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名】
馬莧《蜀本草》,馬齒草(《雷公炮炙論》),五方草、長(zhǎng)命菜、九頭獅子草(《本草綱目》),馬踏菜(《本草易讀》),安樂草、安樂菜、醬瓣豆(柴裔《食鑒本草》),酸莧、九頭獅(《醫(yī)林纂要》),醬瓣頭草、地馬菜、馬子菜(《江蘇省植物藥材志》)。
【基原】
為馬齒莧科馬齒莧屬植物馬齒莧地上部分。全國(guó)各地均產(chǎn)。
【性狀】
全株肉質(zhì)無毛。莖通常平臥或斜倚,伏地鋪散,多分枝,圓柱形,紫紅色至褐綠色。葉互生,有時(shí)近對(duì)生,葉片扁平,肥厚,倒卵形,似馬齒狀,長(zhǎng)1~3cm,寬0.6~1.5cm,頂端圓鈍或平截,有時(shí)微凹,基部楔形,全緣,上面暗綠色,下面淡綠色或帶暗紅色,中脈微隆起;葉柄粗短?;o梗,直徑4~5mm,常3~5朵簇生枝端,夏季開花。
《雷公炮炙論》凡使,勿用葉大者,不是馬齒草,亦無水銀?!?/span>
【采收加工或制法】夏、秋兩季當(dāng)莖葉茂盛時(shí)采收?!妒癖静荨罚骸捌淝o無效,不入藥用。”
【性味】味酸,性寒。
《新修本草》:“味辛,寒,無毒。”
《蜀本草》引陶隱居云:“可食,小酸。”《蜀本草》:“味酸,寒,無毒。”
《本草衍義》:“性寒滑?!?/span>
《滇南本草》:“味酸、咸,性微溫?!?/span>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疏》:“辛寒滑利。”
《生草藥性備要》:“味甜,性平?!?/span>
柴裔《食鑒本草》:“味酸,寒,性滑。”
【歸經(jīng)】入大腸、肝經(jīng)。
《滇南本草》:“入胃。”《得配本草》:“入手太陽、陽明經(jīng)?!?/span>
《本草撮要》:“入手陽明、足厥陰經(jīng)。”
【功用】
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適宜于泄瀉痢疾,癰腫惡瘡,濕疹丹毒,蛇蟲咬傷,便血痔血,崩漏帶下者食用。
《新修本草》:“主諸腫瘺、疣目,搗揩之;飲汁,主反胃,諸淋,金瘡,血流,破血,癥癖,小兒尤良。用汁洗緊唇、面皰、馬汁射工毒,涂之差。”
《食療本草》:“延年益壽,明目?!?/span>
《本草拾遺》:“破痃癖,止消渴,又主馬惡瘡蟲?!?/span>
《蜀本草》:“主諸腫瘺疣目,尸腳,陰腫,胃反,諸淋,金瘡內(nèi)流,破血癖,癥瘕;汁洗去緊唇,而皰,解射工、馬汗毒。宜小兒食之?!?/span>
《滇南本草》:“益氣,清暑熱,寬中下氣,潤(rùn)腸,消積滯,殺蟲。療痔瘡紅腫疼痛。能催生下胎。葉搗汁服,能解鉛毒?!?/span>
《本草蒙筌》:“瘡科尤善。杖瘡敷散血,疔瘡敷出根。癰瘡、瘦疫、風(fēng)結(jié)瘡,悉用敷愈;馬咬、馬汗、射工毒,并取涂痊?!?/span>
《本草綱目》:“散血消腫,利腸滑胎,解毒通淋,治產(chǎn)后虛汗。”
《本草易讀》:“散瘀消腫,利腸滑胎,解毒通淋,祛風(fēng)殺蟲。止諸痢赤白,破血癖癥瘕。一切惡瘡皆療,
諸般丹毒悉醫(yī)。”
《生草藥性備要》:“治紅痢疾,消熱毒,洗痔瘡、疳疔?!?/span>
柴裔《食鑒本草》:“目盲白翳,利大小便,止赤白下,去寒熱,殺諸蟲,止渴,破癥結(jié),癰瘡,服之長(zhǎng)年不老。”
《醫(yī)林纂要》:“去瘀,殺蟲,治痢,治淋,殺疳,滑胎,治瘀丹?!?/span>
《得配本草》:“散血解毒,去風(fēng)殺蟲。利大便,退寒熱,治疳痢,療虛汗?!?/span>
【服食方法】
可炒食,或調(diào)入佐料涼拌,或做餡,或煮粥,或搗汁服,還可用開水燙過,曬干貯存以作冬菜備用。
《本草蒙筌》:“感多陰氣,倘生食,搗蒜先拌制過佳?!?/span>
【服食宜忌】凡脾胃虛寒者、孕婦勿食;忌與鱉同食。
《蜀本草》:“宜小兒食之?!薄渡褶r(nóng)本草經(jīng)疏》:“凡脾胃虛寒腸滑作泄者,勿用煎餌?!?/span>
《醫(yī)林纂要》:“忌鱉?!?/span>
《得配本草》:“脾胃不實(shí),血虛氣浮者,禁用?!?/span>
【食療方】
1.治濕癬,白禿取馬齒莧裔涂之。若燒灰傅之,亦良。作膏主三十六種風(fēng),可取馬齒一碩,水可二碩,蠟三兩,煎之成膏。亦治疳痢,一切風(fēng),敷杖瘡良。(《食療本草》)
2.止痢,治腹痛可細(xì)切煮粥,止痢,治腹痛。(《食療本草》)
3.腹中白蟲馬齒莧水煮一碗,和鹽醋空腹食之。少頃白蟲盡出也。(《食療本草》)
4.治多年惡瘡用馬齒莧搗爛,敷兩三遍即瘥(《滇南本草》)
5.治小兒丹毒用馬齒莧搗汁飲,渣涂之。(《滇南本草》)
6.治腳氣水腫腳氣水腫,頭面俱腫,心腹?jié)M,
小便不利,以馬齒莧一握和少粳米醬汁煮食之。(《古今醫(yī)統(tǒng)大全》)
7.治產(chǎn)后虛汗取汁服,干者亦可。(《本草易讀》)
8.治產(chǎn)后血痢腹痛便癃,取汁人蜜合,水煎服。(《本草易讀》)
9.治肛門腫痛搗煎熏洗。(《本草易讀》)
10.治赤白帶下馬齒莧取汁,雞子白二枚,先溫令熱,乃下莧汁,微溫頓飲之。不止再作。(《本草易讀》)
11.治風(fēng)牙腫痛嚼汁漬之,即日消腫。(《本草易讀》)
12.治疔腫燒灰存性,和陳醋滓,先灸疔腫處,后封之,其根即出。((柴裔《食鑒本草》)
13.治喉腫凡腮頰偏腫,咽喉腫痛,痰涎壅塞,滴水不能下咽者。用馬齒莧二斤,不見水,搗入白面八兩,陳醋一兩,和勻敷腫處。(《驗(yàn)方新編》)
14.治闌尾炎馬齒莧汁:生馬齒莧一握,絞汁30ml,加至涼開水100ml,加適量白糖,每日3次,內(nèi)服。[醫(yī)學(xué)信息,2005,(10):16.]
15.治腸炎馬齒莧炒蒜頭:新鮮的馬齒莧150~200g,大蒜頭2個(gè)。做法:先把馬齒莧清洗后放進(jìn)沸水中氽一下,然后瀝干水,切成小段。再將蒜頭拍成蒜泥,油鍋燒熱,放入馬齒莧和蒜頭翻炒,放鹽少許,炒熟即可?,F(xiàn)炒現(xiàn)吃,不宜隔夜。[家庭醫(yī)藥,2007,(1):68.]
16.治頑固性腳癬馬磯液:先取適量的白礬置于鍋內(nèi)加熱,使之去除水分成為枯礬,研成細(xì)末。再取適量的馬齒莧(干品或鮮品均可)放入鍋內(nèi)加熱,開鍋20分鐘后,將馬齒莧過濾出來,留下液體備用,然后將白礬放入備用液中溶解,將腳浸入其中浸泡30分鐘,擦干后再在患處外敷已經(jīng)制好的枯礬粉末。每日1次即可,大約5~7天痊愈。[中國(guó)民間療法,2009,17(7):20]
【儲(chǔ)藏】干品置通風(fēng)干燥處,防潮。
【食論】
馬齒莧為藥食兩用食材,其莖葉作蔬菜食用。
《本草拾遺》載其“止消渴”,民間也將本品用于消渴?。ㄌ悄虿。┑闹委煛,F(xiàn)代研究發(fā)現(xiàn),馬齒莧中含有較高濃度的去甲腎上腺素和能轉(zhuǎn)化去甲腎上腺素的前體——二羥基苯乙胺,而去甲腎上腺素能促進(jìn)胰島素分泌,調(diào)節(jié)人體內(nèi)糖代謝過程,即降低血糖濃度,保持血糖的恒定。
本站聲明:如果您認(rèn)為轉(zhuǎn)載內(nèi)容侵犯了您的權(quán)益,請(qǐng)您來電聲明,我們將會(huì)在收到信息核實(shí)后24小時(shí)內(nèi)刪除相關(guān)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