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醫(yī)文化 > 民族醫(yī)藥
分享到:

黎醫(yī)的診斷方式

黎族人民幾千年來,在通過生產、生活與惡劣環(huán)境、兇猛野獸作斗爭中,并借鑒外來醫(yī)學,不斷總結疾病的診斷經驗,他們的診斷方式和祖國中醫(yī)學相通相融,但更具其獨特性。黎醫(yī)對疾病的診斷方式主要有眼看、口問、耳聽、手摸及感悟五種方式,近似于中醫(yī)的望、聞、切、聽。其實,古老的黎醫(yī)中沒有中醫(yī)的切脈,手摸脈指的是額部太陽穴、頸側和小兒腹股溝青筋(血管)的搏動;感悟是指結合癥狀,綜合分析,斷定病情。主要的方式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眼看


醫(yī)者運用自己視覺器官,觀察患者全身和局部情況,如神態(tài)、氣色、形態(tài)、二便、痰及其分泌物等,以獲得疾病有關資料,作為分析臟器病變的依據,相當于中醫(yī)的望診。


1.看神。


“神”指的是精神,是意識活動和人體生命活動的外在表現,通過神志狀況面目表現,語言氣息,肢體活動的靈敏,動作是否協調等,來判斷機體氣血盛衰和疾病的輕重。如患者神志清晰,兩眼靈活,明亮有神,語言清楚,聲音洪亮,反應靈敏,動作矯健,黎醫(yī)稱為“侃呀”,“侃呀”是有神、好的意思;患者精神委靡,目光晦暗,反應遲鈍,語言無力,答非所問,聲音低微,黎醫(yī)稱為“虔兌”,“虔兌”是失神的意思,多見重病及慢性病。久病危重病患者,突然有好轉表現:言語不休,聲音響亮,兩顴泛紅或大口進食,甚至坐起來,下地行走等,黎醫(yī)把這種征象稱為“嘜”,為假的、暫時的意思,是即將絕前的一種假象,俗語稱“回光返照”或“殘燈復明”,預示病情迅速惡化。


2.看形。


看形指的是外形,包括體質、體重、面容、狀態(tài)、四肢活動等。如黎族認為肥胖就是病,他們口頭禪是:褲帶越長,壽命越短?,F代醫(yī)學證明:肥胖的人易患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又如臉細長、下巴瘦而窄、兩眼瞳孔間隔較近的此類型的人易患癆癥;而臉長并窄,兩眼瞳孔間隔較寬,易患腎病。


▲體重減輕,排尿增多,口渴不適,提示口渴癥(糖尿?。?/span>


▲消瘦伴有盜汗,五心煩熱,女性出現月經紊亂,提示癆癥。


▲“大脖子病”面顏:消瘦伴有急躁易怒、眼凸、心慌失眠,脖子增大,提示患有“大脖子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癥)。 、


▲“青筋癥”面顏:消瘦伴有發(fā)作性皮膚潮紅、腹痛及腹瀉,小青筋明顯,提示“青筋病”(肝硬化、各種癌癥)。


▲老來消瘦常見于慢性傳染病,如老年癆癥,老年寄生蟲病或慢性“橘子病”(黃疸型肝炎)等。


▲“掉肉癥”:無原因消瘦(近期明顯消瘦),伴有某個部位的疼痛或腫塊,考慮“噢呀癥”(惡性腫瘤)。


▲“腫水癥”:面部浮腫,用手按壓前額皮膚,可形成暫時凹陷。常見于腰子?。I病)、心根?。ㄐ呐K?。?,也可見于口渴癥(糖尿病)的患者。


▲“雞皮”面顏:面部出現兩眼微紅,怕光流淚,眼分泌物增多,流涕伴有發(fā)熱、咳嗽、噴嚏,全身皮膚如“雞皮”等癥狀,提示“雞皮癥”(麻疹)早期癥狀的依據。


▲“呆仔”面顏:表情淡漠,反應遲鈍,少語懶言,偶有意識不清,多見于傷寒、腦膜炎等。


▲“白嘴圈”面顏:面部充血潮紅、口鼻周圍顯得蒼白,黎醫(yī)稱“白嘴圈”,提示患有猩紅熱。


▲“黑枯”面顏:面色青灰,晦暗無光,皮膚干澀憔悴,提示患有肝病。


▲“胭脂”面容:面色晦暗,雙頰暗紅,口唇發(fā)紺,驚慌氣短,見于心根?。L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的病人。


▲“白公病”面顏:面部及全身皮膚立發(fā)呈乳白色,兩眼角膜透明,瞳孔變紅,提示白化病,此病因遺傳所致。


▲“癡呆”面顏:鼻根底平,眼裂狹小,眼向外上方斜,眼距較寬,半張口,舌尖多伸外出,多見于先天性癡呆癥。


▲“太監(jiān)”面顏:面部皮膚細膩無胡須,輕聲細語,女性化,提示無仔癥(去睪癥)。


▲“白面雞”面顏:面色蒼白無華,唇舌色淡,提示患有貧血癥。


▲“小老頭”面顏:小兒發(fā)育緩慢,身材矮小,面額多皺紋,頭發(fā)稀少,指甲萎縮,四肢消瘦,無汗但智力正常,稱為早老癥。


▲“嘴歪”面顏:一側面部表情喪氣,前額無皺紋,鼻唇溝變平,口角歪斜,行走不平穩(wěn),提示有癱癥。


▲灰病面顏:面色潮紅,興奮不安鼻翼扇動,表情痛苦見于冷熱?。ǒ懠玻┑燃毙詿岵?。


▲慢病面顏:面容憔悴,面色灰暗,蒼白,目光暗淡,多見于肝硬化、惡性腫瘤、結核病等慢性消耗性疾病。


▲“凹眼圈”面顏:面容枯槁,面色蒼白或鉛灰色,表情淡漠,目光無神,眼眶凹陷,多見于病危。


▲“雞皮”癥:丘疹色澤鮮紅,如雞皮,黎醫(yī)稱為“雞皮”癥。如“雞皮”多分布于四肢遠端,有水田接觸史,提示稻蟲?。ǖ咎镄云ぱ壮梳樇獯笮?,夜間奇癢,好發(fā)于指縫間或腹股溝等皮膚薄嫩處,提示疥瘡;好發(fā)于頸后或兩側,日久后表面粗糙,提示神經性皮炎;如粟粒大小,質地堅硬,并且多呈發(fā)射狀排列,提示扁平疣;如表面較硬,并且粗糙不平,呈棘狀,好發(fā)于手、足部,提示為尋常疣;好發(fā)于面部及背部,暗紅色、質硬、輕度刺痛,頂部常有小膿點,多見于青春期的痤疫;呈環(huán)形排列界線清楚,好發(fā)于股部內側,臀部,出汗后較癢,提示股癬。


▲“乳頭疣”:好發(fā)于外生殖器、肛門周圍,如乳頭,提示尖銳濕疣。


▲小兒出生3個月內,出現脫屑性“雞皮”癥(丘疹),口及外陰白斑,淋巴結腫大,伴有肝脾腫大、皮膚橘黃、面白無血,提示早期先天性梅毒。


3.看色。


看色指的是人體面部氣色,泛指皮膚,黏膜(唇)。黎醫(yī)認為體內發(fā)生病變必然會反映到體表,面部氣色就是這種反映的重要之一,正常人的面色微黃,略帶紅潤,稍有光澤,豐滿有彈性,為“常色”。病變后面部色澤、彈性等都會發(fā)生改變,為“病色”。


▲面色紅:為熱病急癥(如登革熱病、大葉性肺炎、猩紅熱、肺結核病、食物中毒等高熱患者)。


▲面色白:為血不足,多見慢性疾病貧血,內臟出血及營養(yǎng)不良者。如肺臟病、慢性腎炎、白血病、寄生蟲病。此外,還有出血性疾病,如經常性痔瘡出血、鼻衄、婦女月經過多等。


▲面色黃:若面顏黃色鮮明,如橘色為“陽黃”,黃色晦暗如煙熏多為“陰黃”,面色淡黃,枯槁無澤為“萎黃”。面色橘子黃多見黃疸型肝炎、膽道結石、膽囊炎、鉤蟲病及瘧疾患者。


▲面色青:多見痛癥,如肝病、心病。


▲面色黑:常見久病、重病或是臨終的征兆。如慢性腎病、心肺功能不全、肝硬化、肝癌等。


▲唇青紫:中醫(yī)稱為“紫紺”,這是溺水或藥物中毒的征象。


▲唇蒼白:營養(yǎng)不良,貧血,腸道病疾。如腹瀉、脹氣、腹部絞痛。


▲唇內黃:橘子?。S疸型肝炎)、膽病。


▲唇暗濁:是消化道及內分泌的疾病,見便秘、腹瀉、頭痛、失眠、食欲不振等。


▲局部皮膚突然變紅,色似胭脂紅,伴有局部腫脹疼痛,全身發(fā)熱惡寒,黎醫(yī)稱為“惡丹”,即“丹毒”:長于頭部,稱為“頭丹”;長于全身各部位,反復發(fā)作,游走不定,稱為“流丹”,在小兒發(fā)病,認為與胎毒有關。皮膚呈紅線伴有疼痛,提示急性淋巴管炎。


▲全身皮膚呈紅赤色,提示可能內臟出血。


▲全身皮膚潮紅干燥,雙側瞳孔散大,提示食物中毒。


▲全身皮膚暗紅,倦怠消瘦乏力,提示可能患有肝癌。


▲全身皮膚黃中透黑,黑中有晦暗,提示可能房事過度,色欲損肝腎。


▲皮膚不同部位變黑變粗,常見的部位是腋下、大腿內側和肚臍周圍,有時掌心也呈黑色,提示可能胃癌。


▲皮膚蒼白,伴有牙床、口唇、結膜都呈蒼白色,提示血氣不足,多數是患有貧血癥。


▲皮膚局部變白,界線清楚,表面無磷屑,其上毛發(fā)也變白,周圍皮膚有色素增深,曬后白斑發(fā)紅,易出水泡,提示患有白癜風。


▲兒童面色萎黃,有白斑,白色或灰白色,界線不清楚,大小如錢幣,呈完圓形或橢圓形,上覆細薄糠狀干燥鱗屑,為蛔蟲斑,提示體內有蛔蟲癥。


▲皮膚發(fā)黃,指(趾)甲及眼睛的眼白部分呈橘黃色,明顯地超出常人之黃,多數患了橘子?。S疸型肝炎)。


▲肥胖的女人皮膚黃染伴有右上腹疼痛,多見于膽痛癥(膽囊炎、膽石癥)。


▲長期酗酒者伴皮膚黃染,提示酒性橘子?。ň凭尉C合征)。


▲皮膚橘子色伴有青筋(頸靜脈)充盈或怒張,肝大,腹水,雙下肢浮腫,提示肝性心根病。


▲皮膚黃染伴有腹水,脾大、腹壁靜脈曲張,掌紅斑,蜘蛛痣,提示“噢呀病”(肝硬化)。


▲皮膚黃染伴有起病急驟,病情兇險,短期內肝臟明顯縮小,提示重癥肝炎。


▲皮膚黃染伴有發(fā)熱,全身不適或疼痛(以小腿背側明顯)有水田接觸史,提示鉤端螺旋體病。


▲皮膚黃染呈深綠或褐黃色,提示梗阻性黃疸。


▲皮膚黃染伴有短期內出現的寒戰(zhàn)、高熱大汗、脾大,精神或意識障礙,提示惡性冷熱病。


▲皮膚色素沉著,易饑餓,提示易患大脖子病。


▲皮膚色素減退伴有皮膚光滑,發(fā)亮變硬,四肢末端發(fā)紺,提示硬皮病。


▲皮膚色素減退伴有小關節(jié)紅、腫、熱、痛,晨僵,四肢小關節(jié)呈梭狀變樣,提示患有關節(jié)風(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


▲皮膚發(fā)藍,提示可能患有心根病或肺根病。


▲單發(fā)或多發(fā)性皮膚色素失落的白斑、邊界清楚、中央部有一大小不等的色素痣,提示痣性白癜。


▲局部皮膚色素沉著,表面呈茸毛狀,有地毯感,提示黑皮病。


▲顴部及額部皮膚色素沉著,稱作(黃褐斑),見于慢性肝炎、妊娠、絕經期婦女、慢性腎功能不全或婦科生殖系統疾病。偶爾見于正常人。


4.看氣。


氣指的是呼吸,看氣是觀察患者通氣是否自然通暢,呼吸幅度長短,頻率的快慢,深淺程度以及通氣的形勢及姿態(tài)。是診斷肺心臟器疾病的重要依據,通氣自然,暢順,為“常氣”;通氣不暢,快慢深淺不一,為“病氣”;停止呼吸為“斷氣”,“斷氣”是黎醫(yī)判段死亡的標準。診斷時,注意觀察通氣情況,可并雙手放在患者背部來感覺通氣的強度,有時讓患者對著盛滿水的碗呼氣,來觀察患者的通氣情況(肺活量)。通氣頻率快:為熱癥病人;頻率慢:為常見肺心(根)病,慢性疾病,或外傷胸部骨折、顱腦損傷患者;點頭通氣:多為老年慢性支氣管風,肺心(根)?。粡埧谕猓悍胃ㄐ模┎?、臨終病人。


5.看青筋(動脈血管)。


看青筋,黎醫(yī)指的是察看動脈血管。一般察看太陽穴、舌根、頸、腹部等血管的變化,作為診斷疾病的依據。如頭額青筋明顯,提示心力交瘁,壓力大;青筋凸出,可能腦動脈硬化,易中風;眼袋有青筋,提示腎虛,女性婦科病,月經不調,帶下??;舌下青筋明顯:提出心臟疾??;舌下青筋凸起:可能冠心??;舌邊有淤斑,可能心肌梗塞;鼻梁青筋明顯:提示腸胃積滯,消化不良,胃痛;腹部見青筋,可能肝病、慢性寄生蟲??;小腿青筋怒張、彎曲,表示下肢靜脈曲張。


6.看二便。


黎醫(yī)認為人體大便色和質的改變與疾病有著密切的關系。健康人的大便呈棕黃色,這是食物在消化和吸收過程中的必然結果。由于從食物入口到大便排出,需要許多臟器的參與,臟器的病變,可使大便發(fā)生改變,仔細觀察大便的色與質,可以了解體內諸多器官的病變,尤其是消化道的功能。如大便次數增多,呈稀水樣或雞蛋湯樣,或有黏液及泡沫,有腥臭味,提示腹瀉??;大便含有泡沫,見于小腸炎;果醬樣,提示腸套疊;黃水樣,可能腸壞死發(fā)生;綠色稀水樣,常見小兒菌痢。大便為黑色柏油樣,提示有胃出血;大便為鮮紅色,多是肛裂,血痔出血等;大便為白陶土樣,提示內臟器官損傷;而大便次數減少,排便時費勁,糞便干硬,甚至表面帶血,這提示便秘,易患痔瘡。


二、鼻嗅


鼻嗅是醫(yī)者運用嗅覺器官,對患者的開聲,分泌物,排泄物等通過經驗進行辨別,得出診斷結果。黎醫(yī)認為人體內臟的病變都會通過各種途徑把信息反饋出來,如肝肺胃的病變可以從開聲及疾中獲??;腎臟的病變可從尿中獲取;胃腸道的病變可從嘔吐物排泄物中獲?。辉\斷時注意氣味的種類、程度。身上散發(fā)出常見的有爛蘋果味多為口渴癥(重癥糖尿?。?;氨氣味表示腰子??;烤面包味多為傷寒;生肉味為黃熱病;燙雞味可能患上麻疹。


三、舌嘗


舌嘗是醫(yī)者用品嘗的方式來診斷患者的疾病。品嘗物主要有患者分泌的汗、淚及排泄的尿液;品嘗時注意酸堿、咸淡程度及甜度。如品嘗汗液注意咸、淡程度,“咸”表示機體旺盛、亢奮;“淡”表示體弱氣虛;如尿液品嘗往往取新鮮尿液一小滴滴在甲面上,觀察尿液的顏色變化,再嘗試,或加溫后再品嘗,如有一定的甜度可診斷為“口渴癥”(糖尿?。?。


1.尿。


水從口流入到變成小便的排出,要依靠許多臟器的參與。因此,小便的顏色、味道及量的改變不僅可反映泌尿系統本身的疾病,而幾乎全部的人體異常都可使尿液變化。如米湯尿:尿白如米湯,是絲蟲病的主要癥狀之一。藍色尿:可見于惡性?。ɑ魜y、斑疹傷寒);濃茶尿:尿黃如濃茶、提示肝臟或膽囊有病變;醬油尿:尿黑如醬油多見于惡性“冷熱病”患者;無色尿:可能患了“口渴癥”或“多尿癥”(糖尿病或尿崩癥紅色尿:黎醫(yī)稱為血尿,多見于急性腎病癥、結石等或劇烈運動后也會引起血尿;膿性尿:多見于淋?。ò橛胁粷嵭越皇罚欢嗄颍撼綍r飲水過多外,常見的有口渴癥(糖尿病、尿崩癥等又如泡沫尿:取新鮮尿液一杯,邊加熱邊攪拌,有明顯氣泡者可診斷為糖尿病。


2.味。


黎醫(yī)從患者口感變化,分析判斷疾病。正常人的口感是清淡無味的,但要注意正常人進食后某些食物會改變口感和患者病變的區(qū)別。


苦:多見于膽囊炎與膽道蛔蟲癥或某些癌癥病人。甜:提示可能患有口渴癥(糖尿?。?。


酸:胃炎。


咸:多見于慢性咽炎、口腔潰瘍患者或者腎病。淡:久病患者或慢性病。


辣:多見于“頭風癥”或“鬼神病”(高血壓或神經官能癥)。


臭:多見于牙周炎、口腔潰瘍、齲齒或者咽喉部、鼻腔有病癥或者病灶。如汗液腥臭味可能患有肝硬化,腋下臭汗為狐臭;嬰兒大汗且無味,提示佝僂病,牛尿味為先天性腎病。


痰:健康的人如果痰量少,隨口而出,顏色清而透明,表明人的機體肺、氣管、支氣管、咽喉部正常無病。但當這些器官發(fā)生病變時,痰液的量、顏色、稠度、氣味等就會發(fā)生變化,用肉眼仔細觀察痰液變化,就可辨別疾病。


如白色痰可見于“咽喉風”或“氣管風”(咽喉炎、氣管炎);紅色痰,表示痰中有血液存在,可能“咽喉風”或“氣管風”出血;黃色痰,表示呼吸有感染;鐵銹色痰,見于肺根?。ù笕~性肺炎);膿性痰,多見于肺膿瘍、支氣管擴張或肺結核空洞、肺癌晚期;黏液性痰,多見于上呼吸道感染;血性痰,痰中帶鮮紅血絲,多見于“癆癥”;長期痰中帶血,伴有胸痛、乏力、消瘦,可能患上“肺噢呀”(肺癌)清晨起床后第一口痰中帶血絲,可能患上“鼻噢呀”(鼻咽癌)。


四、耳聞


主要是聽取患者或患者家屬對病情的陳述,如起居、飲食、生活習慣、婚姻、月事、二便、既往病情、不良陋習(嗜煙酒、檳榔等)以及發(fā)病時間、疼痛的部位、輕重、大小和發(fā)病的過程。同時,也聽取患者開聲情況、聲音的洪亮程度,聲帶是否嘶啞變調;呼吸道疾?。ㄖ夤堋⒎尾垦装Y)可聽取咳嗽的頻率,聲音的變化(鳥鳴、貓叫、犬叫樣、金屬撞擊聲等),如咳嗽聲音響亮,尖銳,無痰多可為早期氣管炎、支氣管炎或咽喉炎;聲音低沉、渾濁多為肺炎或后期支氣管炎,咳嗽聲音如金屬撞擊音,可能為肺結核。咳嗽呈陣發(fā)性鳥鳴樣多為支氣管哮喘;而犬樣咳嗽見于縱隔腫瘤,主動脈瘤,咳嗽無聲見于聲帶水腫及危重,衰竭患者。干咳見于呼吸氣道病變,非典型貓喘或過敏性氣管炎。白天咳嗽見于支氣管炎,肺炎晚間咳嗽頻繁見于氣管炎。單咳常見于喉炎,肺結核早期。連續(xù)咳見于慢性氣管炎,支氣管擴張或肺結核,有空洞者,咳嗽伴劇烈胸痛者多為肺癌晚期。


五、手摸


黎醫(yī)在診斷時,對醫(yī)者要求做到眼看、嘴到、耳聽、手摸。手摸是診斷疾病過程中最后關鍵一步,手摸主要摸患者疼痛的部位、程度;腫塊的大小、界限,移動度和疼痛方式以及局部病灶的皮溫、肌肉彈性等。手摸一般由外到內、由輕到重、由上至下的原則。頭部主要摸太陽穴脈;頸部有無包塊、頸動脈的搏動;腹部有無膨脹、硬塊以及四肢的活動情況,如跌打損傷、骨折等。視病情除手摸外,可捏、壓、擠、扭、撾、刮、敲、刺等方法。手摸相當現代醫(yī)學中的“觸診”,但有別于中醫(yī)的“切診”,古老的黎醫(yī)沒有中醫(yī)切脈的做法,僅通過摸太陽穴、頸、腹股溝動脈的搏動來了解病情。如動脈的搏動快而有力,可能患有熱癥。如皮膚通紅,有熱感多為癰、膿皰、丹毒、急性蜂窩組織炎;局部皮膚冰冷感覺可能為脈管炎或肢體動脈栓塞;皮膚松弛彈性降低多見于嚴重脫水或慢性消耗性疾??;幼兒皮膚萎縮,伴有毛細血管擴張,可能患了干皮癥;皮膚彈性增強,且堅硬呈皮革樣提示為硬皮?。恢w水腫,按之凹陷多為腎病、營養(yǎng)不良、骨膜炎、孕婦水腫、心根病、口渴癥等。


1.腹。


人體臟器的病變大多從腹部上體現出來,正常人腹部平軟,無包塊壓痛。如腹皮薄,表明體質虛弱。皮膚松弛,彈性消失,見于年老體弱者;右上腹腹壁緊張,按之疼痛,多見于“肚子風”(急性膽囊炎、闌尾炎);上腹部膨隆,右腹部摸到硬塊,見于“噢呀癥”(胃癌、肝硬化、肝癌等);腹部因腹水腫脹,皮膚發(fā)亮無腹紋提示危癥;右下腹明顯低凹提示腸套疊;右下腹腫塊為闌尾炎穿孔并膿腫;包塊多為半球隆起,平臥后可納,提示“疝風”(疝氣);小兒腹部摸團狀物可能為蛔蟲病或腸梗阻;全腹膨隆,一是胃腸脹氣,二是腹腔積水,三是巨大包塊;陣發(fā)性急性腹痛,腹脹,嘔吐提示急性腸梗阻;刀割樣腹痛,常見于胃穿孔、膽囊穿孔;右下腹壓痛,常見于闌尾炎等;兒童經常性腹痛,可能是蛔蟲??;暴飲暴食后上腹痛,常見于急性胃炎;突然上腹部劇烈疼痛,或疼痛呈帶狀向左側背部放射,并伴有惡心、嘔吐或發(fā)熱提示急性胰腺炎;腹痛伴有血便,多見于痢疾、腫瘤;腹痛常于排便后減輕提示急性腸炎;青壯年經常性燒灼樣腹痛,見于“腸胃風癥”;中老年上腹部飽脹,食欲減少,進行性消瘦,見于胃癌早期;腹部一側疼痛,見于腎石癥或腎臟疾病。


女性下腹部疼痛,多見于“女人病”(如卵巢膿腫、扭轉、急性輸卵管炎、盆腔等);壓痛,多見于女人(子宮、盆腔炎);年輕女性月經前下腹部疼痛,見于痛經;妊婦腹痛呈陣發(fā)性,有下墜感,伴有陰道流血,為“流仔癥”。


2.眼。


黎醫(yī)認為眼不良,臟必有病。看眼睛除看眼神外,還對外形顏色動態(tài)等方面變化,若眼袋浮腫如臥蠶狀就是水腫;眼窩下陷多為惡氣攻身;眼睛赤紅干澀,多屬肝血不足,肝風熱;眼白金黃為橘子癥;眼球不動、瞳孔放大,是精氣喪盡,沒藥可救。若肝有毛病,人可會眼神無光,無精打采,魂不守舍?!澳俊痹诶栳t(yī)診斷地位最高,只要眼睛沒病,視力正常,可以說明身體健康。也是中醫(yī)常說的“肝開竅于目”,《素問·五臟生成篇》說“肝受血而能視之道理”。


▲單眼外斜,常見于口渴癥(糖尿?。?。


▲眼睛內斜,常見于頭風(高血壓)。


▲雙眼外斜,常見于癌癥、中毒。


▲目珠微陷,常見于臟腑的精氣已衰;下陷,常見于精氣衰盡。


▲眼皮抽搐,多是由于視疲勞、睡眠不足、精神緊張。


▲眼皮上有暗紅色或鮮紅色的斑塊,常見于毛細血管瘤。


▲眼瞼紅腫(粒狀),此為麥粒腫。


▲眼瞼結膜蒼白,多為貧血或慢性病。


▲眼瞼浮腫,睡眠不足,可見于眼前部炎癥、心臟病、腎小球炎等疾病。


▲“黑眼圈”多是因過度疲勞、睡眠不足或房事過度引起。與婦女月經、帶下病也有明顯的關系。


▲小孩雙瞼輕度紅腫,有與面部和皮膚疹相同的典型皮疹,淚道可能阻塞,瞳孔對光反應遲鈍,提示風疫。


▲新生兒眼瞼腫脹,伴有結膜出血并排出大量膿液,見于淋病。


▲上眼瞼呈現濾泡,其內含有黃色膠樣物,提示沙眼。


▲上眼瞼攣縮、瞬目減少,常見于大脖子?。谞钕俟δ芸哼M癥)。


▲眼瞼(多見上眼瞼)隆起黃色斑塊,易患心血管疾病。


▲結膜水腫,見于腎病。


▲結膜廣泛性充血,見于彌漫性結膜炎。


▲球結膜自發(fā)性出血,伴有高血壓史,提示動脈硬化。


▲小兒鞏膜呈橙黃色,眼瞼發(fā)紅,疼痛,流淚,見于黃疸型肝炎。


▲虹膜橘黃,為肝炎和黃疸的表現;虹膜上出現褐色斑點兒,在小兒多為腸蛔蟲??;虹膜上有細血管淤血,多見于高血壓動脈硬化病人。


▲虹膜上白環(huán),見于高血壓、低血壓、動脈硬化的病人。


▲虹膜上黑線,提示慢性腎病。


▲單眼球凸出,常見的是腦腫物;雙眼球凸出,目光發(fā)亮,提示大脖子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癥)。


▲眼球凹陷,多見于身體嚴重消瘦者或重病患者。


▲白眼球常有片狀出血,是動脈硬化(特有信號)。


▲白眼球呈白色,提示中重度貧血。


▲白睛血管呈樹葉葉脈狀走向或呈螺旋狀彎曲怒張,顏色鮮紅應警惕癌癥。


▲白睛顏色蒼白無光呆滯晦暗或黃染應警惕癌癥。


▲白睛呈藍白色(主要見于兒童和婦女),這是貧血的表現,凡患中度、重度貧血的患者,其眼白睛都呈藍白色。


▲白睛充血變紅,有分泌物、發(fā)癢、異物感,多由細菌、病毒感染所造成的。


▲白睛上無外傷史,常出現血片,提示易患“頭風癥”(高血壓、動脈硬化,尤其是腦動脈硬化的信號);白睛上常有小紅點出現多見糖尿病患者;白睛上出現綠點,多半是患有腸梗阻;白睛變黃,提示“橘子癥”()黃疸)


▲白睛肝征:指白睛內下方(3、4點鐘間),毛細血管呈充血、擴張,呈青色者,可診斷為肝炎。


▲白睛胃征:指白睛內下方(6點鐘處),毛細血管呈充血、擴張,呈黑色者,可診斷為胃病。


▲白睛肺征:赤脈貫瞳,在眼白睛部有充血樣血脈貫人瞳孔。這是瘰癘病的特有體征。赤脈不入孔為輕者,單一赤脈入孔為重者,數條赤脈入孔為較嚴重。


▲白睛瘧征:白睛的毛細血管末端彎曲部,顏色較獨特,或黑色、紫紅、青紫、棕色、銀灰色等斑點,形狀有圓形、橢圓形、三角形等,直徑1~4mm大小,可診斷為瘧疾病。


▲白睛蛔征:白睛上的小血管頂端和旁邊,有青黑色、紫褐色形圓的斑點,如大針頭大小,可診斷為蛔蟲病。斑點大為成蟲,斑點小為幼蟲;斑點數多為蟲多,斑點數少為蟲少。


▲白睛痔征:指白眼珠上5、6點鐘間部位附近有由下向上行走的擴張、彎曲、充血的血管。顏色有鮮紅淡紅,或紅中帶黃紅中帶黑等,據此可診斷痔瘡。痔征現于左眼為肛門左側有痔核;現于右眼為肛門右側有痔核。


▲報傷眼征:白睛出現青紫色血絡浮起,在血絡末端有淤血點,稱為“報傷眼征”。淤血點顏色較黑,如針尖大小,提示體內有傷。以瞳仁水平線為準,報傷點在水平線之上,主要表示腰、背部及上肢有傷;報傷點在水平線之下,主要表示下肢有傷;報傷點在左眼,表示身體左側有傷;報傷點在右眼,表示身體右側有傷;報傷點下的血絡明顯擴張、彎曲,提示疼痛較為劇烈。報傷點色黑而沉著,如小芝麻,提示內傷出血,病情重;報傷點色黑,周圍有色淡如云,無規(guī)則,病情較嚴重。


▲藍色鞏膜是診斷缺鐵性貧血的敏感特征。


▲白眼出現藍色、灰色或黑色斑點,提示腸蛔蟲病。


▲白眼出現綠點,提示腸梗阻。


(1)“公仔”(瞳孔)。


正常人的瞳孔圓形,芝麻大小??纱罂尚。庥^可見一成像人影,黎醫(yī)稱為“公仔”,是黎醫(yī)判斷病危和死亡的標準。黎醫(yī)認為察看“公仔”的變化,可以了解人休的健康狀況。


如“公仔”變白,提示白內障。變紅,見于眼外傷或眼內出血的病人。淡綠,見于青光眼的患者早期;發(fā)青,提示青光眼。


“黑蒙貓眼”,為眼科惡性腫瘤。


“公仔”呈針尖樣大小,對光有輕微反應,常見于腦病變。兩側大小不一,見于眼外傷,伴走路跛行,提示腦出血、腦血栓。擴大伴有發(fā)作性四肢強直性抽搐,見于癲癇發(fā)作狀態(tài);伴有多汗,常見于“大脖子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癥)。對光反射遲鈍,常見于腦血管意外、腦膜炎或病人已瀕臨死亡;對光反射消失,“公仔”充分散大,為死亡之兆。


(2)視力。


正常人的視力應是清晰、反應靈敏的。視力漸漸下降、模糊,常見于“眼內包”(白內障)、青光眼;急劇下降,常見于“頭風癥”(高血壓)、“口渴癥”(糖尿病)等;綠視,多為癲癇發(fā)作的早期癥狀。變視,患者呈發(fā)作性視物動態(tài)變化,如上下、大小、多少等,伴有眩暈,常見于癔癥和中毒;眼睛癢澀,最常見的是沙眼;奇癢,為結膜炎。眼睛痛常有頭痛,常見于“頭風癥”(高血壓)、高熱病等;小孩初期怕光,流淚,眼瞼發(fā)生水腫,并可在眼瞼處見到水珠樣泡疹,視力減退,見于水痘;目光呆滯,眼睛混濁,反應遲鈍,常表現為過度的興奮、煩躁,見于精神病。


(3)淚。


淚液分泌過多,常見于某些全身疾?。ㄑ装Y、甲狀腺功能亢進癥);淚少,可見于沙眼;“鱷魚淚”:咀嚼食物時會流淚,多見于面癱癥。


3.耳。


耳廓皮膚是體表的一部分,耳廓是體表外竅中的熒光屏,是人體信息輸入最強、最集中的地方之一??梢园讯扔鳛榭s小了的人體身形,是人體各臟器的縮影,人體各器官、各部位于耳部皆有集中反映點,當人體內臟的器官或組織發(fā)生病變時,在耳廓的特定部位就會產生相應的變化和反應。因而,通過望耳可以窺知內臟的疾病。望耳,黎醫(yī)主要看耳的色澤及耳內的情況。如耳輪干枯焦黑,無色澤,屬危癥;耳背紅絡,多見麻疹先兆;耳根發(fā)涼為瘧疾、傷寒。耳出現白、黑或青都屬病象即腎精虧損。俗話說:腎虧則耳鳴,人到老年腎氣衰弱則見聽力減退。耳輪紅潤表示腎臟功能好,身體健康。


▲望耳診傷,耳殼上出現鮮紅或紫色的絲狀紅筋或斑點兒,壓之不散者,為診傷耳征。右耳提示右側半身有傷;顯示左耳,提示左側半身有傷;顯示耳殼上半部,提示背部有傷;顯于耳殼下半部,提示胸部有傷。


▲耳廓淡白無血色,多見于貧血、失血癥或慢性消耗疾病。


▲耳青黑,常見于劇烈疼痛者;耳枯萎而薄,提示腎氣竭盡,屬危候;耳薄且白,提示腎敗,見于垂危病人。


▲耳廓紅腫熱痛,繼而化膿潰爛,甚至斷落、缺損、畸形,提示爛耳瘡。


▲耳廓發(fā)黃,多見于肝膽疾病;顏色加深,呈鮮紅或暗紅色,見于急性熱病或伴有紅腫熱痛,可見耳有炎癥。


▲耳廓出現隆起,小似芝麻,大如黃豆,常見各種頭痛、肝癌、膽結石、宮頸癌、子宮肌瘤或慢性膽囊炎。如出現片狀隆起,提示有痛經、脂肪肝、慢性肝炎、淺表性胃炎、肥厚性胃炎、腸功能紊亂或肥大性鼻炎。


▲耳廓相應部位出現點狀或片狀凹陷,見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出現線形凹陷,多見于耳聾、牙缺損或冠心病。


▲耳廓局部皮膚出現點狀或水皰樣丘疹,高過皮膚,并有顏色變化,常見于急、慢性器質性疾病或過敏性皮炎;如丘疹為點狀或點片狀,常見于膽囊結石、支氣管炎、腹瀉等;如丘疹呈“米”字樣狀排列,可能為心律不齊、不完全性左、右支傳導阻滯等。


▲耳廓牽扯痛,見于外耳道炎。


▲耳輪干枯、焦黑,提示糖尿病。


▲耳垂部有腫物,發(fā)展緩慢,且觸之有堅韌,提示皮脂腺囊腫。


▲耳垂色青,為房事過多的表現。


▲耳垂受寒后變?yōu)樽霞t色,并腫脹,易患糖尿病。


▲耳痛,耳內有膿性分泌物流出,常伴有畏寒、發(fā)熱、頭痛等,提示急性中耳炎。


▲耳內流水,可見頭顱外傷性骨折以及慢性化膿性中耳炎顱內并發(fā)癥。


▲耳內流血,常見顱腦耳部外傷引起。


▲耳朵深部疼痛劇烈,常見于腮腺炎、化膿性中耳


炎、舌癌、喉癌等。


▲外耳痛,常見于耳部的外傷或外耳的急性炎癥(如外耳道癤腫、耳廓化膿性中耳炎)。


▲外耳道呈局部紅腫,凸起如米粟大小,稱為“耳癤”。若外耳道呈彌漫性紅腫,稱為“耳瘡”。


▲外耳道長期有膿性的惡臭分泌物,提示慢性化膿性中耳炎。


▲外耳道長期有漿液分泌物,無臭味,提示慢性漿液性中耳炎。


▲耳鳴,見于神經衰弱、耳部疾?。ㄈ绠愇?、炎癥、耳膜穿孔等)、全身疾?。ㄈ缃Y核病、膽囊炎、糖尿病、慢性氣管炎等)及藥物中毒。


4.口。


黎醫(yī)認為口唇為人體第一門戶,是進食的第一關卡,與脾胃關系密切,消化功能正常,口味就好,食欲佳,身體健康,相反,口唇乏味,食欲減退,人就會營養(yǎng)不良,面黃肌瘦。口唇的顏色潤澤與否,與全身血氣是否旺盛完全有關,由于脾胃為氣血之源,所以口唇的色澤是否紅潤,不但是全身氣血反映,也是脾胃化水納精的微功能狀態(tài)反映。口唇淡白多為體弱多虛,青紫內傷血淤、干裂、邪火等或火熱、口角流涎,多為小兒發(fā)育不佳或積蟲,口唇歪斜為中風偏癱,口舌干燥,為胃熱積盛。


▲口顫,指口唇上下振動,呈寒栗鼓頜之狀,常見于瘧疾初期。


▲“口歪”,見于中風病人。


▲口噤,指口閉難以張開,牙關緊閉??卩洳徽Z并抽搐者,為痙病、驚風。


▲口攝,唇口閉且縮變窄變小無法開合,見于破傷風,多難治。


▲口張,即口開無法閉者,為癇癥或危絕癥。


▲口動,口開合頻繁無法閉者,為氣將亡絕。


5.牙齒。


察看牙齒應注意色澤、潤燥形態(tài)等幾方面。如病重而牙黃枯落,為骨絕癥;齒疏脫落,伴有牙齦充血水腫,見于牙周炎;上中切牙間隙增寬,其切緣中央呈半月形凹陷,提示先天性梅毒;兒童磨牙多見于蛔蟲病,神經發(fā)育不良;牙齒稀疏,多見于缺鈣、體弱;單牙間隙變寬,多見于“口渴癥”(糖尿?。?、“大脖子病”(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喝冷飲時感到牙痛、牙酸,常見于齲齒、牙本質過敏;牙齒折斷,是由外傷引起。牙齦淡白,多見于失血性疾病,貧血、慢性肝炎以及消耗性疾??;牙關緊閉,多見于癔癥、破傷風、癇癥、狂犬??;黏膜疹,頰黏膜充血、腫脹,并伴有小出血點兒,常為雙側對稱性發(fā)生。見于風疹、猩紅熱及某些中毒;頰黏膜上出現藍黑色色素沉著斑片,常見于多褐色斑點,為冠心病之癥相;頰黏膜潰爛,多見于衰老的病兒或老年病人,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和抗癌藥之后,見于慢性復發(fā)性口瘡、鵝口瘡等病。


口角流涎不止,口眼歪斜,見于卒中病或見于半身不遂;吞咽困難,常見于咽炎、扁桃體炎、食管炎、頸椎病、食管狹窄;當吃油膩性食物后,感到右上腹部脹痛,并放射到右肩背部,常見于膽?。灰姷接湍伨蛺盒?,身體困倦,尿色如濃茶,眼白發(fā)黃,提示橘子??;進食后腹脹加重,平躺有緩解,常有噯氣,時有腹瀉或便秘,身體較為消瘦,可能為胃下垂;饑餓時上腹有隱痛,有吐酸水,進食后有緩解,提示胃炎、胃潰瘍;嗜水如命,為尿崩癥。


6.開(聲)


正常人聲音清晰、洪亮有力。如出現譫語,患者神志不清,胡言亂語而聲高有力。多見于各種熱癥病人;獨語,指自語喃喃,無人時語,見人即止,首尾不續(xù),是心神失常所致??梢娪谛牟?、癇癥,或久病虛弱,神不守舍的病人;贅語,說話啰唆,且詞不達意。多見于智力差的病人;突然說不出話,可見于卒中;聲音嘶啞,常見于癔癥、喉結核、用聲過度、急性咽炎、甲狀腺癌、重癥肌無力、喉頭水腫,手術或外傷引起喉返神經麻痹或損傷;聲音嘶啞,伴有平時發(fā)音過多,常見于聲帶息肉,或職業(yè)性聲音嘶?。话橛锌人?,鼻塞、咽痛、有異物感,提示急性喉炎;聲音嘶啞,伴有頸淋巴腫大,質硬不活動,常見于頸部、喉部惡性腫瘤;發(fā)音變粗,且低沉或嘶啞,常見于甲狀腺功能減低癥;驚呼或呻吟,常見于高熱神昏,精神失常;失聲,見于久病或癔癥。


7.舌。


中醫(yī)古書《靈樞·脈度》指出“心氣通于舌,心和側舌能知五味”??瓷嘀呐K。舌主要看舌質和舌苔兩方面的變化,舌白淡表示氣血虛弱陽氣不足;舌火紅(中醫(yī)稱為絳舌)常見久病重病之人;舌肥厚青紫暗紅為久病后中毒;舌瘦小薄弱為體弱多病,營養(yǎng)不足;舌芒刺舌邊者為肝膽熱,舌中為胃腸熱;舌硬多為中風征兆;舌瘺為體弱多??;歪舌為中風或中風先兆;吐舌疫毒攻心或正氣已絕,小兒常見大腦發(fā)育不良。


舌苔:黃苔為熱,白苔為寒,灰苔為虛,黑苔為實。如患者舌淡苔白,臨床表現為心慌氣短,頭昏眼花,四肢無力,面色光白,自汗少氣,肢冷不溫;腫脹舌,舌體充血腫脹,舌質是藍紅色,則是肝硬化的特異性表現;胖大舌,多見于腎病及內分泌功能低下的患者;芒刺舌,即舌生芒刺,常見于高熱;瘦薄舌,慢性消耗性疾病,多半有全身消瘦;歪斜舌,下神經麻痹或局部面神經麻痹所致。伴有半身不遂,則為偏癱;牛肉舌,常見于惡性貧血的病人;顫動舌見于高熱。

舌質:色紅且疼痛,見于肝病、惡性貧血;舌質過分發(fā)紅呈紅舌頭,常見于高熱、化膿性感染、敗血癥;舌質淡嫩,提示氣血虛弱;舌質淡紅或紅絳剝落,見于糖尿病;舌質呈粉紅色,為吸收不良、貧血。


舌苔干燥,呈暗褐色,見于尿毒癥、重癥感染;薄苔、潤苔者,提示病情輕;厚舌苔、干燥苔,提示病情重;黑苔,常見于疾病的嚴重階段,各種癌癥病人,有些慢性病人,如尿毒癥、惡性腫瘤等,在病情惡化時,也會出現黑苔,這是病情危急的征象;白苔,見于哮喘、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癥病人;黃苔,提示淺表性胃炎、胃潰瘍;灰苔,即淺黑色,為體弱再兼有熱性病,或久病消化不良癥的體象;舌苔呈褐色,常見于腸梗阻;舌根及中心部舌黃、厚膩,舌尖及緣呈紅色,見于傷寒、長期高熱性疾??;舌苔太少,提示體質虛弱。


8.鼻


黎醫(yī)認為鼻的嗅覺與喉部發(fā)音都是與肺氣的作用有關,如鼻的嗅覺靈敏,肺氣靈敏,呼吸通順。古醫(yī)書《靈樞·脈度》指出:肺氣通于鼻,肺和鼻能知臭香。黎醫(yī)認為是惡氣襲侵,多從鼻喉而入,人體才能生病。因此,肺的病變也多見于鼻。諸如鼻塞、流涕、噴嚏、喉癢、音啞和失音等現象。望鼻,主要是望鼻內的分泌物和鼻的外形。如鼻根肥大,多為慢性鼻炎;鼻尖通紅為體虛內熱、邪氣襲身;鼻涕清流,多為外熱內寒;鼻涕渾濁則屬內熱;久流濁涕有腥臭味為鼻竇發(fā)炎;鼻翼煽動多見肺熱,是呼吸衰竭而出現的喘息危癥。


▲鷹鉤鼻子,易患肺癌和喉癌;鼻子大而肥的人,最易患結腸癌和胰腺癌。


▲鼻子尖挺,易患肝癌和乳腺癌等。


▲鼻堵塞,見于感冒、鼻炎、鼻竇炎、鼻息肉、惡性腫瘤或鼻腔異物。


▲鼻腔分泌漿液性分泌物,見于慢性鼻炎。


▲鼻腔分泌水樣分泌物,見于急性鼻炎早期、過敏性鼻炎發(fā)作期。


▲鼻腔分泌物呈黃色干痂,且惡臭,見于慢性萎縮性鼻炎。


▲鼻孔奇癢,可見于腦腫瘤。


▲鼻孔內緣紅,鼻中隔潰瘍,見于梅毒。


▲成年人不明原因的鼻塞,分泌出血絲樣分泌物,伴有咯血,提示鼻咽癌。


▲鼻出血:伴有少尿、浮腫、高血壓及腎功能損害,提示腎功能不全。


▲鼻出血:伴有高熱,見于急性熱病。


▲青春期女性周期性鼻出血,提示倒經(即月經表現為鼻流血的形式)。


▲鼻音:見于傷風感冒、鼻腫瘤或慢性鼻炎。


9.肚臍。


臍,俗稱“肚臍”,黎族稱為“肚前”。位于人體腹部中央,是人體上下左右交之黃金分割點。黎醫(yī)認為:臍在胚胎發(fā)育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是人體腹壁的最后閉合處,內臟器官的病變往往會引起臍的變化(如臍的大小、凹凸、色澤、狀態(tài)等),是人體的重要敏感點、生命點。


▲向上形肚臍,即臍眼向上延長,呈三角形狀,提示胃、膽囊和胰腺的情況不佳。


▲向下形肚臍,即臍眼向下延長,呈倒三角形狀,提示可能患有便秘、胃下垂、慢性胃病。


▲臍眼淺而小,表明體內激素分泌不足,身體較為虛弱,經常感到渾身乏力。


▲海蛇形肚臍,即靜脈擴張使肚臍的周圍如海蛇纏繞一般是肝硬化等肝臟疾病較為常見的征兆。


▲偏右形肚臍,易患肝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


▲偏左形肚臍,見于腸胃功能不佳,易患便秘等。


▲突出形肚臍,提示腹內有大量積液。


▲肚臍深凹,又稱臍陷,多見于體質虛弱及慢性虛性病患者,如泄瀉癌癥病后期等,或見于久泄元氣將脫及暴吐之后。


▲肚臍突然內陷,多見于小兒瘟疫染身毒邪內陷之癥。


▲肚臍突出,腹部膨脹,多見于肝硬化病人,肚臍部潰爛堅硬,固定而突出,多見于癌癥。


▲腫脹病人出現臍突,為危癥之一。


▲以臍部為中心,腹壁青筋向四周怒張,也稱“蜘蛛痣”,見于肝硬化腹水病人。


▲新生兒臍部紅腫,伴有膿水流出,見于臍炎。


▲臍周圍皮膚有紫色斑塊,大小2cm,可能肝癌。


▲肚臍與肉相離,提示病危。見于心火重,腹中積熱,提示有便秘,可能患有痔瘡。


▲臍壁薄,色澤枯晦,為病態(tài)。


▲肚臍顏色赤紅,見于心火重,腹中積熱,提示有便秘,可能患有痔瘡。


▲肚臍顏色枯黑,為人體精氣耗盡,命火將絕。


▲肚臍顏色發(fā)黃,并有油性分泌外物滲出,提示易患高血壓、糖尿病。


▲肚臍顏色發(fā)青,為痛風、痹癥。


▲肚臍顏色發(fā)紫,色澤枯晦→提示腹腔積水或腫物。


10.指(甲)。


指(甲)在黎醫(yī)診斷疾病中至為重要,認為指(甲)變,內臟必有病,有看指(甲)知病八九十的說法。手指是人體上肢的末端,氣血流注到此而復回。人體的十個手指(甲)雖然是一個相對獨立的部分,但包含著人體全身的生命信息。五個手指頭都可相對反映不同年齡段的體質狀況。拇指多反映幼年期的體質狀況,主管全身;食指多反映青年期的體質狀況,主管大腦、心臟的生理變化;中指多反映壯年期的體質狀況,重點反映胃、肝、膽、胰、腸道等消化系統的生理變化;無名指多反映中年期的體質狀況,主管胸部、肺等呼吸的生理變化;小指多反映老年期的體質狀況,反映腎臟、腰部疾病和男性生殖系統的生理變化。五指中如果有一個手指頭明顯瘦弱,多提示其相對應的年齡段的體質較弱和其主管的部位、器官功能差或可能發(fā)生病變。


▲方指:手指末節(jié)呈方形,見淤暗,表示患有結石,神經衰弱癥。這種人情緒不穩(wěn)、多汗、易急躁,易患感冒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細長指:指形細長,顏色蒼白,指顯無力。提示脾胃功能不好,情緒易抑郁且多愁善感,有偏食傾向,或甲狀腺機能低下者。


▲竹節(jié)指:各指關節(jié)突出,使整個手指形如竹節(jié)。提示易患呼吸、泌尿系統疾病。


▲湯勺指:手指末節(jié)頂端寬大,整個手指狀如湯勺。這種人易患高血壓、心臟病和腦血管病。


▲蛇頭指:末節(jié)指關節(jié)突出,指節(jié)端部形成尖緣,手指如蛇頭身,提示易患心臟病呼吸系統疾病。


▲鼓槌指:整個末節(jié)指節(jié)圓粗突出,皮膚粗糙,形如鼓槌,這種人易患慢性呼吸系統疾病及循環(huán)系統疾病。如肺癌、肺心病、肺結核、慢性肺氣腫或先天性心臟病等。


▲圓錐指:指形圓長,指端稍尖,形似圓錐樣,表示免疫低下,易感冒。


▲梭形指:指中間關節(jié)粗大突出,整個指頭形成中間寬,兩頭窄。提示易患耳疾、骨質疏松和神經系統疾病。


▲粗短指:指粗而短,指掌豐滿,提示易患高血壓、肝病及腎病。


▲手指腫脹伴有劇烈疼痛,提示化膿性腱鞘炎。


▲手指彎曲受限,提示慢性腱鞘炎或骨關節(jié)炎。


▲手指關節(jié)腫脹、兩頭小、中間大,像織布的梭子,不能伸直、疼痛、早晨嚴重,提示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


▲手拇指和其他手指接觸不靈活,動作較慢,提示小腦有病。


▲手拇指節(jié)短而硬,不易彎曲,常見于中風、心臟病、高血壓性頭痛。


▲食指蒼白而瘦弱,提示肝膽功能差。


▲無名指瘦小偏彎曲,見于神經衰弱或泌尿系統疾??;蒼白細小,腎臟、性功能欠佳;功能差,見于神經功能差,多為癲癇、啞巴、慢性風濕熱等患者。


▲指尖纖細,體質較弱的人,易患胃下垂或其他胃病。


▲指端紅腫疼痛,見于化膿性指頭炎。


▲閉目站立、雙手平伸顫抖,多見于“大脖子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癥)。


▲小指短、子宮小,胎兒不幸。


11.甲。


在海南島民間流傳:漢看手紋黎看甲。意思是漢人是看手紋知命運而黎族則是看指(趾)甲曉健康。人們常說“眼睛是心靈的門戶”,那么指甲則是傳遞健康信息的窗口。黎醫(yī)根據多年經驗,把指甲功能劃分為:拇指甲主頭、頸;食指甲主胸、背部;中指甲主腹部、腰部及其相連的器官;無名指甲主臀部、大、小腿;小指甲主性生殖器官、足。雙手兩側對稱。如指甲部分塌陷可能是甲亢病、貧血和肺癌或糖尿病征兆。指甲脫落則可能是熱病,嚴重的糖尿病、神經等過度緊張,肺炎、牛皮癬;指甲凹凸不平可能是體內缺鐵或貧血、冠心病、甲狀腺機能衰退或營養(yǎng)不良的征兆。指甲下出血,有可能是因為身體內部受到創(chuàng)傷。


指甲出現白線條可能是新陳代謝紊亂、腫瘤、結核、瘧疾等疾病。甲端出現粉色帶,可能是肝硬化或者心臟供血不足。如果指甲邊薄,并且生長緩慢,有可能患有哮喘、結核病或呼吸道疾病等等。指甲上出現無名斑點、白線條、甲床赤白、溝壑透明、充血、脫落隆起等都是身體出現某種疾病的典型征兆,應及時就診。


▲方形甲:甲呈正方形,甲長度不及寬度,提示易患循環(huán)系統疾病,如患心臟病的可能性大。


▲瓦形甲:甲呈瓦片形,即寬度小于長度,甲床凹形頭,提示易患內分泌性疾病和生殖功能低下等。


▲梯形甲:甲呈梯形,提示易患呼吸系統疾病,如肺炎、支氣管炎。


▲絲瓜甲:甲面細長,似絲瓜或柳葉,甲闊是甲長二分之一,提示易患心臟病、頸、腰椎病、骨質增生。


▲卵形甲:甲如卵形,提示易患胃病、頭痛、失眠等癥。


▲花甲(啃缺甲沁多見于小兒自啃、吮指,造成花面缺邊,提示小兒疳積或有蛔蟲。


▲干枯甲:甲面干枯,無光澤,提示易患肝炎或肝硬化。


▲嵌甲:甲的左右兩側深嵌于組織中,形成鑲嵌狀,提示易患神經系統疾病或循環(huán)系統障礙,如神經官能癥,先天性心臟病等。


▲凸甲:甲面中央明顯凸出,高于四周,提示肝腎功能、心肺功能欠佳,如患肺結核。


▲凹甲:甲面中央凹陷,低于四周,提示精力不充沛,肝腎功能欠佳,易患陽痿、早泄、不育癥。


▲長甲:甲面修長,光潔度較好,半月正常,提示呼吸系統不佳,胃腸功能紊亂。


▲短甲:甲面過短,甲面長度占末節(jié)手指三分之一,半月很小。提示情緒不穩(wěn)定,易煩易怒,可能患有高血壓或肝病。


▲寬甲:甲面橫徑大,頂端更明顯,甲根部凹大,半月相對偏長,提示易患甲狀腺機能亢進、生殖功能低小癥等。


▲圓甲:整個甲面呈圓形,提示易患腦暈癥、偏頭痛或代謝功能不全。


▲倒三角甲:即甲前端大,甲根部狹小,提示可能患有中風、麻痹性疾病的傾向。


▲蒜頭甲:指甲板明亮,前端彎曲,呈球面狀,常見于肺部疾病,如哮喘、老年慢性支氣管炎、肺癆癥。


▲軟薄甲:甲軟而薄,提示可能患有糖尿病、貧血、麻痹癥。


▲硬厚甲:甲變厚而硬,失去光澤,見外傷、銀屑病、灰甲炎或先天性厚甲癥。


▲指(趾)甲周圍腫痛、流膿,為甲溝炎;有肉芽組織增長,久治不愈,稱為慢性甲溝炎。


▲脆甲:甲板不堅,易于斷裂,提示?;佳h(huán)系統疾病或呆癥。


▲三角甲:甲上端橫徑大于甲根橫徑,半月多呈三角形,提示易患中風、腦血栓。


▲橄欖甲:兩頭小、中間大、呈橄欖狀,見于脊髓疾病、心血管功能不佳。


▲指甲縱脊成串珠狀,提示患有類風濕關節(jié)炎。


▲指甲或指頭變形,提示慢性病變。


▲黑線甲:甲面上出現一條成兒條細而黑的縱行線條。提示內分泌功能失調、婦女經期不穩(wěn)、痛經、腦力和體力消耗大。


▲無甲:指完全缺損、多見于先天性魚鱗病、先天性外腦葉發(fā)育不良、偏平苔癬、壞疽病、剝脫性皮炎、手指部外傷后等。


▲指甲生長緩慢:多見于神經性皮炎、銀屑病、某些臟器病變。


▲指甲上橫白色線條:見于糙皮病、腦瘤或金屬中毒。


▲指甲出現橫溝:見于麻疹、心臟病、營養(yǎng)不良或流行性腮腺炎。


▲癌癥甲征:手指甲床的縱指紋,顏色深淺不一,粗細不等,晚期呈黑色,早期呈褐色。


▲藍半月甲:指甲半月呈藍色,見于心臟病、紅斑狼疫、風濕性關節(jié)炎。


▲指甲根部半月超大,提示高血壓或可能中風。


▲指甲根部半月過小,提示消化功能不全。


▲無半月弧甲:見于貧血、低血壓、神經衰弱。


▲灰色甲并呈波浪狀見于青光眼。甲眼端發(fā)黑見于慢性腎功能衰竭。


▲甲呈蠟白色且無華,多見于潰瘍病或鉤蟲病等慢性失血癥。


▲黃甲:提示肝臟有病,多為黃疸型肝炎。


▲青甲:甲變青色,見于各種病痛癥。


▲紫色甲:多見于心臟病、血液病。若婦女停經后按壓其拇指甲呈鮮紅潤者為懷孕。婦女停經后按壓其拇指甲呈暗無華者提示月經痛。


▲報傷甲征:指甲下出現星狀、片狀或塊狀并按之不散的淤血斑點,其顏色呈暗紅、青紫、黑色或黃色,這些帶有顏色的淤血斑點是傷情的反饋信息。若甲下斑點按之即散,為假性甲征,無診斷意義。


▲報傷甲征在拇指甲,表明傷在頭部。


▲報傷甲征在食指甲,表明傷在肺臟部。


▲報傷甲征在中指甲,表明傷在心肝部。


▲報傷甲征在無名指甲,表明傷在胃腸部。


▲報傷甲征在小指甲,表明傷在命門部(泌尿生殖系、雙下肢)。


▲報傷甲征呈暗紅色,為3~5個月內受過輕傷,預后良好。


▲報傷甲征呈青紫色,為半年內受過傷,較重,預后良好。


▲報傷甲征呈黑色,為2~5年以上受過傷,很重,預后差。


▲報傷甲征呈黃色,為5年以上受過傷,很重,預后差。


▲甲下淤血點呈星點狀,多為鈍器所傷。


▲甲下淤血點呈條狀,多為撕裂傷。


▲甲下淤血點呈片狀,多為擠壓傷。


12.癢。


皮膚突然奇癢,是癌癥先兆。黎醫(yī)認為癢與內臟惡性病變有著密切的關系。特點:①平時無搔癢史而突然發(fā)生頑固性的全身癢,皮膚表面一般看不到變化,僅僅是難以忍受的劇癢;②病因不明,與氣候變化無關,用止癢藥物無效。


而肛門癢,可能是寄生蟲(如饒蟲、鉤蟲等)或肛癬;奇癢,夜間為甚,有針尖大小樣丘疹,好發(fā)于指縫間或腹股溝等皮膚薄嫩處,提示疥瘡。

原文標題:黎醫(yī)的診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