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麻毒的概述
麻毒是以發(fā)熱3至4天后,皮膚出現(xiàn)紅色如麻粒大小的疹子為特征,以發(fā)熱、咳嗽、眼淚汪汪、鼻塞流涕、遍身發(fā)布紅色斑疹為主癥的一種傳染性疾病。四季均可發(fā)病,以冬春較多,好發(fā)于6個月~5歲的小兒,傳染性很強。進行麻疹減毒活疫苗的預防接種,可預防本病的發(fā)生。中醫(yī)、西醫(yī)均診為“麻疹”。
病因病機:年幼體弱,正氣不足,感染麻毒,三氣不能同步,氣血相搏,毒透于外(為順癥),或毒陷于內(nèi)(為逆癥)。
臨床表現(xiàn):主癥:發(fā)熱漸高,眼晴紅,眼泡腫,淚水汪汪,2至3天后,口腔內(nèi)接近臼齒處可見“麻疹粘膜斑”,3至4天后耳后開始出現(xiàn)色如玫瑰、針尖大小的皮疹,以后頭面部、胸背部及四肢也陸續(xù)出現(xiàn)皮疼,出疹3至4天后皮疹按出現(xiàn)次序收沒,并可留下棕揭色的斑痕,熱退身涼。
順癥:發(fā)熱,精神安寧,或偶有煩躁,咳嗽輕微無鼻煸,氣不喘,發(fā)熱3至4天出現(xiàn)皮疹,先見于耳后、頸部、頭部、臉部,漸至胸背、肚子、四肢、手足心、疹色鮮紅漸轉暗紅,分布均勻,疹收后熱退身涼,精神清爽,咳減,胃納稍佳,漸趨康復。
逆癥:疹出不暢,或麻疹出沒先后無次序,暴出暴收,疹色紫暗,稠稀不均,并見高熱,煩躁不安,或嗜睡,大渴多飲,咳嗽劇烈,氣喘,鼻翼煽動,喉鳴響,甚則口唇紫紺,或嘔吐抽風,神志模糊,呼吸困難,四肢不溫,大汗淋滴等?;蚵檎钜严?,而見高熱不退,煩躁不安等。
順癥分期:初熱期:又稱前驅期。發(fā)熱漸高,皮疹,咳嗽流涕,目赤怕光,眼泡浮腫,淚水汪汪,神色疲勞,不思飲食,或伴嘔吐、屙瀉、咽痛,熱甚時可發(fā)抖驚悸,口腔頰部近臼齒處可見“麻疹粘膜斑”。
見形期:又稱出疹期。皮疹開始從出現(xiàn)至消退,3至4天,高熱不退,肌膚灼熱,口渴多飲,咳嗽加劇,神疲懶動,眼睛發(fā)紅,眼深多,煩躁或嗜睡,或伴有驚跳、抽風,皮膚出現(xiàn)玫瑰樣丘疹(針尖大小,礙手),先見于耳后發(fā)際及頸部,漸至頭、臉、胸背、四肢依序出現(xiàn),手攀足底見疼為麻疹透齊。初起稀疏,色較鮮紅,以后逐漸稠密,融合成片,色轉暗紅,分布均勻。
疹沒期:又稱恢復期。皮疹按出現(xiàn)的次序消退,皮屑細微如糠樣脫落,皮膚遺留棕褐色的斑跡,熱退身涼,精神爽快,胃納日增,咳嗽大減。
產(chǎn)后風的治療方法
產(chǎn)后風是以產(chǎn)后持續(xù)發(fā)熱不減,或突然高熱為主癥的一種疾?。恢嗅t(yī)診為“產(chǎn)后發(fā)熱”、西醫(yī)的“產(chǎn)褥感染、產(chǎn)后感冒”等屬此范疇。
病因病機:
①生產(chǎn)時產(chǎn)傷出血,元氣受損,邪毒乘虛侵入胞中,正邪交爭而發(fā)熱。
②產(chǎn)后惡露不盡,淤血停留,阻滯龍路,郁而發(fā)熱。
③孕期、產(chǎn)期不衛(wèi)生,或產(chǎn)婦使用之墊紙、墊布不干凈,或采用土法接生及接生用具沒經(jīng)嚴格消毒,或產(chǎn)后身體尚未復原即行房事,感染邪毒而致。
臨床表現(xiàn):主癥:產(chǎn)后發(fā)熱發(fā)冷,或時寒時熱,或持續(xù)微熱不退,或高熱陣作。
兼癥:惡露量或多或少,色紫黑如敗醬,或有臭味,或有血塊,小肚疼痛拒按,心燥口渴,尿少色黃,大便燥結;或頭痛,肢體疼癰,無汗,咳嗽,流涕;或頭暈眼花,心慌少寐,肚痛綿綿,手足麻木,多汗。
治療原則:補虛疏風,清解熱毒,散淤通路。
內(nèi)治法:
①大鉆、小鉆、獨腳風、倒水蓮、銀花藤、酸藤根、雞血藤、刺鴨腳木、白紙扇、小鴨腳木、穿破石、五爪金龍、白板木、四方鉆、雙鉤藤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劑。
②紅鐵樹、紅牡丹、走馬胎、麻骨風、糯米風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劑。
③藤杜仲、大力王、五指牛奶各15克,土常山10克,三加皮、酸藤根各12克,配豬骨頭燉服,每日1劑。
④過山風、檳榔鉆、四方鉆、五指牛奶、仙鶴草、倒水蓮、走馬胎各適量,配豬骨頭或豬腳燉服,每日1劑。
⑤香菇30克炒至焦黃,和米醋適量煎服,每日1劑。
⑥白狗腸、九龍?zhí)?、銀花藤、走馬胎、穿破石、威靈仙、雙鉤藤、五加皮、老虎須、倒水蓮、銅鉆、水浸木、散骨風、大白背、六月雪、兩面針、刺五加各15克,配豬骨頭燉服,每日1劑。
外治法:
①過山風、檳榔鉆、四方鉆、鴨仔風、九節(jié)風、葛麻藤、兩面針、小鉆、麻骨風各適量,水煎外洗,每日1劑。
②大鉆、小鉆、四方鉆、獨腳風葉、刺鴨腳木、白紙扇、穿破石、松筋藤各適量,水煎外洗,每兩日1劑。
內(nèi)外兼治:
①大小鉆、半楓荷、一針兩嘴、大木通、走馬胎、雞血藤、杜仲、倒水蓮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劑,同時另取1劑水煎洗浴。
②坐月木根適量,配雞肉燉服,另取全草適量,水煎洗浴,每日1劑。
③九節(jié)風、山蒼根、滿天星、上山虎、常山根、銅鉆、麻骨夙、扁藤、石菖蒲各10克,水煎取汁服,藥渣復煎洗浴,每日1劑。
④野蕎麥、山枝子、鉆骨風、了刁竹各10克,水煎服,藥渣復煎洗浴,每日1劑。
⑤柑子樹二層皮30克,水煎取汁沖甜酒服,毎日1劑,另取葉適量,水煎洗浴,每曰1次。
產(chǎn)后肚痛的概述
產(chǎn)后肚痛是產(chǎn)婦分娩后,發(fā)生以小肚疼痛為主癥的一種疾病,稱為“產(chǎn)后肚痛”;中醫(yī)診為“產(chǎn)后肚痛、兒枕痛”。
病因病機:
①產(chǎn)時傷血,咪花腸失養(yǎng),或血少氣弱,運行不暢,留滯而痛。
②產(chǎn)后體虛,起居不慎,邪毒乘虛而人,擾動胞宮而痛。
③情志不暢,氣機不利,淤血內(nèi)停而痛。
臨床表現(xiàn):主癥:產(chǎn)后小肚疼痛,或為隱隱作痛喜熱喜按;或為疼痛劇烈拒按;或為冷痛,得熱痛減。
兼癥:惡露量或多或少澀滯不盡,色淡質(zhì)稀或紫黯有塊,頭暈耳鳴,臉色蒼白,胸脅脹痛,四肢不溫,體倦怕冷,心慌氣短。
治療原則:補虛散血,通路止痛。
內(nèi)治法:
①假不出林干品30克或鮮品90克,水煎取汁,加油煎雞蛋數(shù)個,沖米酒適量內(nèi)服,每日1劑。
②刺慈姑15克,刺鹽木10克,小柴刀木根、桐油木根、白花茶根各10克,配雞肉適量燉服,每日1劑。
③倒扣草、龍芽草、益母草、艾葉各15克,水煎服,每日1劑。
④紅背菜、馬連鞍、十全大補、水蓮藕各15克,加雞蛋數(shù)個,姜適量,木煎服,每日1劑。
⑤黑心姜、馬連鞍各10克,共搗爛,加雞蛋2個,水煎服,每日1劑。
⑥小鳥不站、結香、小韭菜根、透骨香、藤當歸、五爪金龍、雞血藤、馬連鞍各10克,生姜3片,水煎沖雞蛋服,每日1劑。
⑦豬粉腸約33厘米,將老姜60克(搗爛),米酒120毫升納人粉腸中,用麻繩將兩頭扎緊,水煎服,每日1劑。治產(chǎn)后淤積年久肚痛。
⑧干白鴿尿適量,瓦上焙至黑煙盡,研末,早晚飯前各服4.5克,開水送下,干姜粉1.5克,紅糖25克,開水沖服。
⑨冬山楂、紅糖各25克,益母草50克,水煎服,每日1劑。
外治法:
①鮮姜黃適量,搗爛,調(diào)酒趁熱敷肚臍。
②艾灸關元、氣海,每日2次,每次20分鐘。
產(chǎn)后血暈的治療方法
產(chǎn)后血暈是產(chǎn)婦分娩后突然頭暈眼花,不能起坐或泛惡嘔吐,甚至昏厥不省人事,稱為“產(chǎn)后血暈”;中醫(yī)亦診為“產(chǎn)后血暈”。
病因病機:素體氣血不足,復因生產(chǎn)失血過多,以致氣隨血脫,巧塢失養(yǎng)所致。
臨床表現(xiàn):產(chǎn)后陰道出血量多,突然昏暈,臉色蒼白,心慌胸悶,漸至昏不知人,甚至四肢冰冷,冷汗淋漓,治療不及時可危及生命。
治療原則:益氣養(yǎng)血,止血固脫。
內(nèi)治法:
①人參10克,沸水泡,頓服,每日1至2劑。
②棉花籽120克,搗碎,水煎服,每日1劑。
③益母草適量,水煎服,每日1劑。
外治法:①用鐵器燒紅淬醋,熏產(chǎn)婦鼻。
②燒干漆,使聞煙味。
③針刺人中、中沖,強刺激,不留針。
④酸醋250克,黃糖或韭菜120克,和勾澆在燒紅的鐵鍬上,讓產(chǎn)婦吸人藥氣。
產(chǎn)后虛弱的治療方法
產(chǎn)后虛弱是由于產(chǎn)時或產(chǎn)后失血過多,或產(chǎn)后失于調(diào)養(yǎng),導致機體或臟腑虛弱的一種疾病。
病因病機:產(chǎn)時或產(chǎn)后失血過多,或產(chǎn)后失于調(diào)養(yǎng)。
臨床表現(xiàn):臉色無華,唇色淡白,頭暈眼花,心慌失眠,手足發(fā)麻,神色疲勞,周身無力,多汗寢汗,少動懶言。
治療原則:補虛養(yǎng)血。
內(nèi)治法:
①紅牛膝、吊水蓮、銅鉆、紅涼傘、餓螞蟥、五指牛奶、走馬胎、箭桿風各10克,配豬肉適量燉服,每日1劑。
②大補藤、走馬胎、紅背萊各12克,水煎取汁煮雞蛋2—5個服,每日1劑。
③十大功勞、山蒼子根、大柴樹根、下山虎、仙鶴草、野花生、牛屎靑、酸藤根各30克,倒水蓮15克,苦李根6克,水煎取汁燉雞肉90克服,每日1劑。
④五加皮、牛大力、大小白背、紅姜、十全大補、土黨參、十二兩銀、大手藥各10克,羅漢果6克,配豬肉煎服,每日1劑。
⑤雞蛋搗勻,合姜片、麻油適量調(diào)勻,酒煎服。
產(chǎn)后風濕的治療方法
產(chǎn)后風濕是產(chǎn)褥期間,出現(xiàn)肢體關節(jié)酸痛、麻木重著等癥者,稱為“產(chǎn)后風濕”;中醫(yī)診為“產(chǎn)后身痛、產(chǎn)后關節(jié)痛”。
病因病機:產(chǎn)后氣血不足,四肢百骸空虛,肢體關節(jié)失養(yǎng),風、寒、濕邪乘虛而入,留滯于關節(jié)、肌肉,阻滯于龍路、火路,氣血運行受阻所致。
臨床表現(xiàn):周身關節(jié)疼痛,肢體酸楚、麻木、重著、胖脹,甚則疼痛劇烈、屈伸不利、步履艱難,可伴頭暈眼花,心慌失眠,神色疲勞,周身無力等。
治療原則:調(diào)養(yǎng)氣血,祛邪通路,通路止痛。
內(nèi)治法:
①上山虎、下山虎、三錢三、扁擔藤、麻骨風、雞血藤、銅鉆、鉆骨、空桐樹、走馬胎各10克,豬骨頭250克,共燉服,每日1劑。熱者加百解、白背桐各適量,寒者加杜仲適量。
②結香、走馬胎、紅背菜、馬連鞍、倒水蓮、仙鶴草各12克,雞肉60克,用米酒炒熱后加水煎,睡前服,每日1劑。
③當歸藤、獨腳風、五加皮、走馬胎、牛大力、五指牛奶、馬鞭草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劑。
④穿破石、倒水蓮、牛耳風、紅背菜、紅芙蓉、小葉酢漿草、馬連鞍、土牛狗腳跡、小發(fā)散、四季花、結香、仙鶴草、十全大補各克,水煎膽,每日1劑。
小兒哮喘
哮喘是以陣發(fā)性的哮鳴氣喘、呼氣延長為特征的一種疾?。恢嗅t(yī)亦診為“哮喘”、西醫(yī)的“支氣管哮喘”、“哮喘性支氣管炎”屬此范疇。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以春秋季發(fā)病率較高,常反復發(fā)作,氣候的急驟變常為發(fā)作的誘因。
病因病機:
①素體虛弱,痰濕內(nèi)盛,阻于氣道,氣逆上沖。
②外邪侵襲,或某些物質(zhì)(如花粉、絨毛、煙塵、魚蝦、油漆、寄生蟲、螨等)的接觸,或過食生冷、過咸、過酸、過辣,引動伏痰,氣逆上沖。
臨床表現(xiàn):主癥:氣喘,喉間有哮鳴聲,甚則張口抬肩,端坐喘息。
兼癥:咳嗽,痰多白沫,發(fā)冷無汗,臉色晦暗,四肢不溫,口不渴或渴喜熱飲;或發(fā)熱臉紅,胸悶膈滿,渴喜冷飲,小便黃,大便干結;或臉色青灰,神色疲勞,四肢發(fā)冷,頭汗涔涔,張口抬肩,端坐呼吸,小便清長;或腳軟無力,語聲低微,動則心慌氣喘。
治療原則:補虛健體,祛痰定喘。
內(nèi)治法:
①乳汁藤、瘦豬肉各30克,蒸服,每日1劑。
②鮮大肚柚皮、瘦豬肉各50克,水煎五更時服,每日1劑。
③水蒲瓢10克,配瘦豬肉適量燉服,毎日1劑。
④蝦子窩1.5克,三月艾上的蟲10個,焙干研末,每次取藥粉5克開水沖服,每日2至3次。
⑤映山紅、金香爐各9克,五指牛奶、矮地茶、夏枯草各12克,水煎沖冰糖水服、每日1劑。
⑥小公豬睪丸5至10個,蜂蜜30毫升,蒸服,每日1劑。
⑦小爬叢刺、牛大力、臭牡丹根、豬肺各30克,檸檬葉適量,水煎加食鹽調(diào)味服,每日1劑。
外治法:
①發(fā)作時針刺定喘、解喘、天突、大行等穴,每日1次。
②耳針喘點、內(nèi)分泌、平喘。
③推拿:依次橫推胸腹部(以華蓋、膻中為重點),腰背部(自上而下,以肺腧、膈腧、命門為重點),脊柱及其兩旁。用于哮喘緩解期,每1~2日1次,10次為1個療程。
預防及護理:
①進行適量的體育鍛煉和戶外活動,多接觸新鮮空氣和陽光,以增強體質(zhì),減少發(fā)作。
②避免受冷,防止感冒,尤其要注意天突、百勞、肺腧等處的保暖。
③飲食起居要有規(guī)律,飲食不宜過飽,宜清淡易消化,勿食過咸過甜及生冷之品;起居要勞逸結合,注意保暖防寒。
④避免吸入煙塵和刺激性強的氣體,設法找出過敏原并避免接觸之。
⑤發(fā)作時應保持安靜,盡量減少病兒的緊張心情。
小兒毒痢
小兒毒痢是以發(fā)病急劇、高熱、抽筋,甚至呼吸困難為特征,數(shù)小時后出現(xiàn)大便次數(shù)增多而量少,夾雜枯液膿血,腹痛,大便急急脹脹,欲便不出等癥的一種急性傳染性疾病。中醫(yī)診為“疫痢”,西醫(yī)診為“中毒性菌痢”。多發(fā)于夏秋季節(jié),常見于2~7歲的小兒。本病發(fā)病急、變化快、病情兇險,臨診時必須積極搶救。
病因病機:飲食不潔,濕熱疫毒從口而人,蘊伏谷道,與氣血相搏,使谷道損傷,氣血淤滯,谷道傳道功能失職,毒血混雜而下。
臨床表現(xiàn):發(fā)冷發(fā)料,高熱,反復抽筋,煩躁,胡言亂語,甚至呼吸困難、神志昏迷;或突然臉色蒼白或青灰,四肢發(fā)涼,高熱抽筋,呼吸深淺不勻。隨后出現(xiàn)大便次數(shù)增多而量少,夾雜粘液膿血,肚痛,大便急急脹脹,欲便不出。
治療方法:清腸解毒,調(diào)理谷道。
內(nèi)治法:
①馬齒莧、風尾草、地錦草、鐵莧菜各30克,任選1~2種煎服,連服6天。
②楓木皮、毛算盤根、鉤藤根各12克,地桃花根、藿香草各9克,水煎服,每日1劑。
外治法:
①紫皮蒜頭每日吃1至2顆,或10%大蒜浸液50~100毫升保留灌腸。
②針刺人中、百會、中沖、內(nèi)關,備用穴:風池、涌泉、天樞、上巨虛。抽筋時先剌人中、百會,若未見好轉,再針刺內(nèi)關、風池,中、強刺激;神志昏迷時先刺人中、中沖,采用間歇性刺激法,進針后,每隔4至5分鐘刺激1次,若經(jīng)過3至4次仍不恢復,再加刺內(nèi)關及風池、涌泉,或灸氣海、百會,每次5枚艾柱。有膿血便時,針天樞、上巨虛,用輕轉提插法。大便急急脹脹者加陰陵泉。
預防及護理:
①搞好環(huán)境及飲食衛(wèi)生,加強飲食管理和糞便管理。
②隔離病人至癥狀消失,徹底治療慢性菌銅和帶菌者。幼托患兒大便培養(yǎng)多次陰性方可人托。
③病人的糞便和便盆要消毒。可用漂白粉1份與糞便4份攪拌,放置半小時后才能倒入糞坑。也可沸水沖泡便盆,加蓋。內(nèi)褲亦以沸水沖泡消毒。
④注意保持氣道通楊,供給足夠水分和營養(yǎng)。
⑤密切觀察病情變化。
谷道蟲癥
谷道蟲癥是以臉色蠟黃,身體消瘦、食欲異常、臍周疼痛、時作時止、大便下蟲或肛門瘙癢為特征的一種傳染性疾病。中醫(yī)診為“小兒蟲病”,西醫(yī)診為“小兒腸道寄生蟲”。
病因病機:由于小兒地上爬玩、雙手接觸不潔之物、吮指、未洗手而攝取食物、食用未洗凈之生冷瓜果、飲用不潔之水等,吞入蟲卵,使谷道受擾,功能異常。
臨床表現(xiàn):小兒反復陣發(fā)臍周疼痛或反復臍周隱痛,喜按,無壓痛,有異常飲食嗜好,食欲不振或食欲而消瘦,夜眠不安,磨牙,因鼻癢而挖鼻,咬手指,臉色蠟黃,身體消瘦,流清口水,大便帶蟲,想嘔或嘔吐,嘔吐清水或黃苦水,肚子可有腫塊,按之可移動。
治療原則:驅除蟲邪,調(diào)理谷道。
內(nèi)治法:
①土荊芥穂,研末,每次6~9克,開水送服,每日1~2次,連服3日。
②青礬30克,烏豆(炒熟)150克,研末,煉蜜為丸,每次服15克,姜湯送下,每日2次。
③榧子肉9克,烏梅、花椒各6克,老姜4.5克,白糖3克,水煎,空腹頓服,每日1劑,連服2劑。
④雷丸、蕪荑、鶴虱各6克,使君子肉9克,川椒1.5克,雄黃0.9克,水煎飯后服,每日1劑,連服2劑。
⑤黑絲瓜子仁,兒童服30粒,空腹嚼服,每日1次,連服2曰。
⑥鮮苦楝根白皮,每次12~15克,稍大兒童可用20克,水煎,早晨空腹服,2至3日為1個療程,5歲以下兒童懼用。
針灸療法:
①肚痛劇烈:針刺天樞、中脘、足三里、內(nèi)關、陽陵泉等穴。
②蛔厥:配合新針療法,先刺迎香透四白、膽囊穴,后刺內(nèi)關、足三里、中脘、人中。
③蛔入闌尾:配合針灸治療,取足三里、闌尾穴等。
預防及護理:
①做好糞便管理,合理積肥,施用肥料保持水源及食物不受污染。
②教育兒童養(yǎng)成良好衛(wèi)生習慣,如飯前、便后洗手,常剪指甲,不在地上爬玩,不吃生的蔬菜及未洗凈的瓜果,不飲生水,以避免蟲卵從口而人。
③加強衛(wèi)生宣傳工作,做好個人衛(wèi)生及飲食衛(wèi)生。
小兒傷風
小兒傷風是小兒最常見的疾??;是以發(fā)熱、怕冷、鼻塞、流涕、咳嗽、頭痛、身痛為主癥的一種疾?。恢嗅t(yī)、西醫(yī)均診為“感冒”。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以冬春季發(fā)病率較高。
病因病機:外邪侵襲,阻于氣道,氣道功能失調(diào)。
臨床表現(xiàn):主癥:發(fā)熱、怕冷、鼻塞、流涕、咳嗽、頭痛、身痛。
兼癥:出汗,噴嚏,吐痰,咽痛口干;或身重困倦,嘔吐,屙瀉,心煩口渴,小便黃少,頭暈眼花,困倦無力;肚子脹滿,不思乳食,嘔吐酸腐,口氣穢臭,大便酸臭;或驚悸啼叫,睡臥不寧。
治療原則:祛邪通道。
內(nèi)治法:
①蔥白頭3至7個,生姜3至5片,濃煎后加糖適量,熱服取汗。
②山芝麻、古羊藤各10克,兩面針、枇杷葉、青蒿各6克,甘草4克,水煎服,毎日1劑。
③龍眼樹葉15克,生蔥、山芝麻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劑。
④三姐妹、山芝麻各15克,土常山9克,水煎服,每日1劑。高熱咳嗽加枇杷葉15克,一箭球9克,鮭魚腥草6克,鬼針草30克。
⑤通城虎1份,青箱子1份,蝴蝶草2份,大風艾1.5份,曬干研末,每次2至5克,開水送服,每日3次。
外治法:
①馬鞭草、桃葉、雞屎藤各適量,水煎洗澡,每日1次。
②針刺治療:治傷風寒取風府、風池、風門、外關;治傷風熱取風池、合谷、外關、尺澤等穴。
③藥線點灸攢竹、頭維、曲池、合谷、風池、風門、肺腧、足三里,每日1次。
內(nèi)外兼治:救必應、野六谷根、厚樸各6至9克,水煎服,每日1劑。同時用陶針刺足三里、中極、百會、印堂等穴。
預防及護理:
①鍛煉身體,增強體質(zhì),多曬太陽,多在戶外活動,提高抗病能力。
②講究衛(wèi)生,常洗澡更衣,根據(jù)氣候變化增減衣被。避免接觸患者,少到公共場所。
小兒咳嗽
小兒咳嗽是咳以聲音,嗽以痰名,有聲有痰謂之咳嗽。中醫(yī)也診為“咳嗽”、“乳嗽”、“胎嗽”,西醫(yī)的“咽喉炎、肺炎、氣管炎、支氣管炎”等呼吸系統(tǒng)疾病均可出現(xiàn)咳嗽。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以秋冬季發(fā)病率較高。
病因病機:外邪侵襲,阻于氣道,氣道不通,氣沖于上。
臨床表現(xiàn):主癥:咳嗽頻作,痰白稀薄;或咳嫩不爽,痰黃粘稠;或咳嗽陣作,痰稠難咯;或咳嗽痰壅,色白而?。换蚩榷鵁o力,痰白清??;或干咳無痰或少痰難咯。
兼癥:發(fā)冷無汗,發(fā)熱頭痛,鼻寒流涕,喉癢聲重,全身酸痛;或咽喉干燥,發(fā)熱口渴,臉紅唇紅,眼睛發(fā)紅,口苦,小便黃少,大便干燥,煩躁不寧;或胸脅脹滿,不思飲食,神色疲勞,周身無力;或臉色蒼白,氣短懶言,語聲低微,喜溫怕冷,體弱多汗;或口渴咽干,喉癢聲嘶,手足心熱,午后發(fā)熱。
治療原則:祛邪通道,化痰止咳。
內(nèi)治法:
①鮮野辣椒寄生適量,水取服,每日1劑。
②千斤錘10克,老鼠腳跡、薄荷葉各6克,老鴉酸15克,共搗爛,加白糖適量,開水沖服,每日1劑。
③驚風草適童,與豬骨適量燉服,每日1劑。
④七葉一枝花3克,檸檬根、土甘草各6克,南蛇藤9克,薄荷4.5克,水煎服,每日1劑。
⑤魚腥草粉3克,納人紅鋰魚(約200克重,去內(nèi)臟)肚中,加米辭少許煮吃,每曰1劑。
⑥草鞋根、桐木寄生、不出林、穿破石、十大功勞、魚腥草各5克,水煎服,每日1劑。
⑦魚腥草、過塘藕、臭牡丹根各6克,九龍膽、桐樹皮3克,水煎取汁,加猴結3克配瘦豬肉適量蒸服,每日1劑。
外治法:藥線點灸攢竹、水突、合谷、風門、肺腧、足三里、中府,每日1次。
預防及護理:
①避免受涼和感受潮濕,注意氣候變化,特別是秋冬季節(jié),更應注意保暖。
②加強身體鍛煉,增強抗病能力。
③病后要適當休息,多喝水,并注意保持室內(nèi)空氣流通,避免煤氣、塵煙、油氣等刺激。
④及時治療,徹底根除,防止誘發(fā)其他疾病。
小兒喘癥
小兒喘癥是以氣喘、鼻煽、發(fā)熱為主癥的一種疾??;中醫(yī)診為“喘證”,西醫(yī)的“小兒肺炎”、“氣管炎”等均可出現(xiàn)此癥。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以冬春季發(fā)病率較高。以嬰幼兒多見。
病因病機:外感風邪,內(nèi)蘊痰法,氣道閉塞,氣逆而上。
臨床表現(xiàn):主癥:咳嗽不暢而氣喘,痰白而??;或咳嗽痰濃,氣喘鼻煽;或喉鳴痰壅,氣喘憋悶,呼吸困難,鼻翼煽動,甚則兩脅抽動,胸高抬肩,搖身擷肚;或呼吸淺促微弱或間隙嘆息。
兼癥:發(fā)冷發(fā)熱,無汗,不渴;或發(fā)熱有汗,口渴,咽紅,臉紅唇紅;或高熱煩躁,大便干結,小便黃少;或低熱多汗,臉唇櫻紅或嫩紅,干咳痰少;或四肢欠溫,咳嗽無力,臉色蒼白,消瘦神倦,不思飲食,大便溏爛;或臉色蒼白,口唇青紫,呼吸淺促,四肢欠溫,虛煩不安;或高熱神昏,煩躁,胡言亂語,四肢抽筋,口閉不張,頸項強,兩眼上視。
治療原則:疏風祛痰,通道降氣喘。
內(nèi)治法:
①一見喜、十大功勞各15克,橘皮3克,水煎取100毫升,分2次口服,每日1劑。
②小葉田基黃10克,魚腥革5克,水煎調(diào)蜂蜜適量服,每日1劑。
③葫蘆茶、魚腥草、大田基黃、大飛揚、桑白皮、山蒜根各3克,水煎服,每日1劑。
④批杷葉15克,六月雪、臭牡丹各9克,薄荷(后下)3克,水煎服,每日1劑。
⑤臭牡丹、白頸蚯蚓、粽葉根各適量,水煎服,每日1劑。
⑥不出林、滿天星各25克,魚腥草30克,薄荷(后下)3克,水煎服,每曰1劑。
⑦不出林、仰天蠱、百部、龍骨風、一點紅各9克,天冬6克,水煎服,每日1劑。
⑧馬鞭草5克,滿天星、車前草、批杷葉、竹葉地桃花各10克,水前服,每日1劑。
⑨一枝黃花、一點紅各適量,水前服,每日1劑。
外治法:
①白芥子末、面粉各30克,加水調(diào)和,用紗布包后敷貼背部,每日1次,每次約15分鐘,出現(xiàn)皮膚發(fā)紅為止,連敷3曰。
②大黃、芒硝、大蒜各15至50克,敷胸,紗布包,如皮膚未出現(xiàn)刺激反應,可連用3至5天。
③針刺定喘、豐隆、平喘、肺腧、膻中,每日1次。
④神門穴位埋針,每日2~3次,每次10分鐘。
⑤藥線點灸風門、肺腧、天突、足三里,每日1次。
⑥藥線點灸肺腧、定喘、氣戶、天突,第1日灸2次,以后每日1次,至愈。
預防及護理:
①住所要清潔,保持空氣新鮮,冬春季少帶兒童去公共場所。
②多進行戶外活動,多曬太陽,衣著要注意寒溫適宜,進行一些力所能及的體育鍛煉。
③加強營養(yǎng),提高抵抗力。給予營養(yǎng)豐富易于消化的食物,水分供給要充足。
④患病時要保持安靜,減少消粍,以利于康復,并要注意常換體位。
水痘的概述
水痘又名“水花”、“水喜”;是以發(fā)熱,皮膚分批出現(xiàn)丘疹、皰疹、痂蓋為特征的一種急性傳染性疾病。全年均可發(fā)生,以冬春較多。任何年齡皆可發(fā)生,以1至6歲小兒得病較多。因皰疹內(nèi)含水液,狀如豆粒,故得名。中醫(yī)、西醫(yī)均診為“水痘”。
病因病機:外感毒邪,濕熱交蒸,發(fā)于肌膚。
臨床表現(xiàn):初起發(fā)熱、頭痛、咳嘛、全身不適,1至2天后開始出現(xiàn)紅色斑疹、丘疹,很快變?yōu)榘捳?,疹子發(fā)癢,以軀干多,四肢較少,痘疹在3至5天內(nèi)分批出現(xiàn),出疹多者,同一部位可見斑疹、丘疹、痘疹及痂蓋,輕者痘疼紅潤,稀疏橢圓,淸凈明亮,內(nèi)含水液,并有瘙癢,伴發(fā)熱,咳嗽,流涕,飲食減少;重者痘疹稠密,疹色紫暗,痘漿混濁不透亮,甚則口腔也見皰疹,伴高熱心煩口渴,口咽干燥,唇紅臉赤,精神不振,大便干結,小便黃少。
治療原則:清熱,除濕,解毒。
內(nèi)治法:
①細葉榕、細茶葉各30克,水煎取濃汁,加蜂蜜30毫升,以文火熬成膏,每日1匙,開水送頓服。
②木豆、朱砂、赤小豆各6克,炮山甲15克,研末,用雞冠血、甜酒沖服,每日1劑。
③鍛山田螺10個,孵過的雞蛋殼5個(煅),婦人血余炭3克,共研末配緒肝120克,混合煎香服,每日1劑。
外治法:
①豆腐渣120克,芭蕉芋、番薯各60克,臭硫磺粉30克,搗爛敷患處周圍,留頂端以便排液。
②番薯1個(煨熟),臭硫磺粉3克,搗爛外敷患處。
③木豆梗、楊柳梗各適量,水煎洗澡,每日1劑。
④桑樹蟲、杜仲各適量,搗爛絞汁,涂患處。
⑤珍珠殼適量,研極細末,以人乳汁調(diào)勻敷眼周圍,治痘出眼內(nèi)或痘陷人眼。
預防及護理:
①病兒立即隔離,直至全部痘瘦結痂。
②室內(nèi)空氣要流通,注意避風寒,防止復感外邪。
③給易消化及營養(yǎng)豐富的飲食,忌油膩及姜、椒辣等辛辣之物,多飲開水,或用胡蘿卜、荸薺、甘蔗等煎水代茶飲。
④勿使搔破皮膚,以防繼發(fā)感染。若抓破皮膚可用綿繭散、青黛散撒布患處,或用2%龍膽紫外涂。
豬頭肥的概述
豬頭肥是以發(fā)熱,耳下腮部腫脹疼痛為主要特征的一種急性傳染性疾??;全年均可發(fā)生,以冬春多見;好發(fā)于5至9歲小兒;中醫(yī)診為“痄腮”、“腮腫”、“腮瘡”、西醫(yī)診為“流行性腮腺炎”。
病因病機:風溫毒邪侵襲,阻滯龍路、火路,氣血壅塞,阻于耳下腮部。
臨床表現(xiàn):輕癥:發(fā)冷發(fā)熱,頭痛輕咳,耳下腮部酸痛,咀嚼不便,繼之一側或兩側腮部腫脹疼痛,邊緣不清。
重癥:高熱頭痛,煩躁口渴,食欲不振,或伴嘔吐,精神倦怠,腮部漫腫,灼熱疼痛,咽喉紅腫,吞咽咀嚼不便,大便干結,小便黃少。
治療原則:疏風解毒,暢通兩路,行氣散血。
內(nèi)治法:
①夏枯草、板藍根各15克,水煎服,毎日1劑,連服2至4劑。
②山菠蘿15克,木棉樹皮、海桐皮各60克,水煎服,每日1劑。
③紫花地丁15克,水煎服,每日1劑。
④鮮海金沙30克,或干根15克,水煎服,每日1劑。
外治法:
①藍不靛10克,黑火藥5克,冰片3克,用冷開水調(diào)勻涂患處,每日2次。
②獨腳蓮適量,磨醋,外涂患處,并用藥棉蘸藥汁放人口腔內(nèi)患側第2顆大牙處,每日2~3次。
③石灰、青礬、雄黃各適量,共研末,調(diào)茶油涂患處。
④鮮八角樹葉40克,紅糖適量,搗爛外敷患處,每日1次。
⑤七葉一枝花30克,白芨15克,冰片1.5克,共研末,調(diào)米醋敷患處,每日1劑。
⑥青黛粉、雞蛋清各適量,調(diào)勻涂患處。
⑦鮮紅背菜適呈,配鹽、泥適量搗爛外敷患處,每日換藥1至2次。
⑧針刺翳風、頰車、合谷,發(fā)熱加曲池;并發(fā)睪丸腫痛,加針血海、三陰交,每日1次。
⑨藥線點灸患處梅花形穴和手三里,每日施灸1次,5日為1個療程。
內(nèi)外兼治:酸漿草30克,煎湯服,另用50克煎湯熏洗患部。
預防:
①隔離患者至腮腺完全消腫為止。
②本病流行期間或接觸過病人,可采用板藍根、銀花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3日預防。
③發(fā)病期間應臥床休息,飲食以流質(zhì)或半流質(zhì)為宜,應避免酸辣食物,注意口腔清潔,多飲開水。
小兒麻痹后遺癥
小兒麻痹后遺癥是以發(fā)熱、四肢疼痛,伴有谷道或氣道癥狀為特征的一種急性傳染性疾病;中醫(yī)診為“小兒麻痹后遺癥”,西醫(yī)診為“脊髓灰質(zhì)炎后遺癥”。常流行于夏秋之間。1至5歲的小兒多見。
病因病機:風、濕、熱邪入侵,阻滯龍路、火路,氣血失調(diào)。
臨床表現(xiàn):前驅期:發(fā)熱,咳嗽,多汗,嗜睡,頭痛,想嘔,嘔吐,咽痛等,應疑為本病而繼續(xù)觀察。經(jīng)1至4日后,熱退,癥狀消失而愈。
癱瘓前期:根據(jù)病史,肢體疼痛,轉側不利,拒絕撫抱,煩躁不安或嗜睡,項背強直。
癱瘓期:熱退后出現(xiàn)肢體麻痹,癱瘓無力,呈他緩性,分布不規(guī)則,不對稱,以下肢為多,可見眼歪斜。
恢復期:癱瘓后1至2周開始恢復。一年后尚未恢復者則為后遺癥。長期癱瘓,則肌肉明顯萎縮,肢體畸形,皮膚欠溫。
治療原則:祛邪通路,調(diào)和氣血。
內(nèi)治法:
①短瓣石竹、毛杜仲、骨碎補、紅柳各5克,雞血藤10克,配豬尾1條燉服,每日1劑。
②走馬胎、油麻根、松筋藤、雞血藤、穿破石各6克,千金草1.5克,水煎服,每日1劑。
③五指牛奶、千斤拔、杜仲、楓荷桂、小葉金不換、走馬胎各9~15克,雙鉤雜1.5克,水煎分3次服,每日1劑。
④牛耳楓12克,當歸藤、半楓荷各15克,千斤拔15~30克,三葉雞血藤30克,配豬骨頭適量,水煎服,每日1劑。1個月為1個療程。
⑤走馬胎、松筋簾、五加皮、五爪金龍根、杜仲、十八癥各適量,水煎服,每曰1劑。
⑥牛大力、大葉千斤拔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劑。
外治法:
①楓荷桂、五加皮、五指牛奶、走馬胎、小血藤、雞血藤、千斤拔、寬筋藤、杜仲、羊耳菊各500克,雙鉤藤1.5克,水煎外洗,每日早晚各1次。
②針刺療法:每日1次,留針20至30分鐘。
③穴位結扎療法:采用羊腸結扎并刺激穴位,根據(jù)以上帶下、以主帶次的原則選穴。
④三棱針療法:用三棱針取穴點刺和患膚點刺相結合,當肌張力和皮膚溫度恢復到一定程度后,再用三棱針配以矯形穴位,均用強刺激手法,療效較好?;蚪Y合透穴針法,有提高療效減少多次進針的優(yōu)點。
預防及護理:
①在流行期間,兒童應少去人群聚集之處,避免過分疲勞和受涼,推遲進行各種預防注射和不急需的手術,盡量去除各種能使人體抵抗力減弱的因素。
②患病后要隔離40日,最初一周尤需注意氣道隔離?;颊吲判刮镉冒肓康钠追蹟嚢杌旌?小時后才能倒掉,床單、被子、食具要煮拂消毒,便器用3%漂白粉澄淸液浸泡。不能煮佛的衣物可在陽光下曝曬2小時,地面可用肥皂水或堿水洗刷。對密切接觸者應嚴密現(xiàn)察20天。
③口服脊髓灰質(zhì)炎減毒活疫苗可預防本病的發(fā)生。
雞咳的治療方法
雞咳是以陣發(fā)性痙攣性咳嗽,咳后有特殊的吸氣性吼聲,即雞鳴樣的回聲,最后傾吐痰沫為特征的一種傳染性疾??;中醫(yī)診為“百日咳”、“頓咳、“頓嗽“、“頓嗆”、西醫(yī)診為“百日咳”。四季均可發(fā)生,以冬春多發(fā),5歲以下小兒多見。
病因病機:素體不足,調(diào)護失宜,伏痰內(nèi)蘊,租遏氣道,氣道不通而作咳。
臨床表現(xiàn):初咳期:1至2周,咳嗽初起似有外感,但有逐漸加劇之勢,常有流涕,痰白而稀,多泡沫。
痙咳期:4至6周,咳嗽頻頻陣作,咳后有回吼聲,反復不已,人夜尤甚,痰多而粘,嘔吐后陣咳暫停,煩躁,臉紅,大便干結,小便黃。
恢復期:陣咳漸減,回吼聲亦漸消失,嘔吐減少,2至3周可愈??砂槭肿闱窚?,神疲面白,多汗,周身無力,食少肚脹,大便溏薄,小便淸;或手足心熱,夜臥不安,神色疲勞,寢汗,面頰發(fā)紅,口唇干。
治療原則:補虛健體,祛痰通道,止咳。
內(nèi)治法:
①豬、牛、羊、雞等動物的膽汁(以豬、雞膽汁為優(yōu))鮮用或干燥制成粉用均可。5歲以下小兒,鮮膽汁每歲每次1至3克,每日1至2次。干粉,每歲每次服0.3至0.5克,每日2次。
②扛板歸10至20克,水煎服,每日3次。
③蚱蜢焙干研為細末,每次1一2克,每日3次。
④扛板歸12克,大蒜7克,冰糖適量,水煎服,每日1劑。
⑤荷葉、煅紅柚子皮各15克,白糖9克,水煎服,每日1劑。
⑥鮮魚腥草30克,鮮一箭球15克,鮮鵝不食草10克,水煎服,每日1劑,磨盤草20克,枇杷葉15克,水煎服,每日1劑。
⑦鮮一箭球全草30—40克,雞蛋黃1個,水煎服,每日1至2劑。
外治法:
①針刺尺澤、合谷,每日行針1次,7日為1個療程。
②用梅花針刺激頸、骶之脊旁3至4厘米區(qū)域,每日1次。于身柱穴拔火罐,每日1次。
③推拿:運八卦,掐合谷,推肺腧,掐揉五指節(jié),推脾胃,揉魚際、太淵,掐尺澤,每日1次。
④用新鮮生姜或大蒜切片,粘鍋牛液或雞蛋清,在胸骨部由上到下涂擦,每曰2次,每次數(shù)分鐘。
⑤藥線點灸天突、水突、肺腧、四縫,每日施灸1次,7日1個療程。
預防及護理:
①隔離患兒者從發(fā)病起40日或痙咳出現(xiàn)后30曰。
②患兒污染環(huán)境及物品,用一般消毒法及采取通風、日曬等清潔措施。進行預防接種,保護易患兒。
③流行期間,可用魚腥草或棕樹葉10克,水煎分3次口服。也可口服大蒜或用大蒜液滴鼻,均有預防效果。
④注意休息,保證足夠睡眠。
⑤居室陽光要充足,空氣要新鮮,切勿突然受涼。
⑥年長兒童適當?shù)綉敉饣顒?,保持精神愉快?/span>
⑦合理安排飲食,保征營養(yǎng)需要。
⑧痙咳發(fā)作時,宜坐起或站立,手可扶持他物,盡量做到自禁咳嗽。
白喉的治療方法
白喉是以鼻、咽、喉部粘膜有白色假膜形成,伴有犬吠樣咳嗽、氣喘、發(fā)熱、煩躁等全身毒血癥狀為特征的一種急性傳染性疾病。中醫(yī)診為“白喉”、“白纏喉”、西醫(yī)診為“白喉”。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常流行于秋冬季節(jié)。各年齡均可感染得病,好發(fā)于8歲以下小兒。
病因病機:素體虛弱,疫毒時邪趁虛而人,阻塞氣道。
臨床表現(xiàn):主癥:咳聲如吠,吸氣困難,甚則窒息、昏迷。咽喉有白點或片狀假膜,邊緣清楚,牢固附著,刮剝?nèi)菀壮鲅?,嚴重者,假膜迅速擴展到咽頰部和懸壅垂。
兼癥:發(fā)熱發(fā)冷,頭痛身疼,鼻塞,咯吐粘性帶血痰液:或高熱汗出,臉紅,眼睛發(fā)紅,口渴心煩,小便短少;或低熱,鼻干唇燥,咽喉微痛;或臉色蒼白,喉間痰鳴,口唇發(fā)紫,煩躁出汗,吸氣困難;或四肢不溫,神疲乏力,頭臉出汗。
治療原則:補虛祛邪,暢通氣道。
內(nèi)治法:
①入地蜈蚣20克,搗爛取汁,沖溫開水服,每日1劑,分2次服。
②白花蛇舌草、魚鱗草、大水錢草各適量,搗爛,用第2道洗米水沖服,每日1劑。
③地桃花根適量,煎水內(nèi)服并含漱,每日1劑。
④鮮蛇莓全草適量,搗爛,泡開水服,每日1劑。
⑤桐油果10只,煅存性,每次9克,開水泡服,每日2次。
⑥六月雪根、翻白草各30克,水煎代茶飲,每日1劑。
⑦六月雪、牛尾蕨各6克,七星劍30克,水煎服,每日1劑。
⑧矮涼傘6克,手指甲(燒存性)3克,水白濟根4.5克,共研末,調(diào)陳醋分4次服,每日1劑。
外治法:
①指甲灰、蝴蝶草、梅片各3克,共研末,分數(shù)次用熱毛管吹人喉內(nèi),每日1劑。
②田螺殼適量,燒灰研末吹人喉中,每次適量,每日數(shù)次。
③蝸牛1個(去殼,焙存性)加冰片0.9克共研細,吹喉。
④蛇麻適量搗汁,調(diào)雞蛋清,加少許食鹽,用棉簽蘸涂咽部,每曰3至4次。
預防及護理:
①及時隔離治療,直至白膜全部脫落,癥狀消失后2周或鼻、咽拭子培養(yǎng)多次陰性為止。
②臥室要徹底掃除,空氣要流通,衣被在陽光下直接曝曬半天,用具須煮沸消毒15分鐘或用5%來蘇爾液浸泡1小時以上。
③進行白喉預防接種,可預防本病的發(fā)生。
④患病期間宜臥床休息,飲食予流質(zhì)、半流質(zhì)或軟飯。
小兒虛弱
小兒虛弱是指小兒以消瘦、無力、生長發(fā)育遲緩、肌肉萎軟為主癥的一種疾?。恢嗅t(yī)的“五遲”、“五軟”屬此范疇,西醫(yī)診為“小兒營養(yǎng)不良”。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病。以嬰幼兒多見。
病因病機:先天稟賦不足,或后天失于調(diào)養(yǎng),氣血不足,肌體失養(yǎng)。
臨床表現(xiàn):主癥:消瘦,無力,坐遲,立遲,行遲,發(fā)遲,齒遲,語遲,智力不全,手足肌肉萎軟無力。
兼癥:臉色蒼白或蠟黃,神情呆滯,懶動喜臥,發(fā)稀枯黃,發(fā)育遲緩,飲食減少,不思飲食,大便干結或大便潰爛。
治療原則:補虛壯體。
內(nèi)治法:
①黃花倒水蓮、野娥眉豆根、虎杖各等分,配豬肉或雞蛋水煎服,每日1劑。
②千斤拔、淮山、餓瑪璜、鐵莧菜各30克,共研末,每次6~9克,白糖水沖服或蒸豬肉服,每日1次。
③桐木寄生、蔥各適量,炒干研末蒸豬肝服,每日1劑。
④回陽草3克切碎,豬肉適量共蒸服,每日1劑。
⑤走馬風根皮60克,糖20克,水煎分早晚2次服,每日1劑。
⑥野桃花根9克,豬肉適量,水前服,每日1劑。
⑦百鳥不落根6克,研末與雞蛋1個蒸服,每日1劑。
⑧餓瑪璜500克,金線吊白米250克,白茅根、小火炭母、雞尿藤各1000克,切碎,水煎取汁,濃縮成膏,每次服15克,每日2次。
⑨黃糖、黃豆粉各500克,炒糯米100克,胎盤粉200克,乳酸鈣50克,共研末,蒸制成餅,每只重8克,每次服1~3只,每日服2~3次。
⑩泥鰍、螞蚱、五谷蟲各9克,炒干研末,溫開水送服,可同時吃鯉魚或胎盤粉適量,每日1劑。
外治法:
①艾灸足兩踝每次3壯,每日1次,用于語遲。
②艾灸心腧穴,每次3壯,每日1次,用于語遲。
③將赤豆粉研為細末,酒和涂于舌之上下,每日1次,用于語遲。
④針刺大椎、安眠、啞門、陶道、百會、印堂、內(nèi)關、合谷、足三里,每曰1次。
⑤耳針心、腎、脾、腦干、皮質(zhì)下,隔日1次。
⑥穴位注射:在足三里穴注人5%當歸液0.3~0.5毫升,隔日1次,20日為1個疔程。
⑦藥線點灸中脘、命門、脾腧、骨腧、足三里、百會,每日1次,10日1個療程。
預防及護理:
①注意孕期保健,保證足夠的營養(yǎng)和睡眠,保持心情舒暢。
②盡可能母乳喂養(yǎng),合理增添輔食,保證營養(yǎng)均衡。
③適當活動或鍛煉身體,以幫助消化。
小兒吐乳
小兒吐乳是指小兒哺乳后不久即將部分奶汁吐出的一種疾病;中醫(yī)診為“小兒吐乳”、“小兒溢乳”。見于哺乳期幼兒。
病因病機:
①喂養(yǎng)不當(如過飽或過快),谷道不暢,氣逆于上。
②外邪侵襲,阻滯谷道,氣逆于上。
③食后啼哭,氣機不暢,谷道之氣逆于上。
臨床表現(xiàn):哺乳后不久即將部分奶汁吐出,可伴哭鬧,躁動,睡眠不安。
治療原則:暢通谷道,降逆止咽。
內(nèi)治法:
①老姜3片、水竹葉1片、灶心土12克,燈心草1扎,薄荷(后下)1.5克,1只(搗爛泡開水取汁),水煎沖蜘蛛汁服,每日1劑。
②樟木子、陳大麥各12克,搗碎水煎頻服,每日1劑。
③大米7粒,炒焦研末,開水、乳汁各半送服,每次1劑,每日2~3次。
④雞內(nèi)金適量,焙干研末,每次2克,乳汁調(diào)服,每日1至2次。
預防及護理:
①喂乳要按時定量,不可過飽。
②乳汁多者哺乳時要用手指夾住乳房靠近乳頭處,以防小兒吸吮過快。
③哺乳完畢后,將小兒豎起,輕拍其背部十余分鐘,然后才可讓其躺下。
④哺乳時盡可能在安靜、舒適、干凈、空氣新鮮的地方進行。
新生兒不乳的治療方法
小兒不乳是指新生兒出生12小時后因口腔疾患而不能吮乳的一種疾??;中醫(yī)診為“不乳”,西醫(yī)診為“新生兒不吮乳”。如果因口腔疾患或先天缺陷而導致不氣,或初起吸擾正常,而以后再出現(xiàn)不乳,必因其他疾病所致,不屬此范圍。
病因病機:
①稟賦不足,或因難產(chǎn)、滯產(chǎn)、產(chǎn)程過長等因索,使力氣虛弱不振,聲低息微,氣息奄奄,無力吸吮。
②妊娠期間,過食寒涼之品,或生產(chǎn)時護理不當為寒所侵,使嬰兒傷風寒,寒邪內(nèi)蘊,阻滯谷道,乳食不下。
③嬰兒吞人羊水,致穢法之邪壅結谷道,或因胎糞不下,或因小便不通,致穢熱壅結,氣機不運,導致不乳。
臨床表現(xiàn):
主癥:親生兒出生12小時后不能吮乳。
兼癥:氣息微弱,哭聲低沉,臉色蒼白,口唇淡白;或臉色蒼白,四肢欠溫,口鼻氣冷,唇舌色淡,肚子冷痛而曲背啼哭;或肚子脹滿,大便不通,小便黃小或兼嘔吐,啼哭聲粗,煩躁不寧,氣息短促。
治療原則:補虛壯體,散寒通道,逐穢清熱。
內(nèi)治法:
①生葛根搗汁或干葛根煎湯適量服。
②蔥、人乳汁各適量共蒸,另取黃連1克水煎取汁,和服,每日1劑。
③人參適量煲水灌服。
外治法:
①文條懸灸腳。
②吳茱萸、雞腸草、磨盤草、夜關門、毛算盤、地桃花、仙茅草、山胡椒各10克,田螺5只,人中白少許,水煎取汁,將稱砣1只燒紅后淬人藥液中,令蒸氣熏患兒,每日2次。
預防及護理:
①孕期要注意營養(yǎng),做好產(chǎn)前檢査,防止難產(chǎn)、滯產(chǎn)、羊水吸人等情況的發(fā)生。
②注意嬰兒保暖,防止受涼。
小兒胎黃
小兒胎黃是指胎兒出生后皮膚、臉、眼睛發(fā)黃的一種疾??;輕者10天左右自行消退,重者黃色逐漸加深,并可伴有發(fā)熱、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癥。中醫(yī)、西醫(yī)均診為“新生兒黃疸”。
病因病機:母體素蘊濕熱邪毒,傳于胎兒。
臨床表現(xiàn):主癥:新生兒皮膚、臉、眼晴發(fā)黃,顏色鮮明或晦喑。
兼癥:精神尚可或精神疲乏,發(fā)熱或四肢欠溫,小便深黃,大便干結或溏爛,可呈灰白。
治療原則:淸熱,祛濕,退黃。
內(nèi)治法:
①鮮滿天星15克,搗爛,開水泡服,每日1劑。
②山黃連、粽粑葉梗、龍眼木寄生各9克,雞屎藤6克,水煎服,每日1劑。
③田基黃15克,節(jié)節(jié)紅9克,水前服,每日1劑。
④十大功勞、雞屎藤各6克,山花椒1.5克,水煎服,每日1劑。
⑤竹蜂1只,研末分兩次服,每日1劑。
外治法:
①無娘藤、密蒙花、姜黃各適量,水煎,用蒸氣熏患兒(乳母可服適量藥液)。
②鬼畫符適量,水煎外洗,每日1劑。
③路邊青、紅絲線草、米湯樹根、桐油樹根各250克,煎水洗患兒。
內(nèi)外兼治:
①一箭球適量,水煎服并外洗。(用藥前先用刺猬毛刺破患兒牙齦粘膜數(shù)點。)
②黃飯花120克,水煎服并洗澡,每日1劑。
預防及護理:
①妊娠期間注意飲食衛(wèi)生,忌酒和辛熱之品。
②妊娠期間避免濫用藥物。
③對以前疑有原因不明的死胎、流產(chǎn)或新生兒重度黃疸的孕婦要在分娩過程中密切注意,盡可能地縮短分娩時間,盡快地結扎臍帶。
④對前胎有黃疽史的孕母,可在妊娠24周后開始在醫(yī)生指導下服中藥預防。
小兒厭食癥
小兒厭食證是以小兒不思飲食,食而不化為主癥的一種疾??;中醫(yī)的“積滯”,西醫(yī)的“消化不良”等屬此范疇。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病。
病因病機:
①乳食不節(jié),喂養(yǎng)不當,或乳食無度,過食肥甘,谷道積滯不暢。
②體質(zhì)虛弱,谷道功能失常,飲食停滯不化。
臨床表現(xiàn):主癥:不欲吮乳或納食,肚子脹滿,可嘔吐酸腐或夾食物殘渣。
兼癥:煩躁不安,哭鬧,一側或兩側腮紅,臉色青黃,大便臭穢;或臉色蠟黃,困倦無力,肚痛喜按,大便溏薄,夜臥不安。
治療原則:化積,導滯,通道。
內(nèi)治法:
①雞內(nèi)金30克,瓦片焙黃研細末,開水沖服,每日1至2克。
②黑白丑10克,焙干研為細末,調(diào)和面粉,制成餅干,每日食數(shù)片。
③飯鍋巴1塊,如掌大,焙焦,煎湯送服。
④神曲、麥芽、山楂各6克,加檳榔3克,煎湯,每日服3次。
外治法:
①針刺足三里、中脘、大腸腧、氣海等穴,每日1次。
②捏脊療法(同小兒疳積)。
③藥線點灸上脘、中脘、下脘、足三里、脾腧、胃腧、肝腧、合谷、四縫等穴,每日1次,10—14日1個療程。
預防及護理:
①調(diào)理飲食,原則是多給各種維生隸、蛋白質(zhì),少脂肪和碳水化合物,避免吃難以消化的食物,供給足夠的水分,適當食用水果、青菜等副食。
②喂食要定時定量,隨著年齡的遞增注意其數(shù)量的供給。
③適當活動或運動,以幫助消化。
小兒尿床
小兒尿床是指3周歲以上的小兒睡眠中經(jīng)常小便自遺,醒后方覺的一種疾??;中醫(yī)診為“小兒遺尿”、西醫(yī)診為“小兒小便自遺”。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病。
病因病機:素體虛弱,水道失約。
臨床表現(xiàn):主癥:睡中遺尿,量或多或少,一夜1至2次或更多,醒后方覺。
兼癥:面色蒼白,智力遲鈍,腰膝酸軟,小便清長而頻數(shù),甚則四膚冰冷;或臉色蒼白,精神不振,四肢無力,食欲不振,大便溏爛:或小便黃臊,性情急躁,夜間磨齒,臉紅唇紅。
治療原則:補虛固尿。
內(nèi)治法:
①雞內(nèi)金20克,豬小肚1個,共焙干研末,早晚各5克,開水送服,10日為1個療程。
②生龍骨30克,水煎取汁,煮雞蛋2個服,每晚1次,連服3至6晚。
③金櫻子30克,豬小肚1個,冰糖3克,燉服,每日1劑。
④夜關門15克,大葉白紙扇9克,豬小肚1個,燉服,每日1劑。
⑤沙蟲適量炒黃,白米50克,煮粥吃,每日1劑。
⑥桑螵蛸9克,金櫻根60克,地桃花、紅糖各30克,水煎服,每日1劑。
⑦雞腸60克,煅,研末,開水送服,每日1劑。
外治法:
①丁香1至2粒,研末,以冷開水調(diào)敷臍部。
②藥線點灸下關元、陰陵泉、三陰交,每日1次,10天為1個療程。
③五倍子、何首烏各3克,研末,用醋調(diào)敷于臍部,后以紗布覆蓋,每晚1次,連用3~5次。
④針刺夜尿點(掌面遠端小指關節(jié)橫紋中點處),留針15分鐘,隔天1次,7次為1個疔程。
⑤針刺百會、關元、中極、三陰交,針后加灸,每日下午1次。
⑥耳針宵、膀胱、尿道、皮質(zhì)下、交感、腎上腺、神門。
⑦推拿:每天下午揉丹田200次,摩腹20分鐘,揉龜尾30次,較大兒童可用擦法,橫擦腎腧等,以發(fā)熱為度。
預防及護理:
①自幼兒開始培養(yǎng)其按時排尿的習慣及合理的生活習慣。對較大兒童勿使其過度疲勞。
②積極預防與治療引起遺尿的原發(fā)疾病。
③患兒晚飯及臨睡前注意最好不給流質(zhì)飲食,少喝水。
④臨睡前先令患兒排空小便,人睡后注意患兒遺尿時間,按時喚醒,從而養(yǎng)成每晚能自行排尿的良好習慣。
⑤積極鼓勵較大兒童消除顧慮,克服怕羞以及精神緊張等不良因索,對治愈遺尿建立信心。
小兒夜哭
小兒夜哭是指小兒白天如常,入夜則啼哭不安,或每夜定時啼哭,甚則通宵達旦的一種疾病;中醫(yī)診為“小兒夜啼”。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病。半歲以下兒童多發(fā)作。
病因病機:
①素體陽虛,肚子受涼,氣機不暢則肚痛而哭。
②恣食辛香燥熱之品,或服用溫熱藥,火伏熱郁,積熱上炎,灼傷陰液,臟腑失潤,臟躁而哭。
③神氣不足,心氣怯弱,目觸異物,耳聞異聲,夜間受驚而哭。
臨床表現(xiàn):
主癥:人夜則啼哭不安,或每夜定時啼哭,甚則通宵達旦。
兼疲:睡喜伏臥,曲腰而啼,四肢欠溫,食少便溏,臉色青白,唇舌淡白;或睡喜仰臥,見燈火則啼哭愈甚,煩躁不安,小便黃少,大便難結,臉紅唇紅;或睡時驚悸,口唇及臉色乍青乍白,緊偎母懷。
治療原則:補虛,安神,清熱,定驚。
內(nèi)治法:
①牛屎青根、麥冬、竹葉各9克,水煎服,每日1劑。
②燈花(花生油燈點燃結成的燈花)1枚,研末,開水送服,每日2至3次。
③蟬蛻5只(去頭足)水煎取汁,沖拇指甲末適量服,每日1次。
④節(jié)節(jié)花適量,水煎服,每日1劑。
⑤蟬衣末1克,薄荷適量煎湯取汁送下。
外治法:
①天竺黃、川芎、雙鉤膝、朱砂各6至9克,以布包好,掛小兒胸前心尖部,啼哭停止即除去藥。
②艾線、蔥各適量,煎湯洗肚子,再用艾線烘熱熨臍腹十余次。
預防及護理:
①調(diào)節(jié)寒溫,避免受涼。
②注意飲食,少吃辛辣厚味不易消化之食物。
③不要驚嚇孩子,不讓小兒看恐怖的電視、電影、書畫等,不說恐怖的故事給小兒聽。
雪口
雪口是以小兒口腔舌面上滿布白屑為主癥的一種疾病,中醫(yī)診為“鵝口瘡”,西醫(yī)診為“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病。多見于哺乳期幼兒。
病因病機:口腔不潔,感染邪毒。
臨床表現(xiàn):先在口腔舌面上或兩頰內(nèi)側粘膜上出現(xiàn)白屑,漸蔓延至牙齦、口唇、軟硬腭等處。白屑周圍繞以紅暈,互相融合,漸漸增大,狀如凝乳,拭后不久又生,重拭可見出血。常伴哭鬧不安,拒乳厭食等。嚴重者白屑可蔓延整個口腔粘膜,上延鼻道,下及咽喉、氣管,如雪花疊疊,上下塞塞,引起呼吸不利,吞咽困難,臉色青紫,喉中痰鳴等危重征候。
治療原則:祛邪解毒。
外治法:
①吳茱萸、附子各10克,研末,用米醋適量調(diào)成糊狀,敷涌泉穴。
②五倍子30克,炒黃,加白糖適量再炒至糖溶化為度,晾干,與枯礬24克共研末,調(diào)香油涂患處,每日2至3次。
③無患子、雀兒麻各6克,搗碎用蜂蜜浸一夜,含漱或外擦患處。
④冬青葉60克搗爛,加少量調(diào)勻取汁含漱,再用人中白、熟硼砂、熟石膏、青黛各1.5克,研末撒患處。
⑤地黃瓜根適量,煎水含漱,每日數(shù)次。
⑥甘蔗皮適量(煅),冰片少許,共研末撒患處,每日2~3次。
⑦刺黃連、薄皮藤、紅牛頭草、石蟲、冰片各適量,共研末吹人口內(nèi),每日2至3次。
⑧家鵝屎適量,燒炭研末,吹人口腔內(nèi),每日2至3次。
預防及護理:
①注意清洗口腔,奶瓶等食具要消毒清潔。
②避免過熱過咸過酸之食物。
③提倡母乳喂養(yǎng),喂乳前要清洗奶頭。
④增加輔食營養(yǎng)要合理、豐富,尤其注意補充維生素C及維生素B。
小兒夜汗
小兒夜汗是指小兒睡中出汗,醒后即止的一種疾?。恢嗅t(yī)診為“小兒盜汗”、“汗證”。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病。2~6歲兒童多發(fā)作。
病因病機:身體虛弱,水道功能失調(diào)。
臨床表現(xiàn):睡眠中汗出較多(尤其頭及背部),醒后即止,身涼,精神不振,怕冷,四肢冰冷,倦臥思睡;或心煩少眠,手足心熱,口渴多飲,醒后哭鬧。
治療原則:補虛止汗,調(diào)理水道。
內(nèi)治法:
①蒲扇燒炭研末,每服3至6克,酒送服。
②泥鰍魚150至200克,用熱水洗凈粘液,去內(nèi)勝,油煎至焦黃,加水1碗半,煮至大半碗,服湯(可加少許鹽),每日1次,連服3天。
③炙甘草9克,瘦豬肉60克,蒸服,每日1~2劑。
④北芪18克,浮小麥12克,水煎服,每日1劑。
⑤白花丹、鵝不食草、天鵝抱蛋、瑪璜七、紅烏桕樹、猴肉各適量,韭菜10克,水煎服,每日1劑。
外治法:
①郁金3克研末,調(diào)醋敷兩乳頭。
②甘蔗葉適量,煎水外洗,每日1至2次,連洗2至3日。
③五倍子粉適量,醋調(diào)成糊狀,外敷臍部。
④針剌或艾灸大椎、曲池、三陰交、肺腧、背腧。
預防及護理:
①合理喂養(yǎng),給予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②適當活動或鍛煉身體,增強體質(zhì)。
③患病要在醫(yī)生指導下用藥,不可隨意用藥,尤其是抗生素。
小兒屙瀉
小兒屙瀉是以大便次數(shù)增多,便下稀薄,或如水樣為主癥的一種疾?。恢嗅t(yī)診為“小兒泄瀉”,西醫(yī)的“急性腸炎”等屬此范疇。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以夏秋季發(fā)病率較高。常見于2歲以下幼兒。
病因病機:
①喂養(yǎng)不當,乳食不潔或不節(jié),或乳食無度,或過食肥甘生冷,使谷道功能失常,清濁不分,夾雜而下。
②外邪侵襲,谷道功能失調(diào),水谷相雜而下。
③臟腑嬌弱,谷道運作無力,水反為濕,谷反為滯,水谷內(nèi)阻,合污而下。
臨床表現(xiàn):
主癥:大便次數(shù)增多,便下淸稀多沫,色淡,臭氣輕;或大便腐臭,狀如敗卵,瀉后痛減;或大便如水樣,完谷不化,色綠或黃可有少許粘液;或時瀉時止或久瀉不愈,大便稀或水谷不化,雜有白色乳塊或食物殘渣,每于食后屙瀉。
兼癥:肚脹肚痛,哭鬧,口臭,不思飲食,嘔吐;或腸鳴肚痛,發(fā)熱,鼻塞,流清涕,輕咳;或肛門灼熱發(fā)紅,小便黃;或臉色蒼白,睡眼露睛,四肢冰冷,形體消瘦,怕冷,精神不振。
治療原則:調(diào)理谷道,利濕止瀉。
內(nèi)治法:①石榴皮9克,水煎加適量紅糖服,每日1劑。
②麻風草根(去表皮)、田基黃、鵝不食草各250克,神曲120克,水煎取汁500毫升,每次服1匙羹,每日3次。
③三葉人字草15克,水煎服或當茶飲,每日1劑。
④石榴樹心、山荊木心、稔子木心、金櫻藤、楓木心各6克,搗爛加少許生鹽,米酒1至2滴,泡開水服,每日1劑。
⑤火炭母、地桃花各60克,鳳尾草50克,水煎服,每日1劑。
⑥楓樹葉、鋪地稔、酸藤根、毛算盤根、土黨參、餓瑪璜各6克,水煎服,每曰1劑。
⑦稔子干、茶葉、土葛根各6克,共研末,開水泡,分3次服,每曰1劑。
⑧大飛揚50克,火炭母30克、鐵莧菜20克,加水煎取90毫升,每次服5至15毫升,每日3次。
⑨火炭母、黑腳蕨、霜坡虎各9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1劑。
⑩五指牛奶根、過塘蛇各15克,稔子根9克,藿香6克,水煎服,每日1劑。
⑩高梁粟、麥糝粟、灶心土、羊牯草根、樟樹皮、秈米各適量,共炒黑,水煎服,每日1劑。
外治法:
①推拿:從長強穴往上推至腰椎50次,揉丹田穴30次,或加灸神厥穴。
②香附子適量,共搗爛,以醋炒熱敷肚臍。
③串魚草葉、石榴葉、黃荊樹葉、蔥頭(均為鮮品)各適量,共搗爛調(diào)酒敷肚
④草鞋根、金銀花、生姜各適量,煎水洗澡。
⑤蔥頭3個,酒餅半只,車前草3根,共搗成餅,煨熱敷肚臍。
⑥鬼針草30克,煎湯溫浸雙足,每日1次,連用3曰。
⑦針刺足三里、氣海、天樞、陰陵泉,每日1次,并艾灸神厥10分鐘。
⑧推拿:摩腹、揉臍各5分鐘,揉足三里10次,向上推七節(jié)50次,捏脊3~5遍,擦脊柱以發(fā)熱為度,揉龜尾30次,推脾土、三關各300次,每日1次。
預防及護理:
①輕者要減少飲食,母乳喂養(yǎng)者要縮短喂奶時聞,延長間隔時間;重者須禁食8~12小時,隨著病情好轉漸予少量母乳或米湯等易消化之食物,禁食期間要注意體液的補給。
②勤換尿布,每次大便后用溫水沖洗臀部,擦干后撲上滑石粉,以防止皮炎。糜爛部分在空氣中暴露,使局部干燥,然后涂麻油調(diào)青黛散或2%龍膽紫溶液。
③提倡母乳喂養(yǎng),增添副食不宜過快,品種不宜太多,夏天或患病時不宜斷奶,定時定量喂食。
④注意環(huán)境及飲食衛(wèi)生。
⑤注意保暖,避免受涼,尤其是肚子和骶部。
小兒肚痛
小兒肚痛是以肚子包括肚臍的兩旁及恥骨以上部位發(fā)生疼痛者,均稱為肚痛。中醫(yī)診為“小兒腹痛”,西醫(yī)的“腸炎、肝炎、寄生蟲病、腸套疊、闌尾炎、嵌頓疝、機能性腹痛、痢疾”等均可出現(xiàn)肚痛。這里指的是無外科急腹癥指征的小兒肚痛。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病。
病因病機:
①外邪侵襲或乳食積滯,或蟲積于內(nèi),阻滯谷道,氣機不暢而痛。
②素體虛弱,陽氣不足,運行無力,氣機不暢而痛。
③跌倒外傷,氣滯血濃,龍路火路不通而痛。
臨床表現(xiàn):主癥:肚痛暴急呈絞痛,上下攻沖,陣陣發(fā)作,曲腰呻吟,痛處喜按;或腹部脹痛,按之痛甚;或肚痛欲泄,泄后痛減;或肚子隱隱作痛喜按,綿綿不休,時作時止,得溫則舒,得食暫緩,每于晨間或飯前發(fā)作;或肚痛如針剌,痛有定處,固定不移,按之痛甚,晝輕夜重。
兼癥:臉色蒼白,額上汗出,手足欠溫,甚至唇色靑暗,腸鳴漉漉,得溫則舒,遇冷加重,嘔吐,屙瀉或大便稀溏,小便清長;或口氣穢臭,不思乳食,噯氣腐臭,矢氣惡臭,大便酸臭或有完谷,嘔吐酸腐,夜臥不安,口渴多飲;或臉色蒼白,形體消瘦,精神倦怠,四肢淸冷,不思飲食,大便塘薄。
治療原則:祛邪消食,補虛行氣,活血散淤,通路止痛。
內(nèi)治法:
①生姜、陳皮、紅糖各適量,可加少許花椒或胡椒,水煎趁熱服,每日1劑。治寒邪侵襲肚痛。
②檳榔仁或南瓜子仁適量,加米醋適最浸泡半小時后吃檳榔仁或瓜子仁。治蟲積肚痛。
③鮮紅莧菜、鮮雞肉菜各50克,鮮紫蘇20克,切碎蒸瘦豬肉適量,每曰1劑,分2~3次服。治體虛肚痛。
外治法:
①溫和灸中脘、氣海、關元。
②針刺足三里、合谷、內(nèi)關。
③揉按中脘,分推腹陰陽,摩神闕,逆運內(nèi)八卦。
④用淡豆鼓、大砂食鹽適量,生姜數(shù)片,蔥白數(shù)莖搗爛,共炒至熱,用棉布包裹,溫熨臍部,同時輕輕操揉,冷后炒熱再敷,直至痛止。
⑤柑子皮1個,楓樹葉適量,油菜子、香附子各1湯勺,四季蔥頭2個,共搗爛調(diào)鹽水炒熱敷肚臍。
⑥茶葉、生鹽、酒各適量,共搗爛加人銀器敷肚臍。
預防及護理:
①注意飲食衛(wèi)生,合理喂養(yǎng)。
②注意保暖,防止受涼。
③適當運動,增強體質(zhì)。
④肚痛時注意鑒別查找原因,未査明原因之前不可隨便服用止痛藥,以防誤診、漏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