桂(減半)上作一服。姜棗煎。食遠(yuǎn)服。
如臥寒濕地腰痛。恐是太陽少陰血絡(luò)中有凝血。加當(dāng)歸尾、蒼術(shù)、桃仁、牛膝、防己(各等分)。
濕熱腰痛。加黃柏、木瓜、蒼術(shù)、川芎(各等分)。
脞閃瘀血腰痛。凝滯在內(nèi)。加桃仁、紅花、蘇木(各一錢五分)、木香(五分)、麝香(一分臨服下)、酒煎服。
腎虛腰痛。宜補陰丸,加胡桃肉、杜仲、破故紙、人參、天門冬(各一兩五錢)、砂仁、五味(各七錢)、蜜丸服。
腰胯痛。乃濕熱流注下焦。加黃柏、蒼術(shù)、黑丑(各一錢)。
腎著屬濕傷下焦。加白術(shù)、茯苓、甘草、干姜,去防風(fēng)、羌活、柴胡。
腰軟。乃腎肝伏熱。加黃柏、防己(各一錢五分)。
肩背痛。皆因風(fēng)熱乘肺。加本、蔓荊子、黃芩、山梔(各一錢)。
肩背因寒濕而痛。加干姜、熟附子(各八分)、甘草(五分)。
郁火作痛。加貝母、黃芩、山梔、香附、青皮(各等分),去獨活。桑寄生風(fēng)寒濕三氣所傷。體重腰冷。一身盡痛。如被杖加蒼術(shù)、白術(shù)、茯苓(各一錢二分)、干姜、甘草(各五分)。
氣血不和。身體痛。加術(shù)香(七分)、紫荊皮、五加皮(各一錢)。
濕流關(guān)節(jié)。一身盡痛加五苓散(一半)。
濕痰流注經(jīng)絡(luò)。一身骨節(jié)痛。加南星、半夏(各一錢五分)、姜汁(半盞)、竹瀝(一盞)、香附(一錢五分)。
楊梅瘡毒疼痛。自有本條。
傷寒后身體痛。有陽癥陰癥受濕。治各不同。詳傷寒門。
燥癥(大便閉結(jié)附)
脈脈緊細(xì)而微?;驖鴶?shù)。為火燥。短澀。為血虛而燥。浮數(shù)而弦。為風(fēng)燥。尺寸緊數(shù)。
為火盛水枯。燥極之候也。
癥按內(nèi)經(jīng)云∶諸澀枯涸。干勁皴揭。皆屬于燥。易曰燥萬物者莫乎火。蓋干為天而為燥金。坤為地而為濕土。天地相反。燥濕異用。故燥金主于緊斂。而濕土主于縱緩也。譬猶長夏地濕。則縱緩滑澤。秋干則緊縮燥澀。皴揭之理。顯可見焉。
治內(nèi)經(jīng)云∶腎惡燥。急食辛以潤之。古方以血藥治燥者。
甘辛以潤之也。熱者清之。黃芩、山梔、麥門冬、槐實之類。燥者。當(dāng)歸、生地黃、桃仁、麻仁、之類。風(fēng)者平之。天麻、防風(fēng)、荊芥、之類。凡治燥藥。必以清金為主。養(yǎng)血疏風(fēng)佐之。
方清金潤燥湯治諸燥。
麥門冬(一錢五分)黃芩(一錢)當(dāng)歸(一錢五分)生地黃(一錢)黃柏(一錢)五味(五分)人參(八分)黃(八分蜜灸)防風(fēng)(五分)枸杞子(一錢)上作一服。水煎。食遠(yuǎn)服。
皮膚燥癢。加白芷、牛蒡子(各二錢),去參、五味、枸杞、辰舌生瘡燥裂。加黃連(八分)、白芍藥(一錢),去參、、五味。
大便閉結(jié)。亦由肺經(jīng)燥熱。移于大腸所致。亦有血虛秘結(jié)。亦有熱生風(fēng)而結(jié)血秘者。加桃仁、麻仁、大黃、倍當(dāng)歸、甚者。桃仁承氣湯下之。風(fēng)熱秘者。加皂仁、麻仁、槐實、大黃、倍防風(fēng)、并減參、枸杞、五味、下并用蜜導(dǎo)法。
皮肉燥濕。毛發(fā)焦枯。加天麻、荊芥穗、地骨皮、槐實(各一錢)。
痿癥
脈脈浮洪。緩滑。右寸浮大而澀。浮緩為虛。洪大為熱?;瑒t多痰澀而少血。
癥丹溪云∶內(nèi)經(jīng)言諸痿生于肺熱。又謂治痿獨取陽明胃。蓋肺金體燥。居上。而主氣。畏火者也。脾土性濕居中。而主四肢。畏木者也?;鹦匝咨稀H羰扔麩o節(jié)。則水失所養(yǎng)?;鸸延谖?。而侮所勝。金肺得火邪而熱矣?;鹦詣偧?。肺受熱。則金失所養(yǎng)。木寡于畏而侮所勝。土脾得木邪而傷矣。肺熱則不能管攝一身。脾傷則四肢不能為用。而諸痿作矣。經(jīng)雖有筋脈骨肉之分。一皆主于肺熱。臨癥宜詳審之。
治東垣取橫柏蒼術(shù)為君。黃當(dāng)歸為佐。以治諸痿。無一定之方。有溫多者。有熱多者。
有溫?zé)嵯喟?。有挾風(fēng)者。臨病制方。其善于治痿者歟。又云∶瀉南方。則肺金清。而東方不實。何脾傷之有。補北方。則心火降。而西方不虛。何肺熱之有。故陽明實。則宗筋潤。能束骨而利機關(guān)矣。治痿之法。無出于此。雖然。天產(chǎn)作陽。濃味發(fā)熱。凡病痿者。若不淡薄食味。必不能保其全安也。
方加減清燥湯治諸痿通用。
人參(七分)黃(一錢五分)歸身(一錢五分)麥門冬(一錢)黃柏(一錢)蒼術(shù)(一錢)黃芩(八分)五味(九粒)生地黃(七分)升麻(二分)柴胡(三分)甘草(三分)白術(shù)陳皮白茯苓(各八分)澤瀉(五分)上作一服。姜一片。棗一枚。煎。食遠(yuǎn)服。
兼風(fēng)者。加姜活、獨活、桑寄生。
兼濕者。加木瓜、防己、薏苡仁。
噎膈
脈沉緩無力。為氣虛。數(shù)而無力。帶澀。為血虛。洪數(shù)有力為火。寸關(guān)脈沉而滑為痰。兩關(guān)弦滑為吐逆。緩滑者可治。澀弱者難治。
癥內(nèi)經(jīng)曰∶三陽結(jié)謂之格。注云。三陽者。大腸小腸膀胱也。結(jié)者。熱結(jié)也。小腸熱結(jié)。
則血脈燥。大腸熱結(jié)。則后不通。膀胱熱結(jié)。則津液涸。三陽既結(jié)。則前后閉必反而上。此所以噎食不下??v下而復(fù)出也。三因雖有五噎五膈之分。其實病本則一。雖按法施治。若不斷濃味。戒惱怒。慎起居??v服良劑。莫能為也。故張機峰云。膈當(dāng)神思間病。惟內(nèi)觀自養(yǎng)??梢灾沃?。此言深中病情??刹恍旁?。
治宜生津。養(yǎng)血。順氣。清痰。降火。開結(jié)。使陰陽和平。氣順痰下。則病無由而作矣。
用童便、姜汁、竹瀝、蘆根汁、韭汁、人乳、或牛羊乳、氣虛。入四君子血虛。入四物、有痰。入二陳、有熱。入解毒、切忌香燥之藥。古方用人參以補肺。御米以解毒。竹瀝以清痰。
當(dāng)歸以養(yǎng)血。粟米以實胃。蜜以潤燥。姜以去穢。不比局方。悉用辛香燥烈之藥。一概混治。遇挾寒者。間或偶效。但今人悉因痰火七情所致。其無寒也明矣。若妄投前藥。咎將誰歸。
方清痰養(yǎng)血湯治噎膈。吞酸。吐酸水。
半夏曲(一錢五分)白茯苓(一錢)當(dāng)歸(二錢)陳皮(一錢)甘草(三分)白扁豆(一錢)人參(一錢)白術(shù)(五分)御米(炒八分)蘿卜子(炒七分)黃連(吳萸同炒去吳萸一錢)上作一服。水一鐘半。煎八分。食遠(yuǎn)服。臨服。加姜汁(五匙)、竹瀝(一盞)、蘆根汁(二盞)、同藥攪勻服。
痰盛。加貝母(一錢)、枳實(五分)。
火盛。加山梔仁(姜汁炒)、黃芩(酒炒各八分)。
順氣。加木香(五分)、檳榔(八分)。
開郁。加香附(童便浸炒一錢五分)、神曲(七分)。
養(yǎng)血。加麥門冬(一錢)、桃仁(二十粒)、生地黃(八分)、牛羊乳(各一盞)。
生津。加同上、再加烏梅(一個)。
潤燥。加麻仁、杏仁(各一錢)、郁李仁(一錢)、人牛羊乳(各不拘多少)。
抑肝。加白芍藥、橘葉(各一錢)、青皮(五分)。
補脾。加蓮子(五枚)、倍用參術(shù)。
止嘔。加藿香、砂仁(各七分)。
消膨。加枳實、砂仁(各七分)。
止瀉。加白芍藥、肉果(各一錢),去當(dāng)歸。
吞酸吐酸。加藿香(八分)、砂仁(五分)、倍用茱萸、炒黃連、心腹痛。加木香(五分)檳榔(七分)、青皮(五分)、白芍藥(一錢)、桂(三分)、白豆蔻仁(五分),去參術(shù)、當(dāng)歸(減半)。
火熱(顛狂附)
脈脈洪大而數(shù)?;蛟锛捕?。來往緊大堅實者。為火。左寸洪滑為心火。洪數(shù)為小腸火。
左關(guān)弦大而長為肝火。弦小而數(shù)為膽火。左尺沉數(shù)為腎膀胱火。右寸浮數(shù)為肺火。洪大而數(shù)為大腸火。右關(guān)洪數(shù)為胃火。洪實為脾火。右尺沉數(shù)為命門火。沉微為命門火衰。浮數(shù)為三焦火。沉細(xì)浮數(shù)為陰虛火動。六部脈洪有力者易治。反沉難細(xì)者難治。脈訣云∶脈浮弦而數(shù)為發(fā)熱。洪數(shù)為煩熱?;瑪?shù)為心下壅熱。弦緊而數(shù)為寒熱往來。沉細(xì)數(shù)疾為熱兼寒。寸緊數(shù)。尺沉微。為上熱下寒。浮緊而滑。為外熱內(nèi)寒。輕手微遲。重按緊滑。為外寒內(nèi)熱。兩寸浮大而數(shù)。熱在心肺。兩關(guān)弦滑而數(shù)。熱在肝脾。兩尺洪實?;虺翑?shù)。皆為熱在下焦。右寸關(guān)洪實。熱在脾肺。右關(guān)滑數(shù)。溢過寸口。為熱在胃口。主嘔吐。六脈短澀而數(shù)。或沉細(xì)而數(shù)。皆熱在陰分。洪大而長?;蚋『榛瑪?shù)。皆為熱在陽分。經(jīng)曰∶脈至而從。按之不鼓。諸陽皆然。王注云∶病熱而脈數(shù)。按之不鼓動。乃寒盛格陽而致之。非熱也。形癥是寒。按之而脈氣擊于指下盛者。此為熱盛拒陰。而生病。非寒也。又曰推而內(nèi)之。外而不內(nèi)。身有熱也。傷寒論曰∶寸口脈微為陽不足。陰氣上入陽中。則灑淅惡寒。尺脈弱為陰不足。陽氣下陷入陰中。則發(fā)熱也。與難經(jīng)云∶覆溢相乘。及浮損小沉實大之義相同。皆診法之至要。于熱癥大宜癥按丹溪云∶素問病機一十九條。屬火者五。而河間推展其說?;鹬虏≌呱醵唷I詈蟽?nèi)經(jīng)之意。其曰諸病喘嘔吐酸暴注下迫轉(zhuǎn)筋。小便混濁。腹脹大。鼓之有聲。癰疽瘡瘍。瘤氣結(jié)核。吐下霍亂。瞀郁腫脹。鼻塞鼽衄。血溢血泄。淋閉身熱。惡寒戰(zhàn)栗?;虮ψd妄。衄血污之病。皆少陰君火之火。乃心小腸之氣所屬也。若瞀暴喑。冒昧燥擾??裨搅R詈。驚駭腫疼酸。氣逆沖上。禁栗如喪神守。嚏嘔瘡瘍。喉痹耳鳴。及聾。嘔涌。溢食不下。目昧不明。暴注。暴病暴死。皆少陽(相火)之熱。乃心胞絡(luò)三焦之氣所屬也。原病式云∶諸風(fēng)掉眩。屬于肝火之動也。諸痛癢瘡瘍。屬于心火之用也。
諸濕腫滿。屬于脾火之勝也。諸氣憤郁病痿。屬于肺火之升也。此皆火之為病。
出于臟腑者然也。若夫五志之交攻。七情之妄動。其火隨起。如大怒則火起于肝。醉飽則火起于脾。房勞則火起于腎。悲哀動中。則火起于肺。心為君火。自焚則死矣。辨疑錄云∶人稟五行各一。惟火有二。有君相之分。君不主令。相火代之。寄于肝腎之內(nèi)。附于脾肺之間。凡諸經(jīng)動者。皆屬于火。起于肝。謂之風(fēng)火。生于脾。謂之痰火。入于氣為無根之火。動于腎為消陰伏火。存于心肺。入于血分。為有余之火。散于各經(jīng)。為浮游之火。故曰火者化也。善行數(shù)變。莫測其機。經(jīng)又曰∶諸寒之而熱者。取之陰。注云∶取之陰者,所以補腎水之不足。而制心火之有余也。東垣云∶發(fā)熱之癥、有元氣虛損。而熱有五臟。熱有內(nèi)中外熱。是故輕手捫之而熱。熱在皮毛血脈也。心肺主之。重按至骨。蒸手而熱。熱在筋骨也。
腎肝主之。不輕不重而熱。熱在肌肉也。脾主之。又云∶晝則發(fā)熱。夜則安靜。是陽氣自旺于陽分也。晝則安靜。夜則發(fā)熱。煩躁。是陽氣下陷入陰中也。名為熱入血室。晝夜不分。
是重陽無陰也。亟瀉其陽。峻補其陰。難經(jīng)云∶重陽者狂。六脈洪實。宜以苦寒藥瀉之。重陰者癲。六脈沉微。宜以甘溫藥補之。仲景云∶病患身大熱反欲近衣者。此熱在皮膚。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此寒在皮膚。熱在骨髓也。治宜詳別。
治戴氏云∶火之為病。其害甚大。其變甚速。其勢甚彰。其死甚暴。何者。蓋能燔灼飛走。驀越燒爍。于物莫能御之。游行于三焦虛實之兩途。曰君火者。心火也??梢詽穹???梢运疁?。可以直折。惟黃連之屬可以制之。曰相火者。龍火也。不可以水濕。不可以直折。從其性而伏之。惟黃柏之屬。可以降之。噫,瀉火之法。豈止如此。虛實多端。不可不察。以臟氣加之。如黃連瀉心火。黃芩瀉肺火。芍藥瀉脾火。柴胡瀉肝火。知母瀉腎火。柴胡黃芩瀉三焦火。木通瀉小腸火。石膏瀉胃火。黃柏瀉膀胱火。此皆苦寒之味。能瀉有余之火耳。
若飲食勞役。內(nèi)傷元氣。火不兩立。為陽虛之病。以甘溫之劑降之。如參術(shù)歸之屬。若心火亢極。郁熱內(nèi)實。為陽狂之病。以寒咸之劑折之。如硝黃之屬。若腎水受傷。真陰失守。無根之火妄炎。為陰虛之病。以壯水之劑制之。如黃柏地黃玄參之屬。若右尺命門火衰。為陽脫之病。以溫?zé)嶂畡┲浦?。如姜附之屬。若胃虛過食冷物。郁遏陽氣于脾土之中。為火郁之病。以升散之劑發(fā)之。如升麻葛根之屬。又治法云∶小熱之氣。涼以和之。大熱之氣。寒以取之。甚熱之氣。汗而發(fā)之。發(fā)之不盡。則逆取之。又云∶暴熱病在心肺。積熱病在腎肝。虛熱不能食。自汗。氣短。屬脾虛。以甘寒溫而行之。實熱能食??诟缮嘣铩1汶y。
屬胃實。以辛苦大寒藥下之?;鹩舳鵁帷D诵幕鹣孪萜⑼?。抑而不伸。五心煩熱。宜汗之發(fā)之。心神煩亂。血中伏火。蒸蒸然不安。宜鎮(zhèn)心火。朱砂安神丸治之。骨蒸勞熱。乃五臟齊損病。憔悴發(fā)熱。盜汗失血。宜滋陰養(yǎng)血。茍不明此諸火熱之病。施治何所根據(jù)。故集其略以備參考。庶免實實虛虛之禍也。
方三補湯治實熱實火通用。虛者不宜。
黃芩(酒炒二錢五分)黃連(姜汁炒一錢五分)黃柏(鹽酒炒二錢五分)上作一服。水煎。食遠(yuǎn)熱服。兼有他癥。根據(jù)后加減。
心火實熱。加生地黃。麥門冬(各一錢五分)、生甘草(五分),加黃連(一錢)肝火實熱。加川芎(一錢)、赤芍藥(一錢)、龍膽草(一錢五分)、大黃(三錢)。
脾火實熱。加白芍藥(一錢)、山梔(一錢五分)。
肺火實熱。加石膏、天門冬(各一錢五分)、桑白皮(一錢)、山梔(一錢五分)。
腎火。加熟地黃、知母(各一錢五分)、玄參(一錢)、澤瀉(八分)、減芩連。
小腸火加木通(二錢)、活石(一錢五分)、甘草梢(五分)、赤茯苓(一錢)。
膽火。加柴胡(一錢五分)、竹茹(八分)、青皮(七分)。
胃實火輕者。加石膏、知母(各二錢)、甘草(七分)、粳米(一錢五分)。甚者。加大黃(三錢或五錢)、芒硝(一錢)。
大腸火。加當(dāng)歸(一錢五分)、連翹、槐實(各一錢五分)。
膀胱火。加澤瀉(一錢)、白茯苓(一錢五分)、細(xì)辛(五分)。
三焦火。加連翹、防風(fēng)、荊芥、山梔(各一錢五分)。
命門火盛。以四制黃柏丸降之?;鹚?。以茸附丸溫之。
郁火。去芩柏,加香附、山梔(各一錢五分)、青黛、川芎(各一錢)。
心肝肺熱甚。兩目紅腫疼痛。加赤芍藥、川芎(各一錢)、當(dāng)歸、生地黃(各一錢五分)、龍膽草、甘菊花(各一錢二分)、防風(fēng)、荊芥、薄荷(各七分)。
心火亢極。胃肝火盛。狂亂譫妄。加石膏(二錢)、山梔(一錢五分)、大黃(三錢或五錢)、芒硝(一錢),即三黃石膏湯也。
中上二焦火熱。涼膈散主之。本方去黃連、黃柏,加山梔、連翹、大黃(各二錢)、樸硝、薄荷、甘草(各七分)。
上焦火熱。喉痛喉痹。舌腫口瘡。加山豆根(一錢五分)、玄參(一錢)、桔梗、甘草(各八分)。
陽明火盛攻上。頭面腫?;蛉a腫。牙齦腫。齒痛。加升麻(五分)、白芷(八分)、防風(fēng)(一錢)、細(xì)辛(五分)、石膏(二錢),去黃柏一半。
少陽火盛。耳腫痛。頸項腫痛。加川芎(一錢)、柴胡(一錢五分)、夏枯草、牛蒡子、連翹(各一錢五分)、防風(fēng)(八分)、甘草、青皮(各五分)。
太陽火盛。頭痛痰盛。加石膏(二錢)、升麻(五分)、羌活(一錢)、半夏、南星(膽制各一錢五分)、川芎(一錢)、本方各減半。
熱結(jié)下焦。大小便秘不通。加山梔、木通(各一錢五分)、大黃(三錢或五錢)、甘草梢(五分)。
腸風(fēng)臟毒下血。痔漏等癥。皆胃與大腸素有積火。及風(fēng)熱所致。加槐實(膽制)、荊芥、防風(fēng)(各一錢二分)、生地黃、當(dāng)歸(各一錢五分)、地榆、連翹、人參、白術(shù)(各一錢),補而清之。
五淋赤白濁。小便秘澀。皆心肺與小腸膀胱。素有郁火復(fù)因外邪所觸。騷動其火。所致。加木通、赤茯苓(各一錢五分)、車前子、澤瀉、郁李仁、甘草梢(各錢)、大黃(三錢)、血淋尿血。加當(dāng)歸、生地黃、地榆(各一錢五分)、發(fā)灰(五分)、牛膝(一錢)。
氣淋氣秘。加木香(五分)、青皮(一錢)、木通(一錢五分)、烏藥(八分)。
癲癇狂妄。屬痰與火。實者。本方對二陳湯。加南星、竹瀝、姜汁、先服十?dāng)?shù)劑。清其痰。后用牛黃琥珀丸主之。虛者。先用十全一補湯。減去川芎、官桂,加麥門冬、酸棗仁、黃連(各一錢)、遠(yuǎn)志(五分),滋培其血氣。后亦用牛黃琥珀丸主之。(丸方見后附方內(nèi))。
婦人產(chǎn)后驚風(fēng)搐搦。語言恍惚。治亦同上。但不去川芎、官桂,加防風(fēng)、天麻、白芷(各一錢)以上加減法亦大概耳。臨癥斟酌。方能盡變通之妙。按先賢云∶凡火盛者驟用寒涼。必須溫散?;鸺鄙跽?。必緩之。生甘草兼瀉兼緩。虛者。參甘草亦可用。人壯氣實?;鹗d狂者可用。前法正治?;蛳跛?、冰水與之。虛火狂者。姜汁、竹瀝制之。若根據(jù)前法正治立死。
又有補陰則火自降之說。炒黃柏生地之類。經(jīng)曰∶壯火之主。以制陽光是也。噫。虛實施治。相背千里。吉兇之機。應(yīng)若影響??刹簧钏级鞅嬖?。
又方調(diào)中散火湯治癥熱發(fā)熱。虛火通用。
人參黃(蜜炙各八分)當(dāng)歸白芍藥白術(shù)(各一錢)甘草(四分)柴胡(六分)升麻(五分)葛根防風(fēng)羌活黃芩(七分)上作一服。姜棗煎。食遠(yuǎn)服。兼有他癥。根據(jù)后加減。
陰虛發(fā)熱。加麥門冬、黃柏、知母、地骨皮(各一錢),倍柴胡。
手心發(fā)熱。加山梔、香附(各一錢)、川芎、白芷(各七分)。
虛熱不能食。自汗氣短。加茯苓、陳皮(各八分)。
天明時發(fā)熱。加麥門冬、地骨皮(各八分)、倍柴胡。
肺經(jīng)發(fā)熱。按之熱在皮毛。日西甚。加石膏、知母、地骨皮(各一錢)。
心經(jīng)發(fā)熱微。重按之。熱在血脈。日中甚。加麥門冬、黃連(各一錢)。
肝經(jīng)發(fā)熱。重按至肉下骨上熱。寅卯甚。倍柴胡,加青皮(七分)。
上焦發(fā)熱。加知母、天門冬、麥門冬(各一錢)、保定肺氣。
中焦發(fā)熱。屬脾虛、倍參術(shù),加陳皮、白茯苓(各一錢)。
下焦發(fā)濕熱。或膀胱有火邪。加漢防己、龍膽草、黃柏(各一錢)。
蒸蒸發(fā)熱。晝夜不退者。加知母、秦艽、牡丹皮、地骨皮(各一錢)、柴胡倍用。
晝則發(fā)熱。夜則安靜。四君子湯。加麥門冬、胡黃連、秦艽、地骨皮(各等分)。
夜則發(fā)熱煩躁。晝則安靜。四物湯對小柴胡湯。一二服愈。
涼血解除五心煩熱。四物湯。加麥門冬、連翹、山梔、薄荷。
潮熱(陰虛火動附)
脈脈多沉細(xì)而數(shù)?;蛳覞??;蛳壹?xì)而微。左偏大無力。為血虛。右偏大無力。為氣虛。六脈形大力薄。為氣血俱虛。滑數(shù)者有汗。沉澀者無汗。兩尺細(xì)數(shù)者。陰虛火動。宜詳辨之。
癥潮熱者。若潮水之來。不失其時。一日一發(fā)。必有定時。于日晡時為多。若一日三五發(fā)。即是發(fā)熱。非潮熱也。氣虛潮熱。熱在平旦。肺氣主之。血虛潮熱。熱在晡時。腎氣主之。陰虛火動。潮熱寢汗者。皆由血氣虛損。亦當(dāng)從金水二臟求之。大抵潮熱為虛。發(fā)熱為實。治各有異。
治平旦潮熱屬陽。心肺主之。人參白虎湯,加黃芩、日晡潮熱。屬陰。脾腎主之。四物湯,加白術(shù)、陳皮、牡丹皮、地骨皮、知母、黃柏、陰虛火動潮熱脈細(xì)數(shù)。八物湯,加知母、黃柏、麥門冬、柴胡、地骨皮、大抵潮熱。宜以四物湯,加柴胡、黃芩、生甘草、辰戌時發(fā)。加羌活、午時。加黃連、未時。加石膏、申時。加升麻、夜。加當(dāng)歸、知母、晝。加地骨皮、人參、血虛。多加當(dāng)歸、地黃。氣虛多加參、術(shù)、黃、大略如此。臨癥尤加詳審。
方八物湯治氣血俱虛。寢汗潮熱。
川芎(七分)當(dāng)歸(一錢五分)白芍藥(一錢五分)人參(一錢)白術(shù)(一錢五分)白茯苓(一錢)甘草(三分)地黃(一錢涼血用生補血用熟)上作一服。姜棗煎。食遠(yuǎn)服。兼有他癥。根據(jù)后加減。
一切潮熱。并加黃、黃柏、知母、柴胡、牡丹皮、地骨皮(各等分)。
男子血虛。有汗。潮熱。本方,去川芎,加黃(一錢)、陳皮(八分)、遠(yuǎn)志、五味子(各五分)、官桂(三分)、名人參養(yǎng)榮湯。治有汗潮熱咳嗽。
男子氣虛。有汗潮熱。本方減川芎、白芍藥、熟地黃、白茯苓,加黃、陳皮、升麻、柴胡、名補中益氣湯。有嗽。加麥門冬、紫菀、五味子、黃柏、知母、更妙。
男子血虛。無汗潮熱。本方,加陳皮、半夏(各一錢)、枳殼、桔梗、前胡、紫蘇、干葛、柴胡(各八分)、名茯苓補心湯。
男子氣虛。無汗潮熱。本方去川芎、芍藥、地黃,加黃、地骨皮、防風(fēng)、柴胡(各等分)、薄荷(減半)、名人參清氣散。
男子氣血兩虛。有汗潮熱??人浴<又?、麥門冬、牡丹皮、地骨皮、柴胡、貝母、紫菀、(各等分),去川芎。
男子氣血兩虛。無汗潮熱。咳嗽。加秦艽、地骨皮、柴胡(各等分)、紫蘇、薄荷(各減半)、款冬花(八分)。
婦人血虛。有汗潮熱。加黃、麻黃根(各一錢)。
婦人氣虛。有汗潮熱。本方,去川芎、地黃。加柴胡、荊芥、薄荷、地骨皮(各等分)。
婦人血虛。無汗潮熱。本方,去參,加秦艽、知母、地骨皮、沙參、鱉甲、前胡(各等婦人氣虛。無汗潮熱。本方,去川芎、地黃,加半夏、柴胡(各一錢)、干葛(七分)、名人參柴胡散。
婦人氣血兩虛。無汗潮熱。咳嗽咯血。本方,去參、芎、地黃,加柴胡、薄荷、地骨皮、紫菀、麥門冬(各等分)。
婦人氣血兩虛。有汗潮熱??人浴1痉?,去川芎、白芍藥,加半夏、柴胡、黃芩、桔梗、阿膠、款冬花(各八分)、知母、麥門冬(各一錢)、五味子、薄荷(各五分)、名知母茯苓湯。
男子陰虛火動。骨蒸勞熱??人浴M录t。吐痰。本方去川芎、人參,加天門冬、麥門冬、知母、貝母、黃柏、遠(yuǎn)志、陳皮、阿膠、北五味子(各等分)、名滋陰降火湯。此病大忌過服參。如久服寒涼。傷脾。氣血俱損者。參亦可用。
婦人室女。經(jīng)閉成勞。自汗潮熱??人酝录t。皆由七情損傷心脾所致。宜本方,去參芎、地黃,加柴胡(一錢五分)、黃芩、麥門冬、紫菀、地骨皮、牡丹皮、貝母、知母、香附、陳皮(各等分)。
凡火病易效亦易誤。醫(yī)家當(dāng)按脈辨癥而慎治之。
上部(眼耳口鼻舌牙咽喉是也)
脈眼病寸脈浮數(shù)。關(guān)脈弦數(shù)。為風(fēng)熱內(nèi)障。寸關(guān)浮弦而澀。為風(fēng)濕腫癢。寸脈弦而沉。為氣熱癢痛。弦而滑。為痰火攻上。寸浮。關(guān)弦。尺澀。為血虛?;鹗ⅰK?。眼目昏暗。
耳病腎脈浮而盛。為風(fēng)。浮而數(shù)為熱。澀而濡為虛。右寸滑數(shù)。為肺經(jīng)痰火上攻于耳。
口病關(guān)脈洪數(shù)。脾氣通于口。脾熱則口臭。熱甚則口縻??诏?。胃熱則唇口生瘡??趦?nèi)腥臭。鼻病右寸脈洪數(shù)。鼻乃肺之竅。鼻病皆肺熱所致。肺傷風(fēng)熱。右寸浮數(shù)。而鼻塞不聞香臭。舌病左寸脈滑數(shù)。蓋舌乃心之苗。舌病皆心熱所致。心脈系舌本。脾脈絡(luò)于舌傍。肝脈絡(luò)舌本。心熱盛。則舌生瘡破裂。肝熱盛。則血上涌。脾熱則舌強。甚則滑而胎。
風(fēng)寒所中。則舌卷縮而不能言。牙病屬腎虛胃火。右關(guān)洪數(shù)。溢過寸口。兼浮者。為風(fēng)。兼沉者。為寒。濡細(xì)者。為濕。咽喉腫痛。兩寸必浮洪而數(shù)。雖有數(shù)種之名率皆上焦風(fēng)熱所致。
癥按東垣云∶十二經(jīng)脈。三百六十五絡(luò)。其清陽氣上散于目。而為精。其氣走于耳而為聽。若因心煩事冗。飲食失節(jié)。勞役過度。致脾胃虛弱。心火旺盛。則百脈沸騰。血脈逆行。
邪害空竅。猶天明而日月不明也。夫五臟六腑之精氣。皆稟受于脾。上注于目。脾者諸陰之首也。目者。血脈之宗也。脾虛。則五臟精氣皆失所司。不能歸于目矣。心者。君火也。主人之精。宜靜而安。相火化行其令。相火者,包絡(luò)也。主百脈。皆營于目。既勞役運動。勢乃妄行。又因邪氣所并。而損血脈。故諸病生焉。經(jīng)曰。目得血而能視。血氣盛。則精盛。
血氣衰。則精弱。精弱則水虛。水虛則火動?;饎觿t東方實。東方實則肝邪盛。而視物不真矣。所以視植物為動物者。有之。視動物為植物者有之。然血有太過不及。皆能為痛。太過則目壅塞而障痛。不及則無血養(yǎng)而枯痛。目之銳。皆少陽經(jīng)也。血少氣多。目之上綱。太陽經(jīng)也。血多氣少。目之下綱。陽明經(jīng)也。血氣俱多。惟足厥陰經(jīng)。連于目系而已。血太過者。血得熱而溢于上。所以作痛。治之之法。風(fēng)熱者。發(fā)以散之。血少神勞。腎虛者。
補血滋陰以調(diào)之。實者決之。虛者補之。辛以散之。涼以清之。隨其病而藥之。無不愈也。
按諸書論耳癥不一。有氣聾。熱聾。陰虛聾。膿耳。耳。氣厥而聾。又挾風(fēng)與勞損而聾者。蓋十二經(jīng)脈。上絡(luò)于耳。其陰諸經(jīng)。適有交并。則臟氣逆而厥。厥氣摶入于耳。是為厥聾。必兼眩運。況耳為宗脈之所附。若脈虛而風(fēng)邪乘之。經(jīng)氣閉而不宣。謂之風(fēng)聾。必兼頭痛。如瘦悴力怯?;杌璺e積而暗暗然者。為勞聾。必兼虛怯等癥。此好色腎虛者有之。有痰火上升。郁于耳中而鳴。有熱氣乘虛。隨脈入耳。結(jié)為膿汁。謂之膿耳。或耳有津液。風(fēng)熱摶之。結(jié)硬成核塞耳。亦令暴聾。為耳。大抵耳屬足少陰之經(jīng)。腎之寄竅也。腎氣通于耳。所主者精。精氣充足。則耳聞而聰也。若勞傷氣血。精脫腎敗。則耳聾矣。治之之法。風(fēng)者散之。熱者涼之。腎虛者補而養(yǎng)之。痰火者清而降之。各隨其宜。不可不察也??诔羯彙=云⑽钢杏袧釤崴?。蓋脾熱則口干燥。胃熱則唇破裂。又云∶五臟之氣。皆通于口。
是以脾熱則口甘。肝熱則口酸。腎熱則口咸。肺熱則口辛。心熱則口苦。胃熱則口淡。膽熱則口酸苦。皆因謀慮不決而得。丹溪云∶鼻乃肺之竅。因心肺上病而不利也。有寒有熱。
寒邪傷于皮毛。氣不利而壅塞。熱壅清道。所以塞而不聞香臭矣。又有面鼻紅紫黑。皆熱傷血而血熱所致。蓋面乃陽中之陽。鼻居面中。一身之血運到面鼻。皆為至清至精之血。多酒之人。酒氣熏蒸于上。面鼻得酒熱之氣。血為極熱。血熱復(fù)遇感冷。污濁凝結(jié)不行。面鼻紫黑而腫。俗名酒鼻是也。治宜清熱?;瘻?。生新血?;蛟痪票钦?。皆由肺經(jīng)壅熱所致。蓋肺氣通于鼻。清氣出入之道路。或因飲酒。氣血壅滯上焦。邪熱伏留不散。為鼻瘡矣?;蚍谓?jīng)素有風(fēng)熱。雖不因酒。亦自生也。鼻塞肉。亦由于此。舌病。乃心肝脾壅熱所致。說見脈下。牙齒腫痛。按東垣論云∶齒者腎之標(biāo)。骨之余。上齦隸于脾土。足陽明胃之脈貫絡(luò)也。手陽明。惡寒飲而喜熱。足陽明。喜寒飲而惡熱。熱甚則齒動齦脫。作痛不已。有惡寒痛者。有惡熱痛者。有惡寒惡熱痛者。有惡熱飲。少寒飲多痛者。有動搖痛者。有齒袒則痛者。有齒齦為疳所蝕。血出而痛者。有腫起而痛者。有脾胃中有風(fēng)邪。但覺風(fēng)而痛者。
有痛而臭不可近者。蓋齒為關(guān)門。腎之榮。骨之余也。腎衰則齒豁。精固則齒堅。大腸虛。
則齒露。大腸壅。則齒浮。挾風(fēng)則攻于頭面。眼目疳則HT脫為痔。亦有氣郁而致者。醫(yī)者誠能求其本而療之。厥疾弗瘳者。未之有也。喉痹。按子和云∶熱氣上行。搏于喉之兩旁。近外腫作。以其形似。是謂乳蛾。一為單。兩為雙也。比乳蛾差小者。名喉痹。熱結(jié)于舌下。復(fù)生一小舌。名曰重舌。脹熱。結(jié)于舌中腫起。名曰水舌。脹熱結(jié)于咽喉。腫繞于外。且麻且癢。腫而大者。名曰纏喉風(fēng)。喉痹暴發(fā)暴死者。名曰走馬喉痹。其名雖殊?;饎t一也。夫少陰君火。心主之脈。手少陽。相火三焦之脈。二火皆主其脈。并絡(luò)于喉。氣熱則內(nèi)結(jié)。結(jié)甚則腫脹。腫脹甚則閉。閉甚則不通而死矣。至于嗌干咽痛。頷腫舌本強。皆君火之為也。惟喉痹急。連屬相火也。經(jīng)云∶甚者從之。又云∶龍火以火逐之。故古人療喉痹等癥。用甘桔等湯治之。世醫(yī)不達(dá)此旨。妄云大寒之劑?;蛑晾洳菟幏F錃舛痪日?。吾見多矣。其出血之法。最為緊要。但人畏針。委曲旁求。若病之急者。即閉而死。良可痛哉。
治河間云∶目疾在腑為表。當(dāng)除風(fēng)散熱。在臟為里。當(dāng)養(yǎng)血安神。如暴失明?;铦枘?。
眵淚斑瘡。入眼暴散。皆表也。此風(fēng)熱所干。宜表散以去之。如昏弱不欲視物。內(nèi)障見黑花。瞳散睛背。久病。皆里也。此血少神勞。腎虛所致。宜養(yǎng)血補水安神。王節(jié)齋云∶眼痛亦腫。古方用藥。內(nèi)外不同。在內(nèi)湯藥。則用苦寒辛涼之劑。以瀉其火。在外點洗。則用辛熱辛涼之藥。以散其邪。故點藥莫要于冰片。而冰片大辛熱。以其辛性急。故借以拔出火毒。
而散其熱氣。古方用燒酒洗眼者。皆此意也。大概火眼是火邪上攻于目。故內(nèi)治用苦寒之藥治其本也。然火邪既客于目。從內(nèi)出外。若外用寒涼以阻逆之。則郁火內(nèi)攻。不得散矣。故點藥用辛熱。而洗眼用熱湯。是火抑則發(fā)。因而散之。從內(nèi)達(dá)外法也。治法云∶久病目昏暗。
熟地黃、當(dāng)歸為君。防風(fēng)、羌活、甘菊佐之。暴發(fā)赤腫。芩連、防風(fēng)為君。以瀉火。四物為佐。以涼血養(yǎng)血。羌活、柴胡、甘菊為使。以疏風(fēng)散熱。血氣壅盛而痛。四物、加龍膽草、大黃以下之。肥人多是痰火。宜涼血清熱行痰。痛人多是血少火盛。宜養(yǎng)血藥為主。少加風(fēng)藥佐之。丹溪云∶耳聾。屬少陽厥陰二經(jīng)郁熱多。有氣閉者。有痰火上攻而鳴?;蛎@。治宜開痰散風(fēng)熱。通圣散、滾痰丸之類。皆可用。大病后與陰虛火動而聾者。
宜滋陰降火。以四物湯,加知母、黃柏、耳鳴。宜當(dāng)歸龍會丸。飲酒濃味之人。宜木香檳榔丸。王節(jié)齋云∶耳鳴一癥。世人多作腎虛。治不效。殊不知此是痰火上升。郁于耳中而為鳴。郁甚則壅閉矣。大抵此癥。多因先有痰火在上。又感惱怒而得。怒則氣上逆。而少陽之火客于耳也。若腎虛而鳴者。其鳴不甚。治宜詳之。口病或瘡。皆中上二焦積熱。輕者瀉黃散。重者涼膈散主之??诓》鏊幉挥摺4司粕^度。勞役不睡?;蛞驊n思損傷中氣。虛火泛上無制。用理中湯。加附子、或官桂、冷服。一方、治口瘡。以黃連六錢、官桂一錢、為未。噙下?;蛘{(diào)付瘡上。甚效??诔粢渣S連、生甘草、藿香、蘭草、扁豆、砂仁為末。清茶調(diào)下。鼻塞不利。有肺熱。或肺經(jīng)素有火邪。久郁于內(nèi)。遇寒便塞。宜清肺降火。而佐以通氣之劑。亦有感冒風(fēng)寒而致。鼻塞聲重。或流清涕者。作風(fēng)寒治。宜表而散之。鼻或紅。及酒鼻者。皆熱傷肺經(jīng)。以致血氣壅滯。宜涼血化滯。清肺藥主之。舌腫舌瘡。皆心熱所致。治宜瀉心湯。甚者黃連解毒湯。舌胎者。治各有法。如傷寒舌胎?;螯S或黑者。諒輕重下之。詳見本門。雜病舌胎。宜清之。黃連解毒湯。或涼膈散。選而用之。王節(jié)齋云、牙床腫痛?;螨X動搖?;蚝跔€脫落。世人皆作腎虛治。殊不知此屬陽明經(jīng)濕熱。蓋齒雖屬腎。而生于牙床。上下牙床屬陽明大腸與胃。猶木生于土也。腸胃傷于美酒濃味。膏粱粘滑之物。致濕上攻。則牙床不清。而為腫為痛?;虺鲅??;蛏x。故齒不得安。而動搖黑爛脫落矣。治宜瀉陽明經(jīng)之濕熱。去腸胃中之伏火。則牙床清寧。而齒自安固矣。以防風(fēng)通圣散。去芒硝主之。丹溪云∶喉痹之病。多屬痰熱。雖有數(shù)種之名。輕重之異。乃火之微甚故也。微者以酸KT之。甚者以辛散之。甚而急者。惟用針砭刺出血。最為上策。人火以涼治之。龍火以火逐之?;蛴猛路ㄓ让睢=?jīng)云∶咽與喉。會厭與舌。同在一門。而用各異。喉以候氣。故通于天。會厭管乎其上。少司開闔。掩其厭。則食下不掩。其喉必錯。必舌抵上。則會厭能閉其喉矣。四者相交為用。缺一。則飲食廢而死矣。
方四物菊花湯治一切眼疾。清熱。養(yǎng)血。疏風(fēng)。
川芎(七分)當(dāng)歸(酒浸一錢五分)白芍藥(一錢五分)淮生地(一錢)甘菊花(一錢五分)防風(fēng)(七分)黃連(八分)白扁豆(七分)甘草(生用五分)甘州枸杞子(八分)上作一服。水一鐘半。煎八分。食后服。兼有他癥。根據(jù)后加減。
肝經(jīng)壅熱。加龍膽草(一錢)、黃芩(一錢)、赤芍藥(八分)、青皮(五七分)、甚者。加大黃、酒蒸過(三錢)、下之。
肺經(jīng)壅熱。白睛紅。加桑白皮、黃芩、山梔、麥門冬、石膏(各等分)。
心經(jīng)壅熱。睛紅內(nèi)障。加赤茯苓、麥門冬、倍黃連、膽腑熱。睛紅腫痛。隱澀難開。加龍膽草、柴胡(各一錢)、青皮(七分)。
胃中伏火上攻。赤腫脹痛。加連翹、黃芩、石膏(各一錢五分)、大黃(三錢)。
肝腎虛眼暗。加熟地黃、山藥(各一錢二分)、黃柏(八分)、五味子(五分),去黃連。
翳膜遮睛。加草決明、密蒙花(各一錢)、木賊(八分)、外用點藥。
能遠(yuǎn)視。不能近視。乃血盛氣虛。加人參、白茯苓(各一錢)、石菖蒲(五分)。
能近視。不能遠(yuǎn)視。乃氣盛血虛。倍當(dāng)歸,加熟地黃(一錢五分)。
風(fēng)熱火眼。加羌活、柴胡、黃芩(各一錢)、連翹、赤芍藥(各八分)、大黃(三錢)。
目疾久服寒涼傷脾。致脾胃虛損。不能生血。反昏暗者。宜服清神益氣湯。
又方固本還睛丸(出醫(yī)學(xué)正傳)治肝腎脾肺虛損。風(fēng)熱乘之。以致目暗不明。視物昏花。
或翳膜朦蔽。內(nèi)外障痛。一切眼疾。并宜服之。
久服誠有奇效。非惟明目。且能滋養(yǎng)百骸。調(diào)和五臟。
天門冬(去心二兩)淮生地黃(二兩)人參(一兩五錢)麥冬(去心二兩)淮熟地黃(二兩)當(dāng)歸(一兩五錢)五味子(七錢)青相子(一兩)石斛(一兩五錢去根)牛膝(酒洗一兩)犀角(一兩炒)川芎(一兩)枳殼(麩炒一兩)黃連(酒炒一兩)菟絲子(酒洗去土蒸熟搗碎曬干一兩五錢)枸杞子(甘州者去梗一兩五錢)柏子仁(去殼凈炒一兩五錢)決明子(炒一兩五)杜仲(姜汁炒斷絲一兩)羚羊角(白者一兩)黃柏(鹽酒炒一兩五錢)上二十一味。除二冬二地酒煮搗膏。柏子仁另研。余藥共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九十丸??招柠}酒送下。忌煎炒五辛發(fā)物。
又方和氣飲治耳鳴久聾。
川芎(一錢)當(dāng)歸(一錢)烏藥(一錢五分)陳皮(八分)貝母(一錢)黃芩(酒炒一錢)山梔(八分)桔梗(七分)升麻(三分)木通(八分)木香(三分)石菖蒲(一錢五分)上作一服。姜三片。煎熟。加蔥自然汁半盞。和服。
又方加減涼膈散治口鼻舌諸病。皆由上焦壅熱所致。
連翹梔子黃芩石膏大黃(各一錢五分)防風(fēng)荊芥薄荷(各八分)甘草(四分)當(dāng)歸川芎白芍藥生地黃麥門冬(各一錢)上作一服。水一鐘半。煎。食后服。
口瘡。加黃連(一錢二分)、桂(二分)、唇瘡,加同上。
腮腫。加升麻(五分)、白芷(七分)、牛蒡子(一錢五分)、倍石膏。
舌腫脹。加白芍藥、黃連(各一錢)、玄明粉(八分)。
舌瘡。加黃連、青黛(各一錢)、舌胎。加同上。
牙縫舌根。無故出血。加牡丹皮、側(cè)柏葉、槐實(各一錢)。
牙疼。加升麻(五分)、白芷(八分)、黃連(一錢)、川椒(七粒)。
走馬牙疳。以女人溺桶中白垢?;鹨诲X。銅綠(三分)、膽礬(二分)、麝香(一分)、研末敷上。立效。
咽喉腫痛。加黃連、山豆根(各一錢)、玄參、桔梗(各八分)、牛蒡子(一錢五分)、升麻(三分)、一法本方加馬蘭根、夏枯草(各二錢三錢)、大抵咽喉之癥。所關(guān)甚急。煎藥則但能拔去火邪耳。惟以針刺出血。為急要法也。
下部(淋濁疝及女人血崩帶下是也)
脈淋家之脈。尺細(xì)而數(shù)。左尺脈數(shù)。婦人則陰中生瘡。男子則為氣淋。肺脈浮弦而澀。為便閉。鼻頭色黃者。小便難。尺寸急數(shù)。為小便閉。右寸肺主之。左尺腎膀胱主之。尺脈芤者。便血。尺脈實數(shù)者。熱結(jié)膀胱而小便淋瀝不利也。遺精白濁。女人帶下赤白。尺寸必洪大而澀。按之無力?;蚣?xì)微?;虺辆o而澀。皆為元氣不足。又云∶急疾者難治。遲者易治。女人兩尺弦細(xì)者。必白帶。洪數(shù)者。必赤帶。淋濁帶下。皆下焦?jié)駸嶂鶠橐?。疝脈。關(guān)尺弦急?;虼缈谙揖o為寒。豁大急搏為熱。沉遲浮澀皆為疝。痛視在何部。而知其臟。如心肝脾肺腎之屬。各按本經(jīng)脈癥治之。又云∶牢急者生。弱急者死。崩漏之脈。
兩尺洪數(shù)而疾為熱。微遲弦細(xì)為寒。寸微。關(guān)弦。尺芤。為氣盛血衰。大抵血崩之脈。屬火者脈多洪數(shù)。又云∶遲緩者易治。急疾者難治。
癥丹溪云∶淋有五。皆屬于熱。又云小便滴瀝痛者淋。急滿不痛者。謂之閉也。亦有痰氣閉塞于上。熱結(jié)于下。宜吐以提其氣。氣升則水自降。而熱自除。蓋氣乘其水。而氣不得下輸。熱結(jié)膀胱。而小便淋閉不利也。譬猶滴水之器。必上竅通而下竅之水出焉。其斯之謂歟。戴氏云∶便濁帶下。俱屬濕熱。雖有赤白之異。終無寒熱之分。河間云∶天氣熱則水渾濁。寒則澄清。由此觀之。濕熱明矣。蓋寒則堅凝。而熱則流通故也。何疑之有哉。集成云疝之一癥。專主肝經(jīng)。腎經(jīng)絕無相干。或曰∶肝經(jīng)與沖任督脈所會。聚于陰器。傷于寒。
則陰縮。傷于熱。則縱挺不收。蓋木性急速?;鹦员6匆啾┮?。前人論疝甚多?;蛟话螂住;蛟荒I?;蛟恍∧c氣。其實皆歸于肝經(jīng)也。大抵此病始于濕熱在經(jīng)。遏而至久。又得寒氣外束。不得疏散。所以作痛。若只作寒論??譃槲磦洹1丶鏉駸崮丝?。內(nèi)經(jīng)曰∶陰虛陽摶謂之崩。按東垣論云∶由脾胃氣虧。下陷于腎。與相火相合。濕熱下迫。而致崩也。亦有腎水枯竭。真陰虛損。不能鎮(zhèn)守胞絡(luò)相火。故血走而崩也。蓋脾胃氣血之本。心者血之府。
脈者人之神。俱不足而生火。火得以乘虛。而迫血妄行也。宜詳治之。
治治法云∶淋屬濕熱。宜五苓,加山梔、木通、老人血氣虛而淋。宜參、、歸、術(shù)、帶木通、山梔、腎虛者補腎。兼利小便。不可獨用利藥。死血者。四物湯,加牛膝主之。痰氣滯于上焦。宜二陳吐之。若濕熱流注下焦。熱結(jié)膀胱。而小便閉澀。用益原散。以黃柏、山梔、澤瀉、煎湯調(diào)下。切當(dāng)大抵淋閉之癥。有肺燥不能生水。治宜清金。車前子、茯苓、麥門冬、黃芩之類。有熱結(jié)膀胱。宜瀉膀胱火。黃柏、知母之類。有脾濕不運。而精不升。故肺不能生水。當(dāng)燥濕健脾。蒼白術(shù)、陳皮之類。治各有別。丹溪云∶濁與帶同是濕熱。白屬氣。赤屬血。治以清熱滲濕為主。氣虛入?yún)⑿g(shù)。血虛入芎歸。甚者必用吐以提其氣。下用二陳。加二術(shù)、白芍藥、黃柏、煎服。丸藥以樗根、白皮、黃柏、青黛、干姜、滑石、蛤粉、神曲、糊丸服?;蛴昧兜攸S丸尤妙。亦有思慮過度。則水火不交??烨轫в6?。故尿前尿后。凝結(jié)流下。名曰白濁。亦曰遺精。宜抑火養(yǎng)心。安脾。實腎。則水火相交。其流固自清矣。辨疑錄云∶疝癥本濕熱。怒氣傷肝。房勞過傷。心腎胞絡(luò)之火郁結(jié)于內(nèi)。蓋小腸乃多氣少血之經(jīng)。心氣郁結(jié)。則腑受邪。肝氣一盛。而子亦盛矣。故二氣攻入小腸膀胱。而痛作矣。治用五苓散。內(nèi)加行氣之藥。乃利小便出邪之法。按藥性云∶豬苓澤瀉。分陰陽以和心。心與小腸為表里。心和則小腸之氣亦通矣。白術(shù)利腰臍間濕。并死血。茯苓淡滲利竅行濕。桂伐肝邪。伐其本也。加茴香。善治小腸之氣。金鈴子橘核。去膀胱腎氣。檳榔墜下。少加木通。以為導(dǎo)引小腸之火出也。治亦近理。又法治疝、蓋因濕熱為寒郁而發(fā)。用山梔子以降濕熱。烏頭以破寒郁。二味皆下焦之藥。而烏頭為梔子所引。其效甚速。
女人崩漏。多因七情之火內(nèi)動。或因氣所使而下。急則治其標(biāo)。白芷湯。調(diào)下百草霜。甚者棕櫚灰。蓮蓬灰。血余灰。俱妙。
緩則治其本。以四物湯。加參術(shù)、黃、便制香附、地榆、蒲黃、荊芥穗(各等分)、升麻、(五分)、屢治有效。宜隨癥加減用之。
方加減五苓散治諸淋。及小便閉澀隨癥加減用。
白術(shù)(一錢)赤茯苓(一錢)澤瀉(一錢)木通(一錢五分)滑石(一錢)桂(三分)郁李仁(八分)黃芩(一錢)山梔子(一錢)甘草梢(五分)秋石(一錢)黃柏(童便炒一錢)上作一服。水一鐘半。燈心一握。煎八分空心服。
血淋。加當(dāng)歸(一錢五分)、生地黃(一錢)、牛膝(一錢)、藕節(jié)、側(cè)柏葉(各一錢),去桂。
氣淋。加青皮、香附、海石(各一錢)、沉香(五分)。
結(jié)熱蓄于下焦。成砂石淋。加歸尾(一錢)、黃柏(加一倍)、大黃(三錢)。
小便血出如淋。加歸身尾、小薊根、生地黃、側(cè)柏葉、藕節(jié)、蒲黃(生用各等分)、小便前后血。加同上。
小便閉不通。加車前子(一錢五分)、大黃(生三錢或五錢)、海金砂(一錢)、小便澀。加青皮(七分)、黃連(八分)、枳殼(七分)。
小便多。或不禁?;虿粫r遺出。以八味丸。減澤瀉一半。
黃柏、知母、煎湯吞下。一月即效。亦可治久遠(yuǎn)遺精白濁。
又方加減厘清飲治赤白濁。夢遺精滑。及女人赤白帶下。
白術(shù)白茯神麥門冬黃連黃柏益智仁川萆石菖蒲烏藥澤瀉牡蠣石蓮肉(各等分)。
上作一服。水一鐘半。姜棗煎。食前服。
血虛。加當(dāng)歸、地黃(各等分)。
氣虛。加黃、人參(各等分)。
陰火動。加黃柏、知母(各等分)、桂(三分)。
日久者。加升麻、柴胡(各五分)、龍骨(一錢)。
女人赤白帶。加樗根、白皮、赤石脂(各等分)。
肥人帶是濕痰。加海石、半夏、蒼術(shù)、川芎、香附(各等分)。
瘦人無帶。有即是熱。加香附、山梔、青黛(各等分)。
思想無窮。所欲不遂。夢遺精滑。治在心脾。加半夏、陳皮、甘草、人參、遠(yuǎn)志、酸棗仁、(各等分)、夜服安神丸。晨服坎離丸。蓮肉湯下?;蛞渣S柏知母。煎湯吞下八味丸亦可。
女人夜夢鬼交。四物。加香附。茯神、遠(yuǎn)志、石菖蒲、牡蠣()、赤石脂(各等分)、清晨用蓮肉湯調(diào)下妙香散。
又方橘核順氣湯治疝偏墜。此藥劫痛行。滲濕清熱。
白術(shù)白茯苓(各一錢)澤瀉(七分)木通(一錢)青皮(七分)桂枝(五分)橘核(一錢)川楝子(一錢)山梔(一錢五分)川烏(八分)木香(五分不見火)檳榔(七分)上作一服。水一鐘半。煎??招姆?/span>
血滯。加桃仁、當(dāng)歸(各等分)。
氣滯。加沉香(五分)、小茴香(七分)。
寒疝。加吳茱萸(一錢)、山梔、川烏、倍用。
濕郁疝。加蒼術(shù)(一錢五分)、木瓜(一錢)食積滯而成疝。加山楂、枳實(各一錢)。
痰涎流注成疝。加半夏、南星、海石、香附(各等分)。
又方四物調(diào)中湯治血崩。因七情所傷。脾胃不運。腎水虧損。不能鎮(zhèn)守胞絡(luò)相火。以致水火不交。而血妄下。此緩則治其本也。必多服乃效。
川芎(一錢)當(dāng)歸白芍藥生地黃熟地黃人參黃白術(shù)麥門冬阿膠(炒)香附(各一錢五分)荊芥穗黃柏黃連地榆(各八分)升麻(三分)柴胡(五分)陳皮(一錢)上十八味作一服。姜棗。水二鐘。煎。食前服。渣煎食遠(yuǎn)服。
又方?jīng)鲅攸S湯治癥同前。此急則治其標(biāo)也。二三服即效。
川芎(一錢)當(dāng)歸白芍藥生地黃黃芩(各一錢五分)黃柏知母本荊芥穗蔓荊子(各一錢)細(xì)辛(五分)黃連羌活防風(fēng)(各八分)升麻柴胡(各五分)甘草紅花(各三分)上十八味作一服。姜棗煎??招姆T尺h(yuǎn)服。
諸氣
脈脈訣云∶沉脈為氣。沉極則伏。澀弱難治。沉滑兼痰。沉弦兼怒。沉數(shù)兼熱。沉見之。為本經(jīng)之病。臨癥宜詳審之。下仿此。
癥經(jīng)云∶諸痛皆因于氣。百病皆生于氣。怒則氣逆。喜則氣緩。悲則氣消??謩t氣下。寒則氣收。熱則氣泄。驚則氣亂。勞則氣耗。思則氣結(jié)。此九氣之不同也。古法治九氣。以所不勝者制之。如怒則以悲勝之之類是也。
治辨疑錄云∶喜樂恐驚。耗散正氣。怒憂思悲。郁結(jié)邪氣。結(jié)者開之。木香香附之類。散者益之。人參黃之類。世人多泥于氣無補法之語。不審虛實。往往多用燥利之藥。若氣實者用之為當(dāng)。氣虛不補。邪何由行。
方四君子湯氣主方。扶胃降火。補虛固本。主男子用。若女子氣虛。亦宜用之。
人參(補中益氣去蘆一錢五分)白術(shù)(扶胃健脾炒二錢)白茯苓(養(yǎng)心利水去皮一錢)甘草(和中降火炙四分)上用姜一片。棗一枚。煎服。兼有他癥。根據(jù)后加減。勞瘵咯血。加山藥、黃、粟米、阿膠(各等分)。
吐血后虛損者。加黃(一錢五分)白扁豆(一錢)麥門冬(一錢二分)心煩口渴。加麥冬(一錢二分)竹葉(一錢)山梔(一錢)五味子(九粒)心熱。加麥門冬、茯神、黃連(各八分)。
潮熱往來。加柴胡、地骨皮(各一錢)、黃芩(八分)。
腹痛。加白芍藥(一錢五分)、干姜(炒)、官桂(各七分)、濃樸(八分)、青皮(五分)胃冷。加丁香、附子(制)、砂仁(各等分)。
氣痛。加木香、玄胡索(各八分)、當(dāng)歸(一錢)。
有痰。加陳皮(去白)、貝母、半夏(姜制各一錢二分),去人參、氣虛甚者。加黃(一錢五分)、熟附子(一錢)暑月亦加。
脾胃虛弱。加陳皮、山藥、當(dāng)歸(各一錢)、黃(一錢二分)、遍身疼痛。加當(dāng)歸(一錢五分)、木香(五分)、北五加皮(一錢)、去人參。
半身右邊不遂。加姜汁、竹瀝(各半盞)。
腹脹不思飲食。加砂仁、白豆蔻、枳實(各七分),去人參氣虛成痿。加蒼術(shù)、黃柏、黃芩、木瓜(各八分)。
心煩不定。加辰砂、酸棗仁、遠(yuǎn)志(各七分)、麥門冬(一錢)。
咳嗽。加杏仁、桑白皮(各七分)、五味子(十粒)、貝母、栝蔞仁、陳皮(各八分)、去參術(shù)。
暑月病熱??诳?。唇干。譫語。脈虛細(xì)而遲。加黃、麥門冬(各一錢五分)、五味子(九粒)、川歸、白芍藥、附子(制熟各一錢)、氣短。小便利。加黃,去茯苓。
中風(fēng)氣虛。加黃、有痰。加姜汁(半盞)、竹瀝(一盞)。
久瘧。熱多寒少。加黃(一錢五分)、柴胡、知母、地骨皮(各一錢)病后虛熱。加麥門冬、川歸黃(各一錢)、升麻、柴胡(各三分)、脾困氣短。加砂仁、木香(各五分)、白扁豆、黃(各八分)、盜汗不止。加黃、陳麥曲(各一錢五分)、麥門冬、酸棗仁(各八分)當(dāng)歸(一錢二分)。
自汗不止。加黃(一錢五分)、當(dāng)歸、麥門冬、熟地黃、麻黃根(各八分)。
心血虛。不眠。精神恍惚加當(dāng)歸、酸棗仁(各一錢)、黃(一錢二分)、圓眼(三個去殼)。
四肢懶惰。嗜臥。加白扁豆、川藥、砂仁、當(dāng)歸、陳皮(各八分)。
氣血虛。眩運。加黃、天麻、半夏、荊芥穗(各一錢)。
水瀉不止。加麩曲、木香、砂仁、肉豆蔻(各七分)、夏月。加黃連、扁豆(炒)、車前子、澤瀉(加七分)。
四肢惡寒。有熱。加麻黃、桂枝、川芎、當(dāng)歸(各一錢)、去人參、婦人安胎。加黃芩、當(dāng)歸、阿膠、艾葉(減半各一錢)、枳殼(五分)。
漏胎。加續(xù)斷、地榆、當(dāng)歸、白芍藥、荊芥穗、黃芩(各八分)。
產(chǎn)后瀉痢。加濃樸、蒼術(shù)、白扁豆、砂仁、肉果(各八分)。
產(chǎn)后脾胃弱。加砂仁、白扁豆、山藥、連子、陳皮(各一錢)。
小兒脾胃虛弱。不納食。易瀉。加山楂、肉果、砂仁、濃樸、蒼術(shù)、陳皮(各八分)。
小兒諸疳。加胡黃連、銀柴胡、使君子肉、山楂(各一錢)。
小兒慢驚。加全蝎、白附子、天麻(各七分)、薄荷葉(七片)。
男婦虛勞。有熱。加當(dāng)歸、白芍藥、熟地(各一錢)、柴胡、秦艽、地骨皮、牡丹皮(各八分)、黃柏(蜜炒五分)、青蒿(三分)。
男婦氣虛渴。加木瓜、干葛、烏梅(各一錢)。
男婦五心煩熱。面色痿黃。加當(dāng)歸、白芍藥、柴胡、麥門冬(各一錢)。
小兒痘瘡淡白不起者。氣虛也。加黃(八分)、官桂(五分)、木香(三分)大人小兒夏月吐瀉。加藿香、白扁豆、陳皮、濃樸、蒼術(shù)、干葛(各八分)、木香(三分或五分)中脘寒痛?;蚴肿阕浊?。四末厥者。加干姜(一錢)、去茯苓、甚者。加附子(一錢)久瀉痢。元氣下陷者。加升麻(五分)、元氣脫者。去升麻,加附子(制熟一錢五分)。
老人氣短。小便短少。加黃、吞滋腎丸。
思慮過傷心脾。晝則困倦。夜反不寐。加黃、當(dāng)歸、麥門冬、酸棗仁、圓眼肉(各一錢)、仍服天王補心丹。
遺精白濁。氣虛者。加山藥蓮子、芡實(各等分)。
諸瘡內(nèi)托。加黃、防風(fēng)(各一錢)、連喬、金銀花、黃柏、牛蒡子(各八分)。
諸瘡瘍后。氣血虛損者。加當(dāng)歸、白芍藥、黃、黃柏(各分)。
諸虛眩運。眼旯黑花。加天麻、半夏、川芎、當(dāng)歸(各等分)。
脾胃不和。加砂仁、濃樸(各七分)、陳皮、蒼術(shù)(各一錢)。
嘔逆惡心。加半夏、生姜、陳皮(各八分)、砂仁(五分)、丁香(三分)。
皮黃。加黃柏、蒼術(shù)(各一錢五分)。
婦人有孕惡阻。加陳皮、枳殼、砂仁(各等分)。
婦人赤白帶。屬氣虛者。加蒼術(shù)(一錢)、升麻(五分)、芡實(八分)氣虛潮熱。加麥門冬、地骨皮、柴胡(各八分)、黃芩(七分)。
氣虛惡寒。加黃(下元冷極。加干姜、附子(炮各等分)、去茯苓。
上四君子湯。加減方法也。須量病輕重虛實。臨癥斟酌方劑大小。庶無實實虛虛之誤。倘收未備。惟達(dá)者正之。幸甚。
諸血
脈經(jīng)云∶脈洪滑為血盛。脈澀弱為血虛。脈如瀉漆之狀者為亡血。脈芤為失血。細(xì)弦澀。
按之無力。為脫血。浮弱。按之絕。為下血。煩咳脈芤者。為吐血。沉弦而數(shù)。為衄血。諸血癥。身涼脈靜者生。身熱脈大者死。腸下膿血。弦絕則死?;髣t生。
癥丹溪云∶有吐血咯血衄血唾血大小便血之異。又女人血崩血漏。大抵皆由火盛致血錯經(jīng)妄行。脈必大而芤?;蛞蚺瓪舛谜摺=?jīng)云∶怒則氣逆?zhèn)巍I鮿t嘔血。脈必弦大而芤。下血崩漏。亦屬熱與虛。蓋熱則流通。虛則下漏。脈必急疾而數(shù)。宜加詳審。
治按經(jīng)云∶血從上出。皆是陽盛陰虛。有升無降。血隨氣上。越出上竅。宜補陰抑陽。氣降則血自歸經(jīng)。血從下走。皆由內(nèi)外有所感傷。濁熱凝停于胃內(nèi)。隨氣下流。亦妄行之義。
或云大便見血。為內(nèi)傷絡(luò)脈所致。小便見血。為損傷心腎。陰火妄動所致。女人崩漏。皆由七情損傷。沖任所致。三者皆宜清氣降火。養(yǎng)心理脾為主。蓋氣清則血和。心脾旺則血有所統(tǒng)攝。而自無妄行之患矣。
方四物湯血主方。生血去熱。補虛益精。主女人用。男子血虛。亦宜用之。
川芎(清陽、和血行血、肝經(jīng)藥、春天倍用、女人加此味,去蘆八分)。
川歸(潤中、和血養(yǎng)血、腎經(jīng)藥、冬月倍用,去蘆酒浸曬干、一錢五分)。
白芍藥(緩中、破血、心脾、經(jīng)藥、夏月倍用、酒炒一錢二分)。
地黃(涼血用生、補血用熟、滋陰生血、肺經(jīng)藥、秋月倍用、姜汁浸曬干、一錢、男子加此味)。
上為咀。每服姜一片。水煎食遠(yuǎn)服。隨有他癥。根據(jù)后加減。此方春宜加防風(fēng)。夏宜加黃芩。秋宜加天門冬。冬宜加桂枝。此常服順?biāo)臅r之氣。而加減未有不中者也。
血虛腹痛。微汗惡風(fēng)。加官桂(七分)、倍芍藥、嗽痰。加桑白皮、杏仁、麻黃、貝母(各等分)。
大便秘。加桃仁、大黃、麻仁、枳殼(減半余各等分)。
血虛頭眩。加天麻、防風(fēng)、荊芥穗(各一錢)。
虛寒脈微。氣難布息。不渴。便清。加干姜附子(各一錢)。
中濕。身重?zé)o力。身冷微汗。加蒼術(shù)、白術(shù)、白茯苓(各一錢二分)。
筋惕肉。屬血虛也。加天麻、人參(各一錢傷寒筋惕肉自有本條)轉(zhuǎn)筋屬熱。加酒芩、紅花、木瓜、蒼術(shù)(各等分)。
兩脅脹滿。加枳實、半夏(各八分)、白術(shù)(一錢)、去地黃、身上虛癢。加黃芩、防風(fēng)、煎調(diào)浮萍末(一錢)。
小便秘澀。屬血虛。加茯苓、澤瀉(各八分)、牛膝(一錢)、甘草梢(五分)。
盜汗屬陰虛者。加麥門冬、知母、黃、浮麥、麻黃根(各等分)。
自汗。加人參、黃、麻黃根(各一錢)、桂枝(五分)。
勞瘵陰虛火動。加白茯苓、貝母、陳皮、款冬花、杏仁、黃柏、知母(各一錢)、甘草(三分)有熱。再加秦艽、地骨皮(各一錢)。
陰虛喘嗽?;蛲录t者。加知母、貝母、黃柏、五味子(十二粒)、人參、麥門冬、桑白皮、地骨皮、牡丹皮、款冬花、紫菀(各等分如肺火盛者去人參換沙參)。
陰虛發(fā)熱。煩渴不能坐臥。加麥門冬、山梔、黃柏、知母(各一錢)。
陰虛潮熱。加柴胡、知母、黃芩、地骨皮(各一錢)。
半身不遂。左邊。加桃仁、紅花(各八分)、姜汁(半盞)、竹瀝(一盞)。
血痢。加黃連、荊芥穗、地榆(各一錢)、木香(五分)、枳殼(七分)。
風(fēng)虛眩運。加天麻、秦艽、羌活(各一錢)。
香港腳沖心。加炒黃柏(一錢)。
口干煩渴。加麥門冬、烏梅(各一錢)。
四肢冷氣痛。加良姜、玄胡索、木香、吳茱萸(各等分)。
血氣虛弱。起則無力而倒。加白術(shù)、陳皮、人參(各一錢)。
血虛刺痛。五心熱。加山梔、香附、烏藥(各一錢)、官桂、青皮(各五分)。
血虛甚者。加人參、附子(各一錢)、暑月。再加麥門冬(八分)、五味子(十粒)。
腹中積血氣塊。加木香(五分)、三棱、莪術(shù)、干漆(各八分)。
乍寒乍熱。加人參、白茯苓、柴胡(各一錢)。
血虛成痿。加蒼術(shù)、黃柏、下補陰丸。
老人性急作勞。兩腿痛。加桃仁、陳皮、牛膝(各一錢)、甘草(生五分)、入姜汁(半盞)服三四劑而安。
少年患痢。用濕藥大過。致痛叫號。此惡血入經(jīng)絡(luò)也。加桃仁、紅花、牛膝、黃芩、陳皮、(各八分)、生甘草(五分)入姜汁半盞。水酒煎服三四帖?;蚴?dāng)?shù)帖而安。
午后嗽。即陰虛嗽也。加黃柏、知母、天門冬、栝蔞仁、貝母(各八分)。
貪勞人。秋深發(fā)熱。渾身發(fā)熱。手足皆疼如。晝輕夜重。倍川芎、芍藥,加人參(一錢五分)、五味子(十五粒)、如病加喘。手足仍疼。再加人參、白術(shù)、牛膝、桃仁、陳皮(各一錢)、生甘草(五分)、檳榔(七分)、生姜三片。煎服五十帖而安。
衄血。加黑山梔仁、黃芩麥門冬、牡丹皮、扁柏葉(各一錢)、入童便(半鐘)。
又法、本方加麻黃(三錢)、蔥白三根一服汗即止、吐血。加牡丹皮、黑山梔仁、童便浸香附、犀角、藕節(jié)、京墨(各等分)入童便半鐘煎、又法以患人吐出血。取起烙干。研為細(xì)末。以當(dāng)歸煎湯調(diào)下。此吳球子血導(dǎo)血歸之法也。
咯血。加麥門冬(一錢五分)、童便(二盞)、姜汁(半盞)、青黛(一錢)、山梔仁(炒黑一錢)唾血。加天門冬、麥門冬、知母、貝母、百部、熟地黃(各一錢)、黃柏(八分)、桔梗、遠(yuǎn)志(各五分)。
咳血。痰火傷血也。加貝母、栝蔞仁、青黛香附、杏仁、阿膠(各八分)、童便(二盞)、姜汁(半盞)腎虛肺痿咳血。加天門冬、麥門冬、知母、貝母、紫菀、桔梗、玄參、杏仁、阿膠、薏苡仁(各等分)。
痰涎血。出于脾也。本方去川芎、地黃,加黃、黃連、甘草、陳皮、山藥、薏苡仁(各等分)大便下血。即腸風(fēng)下血也。熱者。本方加炒山梔、牛膽、槐實、黃連、枳殼、阿膠、荊芥穗、升麻(少余各等分)虛者。加人參、白術(shù)(各一錢五分)、黑干姜、升麻(各五分)、陳皮(八分)、甘草(三分)。
小便溺血。加山梔、木通、小薊琥珀(各等分)或本方煎調(diào)下牛膝膏亦妙。(按小便血痛者為血淋。自有本條。不痛者。為溺血也。)。
小兒尿血。本方煎調(diào)發(fā)灰。(一錢五分)、生甘草末(五分)或本方煎調(diào)五苓散,加棕櫚灰發(fā)灰(各一錢)大人小兒俱妙。
血淋。加木通、大黃(各一錢五分)、桃仁、紅花(各一錢)、車前子、琥珀(各八分)赤茯苓、甘草梢、澤瀉、青皮(各七分)或本方調(diào)下牛膝膏。
女人血崩。加白術(shù)、黃連、地榆(各一錢五分)虛崩。加人參、白術(shù)、黃、麥門冬、山藥、陳皮(各等分)、升麻、甘草(各三分)。
血虛眼暗?;蚰I水虛不能遠(yuǎn)視。加甘菊花、枸杞子(各一錢五分)。
風(fēng)熱赤腫?;鹧?。加防風(fēng)、甘菊花、黃連、黃芩、龍膽草(各分)。
痔漏。加人參、白術(shù)、黃連、生地黃槐實(制)、條芩(各一錢)、荊芥穗、枳殼(各七分)、升麻、甘草(生各三分)腸風(fēng)臟毒加同。脫肛血虛。加阿膠、枳殼(各八分)、升麻(三分)。
下焦無血。小便澀數(shù)。加黃柏、知母、牛膝、甘草梢(各等分)。
瘧疾。若間一日連發(fā)二日。或日夜各發(fā)。加人參、白術(shù)、黃、知母、柴胡、青皮(各等分)。
老人氣短。小便不通。加人參、黃(各一錢)煎吞滋腎丸。性急人味濃。常服燥熱之藥。左脅紅點痛。必有膿在內(nèi)。加桔梗、生甘草(少)、香附(多)生姜煎服、十余帖。痛處腫。針出膿。再用本方十余帖調(diào)理。
老人因疝多服烏附熱藥。發(fā)疽淋痛。叫號困憊。加牛膝濃煎大劑。服五七帖。
中風(fēng)血虛。加姜汁(半盞)、竹瀝(一盞)能食。去竹瀝,加荊瀝。
筋骨痛。及頭痛。脈弦如瘧狀。加羌活、防風(fēng)、北五加皮(各八分)。
喉干躁痛。加玄參、桔梗、荊芥、黃柏、知母(各等分)立已。
血虛頭痛。加天麻、細(xì)辛、甘菊花(各八分)、倍川芎。
血虛兩脅肋痛。加木香、玄胡索(各七分)、官桂、青皮(各四分)、枳殼(六分)、香附(一錢)。
小腹繞HT痛。加官桂、木香、玄胡索、沒藥(各等分)瘀血結(jié)塊作痛者。加桃仁(一錢五分)、大黃(三錢)、芒硝(一錢五分)。
下盡黑血。痛即止。婦人血滯。同此加用。
男婦虛勞氣弱。加人參、白術(shù)、陳皮、黃(各一錢二分)、甘草(三分)。
喘嗽胸滿。晝輕夜重。加枳實、麻黃、杏仁、半夏(各一錢二分)煩躁加人參、知母(各八分)、石膏(一錢五分)、竹葉(二十片)。
心血虛。不得眠。去川芎,加人參、黃、酸棗仁、圓眼肉、麥門冬、石菖蒲(各等分)煎服。仍服朱砂安神丸?;蜓a心丹。
婦人下元虛冷。無子息。加附子(制)、肉蓯蓉、蘄艾、香附(各等分以下并婦人癥)。
血氣上沖心腹。肋下滿悶。經(jīng)水閉。加木香、檳榔、青皮、烏藥、紅花(各五七分)。
赤白帶。腰腿疼痛。加防風(fēng)、白芷、赤石脂、黃柏、蒼術(shù)、烏藥(各等分)。
臍下冷。腹痛。腰脊痛。加木香(五分)、玄胡索、吳茱萸(各八分)、官桂(五分)、苦楝(七分)、香附(一錢)。
氣沖經(jīng)脈。月事頻并。臍下痛。加官桂、香附、倍芍藥、經(jīng)水欲行。臍腹絞痛。加玄胡索、牡丹皮、檳榔(各八分)、木香、吳茱萸、紅花(各五分)。
經(jīng)水逼多。別無他癥。加黃芩、白術(shù)、荊芥穗(各等分)。
經(jīng)水如黑豆汁色。加黃芩、黃連、荊芥穗(各等分)。
經(jīng)水少而色紅和。加紅花(五分)、倍當(dāng)歸、熟地黃。
瘕血積。加三棱、莪術(shù)、官桂、干漆、瓦楞子(粉各等分)。
經(jīng)水適來適斷。往來寒熱者。加小柴胡湯。
胎動。加艾葉、香附子、紫蘇、大腹皮、白術(shù)、黃芩、枳殼(各等分)。
血枯經(jīng)閉。加桃仁、紅花、鹿角屑(各一錢)、倍當(dāng)歸、熟地黃、下血過。肌肉黃瘦。加人參、黃、白術(shù)、茯苓、甘草(少)、官桂(五分)、陳皮(各等分)。
婦人損傷血氣?;驊n郁所傷。致五心煩熱。加麥門冬、黃芩、柴胡、百合、地骨皮、山梔、香附(各等分)。
經(jīng)水或前或后。加牛膝、澤蘭葉、益母草(各等分)赤白帶。日久不止。加人參、白術(shù)、本、牡丹皮、川續(xù)斷(各等分)。
經(jīng)水過期者。血虛也。加參、、白術(shù)、陳皮(各一錢)、升麻(四分)。
經(jīng)水不及期者。血熱。加芩連之類。肥人兼痰治。加半夏、茯苓、貝母、陳皮、山梔、香附之類。
經(jīng)水紫黑有塊者。加芩連、香附(各等分)。
經(jīng)水將行作痛者。血實兼郁。加桃仁、紅花、牡丹皮、玄胡索、黃連、香附(各等分)。
經(jīng)水不調(diào)。而血色淡白者。亦虛也。加參術(shù)、阿膠(各等分)。
軀脂生滿經(jīng)閉者。加南星、半夏、香附、黃連(各等分),去地黃。
臨經(jīng)時遇煩惱。作心腹腰脅痛。不可忍者。加桃仁、紅花、玄胡索香附、青皮(各等分)經(jīng)水過多。旬余不止。加荊芥穗、續(xù)斷、黑干姜炭(各八分)、炙甘草(四分)虛者。再加參術(shù)調(diào)理。
經(jīng)水色如黃漿水者。此胃中濕痰也。加半夏、陳皮、茯苓、甘草、細(xì)辛、蒼術(shù)(各等分)經(jīng)水下如屋塵水者。加續(xù)斷、蔓荊子、赤石脂(各等分)。
經(jīng)水感寒。本方。去地黃,加白芷、柴胡、干葛、紫蘇(各等分)。
婦人血虛。往來潮熱。加柴胡、白茯苓、地骨皮(各八分)、荊芥、薄荷(各六分)、甘草(三分)。
胎痛。皆由血少。加砂仁、香附、紫蘇葉(各八分)。
半產(chǎn)。多在三個月?;蛭鍌€月者。加人參、白術(shù)、陳皮、阿膠、艾葉、條芩、甘草(少余各等分)。
瘦弱婦人。子宮干澀。加阿膠、香附、黃芩、紅花(少余各等分)。
婦人性急。血下如注。倦甚。加香附、側(cè)柏葉、童便煎、妊娠調(diào)理。加黃芩、白術(shù)(各一錢五分)、枳殼(七分)、砂仁(五分)。
胎損不安。或胎漏。加白術(shù)、黃芩、地榆、阿膠、艾葉、香附、續(xù)斷、枳殼(各等分)胎痛。加香附、紫蘇梗、砂仁、枳殼(各一錢)倍熟地黃。
妊婦寒熱。加小柴胡湯,去半夏、氣虛。再加參術(shù)(各一錢五分)。
臨月服催生。加大腹皮、陳皮、白術(shù)、黃芩、紫蘇梗葉香附、白芷、甘草(少余各等分)、或用益母丸。
瘦婦血少。胎弱難產(chǎn)。加枳殼、乳香、木香(各五分)、甘草(三分)、益母草(一錢)、血余灰(一錢)或用兔腦丸。
產(chǎn)后補虛。加參術(shù)、陳皮(各一錢)、甘草(炙四分)、干姜(五分)、去芍藥、如發(fā)熱。
再加茯苓、柴胡(各八分)。
產(chǎn)后去血過多?;柽\。加荊芥穗(二錢)、去芍藥、地黃、產(chǎn)后生腸不收。由氣血虛。加人參、白術(shù)、黃、甘草、升麻,去芍藥、地黃。
產(chǎn)后著惱。加香附(一錢五分)、干姜(炒)、青皮(各五分)、去芍藥、地黃產(chǎn)后驚風(fēng)。加茯苓、天麻、防風(fēng)、黃、官桂、甘草(各等分)去地黃、有痰。加半夏、陳皮(各一錢)。
產(chǎn)后痢。加黃芩、桂枝、枳殼、木香、檳榔(各七分)、去地黃。
產(chǎn)后多汗。加黃(一錢)、桂枝(五分)。
產(chǎn)后血風(fēng)。四肢螈。加天麻、荊芥穗(各一錢)。
產(chǎn)后惡露。欲行不行。作痛。加牡丹皮、玄胡索、紅花、澤蘭葉、官桂(各等分)、五靈脂產(chǎn)后咳嗽。加旋復(fù)花、前胡、杏仁、白茯苓、陳皮,去地黃、芍藥。
產(chǎn)后心虛。怔忡不定。言語錯亂。加人參、茯神、遠(yuǎn)志、麥門冬(各一錢)、甘草(三分)、去白芍藥、地黃。
產(chǎn)后惡露不行。結(jié)成塊。疼痛不可忍。加沒藥、血結(jié)、官桂、桃仁、紅花(各等分)、莪術(shù)、五靈脂。
產(chǎn)后浮腫。加白術(shù)、白茯苓、陳皮、大腹皮(各一錢)、去地黃、鯉魚湯煎產(chǎn)后臍腹痛。加炒干姜、官桂、香附、沒藥(各等分)。
產(chǎn)后血塊痛。加蒲黃、玄胡索、牡丹皮(各等分)、官桂(少許)。
產(chǎn)后瀉。本方。去當(dāng)歸、地黃,加白術(shù)、茯苓、陳皮(各一錢)、甘草(少)、干姜、白扁豆(各七分)。
乳不通。加白芷、青皮(各七分)、木通、穿山甲(炙各一錢)。
惡露不止。加炒黑蒲黃、白芷、百草霜、荊芥穗、地榆(各等分)。
小兒血熱。加黃連、連翹(各六分)。
小兒痘瘡不活。血少故也。加黃(一錢)、桂(三分)、紫草(五分)。
小兒尾骨病。加山藥、知母(酒炒)、桂(少許)。
瘡。加青皮、柴胡、海藻、昆布、黃芩、貝母、香附(各一錢)。
諸瘡內(nèi)托。加黃、連翹、黃柏(各等分)。
諸瘡發(fā)散。加防風(fēng)、羌活、荊芥、連翹、牛蒡子(各等分)。
諸瘡毒潰后。血虛。加人參、黃、白術(shù)、甘草(各等分)。
婦人吹乳乳癰。加蒲公英(一錢五分)、金銀花、石膏、貝母、香附、青皮、連翹、甘草節(jié)(各八分)。
血風(fēng)瘡。加防風(fēng)、黃柏、金銀花、連翹、牛蒡子、苦參(各等分)、甘草(少)。
上四物湯加減方法也。詳病虛實。增損用之。思過半矣。
諸痰
脈脈滑者多痰。脈滑大為痰火。寸口洪滑為痰。右寸浮滑而疾為痰嗽。兩關(guān)洪滑而細(xì)為胃中濕痰。宜下之。左寸關(guān)弦滑為痰厥頭痛。關(guān)脈滑大者。膈中有痰。宜吐之。病患諸藥不效。
兩關(guān)脈?;蚍虼笳?。痰也。按經(jīng)云。浮滑為風(fēng)痰。沉滑為痰氣。緊滑為寒痰?;蚪Y(jié)或伏為郁痰。又曰痰飲。又脈弦甚者飲也。脈浮滑而緊為痰嗽。病患眼皮及眼下如灰煙黑者痰也。
癥按丹溪云∶有熱痰。食積痰。風(fēng)痰。老痰。寒痰。郁痰之異。又云∶諸病尋痰火。痰火生異癥。痰之為物。隨氣升降。無處不到。王節(jié)齋云∶痰屬濕。乃津液所化。因風(fēng)寒濕熱之感。七情飲食所傷。以致氣逆濁液。變?yōu)樘狄病;蛲驴┥铣觥;蚰郎仉??;蛄艟勰c胃?;蚩陀诿}絡(luò)四肢。隨氣升降。遍身上下。無處不到。但有新久輕重之殊耳。新而輕者。形色清白稀薄。氣味亦淡。久而重者。黃濁稠粘凝結(jié)??戎y出。漸成惡味。宜詳辨之。
治按節(jié)齋云∶痰生于脾胃。宜實脾燥濕為主。又曰痰隨氣而升。宜順氣為先。分導(dǎo)次之。
蓋氣升屬火。故順氣在于降火。熱痰則清之。濕痰則燥之。風(fēng)痰則散之。郁痰則開之。頑痰則軟之。食積痰則消之。在上者吐之。在中者下之。中氣虛者。因中氣以運之。若攻之太重。則胃氣虛而痰愈甚矣。用者詳之。
方二陳湯痰主方??傊我簧碇怠H缫闲?。加引上藥。如要下行。加引下藥。
陳皮(和脾、消痰、溫中,去白、一錢五分)。
白茯苓(利竅、行濕、和中,去皮、一錢二分)。
半夏(燥濕、除痰、溫中、姜制、一錢二分)。
甘草(和中、瀉火、炙、三分)。
上作一服。姜三片。煎。不拘時服。兼有他癥。根據(jù)后加減。
春月。宜加川芎、夏。加黃連、秋。加知母、冬。加生姜。
熱痰。加青黛、黃連、栝蔞仁、枳實(各等分)濕痰。加黃芩、蒼術(shù)、白術(shù)、枳實、香附、倍半夏(余各等分)。
酒痰。加青黛、栝蔞仁、葛粉、蒼術(shù)、黃連、扁豆(各等分)。
食積痰。加白術(shù)、枳實、山楂、神曲、白豆蔻仁(各等分)。
風(fēng)痰。加南星、白附子、僵蠶、皂角、天麻(各等分)、竹瀝、姜汁。
頑痰。加海石、栝蔞仁、香附、青礞石(金色)、或煎或丸。
寒痰。加白術(shù)(一錢五分)、姜汁(半盞)、枳殼、南星、白附子(各八分)、僵蠶、牙皂(各五分)。
郁痰。加蒼術(shù)、川芎、香附、栝蔞仁、海石(各等分)。
痰厥頭痛。加川芎(七分)、石膏(一錢五分)、倍半夏。
痰因火逆上。降火為先。加白術(shù)(一錢五分)、枳實(一錢)、黃芩、黃連(各八分)、軟石膏(一錢五分)血虛有痰。加天門冬、麥門冬、知母、當(dāng)歸、香附、栝蔞仁(各等分)、竹瀝(一盞)、姜汗(半盞)、帶血者。再加黃芩、白芍藥、桑白皮(各八分)眩暈嘈雜者。火動其痰也。加梔子、黃芩、黃連、白術(shù)(各一錢)脾虛。宜補中氣以運痰。加人參、白術(shù)、白芍藥、神曲、麥芽(各等分)、兼升提。
內(nèi)傷挾痰。加人參、白術(shù)、當(dāng)歸、黃、白芍藥(各等分)、兼竹瀝(一盞)、姜汁(半盞)、傳送。
喉中有物??┎怀?。咽不下。此痰結(jié)也。加海石、栝蔞仁、杏仁、桔梗、連翹、香附、玄明粉(各等分)、竹瀝、姜汁(各半盞)痰在脅下。加白芥子、貝母、青皮(各等分)、竹瀝、姜汁(各半盞)風(fēng)嗽。加川芎(七分)、細(xì)辛、五味(各五分)、款冬花、貝母(各一錢)寒嗽。加杏仁、麻黃、旋復(fù)花、貝母、桔梗(各等分)。
痰嗽。加桑白皮、杏仁、貝母、栝蔞仁(各一錢)、五味子(五分)熱嗽。加桑白皮、地骨皮、天門冬、黃芩、貝母(各等分)嗽而脅肋痛。加枳殼、桔梗、香附、青黛、白芥子(各等分)傷風(fēng)咳嗽生痰。加黃芩、前胡、紫蘇、桔梗、川芎、白芷(各等分)。
食郁有痰。加南星、香附、黃連、枳實(各等分)。
中脘停痰不下。作嘔。加砂仁、黃連、枳實(各八分)、姜汁(半盞)。
頭眩。加川芎、白芷、天麻(各八分)。
寒熱往來。屬痰。加黃芩(八分)、柴胡(一錢)。
嘔逆屬寒。加丁香、砂仁(各七分)、姜汁(一盞)屬。加黃連、姜汁、竹瀝。
脾胃不和。加白術(shù)、白扁豆、砂仁(各等分)。
心下怔忡。屬痰。加麥門冬、枳實、竹茹(各等分)。
脾黃。加白術(shù)、濃樸、蒼術(shù)(各一錢)、草果(七分)。
胃脘有熱。吞醋吐酸水。加黃連、吳茱萸(炒)、白扁豆、白術(shù)(各一錢)、濃樸、蒼術(shù)、(各八分)、青皮(五分)、砂仁(五分)。
諸心痛。并胃脘痛。加白芍藥(醋炒)、香附、黑干姜、蒼術(shù)、濃樸(各等分)、桂(少許)肥人嘈雜。加撫芎、蒼術(shù)、白術(shù)、梔子(各等分)。
聞食氣即嘔。加砂仁、白術(shù)(各八分)、青皮(五分)。
鼻塞聲重。加麻黃、杏仁、桔梗、桂枝(少)。
濕癥兼痰。加酒芩、羌活、蒼術(shù)(各等分)。
痰流注。胸背腰脅作痛。加南星、蒼術(shù)、白術(shù)、川芎、當(dāng)歸、羌活(各八分)。
濕痰成痿。加蒼術(shù)、白術(shù)、黃芩、黃柏(各等分)。
便濁屬痰。加黃柏、蒼術(shù)、白術(shù)(各八分)、升麻(三分)、柴胡(五分)。
赤濁。再加白芍藥、木通(各八分)。
小便不通。本方加香附、木通、煎服。探吐即通。
婦人脾痛后。二便不通。此痰隔氣聚所致。加木通(一錢五分)煎服。再服探吐。
關(guān)格寒在上。熱在下。有痰。本方探吐之。
項強。微動則痛。加酒洗黃芩、羌活、紅花(各八分)。
頸下生核。屬痰。加連翹、桔梗、柴胡、貝母、牛蒡子、青皮(各等分)。
臂下有核。作痛。加連翹、川芎、皂角刺、防風(fēng)、黃芩(各八分)、蒼術(shù)(一錢)、白芷(經(jīng)水過期。色淡者。痰多也。加川芎(各一錢)腹痛。再加白芍藥(一錢)、阿膠(八分)、艾葉(七分)、官桂(五分)。
孕婦惡阻。本方用半夏曲,加砂仁(七粒)、青皮(五分)。
血運。因氣血俱虛。痰火流上。作運。加芎、歸、參、術(shù)、天麻、荊芥穗(各等分)。
氣虛有痰。加參術(shù)(各一錢)、竹瀝(一盞)、姜汁(半盞)。
氣實有痰。加香附、枳殼、枳實(各一錢)、荊瀝(一盞)、姜汁(半盞)。
血虛有痰。加當(dāng)歸、天門冬、知母、栝婁仁、香附(童便制各一錢)。
血實熱有痰。加黃芩、白芍藥、桑白皮(各一錢)俱用竹瀝姜汁。
脾虛者。宜補中益氣以運痰。加參、術(shù)、歸、(各一錢)、白芍藥(八分)、升麻(三分)、柴胡(五分)。
痰在脾里膜外。或四肢經(jīng)絡(luò)之中。俱加貝母、白芥子(各一錢)、竹瀝(一盞)、韭汁、姜汁(各半盞)、以開之。
小兒驚風(fēng)多痰。加南星、白附子、天麻、全蝎、僵蠶、牙皂、薄荷(各七分)、姜汁、竹瀝(共一盞)。
小兒尾骨痛。有痰。加知母、黃柏、澤瀉(各八分)、前胡(五分)、木香(三分)。
中脘痰火吐酸水。加黃連、吳萸(炒錢)、青皮(六分)、白術(shù)(一錢二分)、干姜(三分)。
痰膈。加貝母、香附、黃連、吳萸(炒一錢)、木香(五分)、扁豆(八分)、蘆根汁(二盞)、竹瀝(一盞)、姜汁(半盞)。
痰流注經(jīng)絡(luò)。臂膊腰腿作痛。加南星、蒼術(shù)、烏藥(各一錢)、羌活、木香(各七分)、當(dāng)歸、白術(shù)(各一錢五分)、白芥子(八分)諸痰火。加貝母、黃芩、黃連、白術(shù)、枳實(各等分)、或煎或丸。
痰火郁于喉內(nèi)。作痛。加貝母、黃芩、黃連、山豆根、玄參、桔梗(各等分)、甘草(生三分)痰火妄行。迷塞心竅。身熱狂言。如見鬼神者。加黃芩、黃連、枳實(各一錢)、石膏(二錢)甚者。加大黃(三五錢)、下之。
諸癇癥。加黃連、南星、川芎、白附子(各一錢)、雄黃、辰砂(各五分為末、后放入)哮喘。加麻黃(一錢五分)、杏仁(一錢)、桔梗、桑白皮(各七分)、貝母(一錢二分)、石膏(二錢五分)。
諸瘧。皆屬于痰。俗云∶無痰不作瘧。加柴胡、青皮(各一錢)、常山(一錢二分)、草果(七分)、烏梅(五個)。
作嘔。加藿香、扁豆、生姜(各等分)。
吞酸。加黃連、吳萸(炒一錢)、枳實(八分)。
頭風(fēng)。加川芎、當(dāng)歸、天麻、荊芥穗、防風(fēng)(各等分)。
眉骨痛。屬痰。兼火。加黃芩、白芷、蔓荊子(各等分)。
中風(fēng)痰涎。牙關(guān)緊急。加南星、白附子、天麻防風(fēng)(各一錢)、竹瀝、姜汁、皂角(七分)、中痰痰厥。加當(dāng)歸、白附子(各一錢)、桂枝、牙皂、干姜(炒黑各五分)、竹瀝、姜汁、蔥汁(各一盞)。
上二陳湯加減方法也。須量病患虛實。斟酌用之。庶無差忒。用者宜致思焉。
諸郁
脈郁脈多沉弦?;蚪Y(jié)伏。又沉澀。為血郁。沉伏為氣郁。沉細(xì)為濕郁。沉數(shù)為熱郁。沉滑為痰郁。氣口緊盛為食郁。又憂郁則脈澀。怒郁則脈弦。思郁則脈緩。時一止。名曰結(jié)脈。
癥丹溪云∶氣血沖和。百病不生。一有拂郁。諸病生焉。又云諸病皆生于郁。治之可開。
病作矣。大抵諸病多有兼郁者。或郁久而生病?;虿【枚?。凡治氣血痰火之病。必兼郁而治之。斯無憋矣。
治經(jīng)云∶木郁則達(dá)之。謂吐之。令其條達(dá)也?;鹩魟t發(fā)之。謂汗之。令其疏散也。土郁則奪之。謂下之。令無壅滯也。金郁則泄之。謂滲泄解表。利小便也。水郁則折之。謂抑之。
制其升達(dá)也。此治郁大法。惟火所屬不同。隨其經(jīng)而治之。故曰火郁則發(fā)。當(dāng)看何經(jīng)。隨其經(jīng)而治之也。丹溪云∶郁病有六。氣血痰濕熱食也。氣郁則開之。其癥胸脅痛。脈沉而澀者是也。血郁則行之?;蛳?。其癥必能食。便紅。四肢無力。脈沉澀是也。痰郁則消而導(dǎo)之。其癥動則喘。寸口脈沉而滑是也。濕郁則燥之。利之。其癥周身走痛?;蜿P(guān)節(jié)痛。陰寒則發(fā)。脈沉細(xì)而濡是也。熱郁則清之。其癥目瞀。小便赤煩咳。脈沉細(xì)而數(shù)是也。食郁則消之。其癥噯酸。腹飽不能食。左寸脈平和。右寸脈緊盛是也。假令食在氣上。氣升則食自降。
余仿此。凡久惡寒。亦須解郁。郁開病亦隨愈。
方越鞠丸郁主方。解諸郁。清熱。消痰。順氣。
蒼術(shù)(寬中燥濕去蘆一錢五分)、神消食下氣炒一錢)、川芎(和血順氣去蘆一錢)、香附(開郁散結(jié)童便浸醋炒一錢五分)、山梔(清熱利痰降火炒一錢二分)上作一服。水煎。或為末。水為丸。如綠豆大。每服八十丸。白湯送下。蓋氣血痰三癥。多有兼郁。而郁有六。隨癥加減。凡諸郁。春。宜加防風(fēng)、夏。加苦參、秋。加吳茱萸、冬。
加吳茱萸、干姜炭。
氣郁。加白術(shù)、陳皮(各八分)、木香、檳榔(各七分)、烏藥(一錢)虛者。兼用四君子湯。
血郁。加當(dāng)歸、白芍藥(各一錢)、桃仁、紅花青黛、郁金(各八分)。
虛者。兼用四君子湯。
痰郁。加南星(牛膽制)、海石、栝蔞仁(各一錢)、貝母(一錢五分)、桔梗(七分)、白芥子(八分)痰盛者。兼用二陳湯。
濕郁。加防風(fēng)、白芷、羌活、白茯苓(各八分)倍蒼術(shù)。
熱郁。加黃連(吳茱萸炒八分)、青黛(八分)甚者。加酒蒸大黃(二錢五分)。
食郁。加山楂、神曲(各一錢五分)、砂仁、陳皮、枳實(各八分)、針砂(一錢醋炒)木郁。用梨蘆、或瓜蒂散、吐之。吐后。以本方加白術(shù)、陳皮、白芍藥(各一錢)、青皮(五分)。
火郁。本方加防風(fēng)、羌活、柴胡、葛根(各八分)、升麻(五分)發(fā)之。冬月。再加麻黃根)。
土郁。用桂枝、芍藥、濃樸、陳皮、枳殼(各等分)、大黃(三錢)下之。下后。以四君子湯,加芍藥、香附、陳皮、調(diào)理。
金郁。加茯苓、澤瀉(各一錢),利之。
水郁。加白術(shù)(一錢五分)、陳皮、大腹皮(各一錢)、青皮(五分)、紫蘇梗(六分)怒郁。左關(guān)脈弦。加木香、檳榔、青皮、白芍藥(各等分)。
思郁。右關(guān)脈結(jié)。加白術(shù)、陳皮、石菖蒲(各一錢)、木香、沉香(各五分)。
憂郁。右寸脈短澀。加貝母(一錢五分)、陳皮、枳實、烏藥、蘇子(各八分)、木香、檳寒郁。加吳茱萸、干姜(各八分)、木香、沉香(各五分)、蔥白(三節(jié))。
悲哀太甚而郁。加貝母(一錢五分)、茯神、遠(yuǎn)志、石菖蒲、木香、砂仁(各七分)。
右越鞠丸。加減方法也。須量虛實新久。斟酌用之。庶無誤矣。
諸虛
脈形大力薄。為虛損。浮大無力為陽虛。細(xì)數(shù)無力為陰虛。寸脈浮軟而弱為上虛。尺短澀而微為下虛。左尺短澀不均。為血虛。右寸沉微為氣虛。六脈細(xì)微者盜汗。六脈細(xì)數(shù)者。潮熱。右關(guān)脈弦大。為脾虛。又男子右尺脈細(xì)微如絲者。為陽衰精竭。女人左尺細(xì)微如絲者。
為陰衰經(jīng)閉。皆不治也。
癥按集成云∶虛損之癥。皆由色欲過度。喜怒不節(jié)。起居不時。飲食失宜有所勞傷。皆損其氣血。蓋氣衰則火旺?;鹜鷦t乘其脾土。而胃氣散解。不能滋營百脈。灌溉臟腑。衛(wèi)護(hù)周身。故虛損之癥生焉。病則百脈煩疼。腰痛腳軟。胸滿短氣。心煩不安。耳鳴目眩??人浴?/span>
寒熱交作。自汗盜汗。遺精白濁。飧泄食少。食亦無味。不長肌膚。或睡中驚悸。午后發(fā)熱。倦怠無力。女子則崩漏帶下。經(jīng)閉不行??人?。吐血。發(fā)熱。皆虛損之候也治經(jīng)云∶虛者補之。損者益之。又云∶形不足者溫之以氣。參術(shù)茸附之類。精不足者。補之以味。鹿角膠地黃之類。氣虛則補氣。普用四君子湯。血虛則補血。兼用四物湯。氣血俱虛。十全大補湯。痰嗽者清肺。麥門冬黃芩貝母之類。陰虛發(fā)熱者。滋陰降火。黃柏知母地骨皮之類。用者詳之。
方十全大補湯治氣血虛損。隨癥輕重加減。
人參(二錢五分)白術(shù)(三錢)黃(一錢五分蜜炙)甘草(四分)白茯苓(一錢二分)川芎(七分)當(dāng)歸(一錢五分)熟地黃(一錢)白芍藥(一錢二分)桂(三分)如虛甚者。
加熟附(一錢)以行參之功。
上用姜棗煎。食遠(yuǎn)服。
老人但覺小水短少。即是病進(jìn)。本方。去黃、熟地、甘草,加牛膝、陳皮、春。倍川芎、夏。加麥門冬(一錢)、黃芩(八分)、秋冬。加炒黑干姜(五分)、倍當(dāng)歸(此丹溪先生養(yǎng)母之法也)男婦大病后。氣血虛損。脾胃不足。本方去芎桂,加山藥、陳皮、麥門冬(各等分)。
男子真陰虛損。加黃柏、知母、麥門冬、地骨皮(各等分)。
婦人胎產(chǎn)虛損。本方去桂,加香附(一錢五分)煎調(diào)鹿角膠服。
大吐血后虛損。加麥門冬、側(cè)柏葉(各一錢)、去黃、川芎、桂。
男子遺精白濁?;驂暨z精滑。加黃柏、知母(俱童便浸炒各一錢)、山藥、芡實。
鹿角霜(各一錢五分)、龍骨(五分)。
婦人赤白帶下。日久。或湛濁黃瘦潮熱。加升麻、柴胡(各五分)。
男婦心虛手振。加麥門冬、酸棗仁、天麻(各一錢)、白芷(五分)、去桂。
心脾血虛。晝則怠墮嗜臥。夜不能寐加麥門冬、酸棗仁、山藥(各等分)、遠(yuǎn)志(減半)、圓眼肉(五個)、去芎、桂。
健忘、怔忡。加麥門冬、陳皮、竹茹(各等分)、去芎、桂、腳軟無力。加牛膝、黃柏、木瓜、防己、去川芎(各等分)脾胃虛弱。畏寒易泄。加陳皮(一錢)、干姜(五分)、倍白術(shù),去川芎、當(dāng)歸、地黃。
肝虛眼目昏暗。加黃連、扁豆、甘菊花(各等分)、去桂。
男子左尺既虛。右尺亦微。命門火衰。陽事不舉。加熟附子(一錢)、沉香(五分)。
氣血兩虛。眩運。加半夏、天麻(各一錢)。
自汗盜汗。加麻黃根(一錢五分)、去桂、婦人胎產(chǎn)有汗。加同上。
瘡瘍潰后。或平后氣血俱虛。用本方。加防風(fēng)(八分)、去桂、婦人產(chǎn)后諸疾。加黑干姜、(八分)、去芍藥。
產(chǎn)后惡露不行。腹疼。加牡丹皮、紅花、干姜(炒各八分)、去參、。
產(chǎn)后惡露不止。加赤石脂、續(xù)斷、地榆(各等分)。
婦人胎動。或痛或漏。加黃芩、枳殼、阿膠、艾葉、砂仁(各等分)、去桂。
婦人經(jīng)水澀少?;蛐?。或作痛。氣血虛也。用本方。
小兒諸疳。加胡黃連、使君肉、山楂、蘆會(各等分)、去黃、桂、川芎、或丸或散皆可。(此十全大補湯加減法也)。
又方加減人參固本丸養(yǎng)心補脾。清肺滋腎。
天門冬(去心二兩)麥門冬(去心二兩)生地黃(二兩)山藥(一兩五錢)枸杞子(一兩去梗)五味子(去梗五錢)熟地黃(二兩四錢另用酒煮)人參(一兩去蘆上五味正方)黃柏(四制一兩五錢)知母(同上制一兩五錢)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九十丸??招陌诇拖?。兼有他癥。根據(jù)后加減。
有汗。加黃、知母(各一兩)。
有痰火。加貝母、黃芩(各一兩二錢)。
遺精。白濁。夢遺。加鹿角膠、鹿角霜、菟絲子(各一兩)、山茱萸(一兩五錢)、龍骨、(五錢)。
上熱下寒。加附子(制一兩)、干姜(五錢炮)、沉香(三錢)。
陰虛火動。加知母、龜板(各一兩五錢)、虎脛骨、牛膝(各一兩)。
咳嗽。加知母、貝母、當(dāng)歸(各一兩五錢)、阿膠、杏仁(各一兩俱妙)。
吐血。加牡丹皮、紫菀、薏苡仁(各一兩)。
腰痛。加杜仲、破故紙、肉蓯蓉(各一兩)。
下元虛冷。陰痿。加熟附子(一兩)、桂(五錢)。
腳膝無力。加牛膝。木瓜、虎脛骨(各一錢)。
眼暗?;螋枘な鳌<影咨炙?、當(dāng)歸、甘菊花(各一兩五錢)、川芎、黃連(各一兩)、生甘草(四錢)。一方加犀角。羚羊角(各八錢)、決明子、青葙子、菟絲子、石斛、枳殼(各一兩)名固本還睛丸。治肝腎虛損眼疾有效。
命門火衰。陽事不舉。精氣虛竭。加熟附(一兩五錢)、鹿茸(一兩)、沉香(五錢)男婦上盛下虛。久無孕育。加熟附、鹿茸、巴戟、牛膝(各一兩)、海狗腎(一副)、婦人。再加當(dāng)歸、蘄艾、香附(各一兩五錢)。
又方六味地黃丸治男婦腎虛。寢汗潮熱。煩蒸骨痿。婦人經(jīng)水不調(diào)。赤白帶下。
山藥(二兩)山茱萸(去核二兩)白茯苓(去皮)牡丹皮(去木)澤瀉(各一兩五錢)淮慶熟地黃(四兩酒煮搗爛)上為末。蜜丸梧了大。每服九十丸??招那迕诇拖?。下焦虛寒。加熟附(一兩)、桂心、(一錢)名八味丸。
上焦熱。加麥門冬(一兩五錢去心)、五味(八錢)。
下部濕熱。加木瓜、黃柏、蒼術(shù)(各一兩五錢)。
又方大造丸治男婦諸虛百損。五勞七傷。此身衰以類補之義也。夫紫河車者。即胎衣也。
一名混沌皮。蓋兒在胞中。臍系于胞。受胞之養(yǎng)。胞系母腰。受母之陰。丹經(jīng)云∶父精母血。相合而成。乃受造化生成之物。真元氣也。人從此生。用以補人。固非草木金石所可比也。
古方治虛勞。甚者用之。良有以也。但非常得之物?;蛘哂兴蛹?。故世人不知用耳。一族兄其虛弱僅存形跡面色痿黃。以此味配諸藥為方。名大造丸。服之不二料。而體貌異。后連生四子。一婦人年僅六十。時以衰憊因病。合此丸。加血藥服之而強健。自此每自制服紫河車。殆有百余料。壽至九十。勝中年人物。且以其藥散諸親屬。取濟(jì)甚眾。一人大病愈后。久不作呼聲。服此藥不久。而呼聲出矣。一人足不能履地。服此藥半年。而能行矣。大抵此藥用于女人尤妙。豈紫河車本自出。而各從其類焉者耶。若女人月事不調(diào)。兼小產(chǎn)難產(chǎn)。
及多生女。少生男者。夫婦服之。而生子者歷歷可數(shù)。制方又另有法。又有只用紫河車一味為丸。治失心風(fēng)膈癥。無不應(yīng)驗。臨危將絕氣者。紫河車首經(jīng)二味為丸。一服可更活二三日。
蓋此補益之功。極其至妙。用之百法百中。有不期然而然者矣。久服耳聰目明。鬢烏發(fā)黑。延年益壽。有奪造化之功。豈但小補已哉。故曰大造丸。合諸藥。
亦有至理。詳注于后。
紫河車一具須男用女胎。女用男胎。初產(chǎn)甚妙。其次壯盛婦人亦可用。米泔水洗凈。新瓦上焙干。
敗龜板用大的。年久自死者佳。以童便浸三七。將酥炙黃色。凈用板二兩。此藥大有補陰之功。又能補心。
黃柏用鹽酒炒褐色。凈用一兩五錢。蓋邪火止能動物。不能生物。欲用陽藥滋補。非徒無益。而為害匪輕。此藥能滋腎水。配前藥。滋陰補腎之最者也。用為紫河車之佐。不亦宜乎牛膝去蘆。酒浸曬干。凈用一兩三錢。此下部藥引諸藥下行為使者也。合前四味足少陰腎經(jīng)藥也。古方加陳皮。名滋腎丸。加紫河車。名補天丸。是也。
地黃用肥大沉水。懷慶出者佳。蒸熟焙干凈。用二兩五錢。入砂仁末六錢。白茯苓二兩。
作一塊。用稀絹包入銀罐內(nèi)。用好酒煮七次。去砂仁茯苓。只用地黃。蓋地黃得砂仁茯苓及黃柏。則入少陰腎。此四味。名天一生水丸。秘而不傳。如無銀罐。瓦罐代之。
天門冬去心。一兩二錢。
麥門冬去心。一兩二錢。(夏加)。
五味子去梗七錢人參去蘆一兩。前四味入手太陰。肺經(jīng)藥也。二門冬。保肺氣不令火邪侵。降肺下行。
生腎源。其性有降無升。得人參則補而降。本草云多主生子此也。古方加生地黃名固本丸。
又麥門冬五味子三味名生脈散。
此方配合之道。專以補元氣為主。要得首經(jīng)二盞。最為生化之源。用補肺腎二經(jīng)。得人參補氣。地黃補血。紫河車以成大造也。凡藥須擇新鮮真正道地者。而制藥又須如法。不則無效。
上藥除地黃。另用木臼搗之。各藥共為細(xì)末。酒打米糊為丸。共搗千余下。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八九十丸。空心及臥時。用清米湯?;蚪獪0诇{}酒。送下。婦人服之。加當(dāng)歸二兩。去龜板。若男女患怯癥者。去人參。如有遺精白濁。并婦人赤白帶下。加牡礪粉一兩五錢。
又方斑龍丸治真陰虛損。老人虛弱。尤宜常服。
鹿角膠(十兩)鹿角霜(十兩)白茯苓(去皮五兩)柏子仁(去殼凈炒十兩)菟絲子(酒浸蒸搗為餅曬干凈用十兩)熟地黃(十兩懷慶肥大者酒煮搗膏)補骨脂(炒五兩)上為末。以鹿角膠用好酒二大碗。洋化。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漸加至九十丸。
空心清米湯送下。鹽湯亦可。熬鹿角膠霜法用新鹿角三對。重十斤。
將角鋸二寸長一段。于長流水內(nèi)浸三日。刷去塵垢。如無長流水。
以大缽頭浸。日三次換水亦可。每角十斤。用黃蠟五兩。桑白皮十兩。楮實子二十兩。新汲水四十碗。共入瓦壇內(nèi)。用桑柴一百二十斤。熬煉三晝夜。水干旋添熟水。勿令露角。三日后取出。將細(xì)布絞凈。其角汁用文火收之。滴水成珠。即成膠。其枯角曬干磨為末。即成霜也。大病后。極虛之人。用人參一兩。鹿角膠五錢。煎服。亦大補益。產(chǎn)后加當(dāng)歸同煎亦妙。老人加白茯苓亦效。一法每角十斤。制如前。裝入鉛壇內(nèi)。放入釜中。著水浸過壇口下五六寸。封蓋令密。用桑柴煮七晝夜。每日添熟水一次。待七日滿。取出濾去渣。將清汁另放一處。再用人參十兩。甘州枸杞二十兩。另用水二十碗。同熬。約干。將藥渣絞凈。復(fù)將渣舂碎。再用水十五碗。又熬干濾凈。將二汁和前鹿角汁一處。以白炭火緩緩熬。至滴水成珠不散。用瓷罐收貯。每服一二錢??招陌诇c服。治虛勞損極效。
風(fēng)門方(計方九條)
大秦艽湯治血虛中風(fēng)。及一切血虛風(fēng)癥。
川芎川歸白芍藥羌活獨活防風(fēng)黃芩白術(shù)白茯苓(各一錢)細(xì)辛(五分)白芷生地黃熟地黃(各八分)秦艽天麻(各一錢五分)上作一服。姜三片。煎溫服。如天陰雨。加姜七片。春夏加知母。(一錢)。
羌活愈風(fēng)湯治中風(fēng)。內(nèi)外邪已除。宜服此藥。以行導(dǎo)諸經(jīng)。久服大風(fēng)悉去。初覺風(fēng)動。服此不致倒仆。
羌活甘草蔓荊子川芎防風(fēng)細(xì)辛枳殼人參麻黃枸杞甘菊花薄荷黃前胡地骨皮黃芩獨活川歸知母濃樸柴胡半夏杜仲白芷熟地防己(各一錢)白茯苓秦艽白芍(各一錢五分)石膏生地黃蒼術(shù)(各二錢)桂心(五分)上作一服。水二鐘。姜五片。煎空心服。吞下二丹丸。為之重劑。臨臥時。服渣。吞下四白丹。為之輕劑。動以安神。靜以清肺。
假令一氣之微汗。用愈風(fēng)湯三兩。麻黃一兩。作四服。一服后。以粥投之。得微汗則佳。如一旬之通利。
用愈風(fēng)湯三兩。大黃一兩。亦分四服。臨臥時一服。得微利為妙。常服之藥。不可失四時之轉(zhuǎn)運。如春初。大寒之后。加半夏(一錢)、木通(二錢)、柴胡、人參(各一錢)、此迎而奪少陽之氣也。夏加石膏、黃芩、知母(各一錢)此迎而奪陽明之氣也。季夏。加防己、白術(shù)(各一錢)、茯苓(一錢五分)以勝脾土之濕也。秋。加濃樸(一錢)、藿香(五分)、桂(三分)此迎而奪太陰之氣也。冬。加附子(五分)、桂(三分)、當(dāng)歸(一錢)以勝少陰之氣也。此四時加減之法也。
三化湯治中風(fēng)。外有六經(jīng)之形癥。先以續(xù)命湯隨癥治之。內(nèi)有便溺之阻隔。后以此湯導(dǎo)之。
濃樸(姜制)大黃枳實羌活(各等分)上每服一兩。姜三片。煎服。
桃仁承氣湯治血癥。小腹急。胸脅脹痛。宜此下之。
桃仁(二十枚)桂枝(一錢)芍藥(一錢五分)甘草(五分)大黃(三錢)芒硝(七分)上作一服。姜煎。先煎藥熟。后入芒硝溶化服。
烏藥順氣散治中中風(fēng)。順氣疏風(fēng)。
麻黃陳皮烏藥(各一錢)僵蠶川芎枳殼甘草(炙)白芷桔梗(各八分)干姜(五分)上用姜棗水一鐘半。煎八分。食遠(yuǎn)溫服。
瓜蒂散治中風(fēng)。痰涎塞盛。以此吐之。
瓜蒂赤小豆(各等分)上各研為細(xì)末。合和再研勻。每服一錢。以香豉一合。水一鐘。煎七分。調(diào)下。取吐為度。
蘇合香丸治中風(fēng)。順氣?;?。并治傳尸瘵疾。鬼疰瘴瘧。瀉痢赤白。小兒驚風(fēng)等癥。
沉香丁香訶梨勒(煨用皮)麝香青木香安息香(另為末用無灰酒一升熬膏)香附子(炒)蓽茇白術(shù)白檀香(各二兩)薰陸香(另研)蘇合香油(和入安息香膏內(nèi))龍腦(另研各一兩)朱砂(另研飛過)烏犀角(鎊各一兩)上藥和勻。用安息香膏。并煉蜜和丸。如芡實大。蠟包。每服大人一丸。小兒半丸。
隨癥調(diào)引下。
朱砂安神丸治心風(fēng)失志。健忘。言語錯亂。
朱砂(七錢另研)黃連(膽汁炒一兩)當(dāng)歸(一兩)甘草(三錢)上用淮生地黃二兩。熬膏。入少蜜為丸。金箔為衣。丸如綠豆大。每服三十丸。蓮子湯下。
牛黃清心丸治風(fēng)熱驚風(fēng)。
南星(制)半夏曲(各一兩)甘草(五錢)牛黃(一兩另研)辰砂(七錢另研)雄黃(五錢另研)麝香(三錢另研)人參(一兩五錢)白術(shù)(一兩五錢)白茯苓(一兩五錢)山藥(四兩)黃連(膽汁炒一兩五錢)當(dāng)歸川芎麥冬防風(fēng)白芍藥(各一兩)黃芩柴胡杏仁桔梗(各八錢)犀角末(七錢)大棗(五十個)干姜(五錢)肉桂(五錢)金銀箔(各五帖)龍腦(一錢)珍珠(五錢另研)琥珀(五錢另研)羚羊角末(七錢)上藥除另研外。余共為細(xì)末。薄荷二兩。麻黃三兩。熬膏。入煉蜜為丸。如芡實大。朱砂金箔為根據(jù)。每服大人一丸。小兒半丸。隨癥調(diào)引下。
寒門方(計方三十條)
人參白虎湯治傷寒煩渴不已。
石膏(八錢)知母(五錢)甘草(一錢五分)人參(三錢)上作一服。入粳米半合。同煎服。
小柴胡合白虎湯即小柴胡湯。加石膏知母粳米是也。
黃建中湯黃(蜜炙)芍藥(各二錢五分)桂枝(一錢五分)甘草(一錢五分)上作一服。姜棗煎。臨熟。加飴糖三茶匙同服。
小承氣湯治傷寒五六日不大便。腹脹滿。不惡寒。潮熱。狂言而喘。
大黃(三錢)濃樸(一錢五分)枳實(二錢)上作一服。姜三片。煎將熟。后下大黃同煎一二沸。溫服大承氣湯治胃實譫語。五六日不大便。腹?jié)M。煩渴。并少陰舌干口燥。
大黃(五錢或七錢)濃樸(五錢)枳實(二錢)芒硝(一錢)上作一服。硝黃后下。煎法同前。
小陷胸湯治小結(jié)胸。
黃連(三錢)半夏(六錢)栝蔞仁(去殼三錢)上作一服。姜五片。水二鐘。煎至一鐘。通口服。
大陷胸湯治傷寒五六日不大便。舌干煩渴。日晡潮熱。心下至小腹硬滿而痛。手不可按。此大結(jié)胸也。以此下之。
大黃(量虛實虛者三四錢實者六七錢煨用)芒硝(虛者一錢實者二錢)甘遂(另為末虛者五分實者一錢)上作一服。先用水一鐘。煎大黃至七分。次下芒硝。再煎一二沸。去渣。入甘遂末和勻溫服。如人行十里。若大便已利。勿再服。否則再服一劑。以利為度。
十棗湯治胸痞有水氣或痛。
大戟芫花甘遂(各等分)上為散。先將大棗十枚。水一鐘。煎七分調(diào)服一錢。弱人半錢。得快利為度。未利再服。
瀉心湯治心下痞。
大黃黃連黃芩(各二錢五分)甘草(一錢)上作一服。水煎服。
真武湯治汗后肋惕肉。并太陰身體痛。
茯苓芍藥生姜(各二錢五分)附子(一片)白術(shù)(一錢)上作一服。水煎溫服。
茵陳湯治頭汗出。將欲發(fā)黃。
茵陳(五錢)大黃(三錢)梔子(肥大者三枚半)上作一服。先煎茵陳。減一半。次下二味同煎。去渣服。大青一物湯治發(fā)斑。
大青一兩。水煎溫服。
陽毒升麻湯治陽毒赤斑??裾咄履撗?。
升麻(二錢)犀角屑射干黃芩人參(各一錢)甘草(一錢)上作一服。水煎溫服。
犀角地黃湯治諸血癥。
芍藥(一錢五分)地黃(二錢五分)犀角(一錢五分)牡丹皮(一錢五分)上作一服。先煎三味。以犀角磨水后下。去渣服。梔子豉湯治下后。心下懊。
梔子(七枚)香豉(半合)上作一服。用水一鐘半。先煎梔子至一鐘。再下豉同煎至七分。去渣服。得吐止后服。
甘草湯(即炙甘草湯)治脈結(jié)代。心下動悸。
甘草(二錢)人參(一錢)生地黃(三錢)麻仁(一錢五分)麥門冬(一錢五分)阿膠(一錢)桂枝(一錢五分)上作一服。生姜五片。大棗三枚。水酒各一鐘。煎去渣服。
甘草附子湯治風(fēng)濕。小便不利。大便反快。
甘草白術(shù)(各一錢五分)附子桂枝(各三錢)上作一服。水煎溫服。得微汗解。小便不利。加茯苓(一錢五分)。
蒼術(shù)白虎湯即白虎湯。內(nèi)加蒼術(shù)六錢。
黃加桂湯治虛汗力弱。
黃(三錢)當(dāng)歸(一錢五分)桂枝(一錢五分)甘草(一錢)上作一服。姜棗煎服。
人參附子湯理脾溫中。
人參白術(shù)(各一錢五分)甘草(一錢)附子(一片)桂枝(一錢五分)上作一服。姜棗煎。溫服。
酸棗仁湯治汗下后。晝夜不得眠。
酸棗仁(二錢)苦草(五分)知母(一錢)麥冬(去心一錢)白茯苓(八分)川芎(七分)干姜(七分)上作一服。姜棗同煎。去渣服。
吳茱萸四逆湯治厥逆。
吳茱萸(三錢)附子(三錢)干姜(一錢五分)甘草(一錢五分)上作一服。水煎服。
當(dāng)歸四逆湯治下后厥逆。
當(dāng)歸(一錢五分)桂枝(一錢五分)芍藥(一錢五分)細(xì)辛(一錢五分)甘草木通(各一錢)上作一服。棗一枚。同煎。去渣服。
葛根解肌湯治發(fā)熱而渴。
葛根(二錢)黃芩(二錢)白芍藥(二錢)甘草(一錢五分)桂枝(一錢五分)麻黃(去根二錢)上作一服。姜三片。棗二枚。煎溫服。如脈浮。再服取汗十味芎蘇散治非時傷寒。頭痛。發(fā)熱。惡寒。
川芎(一錢五分)紫蘇干葛(各八分)桔梗(一錢)柴胡(一錢)茯苓(八分)甘草(五分)枳殼(八分)陳皮(八分)半夏(一錢二分)上作一服。姜棗煎。溫服。取汗為佳。
人參羌活散治傷寒頭痛。骨節(jié)煩疼。惡風(fēng)發(fā)熱。有汗無汗皆可用。此解利非時傷寒傷風(fēng)。太陽陽明少陽三經(jīng)之藥也。
人參前胡川芎獨活(各一錢半)羌活柴胡(各二錢)枳殼桔梗茯苓甘草(各一錢)上作一服。生姜三片。水煎熱服。
神術(shù)散治四時傷寒瘟疫。頭疼身痛。惡寒發(fā)熱。鼻塞聲重。
蒼術(shù)(五錢)川芎白芷本羌活(各一錢五分)細(xì)辛甘草(各一錢)上作一服。姜三片。蔥白三根。同煎熱服。
茵陳五苓散治傷寒發(fā)黃。一服其黃從小便出也。
茵陳(五錢)白術(shù)(一錢五分)茯苓豬苓澤瀉(各一錢)桂(五分)上作一服。水煎服?;蛴梦遘呱槟R痍悳{(diào)下。
四逆散治少陰四逆?;蚩然蚣??;蛐”悴焕;蚋雇?。
柴胡芍藥枳殼甘草(各一兩)。
或為細(xì)末。每服二錢。米飲調(diào)下??日?。加五味、干姜、悸者。加桂、腹痛。加附子、瀉利重者。濃薤白湯調(diào)下。
正陽散治陰毒面青。四肢冷。
附子(一兩)干姜甘草(各二錢五分)麝香(一錢另研)皂莢(去皮弦子酥炙一錢五分)。
上為末。每服二錢。水一鐘。煎五分。去渣熱服。
暑濕門方(計方二十八條)
生脈散夏月常服。以救天暑之傷庚金也。
人參(三錢)麥門冬(二錢)五味子(一錢)上作一服。水煎。不拘時服。
大順散治冒暑伏熱。引飲過多。脾胃受濕?;魜y吐瀉。水谷不分。
甘草(三兩)杏仁(四錢)干姜(四錢)肉桂(四錢)上先將甘草。用白糖蜜同炒黃熟。次入干姜同炒。復(fù)入杏仁同炒。候杏仁不作聲為度。取起出火毒。再入肉桂合和一處。搗為末。每服三錢。水一鐘。煎七分。溫服。如煩躁。以井花水調(diào)下。或以沸湯點服亦可。
益原散治中暑身熱。小便不利。
滑石(桂府者六兩)甘草(一兩)上為末。每服三錢。加蜜少許。井水調(diào)下。如欲發(fā)汗。以蔥白淡豆豉湯調(diào)下。
五苓散治伏暑。身熱。煩渴。吐瀉。小便不利。此分陰陽藥也。
白術(shù)茯苓豬苓(各一兩五錢)澤瀉(二兩五錢)桂(五錢或一兩)上為末。每服二錢。沸湯調(diào)下?;蚓?。每服七八錢。水煎服。
參苓平胃散治暑濕傷脾。泄瀉。脾胃不和。不伏水土。
人參(一兩)白術(shù)(二兩)白茯苓(二兩)濃樸(二兩)甘草(一兩)陳皮(二兩)蒼術(shù)(三兩)上為末。每服三錢。米飲調(diào)?;蚓?。每服七八錢。水煎服亦可?;蛴蒙袂蚝秊橥杳糠耸?。米飲下亦妙。
保和丸治食積。虛者。以補脾藥調(diào)之。
山楂(二兩)神曲半夏茯苓(各一兩)陳皮蘿卜子(炒)連翹(各半)一方加白術(shù)。
(二兩)名大安丸。
上為細(xì)末。神曲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八十丸。米飲下。
木香檳榔丸治一切氣滯。心腹痞滿。大小便結(jié)滯不快。
木香檳榔青皮(去白)陳皮枳殼(麩炒)莪術(shù)黃連(各一兩)黃柏香附大黃(各三兩)黑牽牛(生取頭末四兩)上為末。糊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食后生姜湯下。
清暑助行丸夏月出行服。此能清暑爽神川百藥煎(一兩五錢)人參(三兩)甘草麥門冬(去心)烏梅肉干葛粉(各一兩)上為末。煉蜜丸雞頭實大。每服二丸。含化能解暑。
滲濕湯治寒濕身重腰冷。小便不利。大便泄瀉。此坐臥濕地?;蜿幱晁u也。
白術(shù)白茯苓蒼術(shù)(各二錢)陳皮干姜甘草(各一錢)丁香(二分)上作一服。加棗一枚。煎服。
麻黃附子細(xì)辛湯治少陰脈沉。發(fā)熱。兼理寒濕。
麻黃細(xì)辛(各一錢五分)附子(二錢五分)。
上作一服。先煎麻黃一二沸。次下二味同煎服。
吳茱萸湯溫中。去濕。止嘔。
吳茱萸生姜(各三錢)人參(一錢五分)上作一服。水二鐘。棗一枚。煎八分。食遠(yuǎn)服。
白術(shù)半夏天麻湯治風(fēng)痰眩運?;驖裉瞪碇?。
天麻白術(shù)半夏(各一錢)黃芩(炒)柴胡陳皮(去白)白茯苓(各八分)甘草(生五分)上作一服。姜三片。水一鐘半。煎八分服。
當(dāng)歸拈痛湯治濕熱為病。肢節(jié)煩疼。肩背沉重。胸膈不利。
羌活(一錢五分)防風(fēng)(去蘆一錢)升麻葛根(各七分)白術(shù)(一錢)蒼術(shù)當(dāng)歸(一錢)人參甘草黃芩苦參(各七分)知母豬苓(各八分)澤瀉(一錢)茵陳(一錢五分)上作一服。姜一片。水煎。食遠(yuǎn)服。以善膳壓之。
羌活附子湯治胃寒咳逆。
羌活附子茴香(各一錢五分)木香(一錢)干姜(五分)上作一服。水一鐘。食鹽一捻。煎半鐘。熱服。
羌活勝濕湯治肩背項強痛不能回顧。腰似拆。項似拔。此足太陽經(jīng)。氣郁不行。以風(fēng)藥散之羌活獨活(各一錢)本防風(fēng)川芎(各五分)蔓荊子甘草(各三分)如身重沉沉然。此經(jīng)中有寒濕也。加漢防己(一錢)輕則加附子(一錢)重加桂枝(一錢)水煎服越鞠二陳湯治濕痰郁痛。
香附(一錢五分)蒼術(shù)(一錢五分)川芎山梔(各一錢)半夏(制一錢五分)茯苓陳皮(各一錢)甘草(五分)神曲(炒一錢)上作一服。姜三片。煎服。
三拗湯治痰喘水氣。
麻黃(三錢)杏仁(去皮尖二錢)甘草(五分)上作一服。水煎溫服。
神秘湯治喘急不得臥者。
陳皮(去白)桔梗紫蘇五味人參桑白皮茯苓(各等分)木香(三分)上作一服。水煎服。
調(diào)胃承氣湯治陽明胃實。大便秘。譫語。
大黃(四錢)甘草(二錢)芒硝(一錢)上作一服。先煎大黃甘草待熟。再下芒硝。即去渣。溫服。
平胃散治濕傷脾胃不調(diào)。
蒼術(shù)(二兩)濃樸(姜制)陳皮(各一錢五分)甘草(七錢)上為末。每服三錢。米飲調(diào)服。或每服五錢。煎服亦可。
錢氏白術(shù)散治一切吐瀉。
人參白術(shù)白茯苓(各一錢)甘草干葛(各八分)藿蘆香(八分)木香(五分)上作一服。姜棗煎服?;驗槟?。每服二錢。米飲調(diào)下。
草豆蔻丸治寒濕心腹作痛。
草豆蔻(去殼面裹煨一兩四錢)橘紅吳茱萸干姜益志人參黃(各八錢)生甘草炙甘草當(dāng)歸青皮(各六分)澤瀉半夏(各五錢)桃仁(七十粒)麥芽神曲(各七錢)姜黃柴胡(各四錢)上為末炊餅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三十丸。姜湯下。
金花丸治嘔吐。制肝補脾。
半夏(湯泡七次姜汁浸炒二兩)檳榔(一兩)雄黃(五錢另研)上為末。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姜湯下。
煮雄丸治大實心痛。
雄黃(一兩另研)巴豆(五錢)白面(二兩)上為末。以水丸如梧桐子大。每服時。先煎沸湯下藥二十四粒。煮二三十沸。澇入冷水。沉冷一時。下二丸煮藥湯。晝夜二十四丸。服盡得微利為度。備急丸治傷寒冷之物。及治心腹卒痛。
大黃干姜巴豆(各等分)。
上為末。煉蜜丸。如小豆大。每服三丸。水下。
瀉青丸治肝熱當(dāng)歸川芎龍膽草防風(fēng)山梔大黃羌活上為末。煉蜜為丸。如雞頭實大。每服一二丸。白湯下。
豬脊髓丸治陰虛諸癥。
黃柏(鹽酒炒)知母(鹽酒炒)龜板(酥炙各二兩)熟地黃山藥枸杞子杜仲(酥炙去絲)牛膝(去蘆各一兩五錢)上為末。雄豬脊髓三條。和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八九十丸??招某贷}湯下。
青娥丸治腎虛腰痛。
杜仲肉蓯蓉川巴戟(去心)小茴香破故紙青鹽胡桃肉上為末。用豬腰一副。蒸熟搗爛。和藥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八十丸。空心鹽酒下。
清空膏治偏正頭痛。由風(fēng)濕熱上壅所致。
川芎(五錢)柴胡(七柴)黃連(一兩二錢一半酒浸一半炒)防風(fēng)(去蘆)羌活(各一兩)甘草(炙一兩五錢)黃芩(三兩一半生一半炒)上為細(xì)末。每服二錢。入茶少許。調(diào)如膏。臨臥抹在口內(nèi)。以少湯下。如若頭痛。加細(xì)辛二分、太陰脈緩有痰。減羌活、防風(fēng)、甘草,加半夏、一兩五錢、偏頭痛。減羌活、防風(fēng)、川芎、一半。加柴胡、一倍。如發(fā)熱惡熱而渴。只以白虎湯加白芷、治之。
燥門方(計方五條)
清燥湯治血虛筋痿。由燥勝也。
人參黃當(dāng)歸白術(shù)(各一錢)陳皮茯苓黃柏蒼術(shù)麥門冬生地黃(各八分)豬苓澤瀉黃連神曲(各七分)甘草(三分)五味(十二粒)升麻(三分)柴胡(四分)上作一服。姜一片。棗一枚。煎。食遠(yuǎn)服。
濃樸湯治氣虛秘結(jié)濃樸芍藥(各一錢五分)枳殼陳皮白術(shù)(二錢五分)甘草(五分)半夏曲(一錢)上作一服。水煎。不拘時服。
麻仁丸治大便結(jié)。風(fēng)秘脾約。
麻仁(去殼)郁李仁(去殼各一兩五錢)大黃(三兩)山藥防風(fēng)(去蘆)枳殼(去穣麩炒各一兩五錢)檳榔羌活(各一兩)上為末。煉蜜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七十丸。白湯下。七宣丸治大便結(jié)燥。小便赤澀。
桃仁(去皮尖炒二兩)柴胡(五錢)枳殼(八錢)木香(二錢五分)甘草(一兩)大黃(煨五兩)郁李仁(去殼皮一兩五錢)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米飲下。食前臨臥。各一服。以利為度。
滋腸五仁丸治津枯竭。大腸秘澀。傳導(dǎo)艱難。宜此而潤之。
柏子仁(五錢)桃仁(去皮尖)杏仁(去皮尖各一兩)郁李仁(去殼五錢)松子仁(去殼衣二錢五分)陳皮(四兩另為末)加當(dāng)歸(二兩合陳皮為末)上將五仁另研為膏。入陳皮當(dāng)歸研勻。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米飲下?;痖T方(計方十條)。
黃連解毒湯治諸熱黃連黃芩黃柏山梔(各等分)上為咀。每服五六錢。水煎服。
枳殼大黃湯下積熱積滯。
大黃(三錢或五錢)濃樸(一錢五分)白芍藥(一錢五分)甘草(五分)枳殼(一錢)上作一服。棗一枚。姜一片。同煎。食遠(yuǎn)溫服。
桂枝大黃湯即前方去枳殼。加桂枝、一錢五分、是也。專治腹痛。
清神益氣湯補中。養(yǎng)血。去濕熱。
人參(一錢五分)白芍藥白術(shù)甘草陳皮麥門冬茯苓升麻(各八分)澤瀉蒼術(shù)防風(fēng)(各一錢)生姜五味青皮黃柏(各六分)上作一服。水二鐘。煎一鐘??招姆?。
瀉黃散治脾熱藿香(七錢)山梔(一兩)石膏(五錢)甘草(三兩)防風(fēng)(四兩)上為末。蜜酒拌。略炒。白湯送下。
涼膈散治諸熱。
連翹大黃(各一錢五分)山梔黃芩薄荷(各一錢)甘草(三分)芒硝(二分五厘)上作一服。加蜜少許。煎服。
妙香散麝香(一錢)人參桔梗甘草(各五錢)木香(二錢)茯苓茯神黃遠(yuǎn)志山藥(各一兩)辰砂(三錢)上為末。每服二錢。溫酒下。
四制黃柏丸滋陰降火。
黃柏(去皮凈)、一斤分作四分。每分四兩足。一分童便炒褐色。一分乳浸炒。一分蜜拌炒。一分鹽酒拌。炒褐色共為細(xì)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八九十丸。空心鹽湯下。
坎離丸降心火。滋腎水。
黃柏(童便浸一晝夜銼片炒褐色)凈半斤知母(童便浸半日銼片炒凈半斤)上各為末。煉蜜為丸。辰砂三錢為衣。每服八九十丸。
空心蓮子湯?;蛴蒙剿幒枰嗫?。
補門方(計方三條)
茸附丸益真氣。補虛損。壯筋骨。生津液。
鹿茸(一兩炙)熟地黃(四兩)附子(二兩面裹煨)牛膝(一兩五錢)山藥(三兩)肉蓯蓉(二兩)杜仲(二兩五錢去皮炒去絲)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或五十丸。溫酒鹽湯任下。食前服。以食壓之。
八味丸益陰。強腎。山藥(二兩)白茯苓(一兩五錢)牡丹皮(去木兩半)山茱萸(去核二兩)澤瀉(一兩五錢)熟地黃(四兩)附子(面裹煨)桂心(各一兩)上為末。煉蜜為丸。每服七八十丸??招柠}水送下。
天王補心丹養(yǎng)心。安神。生血。
人參黃當(dāng)歸白術(shù)熟地(各一兩五錢)甘草(五錢)麥門冬茯神(各一兩)遠(yuǎn)志(七錢)酸棗仁(一兩二錢)。每服一二丸。白湯化下。
醫(yī)案
先魯大父春嚴(yán)公性嗜醫(yī)少從平湖陸聲野先生游盡發(fā)其秘活人指不勝屈每遇奇疾而奏奇效者則筆之以示子弟十余年間存案千余條自比游遭大醫(yī)之嫉遂散失無存近從所遺殘書帙中僅搜獲數(shù)十條因附梓以公同好是亦江海之一勺耳然其全味從可知矣曾孫象先百拜謹(jǐn)識一男子素酒色過度、患傷寒、初用發(fā)散得汗稍解、繼而大熱六七日晝輕夜劇、六脈沉細(xì)而數(shù)。無力。此陽癥得陰脈法所難治。遂告以該用附子。彼家驚訝請他醫(yī)用石膏并芩連等藥、更甚、群議欲用大黃、予急走告曰。仲晾書云。承。氣。入。胃。陰。盛。
乃。亡敢用大黃以殺人乎。彼家自謂必死。哀泣求救。于予。予遂用濃姜汁探之。以安眾心。服下稍靜。遂用附子五錢。干姜五錢。以蔥白汁轉(zhuǎn)送。一服后。大汗熱退。身涼而愈。吁若用大黃。立刻斃。矣生殺之機。反掌喑耳??刹簧髟铡?/span>
一女人年三十余、經(jīng)不調(diào)已半載矣、忽夫經(jīng)商遠(yuǎn)歸、狂遂不行、三四月后、腹大如盤、幾醫(yī)皆云是孕、彼家亦自謂是孕無疑、但日漸黃瘦、晡時潮熱、請予診視、兩寸細(xì)數(shù)。兩關(guān)微弦而澀。兩尺短澀而微。或見敬伏。予告曰。非孕脈。乃血聚結(jié)成氣塊之癥。若是孕、兩尺當(dāng)往來不絕。訣云、尺按不絕。此為有孕。叔和云、澀脈如如刀刮竹女人得之乃敗血為病彼不信至秋七八月間。腹如雙胎狀。至一年不生。漸大如豉。復(fù)請予診視。其脈如舊。更加瘦弱。遂用調(diào)脾胃補元氣藥二十余劑。待稍健再用桃仁承氣湯加歸尾赤芍藥五靈脂之類。三大劑行下黑物如水浸木耳狀。竟能走動。調(diào)理半年而安。后復(fù)經(jīng)調(diào)受孕。次年冬生一子。壯健倍常。
一男子素過飲酒、?;純?nèi)痔、出膿血不止、請醫(yī)用峻藥熏搽、內(nèi)服寒涼躁藥、痔雖少愈、而咳嗽聲啞、潮熱、喉痛疊作、飲食不思、遂致危篤、請余診視、六脈細(xì)澀而緊。右寸獨大。
面青辱赤。謂其家人曰。此痔患流毒而然也。蓋肺與大腸為表里肺移熱于大腸。大腸積熱而生痔。此時則大腸熱復(fù)歸于肺故有此諸癥以麥冬清肺飲。間以人參養(yǎng)榮湯。各十余劑。晚用犀角一錢。柏枝湯下。月余全好。
一婦人年五十余、素自奉甚濃、常有脾泄病、忽患胸脅脹痛、口干、煩渴、虛汗如雨、舌上時有黑胎、大小便遺出不知、初用黃連人參白虎湯二帖。而煩渴止舌胎去再用麻黃根散加歸參術(shù)。大劑數(shù)服虛汗止。胸脅寬而痛減再用十全大補湯。去桂加麥冬。調(diào)理二十劑而安。
一婦年四十四五、兩脅胃脘、更換作痛、脹滿、脅止則胃脘痛、胃脘止則脅痛、每痛則虛汗如雨、水漿不入、口不能呼、惟揚手?jǐn)S足而已、六脈沉伏。初延醫(yī)用理中湯,加青皮柴胡枳殼愈痛、或云∶諸痛不宜補以其有火故也、遂更醫(yī)用越鞠二陳,加青皮柴胡藿香枳桔蒼術(shù)倍山梔、一服愈劇、六脈愈虛弱如蛛絲之狀。予視之曰。事急矣。非參不可。遂用大劑參歸術(shù)陳皮、一服而痛減半、遂飲食繼用補中益氣。去升麻。調(diào)理得痊。至四年上。又因憂慮病發(fā)。大痛如初。虛汗惡食嘔吐。再根據(jù)前用參一劑。其痛愈甚。又加喘急。氣壅。此參助火也。乃用桂枝大黃湯一劑。已寬十之三。再用白術(shù)茯苓陳皮甘草青皮柴胡藿香桂枝黃芩香附山梔仁、二三劑。仍用十全大補湯調(diào)湯調(diào)理二月而安吁。同是病也同是治也何先后之效不同蓋先病者虛也后病者郁火也茍不察此。寧免虛虛實實之禍哉。
一男子因勞力飲食不節(jié)、復(fù)感寒、頭痛發(fā)熱、肢節(jié)痛無汗、惡寒、遂用麻黃湯加干葛白芷一服。汗出熱退頭痛體痛未除。又加胸脅脹。嘔吐。再以小柴胡加枳桔木香陳皮。脅脹嘔吐稍定。虛汗煩躁渴甚。用人參白虎湯。煩渴雖止。又復(fù)頭疼發(fā)熱。小腹急痛。詢之大小便利。
意必是外減去而內(nèi)傷。未除再用大柴胡湯下二三行。諸癥悉去后用補中益氣湯數(shù)服而安。
一婦人年三十余、因乍洗澡胃風(fēng)、患頭痛、發(fā)熱、自汗、惡風(fēng)、煩躁而渴、先因自用姜蔥煎醋表汗、重虛腠理、愈加冷汗不止、請予治、診其六脈、細(xì)數(shù)無力。兩寸略大初用桂枝湯。
加川芎白芷黃芩石膏。煩躁略安。而冷汗與渴未止。續(xù)用人參白虎湯。而渴止。頭疼冷汗反甚知其榮衛(wèi)俱虛遂用十全大補湯。去桂加麻黃根二錢。數(shù)帖而安。
一男子年近四十、因官事奔走受熱、患血痢、日夜十五六次、中脘連小腹痛如刀割、水不入者二日、診其六脈、弦細(xì)而數(shù)。遂用四物湯。加黃連枳殼地榆。二服而痛稍止。痢亦減三五行。仍然不食。知其熱毒積深。再用枳殼大黃三倍大黃湯。兼用盒臍法大利死血一桶許。痛略止。能食薄粥一二盞。續(xù)用豆蔻香連丸一二兩而痢俱止。后用苓參白術(shù)散一料。方得全安。
一男子年五十余,因食冷肥肉數(shù)片又食冷粥二碗次早頭看木匠。因感胃寒邪,遂頭痛發(fā)熱、惡寒、無汗,此內(nèi)傷外感俱重。先用麻黃湯。加川芎白芷蔥白,一服而汗出。頭痛發(fā)熱仍舊。又加胸膈脹滿。知其表已解。而里未消復(fù)用大柴胡下之。而前癥略寬。其燥渴反劇。再用白虎湯一服。而煩渴止。病全愈。
一童子年十五。稟弱?;嘉鸽洚?dāng)心而痛。發(fā)作有時。夜重日輕,初因食豬舌一片,遂痛起,醫(yī)家遂用藿香正氣散,加消導(dǎo)之藥、一劑不效、又用桂枝芍藥湯,加干姜烏梅川椒亦不效、請余視余因記丹溪心痛條云∶始痛宜以溫散。久則郁熱宜以寒涼藥治之。再用桂枝大黃湯。痢三四行。遂痛止。后用調(diào)脾胃藥得痊。
一女年十一、患胃脘陣痛、六脈沉澀、初時醫(yī)者用桂枝芍藥湯,加青皮藿香柴胡半夏等藥不效、又用木香分氣丸、其痛愈劇、如請余治、余細(xì)詢之、因久坐石凳看戲、故得此痛、遂用茅氏五積散。二劑而安。此女先一年冬月。曾因食生冷胃脘痛。用藿香正氣散下木香丸五六丸而安。吁、病同而感受各略治之安可執(zhí)定一方一法耶。
一小兒上吐下瀉、日夜無度、用錢氏白術(shù)散。去木香。加扁豆。一服而止。后連治數(shù)人皆效。
又一小兒年未適、急驚垂死、以荊芥薄荷燈心竹葉。金銀煎。下玉樞丹半粒而愈。
一婦人年六十余、素有氣痛之癥。每惱怒必發(fā)、近因勞役、過食面?zhèn)?、兼有惱怒、忽大痛、久水不納、初用藿香半夏曲陳皮香附扁豆芍藥桂枝枳實等藥、服下不多時、大痛、藥皆盡吐、飲食不進(jìn)、雖少進(jìn)亦吐、后于前方加黃連五分、方解石二錢、滑石八分、入銀一塊、同煎、用作三次徐徐服。遂不吐。亦少進(jìn)飲食。后用寬中下氣藥數(shù)服而安。蓋此癥有火填塞胃口。故用連膏去其火假銀性使下。行是以藥食皆得進(jìn)而病安也。
一婦人年四十五六、因與人相爭投水、患身熱頭痛、胸悶嘔惡、手足不能動履、身如被杖、診之六脈洪大。重按皆濡。初用五積散二劑、熱痛皆正。但濕未去。故手足未利。身體仍痛。再用川芎、當(dāng)歸、赤芍、熟地、濃樸、蒼術(shù)、陳皮甘草、半夏枳殼、香附、烏藥、真桑寄生、續(xù)斷、羌活、獨活、防風(fēng)、蘄蛇、每劑二兩、作大劑十帖而安。再用六味地黃丸。加木瓜蒼術(shù)一料除根。
一男子患傷寒、因勞役而得、初起如瘧狀、發(fā)熱頭痛、嘔連惡寒、六脈弦數(shù)而緊。無汗。初用柴截散一服不效、再用小柴胡加枳桔、繼以胸蒲而痞、嘔不止、大渴、見水就吐、余視之、知其邪火在膈上。作吐。遂以人參白虎湯。加黃連。一劑熱退膈寬。嘔吐即除。后以兩尺脈弱。右關(guān)沉濡。以補中益氣加麥冬黃柏知數(shù)劑全愈。
一婦人年四十八九、三年前因惱怒患吐酸水、嘈雜、上膈膨悶、中脘隱痛、嘔惡、六脈弦澀。此氣膈也。初用四物。去地黃、二陳,加白術(shù)扁豆、黃連、香附、八劑后。加人參粟米。
食后用黃連干炒一兩、白術(shù)二兩、枳實一兩、木香五錢、半夏、橘紅、蘿卜子、姜汁浸蒸餅、丸服、食前用。人參一兩、白術(shù)一兩、茯苓八錢、甘草三錢、白芍一兩、當(dāng)歸一兩、御米一兩、山藥一兩、蓮子一兩、蘆根汁、人乳、姜汁、童便、蜜少許熬膏丸、各服一斤。相間服。三月全愈。
一男子年五十、因憂郁、繼因勞役、患胸膈脹悶、飲食少進(jìn)、每食必屈曲而下、大便閉結(jié)、口臭舌干、診之六脈弦澀。予曰∶此火盛燥血脾土受傷若不治必成膈也。遂用大劑四物。加白術(shù)桃仁、間以二陳。加姜炒黃連山梔、二十劑而大便潤。五十劑而胸膈寬。食前用養(yǎng)胃丹人參一兩、白術(shù)一兩、茯苓一兩、陳皮一兩五錢,去白、當(dāng)歸、白芍、半夏曲、黃連、扁豆、山藥、御米、粟米、各一兩、甘草五錢、外用蘆根自然汁、姜汁、竹瀝、童便、人乳牛乳、羊乳、蜜各一盞。共和為丸??招姆?。午用保和丸。加木香黃連、吳萸、同炒枳實老米糊丸、食后服調(diào)理半年全愈。
一婦人患崩一日忽下一物如豬肚狀。大小腹急痛。下午發(fā)熱、嘔惡不食、診之六脈沉澀。予云此陰。也因崩久氣血虛而脫下遂用八物湯。去地黃。加升提藥。外用疏風(fēng)藥熏洗。三日全收。再用十全大補湯。去桂、并用紫石英丸。調(diào)理至一月復(fù)元。此病往往產(chǎn)后亦有之。治法當(dāng)與此同。
一婦人年五十余、素善飲、患心膈一塊脹滿作痛、又無塊形、飲食急不能下、必屈曲乃下、診其脈浮大而數(shù)右三部略弦。多作痰膈治、二陳加連術(shù)枳殼等藥不效。忽一日頭大痛、請余治、余用頭痛藥遂止。鼻內(nèi)又出血。再用清肺藥二帖。鼻血不出。數(shù)日口內(nèi)又吐紫黑血數(shù)口。予再診之、前浮大而數(shù)細(xì)。診兩頭實。中央虛。乃芤脈也。右三部亦然。遂悟其必積。血在胸中也。再用桃仁承氣湯大劑服。一日一夜。下黑血十余次。膈遂十寬其九。再用和脾胃并疏氣養(yǎng)血藥。調(diào)理二月而安。
一少婦年十九、經(jīng)未通、諸藥不效、診之六脈沉滑、觀其人肥而白、知其下焦有結(jié)痰塞血海隧道以此不通遂用茅氏大通經(jīng)散。三帖而通。仍不甚多。繼用四物二陳。加南星蒼術(shù)紅花。
服至下五劑而全通利也。
一男子年四十余、因下冷水洗澡、久浸水中、患頭痛發(fā)熱、身重如被杖、無汗、六脈洪數(shù)。
初令服九味羌活湯倍蒼術(shù)、二服微汗、而病未解、遂更朱醫(yī)用麻黃發(fā)表藥、大汗、熱雖小退、頭痛愈劇、越五日、再請予視、予曰、先六脈洪數(shù)。故用微汗。今則脈沉數(shù)。又見胸腹脹大。是里癥也。宜急下之。今反汗之。是重竭其陽也。用大承氣湯下之。入大黃五錢。乃得通利。熱退身涼。而干嘔大作。再用半下湯。加黃連入姜汁。一服乃止。予再教服調(diào)理脾胃藥。彼不聽。予曰、余邪未盡。正氣未回。不服調(diào)脾胃藥。必有他疾出。后經(jīng)半月。果患赤痢。用黃芩芍藥湯。加檳榔枳殼術(shù)香肉果二服痢止。再用參苓白術(shù)散煎服數(shù)帖而安。
一男子年二十八九、家貧以備工為活、因勞役飲食失節(jié)、患頭痛發(fā)熱、嘔吐無汗、初用九味羌活湯、一劑、微汗出、頭痛半止、熱亦稍退、越五日、彼再用豬油煎醋吃、復(fù)頭痛發(fā)熱、胸膈脹悶、大渴大汗、診其脈滑數(shù)。再以大柴胡入大黃、三錢不動。渣內(nèi)又三錢。遂得四五次。膈寬熱退。惟小腹痛。群謂是用大黃太過故也。予不以為然。再用桂枝大黃湯。其家堅不肯服。予告曰。彼因下焦有火兼有積食。留滯作痛、若不滌去、終為后患。若有疏虞。余可力保。遂服一大劑。復(fù)痢黑色穢物半桶。其痛遂止。眾皆赧然。后用調(diào)理脾胃藥數(shù)劑而安。
一男子年近三十、先患傷寒、其人素虛、醫(yī)者以藥酒煎強發(fā)其汗、外用繩札其十指刺血、遂至汗多亡陽、更醫(yī)以平補藥劑調(diào)半月略好、后因過食熟牛肉并汁、遂成食后發(fā)熱、冷汗如雨、四肢厥冷、上下過于肘膝、每厥則陰莖連囊俱縮盡。厥回緩則漸伸一日夜三五發(fā)。又且夢泄無度。日間小解后若陽舉其精隨泄出。晝則略安。夜臥不寐。予診其脈。六部皆虛豁如指大。重按全無。予曰。此陰陽俱虛之極也。按經(jīng)云∶陰虛則厥。陽虛則熱。非大補不可。遂用人參三錢。白術(shù)三錢。黃二錢。歸身一錢五分。熟附二錢五分。其父云∶前者分參尚不能服。豈能用如許多參。且并用附乎。堅不肯服。予曰。豈不聞先賢云。邪輕劑輕。邪峻劑峻。此大虛必用大補。今邪盛正虛。而用少參以雜于寒涼藥中宜其服之不效也此藥與癥相投。若少差誤。誰敢為保。其家稍解。遂煎藥一服。是夜遂覺安靜。而厥亦減半。其父曰神也。乃信用此藥。調(diào)至半月后。去附子。加參至五錢。麥冬一錢五分。一月全安。
一婦人患瘧、二日一發(fā)、已二年矣、諸藥不效、余診之、六脈洪數(shù)無力,知其氣血虛極也。遂用人參白術(shù)各三錢。歸黃各二錢。九棱鱉甲酥炙一錢五分。地骨皮一錢。青蒿七分、熟附子一錢。柴胡五分、升麻三分、服二劑減半。四劑全愈。
一婦人素多惱怒、忽患頭痛、胸膈連兩脅脹痛者數(shù)日、又干嘔、服行氣止痛之藥、二帖不效、反劇、余往診之、兩寸弦。兩關(guān)弦?guī)к?。兩尺澀帶?shù)。知其積血作脹痛。遂用犀角地黃湯。加藕節(jié)、黑梔、側(cè)柏葉、二服略好、再以前方加大黃二錢、當(dāng)歸一錢、桃仁三十粒、不去皮尖、研如泥、服二劑。大便下黑血三五次。胸脅頓覺。后以八物湯加減。調(diào)理一月而安。
盒臍法吸其熱毒。次用胃風(fēng)湯加肉果黃連地榆、煎吞下香連丸如此二服而痢止、再以大劑補中益氣。加扁豆三倍。柴胡山藥鱉甲數(shù)服瘧止。后以參術(shù)歸熬膏調(diào)理得痊。
一婦人年三十余、患哮喘咳嗽、氣急痰壅、晝夜不能臥、一年發(fā)三五次遇寒愈甚、余初。以麻黃石膏杏仁貝母蘇葉青皮枳殼桔梗亭藶子大腹皮、四劑而痰喘定。再用保和湯。加減十余劑。后以清肺丸。并真白丸子三藥空心并臨臥時服。各半料。竟除根。
一男子年四十余、患傷寒、五六日、汗下失宜、咳逆大作、垂死腹急、大渴、飲水、大便稀、小便澀少、六脈滑數(shù)乃熱。結(jié)中下二焦停飲在上故作咳逆以大劑二陳湯。加竹茹一錢五分。黃連一錢二分。柿蒂二十個煎服二劑遂愈。但渴未止。再以黃連白虎湯二大劑全安。
一劑。外感已去。內(nèi)傷未除。又惹動故積。患胃口大痛。遂用二陳加吳萸炒黃連香附青皮白芥子官桂黑干姜炭一劑而痛止。次日小腹大痛。又用桂枝芍藥湯。加大黃枳殼、其痛又止。
又移胸脅背大脹。急痛不能點指診之兩關(guān)散大。知是瘀血。遂用桃仁承氣湯連服二劑。下紫黑血一二斗。背寬而胸脅仍脹??趦?nèi)血腥。遂用犀角地黃湯一劑。繼用四物。加香附童便制丹皮丹參扁柏葉黑梔仁、連服數(shù)劑得痊。以當(dāng)歸膏一料。調(diào)理復(fù)元。
一男子年三十余?;紓^痛、無汗、發(fā)熱、誤藥、失、汗、熱、蘊、于、內(nèi)作出遍身紅紫斑。遂用防風(fēng)通圣散。去硝黃黃柏活石,加牛蒡子二劑。熱退斑沒。仍虛汗大渴。咽喉腫痛。再用人參白虎湯。加玄參升麻少許、二劑而痛渴俱止。后用小柴胡湯。去半夏,加白術(shù)、當(dāng)歸、麥冬五六劑而安。
一婦人年二十六七。因惱怒、火、攻、上頸耳頭面俱腫、醫(yī)家用防風(fēng)通圣散一劑而腫退、越三月發(fā)瘧、間日一發(fā)、先寒后熱、甚重、不知人事、將欲垂死、予診之、六脈弦緊。兩關(guān)尤堅勁。知其肝木太過而乘脾土故瘧作也、先用越鞠二陳湯加柴胡黃芩白芍藥白術(shù)。未發(fā)日服一劑。次用人參白術(shù)柴胡青皮歸身白芍藥黃芩半夏川芎甘草草果烏梅馬齒莧姜棗煎、發(fā)日五更空心服。其瘧當(dāng)日即止。后用四君子湯。加當(dāng)歸白芍藥香附貝母陳皮青皮、數(shù)劑而安。
一男子體質(zhì)素弱。三月患傷寒、汗吐下俱行、脾胃傷損、病愈后、又失于調(diào)理、至五月因事勞役、一夕忽然暈去、手足厥冷、不知人事、口吐延沫、冷汗如雨、淮水不入、予診之、兩寸浮小。兩關(guān)浮大如指。重按全無。兩尺短澀不勻。予告之曰。此極虛之候也。非大補不能活。遂先用荊芥穗五錢,加姜汁竹瀝各一盞、先灌下稍定再用人參三錢、黃二錢、歸身白術(shù)各二錢五分、麥冬一錢五分、五味一錢、熟附子二錢、作大劑煎服。連服二劑。遂得復(fù)生。后以十全大補湯。去桂加天麻一錢、防風(fēng)八分、調(diào)養(yǎng)全愈。
一天長縣鐘水村人。年三十余歲。形肥質(zhì)濃、素不嗜酒色、偶因勞役、繼以外慮、忽患中風(fēng)、左手足不遂痰涎壅盛、口能言而頭痛如斧劈、大小便利、診之六脈洪滑。有力不數(shù)。此痰火類中風(fēng)也遂先用至寶丹丸為引導(dǎo)。次用煎藥南星半夏各二錢。陳皮、白術(shù)、白茯苓、白芍藥各八分、黃芩石膏各一錢、當(dāng)歸一錢五分、甘草五分、天麻川芎羌活防風(fēng)各八分、僵蠶全蝸紅花各五分、作大劑、用姜汁竹瀝傳送、一服而減半。外用滾痰丸下午服。后以此方隨癥加減。
數(shù)劑全安。
一少婦稟弱、素多病、二月初產(chǎn)、甚艱、后患左胯大痛、如雞嘴咬之狀、小腹急痛、見食氣即吐、飲食俱不能進(jìn)或作血虛治、或作郁火治、皆不效、一醫(yī)作虛治、用八物湯、用參止五七分、多即喘促氣悶、皆謂郁癥不宜用參、止以四物二陳加香附等藥、與八物相間服、至三月形體羸憊、其痛愈甚、請予視之、六脈洪大。重按全無。乃極虛之。候也。遂以參三錢、一錢五分、白術(shù)一錢、陳皮七分、當(dāng)歸一錢、甘草三分、白茯苓一錢、熟附五分、彼力云不宜用參多。余解之曰。大虛大補。小虛小補。今大虛而反用小補。故邪氣不伏反作喘悶。眾皆唯唯。遂煎前藥一劑。作三次服。其痛遂十減其七。是夜亦安寢。仍以此方服二十劑。加參至五錢。力得全愈。
一男子年二十八?;拣惆Y、遍身面目如金色、口渴日潮羸瘦、診其六脈、輕取浮弦。重按短澀。前醫(yī)家按古法以蒼術(shù)為君,加入茵陳五苓散、內(nèi)佐以木通山梔、數(shù)服不效、又一醫(yī)以珀琥丸、愈劇、余診其脈、細(xì)詢其狀乃知素以酒色并行。金水二臟受傷久矣、從治其標(biāo)不治其本、病奚能安乃以四物加便制黃柏知母并枸杞麥門冬甘菊花、大劑一百余劑。始全愈。但兩日昏朦。不能見物后用人參固本丸。加黃柏知母間以六味地黃。加甘菊花、各一料。相間服。后目亦復(fù)明。身體如舊。
一男子年四十余。傷酒感寒、胃脘痛如刀割、嘔吐昏悶、七日飲勺不入、諸藥服下即吐出、頃刻不能留、余診之、六脈沉微無力。知其飲。傷于上寒傷于下寒熱相博。為關(guān)格之癥也。
故諸藥物不納。乃先以理中湯加藿香、半下、陳皮、煎一服、吞下四積保生錠二丸。令以小杯緩服。一二時不吐。即索粥。脈即起。后以六君子湯十劑全愈。
一女年七歲、患小腹痛、捻上心、連兩脅后背俱痛、諸藥不效、余診視、見其面上白點。知其蟲痛無疑身極瘦弱。不能勝追蟲之劑。乃先以理中湯加烏梅川椒、連進(jìn)四服。次用檳榔散、使君肉、煎湯調(diào)下。乃得全愈。仍用參苓白術(shù)散調(diào)理。
一富室少婦。因郁久傷血、血虛氣滯、虛火時動、經(jīng)事兩三月一行、每欲行、必大痛數(shù)日、色淡而少、下午唇頰赤、不發(fā)熱中脘痞悶、惡食、強食即吐、診之六脈弦澀。兩寸浮滑。以六君子湯。加濃樸砂仁香附倍之。數(shù)帖稍安。每經(jīng)前后則用四物湯加木香玄胡索紅花牡丹皮。經(jīng)后用八物湯倍加香附??招姆苏渫?。加香附沉香、益母草膏為丸、服半年全愈。
次年生一子。
一婦人年近四十。八月間生產(chǎn)、子死腹中、歷八日方產(chǎn)出、產(chǎn)后小腹內(nèi)如梭大一塊、直搶上心口、痛不可忍、至夜尤甚、凡醫(yī)皆用行血破血破氣香燥之劑、愈服愈劇、至十一月初、予為診視、六脈弦澀而數(shù)。兩關(guān)尤甚。知其肝木乘脾中氣下陷。乃用理中湯。加熟附人參。附用一錢一劑。繼用加味益母丸。一服遂愈。后用參術(shù)歸芍為君。陳皮香附桂枝沉香為引。十余劑全愈。
一男子年三十六七。素質(zhì)強健、嗜酒、因事忤意、醉后復(fù)大怒、遂胸膈窒塞、喉中一塊如梅核狀、咯不出、咽不下、診其六脈、弦緊而滑、兩尺尤大、知其伏火郁痰。沖礙清道遂用二陳加山梔白豆蔻蘆根、煎服數(shù)帖、稍寬。再用梨汁、韭汁、蘿卜汁、姜汁、萃汁、蘆根汁、生葛根汁、白蜜、各一碗。八味熬膏。外用白術(shù)半斤、人參四兩、白茯苓四兩為末、和勻入灌內(nèi)、鹽泥封固、放鍋內(nèi)、煮三炷香、取出去火毒、每日清晨上午下午滾水調(diào)服、晚用滾痰丸一錢茶下、如此調(diào)治半年全安。此法治中年膈食皆妙。
一族叔因事奔走勞役、謀慮太過、損傷心脾、素又有汗經(jīng)肥氣之疾、春初因怒感寒、大吐、藥食不入、診其脈、沉遲弦澀不定、初醫(yī)用香砂養(yǎng)胃湯、次半夏竹茹湯,加丁香、后用治中湯、皆不應(yīng)、請余治、予曰煩躁悶亂。面青頰赤。唇目俱黃。脈反沉遲。乃陽癥得陰脈也法難調(diào)治。遂先用理中湯。參附各用五分探之。服下稍安。半日后復(fù)吐。予堅議欲用附子以回陽抑陰。其眷屬彷徨不決。賴親友力替。遂以參附各三錢。加入真武湯。內(nèi)外灸氣海十余壯。且灸且服。藥后得汗。周身狂燥遂息。吐亦尋止。但昏沉六日。不省人事。惟啜飲湯而已。至七日方醒。此由陰盛于內(nèi)陽消于外。得附子而陽氣初回。不定故昏沉耳。后以參術(shù)歸為君佐以枸杞子麥門冬酸棗仁圓眼肉之類。上下午服。晨用鹿角膠二三錢調(diào)理。百日全安。
跋
先高祖春嚴(yán)公。幼孤而貧。生而有大志。性嗜書。力不能就塾。私蓄雞積卵以易書。讀或勸之習(xí)星卜以為游。盡發(fā)其秘?;钊酥覆粍偾?。則著書有活人心鑒、虛車錄、養(yǎng)生類要、脈癥治方等書。惟養(yǎng)生類要。昔已梓行。余悉存笥中。游于北都。遭太醫(yī)之嫉。卒年未四十。先曾祖居易公暨。先君咸世傳其學(xué)。先君素欲以公所遺諸書。梓以問世。自少力肩家政勤勞于外。有志未逮及耄。而始得經(jīng)風(fēng)休息于家。先以脈癥治方一書付剖劂氏。余將次第以成益。脈癥治方者。按脈審癥。因癥辨治。而后定方。其理至淺。而至深。其言至簡,而至備。俾初學(xué)人見之。了如指掌。即三折肱者。究不能出其范圍。洵乎為下學(xué)上達(dá)之功也。故梓之尤急也。無何書垂成。而先君忽見背時。不肖持偕仲弟斌匍匐歸里。痛摧心脾。是書未遑。寓目賴從兄天士詳加校閱。纖悉無訛。其未成者。仍十之二三。屬持急續(xù)成之持愿。自茲糊口。四方得菽水。以供母氏。余悉梓成諸書。以成先君之志。奈年來烽煙。未靖謀生無策。又未易言此。因思先高祖甫。離襁褓而遂失怙家。無升斗之儲。未當(dāng)一日就訓(xùn)熟師而能成不朽之業(yè)。垂不朽之書。持等受先人之庇。承父澤之遺。而有志莫酬。其賢不肖為何如耶?然使天假。先君數(shù)年則諸書皆已告成。而天胡奪之速。豈以諸書過于淺天之秘。
故天不欲使見于世耶抑。吾父欲與世公之而天反欲秘之耶然。而吾父之志。固未嘗一日去諸懷也。是不肖持之責(zé)也夫。
元孫志持百拜敬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