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 臟腑養(yǎng)生 > 正文

中藥材養(yǎng)脾胃-茯苓

來源:國醫(yī)小鎮(zhèn)發(fā)布時間:2015/10/28
導讀:茯苓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菌核,古人稱茯苓為“四時神藥”,因為它的應用非常廣泛,不分四季,將它與各種藥物配伍,不論寒、溫、風、濕諸疾,都能發(fā)揮其獨特功效。


茯苓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菌核,古人稱茯苓為“四時神藥”,因為它的應用非常廣泛,不分四季,將它與各種藥物配伍,不論寒、溫、風、濕諸疾,都能發(fā)揮其獨特功效。茯苓是一種藥食兩用的食材,即可入藥又能入食,如茯苓餅、茯苓粥,很有營養(yǎng),口味平和。茯苓在市場上很多見,各大中藥店中均有售。

養(yǎng)生小檔案

別名

云苓、松苓、茯靈、茯菟、松腴,絳晨伏胎

性味歸經(jīng)

味甘、淡,性平;歸心、肺、脾、腎經(jīng)

適用人群

適宜于一般人群,尤其適用于水濕內困、水腫、大便稀

主要營養(yǎng)成分

甲殼質、蛋白質、卵磷脂、葡萄糖等

【功效妙用】

健脾祛濕茯苓性平,味甘、淡,有利水滲濕、健脾調中之功用。《本草綱目》說茯苓“健脾胃,強筋骨,祛風濕,利關節(jié),止泄瀉”。但是,肝腎陰虛者慎服,制作的時候忌用鐵器,服時忌茶。

增強免疫力,保護肝臟

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表明,茯苓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其中所含的茯苓多糖有明顯的抗腫瘤及保肝作用。

美白祛斑

茯苓通過健脾利濕的作用,能使皮膚的黑色素得到淡化和緩解,達到祛斑美白的作用。

【養(yǎng)護脾胃的美味藥膳】

茯苓赤小豆薏苡仁粥

材料:白茯苓粉20克,赤小豆50克,薏苡仁100克,白糖適量。

做法:

1.將赤小豆、薏苡仁浸泡半日。

2.將二者共煮粥,赤小豆煮爛后,加茯苓粉再煮一會兒,最后加白糖少許。

功效:健脾祛濕,清熱解毒。

綠豆茯苓膏

材料:綠豆75克,茯苓50克,冰糖30克。

做法:

1.綠豆洗凈浸泡,茯苓洗凈。

2.將綠豆與茯苓同入鍋,加水煮至沸騰,小火煮約1小時,加冰糖再煮片刻即成。

功效:健脾開胃,尤其適用于小兒營養(yǎng)不良。

【養(yǎng)護脾胃的美味藥膳】

茯苓以外表棕褐色,內部白色,質堅實,斷面筋少粉足者為佳。若是茯苓片,以切面白色、淡棕或淡黃,質地致密,略顯粉性,氣微,味淡為佳。

 

本站聲明: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您來電聲明,我們將會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詳情請關注微信號:國醫(yī)小鎮(zhèn)或直接掃描右側二維碼關注

 

 

相關文章
說兩句吧

網(wǎng)友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換張圖片?

你還可以輸入250個字

 
健康養(yǎng)生大數(shù)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