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醫(yī)文化 > 民族醫(yī)藥
分享到:

傳染病

一、感冒、流行性感冒


方1


馬鞭草、豬屎青菜各30g,冰糖草20g,水煎服。用于感冒發(fā)熱,每日1劑,每日服3次,連服3劑。干品減半。


方2


櫻桃樹(皮)20,野蒿(枝尖)20g,鬼針草20g,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3劑,干品減量。用于感冒發(fā)熱、頭痛、咽痛。


方3


七葉蓮枝(根莖)20g、三臺紅花(莖枝)30g,燈臺樹(皮)30g、馬蹄蕨(葉柄)20g、馬鞭草20g、麥冬20g,水煎服。用于感冒發(fā)熱、頭痛、咽痛、全身不適。每日1劑,連服3劑。


方4


雞掛骨草20g、馬鞭草20g、翼葉秋(皮)20g,水煎服。用于感冒流涕、頭痛、發(fā)熱。每日1劑,連服3劑。


方5


水蜈蚣30g、馬鞭草30g、纖花耳草20g、醉魚草(根)20g、臭靈丹20g,水煎服。用于感冒發(fā)熱、咳嗽、咽痛。若頭痛重,加三椏苦(根)30g、七葉蓮20g,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3劑。


方6

勝紅薊20g、麻茹(根)20g、澤蘭20g,水煎服。用于感冒發(fā)熱、頭痛。每日1劑,連服3劑。


方7


馬鞭草30g、翼葉秋(樹皮)20g、三臺紅花(莖葉)5g、雞掛骨草20g、鉤藤(皮)20g黑皮跌打(根)20g,胡椒為引,男9粒,女7粒,水煎服。用于傷風(fēng)感冒、發(fā)熱頭痛、咳嗽、流涕。每日1劑,連服3劑。上述藥物搗爛外包頭部。


方8


三椏苦(根)20g、三臺紅花(根)5g、鉤藤(藤)20g、魚子蘭10g,生姜3片為引,水煎服。用于感冒、流感,發(fā)熱、頭痛。每日1劑,連服3劑。


方9

繡球防風(fēng)50g、掃把茶50g、水莒蒲30g、黑頭榊子草30g,共搗爛外包頭部兩側(cè)顳部及枕部,先用樹葉包藥,燒熱后再外包。用于感冒高熱、頭痛、小便不利。其根可水煎內(nèi)服。每日1劑,連包3~4劑,內(nèi)服3劑。


二、肺結(jié)核


方1


常山15g、臭靈丹15g、石莒蒲20g,水煎服。用于肺結(jié)核早期,每日1劑,連服數(shù)劑。


方2


樹蘿卜(根)30g、卷葉黃精(根)30g、瘦豬肉500g,煮熟食用,不放鹽。用于肺結(jié)核恢復(fù)期。每日1劑,連服3劑。


方3


水蜈松15g、山菅蘭15g、地膽草15g、楤木(根)20g、車前草15g、古鉤藤(藤)10g、毛黃散(根)15g、三椏苦(根)15g、麥冬15g、大白芨(根)20、大百部(根)20g,水煎服。用于肺結(jié)核,每日1劑,連續(xù)服用。


方4


桂葉榕(根)20g。酸扁果(根)20g、無花果(根)20g,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數(shù)劑。用于結(jié)核性胸膜炎。


三、麻疹


方1


甲片(火灰炮黃)10g、刺猬毛(烤黃)10g共研細(xì)末,香菇10g,煎水吞藥末。每日3次,每次3~5g。


方2


牛筋草15g、燈心草15g、鮮松針5g,水煎服,亦可煎水外洗。用于麻疹中晚期(恢復(fù)期〉。每日1劑,連用3劑。


方3


櫻桃(核)5枚、葦根10g,水煎服。加紅糖適量為引。每日1劑,連服3劑。四、痢疾方1


鹽芙木(根)20g、紅毛樹(尖)20g、緬石榴(尖)20g,水煎眼。每日1劑,連服3劑。


方2


李子樹(根)15g地板藤15g、水菖蒲10g,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3劑。


方3


野稗子草10g、鐵藤10g、毛果箅盤子(根)10g、山芝麻(根)10g、黃栗樹(根)10g、青鋼栗樹(根)10g、餓飯果(根)10g,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3劑。


方4


露水草15g、臭牡丹(根)10g、大仙茅10g、雞屎藤10g、野灰芭蕉(根)20g、水楊柳(根)10g、荷包藤10g,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3劑。


方5


水冬瓜樹(皮)15g、雞素果樹(皮)15g、水煎服,加酒為引。每日1劑,連服3劑。


方6


白花丹(根)15g,水煎服。加紅糖為引治紅痢,加白酒為引治白痢。每日1劑,連服3劑。


方7


車前草60g(炮熟30g、生用30g),水煎服。紅痢加白酒為引,白痢加胡椒為引(男9粒、女7粒)。每日1劑,連服3劑。


方8


算盤子(根)20g、紅稗子(根)15g、救軍蓮(根皮)15g,水煎服。用于痢疾腸炎。每日1劑,連服3劑。


五、急慢性肝炎


方1


木蝴蝶(樹皮)20g,用淘米水(紫玉)浸泡4小時,內(nèi)服水汁。每日1劑(500~1000ml),連服數(shù)日。用于黃疸性肝炎。


方2


平地木(根)10g、鉤藤(藤皮)10g、山大黃(根)15g、羊奶果(樹皮)10g、葫蘆茶10g、大青葉10g、紅邊冬角葉(根)10g、野花生(全草)10g、大仙茅10g、蘇木5g、紅花3g,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數(shù)劑。用于急慢性肝炎。


方3

水紅木(根)15g、葫蘆茶15g、小狗響鈴15g,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數(shù)劑。


方4


黃鱗1條、田螺7個、蘆葦(嫩苗)30g,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3~5劑。用于急性黃疸性肝炎。


方5


苦瓜60g、斑鳩1只,去毛及內(nèi)臟放少量油鹽,炒吃。每日1劑,連服3~5劑。對慢性肝炎效果較好。


方6


云南蘿芙木(根)10g、白花蛇舌草10g、響鈴草20g,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3~5劑。用于黃疸性肝炎。


方7


火草15g、松尖5個、野花生(根)20g、雞蛋1只(去蛋黃)。水煎服,喝湯吃蛋,每日1劑,連服3劑,用于急性肝炎。


方8


小馬蹄金30g、崩大碗30g,共搗絞汁,蒸雞蛋服,酌加鹽及紫米適量。每日1劑,連服數(shù)次。用于急慢性肝炎。


方9


小馬蹄金30g(搗爛取汁)、甲片10g、刺豬毛10g、旱地螺5g,后三種烤黃共研細(xì)末,分3次用開水及小馬蹄金汁沖服。每日1劑,連用3~7日。用于阻塞性黃疸。


方10


石斛20g、瘴氣草(根)10g、冰片葉15g、毒魚藤10g。臭靈丹15g鉤藤(枝葉)15g、野蒿(根)10g、血滿草10g,水煎服。每日1劑,連用3~5劑。用于急性黃疸性肝炎。


方11


姜黃10g、地石榴10g,共為末,蒸雞蛋服。每日1劑,連用3~5劑。用于急性黃疸性肝炎。


方12


莪術(shù)(根)適量、三梭草(根)適量、石菖蒲適量,共同搗爛,外包上腹部。用于慢性肝炎、肝脾腫大、肝區(qū)疼痛。用法:第一包生包,第二包炒熱后包。1日1包,反復(fù)3~5次。


六、腮腺炎


方1


七葉一支花(葉)20g、七葉蓮(葉)20g、仙人掌50g(去刺),共搗爛,包患處。每日換藥1次,連用3次。


方2


空心蕨(枝葉)10g、翠云草20g、馬蹄蕨20g。共搗爛,除粗渣,外包患處。每日1次,連用3次。


方3


素青花15g、牛雙藤(樹皮)15g、糞中草15g,水煎服。每日1劑。葉搗爛外包患處,每日換藥1次。


七、瘧疾


方1


桃樹葉15g、臭黃皮(葉)15g、千只眼(葉)、纖花耳草15g、小田基黃50g。共搗爛加黑狗毛一撮,大蒜一瓣,合搗。外包左手腕部,右腳踝部。每日換藥1次,連包數(shù)次。內(nèi)服矮托托末知,每日1次,連用3次。用于瘧疾。


方2


黑面神(葉)20g、雞肝散15g、野牡丹(葉)25g、臭靈丹25g、冰片葉20g、洗碗葉20g、荷蓮豆(葉)20g,共搗爛外包,發(fā)熱時冷包,未發(fā)熱時加酒引炒熱包左手腕部、右腳踝部。每日換藥1次,連用3~5次。根可煎水內(nèi)服,每日1次,連用3日。用于瘧疾。


方3


地膽草(根)20g、三臺紅花(根)5g云南羅芙木(根)20g,水煎服。用于各型瘧疾,尤其是間日瘧和三日瘧。其中羅芙木不可少,有根治作用。每日1劑,連用5~7劑。


方4


山螞蟥20g、小田基黃20g、馬鞭草20g,水煎服。每日1劑,每日3次,連服3劑。


方5


野豌豆20g、黑草15g、小田基黃30g,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3劑。用于瘧疾。


方6


青蒿30g、馬鞭草20g、小田基黃30g,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3劑。用于瘧疾。


方7


水菖蒲20g、青蒿15g、馬鞭草15g,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3~5劑。用于瘧疾。


方8


野豌豆30~50g,搗細(xì)后用白酒燉服。每日1劑,連服3劑。用于瘧疾。


方9


天花粉20g,童便炒黃,水煎后加童便服。每日1劑,日服3次,連用3~7劑。


方10


雞肝散(枝尖)15g、地膽草15g、葉下珠15g,加適量蜘蛛殼為引,水煎服。每日1劑,連服3~7劑。用于三日瘧,寒熱往來、頭痛,當(dāng)?shù)胤Q“悶頭擺子”。


八、寄生蟲病


方1


雞屎藤30g,水煎加酒為引服。每口1劑,連服3劑,空腹服用。用于腸蛔蟲癥。


方2


大蒜1個搗爛、煙草(煙鍋油)少許、加紅糖適量,開水泡服。每日1劑,連服3劑,空腹服用。用于腸道寄生蟲、腸蛔蟲癥。


方3


雷丸10g、酸螞蟻10g,均烤黃研末,空腹時開水送服。每日1次,連用3次。

原文標(biāo)題:傳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