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 膳食養(yǎng)生 > 正文

杏子

來源:國醫(yī)小鎮(zhèn)發(fā)布時間:2015/12/11
導讀:杏實(《名醫(yī)別錄》),杏(《滇南本草》),甜梅(《本草綱目》)。


【異名】

杏實(《名醫(yī)別錄》),杏(《滇南本草》),甜梅(《本草綱目》)。

【基原】

為薔薇科杏屬植物杏或山杏等的果實。

【性狀】

成熟的杏果黃紅色,圓形或心狀卵圓形,兩側略扁,一側側面有一淺凹槽,直徑2.5cm以上;山杏稍小,果肉較薄而干燥。

【采收加工或制法】夏季果熟時采收:

【性味】味酸、甘,性溫。

1.《名醫(yī)別錄》:“味酸。”

2.《崔禹錫食經(jīng)》:“味酸,大熱,有毒。”

3.《備急千金要方‘食治篇》:“杏實尚生,味極酸?!?/span>

4.《滇南本草》:“務本:味酸,性熱;范本:味甘、酸、澀,性熱,有微毒?!?/span>

5.《本草綱目》(引《名醫(yī)別錄》、“酸,熱,有小毒?!?/span>

6.《本草崇原》:“苦重于甘,其性帶溫,其質冷利。冷利者,滋潤之意?!?/span>

7.柴裔《食鑒本草》:“味酸,熱。有小毒?!?/span>

8.《醫(yī)林纂要》:“苦,酸,甘,溫?!?/span>

9.《本草求原》:“氣溫,味苦,微甘、辛,冷利。有小毒?!?/span>

10.《隨息居飲食譜》:“甘酸溫?!?/span>

【歸經(jīng)】入肺、心經(jīng)。

1.柴裔《食鑒本草》:“入心經(jīng)?!?/span>

2.《本草求原》:“入心。入肺、脾?!?/span>

【功用】

潤肺生津,止咳定喘,解毒。適宜于肺燥咳嗽,心煩口渴者食用。

1.《崔禹錫食經(jīng)》:“理風噤及言吮,不開者為最佳。”

2.《滇南本草》:“務本:治心中冷熱,止渴定喘,解瘟疫。”

3.《醫(yī)林纂要》:“得火之氣而能瀉火。”4.《隨息居飲食譜》:“潤肺生津。”

【服食方法】鮮食,煮粥,制杏干、杏脯。

1.《備急千金要方·食治篇》:“其中核猶未硬者,采之曝干食之,甚止渴,去冷熱毒?!?/span>

2.柴裔《食鑒本草》:“曬脯食,止渴,去冷熱毒?!?/span>

【服食宜忌】不宜多食;患皮膚癢疹者慎食。

1.《名醫(yī)別錄》:“不可多食,傷筋骨?!?/span>

2.《崔禹錫食經(jīng)》:“不可多食,生癰癤,傷筋骨?!?/span>

3.《七卷食經(jīng)》:“杏人不可多食,令人熱利。”

4.《本草衍義》:“小兒尤不可食,多致瘡癰及上膈熱?!?/span>

5.《滇南本草》:“務本:人多食損目勞筋;范本:有損無益。多食昏神、冷膈、熱生痰、動脾、發(fā)瘡癤、落須發(fā)、傷筋骨。素有目疾忌食,小兒及產(chǎn)婦尤忌之。”

6.柴裔《食鑒本草》:“生食傷筋骨。心病人宜之。多食動宿疾,目盲,落須眉,生痰熱,昏精神。產(chǎn)婦尤宜忌之。小兒多食發(fā)瘡癰,膈熱?!?/span>

【食療方】

1.治肺燥氣喘杏子粥:粳米100g,冰糖適量,加水煮粥。粥將熟,加入成熟杏5~10枚(洗凈煮爛去核),微煮數(shù)沸。早晚溫服。潤肺定喘、生津止渴,適用于肺燥氣喘、咳嗽無痰、口干煩渴等癥(《中國藥膳大辭典》)

2.治高血壓杏子蘋果汁:杏子4g,蘋果1個,去皮核,胡蘿卜2根切碎,芹菜50g,同榨汁,飲用,每日1劑,分2次飲服。(《水果養(yǎng)生事典》)

3.治習慣性便秘杏子蜜汁:杏子500g,去柄、皮、核,切片,加水適量,煮至七成熟時,加蜂蜜150ml,再煮至熟透收汁,當點心用。(《水果養(yǎng)生事典》)

4.治細菌性痢疾和腸炎青杏適量。將青杏去核,搗爛,去渣取汁,用文火濃縮,或在太陽下曬濃如膏狀備用。成人每次服用9g,小兒酌減,每日服用2次。(《果蔬食療本草經(jīng)》)

【儲藏】放陰涼干燥處保存。

《隨息居飲食譜》:“亦可糖醃蜜漬,收藏至遠:”

【食論】

民間有“桃子養(yǎng)人杏傷人”的說法,前人亦認為杏子屬“發(fā)物”,食之動宿疾。從現(xiàn)代營養(yǎng)學角度看,杏肉含酸量偏高,空腹食用可能對腸胃產(chǎn)生一定刺激,故建議飯后食用患皮膚濕疹瘙癢者慎食,且不宜多食。

 

本站聲明:如果您認為轉載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您來電聲明,我們將會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nèi)刪除相關內(nèi)容。

 

 

 

 

詳情請關注微信號:國醫(yī)小鎮(zhèn)或直接掃描右側二維碼關注

 

 

原標題:杏子
上一篇:菠蘿下一篇:香蕉
說兩句吧

網(wǎng)友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換張圖片?

你還可以輸入250個字

 
健康養(yǎng)生大數(shù)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