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醫(yī)文化 > 民族醫(yī)藥
分享到:

畬族醫(yī)學理論體系

畬醫(yī)認為人的生命由心、肝、肺、脾、腎、膽六臟的神來主宰(通常簡稱“六神”)?!傲瘛备魉酒渎殻笓]人體三十六骨節(jié),七十二筋脈,十二條血路,二十八脈活動。人體靠氣血筋脈來維持生命,氣血旺盛,筋脈順暢,生命活動就正常,人的身體就健康;若氣血不足,筋脈不暢,人的身體就羸弱;若氣血不調或氣血衰弱、筋脈滯阻,瘟邪侵蝕,則疾病發(fā)生;若氣竭血枯,筋痙脈止則生命活動就停止。

畬族崇尚“六神”,認為“六神”受損害就會得“六神病”(也稱“六辰病”、“六時病”),一般癥狀為每天定時畏冷,甚至寒戰(zhàn),但不發(fā)燒,逐漸寒戰(zhàn)減而疲乏無力、精神萎靡、厭怠等癥狀加劇,如傷到心,則出現(xiàn)發(fā)笑不止(狂笑)或無故啼哭不停,甚至發(fā)狂等;傷到肺,則咳嗽不止,甚至失聲、咳血、喘憋等;傷到肝,則出現(xiàn)全身發(fā)黃,肝脅疼痛,甚至膨脹等;傷到腎,則尿頻尿急,膀胱脹滿而排不出尿或小便不禁,或一直有排尿感,甚至尿血等;傷到脾,出現(xiàn)食欲不振,胃腸脹滿,膈呃,甚至嘔吐,嘔血等;傷到膽,會擔驚受怕,眼睛一閉就感到大難臨頭而大喊大叫等?!傲癫 毙杓皶r采用“六神藥”治療,根據不同時辰,不同部位,不同癥狀,辨證施治。若治不及時或治療失當,就會危及生命。對痧癥的認識。畬醫(yī)認為痧癥有實無虛,發(fā)病原因復雜,有風、濕、火三氣相搏而生,或受風寒、暑濕、氣血。食積、痰飲等痧邪乘機而入,一年四季均可發(fā)生,夏秋濕熱氣盛,人過度疲勞或貪酒色而易感痧邪故較常見,春冬有因糞穢所觸而發(fā),有因饑飽勞瘁而生,有因食熱酒熱湯而得,有因染疫氣而患等。及時治療一般可愈,但遇危癥,治不得法或失治,亦致死亡。


對傷的認識。畬醫(yī)認為,凡機體某部位受到外界突然的強力打擊(跌、打、扭、壓等)而致局部筋骨或軟組織受到損傷稱為“傷”,不僅在局部出現(xiàn)疼痛,還可引起全身變化,若治療延誤或失當,重者可致死亡:若加上受到風濕寒邪的襲擊,就會轉化為風傷,因而對“傷”特別重視,把機體的碰撞或疼痛都說是“傷”,甚至連風濕性關節(jié)炎也認為是“風傷”。畬族還把“傷”與時辰連在一起,認為人體有十二處氣血調和往來之處,按照十二時辰(或六時)與二十四節(jié)氣(四季)的變化,周而復始地循環(huán),若某一處氣血受傷,就會造成血脈不暢,致成“穴傷”,或稱“內傷”。同一位置受傷的時間與季節(jié)不同,出現(xiàn)的癥狀與治法、用藥也不同,把受傷部位與時辰緊連一起,認為血脈某時辰行到某臟器時受傷則不治,產生了十二時辰不治說,如子時受傷在膽,見目開癥不治;丑時受傷在肝,失氣不能呼吸者不治;寅時受傷在肺,氣逆上面面色紅赤者不治;卯時受傷在大腸,腹痛面紅不治;辰時受傷在脾,面有青色不治;已時受傷在胃,氣大、吹氣而不息不治;午時受傷在心,血攻心而赤紅者不治;未時受傷在小腸,吐飯且面青色不治;申、酉時受傷在膀胱、腎,失氣、目翻白、口開不治;戌時受傷在胞絡,不能言語者不治;亥時受傷在三焦,目開不能轉睛者不治。畬醫(yī)認為這些不治之癥多屬內臟損傷。按現(xiàn)代醫(yī)學的觀點,內臟損傷若治療及時,多數可治。


畬醫(yī)對傷的分類是根據傷勢而有兩種分類法:一是將傷分為內外傷兩種,再根據癥狀分為若干種。內傷指受傷后引起氣血、經絡、臟腑病變,氣血阻滯或凝結,包括傷腦(類似腦震蕩)、傷氣(類似氣胸等癥)、傷血(類似內臟破裂)、氣血兩傷、傷筋(類似韌帶斷裂或挫裂)。外傷指身體外部的皮、肉、筋、骨損傷,包括開放性骨折、皮肉破裂等。二是根據受傷的部位、癥狀,將傷分為外傷(皮膚或淺層組織受傷而出現(xiàn)皮下瘀血)、創(chuàng)傷(跌傷或彈擊、刀砍等外傷)、骨折(柳枝骨折、開放性骨折等)、內傷(內臟損傷)、穴傷(俗指點穴產生氣血循行紊亂或阻滯)、食傷(暴飲暴食而引起積滯不化、疳積等)六種,各種傷癥都有具體癥狀與體征,比較明確。


對小兒風癥的認識。小兒風證的含義是廣義的,認為“病痙”與津液氣血有關,男婦皆有,如過汗變痙,風病誤下變痙,瘡家誤汗變痙,產后汗多遇風變痙,跌撲破傷冒風變痙,表虛不任風寒變痙,失血過多變痙等等,而小兒初生,陰氣未足,性稟純陽,身內易致生熱,熱盛則生風生痰;小幾腠理不密,更易感寒邪,寒邪中人,必先入太陽經,太陽之脈,起于目內眥,上額交巔,所以病則筋脈牽強,遂有抽掣搐弱,故一般臨床上對頻繁抽風和意識不清的都叫“驚風”,分為急慢二型,有急驚屬實,慢驚屬虛的說法,發(fā)病主要原因是外感時邪,內蒸痰熱及久吐久瀉,脾虛肝盛等,小兒風證分72種,陽風、陰風、半陰半陽風各24種。


陽風:嘻笑風、項直(強)風、蛇舌風、天丑風、太陰風。太陽風、上腦風、中腦風、下腦風、五軟風、黃疸風、熱肝風、驚哭風、塔頭風、紅皮風、脹血風、急性風、吐酸風、最慢風、前天臍風、急驚風、吹氣風、凹腦風、凸腦風。


陰風:疳積風、血痛風、骨痛風、血筋風、擺腎風、反腥風、痰肺風、擂頭風、全身不遂風、鎖喉風、噤口風、慢性風、慢脹風、慢脾風、斑毒風、香酸風、迷氣風、神法風、擺接風、痿則肉風、噯氣風、吐血風、吞血風、錢毒風。


半陰半陽風:單蛇出洞風、雙蛇出洞風、牛鼻風、地丑風、日丑風、皮痛風、心風、鎖肚風、半身不遂風、單衛(wèi)風、雙衛(wèi)風、黃皮風、迷心風、祛痛皮風、砂驚風、痹麻風、迷痰風、胎毒風、慢驚風、痞血風、麻木風、腎重風、肺重風、胞皮風。


還有臍風、赤游風。慢竅風、法錢風等不在72種風證之中,患者臨床表現(xiàn)象現(xiàn)代醫(yī)學的“流腦”、“乙腦”等腦髓病變者,畬醫(yī)也認為屬“風證”,也用治療風證的中草藥治療,但劑量較大,臨床上也有療效。


畬醫(yī)對疾病有獨特的分類法與命名法,將疾病分為寒、風、氣、血癥和雜癥五大類,每類又根據癥狀分為72種。對疾病的命名或根據病變部位(如長在腹部的癤腫稱肚療,長在項部的癤腫稱項虎等),季節(jié)時期不同而命名(如暑痧、寒痧、風痧等),或仿動物的形態(tài)特征(如蛇痧、家痧、兔痧等),或根據患者病痛發(fā)出的聲音(如鴨痧、狗痧、蜜蜂痧等),或根據患者發(fā)病時的體征(如反弓痧、羊舌痧等),或根據患者自覺癥狀(如穿心痧、螞蟻痧等),或根據治療方法特點而命名,形象通俗,容易記憶,自成體系,富有特色。


畬醫(yī)用藥遵循“寒者熱之,熱者寒之”的基本法則,藥品以植物藥為主的自然藥物,且鮮品居多,常用單味,也用復方。用藥講求新鮮,過年藥一般不用;以原生物為主;少數經過特別的加工炮制,常以雞、鴨、豬腳、豬肚、豬心肺、豬肉、糯米酒、紅刺、紅糖或白糖、蜂蜜、童便等佐之,注重以臟補臟,講究煮藥方法,重視服藥時間與忌口,用藥劑量都比較大,常用畬藥有300多種。


畬醫(yī)注重養(yǎng)生之道,認為動者不衰,樂則長壽,修身養(yǎng)性,聽天由命,“竹子樹木日曬雨淋長得快,鐮革(鐮刀)常磨勤使才會利”,這與“流水不腐,戶樞不蠹”一脈相承,因而通過圖騰信仰的各種祭祀活動和傳統(tǒng)的民族節(jié)日,以千姿百態(tài)的畬族民間音樂舞蹈,獨樹一幟的畬家武術,妙趣橫生的民族游戲等加以表現(xiàn),使舍民樂而忘憂,娛以解乏,身體強壯,“邪不勝正,病邪賊風也無法為害”,以期達到強身健體,益壽延年,體現(xiàn)畬族別具一格的養(yǎng)身之道。

原文標題:畬族醫(yī)學理論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