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醫(yī)文化 > 中醫(yī)古籍 > 清朝 > 正文

高注金匱要略

信息來源:國醫(yī)小鎮(zhèn)發(fā)布時間:2018/5/4

臟腑經絡先后病脈證治第一

(凡十七條)夫人稟五常。因風氣而生長。風氣雖能生萬物。亦能害萬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臟元真通暢。人即安和??蜌庑帮L。中人多死。千般疚難。不越三條。一者經絡受邪。入臟腑。為內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竅。血脈相傳。壅塞不通。為外皮膚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蟲獸所傷。

以此詳之。病由都盡。若人能養(yǎng)慎。不令邪風干忤經絡。適中經絡。未流傳臟腑。即醫(yī)治之。四肢才覺重滯。即導引、吐納、針、灸、膏、摩。勿令九竅閉塞。更能無犯王法。禽獸災傷。房室勿令竭乏。服食節(jié)其冷熱??嗨嵝粮?。不遣形體有衰。病則無由入其腠理。腠者。是三焦通會元真之處。為血氣所注。理者。是皮膚臟腑之紋理也。(舊本俱列本篇第二條。余玩其文義。確是開章語氣。且有內外因。及不內不外之病由。然后有上工之問。并啟色脈診法。如后文所云。故特僭移于篇首焉。)五常。即五行。其名本內經五常政論來。東方生氣。動而為風。人稟東方之生氣而生。故曰因風生長。風又為六淫之首。百病之長。故曰亦能害生。生害而廣言萬物者。見人在萬物之中而不可逃也。觀于浮舟覆舟之水。其理益可信矣。元真者。五臟之元陽真氣也。此句為養(yǎng)生治病之要。學人當吃緊著眼。蓋元真通暢。衛(wèi)氣自固。經絡自不受邪。豈能入臟腑。是無臟腑之內因。

又元真通暢。而神機流貫。四肢九竅。血脈不致壅塞。是無皮膚之外因。言欲避風氣之害。惟有珍重元真。養(yǎng)生者可以保其不病。治病者可以救其已病。

不特為后文二十五篇之綱。亦且為本篇一十七條之大綱也??蜌?。謂五常政、六微旨中加臨之氣。邪風。謂天地虛邪之風也。二句仍合內外因而言。猶言不知珍重元真。則內氣不充于外。

外邪深入于內。而必死矣。直者為經。橫者為絡。經絡外通皮毛。內通臟腑。臟腑之元真不充。中邪。必致入臟。故曰內因。手、足為四肢。耳、目、口、鼻以及二陰、為九竅。俱以元真通暢。而使血脈相傳。倘血脈壅塞。則是外邪中之。遂使元真不貫。故曰皮膚所中。是不言外因。

而實為外因可知。房室、女色也。金刃、非殺戮之謂。如古之宮腐、刖足者是。玩下文病由字自見。蟲獸、指爪牙角毒而言也。言除卻臟腑元真之氣不充。血脈元真之氣不貫。惟有如此。則成不內不外病由。故曰不越三條也。今就內因而言。上之養(yǎng)元真。慎起臥。使邪不干經絡。次之雖已受邪。預為醫(yī)治。使之不流臟腑。就外因而言。受邪必由四肢而漸至九竅。才覺重滯?;驌u動為導引。以利其機?;蚝粑鼮橥录{。以清其氣。或針以出其血。或灸以壯其火?;蚋嗨幰曰钇淠邸;虬茨σ陨⑵溆艚Y。邪去氣行。九竅焉得閉塞哉。治內外因者如此。王法即上文金刃而廣之。

如鞭樸笞杖之類。禽獸。即蟲獸。如今之云、廣。所謂孔雀糞能致瘴者皆是。災傷、指墜溺種種也。言不內不外之因。雖曰天數(shù)。亦可謹慎。故曰更能。若房室嗜欲之多寡。衣服飲食之冷熱。

五味之于形體。雖各有所喜。亦各有所惡。偏好、則偏衰者。理也。并能慎之。則病由安得入其腠理乎。語氣已完。后二句。又就腠理而自釋其義耳。皮肉之窈冥虛空為腠。五臟之元真。各自開門。由其本經而出于皮肉之窈冥虛空。又三焦之陽。亦各從上中下。而氤氳于此。故曰通會之處。夫氣之所注。血即隨之。故為血氣之所注也。理者。皮膚之紋。與肉輪并其絲綹相應者。自然皆從本臟腑之形質化出。故曰。

皮膚、臟腑之紋理也。

問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師曰。夫治未病者。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四季脾王不受邪。即勿補之。中工不曉相傳。見肝之病。不解實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補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藥調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傷腎。腎氣微弱。則水不行。水不行。

則心火氣盛。則傷肺。肺被傷。則金氣不行。金氣不行。則肝氣盛。則肝自愈。此治肝補脾之要妙也。肝虛則用此法。實則不在用之。經曰。虛虛實實。補不足。損有余。是其義也。余臟仿此。

(舊本屬第一條、今交互移于此。)承上文言內外因。及不內外因之病由。凡后文二十四篇之證。俱宜如此治未病之法也。言一肝。而其余臟腑之補法可類推矣。故曰余臟仿此。言一補肝。而其余臟腑之瀉法。又可反悟矣。故曰補不足。損有余。上工治未病。上古醫(yī)經之文。仲景特借為問答以發(fā)論耳。見肝之病者。如經所云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靜。又目無所見。耳無所聞。善恐。如人將捕之之類。是肝氣已虛。勢必挾其虛木之氣。以凌脾土。將來脾必受病。法當實脾。以治脾之未病也。土寄王于四時之季月。人之臟氣。與天時相應。逢季月。則脾氣王而足以自持。故不用此例。中下之工不知。故知之者為上工也。答語已完。此下十九句。又就實脾而自申其奧耳。肝實、如兩脅下痛引少腹。或滿。善怒。及驚。氣逆。則頭痛員員。耳聾等類。肝虛二句。與四季脾王三句同意。上文言王月即不可補。此言肝實。斷不宜補。否則、違虛虛實實之經旨。而非補不足、損有余之義矣。按素問五味之于五臟。順之者為瀉。逆之者為補。仲景以酸補肝。以苦助心。以甘益脾。是以順之者為補。而與經旨相背矣。不知內經以逆為補。補其臟中之神志。仲景以順為補。補其臟中之氣血也。即以木論。木性之所喜者。陽和雨露耳。投其所喜。則氣暢津榮。然而花葉外蕃。則精華之內蘊者鮮矣。又木之所畏者。陰寒霜雪耳??艘运?。

則枝柯雖暫為凋謝。而根株之神自全。此大圣大賢之妙用。學人分別遵行可也。

問曰。病有氣色見于面部。愿聞其說。師曰。鼻頭色青。腹中痛??嗬湔咚?。鼻頭色微黑者。有水氣。色黃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設微赤非時者死。其目正圓者不治。又色青為痛。色黑為勞。色赤為風。色黃者便難。色鮮明者。有留飲。

此及下五條。俱暗承前條。言欲治未病。何以審知五臟之本病。而且先實其所勝也。是非望色、聞聲、切脈、不可。故又設為問答而言曰。鼻頭為面王。于內屬中土。望色者最為要緊。色青。是木凌土位。鼻為腹。又下文曰青為痛。故知其腹中痛也。所賴陽氣燠土。生金子以制木鬼。則青色可退。腹痛可愈。若更苦冷。則衛(wèi)陽衰敗。

命門之陽可知不能復溫。故主死。黑為北方水色。鼻頭微黑。是水反乘土。故主有水氣。土氣憑肺德而氤氳于胸中。以為宗氣。則脾胃之氣舒展。胸上有寒。則阻扼土氣。不能上布。而郁于中宮。亦遂于本位上現(xiàn)其本色。故色黃者。知胸上有寒也。脾胃為后天精悍之原。夭然色白。故知亡血。而生機不榮也。非其時。兼秋冬而言。微赤為火氣。凌金焦土。其死于所不勝之春夏乎。若微赤而且目正圓者。微赤為土無津液。目正圓為肝腎枯燥。夫精汁短少而得風熱者。則病。病在經。宜開玄府以發(fā)散。在腑。宜驅胃實以攻下。鼻微赤而目正圓者。兩皆不可。故曰不治。痛、則陽氣不通。而陰寒切責。故色青應之。勞、則神氣虛耗。而精氣外薄。故色黑應之。風為陽邪。氣從上炎。且能化熱。故于色赤者。知其中風也。脾胃之氣不下通。則火土之光外浮。故于色黃者。知其便難也。此句。與胸上有寒句。同義。蓋中焦之氣??傄陨鲜嫦聲碁檫\化之妙。上不舒。固現(xiàn)黃色。下不暢。亦現(xiàn)黃色。合而詳之。則庶幾矣。留飲與水不同。水、為積聚之外水。飲、則膈中之液?;蛞蝻L寒濕熱所成。

而不能流行者。是也。然留飲久必成熱。故色則紅白鮮明者。水火之兼色耳。以上俱跟鼻頭而言。推而廣之。

則自庭與闕上。以及闕中下極等處。各可類診矣。此望而知之之上工也。

師曰。病患語聲寂然。喜驚呼者。骨節(jié)間病。語聲然。不徹者。心膈間病。語聲啾啾然。細而長者。頭中病。

成文為語。不成文為聲。寂然者。久而不聞也。驚呼。忽然如受驚而呼叫之狀。蓋骨屬少陰腎臟。節(jié)者。神氣游行出入之所。少陰性沉。故病則喜寐。語聲寂然。喜寐之應。故知其病在骨也。神氣者。火也。忽然驚呼者。是游行出入之火。有以致其忽然疼痛。故知其病在骨之節(jié)也。、不明之象。不徹者。呻吟才出而即回。猶言不透徹也。夫病患痛楚。聲喚以開泄其氣者。心為之主令也。今不徹。是心膈有剝膚之痛。而不暇聲喚。故中道而自廢耳。啾啾、尖浮之義。加之聲出細長。是從下而上托其疾苦之象。故知其頭中痛也。明以寂然之突呼。言腎家之下部。以不徹之短聲。言心膈之中部。以尖而浮細之長聲。言頭中之上部。由此推之。夫亦可從五音之陰陽凌替。而神會其臟腑之玄機矣。此聞而知之之上工也。

師曰。息搖肩者。心中堅。息引胸中上氣者???。息張口、短氣者。肺痿。吐沫。

息、兼呼吸而言。息之吸氣。從口鼻而入。先由肺管。而遍歷肺葉之小竅。復還胸中。而下歷肝腎。以應命門之伏機。伏機者。真息之吸也。命門之伏機鼓還。則息之吸氣。乃應鼓動之機。而送出為呼氣。呼氣由胸中而歷肺竅者亦如之。命門伏機之鼓還者。真息之呼也。然必胸中之陽氣充滿。則如晴明太空。高遠無暨。而息道裕如矣。倘胸中之陽氣虧損。而下焦肝腎之陰氣上乘。則心下痞塞甚而心中遂堅息搖肩者。氣道狹而氣機滯。假搖動以行之也。故知之。心中非有形之物可堅。舊注謂邪實。誤甚。息引胸中上氣。謂氣粗而有聲也。

肺性喜溫喜燥。肝腎中有寒濕之氣上沖者。則肺管不清。而氣粗有聲矣。肺管不清。故知其必咳也。肺為呼吸之門戶。門戶堅固。則出入細而長且遠矣。今張口短氣。是肺無關鎖之權。譬之吹竹筒者。竅大則吹短。故知肺痿而不為息道用也。肺得干溫之養(yǎng)。而展布之化始成。然后行其津液于臟腑。今肺痿。故并知其津液上浮而吐涎沫也。

師曰。吸而微數(shù)。其病在中焦。實也。當下之。即愈。虛者不治。在上焦者。其吸促。在下焦者。其吸遠。

此皆難治。呼吸動搖振振者。不治。

中焦胃腑。為息道之所經。呼不數(shù)。則鼓動之真呼無病。且無搖肩上氣等候。則肺與肝腎又無病。而吸獨微數(shù)。是吸為中焦所經之胃腑。熱入而不容下引之故。故知下之而愈。蓋胃實去。而氣機相安于下引也。虛者。

即指胃不實而言。吸微數(shù)而胃不實。是命門鼓伏之機。伏氣偏短。元陰大損之診。故不治也。上焦吸促。謂呼長于吸。伏機不能引氣歸根。下焦吸遠。謂吸長于呼。鼓力不能載氣報息。挽回上絕下脫之候。十中不得二三。故曰皆難治。呼吸動搖至振振者。經所謂以肩息者死。喘而其動應衣者死。故不治。此與上條。又合言望聞二診。以為上工也。但上條兼言呼吸之病在上焦者皆生。此條單言吸氣之病在中焦者易愈。吸氣之單病在上下二焦者多死。呼吸之兼病在上下二焦者。萬不得生也。

師曰。寸口脈動者。因其王時而動。假令肝王色青。四時各隨其色。肝色青而反色白。非其時色脈。皆當病。

此言色脈之互詞也。先言脈以互色。次言色以互脈。故結則合言色脈也。寸口。指手太陰之三部而言。動、非動搖之謂。指春弦、夏鉤、秋浮、冬營、因時而變動之義。寸口脈動。古醫(yī)經之文。仲景解之曰。寸口脈之變動。各有其時。上工因其王時。而察其變動之色脈。則病情見矣。夫色與脈之變動相同。言色而脈即可概見。假如春月。肝木氣王。色宜青如翠羽。如蒼璧之澤。如以縞裹絳。并其脈之變動。宜應青而弦。弦者。濡弱、輕虛、而滑。

端直、以長也。春肝之色脈如此。推而至于夏月。心火氣王。色宜赤如雞冠。如以縞裹朱。并其脈之變動。宜應赤而鉤。鉤者、來盛去衰也。秋月肺金氣王。色宜白如豕膏。如鵝羽。如以縞裹紅。并其脈之變動。宜應白而浮。

浮者。來急去散也。冬月腎水氣王。色宜黑如烏羽。如重漆色。如以縞裹紫。并其脈之變動。宜應黑而營。營者。

沉以搏也。四季之月脾土氣王。色宜黃如蟹腹。如羅裹雄黃。如以縞裹栝蔞實。并其脈之變動。和柔相離。如雞踐地。又難經曰。太陰之至。緊大而長也。此謂四時各隨其色脈而無病。若肝色宜青而反白。白、金色也。是木當王時。而猶受金之克。則木至休囚。而肝必病。甚且至所不勝之時。而必死于秋令矣。三時仿此。但此句、單言色也。其動脈又可類推矣。比如肝之動宜弦。而反得浮脈。其理一也。非其時色脈句。又合色脈而推展之。不但春不得青者。為肝病。青不及春者。為脾病。而且不如翠羽蒼璧者。為本臟之血病。不如縞裹絳者。為本臟之氣病。甚至青侵他部位者。即以各臟腑之病斷之。蓋非其地與非其時同診也。又如濡弱輕虛而滑。

端直以長。合為弦脈。夫濡弱。為脾土之氣。木之所養(yǎng)也。輕虛。為肺金之氣。木之所成也。滑。為腎水之氣。木之所滋也。然后端直以長。自露其調達暢茂之本性。故不特春不弦。弦不春。為非時。而且不濡弱為脾病。不輕虛為肺病。不滑。為腎病。不端重則輕浮而為上焦暈眩脹滿等病。不正直。則橫肆。而為中下二焦沉墜切痛等病。不勻長。則短滯。而為本臟郁結等病。故曰。皆當病者。其旨深矣。此又合言色脈二診之上工也。

問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過。何謂也。師曰。冬至之后。甲子夜半。少陽起。少陽之時。陽始生。天氣溫和。以未得甲子。天因溫和。此為未至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溫和。此為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此為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溫、如盛夏五六月時。此為至而太過也。

此條承上文非其時色脈句來。言非時之色脈。雖為人病。實為天氣使然。上工負裁成輔相之任。所貴知天時之變。而補救其偏弊之色脈也。夫天以從溫而熱。以至大熱。復從清而寒。以至大寒。一歲凡十二月。以統(tǒng)二十四節(jié)。人亦由少陽、歷陽明、而至太陽。復由太陰、歷少陰、而至厥陰。手足凡十二經。以應二十四氣。天之初溫。起于冬至后之甲子。則人之微陽。應于足少陽之膽經。歷冬至后之四節(jié)。而終手足少陽之氣焉。天之初熱。交于雨水后之甲子。則人之正陽。應于足陽明之胃經。歷雨水后之四節(jié)。而終手足陽明之氣焉。天之大熱。交于谷雨后之甲子。則人之亢陽。應于足太陽之膀胱經。歷谷雨后之四節(jié)。而終手足太陽之氣焉。三陰仿此。仲景假古經之文。而設為問答者。蓋謂除卻冬至后之甲子。天氣溫和。所謂時至而氣即至者為平氣。天氣平。則人之色脈俱應。而病者少矣。若夫早至。遲至。寒氣不去。熱氣太過。皆為天地乖舛之氣。而生人遂多非時之色脈。大乖舛、則大不應。小乖舛、則小不應。知此。則寒熱之宜。五味之用。施之各當。業(yè)此者其可忽乎。舉一冬至后之甲子。則夏至后之甲子可反悟矣。舉一冬至后之甲子。則雨水谷雨等節(jié)后之甲子。又可類推矣。舊注不特膚陋。且將此條。注為本經閑文。全用不著。以致如來放五色毫光之佛手。竟同贅疣息肉。悲哉。

師曰。病患脈浮者。在前。其病在表。浮者。在后。其病在里。腰痛、背強、不能行。必短氣而極也。

上文所言之脈。因四時非時而見。從未病而診其將病。此后言脈。是從既病而尋其病處。并診其生死也。故曰病患。前后。指關之前后而言。關前為表。關前見浮。是表氣為風寒所傷?;蚴顫裨锘鸱钢9时須獠粌雀蕉}浮也。故曰病在表。關后為里。關后不當浮而見浮。是陰精內傷。陽無所附。而浮之象。故曰病在里。腰為腎之府。背為足太陽膀胱之經。而五臟之俞穴附之。虛陽上炎。直逼腰俞。故腰痛背強也。足脛者。腎氣之所下強者也。腎氣虛。故不能行也。真氣生于真精。真精內傷。故短氣。極者。急切之義。但言在里而不言在表之病。另于太陽傷寒論中。詳其癥故也。

問曰。經云厥陽獨行。何謂也。師曰。此為有陽無陰。故稱厥陽。

此合下條。俱言厥癥。神昏氣阻。猝不知人者為厥。厥陽。猶言厥于陽也。肝腎之陰血虛于下。而陽氣以無輔而上浮胸膈。故曰有陽無陰。但胸膈者。心君出神明之治。肺氣司百脈之全。心肺氣實。則神明塞而百脈阻。

故不知人而厥。即下文實氣相摶之脈。是也。然氣機有升降。氣暴聚、則厥。氣漸散、則厥自回矣。不言生死者。

以有下入臟入腑之論也。

問曰。寸脈沉大而滑。沉則為實?;瑒t為氣。實氣相摶。血氣入臟即死。入腑即愈。此為卒厥。何謂也。師曰。唇口青。身冷。為入臟。即死。如身和汗自出。為入腑。即愈。

此條即上文厥陽之脈證也。沉為在里。大為陰虛。滑為氣并于上。而血熱隨之之診。今見于寸口。寸口應膻中胸中之部。膻中為心神之所出入。胸中為宗氣之所氤氳。神氣一時閉阻。故猝然而厥。臟、指心肺而言。腑、指三焦而言。膻中胸中內逼心肺。外通三焦。厥氣入臟。則神氣不能復通。故死。厥氣入腑。則陽熱可以渙散。

故愈。唇口者。內應脾胃。脾胃為后天諸陽之根蒂。青為肝色。又為冷。厥逆不論寒熱。俱起于肝。而極于脾胃。

木邪克土之義。故除卻寒厥。盡見色青之外。其陽厥之重癥。亦見色青者。陽極似陰之理也。身冷者。衛(wèi)陽解散之象。內外之陽俱絕。故知其為入臟而即死也。身和者。衛(wèi)陽無病之診。汗為胃中之津液。運于三焦之陽氣。是厥陰入腑。而腑力足以送之出表也。夫卒厥、為實氣相摶。而并于上之候。玄府自開。則實氣散而厥自平矣。故知即愈。寸脈沉大七句。亦古經文也。

問曰。脈脫。入臟即死。入腑即愈。何謂也。師曰。非為一病。百病皆然。譬如浸淫瘡。從口起。流向四肢者可治。

從四肢流來入口者。不可治。病在外者可治。入里者即死。

脈脫、與傷寒條中之脈伏不同。脈伏有二。一則陽明胃腑之熱實太甚也。脈之營氣生于胃。營氣不能灌注。

故熱深厥深、而脈伏者。下之以通其胃氣。則出矣。一則少厥二陰之肝腎。寒邪凝閉也。脈之至去。根于命門之鼓伏。成于脾陽之應動。是靈火之神機。以為不息之妙。寒邪直入肝腎。陰凌陽氣。微明欲熄之象。故一時寒戰(zhàn)厥逆而脈伏者。溫之以回其臟陽。則出矣。本文之脈脫。既非寒極熱極之伏。并與上文卒厥不涉。蓋因入臟入腑之類而連及之耳。舊注大謬、脈之來去、如貫珠循環(huán)自是不斷。脈脫者。一時斷而不續(xù)。如脫落之義。故曰脫。然仲景之意不指內因。是就不內不外因而言也。蓋內因而至脈脫。百不一生。何得有入腑即愈之候耶。此言脈脫者。除腹痛、蛔厥等癥外。是就跌、仆、笞、杖、種種重傷。一時昏迷脈絕者而言。入臟。則氣血內并。臟中之神志自去。故死。入腑。則氣行瘀散。故愈。此下文浸淫瘡。亦止就皮肉傷損者而言。其不指內因可見矣。浸淫瘡。俗注為今之黃水瘡、非。以黃水瘡。并無入口不治之禁故也。大概濕熱流爛。俗所謂白蛇纏之類是也。

問曰。陽病十八。何謂也。師曰。頭痛。(句)項、(句)腰、(句)脊、(句)臂、(句)腳。(句)掣痛。

陰病十八。何謂也。師曰???、上氣。(句)喘、(句)噦、(句)咽、(句)腸鳴腹脹。(句)心痛拘急。

五臟病各有十八。合為九十病。人又有六微。微有十八病。合為一百八病。五勞、七傷、六極。婦人三十六病。不在其中。清邪居上。濁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里。之邪。從口入者。宿食也。五邪中人。各有法度。

風中于前。寒中于暮。濕傷于下。霧傷于上。風令脈浮。寒令脈急。霧傷皮腠。濕流關節(jié)。食傷脾胃。極寒傷經。極熱傷絡。

頭為諸陽之首。項、指后發(fā)際及肩而言。為太陽并督脈所經之部。腰、指脊下中行之皮腠。非謂兩腎之腰眼也。腰脊痛、亦即經絡之板強酸痛而言。非兩腎中及脊內刺痛之謂。蓋腰脊內中刺痛。即后文勞傷等之陰病。而非陽病也。臂腳為陽氣之充。掣痛、兼承項腰脊臂腳而言。臂腳掣痛、謂手足之外。陽經所行之處。牽引而痛也。夫頭痛項腰脊臂腳之掣痛。俱風寒等氣。中于經絡之癥。其病在表。故曰陽病也??葹榉闻K病??榷蠚?。為肝腎之氣虛而上浮。即前條胸中上氣而咳者。是也。喘、見吸促吸遠下。噦、呃逆也。但有二因。經謂新舊食不相浹者。言平人之噦也。今兒童飯后常有之。病患呃逆者。是命門真呼之氣自虛。不能送呼滿部。

中道伏還之象。咽者。飲食噎塞。是臟中之津液枯槁。故胃脘中之潤機澀滯耳。臟腑之陽虛。而外氣客之。則腸鳴。又臟腑之陽虛。而下陰乘之。則脹滿。肝腎之賊陰。凌犯心位。則切痛而拘急。六者俱臟腑之病。臟腑視經絡。則為里為陰。故曰陰病也。夫三焦之治。以火為用。內與五臟之元陽相通。外與十二經之表陽相會。陰陽六癥。各從上中下為三變。六三則十八也。下文一百八病。又從陰陽各十八病而申之。蓋五臟之元陽精汁。除自榮本臟外。其余緒亦旁出而與三焦交會。則陰病十八。各臟俱有之。合五臟而計之。總得九十病。此申言上氣等之陰病十八也。六微者。六腑之氣。外行本經經絡之末。行遠力微。故謂之微。但六微之氣。亦與三焦相貫。腑各一微。微分三部。故亦有十八病。此申言頭痛等之陽病十八也。李氏舊注。謂六微取之于合。

引內經胃合于三里等穴。是以針而刺微之病。非六微之為病。且微各一穴。無十八之數(shù)矣。膚謬。五勞者。心勞神損。肺勞氣損。脾勞食損。肝勞血損。腎勞精損。七傷者。大飽傷脾。大怒氣逆?zhèn)?。強力舉重。久坐濕地傷腎。形寒飲冷傷肺。憂愁思慮傷心。風雨寒暑傷形。大怒恐懼傷志。六極者。肝傷筋極。心傷脈極。脾傷肉極。肺傷氣極。腎傷骨極。臟腑氣衰。視聽已卸。為精極也。婦人三十六病。舊注謂千金方載十二癥、九痛、七害、五傷、三痼。于理頗順。未知是否。不在其中者。謂一百八病。為內因外因之正病。五勞、七傷、六極、及婦人三十六病、以首條房室災傷服食等按之。仲景俱為不內不外因之病。故不入正病之例。清濁大小。兼下文之風寒霧濕熱。所謂五邪者。是也。風霧為清邪。天之陽氣。動而為風。地之陽氣。升而為霧。故其邪屬陽。陽主輕清。故曰清邪。凡動而升者。其性炎上。故清邪居人之上焦。以極于頭面也。寒濕為濁邪。天之陰氣。凝而為寒。地之陰氣。結而為濕。故其邪屬陰。陰主重濁。故曰濁邪。凡凝而結者。其性流下。故濁邪居人之下焦。以極于足脛也。

大邪者。兼清濁邪之風寒而言。風為百病之長。寒為生陽之害。故曰大邪。然風寒之邪。善傷營衛(wèi)。故曰中表。

小邪者。兼清濁邪之霧濕。并下文之熱邪亦在內。蓋霧橫于太虛。于人為胸中。濕流于坎澤。于人為骨節(jié)。以視風寒之傷營衛(wèi)者。則為中里。故曰小邪中里。下文曰。熱傷絡。視經亦為里。故曰熱邪亦在內。字無所考。

未詳。成無己作谷字。亦無所據(jù)?;蛟?。當是馨字之脫去其半也。然以象形會意按之。上半為古罄字。器之象也。禾為稻屬。以器覆稻。其為飯類可知。、餅屬也。五谷原以養(yǎng)生。冷熱饑飽。經宿不行。則邪生矣。以上七句。

為末段之綱領。蓋謂除宿食外。不過風寒霧濕熱之五邪為病耳。法度、非治病之法度。言五邪中人。如有規(guī)矩繩墨之義。前、日前也。風為木邪。木氣王于寅卯日前之風邪自盛。故風中于前也。暮則人身之火氣入墓。

寒邪易入。故寒中于暮也。濕傷下、霧傷上、注已見。風令脈浮。寒令脈急。別詳傷寒論注。霧者。土氣也。人身以皮腠為土。濕者。水氣也。人身以關節(jié)為澤。故各以其類應也。食傷脾胃。即宿食也。經血多而惡寒。寒則經血泣。故寒極傷經。絡血少而惡熱。熱則絡血燥。故熱極傷絡。自五邪中人十三句?;蜓云鋾r?;蜓云涮?。或言其脈?;蜓云浜Αee綜反復。正所以言陰陽十八病之因。且開后文二十四篇之治法也。

問曰。病有急當救里救表者。何謂也。師曰。病醫(yī)下之。續(xù)得下利清谷不止。身體疼痛者。急當救里。后身體疼痛。

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也。

此條與傷寒之文相似。入此、則迥別矣。蓋傷寒三陽傳變。重在急救其表。故治法宜先表后里者??株栃巴馐?。而陰津內傷也。此為治內因之法。當重看前半條。救表。特雜癥中之帶說耳。下利清谷。因醫(yī)下之者。尚宜急救。則未經誤下者。更可知矣。夫衛(wèi)氣根于胃中之精悍。下利清谷者。則衛(wèi)氣衰薄。而六淫易犯。雖亦有身體疼痛之表癥。必俟救里后議及者。恐早則更傷表氣。而為上下兩脫之候也。注詳傷寒本條下。

夫病痼疾。加以卒病。當先治其卒病。后乃治其痼疾。

痼疾者。堅固之義。經久之宿病。卒病者。猝然之病。如風寒之類。凡新感者皆是。不特痼疾之根深。法當緩取。

猝病之氣銳。勢必蔓延。且譬之積薪。后來者居上。而易于搬運。故當知先后之治也。

師曰。五臟病、各有得者。愈。五臟病。各有所惡。各隨所不喜者為病。病者素不應食。而反暴思之。必發(fā)熱也。

各有得、心病得肝氣。肝病得腎氣。腎病得肺氣。肺病得脾氣。脾病得心氣者。一也。五臟各乘其王時。二也。心肝脾肺腎之各有所喜者。三也。此單指得其所喜者而言。得其所喜者而愈。傷寒論謂渴欲飲水者。少少與之。令胃氣和則愈。是其義也。所惡、謂心惡熱。肺惡寒。肝惡風。脾惡濕。腎惡燥。并各臟之所不勝者皆是。不喜、即所惡。謂心惡熱。熱乘之。則心病。心不勝腎。腎乘之。則病且危矣。余臟仿此。不應食、指五味而言。人于五味中。素有所偏惡者。所不勝之臟氣虛也。忽反暴思之。則是此臟因邪氣實之。故知其必發(fā)熱也。首言得五臟之性。則病者愈。次言失五臟之性。則不病者致病。末言變其素不喜、為暴喜。則可以占病。然則變其素所喜者、為暴不喜。亦非細故也。

夫諸病在臟。欲攻之。當隨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與豬苓湯。余皆仿此。

所得、即五臟之各有得。詳上條。隨所得而攻之者。因所喜之氣味。而各寓以攻病之藥。則直走其臟。所謂將欲取之。必姑與之之道也。古法古方中。豬苓湯之治渴。特其一耳。故曰。余皆仿此。湯義、見傷寒注。本湯下。

濕病脈證第二

窒也。拘也。有窒塞拘牽之義。前人俱謂痙字之訛。以內經但有痙而無。且痙與頗似。故后人傳寫致訛耳。鄙見以為不然。嘗按古人名病?;蚓衿洳∮?。或肖其病狀。不必盡仍從前之舊。即如仲景傷寒之名。并其癥之傳變。原從熱病論來。而現(xiàn)易其名為傷寒。然則以仲景傷寒等字。為熱病之訛也得乎。當曰。病、即內經痙病為合。不必抹卻字。但其病由。殊多疑竇。幾令后人不知所守。如內經、以痙為濕因矣。爾雅注痙為風強病。則又為風因矣。及按本文諸條。并傷寒內所問及者。則又皆燥因也。反復思維。神明告我。始知內經言濕。爾雅言風。俱言外來之因。而尚有所未備。仲景言燥。是言本身之因。而實總病之全也。蓋人身以陰陽相得。則柔和通暢。即或中邪。尚賴陰陽滋息。以為捍御。若津液素短。一遇風寒暑濕之邪中之。則邪從太陽陽經之性而化熱。陽熱相摶。津液不足以供其殘暴。則窒塞拘牽而矣。甚至反張抽掣者。風火燥。萬物之變動也?;蛟?。子以古人為濕因風因。是矣。仲景并不言燥。而子以為燥者。敢問何說也。答曰。以因致之變病。遂以知家之本病。且有方本三道可據(jù)也。夫本篇四條曰。發(fā)汗太多因致。是因汗多而液燥也。五條曰。風家下之則致。是因誤下而液燥也。六條曰。瘡家汗之則致。是因冒汗下而液燥也。其余除一條二條三條七條為正。不列方外。十條泄營衛(wèi)之邪熱以救津液。十一條泄分肉之邪熱以救津液。十二條瀉胃腑之邪熱以救津液。則病之因。治之用。不昭然可想見乎。


一條

太陽病。發(fā)熱。無汗。反惡寒者。名曰剛。

太陽病。指頭項強痛而言。太陽為寒邪所傷。邪從陽經之性而化熱。故發(fā)熱。寒邪凝閉。則毛竅實。故無汗。惡寒者。太陽被邪之本癥也。曰反惡寒者。正就病而言。病因津液短少。而陽熱在經之癥。理宜不該惡寒。

故曰反也。發(fā)熱無汗。其經絡之拘強。更甚于有汗者。故曰剛也。此條之癥。全是傷寒。卻曰剛者。當合后文伏堅之脈而言。蓋與傷寒之外癥頗同。惟伏堅與浮緊之脈為辨耳。此寒邪化熱之。之正病也。


二條

太陽病。發(fā)熱。汗出。不惡寒者。名曰柔。

太陽病同上。太陽為風邪所傷。風為陽熱。故發(fā)熱。風性疏洞。故汗出。不惡寒者。陽熱在經。而無陰氣在上在外故也。名柔者。以汗出而經氣之勁直。少遜于寒邪也。此條全是太陽傷風。略并陽明之候。而曰柔者。

當合后條沉遲之脈而言。蓋與傷風之外癥頗同。惟沉遲與浮緩之脈為辨耳。此風邪陽熱之。亦之正病也。


三條

太陽病。發(fā)熱。脈沉而細者。名曰。為難治。

太陽病。發(fā)熱。見上條。不言有汗無汗者。兼上二條之風寒而言。言太陽見發(fā)熱之表癥。其脈多浮者。以陰陽之氣兩出。而與邪摶故也。若見表癥。而脈又沉。是里陰短少。不出而附其陽。而經絡獨得干熱之應。故。然治經表干熱之邪。非發(fā)表不能散其勢。若沉而更見細。細為無陽之診。發(fā)表以去邪熱。剛柔之陽或解。而厥逆瀉利之陰將復作矣。故曰難治。陰、即俗所謂慢驚風者。是。詳見后注。并有方治擬補。此亦之正病也。


四條

太陽病。發(fā)汗太多。因致。

此及下文三條。俱非病。因誤治以傷陰。遂亦成者也。發(fā)汗太多。不特火熨等治。令其大汗。凡表藥過劑。

及發(fā)汗后更發(fā)汗者皆是。汗雖陽液。而經隧絡脈。實賴以為和軟。因致者。木出津而勁。土去水而板之象。


五條

夫風病下之則。復發(fā)汗。必拘急。

風家不特原燥。且疏泄而多自汗。其液已傷。下之。則津液更傷。亦上條因致之義也。復發(fā)汗。當承風病言。

非下后成。而復發(fā)汗也。蓋謂風家津液已傷。下之固。不下而復汗之。亦必拘急。拘急者。之漸也。


六條

瘡家雖身疼痛。不可發(fā)汗。汗出則。

瘡家素多膿血。膿血者。津液之所化也。夫身疼痛者。為邪在經絡。法當發(fā)表。然其津液素傷于膿血。若再令汗出。則其經血益枯。亦上文因致之義也。


七條

病者身熱足寒。頸項強急。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赤。獨頭動搖。卒口噤。背反張者。病也。若發(fā)其汗者。寒濕相得。其表益虛。即惡寒甚。發(fā)其汗已。其脈如蛇。暴腹脹大者。為欲解。脈如故。反伏弦者。。

此癥須先詳太陽隧道。則絲絲入扣。否則極力強解。終屬隔靴搔癢。夫太陽者。從目內。上頭角。復下經牙車。上繞腦后。歷頸項。循背部之夾脊。而下走足外之后側者也。此條系太陽經血不足之人。寒濕濁邪。兩中于下。于是郁寒郁濕而兩化為熱?;療嵫柖蠜_。太陽之經血不足以御之。故見種種干熱之癥。而也。身熱足寒者。本寒標熱之應。玩下文寒濕相得。則言寒而濕在其中。故曰寒濕之濁邪。兩中于下也。頸項、頭、面、目、與牙車、下至背部、俱太陽之所經。故頸項強急。頭熱。面目時赤。獨頭動搖。牙關卒噤。并背反張者。俱經血不足。而干熱逼之之應。故知為也。惡寒為太陽之本癥。時頭熱時字。與口之卒噤相應。蓋化熱之邪。終不若風熱之盛實。故但時熱、時赤、時動搖、卒噤、卒反張也。以鄙見擬其方?;虍斨鞴鹬Ρ渡炙帨?。外加花粉術附為合。蓋桂枝本湯以解標熱。加花粉以滋其經血之干。術附以逐其本寒本濕。倍芍藥者。使之直走足脛以上散也。若以為太陽表熱。罔顧寒濕之本病。但發(fā)其汗。則寒濕之本氣。以汗空而相得于表。表陽之虛氣。以汗疏而益虛于上。寒濕與虛陽。相薄于在上在表。故惡寒益甚也。此發(fā)汗而病不服之變動如此。

其脈如蛇。謂伏而堅直之脈。已如如有外出之勢。暴腹脹長。是寒濕之邪。入腑為即愈。其愈于自下利乎。夫之為病。如盛夏之時。陽熱酷于上。逼陰氣于下。而不得上升之象。若陽光少薄。則地氣自騰矣。發(fā)汗以散其在上在表之熱。則下之陰液。有上滋之勢。故脈起如陰蛇之外出。腹脹如嵐霧之上浮。殆陰陽交泰之漸乎。人氣與天地之道相同。其欲解也宜矣。此發(fā)汗而病狀之變動又如此。脈如故。即下文之伏脈也。猶言脈伏如故。而反加弦之謂。夫弦為緊滑之合脈。緊為寒?;瑸闈?。寒濕伏于下。則陽熱之不解于上可知。故曰者。言病之已成也。此發(fā)汗而病不理之變動又如此。全條總言寒濕病之常變。亦之正病也。


八條

病有炙瘡。難治。

炙瘡之人。先受外火。次傷膿血。液愈熱愈干。故難治也。


九條

脈經曰。病。其脈伏堅。直上下行。

伏者。潛伏在下。堅者。凝斂之象。上下。指尺寸而言。直上下行。謂潛伏凝斂。單從傍骨而直行尺寸。并無浮起之意。蓋之為病。雖在經絡之陽熱。而其所以為病。卻在陰不與陽俱。而自沉伏也。若陰起而應陽。則入風寒暑濕之正例。而非矣。大概病象盛夏。責在外無陰也。脈象隆冬。責在里無陽也。其天地之不交?;鹚礉?。若陽中有陰。則陽隨陰精而下降。陰中有陽。則陰隨陽氣而上升。左右者。陰陽之道路。故病之死。多死于左肝右肺之不能升降也。此總言病之脈。蓋就之正病。及因致之兼癥。而兩言之也。


十條

太陽病。其癥備。身體強。KTKT然。脈反沉遲。此為。栝蔞桂枝湯主之。


栝蔞桂枝湯方

栝蔞根(二兩)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生姜(三兩)大棗(十二枚)上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取微汗。汗不出。食頃。啜熱粥發(fā)。

太陽病。其癥備者。如頭項強痛而惡風發(fā)熱之謂。非指上文之癥備也。身體強三句。始入病。身體指后發(fā)際。及夾脊而言。KTKT。驚禽伸頸之象。傷寒之陽明病。亦以此為狀。但陽明之經脈在前。人迎以下邪盛。故頸項支于前而KTKT然。太陽之經脈在后。風池以下邪盛。故頸項強于后而KTKT然也。見如此太陽癥。脈若見浮。則脈癥相對。而為太陽中風正病。乃反見沉遲。沉為在里。遲為無陽。里無陽氣。則不能領津液以上滋。

而此太陽諸癥。為干熱可知。故曰為。主栝蔞桂枝湯者。以桂枝本湯。能解營分之熱邪。使不至熱枯陽液。

一也。且太陽之陽熱。從汗渙散。使在下之陰津吸起。二也。栝蔞蔓生。性走經絡。而氣清滋潤。且根善上行。是從里陰而引其精汁于太陽之經脈者也。以之治有汗之柔。宜矣。


十一條

太陽病。無汗。而小便反少。氣上沖胸??卩洳荒苷Z。欲作剛。葛根湯主之。


葛根湯方

葛根(四兩)麻黃(三兩去節(jié))桂枝(二兩去皮)芍藥(二兩)甘草(二兩炙)生姜(三兩)大棗(十二枚)上七味、咀、以水一斗。先煮麻黃、葛根減二升。去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渣。溫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不須啜粥。余如桂枝湯法將息及禁忌。

太陽病。同上條。無汗者。寒邪傷營而凝閉其衛(wèi)氣也。小便反少者。正照病而言。蓋謂傷寒化熱之病。熱邪盛于表分。逼陰氣于下。理宜小便清利。而今反少也。氣上沖胸者。人之毛竅。隨呼吸而喑為開辟。今毛竅為寒邪所閉。氣機塞于旁引。但爭胸分出入之路故也??卩湔?。太陽經道。循牙車。寒邪能令筋惕。故口噤而不得語也。以上俱太陽傷寒之癥。而曰欲作剛。必其脈不浮緊。而見沉伏?;蚯揖o直可知矣。但以全癥而論。似當主麻黃湯以發(fā)表。加茯苓以利小便。加半夏以降逆氣矣。即合沉伏之脈而論。宜于麻黃湯中。加升陰之品。如膠、麥、歸、地。重以升麻等類矣。況之為病。原系化熱之邪在經。而津液不供之癥。葛根輕浮滲泄。最為燥家所忌。乃竟主葛根湯而無所顧忌者。神哉仲景。幾令人不可思議矣。不知當日。一眼看定小便反少。氣上沖胸二癥。隨便用此。借水行舟。因糧殺賊之妙而已。蓋之所以為病。所慮者。天地不交。水火未濟耳。今小便反少。氣上沖胸。其里陰之機。尚在向表。主葛根湯以發(fā)汗。則泄其上者。下氣必從。疏其表者。里陰自動。將津液之氣可升。而沉伏之脈自起矣。且攻邪之法。自有層次。寒傷營分。為太陽之第二層。二門之象也。則太陽衛(wèi)氣。為第一層之大門。陽明分肉。為第三層之堂陛。與其就第二層。即賊以驅賊。不如從三層堂陛之間。振臂一呼。而賊易去耳。此不用麻黃湯而用葛根湯之深意也。至于直任葛根而不畏其疏泄者。

以其無汗。并小便反少二癥故也。無汗而小便少。胃中必有積飲。借積飲以為汗。既不虞其損傷津液。且內飲去而表熱解。故曰借水行舟。因糧殺賊之妙也。詳傷寒論太陽與陽明合病條下。參看自悉。


十二條

為病。胸滿、口噤。臥不著席。腳攣急。必齒。可與大承氣湯。

此太陽病。從胸中移熱于胃腑而熱實。凡太陽之表癥俱罷者也。胃腑熱實。故與大承氣以下之。表癥俱罷。故不曰太陽病。而但曰為病耳。胸滿者。胃實而實氣上浮之應??卩湔?。胃系絡唇口并齒中。實氣上浮。

則胃系急。故口噤也。臥不著席者。反側不寧之貌。胃實而神氣不能歸伏土中也。下焦足脛之氣。嘗休養(yǎng)于大腸之空處。胃實而大腸亦實。腸實、則腳下之氣血不容轉舒。故攣急也。齒者。即口噤之義。與大承以下之。則熱實去。而上下通和矣?;騿栐?。此條之癥。子何以知其不屬傳經。而為胸中移熱。且云太陽表癥俱罷者也。答曰。若系太陽傳經。則陽明必有經絡表病。何得單見胃腑內實。故曰此胸中移熱也。若有頭痛、發(fā)熱、惡寒等表癥。必不徑情攻下。致犯下早結胸之戒。故曰太陽表癥俱罷者也。附錄仲景具菩薩之慈。泄神仙之秘。著此病方論。以垂萬世。后人不知為金科玉律之文。置之覆瓿。及遇此癥。妄立驚風名色。除一切香燥藥外。惟是蜈蚣、全蝎之大毒。朱砂、金箔之重墜。巴豆、牽牛之猛悍。麝臍、冰片之犀利而已。訛以傳訛。

殺人無算。嗚呼、病一燈。千年塵土。誰復知有凈瓶甘露。玉液還丹也。夫之為病。小兒十居其九。產婦十居其一者。以小兒純陽之體。津液未充。產婦亡血之余。津液未復。一遇風寒等邪。犯其太陽。則化熱傷經。筋脈因干熱而短縮。反弓抽掣。所自來也。其猶能勝此香燥。并一切大毒等藥乎。余嘗按仲景病方法。以治俗名急驚、慢驚之癥。無不應劑而起。揭明篇后。蓋欲同志者共遵之。則所活無窮矣。但剛柔二。即今人所謂急驚者。皆陽也。其病脈癥治。已詳本篇。另有陰一癥。即俗所謂慢驚者。本篇不具論條方藥?;蛞陨⒁娪趥摴室?。今不揣鄙陋。竊傷寒之旨。擬論五條。移方四道。皆屢試屢驗。高明者萬勿以僭妄而漠視之也。

病、寒熱往來。寒則瀉利厥逆。熱則嘔咳煩驚者。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無太陽癥。乳食如故。但嘔吐。面色微黃?;驗a青綠者。將作陰也。

小兒素靈慧。忽目遲而神機阻滯者。。

病患身不熱。時反弓?;虺槌付?。卒口噤。不得出聲者。當歸四逆湯主之。驚者加龍骨、牡蠣。乳食急不到口者。膻中干熱而煩悸故也。當歸四逆合黃連阿膠湯主之。(以上方。俱見傷寒論。)病。小便色白。厥不止者。死。


十三條

太陽病。關節(jié)疼痛而煩。脈沉而細者。此名濕痹。濕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當利其小便。

太陽病。詳已見。二經交通之處為關。兩骨相續(xù)之處為節(jié)。關節(jié)者。人之坎澤也。故濕氣多入于此。濕氣入關節(jié)。則氣血滯而不利。故疼痛。煩者。郁濕化熱之應也。沉為在里。細為陽虛。人身惟陽氣充足。則濕不能傷。今在里之陽虛。則關節(jié)煩疼。明系濕邪滯其氣血。而太陽之頭痛發(fā)熱等癥。又明系濕邪化熱。上沖經表之候。

故知為濕痹也。痹者卑也。濕著關節(jié)。有不能舉動之義。故曰濕痹。里陽既虛。則不能分布水氣。故小便不利。

關節(jié)之濕氣。內淫腸胃。故大便反快也。利其小便。則濕去而關節(jié)疼痛等癥自止矣。


十四條

濕家之為病。一身盡疼。發(fā)熱。身色如熏黃也。

凡言家者。俱指夙病。如酒家、風家、亡血家之類。上條是初病濕。此系濕久而成家者。故曰濕家也。濕流關節(jié)。

故初病則關節(jié)煩疼。濕久化熱。而熱充經表。故一身盡疼而發(fā)熱也。黃為土色。身色如熏黃者。濕熱傷脾。在上之汗孔不疏。在下之小便不利。故蒸其濕土之色于外也。


十五條

濕家。其人但頭汗出。背強。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則噦?;蛐貪M。小便不利。舌上如苔者。

以丹田有熱。胸上有寒??视盟荒茱?。則口燥煩也。

濕家。已見頭汗出者。濕熱上沖。而蒸其氣血于上之義。背強者。濕持經表而不得汗也。欲覆被且欲向火者。

太陽被傷之本癥也。濕家俱陽氣不足。故不能以汗送濕。若更以寒藥下之。則元陽更虛。而真呼于中道自伏。故噦。胸為陽氣之署。陽氣以寒下而虛餒。則下陰上乘陽位。故胸滿也。小便不利者。氣機奪于后陰之下故也。舌苔、當指白苔而滑者。丹田以濕化之熱在下。胸中以攻藥之寒在上。下熱、故渴欲得水而口煩燥。上寒、故不能飲也。此條言濕家誤下之小逆如此。條中下早早字。疑是衍文。以濕家前后禁下故也。


十六條

濕家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濕家化熱上沖。癥見頭汗微喘者常也。但在下之之后。則逆矣。蓋下之則里空。而在上之陽液陽氣。理當下陷。今陽液反上而額上汗出。陽氣反上而微喘。故逆也。小便利。亦濕家去濕之一路。特見于誤下而額汗微喘之后。則逆甚矣。蓋下后則液奪于后陰。小便之不當利者。一也。額汗微喘。氣機已經上浮。而不應下送。此小便之不當利者。二也。兼見、則上脫下絕之勢已成。而中無所蘊。故主死也。下利不止。當承微喘以上等句。

蓋謂下后而前癥具。縱小便不利。若大便下利不止者。亦死。言與小便利者。同為下絕也。此條言濕家誤下之大逆、又如此。


十七條

風濕相搏。一身盡疼痛。法當汗出而解。值天陰雨不止。醫(yī)云。此可發(fā)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蓋發(fā)其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風濕者。發(fā)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風濕俱去也。

風濕。即后文第八條。所謂汗出當風者是也。蓋津液已離經絡?;鵀楹?。即如天地氤氳之氣。已化成雨之象。雨著地而為水。與汗伏皮而為濕。同一義也。汗出當風。汗之將出未出者。即便伏住。加之汗出而毛竅已開。風邪襲其玄府。則風與不出之汗相搏矣。不必中風而復中濕之謂也。久傷取冷。亦能落汗。汗客為濕。濕生熱。熱生風。此雖濕風。亦可名為風濕。故八條并及之。后凡言風濕者俱仿此。無著處、而煩熱者曰疼。是為風因。有著處而沉滯者曰痛。是為濕因。若單濕化熱以生風。則疼痛亦有時而互見者。一身、指手足太陽之部而言。濕從當風而汗不出。故其法仍宜出汗以解濕。并解其風也。陰雨不止。是天地濕勝之時。乘此而以汗去濕。是騰一內濕之空。而仍為外濕入之之地也。況汗大而不得其法乎。其不能盡解宜也。蓋風性輕浮。

理或可以驟泄。濕性凝滯。勢必燥于熏蒸。此汗大而愈風不愈濕之道也。故治風濕者。乘晴明之日。已應天地之燥化。又微微似汗。則得熏蒸之法。而濕自去。濕去而風亦與之俱去者。濕本而風標故也。意者主桂枝加術湯乎。抑即八條之麻杏薏甘?;蚓艞l之防加桂湯耶。


十八條

濕家。病身疼。發(fā)熱。面黃而喘。頭痛。鼻塞而煩。其脈大。自能飲食。腹中和。無病。

病在頭中寒濕。故鼻塞。納藥鼻中。則愈。

此條當是裹濕枕濕。而濕中于頭之癥。故無事于發(fā)汗。及利小便。但納藥鼻中。使?jié)駨奶缣槎鲆?。身、指太陽之夾脊而言。身疼痛者。濕中于頭。濕性將下流。而太陽之經氣阻滯也。發(fā)熱者。濕雖在頭。然已阻滯其經氣。皮毛為經氣之合。郁濕化熱。故發(fā)熱也。面黃者。陽氣不充之應。若面色紅而不黃。則陽氣力能蒸濕外解。

而身疼發(fā)熱。便不得謂之濕因矣。喘者。濕滯太陽之皮毛。皮毛內合肺竅。而不能通暢也。頭痛者。太陽之經。

上聚于頭。今為濕所把持而悶冒也。鼻塞者。濕滯氣機。即上文喘癥之義。煩亦單指鼻而言。蓋謂鼻因塞而煩熱也。脈大者。濕持其上。太陽之經氣。欲浮不得。而悶為旁鼓之象。自能飲食六句。謂濕在頭而腹中無病。

若發(fā)汗及利小便。則徒傷中下二焦之氣。是反招頭上之濕。使之下流也。豈如納藥鼻中。因涕以去其濕。得高者越之之旨乎。不列方者?;蚴е?。王氏謂宜瓜蒂散為細末。如大豆許。縮入、則出黃水。夫瓜蒂入鼻以出黃水。未驗。且云忌吹。當令縮入。似與本文納字之旨有礙。附錄鼻淵一方。凡頭痛鼻塞。而稠黃濁涕不止者。用鵝不食草一味。干為細末。納鼻中少許。令嚏出穢物。數(shù)次則愈。雖非漢時古方。而鼻淵一癥。頗似久濕在頭。而化為風熱之候。用此甚神。故并記之。以資同志者之會悟云。


十九條

濕家。身煩疼??膳c麻黃加術湯。發(fā)其汗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麻黃加術湯方

麻黃(二兩去節(jié))桂枝(二兩去皮)杏仁(七十個去皮尖)白術(四兩)甘草(一兩炙)上五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半。去渣。溫服八合。覆取微似汗。

天地當五六月時。地氣上浮。階潮礎潤。不得天氣泄而為雨。則燥蒸郁冒者。濕之象也。天地之燥蒸郁冒解于雨。與人身之煩疼解于汗。其理同也。外火攻之。則經絡關節(jié)之濕。因火逼而內入于臟腑矣。此灑物之濕聚于下。蒸物之氣浮于上之義也。主麻黃加術湯者。濕氣能塞毛竅。故濕家每皆無汗。用麻黃者。所以疏衛(wèi)表之云翳也。桂枝善行營氣。得東方風木之正。所謂風以燥之也。五臟惟肺最惡濕。且其臟與皮毛相合。故皮毛受濕。肺管先為之不利。加杏仁者。所以通肺竅也。白術性溫。與甘草同用。則善理脾胃土氣。土得甘溫。

則蒸濕于上而為汗。此治外濕之正藥也。


二十條

病者。一身盡疼。發(fā)熱。日晡所劇者。名風濕。此病傷于汗出當風?;蚓脗±渌乱病?/span>

可與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


麻黃杏仁薏苡甘草湯方

麻黃(半兩去節(jié)湯泡)杏仁(十個去皮尖炒)薏苡仁(半兩)甘草(一兩炙)上銼麻豆大。每服四錢匕。水一盞。煮八分。去滓。溫服。有微汗。避風。

病者。即濕病也。一身盡疼、發(fā)熱。詳已見。日晡為陽明經氣之旺時。有自振以推濕出表之勢。而濕邪不受其驅逐。遂相持于太陽陽明之界。故劇也。風濕三句。見本篇五條注。主麻杏薏甘湯者。甘草屬土。為內主脾胃。

外主肌肉之藥。以之為君。蓋欲其由脾胃以達肌肉之意。薏苡甘溫。善燥中土。且趁甘草浮緩之性。則能從下從里。而熏蒸其濕于在上在表也。杏仁通利肺竅。以引其機。為薏甘熏蒸之接應。麻黃發(fā)越毛孔。以開滯郁之障。譬之驅賊。薏甘為內室之傳呼。杏仁為中途之援引。麻黃直開大門以放其去路耳。與前條麻黃加術湯同意。特其制之大小略殊。并少桂枝一層癥候而已。上條曰濕家。則為病既久。非小劑可愈者。故大其制。此條曰病者。則其濕尚淺。故不必用大劑。以過傷其氣。且麻黃加泡。杏仁加炒。止用其輕清之氣。而已足矣。又本條較前條。多日晡而劇一癥。日晡而劇。為肌肉當王時。而有自振之氣。則營分尚未受濕。故不必用桂枝也。


二十一條

風濕。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防己黃湯主之。


防己黃湯方

防己(一兩)黃(一兩一分去蘆)白術(七錢半)甘草(一兩)上銼麻豆大。每抄五錢匕。生姜四片。大棗一枚。水盞半。煎八分。去滓。溫服。良久再服。喘者。加麻黃半兩。

胃中不和者。加芍藥三分。氣上沖者。加桂枝三分。下有陳寒者。加細辛三分。服后當如蟲行皮中。從腰下如冰。后坐被上。又以一被繞腰以下。溫令微汗。瘥。

此條。病則雙名風濕。癥則頗似單風。湯意卻又全治單濕。仲景心細如發(fā)。學人透得此關。則入木三分矣。蓋汗出當風。是汗郁于風而成濕。如上條所云。故曰風濕。則風濕之病。濕為本而風為標矣。夫郁濕化熱。濕熱與虛陽相并于外。故脈見浮。虛陽外并。則陰無健主。而坤呈地象。故身重。脈浮身重。系虛陽為濕熱熏蒸。故汗出。汗出。則毛竅疏洞。故惡風也。濕家必由汗解。汗出而濕自去者。常也。今脈浮、身重、惡寒如故。則知汗出。

為虛陽自越。而濕邪自在也。濕邪自在。故主防術甘草以燥之。虛陽自越。故君黃以斂之耳。雙言風濕者。

兼及其標也。脈癥頗似單風者。中標之病也。單治濕邪者。專責其本也。按四分為一兩。一分當是二錢半。

方中黃一兩一分。為一兩二錢五分也。方后加減之三分。即正方白術之七錢半。以銖數(shù)計之。一分得六銖。古人以二十四銖為一兩也。后仿此。五錢匕。謂以一錢之匕首。五抄其藥也。喘為濕邪傷肺。而肺竅不利之應。故加麻黃以發(fā)之。胃不和者。濕氣滯脾。能使胃中脹。或雷鳴溏泄之類。芍藥酸斂。下行入臟。能引防術溫燥之性。下入脾中。使之溫中以燥土。故加之。氣上沖者。胸中陽氣虛餒。而下氣乘上之應。桂枝甘溫。

能填胸分之陽。故加之。細辛辛溫而香細。善達下焦氣分。寒能召濕。陳寒者必積濕。加此者。亦猶加芍藥之義也。如蟲行。言上身。如冰。言下體。坐被繞被??傄詼嘏癁檠羧裰ǘN⒑桂?。當兼小便言。蓋腰上之濕解于汗。腰下之濕解于小便利。故也。


二十二條

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煩疼。不能自轉側。不嘔。不渴。脈浮虛而澀者。桂枝附子湯主之。

若(傷寒論多其人二字)大便堅。小便自利者。去桂(傷寒論多枝字)加白術湯主之。


桂枝附子湯方

桂枝(四兩去皮)甘草(二兩炙)生姜(三兩切)大棗(十二枚劈)附子(三枚炮去皮切八片)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三服。(傷寒作水六升。煮二升。以后方諸藥減半之水數(shù)計之。則此方之三升一升??譃殄e誤。當從傷寒為是。)

白術附子湯方

白術(二兩)附子(一枚半炮去皮)甘草(一兩炙)生姜(一兩半切)大棗(六枚)上五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分溫三服。一服覺身痹。半日許再服。三服都盡。其人如冒狀。勿怪。即是術附并走皮中。逐水氣。未得除故耳。

此條頭一癥。系風寒兼濕。第二癥。系單寒兼濕。然俱在太陽經表。而不干腑臟者也。身體指軀殼而言。煩疼為熱因。以風為陽熱。寒濕二邪。俱能化熱故也。陽主健用。濕主沉滯。陽虛而濕邪中之。沉滯而失其健用。故不能轉側也。不嘔者。內無寒也。不渴者。里無熱也。蓋謂傷寒至八九日。已過六七日自愈之期。即宜見表邪入里之候。乃外不見解。里不見傳。加之脈浮為在表。浮而且虛。則虛從浮斷。是為表無陽氣。更兼澀脈。澀為濕診。明系表陽虛微。不能送邪出表。以致濕與風寒相搏。故日久不解。而亦不傳也。是則表陽虛微。為病之本。風寒與濕。為病之標。故君附子至三枚者。一以溫陽。一以散寒。一以驅濕也。加于桂枝湯中者。桂枝行營衛(wèi)之氣。風從汗解。而寒濕亦與之俱去矣。獨去芍藥者。以為在經表。不欲其酸斂也。下文三句。緊頂傷寒八九日六句。猶言前癥具而脈既如此之人。若大便堅硬。又為寒燥津液。如水凍冰之象。平脈所謂陰結者。是也。小便自利。為肺與小腸。氣微而不能提守之應。桂枝行津泄氣。故去之。白術苦溫。能滋脾胃肌肉之陽液。

以消客濕。故加之。冒者。軀殼浮虛散大之貌。詳傷寒注。減諸藥于前方之半者。前方注意在汗。猶之以風雨解潮濕。利于疏爽。故大其制。此方注意在濕。猶之以旭日解寒濕。義取熏蒸。故半其制耳。


二十三條

風濕相搏。骨節(jié)煩疼。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

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


甘草附子湯方

甘草(二兩炙)附子(二枚泡去皮)白術(二兩)桂枝(四兩去皮)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則(一本有解能食汗出五字)復煩者。服五合??忠簧嗾?。宜服六七合為妙。

此條當重看風字。癥則以汗出惡風為主。蓋以風為本。而濕為標者也。故方意君桂枝者。一則取其行營衛(wèi)之汗以解風。隨便令其領術附以解濕也。濕流關節(jié)而能化熱。風又為陽熱之邪。兩熱相持于骨節(jié)。故煩疼也。風火之性。以動而張。故掣痛。風濕鼓滿于骨節(jié)之上下。故不得屈伸。并不可近也。風邪疏衛(wèi)表。故汗出。濕邪滯肺竅。故短氣。小便不利者。風濕以熱相得。而氣機浮壅也。惡風者。汗出表疏。畏風所襲也。表疏惡風。故不欲去衣。微腫者。風濕阻其經氣之應。此因風為重。故于甘草術附。溫脾燥濕之外。不得不尊桂枝以解其風濕耳。


二十四條

太陽中者。發(fā)熱惡寒。身重而疼痛。其脈弦細芤遲。小便已。灑灑然毛聳。手足逆冷。小有勞。

身即熱??陂_。前板齒燥。若發(fā)其汗。則惡寒甚。加溫針。則發(fā)熱甚。數(shù)下之。則淋甚。

即下條所云中熱是也。人身之陽氣。托根于命門。分光于臟腑。各從其本經。而熏蒸于在上在外。乃于皮腠之間。與太陽之氣。匯成一片。而包裹于軀殼之表。是為衛(wèi)氣。衛(wèi)氣周密。不特以陽拒陰。寒邪不能入。即熱邪亦不能入者。里氣充。而外氣不敢犯故也。此條是臟腑之陽虛。而衛(wèi)氣衰薄。故邪得以熱傷其表氣也。

熱傷其表氣。故發(fā)熱。衛(wèi)氣衰薄而受傷。故惡寒也。陽主輕清。陽虛而且見傷。故身重。疼痛者。熱邪逼其經氣。

而不得上浮外鼓之應。夫太陽之脈宜浮。夏月之脈宜洪。今見弦細芤遲。弦細為減。減者瘦削之義。是陽氣之不能充其脈體也。遲為在臟。是臟陽氣微。故不能健應于脈至也。芤者。無陰之診。陽生于陰。明系陰精短少。而熱之邪充之。故以芤見。陽氣因之而弱。故以弦細與遲同見也。太陽外主皮毛。內通小便。小便已。則膀胱氣空。而皮毛之氣。爭赴空處。故灑灑然毛聳也。手足、為陽氣之充。陽虛且病。故不能貫于四末。而逆冷也。勞則神浮。神者火也?;鸶?。故身熱。口開者。虛陽為邪所逼。有下陷而不能收攝其唇口之象。板齒為督脈之所入處。督脈兩界于太陽。而與之為合。太陽傷。故督脈熱于所入而燥也。發(fā)汗。則陽益虛。故惡寒甚。

溫針。則外火與邪相襯。故熱甚。數(shù)下之。則氣機奪于后陰。而膀胱之治化不能傳送。且邪因虛下沉。故淋甚者也。本經不列方。以鄙意擬之。炙甘草湯滋陰以實其芤。合四逆湯扶陽以益其弦細與遲之脈。陰陽充暢。邪或解于自汗乎。


二十五條

太陽中熱者。是也。汗出惡寒。身熱而渴也。白虎加人參湯主之。


白虎加人參湯方

石膏(一斤碎)知母(二兩)甘草(二兩)人參(三兩)粳米(六合)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大熱在內。故蒸其液出而為汗。又逼其陰出而惡寒也。身熱者。熱外蒸皮腠之應??收?。熱內鑠陰津之應。此系太陽陰精短少。而大熱傷其津液之癥。故主白虎。以救大熱。白虎加參。以救大熱所傷之津液耳。湯意見傷寒本湯下。


二十六條

太陽中。身熱。疼重。而脈微弱。此以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湯主之。


一物瓜蒂湯方

瓜蒂(二十個銼)以水一升。煮五合。去滓。頓服。

此亦陽虛、而熱傷氣之癥也。身熱。為太陽中之本癥。疼重。即下文水行皮中之候。蓋疼為熱因。重為濕因。濕熱相搏。故疼重也。微弱為陽虛之診。若陽氣充足。邪不能相犯。即或犯之。便于渴飲涼水中。送為汗解矣。豈有身熱疼重之癥乎。今以脈微弱審之。則知身熱疼重。始以陽虛而受熱于前。復以陽虛而不能運涼水于后之應。故直斷之曰。夏月傷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主瓜蒂湯者。瓜蒂苦寒??鄤t能令胃系急而不下。寒則能拒熱之邪內侵。且此藥善涌。涌則開提陽氣。能使微弱之脈自振。將水氣運為自汗。而身熱疼重。俱可盡解。是去行水之權。只用一涌以提其陽氣、而已足矣。其言一物者。不欲以余藥牽制其性耳。

百合狐惑陰陽毒病證治第三

論曰。百合病者。百脈一宗。悉致其病也。意欲食。復不能食。常默默。欲臥不能臥。欲行不能行。飲食?;蛴忻罆r。或有不欲。聞食臭時。如寒無寒。如熱無熱。口苦。小便赤。諸藥不能治。得藥則劇吐痢。如有神靈者。身形如和。

其脈微數(shù)。每溺時頭疼者。六十日乃愈。若溺時頭不痛。淅然者。四十日愈。若溺快然。但頭眩者。三十日愈。其證或未病而預見。或病四五日始見。或病至二十日。或一月后見者。各隨癥治之。

百合病者。宗氣血脈。百不合之病也。以百不合之病。而合之以百合。以藥名病。猶云柴胡癥。桂枝癥之義。故曰百合病也。百脈者。百骸之血脈。就上中下三焦而言。一宗者。一身之宗氣。就心肺之夾空而言。然氣主乎血。血抱乎氣。嘗有夫唱婦隨。君令臣供之妙。若陰血一傷。則其氣自為渙散。而氣血失合一之用。故悉致其病也。是則氣原無病。所病者。惟是血不足以副之。故見夫若無家。君幾失國之象。下文欲食、欲臥、欲行、欲飲食、或有美時。及無寒無熱等。一半、俱陽氣未病之候。而不能食、不能臥、不能行、或飲食有不用。而且食聞臭。

及如熱等。一半癥候。俱陰不能為陽以贊厥成耳。默默。神機以失根據(jù)而有消阻之狀??诳嗾?。陽浮于上也。小便赤者。陽陷于下也。藥不對癥。故不能治。蓋行諸藥者。以脾胃之陰陽相得。然后能使之內走臟腑。外達經表耳。今陽有余而弛。陰不足而縱。陽弛。故得陽藥則劇吐。陰縱。故得陰藥則劇利也。如有神靈。指預知暗識之類。蓋陰不能宅陽。而魂離神蕩。往往有在家而預知行人之至。靜臥而潛通竊議之言者是也。此條神機不守。為百合病之最重者。俗解頂上文之得藥吐痢為言。則謬甚矣。身形如和者。陽氣無病之應。脈微數(shù)者。

陰血干熱之應。陰短陽長之人。每當溺時。則膀胱一空。而陰氣下流。其陽熱愈浮于上。故頭痛六十日。為六氣轉換之候。五行之鬼氣。滿則必移。而平氣接之。是為子制其鬼也。故期其愈。若頭不痛。但淅然及溺快。而但頭眩者。其陰虛陽浮之候。降序而愈期亦各較速也。其癥。統(tǒng)指欲食至頭眩等癥而言。未病而見。謂不因他病而自成百合病者。即下文第五條百合地黃湯癥是也。病四五日三項。謂不論新舊。先因他病而致虛陰氣以成此病。即下文二條之百合知母湯。三條之百合滑石代赭湯。四條之百合雞子黃湯等癥是也?;蛴袉栍嗾咴?。子何以知此癥之陽氣無病。但病陰虛而陽自渙散也耶。答曰。以本篇方意知之。諸方中用藥。

俱就上中下而峻補其陰。至于氣分。但用百合一味以招來收攝之而已矣。見諸方下??褪卓隙?。

百合病見于發(fā)汗后者。百合知母湯主之。


百合知母湯方

百合(七枚劈)知母(三兩切)上先以水洗百合。漬一宿。當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別以泉水二升。煎知母。取一升。去滓。后合和。煎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

百合病發(fā)汗后者。猶言發(fā)汗之后。因而成百合病也。發(fā)汗。則心肺之陰液大傷。而上焦神氣。有懶散不完之象。故見首條諸癥。知母滋陰清熱。善走肝腎。肝為心之母。腎為肺之子。合子母而兩補心肺之陰精。然后以形象心肺。瓣瓣朝宗之百合。收攝其神氣而抱攏之。則知母滋陰以調百脈。百合斂陽以歸一宗。針鋒逼對矣。先必別煎者。各完其性也。然后合和者。相與有成也。煎用泉水者。取其上泛而流長。蓋上泛之性歸宗。流長之性貫脈也。

百合病見于下之后者?;鳒髦?。


滑石代赭湯方

百合(七枚劈)滑石(三兩、碎綿裹)代赭石(如彈丸大一枚、碎、綿裹)上先以水洗百合。漬一宿。當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渣。別以泉水二升。煎滑石代赭。

取一升。去渣。后合和。重煎。取一升五合。分溫服。

百合病下之后者。猶言因下后而成百合病也。下后。則脾與肝腎之津液大傷。而下焦神氣有懶散不完之象。故見首條種種等癥也?;屎?zhèn)重。甘能聚氣。寒能養(yǎng)陰。鎮(zhèn)重。則能令招攝神氣之百合。下斂三陰散亡之氣。分別水谷。又其治下后之余事也。下后。必多陰氣上逆。故加代赭以鎮(zhèn)之耳。

百合病見于吐之后者。百合雞子黃湯主之。


百合雞子黃湯方

百合(七枚劈)雞子黃(一枚)上先以水洗百合。漬一宿。當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納雞子黃。攪勻。煎五六沸。分溫服。

百合病吐之后者。猶言因吐后而成百合病也。吐后。則脾胃之陰液大傷。而中焦神氣有懶散不完之象。故見首條種種諸癥也。雞蛋黃。血液渾全。且色黃而居中。為大補土液之圣藥。能使百合收攝中宮之氣。聚為一宗。故主之。

百合病不經吐下發(fā)汗。病形如初者。百合地黃湯主之。


百合地黃湯方

百合(七枚劈)生地黃汁(一升)上以水洗百合。漬一宿。當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渣。內地黃汁。煎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中病勿更服。大盒飯如漆。

百合病不經吐下發(fā)汗者。猶言不因吐下發(fā)汗而成百合癥也。病形如初。具首節(jié)全癥之謂。不因汗吐下之誤治。而自成其癥。則其人之上中下三焦。陰液皆虛。陽氣以無偶而參錯故也。生地黃。體直味重。氣濃液全。

通補三焦十二經之血脈。用汁一升。以為之主。而令完神聚氣之百合為佐。是補百脈。而通其氣。以輔一宗也。中病勿更服。恐地黃甘寒之性。過傷陽氣也。大便如漆。所以驗中病之法。蓋液短者。則地黃之汁。滲走百脈。故大便無所見。大便如漆。則百脈不受地黃而自下。故知中病也。時解謂淤血行下。未是。

百合病一月不解。變成渴者。百合洗方主之。


百合洗方

百合(一升)上一味。以水一斗。漬一宿。洗身。洗已。食煮餅。勿以鹽豉也。

百合病為宗氣渙散之癥。氣散、則陰液與之俱散。而為汗者理也。況一月不解之久。其變成渴也宜矣。以百合之收攝真氣者。漬水以洗之。則外散之氣內抱。而陰液得全。渴將自止矣。麥形象心。為少陰之谷。性能聚液。故可作煮餅為食也。鹽能令器津泄。非洗毛竅以收津氣者之所宜。故戒食鹽也。豉為養(yǎng)性之味。鹽豉且戒。況其他乎。

百合病渴不瘥者。栝蔞牡蠣散主之。


栝蔞牡蠣散方

栝蔞牡蠣(熬等分)上為細末。米飲服方寸匕。日三服。

不瘥。承上文而言。用百合洗方。而渴仍不解之謂。洗之而渴不瘥。是中焦之營陰渙散。不能上供喉舌。而陽獨亢之應。牡蠣靜藏水底。有收攝真壬之象。栝蔞滋陰清熱。且根性上蔓。是又升其清潤于廉泉舌本者。加之服以米飲。則引入胃中。而胃液立起。其主之也。不亦宜乎。

百合病變成熱者。百合滑石散主之。


百合滑石散方

百合(一兩)滑石(三兩)上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當微利者止服。熱則除。

膀胱之化機不運。則陽熱由小腸而上浮胸膈。故上條見渴癥。又從胸膈而外浮于表分。故此條見熱癥也。

滑石分理陰陽。為中下二焦清利之品。配百合以收攝其氣。則水道下泄。而陽熱自除矣。微利。即止服。陰虛。

不得過以分消傷津液也。首條言本癥曰欲飲食。或有美時?;蛴胁挥谩J前俸喜≡瓱o渴癥。又曰如熱無熱。是百合病原無熱癥。則前條之渴。此條之熱。俱因一月不解變出。故兩曰變成也。

百合病見于陰者。以陽法救之。見于陽者。以陰法救之。見陽攻陰。復發(fā)其汗。此為逆。見陰攻陽。乃復下之。此亦為逆。

見于陰。謂百合病之成于下后者。蓋下后。則真陰損傷。而真陽渙散。陽法救之。即滑石代赭。及百合洗方之類。其意在斂氣歸宗。故曰陽法也。見于陽。謂百合病之成于汗吐后者。蓋汗吐后。則陽液損傷。而陰氣渙散。

陰法救之。即百合知母。及栝蔞牡蠣之類。其意在添精潤脈。故曰陰法也。反此則逆??傄姲俸喜≈冀K不可汗下。況用吐乎。李氏舊注。以陽亢陰盛。解見陰見陽。大謬。蓋陽亢之說。猶于變渴變熱二條。影射得去。至陰盛一邊。試問本篇諸條治法。將何所指乎。皆以不知百合一病。盡因傷損陰陽二液。以致或陰或陽。為之懶散浮蕩故也。

狐惑之為病。狀如傷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閉。起臥不安。蝕于喉為惑。蝕于陰為狐。不欲飲食。惡聞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蝕于上部則聲嗄。甘草瀉心湯主之。


甘草瀉心湯方

甘草(四兩)人參(三兩)半夏(半升)黃芩(三兩)黃連(一兩)干姜(三兩)大棗(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溫服一升。日三服。(以日三服計之。則再煎下。當有取三升三字。)此虛邪陰火。逼傷胃中真陽。而為上浮下陷之癥也。狐性善疑?;蟆㈧呕笠?。言或眠或起?;蛏匣蛳隆;蚯盎蚝蟆?/span>

令病者自疑。醫(yī)者炫惑之義。狀如傷寒。指頭疼發(fā)熱而言。默默欲眠者。胃中真陽。為虛邪陰火所傷。不能自振。而有遁伏少陰之象。故下文不欲飲食。惡聞食臭二癥。同一根蒂也。目不能閉。臥起不安者。虛熱上沖。而陽氣又有雖微而不能自伏之勢也。蝕者。非真有蟲食之義。謂陰熱敗物。有濕朽霉爛之象。如蟲之食物者然也。蓋虛邪陰火之氣。由中焦而上沖。則歷胃脘及肺。而喉嗓為結聚之處。下陷則歷小腸至膀胱?;蛴纱竽c。而前后二陰為結聚之處。故皆為蝕也。面目為神氣之所會?;鹕?。則烘然而赤。陽伏。則黧然以黑。氣陷。則夭然以白。邪熱有升降。氣機有起伏故也。喝者。聲出自閉。如吆喝之狀。蓋所以自禁其上沖之氣耳。上部、凡喉舌牙花皆是。主甘草瀉心湯者。甘草甘能守中。重用之以為君。則干姜之溫。在胃陽。人參之補。在中氣。半夏降上逆。芩連清標熱。則中焦之真陽復。而虛邪陰火自熄矣?;蛟弧j柵c火似為同類。今曰虛邪陰火。逼傷真陽。敢問其所以異。且既曰火。而復用辛熱之干姜。何也。答曰。真陽。體溫用醇。不焦不殺。三春太和之氣也。虛邪陰火者。不特與真陽不同。亦與實邪陽火有辨。陽火有根有焰。生于木而死于水。故天地之酷熱??梢燥L散。可以雨解。陰火無起無止。生于水而伏于金。故雷電之火光。陰雨則見。晴明則藏。干姜辛溫。辛為金之味。辛溫。又為晴之象。此古圣人本先天庚金伏丙火之理。以定方也。于干姜又何疑焉。

蝕于下部。則咽干??鄥粗?/span>


苦參湯方

苦參(一斤)上以水一斗。煎取七升。去滓。熏洗。日三。

下部。凡前陰及腿縫皆是。陰火毒于下。則陽液干于上。以少陰上系咽喉故也。夫陰熱朽爛。皆屬氣血弛縱所致??鄥ⅰN犊鄽夂???嘁詧灾:詳恐?。

蝕于肛者。雄黃散熏之。


雄黃散方

雄黃(一兩)上一味。為末。筒瓦二枚。合之。燒向肛熏之。

雄黃氣重。能排邪而引正。加之火燒煙性。又能驅穢燥濕故也。二條俱承首節(jié)諸癥。及面目之或赤或黑或白而言。

病者脈數(shù)無熱。微煩。默默但欲臥。汗出。初得之三四日。目赤如鳩眼。七八日。目四黑。若能食者。膿已成也。

赤豆當歸湯主之。(湯字當作散字)

赤豆當歸散方

赤小豆(三升、浸令芽出。曝干)當歸(十兩)上二味。杵為散。漿水服方寸匕。日三服。

此陰火之結于下焦血分者。營行脈中。血熱而短。故脈數(shù)。氣不病。故無熱也。胸中液短者必煩。然因無表熱。

故雖煩而亦微也。默默欲臥。少陰受熱之應。下焦陰血中結熱。故移其熱于少陰耳。汗出者。血得熱而蒸其液于外。猶之地得熱而潮其濕于上也。肝之為臟。開竅于目。肝統(tǒng)血。故血熱者。目赤如鳩。赤為火之色。黑為燼之氣。初得之為初炎之火。故赤。七八日四黑者?;鹂荷酢6薀熋褐笠?。下焦血熱而短。血熱甚。則上移其熱于胃。血短甚。又借資津液于胃。故善饑殺谷而能食也。夫以血熱血短之故。以致善能殺谷而食。豈非氣壅血敗而成膿。有以見此抽吸胃精之癥耶。故知之。赤小豆味甘。臍黑而色正紅。甘則解毒。臍黑則走下焦陰分。色正紅則其入血可知。加之浸令芽出。芽性上銳而走氣分。與補血之當歸相配。明系欲其直走下焦之血分。既補其血。并解其毒。且使之上銳而行提其血中之結氣。服以漿水者。漿水味酸性寒。酸則取其入肝。寒則取其解熱也。下卷十六篇、下血而在大腸之近處者。亦主此湯。則其從下焦而補之升之清之散之之義。可并見矣。

陽毒之為病。面赤。斑斑如錦紋。咽喉痛。吐膿血。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鱉甲湯主之。


升麻鱉甲湯方

升麻(二兩)鱉甲(手指大一片炙)當歸(一兩)甘草(二兩)雄黃(半兩研)蜀椒(炒去汗一兩)上六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頓服之。老小再服。取汗。

此陰火之郁于上焦氣分。而殘暴其血中之清陽者。氣分屬陽而受毒。故曰陽毒。與俗稱陽火亢熱之毒不涉。陽氣受陰火之毒。不能載血流行。面為諸陽之合。故獨赤。斑斑如錦紋。氣病而不與血相入之象也。咽喉。

為清氣上出之道。氣從陰火之化。故痛。氣傷則膿。氣傷而血亦與之俱傷者。故吐膿亦吐血也。五日可治。五日以內尚可治。七日不可治。謂七日以外則不可治矣。見急宜治之。遲則必死。警惕之詞也。蓋此及下文二條。系邪火銷鑠真水之癥。五日以內。為五行之生數(shù)。生而未成。則邪火尚易撲滅。故可治。七為火之成數(shù)。燎原之勢。便不可向邇矣。況七日以外乎。故不可治也。所謂五日可治。而主升麻鱉甲湯者。妙哉仲景。誠聰明睿智。高視九天九地之下。而秋毫不遺者也。夫此癥。原為陰邪之火。郁于上焦氣分。而殘暴其血中之清陽。

故用鱉甲為主。以鱉為水族疥蟲。得金水之正。后天之水能制火。先天之丙伏于庚。合先后天而兩治。陰邪之火。焉有不服者哉。且鱉性屬陰。而其甲屬天象。是為陰中之陽。與補血之當歸相合。則峻補殘暴之陰。而尤能行血中之氣矣。雄黃、蜀椒。俱屬味辛氣重之品。味辛則能制伏陰火。氣重。則又能專引鱉甲、當歸。而入于氣分矣。且雄黃之氣重于散。而不使陰火之毒。內郁于氣機。蜀椒之氣重于斂。而不使陰火之毒。上炎于喉咽。然后以甘緩守中之甘草。兜托諸藥之性。高理于上焦。以輕浮疏泄之升麻。薄引陰火之邪。分散于玄竅。頓服者。取其力并也。老小再服。非老人小兒另行作服。蓋一升分作再服之義。舊注謬甚。

陰毒之為病。面目青。身痛如被杖。咽喉痛。五日可治。七日不可治。升麻鱉甲湯。去雄黃蜀椒主之。

此陰火之郁于上焦營分。而殘暴其血中之清陽者。營血屬陰而受毒。故曰陰毒。與傷寒陰邪中臟之毒。不涉。營血受陰火之毒。色不上華。故面青。又肝藏血。而開竅于目。營血傷于陰熱。而肝氣外應。故目亦青也。營行脈中。營血熱而脈絡之氣不舒。故身痛如被杖也。膻中為陽腑而多熱。其別絡。則內通心主之血。而外絡咽喉。陰火逼營陰。而膻中更熱。故上逆于咽喉而刺痛也。五日以內可治。七日以外不可治。以陰火之毒。如陰險陰毒之人。其陰狠忍酷。不問中氣中血。俱不得因循養(yǎng)禍以待斃也。即主本湯而獨去雄黃蜀椒者。以陰火熱邪。其中傷血分而耗血。與中傷氣分而耗血頗同。故只消去其氣分之使藥。而已足矣。舊注牽扯疫熱陰寒。以釋陰陽二毒。略無是處。

瘧病脈證并治第四

師曰。瘧脈自弦。弦數(shù)者多熱。弦遲者多寒。弦小緊者。下之差。弦遲者??蓽刂?。弦緊者??砂l(fā)汗針炙也。浮大者??赏轮?。弦數(shù)者。風發(fā)也。以飲食消息止之。

李氏舊注曰。瘧者。虐也。寒熱暴侵。有虐政之象。故名瘧?;蛟?。瘧、謔也。寒去熱休。與平人無殊。其病有如戲謔之狀故也??贾畠冉?。皆由風寒暑濕之邪??陀谔柋巢?。及督脈諸穴中。而發(fā)為此病者也。其癥先寒后熱者居多。蓋因陽氣逐邪。而內并于陰。則陽分外虛。而陰內盛。陽虛陰盛。其寒栗也宜矣。至于陽窘而極。則怒將奮發(fā)。此剝極必復之道。且以衛(wèi)外虛而吸之。則陽氣引陰。而復并于外。陰虛陽實。陽實故熱。陰虛故渴也。

陽者。正氣也。正起則邪伏。故熱反而瘧漸解矣。此先寒后熱。及熱而后解之理也。瘧邪嘗格陽而順陰。人身陽氣。日則行為衛(wèi)而在外。夜則伏于臟而在內。太陽背部。及督脈諸穴者。陽氣出入之所經也。陽與邪搏。邪勝則寒。陽勝則熱。熱則陽已過邪所據(jù)之地。而邪遂解。然氣機之流行有常度。而瘧邪之占據(jù)無挪移。故明日至此則又作。而時刻不爽者。此也。若邪氣已離背部及督脈。而其頭則內薄五臟。尾尚橫連募原。募原者。

內為五臟通衛(wèi)氣之沖。而外為背部督脈行陽之驛。夫諸臟屬陰而行遲。且道遠氣深。故其微陽。嘗以兩周。

而始得從募原以與衛(wèi)氣相值。是衛(wèi)氣如天行之速。一日一周。臟氣如月與日之行遲。而以月會歲會之道也。然臟氣既出而與衛(wèi)會。則邪亦隨之而與衛(wèi)陽相搏矣。故間日又作。凡此皆瘧之大概也。陽氣削弱。其脈則弦。又少陽之主脈亦弦。病瘧之人。受邪而不能推出。陽氣既已削弱。況少陽系三陽之樞。為衛(wèi)氣起伏升降之路。是衛(wèi)與邪相角于少陽之部。而寒熱渴嘔之諸癥見焉。故瘧脈自弦也。熱勢躁急。故弦數(shù)之脈多熱。

寒氣痿頓。故弦遲之脈多寒。二句是主。以下十一句。俱從此而抽出言之也。小即細脈。有斂束之象。緊。即弦脈之急者。言弦而細且急之脈。是斂束其飲食而至有急切之狀。如脾約里急之義。此足陽明太陰。飲食積于中焦。悍氣不能充周則寒。精氣不能滋息則熱。下之。則積滯去而精悍貫通。故瘥也。此承弦數(shù)多熱句來。

猶云弦數(shù)而小緊之謂。蓋弦而不數(shù)。雖小緊不可下故也。弦為脈體不充。遲為動機不續(xù)。俱陽虛之應。陽虛。

則氣機內并而寒。外并而熱?;虻鵁o熱。如五條之癥者。溫之而陽氣自滿。使有升降之沖和。而無起伏之偏弊。故可愈。此足少陰及三焦之瘧。溫之而大氣一轉。其病乃散也。二句承弦遲多寒。本文自明。弦緊四句。凡兩段。又雙頂弦數(shù)弦遲而兼言之也。蓋謂弦數(shù)而緊者。緊為寒診。數(shù)為熱應。是本因感寒。而標則化熱。

故寒熱迭見。而且先寒后熱者。從標本之性也。夫祛寒固宜發(fā)汗。祛寒之化熱者。尤宜發(fā)汗。故曰可發(fā)汗。如邪在太陽陽明之經。日久不傳。針之既奪其傳路。復瀉其余邪。如傷寒三陽經之例。故并亦可針也。至若弦遲而緊者。緊為寒邪凝斂。遲為真陽衰息。弦又為衛(wèi)氣削弱之診。是三陽部竭。而寒邪中之。不能根據(jù)臟腑經絡之陽以化熱。即經所謂牝瘧寒瘧之類。灸之者。以外火暖其真陽。如傷寒三陰經之例。故曰可灸也。但言灸而不言藥者。以上文有用溫之法。故僅言灸以互之耳。脈浮。為邪欲上涌。脈浮而大。為邪欲外泄。弦數(shù)而浮大。以吐能散氣。故可吐之以解其熱。弦遲而浮大。以吐能提氣。故可吐之以去其寒也。弦數(shù)為熱。熱則風生。故不曰中風。而曰風發(fā)者。蓋指風從內熱而生之謂。風邪發(fā)乎肝膽。而其氣善逆。故寒熱交作而瘧矣。飲食消息。如積飲而為濕熱者。其消息必渴??扇テ錈犸嬕灾怪?。積食而為實熱者。其消息必能食而不大便。

可去其實熱以止之也。

病瘧。以月一日發(fā)。當以十五日愈。設不瘥。當月盡解。如其不瘥。當云何。師曰。此結為瘕。名曰瘧母。

急治之。宜鱉甲煎丸。


鱉甲煎丸方

鱉甲(一十分炙)柴胡(六分)人參(一分)半夏(一分)黃芩(三分)桂枝(三分)芍藥(五分)干姜(三分)阿膠(三分炙)丹皮(五分去心)桃仁(二分)濃樸(三分)赤硝(十二分)葶藶(一分熬)瞿麥(二分)大黃(二分)烏扇(三分燒)蜣螂(六分熬)蜂窠(四分炙)紫葳(三分)鼠婦(三分熬)蟲(五分熬)石韋(三分去毛)(鼠婦色如鶯背白足。俗呼為濕屎蟲。北地坑席下長有之。蓋亦走隙縫之陰類也。蟲北方未見。浙江陰濕灰土中最多。大者徑寸。栗殼色。形如壁虱而大。亦縫絡中之陰蟲類也。)上二十三味。為末。取鍛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斛五斗。浸灰。俟酒盡一半。著鱉甲于中。煮令泛爛如膠漆。絞取汁。納諸藥。煎為丸。如梧桐子大??招姆咄琛H杖?。(清酒一斛五斗。猶云以五斗斛一斛之謂。)此謂瘧邪之在下焦血分者也。病瘧之人。假如以月之初一日發(fā)。月之初一。為逐漸生明之候。是其邪在陽分矣。至十五則將生魄而屬陰矣。陽分之病氣。滿而將移。則陰分之平氣。更而用事。此二十四氣中之一氣為病。氣盡則邪無所憑。而所承之治氣。又格而驅之。故當愈。設此期不瘥。則又以瘧為陰邪。月屬陰象。故瘧邪嘗根據(jù)月之明晦。以為聚散。且十二經與月。各有所屬。此月既盡。則次經之治氣代之。故當月盡解。是十五日愈者。則云一經中之氣分為病。月盡解者。則云一經中之陰陽俱病。如其再不瘥。當云此邪在何地乎。

者。征也。如往跡未化。而可征驗之象。瘕者。瑕也。如美玉未純。而有瑕疵之象。夫瘧邪中人。不離氣血。氣血勝。

則流行無滯。譬諸風之飄葉。水之流花。終歸烏有。而風與水無著也。若其人氣血不勝。則瘧邪沉于下焦陰分。寒熱交煎。則大腸之絡血。及腸外肝腎所管之孫絡血。有為邪所結。而無流行之妙。比之大化中有未化之跡。純粹中有未純之疵。故曰結為瘕。瘧之所以自愈者。以血氣流行。而能托邪外出故也。今血與邪相結而為瘕。不特不能外托。而且有卵翼之義。故曰瘧母。是瘧母者。本身下焦孫絡中之死血為之也。夫瘧為外邪。外邪內薄。以氣血為之關隘。故陽瘧不逾陰分。經瘧不傳他經。有十五日月盡自愈之例。瘧之母為內邪。內邪外薄。則本身敗血之氣。與瘧并行為祟。復何氣候經絡之限乎。故雖月盡不瘥也。治之或緩。則死血老而堅不可破。瘧將與死俱休矣。故宜急治之。但細按鱉甲煎丸。連灶灰清酒。凡二十五味。為傷寒金匱中第一大方。品類既繁。冷異復伙。致使庸陋者望而畏卻。間或有以知味自居。稱賞詮釋。亦止大口嚼江瑤柱。而于仲景制方之精意。無有是處也。不知其妙想入微。以為血結瘕一癥。合男婦凡三處。而攻去瘕諸法。合前后凡兩路。其間攻血者。非理氣則偏。故輔之以辛溫。攻血者。非補血則弊。故佐之以滋潤。然后兼以治瘧之例。則瘧之母去。而瘧自無所容矣。至其用藥。縱橫錯雜中。卻條分縷晰。而眼光處處不離下焦血分。真如鴻門劍色。人第驚其掣電翻虹。而不知其微芒注意。俱在沛公也。何謂血結瘕。合男婦凡三處乎。

一則大腸之絡血是也。大腸為多血之腑。瘧邪燒之。則干熱下結。干則從絡而吸血。熱則從絡而傷血。吸而傷之。其結在絡。故以性喜推糞。而善走大腸之蜣螂為主。以咸寒破血結之赤硝佐之。則其用意在大腸之旁絡可見矣。一則肝腎孫絡中之幽隱血是也。肝腎屬陰臟。孫絡為細竅。幽隱之血在隙縫中。瘧邪以寒熱結之。則其血先泣而終敗。故以濕土中善藏善穴之陰類。而又能續(xù)筋活血之蟲(蟲一名灰鱉。亦名土鱉。兒童戲斷其腹。能復完合。拳棍家以為跌撲秘藥。)為主。以形則扁生。功則消瘀之烏扇。(烏扇即蝴蝶花葉。以其形似故名。但其葉從中扁開。故有扁竹花之名。仲景用之以走縫絡宜矣。)根行石縫。性復通利之石韋佐之。則其用意在陰竅及扁縫中。又可見矣。此二者。男子與婦人之所同也。其一則婦人之子宮。

及血室之血是也。子宮清窈。非受胎則血室之血不注。而但有朝會之候。瘧邪乘之。則血得邪熱而滯結。故以多管多子而形似子宮血室之蜂窠為主。而以聶聶潛行。性能動血之鼠婦佐之。則其用意在系胞等處。

更可見矣。何謂攻去瘕。合前后凡兩路乎。除桃仁動血破血。為兩路公藥之外。其用逐瘀之大黃者。則直從腸中而下血于后陰。此一路也。其用利竅之瞿麥。佐以削堅瘦結之葶藶者。則旁從血管而下血于前陰。

此又一路也。(血管細小。恐結血成塊而不能下。故佐葶藶以瘦削之。妙甚細甚。下血結于前陰。惟女子則可。以男子之前陰無血路故也。讀此則知從來女子之因瘕而死于血枯經閉者。良可惜也?;騿?。既云肝腎孫絡中之血。男婦相同。又云男子前陰無血路。則其血當從何道去之。答曰。仍從大便去。傷寒少厥二陰之結血。俱主桃核承氣。其例不可類推乎。)然后以下走之芍藥。監(jiān)行陽之桂枝、丹皮。而并入陰分。所謂理氣以攻血。領養(yǎng)陰之阿膠、紫葳。而深滋其津液。所謂補血以治結者是也。至于攻擊下焦之藥。其性陰翳。

反而上乘。必生脹。濟之以開痞之干姜、濃樸。又所以防其漸而已。以上六隊。凡十八味。俱治瘧之母。而未及于瘧。瘧之寒熱嘔渴。必由少陽。故但以少陽之例。用小柴輕輕引之。則瘧邪自散。小柴湯論。見傷寒注。獨去甘草者。以邪在下焦。欲其從下以升發(fā)。故于甘浮者無取焉。鱉甲滋陰。配以咸溫之灶灰。蓋取咸能潤下。

溫能破結之義。煮以清酒者。既用其善行。復用其滋潤也。以鱉甲煎包裹諸藥而為丸。運窮工極巧之跡。降為甘露和風。其潛滋默化之妙。能令窮泉之枯稿。乘春而復動矣。所結之瘕。寧有不散者哉。

師曰。陰氣孤絕。陽氣獨發(fā)。則熱而少氣煩冤。手足熱而欲嘔。名曰癉瘧。若但熱不寒者。邪氣內藏于心。外舍分肉之間。令人銷鑠肌肉。(照古本較正。有白虎加桂枝人參湯主之一句。而無下四句。)凡五邪中人。陽氣御其寒。陰氣御其熱者。常也。若陽不足以御寒。而陰外乘之。則惡寒。陰不足以御熱。而陽下從之。則發(fā)熱。然惡寒。則陽氣作勢而熱勝寒。發(fā)熱。則陰得主令而正勝熱。是陰陽相抱之妙也。若其人平素陰氣。原自孤絕。及瘧邪中之。陽氣與邪獨發(fā)。而無陰以濟之。則一發(fā)便熱。且胸中正氣。為亢熱所傷。比之三伏晴干。田禾之生意。有垂頭卷葉之象。故不足以息而少氣也。心有所虧。氣有屈者。冤之義也。今陽伸陰縮。火長水短。皆內虧里屈之象。故殊覺干煩而如有所冤抑矣。手足。指手心足心而言。蓋勞宮、涌泉。為手足少陰之經穴。熱則陰氣孤絕之征。欲嘔者?;鹦陨涎?。陽氣獨發(fā)之癥也。名曰癉瘧。癉者。單也。熱也。陽氣單病而獨熱之謂。與內經之所謂癉瘧同義。但其癥不因邪而因人。人身陰液一虛。不論風寒暑濕之邪中之。俱能從其有余之氣而化熱。熱邪相搏。而陰氣不足以濟之。則癉瘧成矣。然就下文若但熱不寒觀之。則癉瘧多先熱而后寒者。蓋陽氣自盛。既不逐邪而內并。且無陰氣出而夾呈于陽分。故不先寒而先熱。至于氣盛則滿。滿則必衰。此盈虛自然之道。故熱后生寒者。病癉瘧者所必至之勢也。況內經所論溫瘧。以為陰虛而陽盛。陽盛則熱。熱衰則氣復返入而寒。夫癉瘧之名。就人身之陰虛言之。溫瘧之名。就天時之化氣言之。其實則一也。不寒。指熱之前后而言。承上文陰氣孤絕。陽氣獨發(fā)。而見種種等候之癉瘧。若是既不先寒而熱。

復不熱后生寒。是但熱不寒矣。夫癉瘧與癉瘧復有辨。以五臟各能藏邪。肝腎固多逆寒。而脾肺主氣。氣起則熱。而伏則寒。惟心為陽臟而屬火。熱后不寒。是火熄尚有余熱之象。故知邪氣之內藏于心也。又瘧之作也。不外乎出三陽之舍。太陽則寒熱并見。少陽則寒熱往來。惟陽明不惡寒而惡熱。分肉為陽明之部。故知邪氣之舍于陽明分肉間也。津液不足御邪熱。而以肌肉當之。則其如銷鑠也宜矣。

溫瘧者。其脈如平。身無寒。但熱。骨節(jié)疼煩。時嘔。白虎加桂枝湯主之。


白虎加桂枝湯方

石膏(一斤)知母(六兩)甘草(二兩炙)粳米(六合)桂枝(三兩去皮)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此申言上文但熱不寒之病脈癥治也。溫瘧。上條所謂癉瘧。而先熱后寒者即是。陰虛陽盛之人。冬中風寒諸邪。深藏骨髓。至春。則其氣感而化溫。至夏。則其氣感而化熱。此蓋銅山外崩。鐘聲遙應。木華于春。栗芽于室之理。因時序之變。而邪亦隨之。故有牡瘧溫瘧等名。其實皆陰虛陽盛之癉瘧也。溫瘧之熱邪。在陽氣中兩火不相照曜。且比之大暑大熱之天象。其暑熱之氣。在太虛而不可見。非若清冷陰寒之化。有云物風霧之可憑也。故其脈。除當發(fā)時數(shù)大之外。未發(fā)及發(fā)后之脈。如平人也。身無寒。但熱者。亦兼熱之前后而言。骨節(jié)為人身之坎澤。陰液之所注也。邪熱客而鼓之。故疼。津液供之不給。故疼而且煩也。陽無陰以自伏。而時時有上炎上沖之勢。故嘔。主白虎加桂枝湯者。前條不曰舍于分肉之間乎。分肉屬陽明。故以辛涼而走胃之石膏為主。使浮緩之甘草以托之。佐以甘溫而善補胃液之粳米。以滋胃中之陰。然后憑潤肺之知母。徐徐上引之。則白虎本湯。是涼雨如酥而潤稿。加桂枝。是秋風掃熱以除煩。至其所謂邪氣內藏于心一半。則合下條蜀漆散以治之。另有奧義。仲景之心法。真于淵微莫測之中。卻又一絲不紊者矣。

瘧多寒者。名曰牝瘧。蜀漆散主之。


蜀漆散方

蜀漆(洗去腥)云母(燒二日夜)龍骨(各等分)上三味。杵為散。未發(fā)前。以漿水服半錢匕。溫瘧加蜀漆半分。臨發(fā)時。服一錢匕。

寒時長而熱時短。寒多于熱。故曰多寒。非但寒不熱之謂也。按內經寒瘧論。夏傷于暑。汗出而腠理開發(fā)。因遇凄愴之小寒。藏于腠理皮膚之中。秋傷于風。而益其寒。則病成矣。夫寒者。陰邪也。風者。陽邪也。先傷于寒。

而后傷于風。故先寒后熱。愚謂寒里風表。是寒主而風客。故且寒多于熱矣。金匱之名牝瘧。即經所謂寒瘧者是也。俗解硬將多寒多字抹煞。而以但寒無熱為牝瘧。謬矣。蓋瘧邪未有不見熱者。特有熱多熱少之異耳。況牝牡雌雄。禽獸之陰陽。猶人之曰男女也。誠如所言。因牝瘧之名。便謂有寒無熱。則將謂女人身中。全無陽氣溫熱也得乎。主蜀漆散者。其意以為心氣出而御夏。肺氣出而御秋。此五臟與四時。各以類應之道也。今夏傷于暑。是心陽為熱邪所傷。秋傷于風。是肺氣又為風邪所傷。心陽肺氣。兩傷于上。故不能推散風寒。而致寒多熱少之牝瘧也。其治例只消將命門中之陽氣。升而上之。使其氣勻滿于心肺之間。則大氣一轉。其邪乃散。故以云母、龍骨。體質沉重之石類。將蜀漆監(jiān)至下焦。使之溫溫。上通下吸。而已足矣。蓋云母之性。遇陰晦。則吐氣生云而善升。遇晴明。則吸氣歸云而善攝。燒至二日夜。是以火力奪晴明之造化。迨不用其善吐而升陰晦之云。特取其善吸以攝風寒之氣者也。龍骨。前人俱誤認為龍蛇之蛻。其實乃龍脈之石骨。所以通山川之靈道者。用以入藥。為手少陰心主。斂神聚氣之真品焉。蜀漆。東垣稱其上補心氣。有飛針走線之功。蓋言其神速也。明明先以沉重石類。墜下蜀漆。然后俟龍骨、蜀漆。本天親上之性。從下焦升發(fā)其陽神以充心部。所以治其多寒之標也。俟云母。本地親下之性。從上焦吸取其陰邪以歸子虛。所以治其牝瘧之本也。各用等分者。使勢均力敵。不相牽制。可以各行其性也。未發(fā)先服者。乘風寒之陰翳未起。而使陽光升滿膈中。逼陰邪于下。俾云母之就近吸之者。尤易易也。至于溫瘧亦主此散。特加蜀漆半分。直是壺天勝境。恍惚間另是一番世界。吾不知仲景當日。從何得此妙用耶。蓋溫瘧之邪氣。內藏于心。服白虎加桂湯以治其分肉之所舍。而未及其所藏也。故以飛走心經之蜀漆。用至折半而為君。龍骨之入手少陰。原屬本性。又得蜀漆之兼力以趨之。則其入心。更與之同速矣。夫蜀漆、龍骨。同心合德。以奉心主。則云母亦因之而上浮。于是云母則倒吸陰精以上滋。龍骨則通提腎氣以相濟。而所謂陰氣孤絕。陽氣獨發(fā)者??傻闷淦揭?。

然后蜀漆以飛走之性。散其所藏。則少氣煩冤之諸癥亦解。一湯一散。合表里而兩治之。則癉瘧中之但熱不寒。而名溫瘧者。寧有不冰釋者哉。臨發(fā)時服。以發(fā)則所藏盡出。而去之無所留遺故也。


中風歷節(jié)病脈證治第五

一條

夫風之為病。當半身不遂。或但臂不遂者。此為痹。脈微而數(shù)。中風使然。

本經之中風。與傷寒論中之中風。其不同者有二。以傷寒論之所謂中風者。單是冬月之寒風。故其遺暑濕燥火。而獨入寒門者此也。寒風兩襲經絡。而交爭于營衛(wèi)。故立見發(fā)熱等之表癥。此則三時之風。以其不兼寒氣。故但覺營血微煩。而衛(wèi)氣不密。因循時日。而不即發(fā)者。一也。又傷寒所言之風寒。單是外邪。故外邪一散。了無余事。本經所言者。又是三時之風。平素襲入。風氣通于肝。因而外邪與肝臟之虛相結。及上焦之陽一虛。不拘經絡腑臟。隨其虛處。而肝以陰臟之氣。變動生風。且挾外邪而暴中之。如二條三條之癥矣。是比傷寒所言之風。多一肝臟之虛邪。二也。知此二者。則傷寒金匱。其中風之名同癥異。并遲速微甚之機。俱洞徹矣。此陽虛之人。外風中入經絡。而營衛(wèi)痿頓。未經勾結臟邪。而為中風之輕癥者也。蓋謂人身肢體。惟是衛(wèi)陽外密。營陰內主。故得干健坤順之用。而輕便靈動者此也。若陽氣原虛。外風中入。則風邪持陽而耗陰。

陽氣受持。則失其健用而軟弛。陰液漸耗。則失其順正而硬強。此不遂之所由致也。但風屬陽邪而善走。不拘或左或右。中則從巔至末。而半邊之身。俱不遂者勢也。若或但見一臂不遂。則是痹著之病。另見痹門。不可誤認為陽邪善走之風因矣。下文又言不遂之脈以證之。夫風性疏洞而善汗。且屬陽熱之邪。善汗。則汗泄而衛(wèi)陽益虛。故脈微。陽熱。則液傷而營陰自短。故脈微而且數(shù)也。言半身不遂之癥。診其脈又微數(shù)。則是確為中風使然。而非痹病無疑矣。微數(shù)、就營陰衛(wèi)陽而言。則知脈亦指寸口。與下文二條三條同一診法。然則主桂枝湯以散風。加人參、附子、以補其微。加當歸、阿膠、以滋其數(shù)。或不失仲景之意乎。


二條

寸口脈浮而緊。緊則為寒。浮則為虛。寒虛相搏。邪在皮膚。浮者血虛。絡脈空虛。賊邪不瀉。

或左或右。邪氣反緩。正氣即急。正氣引邪。僻不遂。邪在于絡。肌膚不仁。邪在于經。即重不勝。邪入于腑。

即不識人。邪入于臟。舌即難言??谕孪选?/span>

此平時外風中入。而與肝臟之虛邪相結。于是皮膚經絡腑臟。各隨虛處。而外鼓上浮以暴中之者也。上條是未經勾結臟邪之風。故直曰風之為病。又曰中風使然。此則已經內通肝氣。變動而出。故但曰邪而已矣。

脈之寸口。在表。應皮膚經絡。在上。應頭目口鼻。在內。則腑應膻中。臟應心肺者也。今其脈舉之得浮。按之而緊。緊則寒氣凝斂之象。浮則陰血空虛之象。寒虛兩相搏于寸口。以寸口之在表者斷之。則先是皮膚之大血空虛而見浮。肝木之陰邪外鼓而見緊。故知邪在皮膚也。此時若主桂枝湯以走皮膚。外加補血之當歸。以平其浮。加祛寒之附子、麻黃。以緩其緊。則賊邪猶可瀉也。夫浮者。分肉之大血虛也。大血既虛。則托于皮膚中之絡脈。其營血之虛更可知。彼皮膚猝暴之邪。如同流賊。經久不瀉。則乘虛而貫入絡脈。于是從絡而或左或右。各隨所注而上頭目。邪勝。則正不能束邪。故受病一邊。反覺寬緩。正不勝。則邪反乘正。故不受邪一邊。便覺緊急。邪滿正虧。常相侵犯。如正氣之引邪以自就者然。則口鼻反向不受病一邊而僻。且莫能自主而不遂矣。邪在于絡四句。又補言浮者血虛一段。以申明首條當半身不遂之意。蓋謂血虛而絡虛者。不特一僻已也。或左則左俱病?;蛴覄t右俱病。小絡少血。而以氣通肌肉者。故受邪。則捍格而氣不通。

此不仁所由見也。大經少氣。而以血養(yǎng)筋骨者。故受邪。則遲謾而血不周。此重而不勝所由見也。蓋善行數(shù)變之風邪。病則半身不遂。有必至之勢者、此耳。下文入腑入臟兩段。又從浮緊之脈。推展而言其重癥也。夫即寸口而診其內。左手之腑屬膻中。膻中如政府。為心君出入之靈道。浮則心氣上虛。緊則寒斂而神明內閉。故邪入其腑。即不識人。右寸之臟屬肺。肺金主聲音。系靈機出納之橐龠。浮則肺氣內虛。緊則寒切而管簧勁急。故邪入其臟。舌即難言。且此臟主游溢精汁之權。浮則有升無降。浮而緊。為寒液上泛之象。故口吐涎。左寸不言心而獨言其腑者。以入心則死。無癥可言故也。門人問曰。中風為臟邪。各因虛處。而外鼓上浮以中之者。既聞其義矣。夫入臟入腑之癥。并見皮膚經絡等候。是從下焦而上入腑臟。因而由腑臟之胸分。溢出于經絡皮膚之表。其理可以神會。每見皮膚經絡之癥。識人能言。則腑臟之未病。鑿鑿可據(jù)。若謂上從太陽之胸分而外出者。則膻中及肺。一臟一腑。皆麗胸中。邪既從此經過。則腑臟安得不病。而獨皮膚經絡乎、既不從胸分而外出。敢問何由而中于表。竟與腑臟不涉耶。答曰。太陽管皮膚經絡。固矣。其陽明等五經之氣。各另開門而自出其經絡。以附于太陽之表。此蓋由本臟之經。而出之太陽者也。


三條

寸口脈遲而緩。遲則為寒。緩則為虛。營緩則為亡血。衛(wèi)緩則為中風。邪氣中經。則身癢而癮疹。心氣不足。邪氣入中。則胸滿而短氣。

遲、就至數(shù)之不及四五至而言。緩、就體狀之懈弛松寬而言。陽氣微。而鼓動之機不能貫珠連續(xù)。則遲。故曰遲則為寒。精悍衰。而不能充滿脈體。則緩。故曰緩則為虛也。夫寸口之外應者。則主營衛(wèi)經絡。今其部位見緩。若系中取之而在營分。則精血衰而不能充于脈中。故為松寬不飽之象。則知緩為亡血所致矣。此句是客。若系浮取之而在衛(wèi)分。則是悍氣衰而不能令于脈外。故為懈弛不挺之象。則知緩為中風所致矣。此句是主。以下文單言氣而不言血故也。營衛(wèi)屬經表。是邪已中其經矣。于是經氣自虛之因。則經大氣小。而串動如蟲行皮中。故身癢。中風之因。風為陽邪而善化熱。則傷其絡血。而發(fā)為忽起忽落。半含半露之癮疹矣。

又寸口之上應者。則主心肺胸膈。今其部見緩。則是心肺夾空之氣不足。以致風邪入于其中。胸中為真氣氤氳之位。邪氣乘之。則相犯而不容。故滿。又胸中為息道游溢之鄉(xiāng)。邪氣入之。則機滯而艱澀。故短氣也。

此承首節(jié)。而言陽虛之人。外風中入經絡。而為未經勾結臟邪之癥也。但細按本篇前后。共論九條。計方二道。除下文等六條。俱論歷節(jié)外。而論中風者。止此三條。又除第一條及第三條。言單中外風之外。其言兼中臟邪者。僅有第二一條。且后文兩方。俱確系歷節(jié)治例。而中風一門。并無方藥。殘缺無疑。嗟乎、照妖之寶鏡失圓。垂世之鼎彝折足。真令人飲恨無窮也。海內藏仲景全書之古本?;蛟木咴凇;蛘摋l方治。有坊本所遺失而未經載刻者。倘能賜教示知。以廣鄙陋。是有望于博雅之君子焉。


四條

寸口脈沉而弱。沉即主骨。弱即主筋。沉即為腎。弱即為肝。汗出入水中。如水傷心。歷節(jié)痛。

黃汗出。故曰歷節(jié)。

寸口。當指左心右肺而言。右寸之脈屬肺。肺主氣而配天。天者。高遠之象也。故其脈常浮。今反浮為沉。是肺氣下郁之應。又肺腎為子母。腎藏精而主骨。肺脈下沉。是肺以金母之氣。而下伏于腎子之骨間矣。故曰沉即主骨。沉即為腎也。左寸之脈屬心。心主血而應夏。夏者。開張之象也。故其脈常來盛去衰。今反盛為弱。是心血內滯之應。又心肝為子母。心脈內弱。是心以火子之液。而內結于木母之筋脈矣。故曰弱即主筋。弱即為肝也。夫諸筋皆屬于節(jié)。節(jié)者。神氣游行出入之所。又陽氣者。柔則養(yǎng)筋。今神氣內郁下伏。不能游行出入以養(yǎng)筋。其故何也。惟是夏月及用力而汗出。則心肺之氣血。正在發(fā)揚。若乘此入水。則水寒之氣。束肺抑心而下結。內伏于筋骨之節(jié)縫。故歷節(jié)痛。黃汗出者。郁水寒而成濕。郁氣血而生熱。濕熱交并于歷節(jié)之外故也。此言歷節(jié)之成于寒濕者。


五條

趺陽脈浮而滑?;瑒t谷氣實。浮則汗自出。

此即汗自出之脈。而概言受病之因。不提歷節(jié)者。以汗自出之人。有成中風。如本篇之一條三條癥者。有成風濕。如濕門之五條八條癥者。不止一歷節(jié)。而歷節(jié)亦在其中。故但言其脈癥。以為受病之地而已。蓋謂汗出入水。其病歷節(jié)。固如上條所云矣。但凡汗多之脈。便宜自防。不但不得入水。并亦不可被風也。倘若趺陽之胃脈。浮而且滑。滑為津液完聚之象。滑見于胃。則胃中水谷所化之氣自實可知。浮為在表?;瑥母?。則其津液不輸他臟別腑。而上蒸外泄以為表汗。又可知也。夫胃中之津液。自實而不輸臟腑。則筋骨內失所養(yǎng)。加之汗出。則衛(wèi)氣必衰。而風邪易犯。此與勞汗當風。及汗出入水。同具受病之地。雖中風、風濕、歷節(jié)等候。

未辨所成。然皆不可不防微杜漸者也。按李氏舊注云。前節(jié)汗出。則腠理開而受風。入水。則寒氣勝而透骨。

故濕流關節(jié)。歷節(jié)而痛。是外因也。此節(jié)趺陽脈浮滑。胃中水谷濕熱之氣。蒸發(fā)于外。以致汗出受風。亦歷節(jié)而痛。是內因也。汗即是濕。汗出受風。是亦風濕相搏之癥。全注中如此等議論。不可多得。但按本經第一篇。

仲景以從內出外者為外因。從外入內者為內因。李君倒置言之。未免從俗而失本經之旨。當分別觀之耳。


六條

少陰脈浮而弱。弱則血不足。浮則為風。風血相搏。即疼痛如掣。

少陰。指尺部而言。謂足少陰腎經也。浮脈。即瞥瞥如羹上肥之謂。非藹藹如車蓋者。蓋少陰浮而有力。則當浮出表分。不合見筋骨之歷節(jié)痛故也。弱。如弱水不能載羽之象。掣痛。即掣肘之義。謂痛如把持而不得屈伸也。足少陰腎臟。其所主在骨。其經脈則由本臟出脊。下行足內之后側。而終于涌泉。且是經氣嘗不足。

而血嘗有余者也。其脈。如石投水中。泛泛而悠揚下沉者為正。今其脈如羹湯上之油珠。瞥瞥然而上浮。及少按之。則如弱水之不能載羽而又見弱。夫脈之所以不弱者。以氣能載脈。而血能載氣故也。則氣不足以載脈而弱。謂非血不足以載氣之所致乎。且弱從浮見。則知弱非臟中之精不足。而為本臟經脈中之血不足無疑矣。風為陽邪。嘗欲外洞。故浮。且浮從弱斷。則是因經脈之血短。而風邪乘空入之。以致正氣從邪而上浮。故曰浮則為風也。以陽熱之風。與不足之血。兩相搏結于經脈。于是從少陰之經脈。而溢入骨節(jié)。則風熱煩疼。血虛干痛所必至矣。此歷節(jié)之因于少陰血虛而風中之者也。


七條

盛人脈澀小。短氣。自汗出。歷節(jié)疼。不可屈伸。此皆飲酒汗出當風所致。

盛人。兼肢體魁梧。肌肉豐濃而言。盛人、當陰陽兩足為合。乃其脈澀小。澀則血虛。小則氣弱。是脈不充形矣。

且驗其外癥。呼吸孱而短氣。則與脈小之氣弱相應。自汗出而液傷。則與脈澀之血虛相應。合之歷節(jié)疼而不可屈伸。則因疑可以生悟矣。夫現(xiàn)是盛人。則脈癥不該虛弱?,F(xiàn)病虛弱。則其人不合尚盛。是知為飲酒汗出當風所致之暴病矣。蓋盛人原是煩熱。加以浮熱之酒性。兩熱相灼。則蒸出脾胃心肺之液而汗出。汗出則血傷。故脈乍澀。又汗出則氣泄。故脈乍小。且汗出而氣血兩虛。故當風而風得以襲之。而成歷節(jié)耳。暴病于盛人尚無所損。盛人非飲酒安能暴病。仲景之診法。何細密至此哉。


八條

諸肢節(jié)疼痛。身體羸。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桂枝芍藥知母湯主之。


桂枝芍藥知母湯方

桂枝(四兩)芍藥(三兩)知母(四兩)防風(四兩)麻黃(二兩)附子(二兩炮)白術(五兩)甘草(二兩)生姜(五兩)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溫服七合。日三服。

此總承上文四五六七諸條。而言其癥治。故不曰歷節(jié)。而曰諸肢節(jié)疼者。猶云寒濕、風濕、中風。諸樣肢節(jié)疼痛之謂。羸。肌肉瘦削也。六經之用。經絡外走。骨節(jié)內通。然后使水中之壬上升。火中之丁下降。骨節(jié)病風濕。則陽液不升。故身體羸。陽氣不降。故腳如脫也。風淫巔疾。故頭眩。濕淫氣滯。故短氣。溫溫欲吐者。風濕交持。而陽明中土。有化霧上騰之象。主桂枝芍藥知母湯者。真功極窮泉。用周天表者之所經營而得者也。夫四條之汗出入水。是水寒抑其汗而成濕。以入骨節(jié)者。五條之胃實自汗。雖不言濕。而于言外。見自汗者為風所襲。必將郁其汗而成種種之癥者。七條之酒汗當風。是風邪蔽其汗而成濕。以入骨節(jié)者。則歷節(jié)之候。除六條血虛而單中風之外。余皆濕因。以腎為水臟而主骨與濕相召。故直入其所主之骨節(jié)。則治例當注意在腎家矣。但腎中陰陽自足。則雖中風濕。勢必外推于自汗。下推于小便。而令其邪自去。何得安然遺于骨節(jié)。而成歷節(jié)等候乎。則腎氣之衰弱。已鑿鑿可據(jù)。虛則補其母。離桂枝芍藥知母湯。將誰任乎。知母色白。而味淡氣薄。色白應西金。氣味淡薄。則輕清應在天之象。故為肺家第一專藥。此救肺之白虎湯用知母。補肺之百合知母湯用知母。又其確證也。以辛溫之桂枝。與之平配。則桂枝因知母而直入肺家。是以桂枝之辛。挑動肺氣。而以其溫通和肺神也。又恐辛甘之性。從上發(fā)汗。而不下入腎經之骨縫。故又佐以酸斂之芍藥。少少下引之。而使辛咸溫熱之附子。一直接入腎臟。然后君以燥濕之白術。散濕之生姜。臣以甘緩之甘草。使培骨節(jié)之土氣??偨挥诎l(fā)越之麻黃。又從筋骨間。而徐徐透為微汗也。殿之以防風者。防風能密衛(wèi)氣??诛L濕去。而復為風所襲耳。然則以附子為入腎之向導。以白術、生姜、甘草為除濕之中軍。以麻黃為班師之首領。以防風為留鎮(zhèn)之善后。以桂枝、芍藥、知母。原為后軍之督率。而不意便道中。卻收去風之奇捷矣。神哉方也。六條之少陰血虛。單中風而成歷節(jié)者。雖無郁汗之濕。其腎氣之虛。與中風之宜從汗解俱同。以鄙意擬之。于本方去除濕之白術、生姜。換補肝血之當歸。補腎血之生地。則易一主將。而全軍俱變矣。

故其曰主之者。是以此方為主。原與人以神明進退之用。而與他處之曰宜某湯者。其文例不同也。


九條

味酸則傷筋。筋傷則緩。名曰泄。咸則傷骨。骨傷則痿。名曰枯??菪瓜嗖?。名曰斷泄。營氣不通。衛(wèi)不獨行。營衛(wèi)俱微。三焦無所御。四屬斷絕。身體羸瘦。獨足腫大。黃汗出。脛冷。假令發(fā)熱。便為歷節(jié)也。病歷節(jié)。

不可屈伸。疼痛。烏頭湯主之。


烏頭湯方

川烏(五枚、咀、以蜜二升、煎取一升、即出烏頭)麻黃(三兩)黃(三兩)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上五味。咀。四味以水三升。煎取一升。去滓。內蜜煎中。更煎之。服七合不知。盡服之。

五行各具陰陽。如甲乙壬癸等類。而其性情好惡。常相反而不相同者。以陽生則陰死。陰生則陽死。故也。比如甲木生于亥。乙即死于亥。乙木生于午。甲即死于午。壬水生于申。癸即死于申。癸水生于卯。壬即死于卯之類。夫肝為木臟。木中甲陽而乙陰。甲主陽神。外流其余氣以應筋。故性喜調暢。而內經以辛補之。以酸瀉之者是也。乙主陰象。內固其形臟以應肝。故性喜斂束。而金匱以酸補之者是也。然甲生則乙死。過辛而傷其形臟之肝。乙生則甲死。過酸而傷其余氣之筋矣。蓋酸則斂肝之陰血者。并斂其養(yǎng)筋之陽氣。筋失陽健之用。故緩。名之曰泄者。肝血不與筋俱。而其氣亦漸散泄也。腎為水臟。水中壬陽而癸陰。壬主陽神。外流其余氣以應骨。故性喜鎮(zhèn)靜。而內經以甘補之。以咸瀉之者是也。癸主陰象。內固其形臟以應腎。故性喜降潤。

而金匱以咸補之者是也。然壬生則癸死。過甘而傷其形臟之腎。癸生則壬死。過咸而傷其余氣之骨矣。蓋咸則抑腎之陰精者。并抑其強骨之陽氣。骨失陽健之用。故痿。名之曰枯者。腎精不與骨俱。而其氣亦漸枯槁也。骨之陽病而枯。筋之陽病而泄。兩相搏結。則是肝腎斷其所養(yǎng)。而筋骨之氣漸泄。名曰斷泄。不亦宜乎。

以上言肝腎筋骨之自為病也。經絡之營氣。雖化于胃中之水谷。然實與肝腎之精血相貫通者也。肝腎病斷泄。則營氣以不通而漸微。其胃中所化之悍氣。又乘營陰而出為外衛(wèi)者。營氣既微。則衛(wèi)不能獨行而自盛。故營衛(wèi)俱微矣。此言肝腎病于內。因而營衛(wèi)亦病于外也。御。如執(zhí)御之義。上焦胸中之陽。中焦胃分之陽。

下焦命門之陽。皆以精血為車。而御之以周行者也。肝腎之精血。內斂下伏。則三焦之氣。無所乘駕。而漸冷之意。亦在言外矣。此言肝腎病于下。因而胸中胃分。亦病于上矣。四屬。即指上下內外也。承上文而言酸收咸降。使精血內斂下伏。以致肝腎之陽。內病下病。于是營衛(wèi)外微。三焦上弱。而上下內外之四屬。俱捍格而有斷絕之勢矣。經絡之營衛(wèi)俱微。故身體羸瘦。肝腎之精血。為酸咸之味所斂伏。故獨足腫大。黃汗出也。陰氣自伏。則陽氣自微。故脛冷。即上文筋緩骨痿之理也。假令發(fā)熱。則是陽氣不獨行。而郁于筋骨之縫。其為歷節(jié)無疑。此言歷節(jié)之外癥。以證其四屬斷絕之意。主烏頭湯者。以通陽透節(jié)之烏頭為主。而用蜜熬以為煎者。取其留連胃中。以為內通外達之地。然后以甘緩之甘草。破芍藥之酸斂。而特令其引烏頭之陽氣。內入筋骨。以實表之黃。監(jiān)麻黃之發(fā)越。而特令其引烏頭之陽氣。外行營衛(wèi)。將肝腎之伏陽一起。則蒸其精血。而與三焦營衛(wèi)。復得交通矣。至其純用辛甘之味。不特辛以破酸。甘以救咸。且病機發(fā)于補陰而賊陽。故方意專于升火以運水也。

血痹虛勞病脈證治第六

一條

問曰。血痹從何得之。師曰。夫尊榮人。骨弱。肌膚盛。重困疲勞。汗出臥。不時動搖。加被微風。遂得之。但以脈自微澀。在寸口關上小緊。宜針引陽氣。令脈和。緊去則愈。

皮膚及經絡中之血。凝而不流者為血痹。痹者。卑也。著也。正氣卑弱。而血液有沉著之象。故曰痹。仲景設為問答。而言尊榮人欲多。則精耗髓空。故其骨軟弱。養(yǎng)濃。則氣熱薄浮。故肌膚豐盛。骨弱。則不能內強。肌膚盛。

則不勝外任。皆不堪疲勞之應。若困于鞅掌。及房室等事。疲其筋骨。勞其形體。則煩熱而其氣益浮。故汗出而倦臥也宜矣。然精虛氣浮。因疲勞而致煩汗者。其虛陽未及安插。而諸節(jié)煩疼。不能安臥。故不時動搖者常也。動搖則生微風。謂不乘汗出之隙。而被之也得乎。夫所以行血者氣也。今風邪所被之處。則其氣遺血而內縮。血以不得氣導而欲凝。遂得此血痹之病矣。以上言初得之因也。微者。陽衰氣弱之應。澀者。血流遲緩之應。人身精悍之氣。充滿流行。則血液隨之而輪轉無滯。脈自微澀。則其陽氣之鼓動。原自淺軟。因而陰血之流行亦自遲慢也。此句言其脈之大概。小緊。即弦脈之細而微急者。弦脈屬木。于邪為風。又弦而細小。

為陽衰之診。夫寸應表而關應里。今從寸口至關之上。則不表不里而正應營分。于營分而得風賊陽微之脈。則其血之痹可必也。以上二句。猶云但看六部大概本脈。原自微而陽虛。因之澀而血慢之人。又加寸口至關以上。弦而小緊者。便是風賊陽微。而為初得血痹之候也。針法。以毫針作三刺入穴。候一二呼。或三四呼。則本經真陽之氣以護穴而裹針。使針尖堅重而不可轉。然后從緊處緩緩推運。則針之引陽。如裊絲卷線而至穴下。故曰針引陽氣。然陽者正氣也。正復。則風邪自散。而所痹之血。仍從氣而俱行矣。故曰脈和緊去則愈。然則針之而脈未和。緊未去者。其亦下條黃桂枝加生姜去甘草互詞耶。此言初得之治法。一則以所痹之血未老。故引本身之陽氣。迎而導之。而其痹復通。且此條重寸口關上四字。以寸口關上。為在上在表之應。在上。應肩背肘臂。在表。應經絡皮膚。其痹淺。故可用針以引其氣耳。經穴不能備載。另詳銅人圖注。


二條

血痹。陰陽俱微。寸口關上微。尺中小緊。外癥身體不仁如風痹狀。黃桂枝五物湯主之。


黃桂枝五物湯方

黃桂枝芍藥(各三兩)生姜(六兩)大棗(十二枚)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溫服七合。日三服。

血痹二字。具上條尊榮人八句在內。蓋謂痹癥之已成者。故直謂之曰血痹。陰陽。指關之前后而言。微者。上文微澀之互詞也。猶言六部之脈。大概俱是微澀。而寸口關上尤微。則其精悍之不充可見。獨于尺中。仍從微處。兼見小緊。小緊為痹脈。尺中小緊。則為在里在下。而其痹當應胸腹腿足矣。身體不仁。詳別見。風痹與血痹。邪同而受傷則有辨。蓋風邪傷氣。氣因避邪。挾血而縮入者為風痹。風邪傷氣。氣因避邪。遺血自縮者為血痹。是血痹之為病。委民眾父老退避三舍而去之之象。風痹之為病。讓空以與狄人之義也。如風痹狀。但指不仁一癥而言。故外癥十字當作一句讀。以血痹較風痹多掣痛故也。主本湯者。蓋因此癥。原屬氣虛血謾。風邪被之。正氣自卑。而血液凝著之所致。則補氣為第一義。祛風為第二義。行血為第三義。故以補氣之黃。加于祛風之桂枝湯內。而行陽活血。各得其妙矣。倍辛溫之生姜者。所以行黃之性。而使虛陽收恢復之功也。桂枝湯內。獨去甘草者。以小緊見尺中。痹在抱陰之胸腹。及下部之腿足。故不欲使甘緩者浮之中上也。不啜熱粥。如桂枝湯之服法者。原以氣虛血滯而致痹。恐因汗而反泄其氣血故也。


三條

夫男子平人。脈大為勞。極虛亦為勞。

平人。指無故者而言。如傷暑、酒后、等類。俱能使一時之脈浮大。是其人不平。故脈亦以不平見也。若其人平平無故。而脈以大見者。則知其為勞也。蓋腎為強力之官。所以藏精而化氣者也。精滿之人。用力。則精能鼓氣于飽滿而外施。不用力。則精又能攝氣于虛無而內伏。故雖勞。而不覺其為勞也。若精衰氣餒。勉強任勞。

既不能鼓以充之。復不能攝以伏之。則神浮氣張。而脈大矣。此句是就其脈之外面上面而言。極虛句。又推開脈大。另就脈之里面底面而言。猶云平人浮取而大。沉取而虛。固是勞脈。若平人浮之雖不見大。單是沉之而脈見極虛者。亦是勞脈。蓋既為無故之平人。安得極虛至此。是必先因勉力任勞。將在里在下之微陽虛氣。盡情外騖。而中無所有之象故也。然同一勞。而其脈有浮大極虛之別者。因凡人表里之氣。斷不停勻。

表氣較密。則勞而無汗。故煩熱之勞氣郁冒在外。而脈見浮大。若表氣更虛。這一勞便汗。里氣有一往不停之勢。故在表。不以浮大見。而在里。單見極虛矣。自此至后文十七條。俱從首條重困疲勞句。而言其變脈變癥也。蓋謂勞汗被風。則風邪滯血而為血痹。其不被微風而自成勞癥。則又有種種之候云。門人問曰。謹按傷寒論。惟經前經后。熱入血室。另立婦人之條。余俱男婦同論。即金匱全經。除妊娠一門。專論婦人外。余亦通論男女之條也。獨虛勞卷中。自三條、四條、五條、及七條、十條。俱以男子冠之。夫冠以男子者。是與婦人女子無與之義也。且六條曰陰寒。精自出。八條曰陰頭寒。九條曰失精。十三條曰亡血失精。十四條曰夢失精。則其無男子字樣者。而所論者亦屬男子也。雖九條曰女子夢交。十三條曰婦人則半產漏下。正惟提出女子婦人二癥。而其余俱論男子益可見矣。將以為勞。僅男子之病也。則今之婦人女子之病勞。而且死于勞者。何多耶。若謂同稟天地之陰陽。父母之精血而生之者。其病機當無所區(qū)別矣。仲景何獨忍于婦人女子之勞且死乎。答曰、淵哉乎問也。此陰陽之奧府。軒岐之玄竅。仲景獨于仰觀俯察中得之。而著為金科玉律之文。后之君子。雖東垣、丹溪輩。猶未之或知。況其他乎。子姑坐而語汝。夫立極于陰、而其用在陽者。天之道也。立極于陽。而其用在陰者。地之道也。男子得天之化。故立極于肝腎。而以心肺為用。心肺者。神氣之所托也。根蒂之陰。虛于下。而不能縱送。則神氣之陽。餒于上。強力而用之。凡曰支、曰持、曰鼓、曰努者。皆氣也。

氣不勝。則名為勞。是勞之為病。其機雖伏于肝腎。而病實成于上焦氣分者也。婦人得地之化。故立極于心肺。

而以肝腎為用。肝腎者。血液之所注也。根蒂之陽??沼谏?。而不能提攜。則血液之陰。瀉于下。不禁而用之。凡曰崩、曰帶、曰漏、曰淋者。皆血也。血不繼。則名為枯。是枯之為病。其機雖發(fā)于心肺。而病實成于下焦血分者也。然則勞為男子之氣病。枯為女子之血病。其初癥各不相蒙。故言勞而每冠以男子者此也。至于枯之為病。發(fā)于心肺之不能上提。而陰血下脫。久則又以陰脫之故。而陽氣益虛。則下陰之濁質上乘。而見煩熱上氣。痰涎喘咳等候。始與男子之勞癥頗同。勞之為病。發(fā)于肝腎之不能下固。而陽氣上空。久則又以陽空之故。而陰精愈脫。則殘陽之虛氣下陷。而見亡血、失精、盜汗、清谷等候。始與女子之枯癥頗同。故論男子之勞。

而兼曰女子夢交。婦人則半產漏下者此也。且子亦知婦人女子之所以無勞。并其病且死者。似勞而實非勞之故乎。夫勞以氣言。婦人女子。本坤地之順承。其氣常主靜而不用。故雖多欲而無房室之勞者一也。不觀青樓中人者乎。人盡可夫。經數(shù)十年而未聞有勞且死者??勺C矣。又婦人女子無用氣之任。如所謂支持鼓努以傷其氣者。二也。即山鄉(xiāng)窮谷。亦有操井臼之勞者。然其心思愚樸。肺氣完固。則又不能為勞所病矣。

此婦人女子所以無勞之道也。然則子之誤認為勞者何因乎。推原其要。皆責之手少陰。而分之。則有順逆兩境。逆境二因。曰灰悔。曰嗔怒。順境二因。曰媲妮。曰不夫。二者。皆倉公所謂欲男子而不可得之類也。夫先甘后苦。先逸后勞。以至事去莫追。此生難挽諸境。致不能堪。于是神息則如火之漸灰。氣卑則如心之抱悔。

神氣日削。而不能上提。則下泄之諸癥見矣。若夫婦姑反唇。黃紫競色。伯姊多乖。良人不德。齒上鋒芒。眉頭戈戟。情理外持。懊內積。伏嗔噎怒。木郁成火。馬刀懸癭。腋下乳左。堅腫切痛。此猶外苦。怒鼓嗔橫。氣不中聚。陽上暈眩。陰下流注。陰陽決離。良工之所莫愈者也。至于順境二因。其機皆發(fā)于男女。但淫火之由來。有內外之別。從內出者。并無見聞感觸。因腎精充足而自奮。壬水之氣上交。而心中丁火。始有洋溢飛走之象。

是陽道陰庭。先已動跳于下。而淫心后覺者。比之冬至之管灰吹動。而漸蒸為大地陽春之義也。從外入者。

心腎本自空寂。因耳目見聞。入通心主。君火之愛慕熱于上。則由心系之絡腎者。如郵傳馬遞。而交通命門。

命門者。相火也。君相合德。則雷令風行而下頒。男之陽道。女之陰庭。以火氣吹之。而動且跳矣。是所謂外入者。由自上而下者也。仙家以外入者。謂之種蒔藥苗。內出者。謂之天然藥苗。其逆則成丹。另有奧義不論外。

而順則成人之道。男女一交。則火從水去。氣逐精消。譬諸天地媾。而云行雨施。則煩熱躁濕之郁氣頓解。而清寧各得其所矣。若夫白晝清虛。緣窗深奧。風流夫婿。撩鬢畫眉。輕薄郎君。簪花勻面。在男子以為乘一時之興。而不知受之者。早心怡神蕩。而飛馳外入之淫機矣。夫君相之火。交煽于兩腎間而無所事。則其火既不能下泄。復不能上回。而橫流于帶脈。帶脈得火氣之吹噓而作脹。故初癥則兩腰沉墜而疼痛。且如欲大小便之狀而不得。繼則化為白淫而下注者。真氣推而送之也。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復起。初以心氣乍動。而腎精乍泄。久則心氣虛于上。而腎精之帶下者成路矣。推而廣之。同床御外家。明火焚妻。隔被調妻。暗刀刃外家。

而于天命何尤哉。此媲妮之流毒如是也。若乃火勝血熱。氣薄精稀。其人好淫而易泄。好淫。則多無端而勾引其生春。易泄。則每有合而拋捐于中路。此致蕙死蘭枯。較之媲妮者為尤速。謂之不夫。不亦宜乎。凡此二因。比之天氣下施。地氣上應。云稠陰重。雨腳正懸。爾乃天氣忽收。地氣不攝。淫光燭空。虹環(huán)青紫。燠熱塞氣。

潮濕欲流。民物躁擾。臟腑烏能堪此乎。況帶淋之所注者。陰血之變相也。血泄則氣衰。故月事不以時下。舊血不去。新血不生。其不成枯癥而死也得乎。夫倉公所謂欲男子而不可得者。是言無夫而生內出之因。不知有夫無事之媲妮。及有夫有事之不夫者。其外入之因。理同。而病機則一。故曰皆其類也。門人曰。婦人女子。無勞癥而但有枯癥。且其所以致枯之因。千古未聞。夫子發(fā)此精鑒之奧。請記之注后。以與男子之勞癥相為發(fā)明。余不能違。故并附于此。


四條

男子面色薄者。主渴及亡血。卒喘、悸。脈浮者。里虛也。

此言勞之根源。先由于陰虛之故。一句言色。二三四句言癥。五六句言脈。皆一意也。蓋謂面者。臟腑精華之所聚。而其色者。陰陽氣血之所榮也。但氣為外充。血為內襯。如以素縞而裹朱紫之狀。殊覺蘊藏之無盡者。

此氣血深濃之善色也。若面色單薄者。在女子。因其血室有盈虛消長之妙。故不在例內。若男子。則自少至壯。俱以陰血為根蒂。而無所盛衰者。今面色單薄。是但有氣而血不足以襯之之象也。夫色薄既為血虛。而血虛之不足以自潤者。必借滋于外水。故知其主渴也。男子之血不當虛。而面色以血虛見。故知其必從或吐或衄而亡血也??逝c亡血。是就色薄句推出。喘悸。又就亡血句推出。蓋吐衄而亡血者。皆因心肺間之宗氣虛餒。而下焦之氣上沖。故血亦隨沖氣而出上竅耳。沖氣上突。故知其卒喘。宗氣上虛。故知其卒悸也。診其脈。若以浮見。則確為里虛。而與色癥相符矣。夫浮為浮出在外。而中無蘊藏之象。是先因上焦之氣空。而致亡血。今又以亡血之故。而血虛于里也。若非上服桂枝龍牡。及建中等湯。以填宗氣。下服瀉心湯。及腎氣丸等方。以救陰血。其能免于成勞而死乎。細按此條病機之初起處。原發(fā)根于宗氣上空。因而喘悸亡血。

以致作渴而色薄。是當責在上焦之陽虛。而愚謂此言勞之根源。先由于陰虛者何也。蓋仲景之意。以為宗氣上虛。原非重癥。凡驚駭憂思。以及大吐。俱能使心肺間。一時神損氣削而病此。倘填以桂枝龍牡及建中等湯。則實上以御下。復何沖氣下發(fā)。而致吐衄以亡血乎。惟是血既亡去。則氣無根蒂而氣益虛。氣虛而不勝任。此正勞之所由作也。是宗氣上空為輕癥。失治而致亡血為重癥故也。色薄脈浮。兩頭是言診法。中間三癥。是從色脈之診處。而逆推其病情。故曰主。主字。直貫三句。猶言主渴。主亡血。主喘悸之謂。


五條

男子脈虛沉弦。無寒熱。短氣。里急。小便不利。面色白。時目瞑。兼衄。少腹?jié)M。此為勞使之然。

人身上下兩焦。即易之太極圖也。上焦之陽氣具白象。而心臟之血。陽中之陰極也。下焦之陰精具黑象。而腎臟之氣。陰中之陽極也。黑白不相為用。而其所以牽引控制者。惟是兩極互胎。而相為消長于其際耳。比如男子以腎精為根蒂。腎主水而色黑。腎精下足。則癸黑充腴。而其中壬白之陽極。積濃流光。由肝木之上升。而化為丙丁盛大之氣。輕便健立。施應無窮。復何病勞之有。若精衰極渺。則心肺間之宗氣。遂致短淺虧空。此樹木之根株不植。而枝葉自萎之理也。將一身之肢體。猶或不能自支。而況被之以勞乎。此病勞之所由作也。但勞之為病。其癥多端。而其道路。不外乎四者。蓋勞則殘陽餒氣。反浮張于在上在外。而作煩熱。以致咽干喉痛者。一也。勞則中氣內虛。不能鼓努傳送。因而大便艱難。小水不利。且兩便下停。而逆氣上乘胸中之空。遂致痰喘咳逆。吐血衄血等候者。二也。又勞則心氣上虛。欲得腎氣以自實者勢也。腎虛不能從肝而順生。睡則由肺而逆責以吸之。夫心火之見腎水。為夫之象。心火之見肺金。為妻之象。因而夢接鬼交。每致遺泄者。三也。且勞則上焦之天氣。失包裹提挈之權。而精汁虛脫。更因泄注下空。而上中二焦衰薄之氣。

乘機下陷。而為失氣洞利者。四也。悉此四者。則自本條及后文十四條。其序癥立方。針鋒逼對之精意。昭如日月矣。脈虛就微按而言。上面猶有一浮字在。于下沉弦字。便可見矣。夫虛脈為陰精內耗。弦脈為陽氣外削之診。今浮虛。是上焦之陽氣??沼跓o陰。沉弦。是下焦之陰精。餒于生陽??芍?。別以男子者。以婦人女子之浮虛沉弦。為行經及經后之脈。則血虛于上。而氣削于下者。平脈。非病脈故也。但此浮虛、沉弦之脈。又與少陽受風邪而下逆。以致心下悸。而腹痛者相同。然系少陽。當往來寒熱矣。而今又無此。則其非少陽之邪可知矣。然則其所以短氣者。上虛逆動。而吸氣不能深入也。里急。如有大便而不得。有小便而不利者。中氣虛而不能鼓努傳送也。面色白者。精血虛于內。而氣薄于諸陽之會也。時目瞑者。氣機之根蒂內疲。而神光時欲掩伏也。所以兼衄者。二便浮停而不下通。則沖氣上逆。而逼經血于巔頂也。少腹?jié)M者。即里急小便不利之義。而知關元氣海之轉運無權矣。謂非房勞而下傷元精。上傷宗氣之所致乎。故曰勞使之然也。


六條

勞之為病。其脈浮大。手足煩。春夏劇。秋冬瘥。陰寒。精自出。酸削不能行。

此前條注中。所謂因勞而殘陽餒氣。反浮張于在上在外而作煩熱者也。浮為無底。大為無里。其脈浮大。皆陰虛而微陽浮越之診也。手足。指手心足心而言。以手足之心。為心腎之內應故也。煩則陰精虛耗。不能勝勞熱之自焚耳。春夏為天地生發(fā)之時。精竭者。根株不足應枝葉之分榮。故劇。秋冬為萬物歸藏之候。氣勞者。力役今始沐余閑之暫息。故瘥也。陰者。指男子之前陰而言。前陰為宗筋。陽氣之根蒂也。勞則陽浮而不下貫。故陰寒。又勞則氣張而不下提。故無事而精脫自出矣。夫足脛為腎之府。而所以強立健行者。以精氣充之之故也。今陰寒。則陽氣不下充而削弱可知。精自出。則髓不內實而酸熱又可知。既酸且削。其不能行也可必矣。


七條

男子脈浮弱而澀。為無子。精氣清冷。

夫人之所以有子者。分陰陽有余之化。而盛滿流行以種之者也。浮、為陰不能固。弱、為陽不能充。加之以澀。

澀脈體短神散而機滯。故為無子之診。所以然者。因浮主陰虛。陰虛則精清而不濃。弱主陽虛。陽虛則氣冷而不溫。又澀、則射精過氣。常不及子宮故也。此條因病房室勞者。其精清而無醇濃之生氣。故推展言之。

而并及天生之精冷者。非論勞之正文也。蓋病勞者竟能有子。但殤于痘者十之七。殤于痞者十之三。有子與無子同耳。惟天生精冷之人。形如被宮刑而色青夭。脈果浮弱而澀。則真無子者也。余診視三十年中。試之屢矣。冠以男子者。因婦人女子浮弱而澀。為行經后三四日之善脈。正宜子之診故也。蓋經后三四日。

其少火生氣之勢。初還于上、故浮。舊血去。而新血未復。故弱而澀也。


八條

夫失精家。少腹弦急。陰頭寒。目眩。發(fā)落。脈極虛芤遲。為清谷、亡血、失精。

人身之陰陽。嘗相須以為用。陰為陽之根蒂。陽為陰之主令。陰虛則陽失根蒂而上衰。陽虛則陰無主令而下脫。精血者陰也。亡血失精。則陰傷而氣餒。氣餒不勝則勞矣。故勞之為癥雖多。而其大概不越乎四種。曰房室勞。曰想勞。曰動作勞。曰失血勞而已。房室勞者。用藥相交。或騰那勒馬。經久不泄。宗氣勞熱。汗淋胸背。

已而元精下喪。則上氣又因下泄而益卑。是精與氣之標本兩傷矣。以妄為常而不知節(jié)。則精日損而氣日削。此一節(jié)趕成。又名女勞色勞者。十居其半焉。想勞者。目有所見。心有所思。魂蕩神揚。一往不返。甚至叫真真于畫上?;靡娙蓊?。擬燕燕于懷中。虛聞發(fā)。初則心馳而氣亡。因之關開而精滑。及陰虛于下。而上氣之不可復問者。亦十居其一也。動作勞者。大抵俱根于房勞。但精氣雖虛。尚未至于枯竭耳。或以簿書鞅掌等類。而傷其神氣?;蛞灾С止呐阮悺6鴤潆鯕?。下焦逆動。而致痼痰久嗽者。亦十之三也。失血勞者。其人之精氣。原無虧損。因一時之驚恐憂思。以及大嘔大吐等類。損削其胸中之神氣。則上焦以空虛而招下焦之來侮。于是風起水涌。血隨沖氣而上行。從肺管胃脘而直出濁道者。則見于吐。從兩脅及經絡而旁出清道者。則見于衄。成盆成碗。而不可遏者。以虛吸實張。兩就之勢使之也。然精血俱為陰類。以養(yǎng)陽氣者。亡血以泄氣。與失精而泄氣者相同。故其致勞亦同者。亦十之一也。前第四條。所謂亡血之勞也。下條所言。想勞也。此特言房室之勞耳。家。指夙病而言。猶風家淋家瘡家衄家之義。失精家。凡多欲及夢遺滑脫者皆是。

少腹應天地之黃泉。陽氣虛于上。而肝腎之虛寒。凝斂于黃泉之下。不得陽氣以自和。故殊覺切責而弦急也。陰頭寒者。陽虛而不能下充外貫也。目為水火之雙苗。故流動光明并見焉。眩者。水虛不能攝火。而微明幾幾有上脫之象也。發(fā)生于血而固于氣。血短氣脫。故落也。脈極虛。即芤遲是也。芤為有表無里。血虛之應。

遲為去不易來。氣虛之應。芤而兼遲。血氣兩虛。故曰極虛也。清谷者。完谷不化之謂。亡血兼吐衄而言。此條原是專論失精之脈癥。而并及清谷亡血者。以泄瀉日久。胃中精汁消亡。而悍氣日削。既與失精家之脈癥相同。且精血之在人身。其象如天地之水。精為地軸中之暗泉。血為江河中之明脈。原有貫通根據(jù)輔之妙。此亡血家之脈癥。亦與失精家同。故推展言之耳。


九條

脈得諸芤動微緊。男子失精。女子夢交。桂枝龍骨牡蠣湯主之。


桂枝龍骨牡蠣湯方

桂枝龍骨牡蠣芍藥生姜(各三兩)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此言兩寸口之脈也。水名芤。即今之野菩薺草也。上下兩旁俱有脈。按之中空、如芤草之狀。故曰芤。左寸見芤。是心中藏血虛短之診。動者。以實乘虛而擊撞之。則虛者自動。左寸見動。是心血短而心氣上虛。下氣逆乘而擊撞之之象也。微者。陽氣虛餒。不能鼓滿之應。右寸見微。是肺中真氣衰頹之診。緊即弦緊。其臟應肝。其氣應木。右寸見緊。是胸中之陽。不足以御下。而肝木以陰寒之氣上侵陽位也。夫心藏神。肺藏魄者也。

脈得芤而心血虛。則神不安于其宅。脈得微而肺氣虛。則魄不寧于其居。又得動緊之下氣湊之。凡五臟之氣。相見于魂夢。除虛勞者無生我我生之順境。其所勝所不勝。以及比和者。皆夫妻子女之象也。況因種妄情。緣生幻境。如影隨形。此男子失精。女子夢交之道也。主本湯者。以號召陽精陽氣之桂枝湯。填心肺之空。

所以責其芤脈微脈也。加龍骨者。取其鎮(zhèn)重而通山龍之靈脈。所以寧其心神肺魄也。加牡蠣者。以動脈、緊脈。為下陰上乘之診。故以沉潛招攝之性。斂伏其沖氣耳。不啜熱粥如桂枝湯之服法者??趾剐股辖怪柧枤夤室?。七味藥中。凡鬼交夢接。而致下泄下脫者。九轉還丹。不足以擬其神妙。真圣人之奇制。而其如千百年之不識何哉。


十條

男子平人。脈虛弱細微者。善盜汗也。

平人。注見前。脈虛。為陰血不充。脈弱。為衛(wèi)陽不實。氣削于外。則細。陽衰于里。則微。夫既為無故之平人。

而見此虛弱細微之脈。則其命門之火。既虛于里。而其衛(wèi)外之陽。復衰于表。合之無故血虛。豈非氣不能外固。因而汗越之所致乎。故知善盜汗也。蓋陽氣者。晝行于表。夜行于里。寤則衰陽猶有把持之勢。寐則盡情內伏。

而護衛(wèi)之氣解散。且陽氣內伏。又蒸其虛陰于外。故汗出如盜矣。


十一條

人年五六十。其病脈大者。痹俠背行??嗄c鳴。馬刀俠癭者。皆為勞得之。

脈大。即前第三條脈大者為勞之義。女以七七為期。男以八八為期。人年五六十。是天癸已衰之候。其脈漸當微小為順。若病脈大。則與年五六十不相符矣。此必精血竭于里。而虛陽以無輔而外鼓之所致也。痹病。

注見胸痹血痹。皆陽虛之候。背行者。除中行督脈外。其左右凡四行。俱太陽之經也。夫陽胎于陰。氣根于血。

里虛則表氣亦虛。今雖以無輔而虛陽外鼓。然其衛(wèi)氣。終不能勻滿。太陽者衛(wèi)氣之所會。故知其背行必有痹處也。凡人飲食。必得呼吸之氣以壓之。而后能下于喉嗓。中氣充足者。飲食既下。托住客氣。而還為飽噯者常也。今氣虛于胸分。不能上送客氣。而與飲食同入于胃。而下歷于腸??蜌庾咦⒂诳仗撝?。故苦腸鳴也。馬刀者。尖長而形似之。故名。俠與挾同。言挾于腋下也。癭者。如槐柳楷木。舒發(fā)之性不暢。而凝結為繁絲亂綹之癭瘤也。言尖長如馬刀之癭瘤。挾于腋下之謂。蓋氣勞則生虛熱。而肝膽之逆氣。無陽神以沖和化導之。則結為頑核。久而皮潰。不可完合矣。皆字。指痹及腸鳴、并俠癭而言。三者皆氣虛之癥。故曰皆為勞得之。此及上文盜汗一條。言虛勞之先見。而為輕癥外癥者。


十二條

脈沉小遲。名脫氣。其人疾行則喘喝。手足逆寒。腹?jié)M。甚則溏泄。食不消化也。

氣微于里。則脈沉。氣削于外。則脈小。氣衰于伏。而不能續(xù)鼓。則脈遲。脫氣。非與里陰離脫之謂。如水干脫岸。

果干脫殼之義。蓋氣在人身。充周遍滿。如粘連于四塞者。常也。今其脈里微外削。而幾幾有不易連續(xù)之勢。

則其氣短淺。而不及于軀殼之四塞。如水脫岸。果脫殼之象。故名脫氣。夫疾行之所用者。宗氣也。氣脫于胸中。而不及上接。故疾行則喘聲如喝矣。此就脈沉者之不能上充而言。手足為陽氣之充。氣脫于四末而不及外貫。故逆寒也。此就脈小者之不能旁鼓而言。脾氣虛而疲于運化分布。故腹?jié)M。失分布之甚者。則水谷不別而溏泄。失運化之甚者。則食不消化而清谷矣。此就脈遲者之不能健運而言。仲景之言脈癥相對處。

其細密每如此。


十三條

脈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減則為寒。芤則為虛。虛寒相搏。此名為革。婦人則半產漏下。男子則亡血失精。

注見血門。此條凡三見。入血門者重亡血。入此者重失精。入婦人門者重半產漏下。其義則一也。


十四條

虛勞。里急。悸衄。腹中痛。夢失精。四肢疼。手足煩熱。咽干??谠?。小建中湯主之。


小建中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芍藥(六兩)甘草(三兩炙)大棗(十二枚)生姜(三兩)膠飴(一升)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內膠飴。更上微火。消解。溫服一升。日三服。

精血虛于里與下。則陽氣餒于上與外。氣不能勝勞。此病勞之因也。自第一條骨弱。肌膚盛。重困疲勞三句。

言勞之由來。除卻一條二條。被微風而言血痹之外。其三條言勞之脈。四條言失血以致勞之色。五六兩條。

又兼言勞脈勞癥。七八兩條。推言所以骨弱而致勞之故。九條言失精之治例。十條。十一條。言勞之外癥。十二條。言勞之里癥。十三條。又廣言男女上虛下脫之脈。自此條至后文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共五條。雜言三焦因虛成勞之癥。并其治例。故俱直序之曰虛勞也。里急者。呼吸喘急于里之謂。蓋上虛而逆氣乘之。故使吸氣不得深入而喘急也。悸。詳驚悸下衄。注見血門。并本篇四條面色薄注。皆上虛下實之候也。腹中痛者。

上中二焦之陽氣虛微。不能沖和化導。故致急迫之痛也。夢失精者。詳九條注。以上四句。凡五癥。就陽分氣分之標。著勞字一邊而言。四肢疼者。陰氣暴虛。陽失所輔而不能獨行。停阻于四肢骨節(jié)之縫。故生虛熱而疼也。手足煩熱。亦指手足心而言。以勞宮、涌泉。為手足少陰之應。虛陰不足濟膏火之自焚耳。咽干口燥者。真陰大虧。脾肺無游溢之化也。以上三癥。就陰分血分之本。著虛字一邊而言。小建中湯義。雖見傷寒門桂枝湯。及本湯下。但其方意微妙。后人不得整片神理。徒將逐味藥性??讨矍髣?。致使壽世金丹?;钊烁事?。如同泥沙襪線。毫無粘連控制。因令棄而不用。良可悲悼。故不避饒舌。重復剖之。所祈同志仁人。細認虛勞一癥。初則起于陰虛而陽餒。繼則成于上空而下脫。再將此方原屬填上氣以控下陰。蒸陽精以滋陰液之意。大聲疾呼。俾千萬人知而用之。得天下后世之病此而鮮夭折者。是仆之所深愿也。夫人身宗氣。比之碧落真陽。其盛滿流行之用。所以中主寰區(qū)。包裹宇宙。提摯地軸。鎮(zhèn)靜妖氛者也。此氣稍被虛劫。先則水土下脫。大地深陷。而不可數(shù)計。后則妖水突泛。載土上浮。地闔天位。則氣迫而散矣。故宗氣于人。為有生之大寶??仗搫t為善饑。為心跳。及動搖。為忙亂無奈者。皆所謂悸也。上空而下氣乘之。輕則為暈眩。為胃脘膨悶。

為兩脅脹。為二便不干而難。不癃而短。為耳聾目赤而齒痛損落。重則為善驚。為上氣喘促。為吐衄亡血。

凡此、皆不足以御下之候也。其或為氣利。為泄瀉而完谷不化。為便血尿血。為失精。婦人為崩淋帶漏。為小月。此又不能以氣上提之變也。仲景窮理格物。深知木中之桂。辛甘而溫。得天地東方生氣之正。而其嫩枝尤具尖穎銳發(fā)之勢。而為少火生氣。溫暖輕靈之妙藥也。取以填補胸中之陽。允為至品。但以辛甘而溫。其性飄忽。走不而守。故倍加酸斂而內行下走之芍藥。監(jiān)而制之。使不得任性發(fā)越。而留之在中矣。然芍藥之力。既藉之以內行。又恐乘之而下走。則失胸中陽位之部。故佐甘草之甘以守中者。猶為未足。復重加膠飴之甜。托住其下走。則確在中焦以上。而無可挪動矣。然后佐以辛溫而通神明之生姜者。所以擴充桂枝之量。而使勻滿心肺之夾空也。佐以甘溫而多津液之大棗者。所以補救桂枝之偏。而使滋潤胸中之陽液也。

夫氣充則能送形質之便溺于下行。尤能提神氣之精汁而下固。津生。則能游溢其精氣而上作甘泉。尤能遠被其恩膏而外通手足。六味藥中。彼此串插。如魚鱗之相錯。如云錦之互旋。豈逐味散解者所能盡其奧耶。本方之建中氣。猶為易見。以所用多陽藥故也。至其并主四肢疼。手足煩熱。咽干口燥三癥。皆系陰虛之候。夫以陽藥而治陰虛。大是奇創(chuàng)。不知大棗甘粘難燥。膠飴為米麥之真液。得姜桂辛溫之性。以呵噓蒸發(fā)之。則其陰津以陽液之化導。而流行鼓動矣。


十五條

虛勞。里急。諸不足。黃建中湯主之。


黃建中湯方

桂枝(三兩去皮)芍藥(六兩)甘草(三兩炙)大棗(十二枚)生姜(三兩)膠飴(一升)黃(一兩半)上七味。以水七升。先煮六味。取三升。去滓。內膠飴。更上微火消解。溫服一升。日三服。氣短胸滿者。加生姜。腹?jié)M者。去棗。加茯苓一兩半。及療肺虛損不足。補氣。加半夏三兩。

里急有三候。皆陽氣虧空之故。一則宗氣上虛而下陰乘之。以致吸氣不能深入。而喘急也。一則腹中為陰位。不得陽氣以溫和化導之。而殊覺弦急也。一則上氣不能傳送。因而大便不暢。嘗若有墜急之象也。諸不足者。俱就陽氣而言。蓋指胃分之悍氣。胸分之宗氣。及表分之衛(wèi)氣。諸樣不足之謂。主本湯者。建中之義已見。加黃者。以黃之走氣分。其功用有三。住氣一也。提氣二也。固氣三也。以建中之全力。得黃為主。而溫胃蒸胸以及走表而固密之。不特本條里急等之三癥。并諸氣虛餒者。俱可愈于溫和勻滿之治。且前條所云馬刀俠癭及盜汗者。亦可化導而提攝之矣。仲景以末后一方??傃a諸條之有脈癥而無方治者。其變幻之文例每如此。氣短胸滿者。胸中之氣虛。而下氣沖之。故胸滿。胸滿故吸氣艱于下引而短也。生姜能填宗氣而安下逆。故加之。棗性浮膩。而實中氣。故腹?jié)M者去之。然腹?jié)M者多系脾濕。故加滲濕之茯苓也。療肺虛損不足。用此湯以補氣者。加半夏。非以半夏功能補氣之謂也。蓋肺虛不足。下氣必乘虛而上逆。不加降逆之半夏。則藥氣與所沖之客氣?;幮胤?。而脹喘促之候見矣。


十六條

虛勞。腰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者。八味腎氣丸主之。


腎氣丸方

熟地黃(八兩)山茱萸(四兩)桂枝(一兩)附子(一兩炮)薯蕷(四兩)白茯苓(三兩)澤瀉(三兩)丹皮(三兩)上八味。末之。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酒下十五丸。加至二十五丸。日再服。

腰為腎之府。腎精竭而腎氣虛。不能自強。故痛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俱有二義。蓋少腹為陰位。腎氣虛而無陽和以化被之。則陰氣凝切而拘急。膀胱為腎之府。腎氣虛。而主令傳化之機自滯。故不利也。又胸中宗氣。其先天受之于腎。其后天養(yǎng)之于胃。腎精短而氣自餒。既不能授氣于胸。胃無命門之底火。而其腐熟水谷之化。又不能生悍氣以上供之。則胸中之陽光衰薄。不能溫照九地。故少腹拘急。不能分布黃泉。故小便不利也。細按方意。始知其名雖腎氣。實所以補氣源而上引之。以填心肺之夾空者也。仲景之意。蓋謂諸氣之虛。由于命門之火衰薄。而命門之虛。又因精血枯竭之所致。故用熟地黃為君以補腎精。山茱萸為佐以補肝血??s用炮附桂枝于精血藥內者。先則取其從陰而下行。終則資其蒸水以化氣也。佐薯蕷者。尤有妙義。蓋峻補下焦之精血。而并益其氣。茍不培中焦之土以鎮(zhèn)之。則肝腎之賊陰沖起。而喘咳等候必見。譬諸天地。上氣下水。其間惟大地為之中隔。故癸水安于黃泉之下。而癸中之壬。方能化氣以與太虛之清陽。氤氳充塞之理也。至于茯苓、澤瀉。又所以佐薯蕷之功。而滲泄癸水之渣質耳。牡丹、花當谷雨。故名谷雨花。得從厥陰而透達少陽之正性。其皮更為行津走氣之路。用以為使。是欲其領桂附之陽神陽液。而上噓心肺之空也。丸則取其下行。酒服欲其升發(fā)。與建中湯為一上一下。一男一女。一標一本。相濟相成之妙方也。


十七條

虛勞。諸不足。風氣百疾。薯蕷丸主之。


薯蕷丸方

薯蕷(三十分)人參(十分)茯苓(五分)白術(六分)甘草(二十八分)干地黃當歸(各十八分)芎(六分)芍藥(六分)阿膠(七分)麥冬(六分)杏仁(六分)桔梗(五分)柴胡(五分)桂枝(十八分)防風(六分)干姜(三分)白蘞(二分)豆黃卷神曲(各十八分)大棗(百枚為膏)上二十一味。末之。煉蜜和丸如彈子大??崭咕品煌?。一百丸為劑。

諸不足、與上文不同。上文就三焦及經絡之陽氣而言。此則兼上中二焦之陰津陽氣而兩言之也。細按方意自見。風氣有二因。脾胃之精悍中虛。則胸中之陽氣上餒。而在表之衛(wèi)氣。亦因之而外虛矣。故外風容易襲入者一也。脾胃之土衰。不能生肺金清肅之氣。則肝木橫肆。而內生虛風者二也。風氣百疾。凡眩冒、麻木、疼痛、皆是。主本方者。又與上條腎氣丸相為體用者也。蓋胸中之氣。其先天受于下焦之肝腎。其后天養(yǎng)于中焦之脾胃。先天之氣下削。而不能上蒸者。既立腎氣一丸。以資其化源。后天之氣中虛。而不能上育者。故又立薯蕷一丸。以大其培養(yǎng)耳。夫陽生于陰。氣藏于血。脾胃之陽氣。所以中虛者。以脾胃之陰精。先經枯竭也。故用甘溫之薯蕷為君。甘浮之甘草為臣者。所以定脾胃之大車巨艦也。以培土之白術。投其所喜。以滲濕之茯苓。去其所惡以為佐。則又大車之騾馬。巨艦之繩纜也。然后先裝地黃當歸阿膠以為主。芎芍藥麥冬以為佐。則其所以補陰補血者。確在脾胃中之陰血可必矣。次裝生氣之豆黃卷。行氣之曲以為主。提氣之人參。溫氣之干姜以為佐。則其所以補陽補氣者。又確在脾胃中之陽氣可必矣。于是以甘浮之大棗上托之。利氣之杏仁疏導之。開提之桔梗上透之。辛散之白蘞外引之。則其所補之陰陽。從中焦而氤氳蒸被。貯之胸中。而充行經絡矣。此治諸不足之精意也。至其以辛溫而散邪之桂枝為主。芬芳而清膈之柴胡為佐。又殿之以密表之防風者。所以祛內外之風氣百疾。而尤防其復襲也。腎氣以小丸吞服。欲其難化而下至于腎。本方以大丸嚼服。欲其易發(fā)而中盡于胃也??崭?。則胃有余力而易化。酒服。則藥有助氣而速行也。此于金匱中。除鱉甲煎丸外。為第二大方。計藥二十一味。用意凡十一層。真旋轉造化之奇制也。豆黃卷、大豆色黃象中土。浸令生。干而卷之。則其芽性具銳發(fā)生氣之勢。與赤小豆卷異用而同義。曲即酒曲。

其性溫暖。具漚發(fā)之用。不特取其行藥。且使腐化谷食以生精悍也。白蘞辛甘而生蔓。辛甘走氣。蔓則經絡之象。是行氣于經絡之品也。余藥別見。方論中詳略不同者此也。


十八條

虛勞。虛煩不得眠。酸棗仁湯主之。


酸棗仁湯方

酸棗仁(二升)茯苓知母芎(各二兩)甘草(一兩)上五味。以水八升。煮酸棗仁得六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人之所以得眠者。以陽伏于陰。氣藏于血。而得覆庇之妙也。陰血虛于里于下。則陽氣艱于伏藏。而浮揚于上。且上焦之津液又虛。不足勝陽氣非時之擾。故煩而不得眠也。是其治例。不外乎潤而降之之理矣。但潤藥皆陰。降藥趨下。茍非抬高下引。則失神氣浮揚之位而無益也。夫棗性最高。為胸分之藥。酸能斂氣歸根。

仁能伏神守宅。故重用而先煮之以為主。然后以川芎滋心血。以知母潤肺氣。以甘草浮緩之。而使徐徐下行。且以解虛煩之躁急也。以茯苓降滲之。而使少少下引。正以領棗仁之斂伏也。譬之亢旱之天。大地干燥。

太陽既沒。紅塵高揚。黃埃飛布。太虛役役。不得瞑合。若非露下天清。烏能夜涼氣潤而靜伏乎。此仲景之方藥。與造化相為始終也。


十九條

五勞。虛極。羸瘦。腹?jié)M。不能飲食。食傷。憂傷。飲傷。房室傷。饑傷。勞傷。經絡營衛(wèi)氣傷。內有干血。肌膚甲錯。兩目黯黑。緩中補虛。大黃蟲丸主之。


大黃蟲丸方

大黃(十分蒸)黃芩(二兩)桃仁杏仁(各一升)干地黃(十兩)芍藥(四兩)甘草(三兩)干漆(一兩)虻蟲(一升)水蛭(百枚)蠐螬(一升)蟲(半升)上十二味。末之。煉蜜和丸小豆大。酒飲服五丸。日三服。

此條為虛勞之變癥。與上文諸條之候不同。上文諸癥。大概精血虛于下。則神氣餒于上。而成虛勞者。此則陰虛而陽火獨長。陽殘陰。因而血干于內者。五勞。注見首卷。虛極。當指陰血枯竭而言。非兼氣言也。陰血枯竭。故屬陰之分肉。損削而羸瘦。且方中純用血藥。而不略帶氣藥者可證也。又陰血枯竭。則腸胃干澀而多結滯。故腹?jié)M。宿垢占據(jù)手足陽明之腑。故不能飲食也。傷于食。則氣滯。傷于憂。則氣結。傷于飲。則氣浮。傷于房室。則氣孤。傷于饑。則氣焰。傷于勞。則氣張。傷于經絡營衛(wèi)。則氣阻。俱能生煩熱。而為膏火自煎之候。夫氣以火動而見有余。血以氣熱而受炮炙。則內有烙干之血。各因所傷而凝于其部矣。人身惟氣調血暢。則氣血融和。渾成無跡。今其肌膚中之可共見者。隱隱如鱗甲之相錯。此非里有干血。而敗氣外呈之一證乎。

又氣暢血調。則水火交光。精明有神。今其兩目中之所自見者。蒙蒙如黯黑之旋轉。此非下有干血。而神境上懸之一證乎。夫陰陽之道。相宜于配偶。而相殘于偏弊者也。陽長陰短。則陽氣常弓彎于外。而陰氣常弦急于中矣。攻其干血而補其新血。是續(xù)陰以緩陽。故曰緩中補虛。主本湯者。諸癥由于血虛。補血固為要著。

然干血不去。則生氣嘗以惡鬼而消阻。是逐淤更于補血為先著矣。故以性喜吸血之虻蟲、水蛭為主者。取其直入血分也。漆為木液。其象猶血。干則具干血之狀。以之為使。又令其引入干血之所也。然后以行淤之桃仁。破而動之。以利氣之杏仁。疏而泄之??偨挥诰徆ヂ≈齑簏S。徐徐擊散。而收平賊之功矣。地黃色黑而滋肝腎。蠐螬漿多而補津液。蟲活血而續(xù)損傷。以養(yǎng)肝之芍藥。養(yǎng)脾之甘草為之使。蓋又以肝脾二臟。操藏血行血之大權故也。但血之所以內干者。原因陽火獨長之所致。茍非帶用涼血之品。誠恐干血既去。而新血不虞其復干乎。故又于諸血藥中。加黃芩一味。則攻擊者為救燹之兵。而潤澤者為清和之露矣。

蜜丸加潤。酒飲善行。五丸三服。勞傷羸瘦者。攻補俱不能驟勝也。


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治第七

一條

問曰。熱在上焦者。因咳為肺痿。肺痿之病。從何得之。師曰。或從汗出。或從嘔吐?;驈南?。小便利數(shù)?;驈谋汶y。又被快藥下利。重亡津液。故得之。曰。寸口脈數(shù)。其人咳。口中反有濁唾涎沫者何。師曰。為肺痿之病。若口中辟辟燥咳。即胸中隱隱痛。脈反滑數(shù)。此為肺癰??韧履撗?。

熱在上焦二句。當是古醫(yī)經之文。仲景特借為問答以發(fā)其奧耳。從何得之。謂是何因而得此熱在上焦。咳而肺痿也。下文七句。凡四癥。正答問詞。蓋謂或從汗出。則陰傷于外泄。而陽火獨亢。一也?;驈膰I吐。則陰傷于上涌。而并提其虛熱于上。二也?;驈南?。則陽熱在上。而逼真陰于下趨。且下焦又以無陽。而不能上蒸滋潤。以供燔炙。三也?;驈谋汶y。則太陰脾家既干。而上吸手太陰之肺液。若又以便難之故。而用快樂下利之。則真陰又大傷于后陰之泄瀉。而陽熱獨亢于上。四也。凡此。皆重亡津液。而孤陽不得與陰為倚附。則浮動于清虛之府。而肺管作癢。故咳。且咳多。則津液愈傷。而肺金有葉垂花卷之象。故得此肺痿之病也。寸口脈數(shù)三句。因上文言肺痿。得之重亡津液。則肺干者不宜有濁唾涎沫矣。故舉此脈癥以辨之耳。殊不知寸口為肺之部位。數(shù)為陽熱躁疾之應。又脈所來去之空屬陰。數(shù)者空窄。亡陰之象。合而斷之。此正肺家陰虛陰亢之脈也。陽不得陰為偶。則其氣常動。動則火擾清虛。而肺管作癢。故咳。肺中陰陽自和。則下降清華以應甘露?;饸猹毷ⅰt炎上而挾其殘膏以共升。故口中反有濁唾涎沫。此又肺家陰虛陽亢之癥也。故曰。此脈此癥。即為肺痿之病云。口中辟辟五句。及下條二句。又就肺痿而辨肺癰之脈癥。以痿與癰之辨甚微。而其治懸絕故也。辟辟閉塞堅實之聲。燥咳對肺痿之濁唾涎沫而言。胸中隱隱痛者。即第四條血為之凝滯。

而肺癰之漸也。脈。亦指寸口而言?;瑸闅饩垩罩\。滑而且數(shù)。則氣聚血壅。由于邪熱燔炙所致。謂非肺癰而何。故咳唾膿血可必也。


二條

脈數(shù)虛者為肺痿。數(shù)實者為肺癰。

脈。亦就寸口而言。數(shù)虛數(shù)實。指寸口之浮沉也。真陰不能養(yǎng)陽。故陽自數(shù)而陰虛者。為肺痿之脈。邪熱內凌血液。故陽既數(shù)而陰實者。為肺癰之脈也。


三條

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遺尿。小便數(shù)。所以然者。以上虛不能制下故也。此為肺中冷。必眩。多涎吐。甘草干姜湯以溫之。若服湯已??收?。屬消渴。


甘草干姜湯方

甘草(四兩炙)干姜(二兩炮)上咀。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分溫再服。

此與前條之痿不同。前條為重亡津液。陽氣獨勝。故熱在上焦。而為肺火自刑之熱痿。此則先因肺虛。虛則氣削而生陰翳。譬之花痿春寒。葉垂秋冷之象。而為金寒水冷之痿也。吐涎沫者。肺無呵噓下潤之權。且不能收攝其津液而上泛也。無邪火以擾其肺管。故不咳。而亦不煩渴也。肺為水之源。且其氣象天。嘗有提挈黃泉。傳送濁道之妙。肺虛不能提挈。故遺尿。肺寒不能傳送。故小便又數(shù)也。此非上虛不能制下之故乎。肺中虛冷。天失陽健之德。地必起而上犯清虛。肝以木氣上乘。故眩。腎以水氣倒注。故多涎沫。虛則補其母。非溫脾胃之中土以溫肺金。無他法也。重用甘以守中之甘草。使之徑趨脾胃。佐以辛溫之干姜。是直從中土。

升其生金之化。且辛為脾肺所喜之味。溫為脾肺所宜之氣。明明土息泥香。乘春蒸發(fā)。而東風動蕩。卻化為太空晴暖矣。至于辛則平肝以降眩。甘則制腎而鎮(zhèn)涎。又其余事。兩味藥中。斡旋造化。烘染陰陽。其妙用乃如是也。若服湯已而忽然作渴。是肺中素有伏熱未發(fā)。故見種種不攝不傳之癥。得辛甘以挑動之。則伏熱頓起而作渴。此屬另門之消渴。而非上虛不能制下之肺痿矣。


四條

問曰。肺咳逆。脈之。何以知此為肺癰。當有膿血。吐之則死。其脈何類。師曰。寸口脈微而數(shù)。

微則為風。數(shù)則為熱。微則汗出。數(shù)則惡寒。風中于衛(wèi)。呼氣不入。熱過于榮。吸而不出。風傷皮毛。熱傷血脈。風舍于肺。其人則咳??诟纱瓭M。咽燥不渴。多唾濁沫。時時振寒。熱之所過。血為之凝滯。蓄結癰膿。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膿成則死。

條端、舊本作師曰。當是問曰之訛。今以首條。及他卷之例改正之。首條因辨肺痿而分別肺癰之癥。二條因辨肺痿而分別肺癰之脈。三條又言肺痿之變癥。此及下文共四條。才是辨肺癰之脈癥治例也。肺癰有膿血。吐之則死。當是古醫(yī)經之文。仲景借為問答以申其義。曰??人詺饽妗M环尾?。切脈之下。何以知此獨為肺癰。當有膿血。吐之則死。必其脈有確據(jù)。方可謹守此禁。其脈是何類乎。師曰。右手寸口。所以候肺。其脈浮之則體微。沉之則至數(shù)。風邪能令真陽飄忽。故微則知其為風。熱邪能令真陰消爍。故數(shù)則知其為熱。真陽外微。而衛(wèi)氣不攝于皮毛。故微則汗出。數(shù)脈內燔。而營陰逼呈于陽分。故數(shù)則惡寒。呼吸。指營衛(wèi)之闔辟而言。即上文汗出惡寒之義。非口鼻之呼吸也。蓋謂疏洞之風邪。中傷衛(wèi)分。則毛竅張而汗嘗出。譬之有呼出之氣而不返入。燔炙之熱邪。傳過營分。則血液馳而脈道空。譬之有吸入之勢而不推出。風傷皮毛于外。

熱傷血絡于內。夫皮毛血絡。為手太陰肺部之所榮。由表而入里。風熱之內舍于肺者可禁乎。肺熱。則火邪熏擾其清虛。故癢而作咳。肺熱。則甘泉不升于靈道。故口干而且咽燥也。肺管半貯痰涎。呼吸之游溢肺中者。不能深入。故滿。滿故喘也??矢谖?。胃不病。故但咽燥而不渴也。肺熱。則自剝其津液以送邪外出。且肺熱。又不能收攝其津液以分布四旁。故多吐濁沫也。時時振寒。即上文數(shù)則惡寒之義。夫皮毛之風熱。過于肺中而舍之。則肺葉之血。因熱而凝滯。久久蓄結。則癰而膿矣。色從金化。故稠白如粳米所作之粥。始萌則真氣未傷。而風熱之邪??缮⒖蔀a。故可救。延至膿成。則肺葉爛而氣管已漏。呼吸之游溢者。不能并入氣源。

故喘滿而死矣。


五條

肺癰。喘不得臥。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


葶藶大棗瀉肺湯方

葶藶(熬令色黃搗丸如彈子大)大棗(十二枚)上先以水三升。煮棗取二升。去棗。內葶藶。煮取一升。頓服。

喘。即上條熱舍肺中。血壅氣滯。而肺管為之腫塞之候。不得臥。謂不能臥倒。以臥則肺葉橫施。而息道更艱更曲故也。主本湯者。以葶藶味苦氣寒。且孟夏凋謝。其性主降陽分之氣。而尤能驅水逐濕。夫喘則肺滿。苦以堅之。喘則肺熱。寒以斂之。又喘則肺氣上浮而痰涎阻塞。則降浮祛沫。又所必需矣。然則舍葶藶其誰屬哉。但苦寒降散之性。其勢易于趨下??质Х渭也课?。故以甘浮粘緩之大棗。先作湯液。而納丸其中。其意欲抬高葶藶。而使徐徐堅收下散耳。又豈止以甘緩之性。堅制其刻削而已乎。葶藶熬黃搗研。則香同芝麻。投肺之所好也。納藥棗湯。合煮而連渣頓服。使胃中藥滿。而易輸于肺也。仲景之精意何如哉。

此言肺癰始萌??删戎我病?/span>


六條

咳而胸滿。振寒。脈數(shù)。咽干不渴。時出濁唾腥臭。久久吐膿如米粥者為肺癰。桔梗湯主之。


桔梗湯方

桔梗(一兩)甘草(二兩)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溫再服。則吐膿血也。

肺在胸中。癰則肺葉腫而肺氣滿。故但覺胸滿耳。振寒、脈數(shù)、咽干不渴、濁唾腥臭、膿如米粥等候。注見本篇首條。及三四條下。桔梗色白。味則苦辛而甘。其性微寒而善開提。色白。故為肺金專藥???、則泄熱。辛、則散熱。

甘。則緩熱。微寒而善開提。則能解散其熱閉之邪。而使之上疏也。然后倍用浮緩之甘草。不特高抬上載。使桔梗留戀肺中。而得效其熏蒸宣發(fā)之用。且得甘草之甘能瀉熱。緩能舒緊之性。以為后助。則清風蕩漾。積熱潛開。王政和平。奸謀自敗。其所滯之膿血。有不徐徐漸出而自愈者乎。此言膿成則死之救法也?;蛑^本篇四條。一曰吐之則死。又曰膿成則死。夫膿成者既死矣。又何必立桔梗湯之治例。且湯后明綴曰分溫再服。則吐膿血。何以自犯其吐之則死之禁乎。答曰。膿血既成。包藏敗濁。潰爛日甚。管漏氣泄。息無關鎖。呼吸洞直。一往而散。是膿成曰死者。著意在膿字。蓋死于包藏其膿血。而使墻垣有盡壞之勢也。若夫苦寒窘胃。咸寒涌泄。肺氣已傷。何堪再責。且吐則耗上焦之氣。上空而下陰逆湊。則喘促莫支。吐則亡胸中之陰。陰傷而陽毒更炎。則煩亂欲絕。是吐之曰死者。著意在吐字。蓋死于逼劫其膿血。而致陰陽有立盡之勢也。知此。則本湯之熏蒸開托。既非因循養(yǎng)禍之計。而又與瓜蒂散。及鹽礬諸湯之有心責吐。以速傾危者。自不同矣。


七條

肺癰、胸脹滿。一身面目浮腫。鼻塞。清涕出。不聞香臭酸辛??饶?。上氣。喘鳴迫塞。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

此就前條喘不得臥。而申言肺癰之全癥也。胸脹滿已見。肺主周身之氣。肺腫而治節(jié)不行。故一身及面目浮腫矣。鼻塞。指息道而言。謂肺腫而息道不能從鼻呼吸之義。肺中之陽金屬庚。其氣常外出。而主提挈運行之用。清涕出者。失提挈之權也。肺中之陰金屬辛。其神常內守。而主感通氣味之妙。不聞香臭者。失感通之應也。酸為肺金之所勝。辛為肺金之所喜。且五味中惟二者之氣為觸鼻。并此而亦不聞者。甚言之也。聲深而連續(xù)者曰嗽。聲浮而單見者曰咳??日摺7沃萋?。逆者。肺之窘氣。肺窘而遁。則逆且咳矣。上氣與吐衄血門不同。彼處之言上氣。因上焦虛餒。肝腎之下氣。乘之而直上。以致陽位逼窄。而炫悶喘急。氣上而血亦隨之。是實實有氣上沖者。此處之言上氣。謂肺葉腫重。肺管不能納氣以下運。如有氣上塞之象。猶云氣高氣浮之謂。故葶藶大棗瀉肺之外。無余藥余義及于中下二焦者此也。況后文八條。推開肺癰。單就上氣二字而廣言其變癥變治。故不可不細認者也。氣阻則喘。痰壅則鳴。氣道狹則迫。肺管腫則塞。全癥如此。葶藶大棗湯之瀉肺??删徍踉铡?/span>


八條

上氣。面浮腫。肩息。其脈浮大。不治。又加利。尤甚。

此下。又就上文之上氣而推展言之。蓋謂上氣一癥。其候多端。生死懸絕。肺癰固在其中。然不特肺癰為然也。但凡上氣而面浮腫。肩息。脈浮大者。皆不治。蓋面者。五臟六腑諸陽之會。陽氣最充。浮則氣虛。腫則氣滯。

是陽氣最充之地。而虛且滯矣。臟腑可知也。氣促而息道艱。以肩之上下迎導之。則少順。是肩息者。氣機浮淺。而不能以氣海、關元為根蒂矣。加之脈浮。則底無根。脈大。則里無神。皆有出無入。有散無收之象。故皆不治。又加下利。則陰陽之離絕者更速。故尤甚。此言中下二焦。脫幫脫底而上浮。為上氣之最重者。然必三者全具。方為死候。否則下文三條(即十條)之脈浮。主小青龍湯。七條(即十四條)之脈浮。主濃樸麻黃湯。四條(即十一條)之脈兼浮大。主越婢半夏湯者。何為又治之耶。豈非以面無浮腫之故乎。


九條

上氣、喘而躁者。屬肺脹。欲作風水。發(fā)汗則愈。

肺不能納氣以歸元。故喘。腎將欲蒸濕以為汗。故躁。上氣而喘躁并見。是腎欲輸水氣于肺。將作汗而上蒸。

肺已自受風邪。不能為腎分布以外泄。則肺腎以子母相持。而風水合為一片。肺之脹也宜矣。欲作風水。與內經水熱穴論。及熱病論之言風水者不同。蓋指腎以水臟之氣上熏。肺以風邪蓋之。風水相搏。于是肺不運水。腎不納水。聚濕成飲。久而溢出經絡。致成腫腹大等候。發(fā)汗。則肺之風邪。腎之水氣。可兩解矣。故愈。

此言肺腎兩相排擠。中間無所發(fā)越之上氣也。


十條

肺脹、咳而上氣。煩躁而喘。脈浮者。心下有水氣。小青龍加石膏湯主之。


小青龍加石膏湯方

麻黃桂枝芍藥甘草干姜細辛(各三兩)五味子半夏(各半斤)石膏(二兩)上九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強人服一升。羸者減之。日三服。小兒服四合。

此承上文欲作風水之肺脹。而詳其癥治。故直接之曰肺脹也??榷蠚狻┰甓?。為風水之全癥。但此五癥中。除卻躁之一癥。為腎中水寒之氣上騰之應。其余四癥。俱系肺受風邪。為腎濕所閉。于是不能分布水飲。肺氣欲下而不得下。腎氣欲上而不得上。兩相擠靠之應也。夫聚水之脈宜沉。今驗其脈又反浮。浮為心肺之應。心下有水氣無疑矣。譬諸天地。地氣已上而成雨。特懸于太空而未下耳。所以咳者。殷雷也。上氣者。

云蒸霧涌也。煩者。郁熱也。躁者。礎潤階潮也。喘者。氣濕風滯。而不能鼓撼萬物也。小青龍之輕風疏雨以泄之。有不云開氣爽。而天地復還其高遠乎哉。但本湯之主風水肺脹。比傷寒論中之治水。另是一番世界。蓋桂芍甘草。透微汗以去風。已見傷寒注。加石膏者。因癥中之帶煩也。余皆腎家治水之藥。其意以為腎中不寒。陰水之氣。斷不上升。故用干姜、細辛之辛溫者。溫之所以燥之也。然后以半夏降逆陰之上沖。五味斂黃泉之倒涌。其懸于肺腎之夾空。而已成雨形者。使麻黃一泄而旁散矣。肺脹而發(fā)汗則愈者。此其一也。


十一條

咳而上氣。此為肺脹。其人喘。目如脫狀。脈浮大者。越婢加半夏湯主之。


越婢加半夏湯方

麻黃(六兩)石膏(半斤)甘草(二兩)生姜(三兩)大棗(十五枚)半夏(半升)上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此承上文風水之肺脹。而言肺脹一癥。又有不因肺風腎水。但以陽明胃氣太過。近從中焦上沖肺管。肺受熱閉。又不得從皮毛發(fā)越。而肺實脹滿者。此但看其咳而上氣。無上條之躁癥者即是。此為肺脹。猶云此亦名為肺脹也。肺既無外發(fā)之路。胃又以太過之氣乘之。兩相鼓吹。胃土以母氣乘肺子。與腎水以子氣乘金母同義。故亦喘也。手陽明之經。終于鼻旁之迎香穴。足陽明之經。溜于目下之承泣穴。俱與目近。經腑之氣交盛。故其目之外脹。有如欲脫之狀也。主越婢加半夏湯者。越婢。君麻黃而加石膏三分之一。其義有三。肺盛。不得不以麻黃泄之??制浒l(fā)越太過。而以重墜之石膏鎮(zhèn)之。制麻黃發(fā)揚之性。使其和緩柔順。一也。肺實由于胃實。則肺熱可知。石膏氣味辛涼。涼則解熱。辛則利氣。二也。且其鎮(zhèn)墜之余力。猶能衰陽明上沖之熱。

三也。以守中之甘草為使。尤有妙義。蓋取托住二者之性。令麻黃得石膏留鎮(zhèn)之氣。而利肺者優(yōu)柔石膏合麻黃疏泄之功。而平胃者松泛。然后以辛溫之生姜。挑肺胃之真陽。以甘粘之大棗。滋兩家之津液。似乎無弊矣。不知越婢一湯。終是發(fā)肺家之汗。假令上焦一空。中焦之氣。乘虛襲之。遂同解斗者捆甲之臂。而令乙毆矣。故加降逆之半夏。而重用之者。使協(xié)同石膏。壓下麻黃之余性。以疏散胃氣。俾不得上干。蓋即驚悸條中。半夏麻黃丸之義也。夫中黃數(shù)寸之地。肺胃交爭。而咳喘等之諸癥雜見。主越婢本湯。則肺家因外泄而內讓。加半夏。則胃家因下退而上讓。其文王虞之化耶。方藥云乎哉。


十二條

咳而上氣。喉中水雞聲。射干麻黃湯主之。


射干麻黃湯方

射干(三兩)麻黃(四兩)半夏(半斤洗)細辛款冬花紫菀(各三兩)五味子(半斤)生姜(四兩)大棗(七枚)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麻黃兩沸。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此即前二條小青龍。并越婢之兼癥也。小青龍一條。為腎中水寒之氣上泛。越婢一條。為胃中燥熱之氣上蒸。此條卻因手太陰之陰陽兩虛。合子母而兩吸之。遂致腎之濁陰。胃之濁陽。雙起而乘肺。水土之邪。交并于清虛。而成稠粘黃滯之痰。云合于肺胃會通之息道。而呼吸激之。則有聲矣。此咳而上氣。喉中水雞聲之應也。咳而上氣。當包前條肺脹句在內。與下文咳逆上氣條同義。以上氣而咳。未有不肺脹者。但有水脹氣脹之異。故省文言之耳。至其主本湯之義。則又另有壺天廣大。游覽不盡之妙。蓋因手太陰之陰陽兩虛。故以凌冬弩芽。從大寒中具生陽之氣之款冬花。挑動其陽神。以潤軟柔宛而善于補血之紫菀。深滋其津液。

因腎家之賊陰上泛。故以細辛、五味。溫斂其下焦之逆陰。因胃家之熱氣上侵。故以半夏、麻黃。降散其中焦之動氣。射干多節(jié)。形同肺管。葉則扁生橫開。而其性尤專于祛濕。用以名湯。是取其走肺。而令兩旁開拓其痰氣之意明矣。再加辛甘發(fā)散之姜棗為佐。則腎胃之逆下消。肺中之滿外泄。其咳而上氣。及喉中之水雞聲。有不貼然自靜者乎。此比前小青龍條無躁癥。故去干姜。無風因。故去桂芍及石膏耳。肺脹而發(fā)汗則愈者。又其一也。


十三條

咳逆上氣。時時唾濁。但坐。不得眠。皂莢丸主之。


皂莢丸方

皂莢(八兩、刮去皮、用酥炙)上一味。末之。蜜丸梧子大。以棗膏和湯。服三丸。日三服。夜一服。

此條又借咳逆上氣。而廣言肺癰之治例也。本門第四條曰多唾濁沫。第五條曰喘不得臥。俱肺癰之癥。已見前注。蓋謂咳逆上氣之人。時唾濁沫。但可靠坐而不能臥倒者。無論癰與未癰。皆屬肺葉外腫。肺管內塞之候。邪氣過實。便宜皂莢丸主之。以皂莢之性。外能軟堅削形以消腫。內能搜風利竅以通氣。蜜丸而兼棗膏和服。取甘緩者。升浮其性于肺中也。門人問曰。本條皂莢丸。與五條葶藶瀉肺湯癥頗相同。且俱作丸子。俱用大棗托起。而取定喘下氣之效。敢問二藥之同異。并其所以分主之癥。一也。又首條言肺痿之癥。亦曰口中反有濁唾涎沫。今于皂莢丸下。夫子但引四條之文。而謂獨廣肺癰之治例。何以知其不兼肺痿而言。二也。答曰。葶藶苦寒降散。蓋取降以止逆。散以舒氣而已。若夫皂莢。其味辛咸。其性犀利。辛咸。則外收內散。故能削形泄氣以消腫。犀利。則裁陽攘陰。故能斬關突入而奪壅。是葶藶之性稍平。而皂莢之性較峻矣。

觀方后葶藶服至彈子大一丸。皂莢僅服梧子大三粒。且彼曰頓服。此曰日三夜一服。則當日仲景之意。不昭然如見乎。大概葶藶瀉肺。是主初起之癰。皂莢一丸。是主將膿之候者也。至于濁唾涎沫。癰痿雖同。獨不思癰鼓風邪。痿惟奪液。治癰如驅盜??v使破財盜去。而余資猶得半全。治痿如救荒。假令縱糴盡糧。而殘喘何能茍活。皂莢削氣剝津。惟癰為富家之被盜者。任之可以無虞。彼痿為窮邑之遭荒。當之豈能無弊乎。我故謂廣肺癰之治例。而不兼言肺痿者。非漏也。單是咳逆上氣。猶有風水之別癥。若又兼濁唾不得眠二癥。則邪實氣盛。而為肺癰最急最重之候。故葶藶瀉肺。不勝其任也。


十四條

咳而脈浮者。濃樸麻黃湯主之。脈沉者。澤漆湯主之。


濃樸麻黃湯方

濃樸(五兩)麻黃(四兩)石膏(如雞子大)杏仁(半升)五味子(半升)半夏(半斤)細辛(二兩)干姜(二兩)小麥(一升)上九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小麥熟。去渣。內諸藥。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澤漆湯方

澤漆(三升、以東流水五斗、煮取一斗三升)人參桂枝(各三兩)半夏(半升)黃芩(三兩)甘草(三兩)生姜白前紫參(各五兩)上九味。咀。內澤漆汁中。煮取五升。溫。服五合。至夜盡。

咳字。包前文上氣在內。并貫下文脈沉而言。此即十二條射干麻黃湯癥。而變言其治例也。十二條之癥。

因肺中陰陽兩虛。于是胃之濁陽。腎之濁陰。兩起而乘之。兩濁相搏。則成稠粘黃濁之痰。積于肺胃會通之地。而呼吸扇之。此喉中水雞聲。及咳而上氣矣。故彼方以款冬生陽。紫菀滋陰。使肺中之主人先回。次以平胃安腎之品佐之。則占住者當避去矣。此條之前癥。卻又因心之膻中。肺之胸中。其陽氣獨虛。而胃腎之氣兩乘之之候也。夫胸中膻中。為上焦之地。中下之氣上乘。故脈浮。脈浮。則知其單在氣分。故以小麥為君而填之。與彼方用生陽之款冬同義。且脈浮。又知其不關血分。故較彼方去滋陰之紫菀者此也。其細辛、干姜、五味之安腎。半夏、麻黃、石膏之平胃。已見前注。至濃樸之開拓胸中。杏仁之疏通肺竅。明系奪射干之兵符印璽者也。又咳而上氣。于臟為肺。于腑為胸中膻中。其癥最高。癥高則脈浮者理也。若其脈不浮而反沉。夫沉為陰象。陰病應水。陰分應血。則咳而上氣。又因水寒沉伏血分。而上射其氣于肺。肺性惡寒、惡濕之所致也。故以迅利逐水之澤漆為君。煮以東流者。取益其行性而不與伏水同滯也。又恐峻藥多傷。故以補氣之人參。行陽之桂枝。溫胃之生姜。培土之甘草佐之者。不特以辛甘之性。贊其行水之功。且以群陽之愷悌仁人。參謀監(jiān)制。使強兵悍將。不得縱好殺之手腕。而成王師堂正之旗矣。夫水寒之邪。雖伏根于下焦陰血中。

而其氣之已射于肺。致現(xiàn)咳逆者。非半夏之辛燥下降。不足以祛之。用以為臣。猶兵家后軍之掃蕩也。至于白前。味則辛甘。形則直長。辛甘走氣。直長趨下。一氣直行。下焦之大向導耳。紫參色紫入血。性疾逐淤。又借白前而為下焦陰分之使。殆向導中之精細者乎。此又從欲作風水句。而單言水癥。為濃樸、麻黃變中之變癥也。細按前后二湯。蜂房蟻穴。未足比其深微。虹閃霞朱。烏能仿其變幻。而澤漆一湯。尤為奇創(chuàng)。駱賓王江浦黃帆??飶椭芜h。羞足擬其氣象。不意湯液中。有如此之水師也。客有問余者曰。素問以麥為心之谷屬火。鄭玄以麥有孚甲。應屬木。許慎又謂麥當金王而生?;鹜醵?。宜屬金。楚醫(yī)李時珍辨之。未有確據(jù)。而子注濃樸麻黃湯中之小麥。獨遵素問為心之谷者。果有所見耶。答曰。小麥之于八月酉金。止算得胎。

非生也。麥實生于十月之亥耳。夫水火互胎。金木互胎。自有現(xiàn)成至理。誠如許氏之說。以胎酉者為金。則將以胎午之壬為火。胎子之丙為水乎。況今小麥實生于酉。則又當屬丁火矣。許氏屬金之說謬也。至若胎酉養(yǎng)戌。生亥王卯而死午。實系麥之始終。鄭玄屬木之論近是矣。不知苗死而麥正成。是麥苗死于五月。而麥實何曾與之俱死耶。則屬木之性。以之論麥秸則得。以之論麥實。是亦五十步之止耳。夫天地自然之序。春殘則神氣暢為朱明。木終則精華發(fā)為光焰。以屬木之麥秸一死。而屬火之麥實繼成。正合生生之序。又豈止以熟時在午。赤色應離。形圓象心之證乎。故知名為心谷者。真上古圣人之定評。而用為心藥者。實中古神仙之合制也??蜑橹卓隙恕8接浻诖?。以正高明。


十五條

大逆上氣。咽喉不利。止逆下氣者。麥門冬湯主之。


麥門冬湯方

麥門冬(七升)人參(二兩)半夏(一升)甘草(二兩)大棗(十二枚)粳米(三合)上六味。以水一斗六升。煮取六升。溫服一升。日三。夜一服。

此雖承前四條越婢加半夏湯。而言肺胃交病之癥。然其病機之微妙。章法之變幻。幾令人不可尋繹。無怪乎千古以來。善讀金匱者之寥寥也。蓋前四條之癥。是肺為胃熱所蔽。既不能外泄而自為轉移。復不能下臨而相為防御。則肺胃之氣兩實。兩實者宜兩責之。故主越婢以責肺。加半夏以責胃也。此條之癥。是肺液欲枯。子困而取資于母。故大吸胃液以自救。其如胃中之土液亦干。不能以精汁上供。但悉索其干熱之濁氣以奔之。則所應者非所求。而大逆上氣矣。咽喉不利者。如有燥物阻滯之狀。既液干而濁氣乘之之應也。

譬諸天地。太空晴干。下吸大地之靈陰以自潤。應則甘露生焉。茍無所應。而渣質乘之。日則浮塵高揚。夜則黃埃上布。重濁郁冒。阻滯清虛者。此天地之大逆上氣。咽喉不利之象。倘非及時甘雨。遠被深滋。其能使兩相潤澤。各還其清寧之位乎。故以色白補陽液之麥冬為君。而用至七升者。以小水不足以灌溉也。粳米甘溫入胃。以之為佐。欲令麥冬之潤。獨注中州也。然后以甘草托其下泄。大棗提其上蒸。總交于補氣而善行津脈之人參。以之為龍。而云行雨施之化普矣。獨是大滋胃中之津液。且以甘浮之性。提之上潤肺金??秩缢ぜt爐。氣沖灰起。則大逆不更甚乎。故又以降氣平胃之半夏。安之緝之耳。是此條為肺胃之陰兩虛。兩虛者宜兩補之。故以全湯先補胃液。而次補肺液也。所謂病機之微妙者此也。卷中列痿癰上氣凡三門。其上氣一門。連本湯共方七道。而主治全矣。肺癰連皂莢丸。雖止方三道。其于癰膿前后。似亦無漏。獨肺痿一門。于寒痿之變癥。反出甘草干姜一湯。而于重亡津液。娓娓言之。正經熱痿。反無方治。豈以熱痿為不藥之癥乎。而前后并無難治不治字樣。反復思維。神明告我。始知仲景之意。以為重亡津液。有竟成肺痿者。有但大逆上氣咽喉不利者。俱宜此湯。救胃以救肺。故省文互之耳。世之讀金匱者。請將首條熱痿之癥。與本方藥品湯意。細細較之。便見針鋒逼對。而知愚鄙之論。非牽強也。所謂章法之變幻者。此也。

奔豚氣病脈證治第八

一條

師曰。病有奔豚。有吐膿。有驚怖。有火邪。此四部病。皆從驚發(fā)得之。

病字。貫下文四部而言。豚、即豬畜。奔豚者。足少陰腎水之癸氣。寄位于亥。動則上沖。如驚豬奔突。故以之為名。然心陽照臨。而胸中氤氳之氣。能逼下陰靜伏。驚則神散而上虛。故奔豚之氣。得以乘虛而突犯之矣。吐膿者。肺屬金而主氣。又心之神為火。神火因驚而出。如電光石火。則肺金受克。而敗其阻滯之金液故也。驚怖之驚。指惕然自儆。如兒童病風熱。及神虛之人。睡夢驚跳之義。與下文驚發(fā)之驚不同。蓋下文之驚。凡一切奇險境遇。及耳目之所猝然見聞者。皆是。怖。合恐懼而言。蓋恐屬血虛。似乎內無憑根據(jù)之主。懼屬氣削。似乎外有凌駕之疑。怖則陰血內空。而虛神外張。常有不遑設備之象。故曰合恐懼而言也。蓋驚則神明渙散。

而其中之精汁。亦與之而從空俱耗。如氣出釜甑。而濕潤隨之以飛越之義。及心君復辟。而內外之倉庫已虛也?;鹦罢?。外火也。外火逼出心液而為汗。則心神已在孤危。而外火已有乘虛之勢。加之以驚。則靈明出舍。而為外火騰內入之室矣。故曰此四部病。皆從驚而發(fā)。遂致得此病也。吐膿等三癥。雖不入本篇。因與奔豚同得于驚。故類及之。然亦可借彼以明奔豚一癥。有氣虛血虛。并氣血兩虛之別也。


二條

師曰。奔豚病。從少腹起。上沖咽喉。發(fā)作欲死。復還止。皆從驚恐得之。

此敘奔豚之正病也。上下二焦。譬之天地陰陽。各相當而無所侵犯。于是上焦以天之陽氣。從西肺而下降。

下焦以地之陰精。從東肝而上升。故曰左右者陰陽之道路。若上焦之心氣一空。則下焦少腹之陰。不由左右升降之道路。而于中沖直上。以犯清虛。且更至于咽喉矣。夫上焦胸分。為心肺之城郭。奔豚之氣。迫肺。則氣道幾阻。迫心。則神機將竄。故發(fā)作欲死。但上極必復。沖極必還。下焦之賊陰。復還于下。則上焦之神氣。亦復還于上矣。故止。凡不測之事。猝然臨之于意外。則驚。凜然持之于意中。則恐。皆能銷鑠其陽神陽液。而招奔脈之上突。故曰皆從驚恐得之也。張子和謂驚為自不知??譃樽灾?。確甚。


三條

奔豚。氣上沖胸。腹痛。往來寒熱。奔豚湯主之。


奔豚湯方

芎(二兩)當歸(二兩)芍藥(二兩)半夏(四兩)黃芩(二兩)甘草(二兩)生姜(四兩)生葛(五兩)甘李根白皮(一升)上九味。以水二斗。煮取五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夜一服。(以四服各一升計之。當作煮取四升。否則宜云溫服一升二合為是。其當日傳寫之訛耶。)此平日陽明胃氣。少陽膈氣素壯。乍受驚恐。心陽既馳。而心血尤短。以致陽明少陽二腑之氣。同上而爭趨空處。而為奔豚之變癥也。夫奔豚之義。原因北方亥氣。沖突上焦。故名。不知三焦臣伏之用。從上制中。從中制下者也。上氣因驚而虛。則上不能制中。于是陽明少陽之氣。就近而兩爭之。故氣上沖胸。亦如奔豚之象。

故亦曰奔豚也。陽明少陽之氣素壯。則中有以制下。而少腹之氣。不能假道于胃與膈。而跳沖胸中。故方意絕不責下焦之有余。而但以黃芩清少陽之膈。生葛涼陽明之胃而已矣。其三焦滋息之源。則又從下化中。

從中化上者也。心血因驚而虧于上。則中吸旁吸胃與膈之精汁以自潤。陽明液傷。故腹痛。少陽液傷。故往來寒熱。以補血之芎歸芍為主。而以浮緩守中之甘草佐之。蓋浮緩。則托高血藥以上補心臟。守中。則持平血藥以還補胃陰。然后以辛溫之生姜。并填胸分之陽。以降斂之半夏。奠定二經之逆。殿之以甘李根之白皮者。甘李春花夏實。得少陽陽明之正氣。其根皮尤為升發(fā)生陽之路。是又欲升其下焦之氣。以中實陽明。

旁入少陽耳。夫氣上沖胸。而見腹痛及寒熱二癥。故知所沖者為少陽陽明之氣。以李根白皮升下焦之陽。

故知其非腎陰之上動。百世而下。當有以余言為不謬者。


四條

發(fā)汗后。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fā)奔豚。氣從小腹上至心。灸其核上各一壯。

與桂枝加桂湯主之。


桂枝加桂湯方

桂枝(五兩)芍藥(三兩)甘草(二兩炙)生姜(三兩)大棗(十二枚)上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此心陽、心液兩虛。而招腎陰之上沖者也。故方意單責上虛。而不責下實耳。蓋以桂枝甘姜。補心中之陽神。

而以芍藥、大棗。滋其心液也。余詳傷寒注。本條與傷寒之文小異。且方亦少更加桂一層。而其義則一也。


五條

發(fā)汗后。臍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主之。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方

茯苓(半斤)桂枝(四兩)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五枚)上四味。以甘瀾水一斗。先煮茯苓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甘瀾水法取水二斗。置大盆內。以杓揚之。俟水上有珠子五六千顆相逐。取而用之。)悸者。跳動之狀。與心下之虛悸不同。此條著眼在發(fā)汗后臍下悸六字。故知其欲作奔豚也。蓋汗為心液。發(fā)汗后則上虛。上虛而臍下跳動。是下焦將勻其有余。以上赴空處之漸。故知之。但臍下動悸。是臍下之實者。

當責也。故君淡滲之茯苓。以腎臟不可瀉。瀉膀胱之腑以瀉腎陰耳。桂樹嫩枝。辛溫而柔軟。具少火生氣之妙。甘草以浮之。大棗以托之。是使桂枝生陽之性。確乎在心肺之夾空。而填其上焦。如霧之氤氳矣。夫桂甘大棗。意在補上。而且降奔豚之上逆者。亦須憑高彈壓。水性下趨。況與茯苓先煮。則尤滲泄易下??质辖怪课?。故揚作甘瀾。以亂其下趨之性。使少少留連。以完全其補高治上之功用而已。真窮工極巧之方也。

此篇當與驚悸門方論參看。


胸痹心痛短氣病脈證治第九

一條

師曰。夫脈。當取太過不及。陽微陰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責其極虛也。今陽虛。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陰弦故也。

脈有倫類。盛則俱盛。衰則俱衰。此大較也。故凡診脈者。當取其既有太過處。又有不及處。則不及者自為病。

而有余者將乘之。而尤為不及者之病矣。即如其脈。關以前之陽部得微。關以后之陰部得弦。夫關前之陽脈微。則自胃脘上至胸中。其真陽卑弱而不能奮鼓。故病名曰痹。關后之陰脈弦。則自胃腑下至肝臟。其濁邪弦急而從上彈射。故癥則見痛。所以然者。責在胸中陽位之極虛。故招下焦之上凌耳。二句。就主一邊說。

即后文栝蔞薤白及人參諸湯。填陽之案也。關前應胸分。關前之脈微。故知胸分之陽虛而病痹也。二句是自注。所以知其為胸痹之故。弦脈。于臟為肝。于氣為陰。于邪為寒。于癥為痛。病胸痹而心痛者。正弦脈以肝臟陰寒之邪。上乘陽虛之所致也。二句就客一邊說。即后文栝蔞薤白加半夏。及薏苡附子等湯。并烏頭赤石脂丸。兼責中下二焦逆陰之案也。此與腹?jié)M寒疝第一條。寸口脈微弦。文雖同而大有分別。彼處之微弦。在寸口一部上見。蓋浮之得微。而沉之得弦也。此處之微弦。是寸口與關上?;蛳屡c尺中兩部分見。故三條曰寸口脈云云。關上脈云云。九條烏頭赤石脂丸一癥。雖未嘗言脈。然就其癥與方意細審之。又確為尺弦之候故也。又彼處心肺間。其無形之宗氣虛餒。與此處同。而胸痹一癥。多在當心之膈膜。其有形血肉中之氣虛。故痹著而痛。且從孫絡而痛徹于背也。大概無形之宗氣。虛于大驚大吐?;驊n戚所致。其病頓。略久而上不能御下者。則成驚悸?;虮汶y而見吐衄等血。其不能提下者。又成半產漏淋。亡血失精諸候。并傳變?yōu)楸鹃T之胸痹者亦有之。當心之膈膜。其有形血肉中之氣。又虛于形寒飲冷。及傷心諸事者居多。其病漸而在心后之脈絡。故其曰心痛者。謂當心而痛。非心臟中之自痛也。


二條

平人無寒熱。短氣不足以息者。實也。

短氣者。宗氣上虛。而逆陰湊之。則吸氣艱于深入。入淺則出亦淺。故殊覺短而不足以息也。寒則肺卷。熱則氣閉。俱能短氣。今外則似無病之平人。既無寒熱之癥。則其所以短氣者。豈非上虛而邪湊之。以致氣機不能深入之故乎。夫邪之所湊。其氣必虛。留而不去。其病乃實。即第五條所謂留氣結在胸中者是也。故曰實也。上照前條之極虛。故使客邪逗留而反實。下伏后方之攻實。故用橘枳濃樸以散痞也。


三條

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氣。寸口脈沉而遲。關上小緊數(shù)。栝蔞薤白白酒湯主之。


栝蔞薤白白酒湯方

栝蔞實(一枚)薤白(半斤)白酒(七升)上三味。同煮。取二升。分溫再服。

此言胸痹之全癥也。喘息及短氣者。胸中之本氣虛。而胃邪實之。以致呼吸之氣不能深入遠出之義。肺氣逆。故咳。肺液與氣俱逆。故咳而且唾也。胸背痛者。胸中陰維陰蹺之脈。其孫絡與督脈。及陽維陽蹺之在背者相貫。其痛從胸透背。故胸背陰沁而切痛也。寸口二句。又即首條陽微陰弦而深細言之。蓋寸口為胸之應。沉為陽不能上鼓。遲為氣不能連續(xù)。是沉遲為微脈之根蒂。寸口外微而內沉遲。故知胸中之陽氣極虛而病痹也。關上為胃之應。緊即首條之弦脈。與傷寒之緊脈不同。傷寒之緊脈。因寒氣凝斂。脈從兩頭中縮而緊。其體常短。故曰形如轉索。轉索者。以中縮而緊也。弦脈之緊。因陰弛陽急。脈從兩頭扯拔而緊。其體較長。故曰狀如弓弦。弓弦者。以繃急而緊也。胸膈上虛下吸有力。以致中焦之氣奔之。吸張乘兩就之勢。故其脈數(shù)也。小緊數(shù)。猶言略略緊數(shù)之謂。蓋終不比有余者之上射也。關上小緊數(shù)。故知胸病虛痹。胃以陰弛陽急之氣赴之。而致痛矣。夫胸膈象天。常喜輕清。薤白氣味俱薄。而性辛溫。薄則應在天之氣而走胸分。辛溫則能迎導其陽氣而發(fā)越之。佐以蔓生甘潤。而善于通竅之栝蔞。蔓生則走經絡。甘潤而通竅。則又能入絡脈。而行其陰中之氣矣。然后以浮緩之酒托之。取氣味俱薄之白酒者。一則以輕清應天。再則以少火生氣。

將陽回春滿。從胸溫絡。而痹自愈矣。薤獨取白者。以白具上行之性故也。且南方種之以供蔬。嘗留白而就地刈之。不數(shù)天而苗長如故。則尤見其上行之最速者矣。此胸痹之正病正方。單責胸分之陽虛。而未責中下者也。


四條

胸痹不得臥。心痛徹背者。栝蔞薤白半夏湯主之。


栝蔞薤白半夏湯方

栝蔞實(一枚)薤白(三兩)半夏(半升)白酒(一斗)上四味。同煎。取四升。溫服一升。日三服。(以四升日三服計之。當缺夜一服三字。)胸痹二字。包上條之脈癥在內。后仿此。前條之癥。因胸中自虛。下吸胃氣。胃家本無上犯之意。猶胸中之謾藏冶容。誨其淫盜耳。故以填陽通氣之外。略無余議下及者。此也。本條之癥。胸中之虛未甚。卻以胃家之濁邪方實。以盛凌衰而貫注之。濁氣上浮而不下伏。故不得臥。且胸分虛而客氣上乘。猶之盜賊所經。于墻垣門徑之低小殘缺者。則一往趨之。心后之絡。外通于背。陽虛而痹。墻垣之低小。門徑之殘缺是也。濁氣從胸之心后而貫痹。故痛如在心。又從痹之絡脈而貫背。故痛徹背矣。于前湯中。減辛溫填氣之薤白過半。故知胸中之虛未甚。君平胃降氣之半夏而用至半升。故知以盛凌衰。為胃中之邪過實也。是此湯即第一條太過不及而兩責之者。蓋以栝蔞薤白本湯。責胸分之陽虛者十之三。加半夏為君。而責胃中之氣實者十之七也。岐黃論臥與不臥。明明說是氣伏于陰分。則神明收藏。故得臥。氣出于陽分。則靈醒發(fā)越。故不得臥。

半夏粳米湯治之。覆杯即臥者。以半夏乘春發(fā)生。入夏將半。即歸根復命而苗便枯。故名。是圣人取半夏之性降。能伏其氣以入于陰分故也。佐粳米者。滋胃中之陰液以覆庇陽神。猶之衣被之用而已。李氏舊注。引甲乙本靈樞之意。而以半夏治不眠。謂半夏入少陽經。已乖仲景用在陽明之旨。至其謂為轉運陰陽之藥。

陰陽得通。其臥立至。則平人之白日不欲臥者。其陰陽俱不通者耶。冤哉。


五條

胸痹。心中痞。留氣結在胸。胸滿。脅下逆搶心。枳實薤白桂枝湯主之。人參湯亦主之。


枳實薤白桂枝湯方

枳實(四枚)薤白(半斤)桂枝(一兩)濃樸(四兩)栝蔞實(一枚搗)上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枳實、濃樸。取二升。內諸藥。煮數(shù)沸。分溫三服。


人參湯方

人參白術甘草干姜(各三兩)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胸分之陽虛。而下陰上湊。故心中痞。但痞之為病。常隨陽氣之起伏以為消長。故腹?jié)M時減者。痞之候也。今其氣逗留而結在胸。以致胸滿不減者。此留氣也。譬之天地。寒云斷腳。冷霧橫拖。逗留于太虛。而不收不散之象。是從胃脘中路上浮。而已據(jù)胸中矣。加之脅下以肝膽之逆。從旁搶心。而爭趨空處。此雖胸中陽虛之所招致。填膈之品。固宜首重。以降逆陰。然其留氣結胸。猶之賊據(jù)城郭。掃除之法。不得不與撫綏兼施矣。故以散氣之枳實。開痞之濃樸為主。而先煮之者。其意以微風蕩云霧而去留氣也。然后以薤白、桂枝之辛溫而甘者。填胸陽以引其氣。以栝蔞實之甘寒而潤者。走絡脈以入其痹。猶之人尿、豬膽及柏葉等之反佐也。

于是留氣散而胸陽上復。則不治逆而逆將自靖矣。至于枳實、濃樸。欲并用其苦味以泄土邪。故久煮之以取其重濁。薤桂二味。欲單用其溫陽以通天氣。故略煮之以取其輕清耳。人參湯亦主之者。蓋人參補氣。白術填胸。干姜散結開痞。甘草浮緩上托。使一團太和之氣。氤氳胸中。上則旁導陽氣而治痹。下則照臨陰氛而消逆。其于留氣之結胸者。舞干羽而有苗格化矣?;蛟?。前湯是治全癥之方。后湯是單治脅下逆搶之方。又曰。服前湯而留氣已散。痞結已開。后湯所以愈痹。而為善后之劑也。二說雖與仲景一條。而主兩湯之文例不合。然皆近理。故俱存之。以俟有識者之鑒定焉。


六條

胸痹。胸中氣塞。短氣。茯苓杏仁甘草湯主之。橘枳生姜湯亦主之。


茯苓杏仁甘草湯方

茯苓(三兩)杏仁(五十個)甘草(一兩)上三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溫服一升。日三服。不瘥。更服。(以煮五升。服一升按之。則日三服之下。當缺夜二服一語。蓋不瘥更服。是更作一服之謂。若謂即服此二升。金匱前后諸湯。并無一劑分作數(shù)服。今日服一半。至明日服完。為更服之例也。)

橘枳生姜湯方

橘皮(一斤)枳實(三兩)生姜(半斤)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

胸痹上虛而中下之逆邪有二。濕與寒是也。肺性惡濕復惡寒。濕則肺滯。寒則肺斂。俱能使膈膜之痹處作痛外。而又能令其氣塞且短也。濕氣上逆者。以茯苓之溫胸燥濕者為主。佐杏仁以利肺竅。而以浮緩之甘草。托之上行而留戀之。則濕去滯通。而氣之塞且短者可愈矣。故主之。寒氣上逆者。以辛溫之橘皮為君。溫則暖膈。辛則散結也。生姜祛寒止逆。而性復宣通。與犀利之橘皮相濟。則成和風爽氣之象。然后佐以破留氣之枳實。則寒去而肺暢。氣之塞且短者亦愈。故曰亦主之。然二湯皆微弦兩責之方也。


七條

胸痹。緩急者。薏苡附子散主之。


薏苡附子散方

薏苡仁(十五兩)大附子(十枚炮)上二味。杵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

此即前條茯苓杏仁。及橘枳湯之合癥合方也。緩急統(tǒng)胸痹之全癥而言。凡喘息咳唾。背痛短氣。及不得臥等候。有時而緩。有時而急者。以其人之脾胃。素有客濕客寒之邪。上沖下伏之所致也。夫陰陽五行。生扶囚謝之化。人身之臟腑。與天地準。故火土之氣衰。而水木為妖者。得丙丁戊己而持。得壬癸甲乙而甚。持則病緩。而甚則病急者。一也。且濕氣浸淫。寒氣勁迫。是濕邪為害尚緩。而寒邪為害則急者。又一也。故其謂病痹之人。其諸痹癥?;蚓徎蚣?。此濕寒之氣在中焦。以上窺胸陽之往復。而為更迭入寇之象。故主祛濕利水之薏苡者。即上條茯苓甘草杏仁湯之義。配溫中行陽之附子者。即上條橘枳生姜湯之義。而進之者也。至杵為散而連服其渣質。則留連胃中。使寒濕既去。而其干溫之化。還浮于太虛。則填胸貫絡。而痹自愈。此雖似乎單責陰弦之脈。注意在討賊一邊。不知蕩平之后。陽微大振。而賀太平者。卻正在朝廷也。噫、神矣哉。


八條

心中痞。諸逆。心懸痛。桂枝生姜枳實湯主之。


桂枝生姜枳實湯方

桂枝生姜(各三兩)枳實(五枚)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痞及諸逆之由于胸陽虛餒者。詳已見。心之所以如有根據(jù)輔者。真氣為之旁薄故也。真氣上虛。則心無憑借。

有如空懸之狀。故曰心懸。胸為陽位。陰邪留之。則陰陽不相宜。而陰沁作痛。故曰心懸痛也。以辛溫之桂枝生姜填真氣者。所以治其心之虛懸。以苦溫開痞之枳實破留氣者。所以除其痛耳。大概即五條枳實薤白之湯意而變易之者也。此及下文二條。又就胸痹之癥而推展言之。蓋謂胸痹者。見種種等候。固宜主此。

然不必執(zhí)定胸痹。凡上虛而下氣上犯。以致留而不散者。俱主之。故于條端。既不冠胸痹字。而且曰諸逆云爾。


九條

心痛徹背。背痛徹心。烏頭赤石脂丸主之。


烏頭赤石脂丸方

烏頭(一分炮)赤石脂(一兩)附子(半兩炮)干姜(一兩)蜀椒(一兩)上五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服一丸。三服不知。稍加服。(梧子大者服一丸??钟姓`。)細按癥治。其脈亦當陽微陰弦。但微脈固在寸口。而陰弦之脈。當在關以下之尺中耳。人身心胸中之真陽。

外為周身衛(wèi)氣之根。內為中下二焦之主。真陽上虛。而脾胃之邪。就近犯之。則為四、五、六、七等條之癥。若夫腎為牡臟。肝居至陰之下。其虛寒之邪。比之吳楚諸夷。周室既衰。而澤國蠻荊。亦來遠窺王室矣。然肝腎之陰邪上犯。較之中土之逆為尤甚。故心痛徹背。與四條之癥既同。而胸陽內虧。衛(wèi)氣衰薄。寒從背入。且與下陰之逆。起而貫痹者。同類而兩相感召。故背痛而又內徹于心也。夫三焦之化。陽從底生。蓋以命門之溫熱。

蒸熟水谷。而化悍氣。然后上熏如霧。而貯為胸陽者也。況本癥又屬下焦之寒逆乎。是非溫下以溫上不可也。故以烏頭之老陽。壯先天之元氣。以附子之生陽。發(fā)后天之化氣。取蜀椒之辛斂者。所以補其陽而封之固之也。取干姜之辛散者。又所以種其根而升之舉之也??偨挥跉庵厣嘀兄?。以為使者。氣重、易致下行。色赤、偏宜陰臟。石中之脂髓。豈非欲其入精血中。而溫資始之化源乎。丸非湯散之僅行上中者可比。且先食服之。故知其責在下焦也。弦脈主痛。今心痛徹背。背痛徹心。皆由于肝腎之邪。故知其陰弦在尺中。而非三條之所謂關上脈云云者也。凡胸無痹病。而乍中寒者。亦有心背徹痛之癥。并主此丸。故曰。此與上條俱就胸痹之癥。而推展言之者。a

腹?jié)M寒疝宿食病脈證治第十

一條

趺陽脈微弦。法當腹?jié)M。不滿、必便難。兩疼痛。此虛、寒從下上也。當以溫藥服之。趺陽。足陽明脈也。其脈微弦、微為胃中之陽土虛弱。弦為肝木之脈。木乘弱土。而凌其所勝。則其氣嘗縱肆于中部。故法當腹?jié)M。

若趺陽脈微。而腹又不滿。則是微為中氣不足。不能傳送。弦為寒燥津液。故必便難。兩脅曰。少陽之部也。

微為中焦之膈氣不足。不能捍御。弦為肝邪有余。上沖少陽。故兩脅板疼而切痛。蓋便難者。氣機不下暢。故變?yōu)樯夏嬉?。此虛二字。當少頓。猶云此因中虛。而下焦之寒氣上沖陽位故也。溫藥。當指十五條之大黃附子湯。并理中四逆輩而言。門人問曰。弦脈氣削。是為寒診。夫子言之有素。頗聞梗概。然虛寒之脈。理宜泄瀉。今又云寒燥其津液。而有便難一癥。是何理也。答曰。陽臟得暴寒。則下生泄注。陰臟得固冷。則內結便干。

此天地之化。當春夏之陰晦。則云行雨施。入秋冬之嚴肅。則冰堅水涸矣。又曰。同一趺陽之脈。微而且弦。何以有腹?jié)M痛之異乎。曰。胃中之腑氣微。則弦脈下寒之邪。從中行直上。故腹?jié)M。胃外之膈氣微。則弦脈下寒之邪。從兩旁挾上。故兩疼痛矣。


二條

病者腹?jié)M。按之不痛為虛。痛者為實??上轮?。舌黃未下者。下之。黃自去。

虛痞無形。故按之不痛為虛。熱實有形。故按之痛者為實。承上文言寒氣上沖而腹?jié)M者。當服溫藥。若實痛者。則又非溫藥之例。而為可下之癥也。胃中熱實。則火土之色上浮。故舌黃。未經下過者而下之。則熱實下散。而火土上浮之色必消。故黃自去。則既經下之而黃尚未去者。是為虛熱。其主竹葉石膏之候耶。


三條

腹?jié)M時減。復如故。此為寒。當與溫藥。

腹?jié)M不減。固為熱實。即或少減。亦有胃氣漸復。而其熱實之滿。亦漸次消下者。故猶不得直斷為寒也。惟時減而復如故。則知人身之微陽有起伏。陽起則如陰晦欲霽。太陽一照。而山嵐海氛有卷藏之象。故其滿時減。陽伏則又如方晴復晦。陰云郁蒸。故其滿復如故。此非寒氣上沖之滿而何。是當與辛甘之溫藥。益陽光以消陰氣矣。此又申明首條宜溫之診法。


四條

病者萎黃。躁而不渴。胸中寒實。而利不止者。死。

承上文言腹?jié)M之人。陽氣垂亡。又有溫之而不受溫之死癥。病者。即上文所云腹?jié)M者。是也。萎。指面無生動之神氣而言。黃者。脾色外竄之應。躁則渾身毛竅。如有芒刺。亡陽之汗將作也。不渴。則內無陽熱可知。胸為陽位。今寒邪固蔽。由腹?jié)M而上實胸中。于是寒氣憑高鼓吹。而下利不止。夫萎黃為脾陽中絕。躁為腎陽外絕。不渴為胃陽內絕。胸中寒實。為胸分之陽上絕。利不止。為元陽下絕。總以大劑姜附溫之。其能使既冷之灰復熱乎。故死。


五條

寸口脈弦者。即脅下拘急而痛。其人嗇嗇惡寒也。

寸口上應膈氣。為肺金之部。寸口脈弦。則肝脈之寒邪。上沖胸分之兩旁。不但縱以乘其所勝。而凌趺陽之胃土。并橫以乘其所不勝。而犯太陰之肺金矣。故脅下拘急而痛者。肝邪上乘。肺氣縮而不舒之應也。肝為陰臟。又寸口之部。亦外應表氣。今其脈上乘寸口。則陰氣外出以干陽位。故惡寒也。嗇嗇見傷寒論注。此申言首節(jié)兩疼痛句。


六條

夫中寒家喜欠。其人清涕出。發(fā)熱。色和者善嚏。

臟腑諸陽之氣。其在人身也。如輕煙薄霧。周流勻滿。故經脈安和。中寒。則臟腑之本氣。為寒所逼而內伏。經絡之余氣。為寒所逼而上浮。上下薄引。則經脈乍弛。而絡脈乍滿。經脈乍弛。故喜實其氣而腰欲伸。絡脈乍滿。故喜引其端而輔呵欠也。李氏引內經太陽司天。寒氣下臨。心氣上從、寒清時舉。鼽嚏數(shù)欠。與此處之欠頗合。其引陰氣積于下。陽氣未盡上浮。陽引而上。陰引而下。陰陽相引。故數(shù)欠。是平人臥起之欠。并非倦怠欲臥之欠。與本文中寒喜欠者何涉。至其云欲入于陰?;蜿幖佑陉柖Z。并不知內經所言陰陽上下相引之義。更誤。內經之意。蓋謂陰氣將積于下。陽氣未盡上浮。故陰陽各相引于上下。而中虛作欠。則欲入于陰。

或陰加于陽。為何語耶。若倦怠欲臥之欠。則又系陽氣將伏于下。陰氣未盡上浮。陽引而下。陰引而上。陰陽相引而欠矣。故曰并非倦怠欲臥之欠也。其人、中寒喜欠之人。肺臟惡寒而開竅于鼻。肺寒。則自出其液。而推逐其所惡于上竅。故清涕。清涕者。金寒水冷之應也。肺合皮毛而主氣。寒則氣郁而不與皮毛相合。故發(fā)熱。色和為陽氣未服之應。嚏從搏擊而出。其象為雷。蓋肺能奮發(fā)而搏擊。以出其郁寒之義也。仲景蓋謂中寒喜欠之人。肺氣不能震作而嚏。但出清涕。則肺已受寒。而其氣自阻。與皮毛之氣兩相拂郁。故必發(fā)熱。若其人面色沖和。知陽氣自勝。肺尚有權。故能奮發(fā)而搏擊。以出其郁寒矣。然則中寒喜欠者。但得色和善嚏。

其不發(fā)熱可知也。此及下文三條。又論外寒中入。而成腹?jié)M之癥。本條言中寒而有嚏以出之者。有不能嚏出而發(fā)為表熱者。此雖非腹?jié)M正文。然實為中寒腹?jié)M之來路。故首及之。非泛言中寒之外感已也。二條正言中寒之腹?jié)M。三條言中風冷之人。本不腹?jié)M。因誤下而致成腹?jié)M之癥也。


七條

中寒。其人下利。以里虛也。欲嚏不能。此人肚中寒。

中寒之人。但凡下利。則脾胃之陽氣里虛。而腹中受寒。故不能分別水谷而下利也。脾肺同屬太陰。脾陽不振。肺氣可知。故不能嚏以出之矣。曰肚中寒。則腹之作脹。已在言外。


八條

夫瘦人繞臍痛。必有風冷。谷氣不行。而反下之。其氣必沖。不沖者。心下則痞也。

肥人陰津不虧。瘦人陽氣不虧。此定理也。今以陽氣不虧之人。而繞臍作痛。則知痛非下焦虛寒上乘。明系風冷從臍入腹。而為邪正相持之痛也。但風冷在腹。脾胃之陽。失運動之用。故谷氣不行者。常也。是宜桂枝加芍湯。外加干姜細辛。以驅風散寒為合。乃誤以谷氣不行為積滯。而反下之。則氣機因下而下陷者。必反浮而上沖胸膈。以致喘急矣。若不從胸膈上沖。則胃陽虧于寒下之藥。而下陰上乘胃脘。遂致痞塞腹?jié)M矣。

夫以陽氣不虧之瘦人。誤下之變。尚如此。則肥人而陽氣衰者。其害可勝言哉。前兩條是從肩背所感之寒而言。此條又是從口鼻及腹臍所感之風寒而言也。


九條

病腹痛。發(fā)熱十日。脈浮而數(shù)。飲食如故。濃樸七物湯主之。


濃樸七物湯方

濃樸(半斤)大黃(三兩)枳實(五枚)桂枝(二兩)甘草(三兩)生姜(五兩)大棗(十枚)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溫服八合。日三服。嘔者。加半夏五合。下利。去大黃。寒多者。加生姜至半斤此表熱日久不解。熱傷胃液。以致內實之腹?jié)M也。言病腹?jié)M之人。發(fā)熱已十日不解。則津液熱傷。是癥已可據(jù)。其脈浮而且數(shù)。夫浮為在表。以應發(fā)熱。數(shù)為在腑。以應胃熱。是脈又可據(jù)。飲食如故。則所進不少。是水谷又可據(jù)。其腹?jié)M之為胃實無疑。然因發(fā)熱十日所致。且其脈尚浮數(shù)。則又不得遺表熱。而單攻腹?jié)M。是宜主濃樸枳黃三物。援承氣湯之例。攻癥之腹?jié)M。并責其脈之數(shù)。桂甘姜棗四物。援桂枝湯之例。解癥之發(fā)熱。并責其脈之浮也。于承氣去芒硝者。因飲食如故。則知胃為經表之移熱。而非邪入中土之候。故不使咸寒者損胃陽也。于桂枝去芍藥者。因已有濃樸之降。大黃之沉。少留其走表之性。故不使酸斂者。過牽其發(fā)散也。

嘔者。下氣上逆。半夏降逆。故加之。下利無積滯。而腹?jié)M又為虛痞矣。大黃傷胃陽。能令虛痞益甚。故去之。胃陽虛寒。則下陰上塞。故腹為之虛滿。生姜能填胸中胃中之陽。排降陰逆以消滿。故寒多者加之。曰寒多者加至半斤。則原方之桂甘姜棗。不但解表。并亦填其中氣。而助下運之機者乎。仲景之方。真常山之蛇也。

此承六條中寒喜欠。清涕出。發(fā)熱等句。而言其變癥也。


十條

腹中寒氣。雷鳴切痛。胸脅逆滿。嘔吐。附子粳米湯主之。(中去聲)

附子粳米湯方

附子(一枚炮)粳米(半升)半夏(半升)甘草(一兩)大棗(十枚)上五味。以水八升。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此承七條中寒下利而言。故直接此人肚中寒。而曰腹中寒氣也。陰陽相搏。故雷鳴。寒邪凝斂。故切痛。胸為太陽之部。脅為少陽之部。實邪上凌陽位。故逆滿也。嘔吐者。胃中陽氣。為寒所逼。而有欲遁之象。夫腹為陽明之署。雷鳴切痛。以及嘔吐。是其本癥。合胸脅而并見逆滿。則太少二陽之署。幾幾乎有陰寒蔽塞之勢矣。

故主附子之大熱。交于守中之甘草。溫胃之粳米。而引至陽明之腹。蓋以扶陽者勝陰也。然后以大棗填上焦。半夏瀉陰氣。而胸脅自平。嘔吐自止矣。七條曰中寒。其人下利。以里虛也。蓋先以里虛。遂中寒而下利。

后以下利。遂寒逆而里益虛。故見種種之候也。


十一條

痛而閉者。濃樸三物湯主之。


濃樸三物湯方

濃樸(八兩)大黃(四兩)枳實(五枚)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二味。取五升。內大黃。煮取三升。溫服一升。以利為度。

此及下條。當從上文作一節(jié)。蓋腹中寒氣之癥治。上文已完。此又因上文之癥。旁及風寒入腹而化熱者。與下卷十六篇吐衄門病患面無血色一條同例。金匱之省筆。多用此法。細讀前后三條之文氣自見。言下利里虛。固宜大溫大補如彼。若雷鳴等癥全具。其人痛而便閉者。則又以氣不下通。而實熱之邪勢由上逆。故見種種急切之候也。濃樸降氣。枳實泄氣。大黃下氣。則閉者下通。而諸癥自息。豈止痛止云乎哉。


十二條

按之心下滿痛者。此為實也。當下之。宜大柴胡湯。


大柴胡湯方

柴胡(半斤)半夏(半斤洗)黃芩(三兩)生姜(五兩)大棗(十二枚)大黃(一兩)枳實(四枚)芍藥(三兩)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溫服一升。日三服。(以一升三服計之。則再煎下。

當有取三升三字。)若雷鳴等前癥具。而按其心下滿痛。心下為胃之應。按之滿痛。是有形之積聚在胃。故為內實而當下之也。

但不主大小承氣。及調胃等湯。而獨任大柴者。以前癥之胸脅逆滿。及嘔吐等候。系陽明腑實。因而溢出少陽之部者居多。故以柴半黃芩為主。降少陽部署之逆。所以治脅滿。并止其嘔吐也。以姜棗填太陽部署之氣。使下焦不得上犯。所以治胸滿。并止其雷鳴切痛也。然后以大黃之寒下。枳實之消散??偼杏谒釘恐炙?。而并力下趨耳。此豈大小承氣及調胃等湯所能勝任者乎。


十三條

腹?jié)M不減。減不足言。當須下之。宜大承氣湯。


大承氣湯方

大黃(四兩酒洗)芒硝(三合)枳實(五枚炙)濃樸(半斤去皮炙)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內大黃。煮取二升。去滓。內芒硝。更上火。微煮一二沸。

分溫再服。得下。止服。

腹?jié)M時減。以陽氣有起伏。陽起則陰伏。故其滿有時或減。此為虛痞。若腹?jié)M晝夜并不減動。及些小減去而不足言減。猶曰算不得減。此為胃脘漸下漸實之應。故與腹?jié)M不減者同。宜大承下之而無疑也。李注大謬。

方論見傷寒注本方下。


十四條

心胸中大寒。痛嘔。不能飲食。腹中寒上沖。皮起。出見有頭足。上下痛而不可觸近。大建中湯主之。


大建中湯方

人參(二兩)干姜(四兩)蜀椒(二合炒去汗)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內膠飴一升。微火煎取一升半。分溫再服。如一炊頃??娠嬛喽?。后更服。當一日食糜。溫覆之。

此亦口鼻及腹臍所中之寒也。寒從皮毛經絡襲入。則先見表癥。如頭痛、惡寒、發(fā)熱等類。而后入里。或止病表而不入里者亦有之。詳傷寒論中。寒從口、鼻、腹、臍襲入。則先見里癥。如腹?jié)M、嘔痛、下利等類。而后出表?;蛑共±锒患俺霰?。遂致不救者比比也。條中曰心胸中大寒云云。備言里癥而不及表癥一語。故知為口鼻及腹臍所中之寒。而未及出表者也。痛嘔當指胃脘而言。寒氣切責陽位。故痛。胃陽不能自安。故嘔。中土虛寒。失運飲化食之用。故不能飲食也。腹中寒冷之氣。上沖胸分。言病者之自覺也。陰陽相搏。腹皮鼓起。出見如有頭足之狀。言旁人之可外見也。陰寒之邪。上則抬高陽氣。而令陽位逼側。故上痛不可觸近。下則直入少腹。而與濁陰凝冱。故下痛不可觸近也。夫心胸中大寒。與上下痛而不可觸近。由于腹中寒氣。上充下滿之外。而其余氣。猶見之于外鼓。而至皮起如有頭足。則中焦脾胃之真陽虛極。故令陰寒上肆下橫如此。

是不得不大建其中氣。而以扶陽者勝陰矣。誠以干姜、蜀椒。大辛大溫。大辛散寒。大溫聚氣。加之甘平峻補之人參。充滿姜椒之性。而鼓動之。然后以米汁所成之甘膠。微火煎配以為使。蓋取米扶胃氣。甘守中宮。遂覺辛甘溫暖之神。融成一片?;ご簹狻F渑c惟王建中。妖氛自息者。同功合德。此仲景命名之深意也。至其湯后曰如一炊頃??娠嬛喽?。又曰當一日食糜。溫覆之。經曰。大氣一轉。其氣乃散。所中之寒。其意欲如服桂枝湯之法。將解于陽回之自汗乎。若但云恐中寒挾食。故飲粥食糜。恐感寒復寒。故令溫覆。則猶得其淺而未得其深者也。門人問曰。如法服大建中而不得自汗。所中之寒。將何所解散乎。并何變癥耶。答曰。此問亦不可少。夫臟腑與經絡相通??诒羌案鼓毸兄?。脾胃先受之。及中焦陽氣一轉。則內邪托出經絡。

且從陽氣之化。而發(fā)為表熱者。常也。此條之癥。因中氣虛微。不能載出。故不一見表癥。服大建中而解于自汗。中氣大振。一箭透重鎧之力也。倘服此而不汗。如強努之末。不穿魯縞。將內癥消。而發(fā)為表熱。變桂枝加附子湯?;蚵楦郊毿翜劝Y居多。否則不發(fā)表熱。脾家實。腐穢當自去。解于自下利者。亦十之一二也。本門是論腹?jié)M。每條當尋腹?jié)M處。腹中寒上沖。及上下痛而不可觸近。俱有腹?jié)M在內。不可不知。


十五條

脅下偏痛。發(fā)熱。其脈緊弦。此寒也。以溫藥下之。宜大黃附子湯。


大黃附子湯方

大黃(三兩)附子(三枚炮)細辛(二兩)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若強人煮取二升半。分溫三服。服后如人行四五里。進一服。

此從首條不滿、必便難。兩疼痛。此虛寒從上沖等句。而申言之也。人身之心胸。即天之太虛。其兩脅、即天之四垂也。心胸之真陽充滿。有如日光暄赫。陰氛自化。不特太虛清明高遠。即天之四垂。云消翳凈。古詩晴川歷歷漢陽樹。頗能道出神境。復何胸滿脅滿之病乎。惟如首條趺陽脈微弦。微則陽光失德。弦則地氣冒明。故曰法當腹?jié)M者。嵐浮氛起。直上以塞太虛之象也。否則、微為干健不施。弦為坤順失正。故曰不滿必便難。兩疼痛者。云斜氣橫。旁分以陰四垂之象也。知此。則首節(jié)與本條。及各條之癥。其病機偏正高下??蓵淙褚?。蓋謂五臟中。惟肝居至陰之下。其性陰寒善逆。本臟中陽神秉政。則沖和調暢。故動則主生。而化則為道。若其臟真之陽自虛。則陰寒之性。上逆而為禍矣。陽明之氣虛。從胃外而上犯胃脘。則為腹?jié)M等癥。

少陽之氣虛。從膈旁而斜穿兩。則為脅滿等癥。太陽之氣虛。從胃外而上侵宗氣。則為胸滿等癥。夫腹?jié)M胸滿。除實癥用下外。凡下寒上沖者。已立附子粳米。及大建中之法。其少陽之氣虛。因而旁穿兩。以致脅下偏痛。并膈氣微而不能傳送。先見便難。后則氣浮于上而發(fā)表熱。其脈緊弦。緊則為寒為痛。弦則主肝主逆。緊從弦斷。則寒而致痛者。由于肝臟陰寒之氣上逆可知。故曰寒也。因便難而蒸為表熱者。宜下之以通其便難之氣。則經絡之熱可解。膈氣微而招陰臟之寒逆者。宜溫之而填其上焦之氣。則逆痛可下。溫藥下之。兩不相背矣。蓋大黃之苦寒。與附子、細辛之辛熱相偶。膈氣喜附子、細辛之溫。卻暗得大黃以下瀉其逆滿。賊陰親大黃之性。卻誤吞附子、細辛而自化其陰翳。譬之帝王。德禮相成。恩威并濟。譬之天地。春雷不怒。

伏雨長生之道也。至其煎法服法。另開生面。與尋常略不相同。尋常利藥。必先煎大黃以為主。而后入諸藥。

使隨其攻下之性。此獨同煎。其不注意用下。一也。尋常作三服者。多曰日三服。此獨令如人行四五里。即進一服。其罔顧慮并力峻下二也。蓋以首節(jié)便難二字。不過因陽微不能傳送。而難于便。與內實便閉者不同。

又此方以溫藥牽制大黃之性。而不十分寒下故耳。門人曰。夫子以本文為申言首條之癥。本文雖無便難字樣。然以脅下偏痛及發(fā)熱二癥。便公然下以溫藥。其為申說首條似矣。但首條言脈曰趺陽微弦。此條雖亦言弦。卻曰緊弦。而并不言微??肿鞒惺讞l之語?;蚴е疇繌娨?。抑其中另有奧旨乎。答曰。首條兼言主虛。故曰微弦。此條單言客實。故曰緊弦。且微弦。尚有主在。緊弦。則客代主人矣。由微而進于緊。即奧旨也。


十六條

寒氣厥逆。赤丸主之。


赤丸方

茯苓(四兩)半夏(四兩洗)烏頭(二兩炮)細辛(一兩)上六味。末之。內真朱為色。煉蜜丸如麻子大。先飲食。酒下三丸。日再。夜一服。不知。稍增之。以知為度。(方內止四味。其曰右六味。則六字為四字之訛耶。抑本方失去二味耶、愚竊傷寒直中厥陰及少陰諸方之意而擬補之?;蚩杉痈山鹬?。蓋干姜散寒愈厥。桂枝通陽、止逆故也。敢存此以質高明。)厥。謂寒戰(zhàn)。如頭振齒介及渾身筋惕之類。此出于肝。肝中陽氣自虛。又或為外寒所逼。微陽深伏至陰之下。

而逆陰自動。譬之嚴冬。真陽在泉。日光陰晦。陰風忽起鳴條走葉之象。故厥還者必發(fā)熱。以陽氣伏而必起。

陽起則陰伏也。厥不還者死。陽絕不能自還。故主死耳。四逆者。四肢逆冷。輕則在脛腕。重則至肘膝。此起于胃。胃中飲食所生之精悍。由脾肺而貫手足之四末者為順。胃為客寒所中?;蚋文I之賊陰犯之?;蛲J迟A飲等類。皆能使胃系塞。而其陽自伏。不能外貫手足而逆冷。故曰逆也。若各因其邪而分別治之。令胃中之精悍一通則愈。此厥逆之所由分也。然厥癥必兼四逆。以肝木之陰邪。能賊胃氣。故言厥者。必曰厥逆。四逆之重癥。亦有見厥者。以胃陽自虛而見伏。遂下招肝木之外侮。故言逆者。亦間曰四逆而厥云。要之因厥而逆。則重在厥。厥愈而逆自通。因逆而厥。則重在逆。逆通而厥亦自愈。然則成氏謂厥甚于逆。自是定論。王履乞乞議之。真盲人觀劇。而妄述于婦人女子之前也。蓋謂肝腎之虛寒上沖。而真陽下伏。因寒戰(zhàn)及頭振齒介等癥而厥。遂致木邪乘土。又趺陽負于少陰。而胃氣中阻不貫手足而逆。此責在肝腎之虛寒。故當以治厥為本。厥而致逆。不必責陽明之胃。前所謂厥溫而逆自通也。赤丸溫下焦之陽。其主之也。不亦宜乎。烏頭為隔年之老陽。較附子之性頗緩。而為下行旁行之品。且附子側子。俱其所生。老陽之氣堅定。性緩。則不致水火相激。而厥逆愈張。下行旁行。則直達肝腎。附側為其所生。則又能通臟真之氣。而生之長之矣。陰氣上逆。寒飲必升。故用茯苓淡滲之。且即從小便而下瀉其逆也。半夏降上焦之逆。細辛通經絡之陽。故用以為佐焉。真朱、即水銀所燒之朱而不雜假者。水銀為至陰之類。燒以為朱。則色紅性重。取直走下焦而通陽氣。故內此以為色焉。酒性溫而通經。蓋溫以愈厥。通經以愈逆。故以之為下藥之使耳。


十七條

腹痛。脈弦而緊。弦則衛(wèi)氣不行。即惡寒。緊則不欲食。邪正相搏。即為寒疝。繞臍痛。若發(fā)則白汗出。手足厥冷。其脈沉緊者。大烏頭煎主之。


烏頭煎方

烏頭(大者五枚熬去皮不咀)上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蜜二升。煎令水氣盡。取二升。強人服七合。弱人服五合。不瘥。明日再服。不可一日再服。

腹痛。指臍之上下而言。即下文繞臍痛是也。脈弦而緊。就下文衛(wèi)氣不行。不欲飲食觀之。當單指陽明。不概六部而言。以腹痛屬陽明病。故就其部位診之。是知篇首趺陽二字。一直貫至終篇也。弦從浮見。緊從按得。

故以而字斷之。且下文言緊。即曰沉緊者此也。疝者。氣病也。五臟俱有之。然腎為水臟。肝居至陰之下。故二臟病此者獨多。夫陰臟貴陽氣。陽腑重陰津。此陰陽各喜配偶之性情。倘本臟之真陽自虛。則陰氣與客寒外濕。兩相暗召。而伏結于杳冥。若他臟及別腑之陽氣各勝。則如太平之世。非無匪類。而潛蹤鄉(xiāng)曲。不為民害。倘陽明之氣虛。則如本條之癥。而入犯中州。故腹臍為病。少陽之氣虛。則如次條之癥。而旁據(jù)兩輔。故脅下為病。太陽之氣虛。則如三條之癥。從腹及脅。而又外侵邊鄙。故為手足不仁。及身體疼痛等癥。甚至陰氣上浮陽位。留連不去。變成假熱。如四條之脈癥。不下其寒。幾幾乎有懷宗流寇之禍矣。故其字從山。山之為物。陽上實而陰下虛。其卦為艮。陰下連而陽上斷。其變?yōu)闈?。故晴明之候。清泉白石。艮止于覆盂。而陰晦之時。冷霧寒云。兌張而吐氣。此古人命名為疝。而從山之意也。仲景謂腹痛之人。診其陽明之脈。舉之見弦。而按之得緊。弦為肝脈。又為氣削之應。夫衛(wèi)氣者。陽明腑中谷氣所化之精悍為之也。今見肝脈。是土受木邪。

其氣削弱。不能行其精悍。而出為衛(wèi)氣??芍?。故即當惡寒。緊為病脈。亦為寒診。是雖應腹中之痛。而寒氣在胃。則胃陽之不能化物。又可知。故不欲飲食也。蓋胃中正氣略勝。則陰臟之邪下伏。胃中正氣略負。則陰臟之邪復起。故邪正相搏者。是寒疝之所以為病也。胃當臍之內。故其癥繞臍而痛。以下又從邪正相搏句而申言之。蓋正勝。則有時不發(fā)。若發(fā)。則陰邪上乘。而虛陽上遁。故白汗出。肝腎之逆陰起。而胃陽中伏。不但不行衛(wèi)氣而惡寒。且手足厥冷而逆矣。其脈沉緊。沉為在里。沉緊為在里之臟氣陰寒。大烏頭煎。其可已乎。以老陽堅定之性。用甘緩之蜜。熬以為煎。而盡去其水氣。不特柔以濟剛??炙畾庖诐B。蓋欲其留連胃中。獨扶陽明之意也。白汗。諸經無此名。江浙鄉(xiāng)語呼大汗為白浮汗。道家黑白者。陰陽之別名。亦太極之圖象也。

意者。黑滿而白虧。其陰盛而格陽上浮之謂乎。錄此備考。亦禮失而求諸野之意云爾。愚謂白與自頗形似。

白汗者或自汗之訛耶。


十八條

寒疝。腹中痛。及脅痛里急者。當歸生姜羊肉湯主之。


當歸生姜羊肉湯方

當歸(三兩)生姜(五兩)羊肉(一斤)上三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溫服七合。日三服。若寒多者。加生姜成一斤。痛多而嘔者。加橘皮二兩。白術一兩。加生姜者。亦加水五升。煮取三升二合。服之。

寒疝、腹痛。詳已見。少陽之氣虛。疝氣從腹而旁穿兩脅。以致脅痛。并脹滿而里氣急切者。皆陽位不受陰邪之應。羊肉甘溫補氣。為胃家之所喜。佐以辛溫之生姜。不特功能散寒。且溫胃而提其氣以溫肺。然后使以苦溫氣重之當歸。從胸注脅。蓋又領肺金之暖氣。以達肝膽之鄉(xiāng)。因而遂消其寒疝者也。疝雖陰臟之邪。然必合客寒以為內結上沖之勢。寒多。謂客寒獨重也。生姜既能溫臟陰而使下消。尤能散客寒而使外出。本方之外。加至十一兩者。其亦通陽氣以資自汗。而驅客寒外散乎。疝氣逆甚。則痛多而嘔。橘皮香細而氣散。

味辛而性溫。為走肝消逆之品。故加之。凡逆甚者必由膈虛。白術填上焦之空。故亦加之耳。


十九條

寒疝腹中痛。逆冷。手足不仁。若身疼痛。灸刺諸藥。不能治。抵當烏頭桂枝湯主之。


烏頭桂枝湯方

烏頭。

上一味。以蜜二斤。煎減半。去滓。以桂枝湯五合解之。令得一升后。初服二合。不知。即服三合。又不知。復加至五合。其知者。如醉狀。得吐者為中病。

寒疝腹痛逆冷。詳已見。若其人太陽胸分之陽虛。則疝氣從腹上胸。且從胸而外出太陽之經絡矣。夫手足為陽氣之充。寒疝之邪逆之。則其中似有捍格。而為頑濃之狀。是不仁也。身體有通陽之脈。寒疝之邪逆之。

則其中如有阻滯。而為脹滿之狀。故疼痛也。以灸刺治經。其如病之本在臟。以諸藥治里。其如病之標又在經。故皆不能治也。惟抵當烏頭桂枝湯主之者。以烏頭及蜜合煮。即前條烏頭煎之義。所以溫胃陽。而消寒逆之疝。則腹痛逆冷內愈。此治其本也。以桂枝湯解而合服之者。桂枝本湯。為行陽走表之劑。且以烏頭煎為佐。則又能從手足身體。而除寒解疝。其不仁、疼痛等癥。焉有不外愈者乎。此治其標也。合標本內外而并治之。其主之也宜矣。如醉狀。倦怠不寧之貌。蓋將飛者翼伏。陽氣縮而欲伸之象。得吐中病者。吐能提氣。亦大氣一轉。其病乃散。陽勝而陰自化之理也。名之曰抵當者。與傷寒之抵當湯丸同義。蓋傷寒之湯丸。為抵敵其熱。而當住攻心之勢。且瀉熱者宜下。故病去于利。此癥之湯。為抵敵其寒。而攔當熄火之機。且溫上者。

宜提。故中病于吐耳。烏頭無枚數(shù)。以本方用蜜二斤。與烏頭煎之用蜜二斤準之。當亦用五枚耶。或問不仁字。醫(yī)經之言手足皮膚不等。古人何不從痹重板滯等名。取其一而狀之。而獨曰不仁者。是何義也。前賢既無確解。子又云似有捍格。而為頑濃之狀。則與俗所云麻木者近似。而于不仁何取乎。答曰。少陰君主之官。深藏奧府。而其所發(fā)之陽神。充周遍滿中。復余靈醒昭覺之用。故雖麥芒隱刺。識痛楚于刀針。而蚤虱微蹤。辨馳驅于車馬。此心君之陽德。仁被要荒之象。譬之天地陽春無跡。而草根樹杪皆通。譬之父母慈愛中懸。而兒隱女微必洞。此皆仁之為用也。若其素夙無病。而手足皮膚。一時但覺格頑濃之狀。則是心陽不貫。如人君之不能以仁遠被。而天地父母之陽春慈愛。于此獨薄者然。故曰不仁。是則不特痹重板滯。不可以名此。即麻木之似是者。亦不得取以相代。以痹重板滯及麻木等。皆一枝一體之自為病。故就病者一邊言之。此則手足皮膚。本自無病。蓋就心陽不貫一邊而言也。古人狀病之細密類如此。


二十條

其脈數(shù)而緊。乃弦。狀如弓弦。按之不移。脈數(shù)弦者。當下其寒。脈緊大而遲者。必心下堅。

脈大而緊者。陽中有陰??上轮?。

若病疝之人。診其陽明之脈。舉之見數(shù)。沉之則如兩頭繃急而緊。此乃弦脈。名雖同緊。而非如轉索之謂也。

弦脈狀如弓弦。往下按之而不下移。如兩頭繃急之象。故亦名為緊。其實是數(shù)而弦也。下文兩緊字同義。蓋形如奪索之緊。為真正陰寒。微明將熄之應。大溫大灸。九死一生。況敢下乎。凡言弦緊緊弦。俱緊急之緊。弦脈之勁疾者是也。其謂數(shù)弦之脈。皆因陰寒之疝。上沖陽位。經久不消。以致微陽失下運之用。而大便不去。

一則積成假熱。再則胃液亦枯。故數(shù)也。又弦為肝脈。弦而如弓弦之不可下按。則又木得寒而枝勁之象。夫熱而液枯者當下。陰木之邪上乘而至勁急者。又非合溫藥以下其寒不可也。下文兩脈。又從數(shù)弦而推展之。凡陽明之脈。實弦而似緊。又大而遲者。弦緊為肝氣上乘之診。大則中空而液短。遲則鼓謾而陽虛。心下為胃之脘。胃中陰陽俱虛。而肝木以寒疝乘之。謂非心下堅硬而何。又大為陽明之本脈。按之而見實弦似緊之緊。則陽腑中有陰臟之客氣顯然矣。曰可下者。猶言皆可以溫藥下其寒之謂。


二十一條

問曰。人病有宿食。何以別之。師曰。寸口脈浮而大。按之反澀。尺中亦微而澀。故知有宿食。

大承氣湯主之。

此下三條。承前十三條之腹?jié)M不減。設為問答。而申言內實宜下之脈癥也。胃為水谷之海。其所化之津液。

上之從脾以滋肺。下之從肺以灌肝腎者也。寸口為心肺之應。若其脈舉之見浮大。按之見澀。夫浮為氣機上郁之診。大為陽明本脈。澀則津液不滋之象。且浮又底虛。大又中芤。以浮大之反面。與無陰之澀脈正合。

則是陽明之氣不下通。而上郁心肺之夾空。并無胃液上滋之應矣。尺中為肝腎之診。浮之見微。而沉之亦澀。則是胃中無悍氣下充。故微無精汁下潤。故澀。即經所謂二陽發(fā)病。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之理也。夫寸口。則逆熱浮而土液不蒸。尺中。則悍氣衰而精汁不灌。謂非宿食內結胃腑。陽液不暇自救。焉得有此干浮虛燥之脈乎。此從胃之上下兩頭。而知宜主大承之脈者。一也。


二十二條

脈數(shù)而滑者。實也。此有宿食??上轮?。宜大承氣湯。

不言部位而但曰脈。蓋亦指陽明而言。末后兩言脈緊同義。數(shù)為在腑。又數(shù)為熱?;?。谷氣自結。而不灌注四旁之象。夫在腑有熱。而谷氣自結。非胃實而何。此從胃之本位。而知宜主大承之脈者。又一也。既曰實而又曰有宿食者、非復也。蓋以實言癥。而以宿食句。還答問語耳。


二十三條

下利。不欲食者。有宿食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此緊承上文脈數(shù)而滑句。蓋脈不數(shù)滑。則下利不欲食。便不得斷以宿食故也。言陽明之脈。數(shù)而且滑。倘然下利。則數(shù)為胃火自盛。而滑為谷氣自還之應。盒飯能食。今不欲食。則系宿食占其胃分。而其所以下利者。

為氣滯旁流之故。猶云但不欲食。雖已經下利。亦不得為數(shù)滑者。寬其下也。此從消息飲食而知宜主大承之癥者。又一也。


二十四條

宿食在上脘。當吐之。宜瓜蒂散。


瓜蒂散方

瓜蒂(一分熬)赤小豆(一分煮)上二味。杵為散。以香豉七合。煮取汁。和散一錢匕。溫服之。不吐者。少加之。以快吐為度而止。亡血及諸虛者。不可與之。

脘。即胃之管。自喉嗓下至胃。作三分。故有上中下脘之別。任脈之經穴以當之而外得名者。李氏援以注此。

未是。若宿食在胃之上脘。而未入胃腑者。大承下之。則宿食高。而攻下之藥。低不能及。且徒傷其胃氣。不如越而吐之之便矣。瓜蒂蔓生。氣味苦寒。且其性屬上提。而不容下墜者。蔓生則走胃絡。味苦則能使胃系急而自拳。凡氣寒者。俱為胃之所惡。其性上提而不容下墜。故能令胃氣上涌而致吐也。但吐則傷陰。而火氣自浮。此吐家必生煩熱懊之癥。香豉滋陰降氣。故煮汁和服者。蓋為預防之計。以濟其偏者也。


二十五條

脈緊如轉索無常者。有宿食也。

緊為寒。緊如轉索。蓋索具堅收。轉呈短縮之象。夫陽明胃腑中。因寒斂而見堅收短縮者。非宿食而何哉。


二十六條

脈緊。頭痛。惡風寒。腹中有宿食不化也。

脈緊緊承上文轉索而言。頭痛。胃中結氣上沖之應。惡風寒者。無精悍以行其衛(wèi)氣故也。故知有宿食不化。

此與上條。俱當著眼在脈緊二字。尤當著眼在陽明部中之脈緊。蓋緊如轉索。即是胃陽虛冷。不能運化。

以致宿食停滯。與二十一等三條之下癥大異。故前條但曰有宿食。此條亦曰宿食不化。而俱不出方。則其為宜溫胃陽。而資其自化。與不欲攻下之意。已在言外。即或不得已而用下。其亦宜大黃、附子之溫藥耶。又本文脈癥。全是傷寒。而獨斷為宿食不化。以脈緊為陽明部中之脈緊。而頭痛惡風寒等之外癥。又為陽明風寒癥中之所絕無者。從兩經經腑。其脈癥之交錯處看出。故知表非太陽傷寒之癥。而里為陽明宿食之脈矣。以此二者。故曰當著眼在脈緊。尤當著眼在陽明部中之脈緊也。

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治第十一

一條

肺中風者??谠锒I磉\而重。冒而腫脹。

此篇就風寒之邪。中于本臟。而言其輕重之不同。以補傷寒論中之所未備也。蓋傷寒論中。于直中三陰之外。經臟同病。余俱先病經絡。而后遞入臟腑。故發(fā)熱疼痛等候。俱經絡之癥。此則三時之風寒。單為中臟。故其輕重生死之候。俱在本臟。而不及經絡者。此也。五臟之經。各出而附于太陽之表。以與衛(wèi)氣相會。肺之經穴。外走手內之上側。又肺附于脊。與背貼近。且肺主呼吸。故經穴脊背以及息道。俱能使肺中風寒也。

風為陽邪。善能化熱以傷津液。故精氣不能游溢而口燥。又肺受風熱。則自剝其膏液以塞清虛之管。故喘也。運與暈同。風邪善動。而實至高之肺。故其氣上旺下衰而身運。脾肺同主太陰。故輕靈旋轉。嘗有上下合德之妙。肺病。則天氣不下交。而脾土失升降之用。故身重也。肺主氣。氣為風邪所摶。則上浮外驚。而不與陰氣相接。故頭目軀殼。殊覺如兩層而病冒。又肺病。則不能轉運陽氣。故腫。不能傳送水道。故脹也。


二條

肺中寒。吐濁涕。

肺中寒。則葉卷而氣結。不能蒸其津液于四布。而上泛為濁涕。且肺寒鼻塞者。出氣難、而入氣較易。故??s鼻中之濁涕而見于吐耳。


三條

肺死臟。浮之虛。按之弱。如蔥葉。下無根者死。

死臟者。臟中所藏之陰陽。俱將死之候。與下文四臟同義。虛、就脈體之中空而言。弱、就脈機之鼓微而言。凡脈之形體。陰血主于內。故充實。里陰竭。則脈體中空而虛。又脈之鼓動。神氣努于下。故內強。里陽竭。則脈機底軟而弱。夫肺之精汁最高。浮之虛。是肺中之真陰將絕也。肺之神氣在脾。按之弱。是肺中之真陽將絕也。

合而狀之。竟如蔥葉。蓋浮取之。則見上皮。沉按之。則得中芤之象也。下字指關部而言。凡脈之來。俱自下而上。平人重按寸口。本部脈雖不見。而關前隱隱有上引之勢者。以脾胃之土氣。為肺金之根蒂故也。若得浮虛、按弱之脈。肺中本部之陰陽既竭。已為危診。而關上寸下。又無上引之機。是無根也。不死何恃乎。古人狀肺脈者。曰毛。毛者。非牛、羊、犬、馬、之毛。乃禽鳥之羽毛也。蓋因按羽毛者。中既有主。而散見于兩旁者。常若有不可尋其邊際之狀。是中實而外虛者。羽毛之象也。夫中實者。積陰而有質可憑。外虛者。積陽而無象可得之妙也。今如蔥葉。則外有邊皮。而中無主令。正與毛脈之中實外虛者相反。況更無土氣以托根乎。故必死也。本篇言五臟風寒傷著者。共十六條。除第九條自愈不用藥外。惟七條之肝著。十五條之脾約。十六條之腎著。立有治例。余則并無方藥者。以五臟風寒及傷損諸候。俱不治之癥故也。所以第一條言中風之死癥。第二條言中寒之死癥。此條合言其死脈耳。蓋一條之口燥而喘屬陰絕。與浮之而虛之脈相應。運重而冒以及腫脹屬陽絕。與沉之而弱之脈相應。二條之吐濁涕屬陰陽兩絕。與浮虛沉弱之脈雙應。細玩自見。


四條

肝中風者。頭目。兩脅痛。行常傴。令人嗜甘。

肝為木臟。與東方風氣相通。故肝常出而應風也。臟中陰陽自虛。則肝因而中風矣。目皮之簌簌跳動者。曰。氣虛之候也。頭目俱者。肝中風。則臟真之氣自結。而失其疏暢之用。故不能上貫頭目。而氣虛動矣。

此與后文浮之而弱之脈應也。肝惟多血。故能養(yǎng)其筋脈。使之調達。肝絡內布于脅。風淫血燥。則脅絡拘急而痛。傴者、腰屈不伸之貌。正因脅絡拘急。故行常傴。而寬其脈以緩痛耳。甘為脾土之味。肝急而遺其苦于所勝。故脾因之而俱急。嗜甘者??v其所好以自救也。其曰令人嗜甘。則因病而嗜。而非平日之素性可知矣。

三句一意。蓋兩脅痛句為主。而以行傴。外診其形。以嗜甘。內診其性也。此即后文按之如索及不來。或曲如蛇行之應。肝家之死候也。


五條

肝中寒者。兩臂不舉。舌本燥。喜太息。胸中痛。不得轉側。食則吐而汗出也。

肝居至陰之下。陽氣常虛。而與客寒相召。故中寒也。手厥陰心包。行手之正內側。得足厥陰上浮之陽。與之交暢。故兩臂輕便而能舉。中寒。則肝氣凝斂而不上充。故其內側板滯而不能舉矣。肝脈絡舌本。臟寒。則火不能蒸血以為津液。故舌本燥也。肝木苦急。故喜太息以少伸其寒郁耳。肝之內絡。上貫于膈。胸中痛者。寒邪陰沁而拘急也。不得轉側者。合兩臂不舉。及胸中痛而言。肝寒。則遺其禍于所勝。而脾胃受窘。故食則吐。

吐則胃中之悍氣愈虛。而不能攝其津液。故汗出也。此亦與下文死脈的對之癥也。


六條

肝死臟。浮之弱。按之如索。不來或曲如蛇行者。死。

肝為多血少氣之臟。故真陽最貴。真陽內固。則氣溫而脈體自和。真陽外充。則神完而脈機自滿。今以木脈而浮之見弱。是枝葉之不能上榮者。知神去而機將息矣。索者。緊短之狀。按之如索。是根株之已經下結者。

知氣削而質欲枯矣。此肝死臟之正脈。下文不來。及曲如蛇行兩句。又承按之二字。而言死脈中之漸變者也。按。非重按至骨。但比浮而輕取者。略略沉按之之謂。不來者。不特按時斷絕。即再浮之。而亦不能乍還。殘陽不勝六菽九菽之重也。曲如蛇行者。伏而不鼓。但左右彎曲。如蛇之行走。即俗稱屋漏痕者是。真氣之有去而不復返之象也。故皆主死。然斷期之法。大概浮弱而按之如索者。以月計。浮弱而按之不來者。以日計。

浮弱而按之曲如蛇行者。惟以時計而已矣。


七條

肝著。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時。但欲飲熱。旋復花湯主之。(方佚)肝以陽氣為貴。木得春而枝葉融和。性情舒暢之理也。著者。留滯之義。臟中陽虛。而陰寒之氣。不能融和舒暢。且肝絡從少陽之脅而上貫于胸。故其粘滯之氣。留著于胸也。夫肝之陰氣。既著于胸。則其胸中。常有似板似緊之候。重按之少可者。其理有三。蓋按則以動而微開肝氣之郁者。一也。按則以實而下驅著氣之浮者。二也。又按則以他人手足之陽熱借溫至陰之寒逆者。三也。曰常欲蹈其胸上。甚言其欲得重按之意???。

即胸中所謂扳緊者是。先未苦時。常欲飲熱者。熱乃陽類。胸將著而求救于外火也。不言食熱而曰飲熱。從木性之喜水。而尤宜伏雨也。旋復花從春以及秋杪。叢生而繁花。得陰陽之氣最勝。故為肝經之氣藥。且體輕(體輕、就其瓣落。而花蒂如耳捻之狀而言。)味鹽。體輕、則盤旋于上焦。味鹽、則終覆為下潤。故又為胸中之降藥。以之主胸上之肝著宜矣。獨是名存方缺。深為恨惜。以愚鄙擬之?;蚝瞎鸶式?。及細辛等味。以為佐使乎。或問肝在下焦。何以病肝著者。其癥卻在上焦耶。答曰。肝木藏精汁于下。而浮神氣于上。胸中者。神氣之所榮也。木衰而巔頂之枝柯。先見枯勁。此肝著之象也。


八條

心中風者。翕翕發(fā)熱。不能起。心中饑。食即嘔吐。

手少陰經脈。外見于手內之下側。又口鼻之息道。內絡心包。故心中風寒也。心為火臟。以善于化熱之陽邪中之。則風從火化。而臟中之真陰。不足以勝之。故浮而發(fā)為表熱也。翕翕。見傷寒桂枝癥注。風火交煽之象。風木之邪。實于君火之臟。則飄忽如運樞。故不能起矣。饑出于胃。曰心中饑者。真陰受傷。干熱之燥化。而非真饑也。邪熱剝心血于上。而中焦之陰。在悉索上供。而猶不敷之候。則連渣帶汁以上奔。故食即嘔吐也。

條中凡四癥。前發(fā)熱等三癥。應下文四條浮之實之脈。食即嘔吐一癥。應按之益躁疾之脈。蓋風火之邪上盛。故浮之實如麻豆。真陰之液下竭。故按之益加躁疾。亦死候也。


九條

心中寒者。其人苦病心如啖蒜狀。劇者心痛徹背。背痛徹心。譬如蠱注。其脈浮者。自吐乃愈。

心為君火之臟。體陰而用陽者也。中寒則陰邪剝陽。其一種陰沁克削之候。常有似疼非疼。似空非空。令人憒憒然無奈。而莫可名狀者。蒜性辛辣耗削。多啖、則心中之非疼非空者似之。故以之為喻也。然此猶苦之未甚者。若劇、則寒邪已中于心。因從心而痛徹于背?;蚝跋戎杏诒?。因從背而痛徹于心。此中寒之最重。

又非啖蒜之比。竟如蠱毒之蟲。連心及背。走注穿嚙之象。夫心部之脈。浮主心氣。按主心血。心氣中寒則邪實。故浮之實如麻豆。心血無陽則拘急。故按之益躁疾。與上條同為死癥。但上條為心中真陰先死。此條為心中真陽先死之異耳。脈浮二句。又就中寒者之活癥而抽言之也。蓋謂中寒之癥既具。倘其脈得上浮。則浮為陽熱未服之應。又為大氣上轉之應。夫陽熱未服。則能自振以驅寒。大氣上轉。則能高越而提氣。故自吐而愈可必也。其曰脈浮者。自吐乃愈。則不浮者之不能愈。已在言外矣。


十條

心傷者。其人勞倦。即頭面赤而下重。心中痛而自煩。發(fā)熱。當臍跳。其脈弦。此為心臟傷所致也。

此條當與虛勞及驚悸門參看。心傷者。指心氣、心血、兩傷而言也。勞倦、因勞而倦。凡外而勞形。內而勞神者皆是。頭面赤者。勞則生熱。心血虛而不足以勝之。故浮其熱于頭面也。下重者。因勞而心氣愈餒。不能上提。

而有下脫之機致也。氣削則不能自溫。故心中塞痛。血虛則不能內潤。故干煩也。發(fā)熱者。即頭面赤之理。而外發(fā)為表熱也。當臍跳者。心氣虛于陽位。將下招濁陰之上乘。而當臍之氣自動也。脈指左寸而言。弦者。氣虛脈削。(從橫處而言其減瘦)氣寒脈急(從直處而言其拘緊)之應。夫癥則陰陽兩虧。脈則神氣頓減。豈非心臟受傷之所致乎。細按此條。俱系活癥。其不出方者。或以虛勞中已詳之也。今援虛勞之例。擬之以小建中。而加參歸麥。其庶幾耶。


十一條

心死臟。浮之實。如麻豆。按之益躁疾者。死。

心之為臟。于卦屬離。常外陽而內陰。外陽則為氣為火。其象有光焰而無形質。故其脈浮而舉之。常似大而且散者。以心中陽氣之充周也。內陰則為精為水。其性宜流利而尤喜安頓。故其脈沉而按之。常似滑而且緩者。以心中陰血之靜鎮(zhèn)也。若浮之實而如芝麻小豆之狀。是火無光焰。而形質代呈。則知臟中之真陽外亡矣。按之而麻豆之形仍在。但覺益加躁疾。夫躁者。浮散而不返。疾者。堅搏而不和。是水源傾注而出之象。

則知臟中之真陰內竭矣。故主死也。前中風中寒之死癥。配合此條之死脈。另是一種解法。非與此條之實脈及躁疾者。自相矛盾也。蓋本條為正解。前二條從風寒之賊陰賊陽而言。故實脈為邪實。躁疾為無陽無陰之診。確有至理。識者辨之。


十二條

邪哭。使魂魄不安者。血氣少也。血氣少者屬于心。心氣虛者。其人則畏。合目欲眠。夢遠行。而精神離散?;昶峭?。陰氣衰者為癲。陽氣衰者為狂。

無因而哭。如妖邪之狀。故曰邪哭。獨言哭者。血虛則咽塞。氣虛則卑陷。二者并合。故好為無端之哭泣矣。肝主陰血。血中陽神為魂。肺主陽氣。氣中陰精為魄。氣血兩充。則魂魄各安其宅。且相抱而入心。以神其神。反此、則魂魄不安。而妄哭如中邪矣。故曰血氣少也。二句先言肝肺中之血氣虛。心為離象。外陽而內陰者。氣表而血里也。氣表。故與主氣之肺相屬。血里。故與統(tǒng)血之肝相屬。是肝肺血氣之多少。與心相連屬。故曰血氣少者。屬于心也。二句。言肝肺虛而心氣相應而亦虛。心為神臟。而神以氣之虛實為盈縮。心血虛而致心氣虛者。則神氣損削。而靈道擴竊。譬之孤舟夜泊空江。孤身夜入荒山之象。故其人常自畏也。又氣盛。則神起而喜外用。旦晝之象。氣虛。則神倦而甘內藏。暮夜之象。故合目欲眠。即足少陰喜寐之候。以手足少陰之情性頗同故也。三句。單言心氣虛。是此條入心臟之正文。心血內虛。則神窘于所宅。有如國難出亡。家貧流蕩之義。故夢作遠行。夫心神之所夢者。要不出乎本身之臟腑經絡。雖相去僅經尺寸。而神勞氣阻。遂生關山間隔之境。至其虛幻泡影。卻根據(jù)金木水火土之相沖。與恐懼震怖之妄情相合。而各為類應者也。精神離散兩句。又合心腎肝肺而言其俱虛。且自注夢遠行之故。蓋因心中之神。托根于腎精。抱一于肝魂肺魄。而成合德之妙者。今精不根神。而兩相離散?;昶遣槐б?。而妄為上升下墜之行。夢則神明欲內伏而不得。故見種種之境也。陰氣兩句。又從正虛、而推言客氣之上并也。癲者。顛倒。狂者。狂悖之義。但癲屬陰病。陰氣慘毒??駥訇柌 j枤飧哌~。蓋心中之氣血偏衰。自為病者。如上文所云。若下焦肝腎之陰陽。各因其類而并之。

則神君遜位而出。故陰氣衰者為癲。陽氣衰者為狂矣。然亦有陰陽互并者。陰衰見陽并。則大笑大樂。好登高遠行。而日夜不寐。陽衰見陰并。則大驚大畏。好深藏畏避。而終不自安。此又癲狂之變癥。不可不知者也。

其互并而不病癲狂。即吐衄驚悸中之所論者。是也。


十三條

脾中風者。翕翕發(fā)熱。形如醉人。腹中煩重。皮目而短氣。

足太陰脾經。外走足內之上側。故脾從經穴而內中風也。風邪化熱。由內而外蒸。故翕翕發(fā)熱。形如醉人者。就其面赤。及肢體倦怠而言。蓋面為陽明胃腑之應。脾移熱于胃。故面赤如醉人。又肢體者。脾陽之所貫也。脾中真氣。受傷于風熱。則真陽痿頓。故肢體倦怠如醉人。熱傷津液則煩。土氣沉困則重。腹中為脾胃之應。脾熱。故液干氣滯耳。皮者。周身之皮肉。目、指眼眶而言。經氣虛而灌注不勻。則移宮易位而動。皮目俱者。脾病而氣餒于外也。脾肺同治手足之太陰。而相為呼應。故息道深長。今肺吸而脾中邪實。艱于納受。故短氣也。細玩全文。自是活癥。亦不出方者。豈因風寒論中。已列借主桂枝之例乎。肝肺及心三臟。中風條后。俱有中寒論。脾臟獨不及者。蓋因脾中寒之大法。已詳腹?jié)M中。故不再論。同志者。不得認為漏且缺也。


十四條

脾死臟。浮之大堅。按之如覆杯。潔潔狀如搖者死。

脾為黃泉之己土。其一種生物之善氣。和柔相雜。不可得而見者也。若其脈中空散漫而大浮土灰塵之象。

真陰之欲絕也。凝冱切責而堅結土沙石之象。真陽之欲絕也。浮之、為在上在外之應。浮之大堅。是陰陽不能蒸被之診矣。如覆杯者。即上文大堅。而加以形圓、體空之象。蓋形圓。則關下無來蹤。關上無去跡。體空。則底面無根腳。按之如覆杯。是為離絕之土矣。夫離絕而猶見余動者。譬之全蟹已經熟食。而生遺之腿足。其動機尚在之應。故必死也。潔潔。孤潔無與之貌。搖者。言上下不見來去。底面不見鼓發(fā)。但覺從兩旁搖動而已。狀之覆杯。不亦宜乎。此句。又仲景自注覆杯之義也。


十五條

趺陽脈浮而澀。浮則胃氣強。澀則小便數(shù)。浮澀相搏。大便則堅。其脾為約。麻子仁丸主之。


麻子仁丸方

麻子仁(二升)杏仁(一升)芍藥(半斤)大黃(一斤)枳實(一斤)濃樸(半斤)上六味。末之。煉蜜和丸如梧子大。飲服十丸。日三。以知為度。

此條見傷寒陽明篇。入此者。從脾病之類也。論條方意。詳傷寒中。以脾家治例。不論風寒雜癥俱同也。


十六條

腎著之病。其人身體重。腰中冷。如坐水中。形如水狀。反不渴。小便自利。飲食如故。病屬下焦。

身勞汗出。

衣里冷濕。久久得之。腰以下冷痛。腹重如帶五千錢。甘姜苓術湯主之。


甘草干姜茯苓白術湯方

(亦名腎著湯。)甘草(二兩)干姜(四兩)茯苓(四兩)白術(二兩)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腰中即溫。

腎著者。寒濕之邪。著于腎而不去之義。蓋腎為水臟。其氣多寒。常與寒濕之外邪相召。故入則直著于腎者。

從其類也。腎中之真氣。上貫周身。而輕便干健者。以先天之丙火胎于水。而庚金亦伏于水故也。寒濕著之。

寒則陽微。濕則氣滯而不上貫。則失其輕便干健之用。故身體重也。腰為腎之府。腎著寒。故腰中冷。濕為水之漸。腎著濕。故腰以下如坐水中。三句。言病患之自覺者??蓮膯栐\而得之也。陽虛而寒著之。則浮腫如水狀。氣虛而濕著之。則黃潤如水狀。故曰如水。而非真水也。夫如水而知其非水者。蓋因不渴。則水之入者既少。小便自利。則水之出者又多。而中無所蓄矣。三句。言旁人之共見者。又可從望診而得之也。臟腑之陽虛者。俱能病積滯痹著等候。身重如水。上焦之肺與膻中。不能呵噓水道。及中焦之脾胃。不能分理。俱能病此。

而何獨知為腎著乎。蓋以其人之飲如故。故知非屬上焦。食如故。故知非屬中焦。而屬下焦之腎臟矣。二句。

言辨腎著之確切處。里字。當是裹字之訛。腎為強力之官。所以任勞者也。身勞汗出。則腎虛矣。衣冷裹濕。則冷濕之邪。乘虛而著之。況擔延久久乎。二句。推言腎著之病因也。冷痛者。陰沁切責。冷氣逼陽之象。腹重者。

堅癖沉墜。濕氣下注之象。如五千錢者。正氣不能上提。故著久而愈覺其重耳。二癥。就上文之腰中冷。身體重。而甚言之耳。主本湯者。原為腎中冷濕。而所以溫之、燥之者。其用藥注意。卻又在中焦之脾胃。故君辛熱之干姜。以除冷。淡滲之茯苓、以除濕。而以甘溫守中之甘草、白術佐之。蓋因暖土。可以祛寒。而燥土。尤能勝濕故也。觀夫陽春回于大地。而幽壑冰消。堤岸固于江鄉(xiāng)。而浸淫患息。仲景制方之意。概可知矣。他臟之例。先言風寒。次及死臟。此獨缺之者。以詳少陰傷寒之直中也。


十七條

腎死臟。浮之堅。按之亂如轉丸。益下入尺中者死。

萬物以陽火為綿軟。膠餳糕餅之屬于蒸烙。可證也。浮之堅。是水無陽而冰凍之象。按之如轉丸者。按處仍見堅硬。更加無來無去。而形圓體滾。即脾臟如覆杯而微較數(shù)小之狀。但彼則如兩邊動搖。故曰搖。此則如上下圓轉。故曰亂、曰轉。是水泡上泛。水氣底散之象。下入尺中。則其氣已盡。不能遠出。常有就地渙散之義。

故死。第他臟之死。俱合陰陽而兩言之。腎臟獨言陽絕者。以腎為水寒之臟。其陽氣尤為貴重故也。


十八條

問曰。三焦竭部。上焦竭善噫。何謂也。師曰。上焦受中焦氣。未和。不能消谷。故能噫耳。

下焦竭。即遺溺失便。其氣不和。不能自禁制。不須治。久則愈。

竭者。非竭盡之謂。蓋指一時虛乏而言。觀下文未和。及不須治自見。噫。噯氣也。三焦竭部。當是古醫(yī)經之篇目。長沙借為問答。以發(fā)其奧。曰。三焦竭之篇部中。有云上焦竭則善噫者。夫噫出于脾胃。似在中焦矣。而謂由于上焦者何也。不知谷食之在中焦。雖由脾胃之運化。而實成于上焦之呵噓蒸被。二便之在下焦。雖由脾胃之提挈。而實成于下焦之關鍵縱送者也。故曰上焦氤氳之氣。雖受之于中焦腐化中。而其下炎之用。

復能運飲熟谷。以為中焦之助。譬之太陽。聚萬物之晶光。而還以照臨萬物。譬之人主。總萬民之推奉。而還以君臨萬民之道也。若此氣一時虛乏而未和。則不能助理消谷。而谷停于胃。谷停則敗。敗氣上熏心主。故能噫耳。三焦竭部之所謂上焦竭而善噫者此也。夫胃腑如漚?;舾癁樯衿嬷畾狻钠v肺而達于胸者。

純是一種溫暖輕靈。虛無恬淡之妙。故上焦喜之。若谷停未化。其直從胃脘而上逆者。惟渣質滯濁之氣。為清寧靈府之所見惡者。此噫而出之之所由來也。答語止此。推之下焦受中焦氣。而以禁制助中焦之提挈者。與上焦同義。倘下焦一時虛乏。則前陰遺溺。后陰失便者。亦非單責之中焦也。當知因下焦之氣。不與中上相和。故不能自禁制耳。禁制合守送兩邊而言。不禁。如熱急后重之類。不制。謂傳送不暢快也。不須治兩句。是雙承上文。非單指下焦也。蓋上焦之氣。如遇驚恐嗔怒等類。則一時上虛下乘而不和。下焦之氣。如遇泄瀉熱淋等類。則一時后墜前結而不和。二者。俱常有之癥。久則中氣分貫之。而上下之不和者復和矣。故久則愈也。


十九條

師曰。熱在上焦者。因咳為肺痿。熱在中焦者。則為堅。熱在下焦者。則尿血。亦令淋閉不通。大腸有寒者多溏。有熱者便腸垢。小腸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熱者必痔。篇首至腎死臟。言五臟病。自上條及此。

言六腑病。言六腑而獨詳三焦者。以三焦雖屬六腑之一。而其余五腑。俱麗三焦之部。如上焦如霧。雖單指心肺夾空之氣。而其實膻中一腑。亦屬上焦所管。且陽明之脘。少陽之系。其上半截俱穿膈上。而為上焦之所屬也。中焦胃腑之外。下焦膀胱之外。可類推矣。此長沙以三焦該六腑之意乎。下焦獨抽言大小腸者。以四腑之病。散詳別見。而大小腸二腑。合傷寒金匱中。未嘗論及。故備言之耳。上條以虛竭言三焦之輕病。

此條以寒熱言三焦之重病。不言死癥者。以諸病入臟者死。入腑者愈也。熱在上焦?;饸獗魄逄撝芏靼W。故咳??榷鄤t肺勞。勞熱相并。故肺氣痿頓。熱在中焦。則脾胃之液漸干。而糟粕結滯。故腸胃殊覺堅硬。

熱在下焦。膀胱之血分受傷。則吸入脬中。而血與尿并見。故尿血。若其氣分受傷。自邪熱燔炙而論。如煎餳成質。煮海成鹽之象。而為膏砂等淋。自真氣不布而論。則傳化艱澀。而閉塞不通也。至下焦所屬之大腸有寒。則不能以濕化燥化。收攝渣質中之余水。故糞與清水。兩不融和。而便如騖鴨之溏屎。如大腸有熱。則燥化大過。刮下腸中之垢如白膿。其實即大腸所掛之津液也。又下焦所屬之小腸有寒。則見下重便血。蓋因人身之大氣。逐節(jié)相提。故宗氣提脾胃。脾胃提小腸。小腸提大腸。而形臟不至沉墜者此也。小腸寒不能提。

而大腸之氣陷下。故下重也。氣者。血之主令。氣不升舉。則大腸之血。亦下脫而見于便矣。若小腸有熱。除正傳膀胱而為癃閉等癥之外。其熱氣又隨渣質而貫注大腸。肛門者。大腸之盡處也。盡則無所傳卸。故結為癭乳等類之痔矣。六腑之候。其統(tǒng)于三焦者如此。


二十條

問曰。病有積。有聚。有氣。何謂也。師曰。積者。臟病也。終不移。聚者。腑病也。發(fā)作有時。

展轉痛移。為可治。氣者。脅下痛。按之則愈。復發(fā)為氣。諸積大法。脈來細而附骨者。乃積也。寸口。積在胸中。

微出寸口。積在喉中。關上。積在臍旁。上關上。積在心下。微下關。積在少腹。尺中。積在氣沖。脈在左。積在左。

脈在右。積在右。脈兩出。積在中央。各以其部處之。

積者。久積不行。聚者。暫聚未散之義。二者。皆臟腑之陰液。因陽衰、氣寒而不能運動。故沉著于臟腑之內者也。氣者。谷氣也。胃中飽食過度?;蚓猛N椿?。于是胃實氣滿。不從下行。而由胃絡旁溢者是也。但積聚以及氣。其癥俱能作痛。而其名義。頗相似而難辨。故問其所以為積、為聚、為氣之謂也。不知積為臟病。臟者。收藏之象。其精常住而不散。故積之為病。亦因其臟精之居守。而始終不移。聚為腑病。腑者。府庫之象。其氣既入而亦出。故聚之為病。亦因其腑氣之流行。而發(fā)作有時。展轉痛移。夫發(fā)作有時。則未發(fā)者。為陽氣猶有自振之機。展轉痛移。則所聚者。為病邪已見騰挪之漸。投以辛甘。治以攻發(fā)。迎而導之。則聚者自散。寧與臟積之始終不移。正邪相服。而無隙可乘者比哉。故可治也。聚曰可治。則積之不可治者。在言外矣。胃之絡脈通于脅。故實滿之氣。溢于脅下。而作如刺如脹之痛也。按則其氣復從絡而還于胃。故其痛則愈。復發(fā)者。指按起而言。不曰可治不可治者。其意或以減谷則愈者乎。此所謂氣之癥也。下文二十一句。就五臟之積而言其脈。且廣言積之在募原內絡中者。其診法亦準臟積之例也。蓋謂五臟諸積之大法。俱屬有陰無陽。而其陰液沉著之候。故其脈來必細以應無陽。必沉以應臟。必伏以應陰液沉著。此細而沉伏附骨者。

乃積脈也。若此脈見寸口。積在胸中。胸中者。心肺之所托也。微出寸口。積在喉中。喉中者。心肺上出之絡之所經也。見關上。積在臍旁。臍旁者。肝脾之所托也。上關上。積在心下。心下者。心肺下行之絡之所經也。微下關。積在少腹。少腹者。肝腎之所托也。見尺中。積在氣沖。經名氣街穴。針灸大成作氣沖。在臍下橫骨兩端毛際中。動脈應手者是。足陽明脈氣之所發(fā)也。但于臟無取。未詳其義。豈陽明之氣。與陰會相合而通于腎臟者乎。脈與積應。其左右中央。各根據(jù)其部者。如寸口左見。則積在心。右見。則積在肺。左右兩見。則積在心肺中央之內絡。而穿于前后之募原者是矣。又如關上左見。則積在肝。右見。則積在脾。左右兩見。則積在肝脾中央之內絡。而穿于前后之募原者是矣。下焦及寸關尺之微上微下者俱仿此。以五臟之系及絡俱能病積。

故曰廣言積之在募原內絡中者。其診法俱準臟積之例也?;蛟弧l端明列三病。仲景獨言積脈。而不及聚與氣者。何也。答曰。氣為一時之輕病。減谷則氣消而痛愈。故可不必言其脈也。然愚嘗試之。其人尺寸俱平。關脈實而滑于右。弦而細澀于左者。乃氣之脈也。若夫聚之為脈。已具積脈中。而俟善讀者之自悟久矣。如諸聚大法。脈來細而于不浮不沉中見者。乃聚也。下文十九句。文則易積以聚。意則易臟以腑。而細按之。則三焦之所屬。六腑之所經。左右中央之所寄托。不與積脈同一彰明較著乎哉。

痰飲咳嗽病脈證治第十二

一條

問曰。夫飲有四。何謂也。師曰。有痰飲。有懸飲。有溢飲。有支飲。問曰。四飲何以為異。師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腸間。瀝瀝有聲。謂之痰飲。飲后。水流在脅下??韧僖?。謂之懸飲。飲水流行。歸于四肢。當汗出而不汗出。

身體疼重。謂之溢飲。咳逆。倚息短氣。不得臥。其形如腫。謂之支飲。

痰為臟腑之津液所化。譬之循良之民眾。因激變而為賊者也。而所以激津液之變者。大概不越寒熱兩因。

如肺受熱而金有烊化之象。則傷其陰。陰傷。則喉嗓間如有物粘緊而不可出。微痛似喊破之狀。一二日咳出膠稠黃色之痰。不過七日。以形稀色白為漸愈者。一也。肺受微寒。則陽郁而葉緊。郁極怒發(fā)。寒邪又隨陽氣之變動而化熱。寒熱交蒸。則自剝其液以送之??瘸龀蓧K白色。狀如米粥之痰。而外裹粘涎清水者。此寒本熱標。兩因并見者。二也。先從便難。漸致燥結。下氣浮停。腸胃中熱。襯托上蒸。肺干液竭?;鹧靼W。因而致咳。大口稠黃。朝暮不絕。此為胃中之熱痰者。三也。而諸癥壞痰不與焉。若夫本篇之所謂痰飲者。雖與寒因之粘涎相似。而其實另是一種。不可不辨也。以其由于飲水所積。故曰飲。以其與痰同能致咳。故亦曰痰飲。

以痰飲滲在胃脘之外。不走小腸膀胱等腑。而懸于脅下。故曰懸飲。以痰飲久懸。而經氣虛者。遂乘虛而溢于經脈。故曰溢飲。以痰飲不旁滲兩脅。而中屯心下。如有物支撐之義。故曰支飲。飲久曰留。飲深曰伏。飲以形質入臟。則猝死。其初癥。但以水氣射之則病。故于五臟。則直謂之水而已矣。要皆起于肺冷氣結。而不能呵噓。成于脾寒氣滯。而不及分布者。與前所云津液所化之痰不同。故其陰冷似清水。粘滑似薄膠。藥宜辛甘溫暖。治宜發(fā)汗利水。此為定例。而間或參以苦咸寒潤者。特其變癥變法焉爾。盛。指肉勝而言??唇袷葑砸?。凡陽衰者肉勝。素盛。則陽衰可知。今瘦。則并腸胃中之陰液亦虛。故內削而瘦也。陽衰。則不能運飲。陰虛。則借資于外水而留戀之。夫水走腸間而不下滲。故瀝瀝有聲。而所謂痰飲者如此。四句當著眼腸間兩字。飲后。猶言痰飲之后。非指飲湯飲水也。痰飲不行。后必由腸而浸淫于胃。由胃而橫鼓于脅。蓋下襯則上浮。中滿則旁注。以胃絡通于脅。故水流腸胃之外而在脅下。脅下為少陽、厥陰之部。肝膽善逆。故咳唾。脅絡得水而作脹。故咳唾則振而引痛也。夫脅下之水無去路。如懸閣之象。故謂之懸飲者如此。四句當著眼脅下兩字。飲水與飲后同義。言懸飲之水。久而不去。則從經絡而流于四肢。夫經絡之水。陽氣運動。可從汗解。

今陽虛而當汗不汗。于是身體中。水熱則疼。水墜則重。而謂之溢飲者如此。五句當著眼四肢兩字。若夫咳而氣逆。但可坐倚而息。且水飲屯心下。抬高膈氣。以致吸不能入而短氣。所以不得臥倒。又水浮則氣迫而鼓于外。故其形如腫。而所謂支飲者又如此。五句當著眼在倚息短氣四字。是則飲雖四名。理同一轍。先由痰飲懸飲。終歸溢飲支飲。而四者之傳變。亦視其胸脅經絡之虛實。以為偏全遲速耳。


二條

水在心。心下堅筑。短氣。惡水不欲飲。

此合下文二條。俱是詳言支飲。蓋支飲屯積心下。故其水氣。得以上射心肺。而成水在心肺之癥也。心下者。

心之下。胃脘及脘外之總名。飲積于脘中。故堅硬如筑。吸氣不能下引。故短也。但下條為水在胃脘之外。系懸飲之所傳變。飲久化熱而燙于外。故欲飲水。此條為水在胃脘之中。系痰飲之所抬高。水飲內頂。故惡水不欲飲也。


三條

水在肺。吐涎沫。欲飲水。

飲支于肺下。而水氣上逼之。則肺氣不得展于下而上逆。故涎沫因之上泛而見于吐也。余見上條注。


四條

水在脾。少氣。身重。

此詳言溢飲之癥也。凡痰飲懸飲。其傳變俱能病此。蓋痰飲則內從胃絡而外傳于脾。懸飲則旁從脅絡。而下傳于脾。故皆能使水氣在脾也。脾土之陽衰而至水氣射之。則不能運布而溢于四肢者。勢也。故曰此言溢飲之癥。脾滯而精悍不升。故少氣。脾濕而水土沉墜。故身重也。少氣是呼氣少。短氣是吸氣短。


五條

水在肝。脅下支滿。嚏而痛。

此詳言懸飲之癥也。脅下為肝絡之所止經。飲懸于此。則從其絡而下射于肝。故水在肝也。水飲實于脅下。

如有物支鼓之狀。故曰支滿。即所謂支飲之義也。嚏出于肺。肝以水邪犯所不勝。肺惡濕而欲出之。故嚏。但嚏者。下實其氣而始得奮為上迸。則支滿者益滿。而且振痛矣。與咳唾引痛同義。


六條

水在腎。心下悸。

此四飲之外。另是一癥。即后文十一條所謂伏飲之未發(fā)者。長沙于臟中列此。其為防微杜漸之意深矣。夫腎為水臟。猶之天地之海。與水原相感召。腎陽盛而小便利。則真陰固密。而外水流行。亦何伏飲之有哉。倘陽德虛微。則水災禍伏。茍不見微知著而早圖之。則平成無日矣。蓋四飲為病。是從上而下積。有盈科后進之漸。其癥緩而較平。伏飲為病。是從下而上突。有怒潮直決之機。其癥急而尤烈故也。悸是水悸。與虛悸之跳擺嘈雜不同。水悸者。神境中戚戚然如有不測之患。又時時惕焉自警者是也。蓋心腎同主手足之少陰。

而其氣嘗相通于窈冥。腎中伏水。而心君恍惚。譬之黃河未決。而洛城中之神機暗燭。未免形諸筋惕肉間也。此自其初癥而言。若就已成論。四飲亦低從上泛。而極于支飲。伏飲亦起從下傳。而極于四臟者也。


七條

夫心下有留飲。其人背寒冷。如手大。

自此合下文八九十共四條。言除卻溢飲之外。(溢飲不愈則死。無久留之候。)其余三飲。久而未去者。俱名留飲。此條言支飲之久留者也。心系附背。心下留支飲。則水寒之氣。從系而托于背。故其背當寒冷如手大。內外形氣所必應之道也。


八條

留飲者。脅下痛引缺盆。咳嗽則轉甚。

此言懸飲之久留者也。缺盆。足陽明經脈第十二穴。在項下膺乳間。氣舍下。氣戶上。左右凡兩穴。痛引缺盆。

咳嗽轉甚。注見首條懸飲。并五條肝水下。


九條

胸中留飲。其人短氣而渴。四肢歷節(jié)痛。

此亦言支飲之久留者也。但七條曰心下有留飲。則飲當胃脘之部。此曰胸中留飲。則比心下又高而逼肺矣。逼肺。故氣機艱于下引而短也。渴。詳三條肺水下。四肢歷節(jié)痛者。人身以歷節(jié)為溪谷。痛則飲將外溢。而其氣先為郁冒之候也。


十條

脈沉者。有留飲。

此統(tǒng)言留飲之脈也。水性趨下。且飲留于中。則其氣機重墜而不能浮。故凡脈沉者有留飲也。然診法各從其部。如沉脈見寸口。飲留胸中。即上文九條之癥。微上關。飲留心下。即前七條之癥。微下寸口。而于或左或右單見。則飲留脅下。即前八條之癥。其余臟腑。各以其部處之。而于十二篇積脈為準則也。脈沉。并于沉處見滑細為是。


十一條

膈上病痰。滿喘咳吐。發(fā)則寒熱。背痛腰疼。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劇。必有伏飲。

此發(fā)明六條水在腎。心下悸之候也。夫伏飲者。伏而未見之謂。此其欲發(fā)而猶未全發(fā)。特比六條之但悸者較重耳。其曰必有伏飲。此長沙之獨見若神。而人猶不及覺者也。膈上病痰。言膈上素有痰病之謂。喘滿咳吐者。言因病痰。所以胸滿而喘??人远乱?。二句是主。以其為上工之診竅故也。發(fā)者。言有時而甚之謂。

發(fā)字直貫下文五癥。目泣。眼淚也。振振劇。陽虛而上奔之象。詳傷寒并別注。言寒熱等五癥。一時發(fā)作。大似陽虛而外中寒邪之候。但其膈上素病痰氣。而為滿喘咳吐者之所發(fā)。則知其非一時之暴病。而為腎中必有伏飲所致也。蓋水飲雖伏于下。而其水寒之氣。必憑虛而射于上。肺性惡濕而忌寒。故膈上病寒濕之痰。濕氣上逆。故滿而喘。寒氣上逆。故咳而吐也。有時而發(fā)者。肺病寒濕。寒則持于丙丁。濕則持于戊己。而伏飲惟張于壬癸故也。寒熱者。寒為飲之本氣。飲氣上張故寒。寒起而格微陽于外。故寒而且熱也。背者。胸之府。胸滿而咳。故其氣徹于背而痛。腰為腎之府。腎中微陽。為飲寒所迫而外鼓。故腰疼也。目泣雖為肝液。飲寒上擗而不能攝。故自出也。寒氣上浮。而諸陽奔避。故振振自戰(zhàn)而劇也。十八條之苓桂術甘湯。并腎氣丸二方。其可緩乎。蓋苓桂術甘湯。所以去伏飲。而腎氣一丸。又所以補腎陽而不使飲之再伏耳。門人問曰。六條注云。此四飲之外。另是一癥。即此條之伏飲是也。夫自二條至六條。明似列言四飲之傳五臟者。何以知水在腎一條。獨為四飲之外者。一也。又六條但曰水在腎。并無伏飲字樣。此條言伏飲。并無在腎字樣。

何以知腎水即伏飲者。二也。且四飲傳變。各有灌注道路。自腸胃而遞及胸脅經絡。皆飲湯飲水。從口而入者也。即如夫子之言。腎水便是伏飲。而謂在四飲之外。倘為亦從口入。則安得謂之四飲之外。敢問此飲是從何道而入伏腎中者。三也。又痰飲傳變。其名則有懸飲、溢飲、支飲、留飲之不同。其癥則有胸中、心下、脅下、四肢之各別。伏飲之傳變。長沙并不詳論。而夫子以為急而尤烈。將終伏而為病、僅如本條者。即謂之急烈乎。抑別有所為變癥者乎。四也。請得而各聞其義。答曰。此問自不可少。夫水在心肺肝脾。俱是從四飲以后。

傳射入臟之重癥。獨水在腎家。是四飲以前之輕癥。即后文十八條之微飲也。以腎為水臟。腎陽一微。即召水而伏飲。故曰在四飲之外也。凡伏而不見者謂之伏。臟腑中不特心肺肝脾四臟。即上中二焦諸腑。俱不能容伏飲。非無飲也。以有飲則必明見外癥。而不得謂之伏故也。惟腎與膀胱。一臟一腑。有河海之象。飲伏其中。頗能隱藏得住。而少耽時日。故知水在腎。即所謂伏飲也。四飲皆從口入。伏飲亦何曾不從口入乎。但四飲之病。是因上中二焦。陽氣不能分運。故其水氣。漸積漸高。愈滿愈鼓之候。伏飲之病。上中無恙。惟腎氣衰冷。而腑化寒停。膀胱之絡通于臟。則水寒之氣。由腑絡而入伏腎中者也。痰飲之變。至溢飲、支飲。而其勢已劇。若再傳腎則死。蓋水源從海出。而其橫流。復淹沒于海。為大地失陷之象也。若夫伏飲之變。大概不越三癥。一則伏而未發(fā)。每遇羽水之運。寒水之氣。及壬癸月日。間發(fā)而如本條之癥。一則飲伏黃泉之下。而其寒氣每上干太虛。俾肺氣縮而不能運布。則水積腸間。而即為痰飲之癥。我故曰。是四飲以前之輕癥。及水源從海出者此也。一則伏飲上射。而脾肺之陽交困。以致不能傳送。而小便不行。飲從上突。日腫一日。皮肉青紫而死之癥。即六條所注怒潮直決。其癥急而尤烈者是矣。


十二條

夫病患飲水多。必暴喘滿。凡食少飲多。水停心下。甚者則悸。微者短氣。

此暴飲也。與前懸飲支飲之留飲不同。此暴飲之在上者。與前伏飲。并十八條之微飲又不同。凡兩段。前二句為一段。言病患胸膈熱而飲水多。則水不及滲而停于心下。于是水迫肺氣而喘。水浮胸分而滿。雖非四飲之已成者。而其為病亦暫與支飲同也。后四句為一段。言不必病患。凡屬胃虛而食少。膈熱而飲多者。俱能病此。悸及短氣。詳已見。其意以為雖屬暴飲。倘不主豬苓五苓等湯以止渴除飲。則漸成四飲等候矣。


十三條

脈雙弦者寒也。皆大下后里虛。脈偏弦者。飲也。

此及下文共三條??傃运娘嬛}。而本條當是言懸飲也。夫弦為陽虛氣削之診。飲以陽氣不能呵噓下滲所致。故飲脈必弦。但兩手雙弦。陽氣當虛于中。又另為中寒之脈。蓋因大下后里虛。而其氣中餒之故。不可誤認為飲脈。唯一手偏弦。則左見為左脅之懸飲。右見為右脅之懸飲也。然以十二篇積脈之例準之。則左右雙見。飲在中央。支飲之在胸膈心下者。其脈未嘗不雙弦也。第以其癥辨之耳。蓋飲癥則有喘渴短氣等候。而下后里虛者無此也。十條言留飲之脈曰沉。此條言懸飲之脈曰弦。則飲脈其沉弦兼見者乎。然愚嘗試之。大概飲之初病。其脈多弦。飲之久病。其脈多沉。長沙分別言之。豈無意耶。


十四條

肺飲不弦。但苦喘。短氣。

肺飲者。支飲之上浮胸膈。而肺已受傷者是。弦為氣削之脈。水飲屯胸膈。則其氣不得下展。而自聚于飲上。

故氣削之弦脈不見也。喘與短氣。詳已見。言飲脈弦。而肺飲獨不可以不弦自誤。但憑其外癥為合。與胃有宿食而脈見滑者同義。


十五條

支飲亦喘。不能臥。加短氣。其脈平也。

支飲者。就支飲之在心下而言。蓋謂同是支飲。卻有高下。高者逼肺。故為肺飲。下者在心下。與肺較遠。故以支飲概之。但胃脘聚飲。氣機便艱于下引。故亦喘。不能臥者。臥則胃脘橫。而注飲迫肺故也。短氣一癥。為肺飲之候。言飲支心下。其脈還弦。飲略高而見短氣一癥。則氣亦高而聚于肺。氣聚。故其脈平而不弦削也。


十六條

痰病者。當以溫藥和之。

此總言用藥之治例。病痰飲者。當合四飲而言。以諸飲俱由痰飲傳變。故以痰飲統(tǒng)之耳。夫飲之由來。大概起于腎及脾肺之臟陽衰冷。成于三焦之腑化虛寒。溫藥和之。則陽回氣化而飲自去矣。蓋指后文苓桂術甘、腎氣、及大小青龍等劑也。


十七條

心下有痰飲。胸脅支滿。目眩。苓桂術甘湯主之。


苓桂術甘湯方

茯苓(四兩)桂枝白術(各三兩)甘草(二兩)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小便則利。

此言諸飲。除溢飲之外。俱以苓桂術甘湯為主方。蓋痰飲是其總名。心下及胸支滿。為支飲之癥。脅下支滿。

為懸飲之癥。目眩者。飲高而水載木氣以浮也。以淡滲去飲之茯苓為君。佐辛甘之桂枝以行陽。甘溫之白術以培土。然后用甘浮平緩之甘草為使。所以高托諸藥。而令其徐徐下滲之意。此苓桂術甘。為諸飲之要劑也。


十八條

夫短氣。有微飲。當從小便去之。苓桂術甘湯主之。腎氣丸亦主之。

此承上文苓桂術甘湯。而補言腎中微有伏飲。以致上干肺氣者。亦主此湯也。蓋腎有微飲。則其氣上射于肺。而見短氣之候。故短氣者即知有微飲也。微飲即伏飲。以其在腎臟。故更當利其腑而從小便去也。苓桂術甘為利水之劑。故主之。腎氣丸亦主之者。蓋苓桂術甘。溫上以御下。而化機下被。故小便利。腎氣丸。溫下以蒸上。而化機亦下被。故小便亦利也。方論見虛勞。


十九條

病者脈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雖利。心下續(xù)堅滿。此為留飲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湯主之。


甘遂半夏湯方

甘遂(大者三枚)半夏(十二枚以水一升煮取半升去渣)芍藥(五枚)甘草(如指大一枚)上四味。以水二升。煮取半升。去滓。以蜜半升。和藥汁。煎取八合。頓服之。

病者。病痰飲者也。飲脈多弦。留飲之脈則沉。今其脈忽然不弦不沉而伏于骨。幾幾有不可見之象。夫伏脈為收束下趨之診。以胸脅心下之飲癥。忽焉收束下趨。豈非欲自利乎。反快。對利而言。利癥多因利而不快。

如膨悶、疲困及疼痛、沉墜等候。此則脾肺之陽。乘日辰之官旺而偶振。故水飲不安于上而下利。利則水去氣展。故反以利為快也。然雖利而方以不堅滿為快。其心下續(xù)又堅滿而仍不快者。以胃脘及腸間之內水一空。而脅下之懸飲。先從中滿而由絡脈以外滲者。今復因內空而還滲心下。(心下當胃脘之部。)故曰留飲欲去。因其去機而掃蕩之。其為功不較易乎。主甘遂半夏湯者。甘遂去水最速。主病之謂君。故以之名湯。又恐性急之品。下趨甚力。而留遺胸膈之飲。故以甘草、蜂蜜、之甘浮者。托之在上而留戀之。然后以辛燥之半夏。從上降抑。以酸斂之芍藥。從下直墜。而水飲安有不去者哉。不主苓桂術甘。而主此犀利者。恐和平之藥。少延時日。而脾肺之陽仍伏。則飲將欲去而終留。其機豈不以因循坐失耶。甘遂性急。甘草性緩。相反者、言其緩急之性也。俗解謂二藥自相攻擊。謬甚。


二十條

脈浮而細滑。傷飲。

此言十二條暴飲之脈也。蓋飲水多而其水停心下者。皆謂之傷飲。水停故脈滑。陽微不能運水。故脈細。暴停之水。陽氣未負。故脈浮也。則脈浮而細滑者。非傷飲而何。


二十一條

脈弦數(shù)。有寒飲。冬夏難治。

先因陽虛而停飲。故其脈弦。后則積飲化虛熱而復傷其陰。故其脈弦而且數(shù)也。冬夏難治者。蓋治飲之例。

惟宣發(fā)滲泄二義。冬則虛陽內伏。既非大小青龍宣發(fā)之所宜。且又有礙于弦脈之陽氣虛也。夏則虛陽外應。既非苓桂術甘溫燥之所宜。且亦有礙于數(shù)脈之陰液短也。謂之難治宜矣。此合溢飲、支飲而言脈癥與天時不順。其生死相半也。


二十二條

脈沉而弦者。懸飲內痛。病懸飲者。十棗湯主之。


十棗湯方

大戟芫花(熬)甘遂(各等分)上三味。搗篩。以水一升五合。先煮肥大棗十枚。取八合。去滓。內藥末。強人服一錢匕。羸人服半錢。平旦溫服之。不下者。明日更加半錢。得快利后。糜粥自養(yǎng)。

此言懸飲之脈癥治例也。脈弦為飲。又為痛。脈沉為留飲。故知為懸飲而脅下并缺盆內痛也。重言病懸飲者。又推開內痛而廣言之耳。蓋謂凡屬脅下有懸飲。無論內痛與否。俱以十棗湯為主治也。方論見傷寒注。


二十三條

病溢飲者。當發(fā)其汗。大青龍湯主之。小青龍湯亦主之。


大青龍湯方

麻黃(六兩去節(jié))桂枝(二兩去皮)杏仁(四十個去皮尖)甘草(二兩炙)生姜(三兩)大棗(十二枚)石膏(如雞子大碎)上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多者溫粉粉之。


小青龍湯方

麻黃(三兩去節(jié))甘草(三兩炙)桂枝(三兩去皮)芍藥(三兩)五味子(半升)干姜(三兩)半夏(半升)細辛(三兩)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此言溢飲之治例也。飲溢于經絡四肢。非從汗解不可。故主大青龍以宣發(fā)之。小青龍湯于宣發(fā)外。尤能滲泄。故亦主之。方論見傷寒。


二十四條

膈間支飲。其人喘滿。心下痞堅。面色黧黑。其脈沉緊。得之數(shù)十日。醫(yī)吐下之。不愈。木防己湯主之。虛者。即愈。實者。三日復發(fā)。復與不愈者。宜木防己湯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主之。


木防己湯方

木防己(三兩)石膏(雞子大十二枚)桂枝(二兩)人參(四兩)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湯方

木防己桂枝(各三兩)人參茯苓(各四兩)芒硝(三合)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內芒硝。再微煎。分溫再服。微利則愈。

此言支飲久留之脈癥治例也。夫飲癥自腸間下積。逐漸上滿。由胃而心下膈間。支撐鼓塞者。俱謂之支飲故合膈間、心下而歷言之也。沉。為留飲之脈。緊。即弦脈之急者。蓋自其兩旁之細削而言曰弦。自其兩頭之繃急而言曰緊。與寒邪之緊不同。辨詳腹?jié)M寒疝。虛實。就胃中之虛實而言。非指正氣也。猶云飲外無干結者為虛。飲外有干結者為實之義。長沙蓋謂膈間支飲。抬氣上浮而喘滿。心下支飲。聚水中實而痞堅。面則因水色外浮而黑。脈則從水性下墜而沉。且水飲鼓塞。則經脈繃急。而沉中帶緊。得之數(shù)十日。則飲久而所謂留飲者是矣。醫(yī)見喘滿痞堅。故吐下之。不知飲之為病。吐則膈氣愈虛。而水逆更甚。且由小腸而水歸膀胱者為正道。下則直奔大腸而中氣愈虛。水愈積矣。故不愈也。木防己。蔓生而中通。性寒而味辛苦。且其形色。又外白內黃者。夫蔓生中通。則走脈絡之內道。性寒則沉降。味辛則散??鄤t泄。外白內黃。又上泄肺。而下泄脾胃者可見矣。以之為主病之君。則支飲之在膈間心下。以及腸胃脈絡。豈有不盡下者哉。但飲久必化標熱。故以石膏之辛涼下行者佐之。然后以人參提氣。桂枝行陽。趁水飲之下落。而胸中之陽氣。得參桂助之。而下展有力。倘胃中但有水飲。而無干結之積聚。是謂胃邪未實。故水飲一去。別無余累而愈矣。然又有水飲雖滿。而曾經先結之宿垢自在者。是謂胃實。實者水去而結糞未下。則腸胃之氣。滯而難行。三日之水飲再聚。故復發(fā)。復與原湯而并不暫愈者。以水落水起。而干結者較脹。以為水飲之根據(jù)輔故也。仍主此湯者。始終以去飲為本治也。特去石膏者。飲新復而無化熱之標病也。加芒硝者。所以軟堅化硬而并去其宿垢也。更加茯苓者??置⑾跸聺欀?。其味咸寒聚飲。故以淡滲之品。補救其偏弊也。長沙診法之玄微。制方之妙義。直有鬼神所莫測者乎。客有難余者曰。本文言醫(yī)吐下之不愈。彼吐之不愈。宜矣。子言下之不愈。

以飲歸膀胱為正道。下則直趨大腸而中氣愈虛。水愈積之故。是醫(yī)下之而不愈者。長沙以滲法愈之則得矣。及按防己湯。并無滲水之藥。獨非從大腸而下者乎。何以虛者即愈也。即如去石膏加茯苓、芒硝一湯。其湯后曰微利則愈。是亦從大腸而利下者。何以實者又愈也。夫以醫(yī)下之而不愈者。長沙兩下之而皆愈。此不解者。一也。且本衣冠文物明曰醫(yī)已下之矣。長沙又下之矣。安得尚有胃實者。而俟加芒硝以軟堅化硬乎。此不解者。二也。答曰。我固知子之所疑者。其以余注為未是也。夫水歸膀胱為正道一語。是言去飲之常例。故治飲者。以利小水為正法。至若水勢大張。汪洋澎湃。與其從小便吹噓滲泄之。而耽延時日。其勢復不能減。

毋寧從大便掃除滌蕩之之為直捷痛快乎。且小腸以上之水可滲。小腸以下之水。則水低而失膀胱之部。

非下不可。故立甘遂、半夏、十棗、葶藶以及防己等湯。俱不得已之變方變治焉而已。我故曰。水歸膀胱為正道者。此也。至于下藥多寒。寒則中氣愈虛。而水愈積。故不愈。不觀防己二湯之重用人參桂枝乎。又何疑于仲景下之。則中氣不傷而皆愈也。若夫攻下之理。顯而易見。苦寒趨下。咸寒破結。醫(yī)雖以苦寒下之。而遺咸寒之性。故結者未下耳。此長沙獨用芒硝之精意也。語未及終??臀ㄎǘ?。


二十五條

心下有支飲。其人苦眩冒。澤瀉湯主之。


澤瀉湯方

澤瀉(五兩)白術(二兩)上二味。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分溫再服。

此言支飲在心下之病癥治例也。眩者。暈眩。冒者。蒸冒。皆虛氣上沖外鼓之候。心下支飲離膈不遠。而水飲漸迫。以致氣高氣郁。故苦眩冒也。澤瀉利水。而決之于溝渠。白術培土。而防之于堤岸。則水飲下注。而浮鼓之氣自平矣。故主之。


二十六條

支飲胸滿者。濃樸大黃湯主之。


濃樸大黃湯方

濃樸(一尺)大黃(六兩)枳實(四枚)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溫再服。

此條支飲。另有來路。與諸條之所謂支飲之由于痰飲者不同。故其治法。亦與溫藥和之之例自別也。蓋心肺間之膈氣虛者。不能鼓努傳送而便難。便難既久。則腸胃液短而干結。漸致胃實矣。液短。則借資于外水而飲積心下。胃實。則不能通過結硬而下滲小腸。與寒飲之上支心下者同。故亦謂之支飲也。然支飲雖同。

而其所以致飲者。因胃實胸滿之故。則攻胃實之大黃。開胸滿之枳樸。其可緩乎。此開壅水之地以治水之道也。


二十七條

支飲不得息。葶藶大棗瀉肺湯主之。

支飲不得息。見首條倚息下。主本湯者。瀉其水飲上射之氣也。方論見肺癰。


二十八條

嘔家本渴??收邽橛狻=穹床豢?。心下有支飲故也。小半夏湯主之。


小半夏湯方

半夏(一升)生姜(半斤)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溫再服。

胸寒致嘔。然嘔能提氣。嘔則陽起而善渴者常也。故渴為嘔家欲解之候。今雖嘔而反不渴。是嘔為寒飲上逆。而不渴為內飲拒水之故。豈非心下之胃脘。有支飲乎。半夏辛燥而降逆。生姜溫膈以祛寒。俾胸陽一展。

則飲去而嘔將自平矣。此亦暴飲之少留者也。


二十九條

腹?jié)M??谏喔稍?。此腸間有水氣。己椒藶黃丸主之。


己椒藶黃丸方

防己椒目葶藶(熬)大黃(各一兩)上四味。末之。蜜丸如梧子大。先食飲。服一丸。日三服。稍增??谥杏薪蛞骸?收呒用⑾醢雰?。(李氏曰。服一丸疑有誤)此言素盛今瘦。腸間痰飲之治例也。蓋瘦則液短。而其便必干。故積聚停滯而腹?jié)M。又瘦則液短。而外水必積。故飲熱而口舌干燥也。夫宿垢下瘀而腹?jié)M。積飲上燙而干燥。豈非腸間有水氣乎。主本方者。大黃苦寒逐瘀。用之治腹?jié)M者。實所以開行飲之道路也。然后以去水三將。同心合力。而共收犄角之全效矣。蓋水在腸間。防己蔓生中通。具大小腸之象。而利水性悍。以之治腸間之水。允為確當。但恐性悍之品。迫水妄行。以致上激旁滲。故又以辛溫納下之椒目。引之順流。苦寒利氣之葶藶。押為殿后。而水飲寧復有留遺者乎。先食而服。取其直下腸間。而不使飲食中隔也。日三服而逐漸稍增者。但徐試之。而以中病為度。不使峻藥過劑以傷正氣也。口中有津液者。飲去而真氣上通。得蒸被之化也??收咭韵?。非指服丸以后而言。猶云若腹?jié)M口舌干燥之外。更加渴者。于本方中加芒硝半兩。夫渴與干燥有辨。干燥是內飲拒水。而飲久化熱之氣。

上熏廉泉。故不渴而但覺干燥也??蕜t腸胃中已有結糞。而真陰短少。故求救于水而作渴。此正將作支飲溢飲之漸。故加軟堅破結之芒硝。佐大黃之逐瘀。即前二十四條木防己湯加芒硝之義也。


三十條

卒嘔吐。心下痞。膈間有水。眩悸者。半夏加茯苓湯主之。


半夏加茯苓湯方

半夏(一斤)生姜(半斤)茯苓(六兩)上三味、以水七升。煮取一升五合。分溫再服。

此支飲暴停之癥治。從卒嘔吐、心下痞二癥。診其有水也。卒然嘔吐者。膈寒而上涌也。心下痞者。膈虛而下逆也。夫嘔家必渴。而其所飲之水。又因膈氣虛寒而不能下運。則膈間之有水可必矣。眩者。暈眩。水抬氣浮之應。悸者。驚悸。水凌心火之應。與六條心下悸同。非虛悸也。姜、半溫膈降逆。故能成止嘔開痞之功。茯苓滲水去飲。故能收伏氣安神之效。與前二十八條相為發(fā)明。蓋嘔而不渴。是因先有寒飲而致嘔者。卒嘔而痞。

是因先見寒嘔而致水者。癥雖顛倒不同。而其能成支飲則一。故皆主此湯。而特為加減焉耳。


三十一條

假令瘦人。臍下有悸。吐涎沫而癲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五苓散方

茯苓(三分)豬苓(三分去皮)澤瀉(一兩一分)白術(三分)桂枝(二分去皮)上五味。為末。白飲服方寸匕。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

臍下悸。與上文之驚悸。及他處之虛悸。俱不同。殆指臍下之左右。如彈指跳動之狀。蓋因胸膈之氣上虛。而少腹之氣。將奔迫赴之。故其動機如此。與奔豚同候。癲。當作巔。巔眩。言巔頂上眩也。蓋謂瘦人陽常有余。陰常不足者。理也。陽有余。則臍下不應動悸。巔頂不應上眩矣。陰不足。則津液不應上泛而吐涎沫矣。今其人臍下有悸。則知其氣虛于胸膈。而有以招之上逆者。吐涎沫而巔眩。則知其邪實于腸間。而有以抬之上浮者。夫上虛而致臍下動悸。其不能運飲可知。下實而致涎上泛。且致巔眩。其已經積飲又可知。故曰此水也。

五苓散方意。詳傷寒本湯。以之主此條之癥。另有奧義。蓋去水固其本治。至去水以瀉膀胱。而少腹不得以有余者上乘胸膈。其治臍下之悸者。一也。水去而無飲氣上射。則涎沫下攝者。二也。水去而浮鼓之氣下伏。

則巔??沙摺H?。且苓術桂枝。又能填在天之清氣。以御臍下之上乘。四也。多服暖水以取汗。既恐腸間之水。溢于經絡。復恐浮鼓之氣。未得盡平。而以微汗散之者。五也。長沙之診法方意。入微入妙。大率如斯。


三十二條

咳家。其脈弦。為有水。十棗湯主之。

此言懸飲之未及逼肺。而但以飲氣上射而咳者。其脈癥治例如此也。弦脈為陽虛外削之診。陽虛外削。則不能運飲。故弦為水脈。久咳成家者而見此。則知其咳為懸飲在脅下。而水氣上射之應。故曰為有水。十棗湯治懸飲。已詳二十二條。并傷寒注。其主之也宜矣。


三十三條

夫有支飲家。咳煩。胸中痛者。不卒死。至一百日?;蛞粴q。宜十棗湯。

此言支飲日久。必從中脘而旁滲為懸飲。故其治同懸飲之例也。支飲從腸而積滿至胃。從胃而積滿至脘。

以致從脘外滲而至胸。支架撐鼓。故謂之支飲。支飲留久成家。其氣上射于肺。則咳。且水飲化熱。則煩。又胸中孫絡。灌滿脹滿者。多致飲高氣絕而卒死。若不卒死。延至百日。或一歲。是其中路之支飲旁滲。于脅下而為懸飲。故支飲之勢中衰、而不死也。因其機而治從懸飲之例。則主十棗湯為的對矣。


三十四條

久咳數(shù)歲。其脈弱者可治。實大數(shù)者死。其脈虛者。必苦冒。其人本有支飲在胸中故也。治屬飲家。

咳者百脈振動。故勞咳、熱咳、寒咳等癥。久則多死。必無至數(shù)歲者。惟寒飲之氣上射。因而致咳者有之。蓋胸中之陽氣有起伏。而火土之月日有平持故也。脈。指右寸而言。脈弱者。是肺與胸中之陽氣雖微。而飲尚不高。故其氣猶得寬展。如囊中貯物少。而有軟和之象。其主苓桂術甘等劑。去飲填胸。猶為易易。故曰可治。

若夫脈體內堅而實。脈形外鼓而大。脈至迫促而數(shù)。三者見一即死。況全見乎。蓋水飲上抬。氣界逼窄。自塞臟中陰精之奧府。則實。窮走氣宇既盡之極邊。則大。地界匾短。氣機之往來俱促。則數(shù)。譬之趙宋。北兵勢大。

畏避臨安。聚臣民于彈丸。播宗社于南鄙。地促費繁。民貧賦重。此國脈實大而數(shù)之象。彼張、韓、劉、岳諸公。其醫(yī)國者。未嘗非盧扁之妙手。然亦不過茍延數(shù)主。終歸不振。而自亡于海。即長沙所謂死不治之義也。脈虛以下。承上文而詳言脈弱之可治者。蓋自其鼓微而言曰弱。自其中空而言曰虛。以弱脈多虛故也。冒見二十五條注。復言其脈癥者。見水飲自有確據(jù)。而不必眩惑之意。曰治屬飲家。以懸飲支飲。各有治例。且見不必治咳。飲去而咳將自愈矣。


三十五條

咳逆。倚息。不得臥。小青龍湯主之。小青龍湯下已。多唾口燥。寸脈沉。尺脈微。手足厥逆。氣從小腹上沖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熱如醉狀。因復下流陰股。小便難。時復冒者。與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治其沖氣。沖氣即低。而反更咳。胸滿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湯去桂。加干姜細辛以治其咳滿。咳滿即止而更復渴。沖氣復發(fā)者。以細辛干姜為熱藥故也。服之當遂渴。而渴反止者。為支飲也。支飲者。法當冒。冒者必嘔。嘔者復內半夏以去其水。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湯。去甘草。去桂。加細辛干姜半夏湯主之。水去嘔止。其人形腫者。加杏仁主之。其癥應內麻黃。以其人遂痹。故不內之。若逆而內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虛。麻黃發(fā)其陽故也。若面熱如醉。此為胃熱。上沖。熏其面。加大黃以利之。


小青龍湯方

麻黃(三兩去節(jié))白芍(三兩)五味子(半升)干姜(三兩一本作二兩)甘草(三兩炙一本作二兩)桂枝(三兩去皮)半夏(半升一本作三兩)細辛(三兩)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若微利者。去麻黃加芫花如雞子大。熬令赤色。若渴者。去半夏加栝蔞根三兩。若噎者。去麻黃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jié)M。

去麻黃加茯苓四兩。若喘者。去麻黃加杏仁半升。去皮尖。


桂苓五味甘草湯方

桂枝(四兩去皮)茯苓(四兩)五味子(半升)甘草(一兩炙)上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


桂苓五味甘草湯去桂加干姜細辛方

茯苓(四兩)五味子(半升)甘草干姜細辛(各三兩)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服。


桂苓五味甘草湯去甘草去桂加干姜細辛半夏方

茯苓(四兩)五味子(半升)干姜細辛(各三兩)半夏(半升)上五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服。


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湯加杏仁方

茯苓(四兩)甘草(三兩)五味子(半升)干姜(三兩)細辛(三兩)半夏(半升)杏仁(半升去皮尖)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服。


苓甘五味姜辛半杏湯加大黃方

茯苓(四兩)甘草(三兩)五味子(半升)干姜(三兩)細辛(三兩)半夏(半升)杏仁(半升)大黃(三兩)上八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半升。日三服。

咳逆倚息不得臥。詳已見。此癥為飲支胸膈。氣滿肺管之候。小青龍為發(fā)汗利水。兩解水飲之劑。故主之。方論見傷寒論本湯下。下已猶言小青龍下后。而咳逆諸癥俱已之謂。蓋微發(fā)其汗。則飲從汗去。而肺氣上平。

復下利其水。則飲從溺去。而胸陽下展。故其癥俱已也。多唾至時復冒。凡十二句。又言支飲之咳逆等候雖已。而其錯雜之變癥。所不能免。屈指計之。大概不越乎四者。各因其變而分治之。斯皆已而全愈矣。夫小青龍半為發(fā)汗之劑。汗去而膈氣上空。則在下之氣上湊。而發(fā)為沖氣者。一也。故氣從小腹上沖胸咽。且唾隨沖氣而上泛。以致多唾者是其候也。又痰飲之人。陽氣自虛。今虛陽分馳于發(fā)汗利水。而其氣益虛。則腎中陰翳。乘肺而咳。乘胸而滿。因變?yōu)榭葷M者。二也。故寸沉尺微。因陽氣不貫于四末。而手足厥逆或痹者。是其候也。或病飲之時。胃中素有積滯。及從汗以去飲。汗乃心液。汗出而上空。則胃中熱實之氣上熏者。三也。故口燥、面翕熱、如醉狀者。是其候也。又飲之大勢雖去。而其余波未凈。因上焦汗空。而不能運布。多致漸積而復成支飲者。四也。故余飲下流陰股。小便難而復冒者。是其候也。仲景于小青龍后。錯綜敘其脈癥。而針線一毫不亂。讀金匱者。于此十二句中之錯綜處。理會清楚。則后文方治。絲絲入扣矣。四者單見。則單治之。如其兼見。當先治沖氣。以沖氣為上虛下實之候。久則復能聚飲故也。主桂苓五味甘草湯者。以辛甘生陽之桂枝。填上焦之空。而以甘浮之甘草。佐而托之。則其性益浮。然后以酸斂下攝之五味。抑其沖氣。而佐以淡滲之茯苓下泄之。其沖氣之即低也宜矣。沖氣下伏。則激其虛寒之氣于上。寒氣為肺性喜溫之所忌。故咳。

虛寒之氣。非胸中陽位之所宜。故滿也。于本方去桂。加姜辛而益以甘草兩倍。其方意另一世界。蓋沖氣系下焦之本氣。因膈虛而招之上沖者。其意在填高以御下。故用甘浮之桂甘為主。而后下壓以泄之耳。若咳滿所乘者。為虛寒不足之氣。其病在下。而其意因在溫下以化上。故以五味之下滲下斂者為主。而以辛溫之干姜、細辛。趁勢送至下焦。附以甘草者。欲其領辛溫之氣。從下而中浮。而使咳滿之虛寒上化也??葷M即止四句。為變癥中之變。以仍主苓桂五味甘草湯。加歸麥等味治之。則渴復止。沖氣復低。而自愈故也。若服此而當渴不渴?;蛳瓤识幏粗拐?。是熱藥蒸于下。而浮其飲氣于上之理。故知其復有支飲也。支飲者。

必冒且嘔。以支飲于下。而氣高于上故也。半夏去飲降逆。為飲家冒而且嘔之圣藥。故重加之。去桂及甘草者。欲其專于下行。而不使留戀胸膈之意。至干姜細辛之用于本方者。較之前方。又是一番生面。蓋前方是借甘草之中浮。而上溫咳滿。本方又借淡滲降斂之品。下溫去飲之陽氣故也。仲景之方藥。其游刃之妙。直有才認梨花卻是雪之幻耶。水去嘔止。而形腫者。虛氣薄于分肉而未行之候。杏仁利肺。故加之。痹。兼脈之沉微。并手足厥逆而言。其癥應內麻黃者。以杏仁利肺。麻黃泄氣。肺利氣泄。則虛氣之薄于分肉者自散。故二者為消腫之要藥。今其人脈沉微而手足痹。況曾經厥逆乎。故單加杏仁。而不內麻黃者此也。若逆其法而內之。則陽氣益虛。故厥。蓋陽附于陰。氣根于血。陰血既虛。不任麻黃之泄其陽氣也。面熱如醉。兼口燥而言。此為胃熱上沖。加大黃以利之。烏容已哉。此條似當日之醫(yī)案。更為引而伸之。而即存以為法者也。


三十六條

先渴后嘔。為水停心下。此屬飲家。小半夏茯苓湯主之。

先渴、則所飲既多。后嘔、則逆而不運。故知為水停心下。曰此屬飲家。言不必治嘔。飲去而嘔將自止矣。半夏去飲。而且能降逆。以止嘔。加茯苓以滲之。舍此其誰任乎。

消渴小便不利淋病脈證治第十三

一條

厥陰之為病消渴。氣上沖心。心中疼熱。饑而不欲食。食即吐蛔。下之利不止。(傷寒作氣上撞心)消渴之癥。其因皆起于胸膈間。在天之陽氣既虛。而其陽精又竭之所致也。陽氣上虛。則下焦之虛火。因其空而炎于上。陽精上竭。又不能供兩火之燔炙。而不得不資外水以自救。故渴。然邪火在胸膈。其位最高。胃脘雖從此下經。而其受水處。卻較低于邪火。火上水下。未濟之象。下水不能制上火。而上火反具吹噓鼓逼之勢。則所飲者。一直下趨而行為小便矣。以消易而愈渴。故曰消渴也。李氏舊注。引內經心移熱于肺。為膈消。雖非仲景之所謂消渴。而與本篇之旨略同者。蓋心肺上熱則一。而與條中之癥。發(fā)源于下焦者。為大殊也。其又引經文二陽結。謂之消。又癉成為消中二語。雖合仲景之旨。然是三四兩條。中焦熱實上炎之消渴。

而不可以概下焦之癥也。讀金匱者。茍不從論文方意。會其全神。而徒為零注死解??v博引經義。無有是處也。本篇論渴癥者八條。一條言下焦之虛火上沖。而為消渴之正病。二條即言其脈。并其病因。實由上焦陽氣既虛。陽精又竭之故。三四兩條。言消渴又有因于中焦堅數(shù)。而為消渴之變癥者。即經所謂二陽結。及中消者是也。五條言正病消渴之治例。六七八三條。言渴而不消之輕病。與水飲二門相通之癥治。特渴家之緒余耳。此條之文。見傷寒厥陰。與此大別。蓋在傷寒。重厥陰二字。以厥陰得傳經之熱邪。其為病如此。是諸癥平列。而無偏重處。且肝中化熱解。而諸癥亦罷。又為暫病也。因其人之上焦。原無虛勞之虧空。以厥陰之化熱。下實而上撞耳?;療嵋唤?。而上焦即有以御之也。若此條。則專重在消渴二字。以消渴之人。先從腎精下竭。不能滋養(yǎng)肝木。而木中之血液亦短。木氣以無陰而不戀本臟。于是悉索而根據(jù)輔于其所生之心部。

譬之失所者。父母之鄉(xiāng)。無棲止之樂。而外就其女家之義也。且心中真情。既無木液之供應。而自干自空久矣。況腎水下虛?;鹩忠詿o畏而上熾乎。夫上焦在虛而欲吸之時。下焦具窮而急投之勢。肝氣入心。木得火而風生?;鸬媚径嫫稹D净鸷匣饔谛仉?。將逼中下二焦之津液于不盡不止。是入傷寒者。為論厥陰之病機。而入本篇者。為論消渴之始末。故曰與此大別也。氣上沖胸四句。雖言消渴者。其自下而上。一路之兼癥如此。然亦為厥陰之所必然連及者。故其義與傷寒同。下之利不止。則與傷寒亦有辨矣。蓋傷寒所言下之利不止者。下藥陰寒。木性縮支柯之逆氣。而下墜根株。是木從陰濕處以行根之理也。消渴所言下之利不止者。大腸一空?;饎輮Z前陰之飛瀑。而后奔谷道。是火從空隙處以垂焰之理故也。


二條

寸口脈浮而遲。浮即為虛。遲即為勞。虛則衛(wèi)氣不足。勞則營氣竭。

承上文而言消渴之熱。現(xiàn)下上焦。而謂由于下焦厥陰之氣上沖者何也。蓋寸口者。內為心肺之應。心統(tǒng)血而肺主氣。氣血兩充于胸膈。則陽氣陽精互相根抱。故其脈體之高下得中。脈至之往來連貫者此也。今寸口之脈浮。則是陰不足以抱陽。而使微陽。自浮之應。故浮即知為心肺之陽液虛也。浮而且遲。則是陽不勝于健用。而致動機疲困之應。故遲即知為心肺之陽氣勞也。夫以心肺中之陽液陽氣。兩皆虧空。則厥陰之燥氣。安得不上沖。而成干柴著灶之象乎。故曰厥陰之為病消渴者。此也。下文二句。又仲景自注上文之義。

蓋謂陰陽虛勞于胸膈。而即見浮遲之脈者。以胸膈之陰陽。為榮衛(wèi)之宗主。榮行脈中。衛(wèi)行脈外。是榮衛(wèi)又所以載脈者也。夫陰陽相生。氣血互用。陰血內虛。則脈外之衛(wèi)氣不足。衛(wèi)氣失固密之令。故脈浮。陽氣外勞。

則脈中之營血耗竭。營血失生陽之氣。故脈遲。是脈根于營衛(wèi)。而營衛(wèi)之氣大會于胸中。此所以因寸口之浮遲。而知營衛(wèi)之衰竭。并內知其心肺之虛勞耳。


三條

趺陽脈浮而數(shù)。浮即為氣。數(shù)即消谷而大堅。氣盛則溲數(shù)。溲數(shù)則堅。堅數(shù)相搏。即為消渴。

此言上焦雖無虛勞之虧空。若陽明之火太盛。亦能浮其熱于胸膈。而成上中二焦消渴之變癥也。趺陽即陽明。詳別見。蓋指右關而言。注作足面之動脈。誤。脈浮當兼實脈在內。且非浮出皮面。是從浮于關之上。將逼寸口而言。以浮出皮面。系陽明表熱之脈。惟浮于上沖。始為膈熱消渴之診故也。數(shù)為熱脈。又脈之來屬陽。而其去之夾空屬陰。數(shù)則至速而空窄。陽實陰虛之應也。夫陽明之脈。帶實而上浮。是陽明之氣自實。而且有浮其氣于膈上之勢。故曰浮即為氣也。數(shù)為熱。熱在陽明。故消谷。數(shù)為陰虛。陽明陰虛。故不能自潤而大堅也。氣盛。指氣浮而盛于胸膈之謂。胸膈氣盛。則呵噓之火勢既大。而水易下趨。故溲數(shù)也。溲數(shù)。則水惟一過而不能留潤。故干結而即堅。于是堅則愈數(shù)。而因數(shù)愈堅。則堅數(shù)如相搏之狀。堅方欲以渴勝數(shù)。而數(shù)卻以消勝堅。此消渴循環(huán)不已之道也。不出方治者。因上條有下之利不止之戒。則此條之不言戒者。其以下為正治者可見矣。但于大承中。令芒硝長出大黃之外為合。否則??执簏S直性下趨之力多。而芒硝軟堅破結之功少。但下其未堅者。旁流而下。而使堅者獨留。則渴甚而死矣。此條當重看浮字。以浮則氣浮于上。而成熱高之消渴。方與下條之但數(shù)而為中消者有別也。


四條

趺陽脈數(shù)。胃中有熱。即消谷引食。大便必堅。小便即數(shù)。

承上文而言趺陽之脈??v不浮而但數(shù)者。雖無膈熱下噓之勢。而胃中有熱。即消谷引食。其大便堅而小便數(shù)者。此熱在中焦。亦能逼下焦之水。而為消渴。又變癥中之變也。蓋小腸、膀胱。俱在胃下。胃中有熱。則上吸胸膈之津液以自救。故渴又下逼小腸之水飲于膀胱。故消。然而機勢相成??手畽C動于上。而其勢成于消。

消之機動于下。而其勢又成于渴。故愈渴愈消。愈消愈渴矣。但言大便堅而小便數(shù)。即上條堅數(shù)相搏。即為消渴之互詞也。


五條

男子消渴。小便反多。以飲一斗。小便一斗。腎氣丸主之。

此言首條厥陰消渴之治例也。首二句是水飲與消渴之辨。三四兩句。是消渴與消渴之辨。其意以為渴癥頗多。不可但因一渴。而即認為消也。比如渴而小便少者。則漸積漸高。而為飲為水。另詳本病。若消渴者。則渴而小便反多者為是。以其與水飲門之小便少者相反。故曰反多也。又消癥既有厥陰上沖。趺陽浮數(shù)之異。若以趺陽熱實之候。而誤投厥陰上焚之劑。不又蹈實實之戒。而令消渴更甚乎。夫厥陰之候。除脈癥外。

亦仍以小便為診法。蓋趺陽熱實。水從燥土下經??v使急流飛渡。終有滲泄。況從燔炙煎煉中而出乎。故其所溲者。必不能如其所飲之數(shù)。若夫厥陰居至陰之下。陽火自微。即其精血下竭。而燥氣上浮。亦無熱相。惟上入心鄉(xiāng)。斯干柴入火。而幻生煙焰者。且火高飲下。既無傷耗。過此。則寒溪直瀉。復何火干土克。而謂所飲者或減一二耶。此飲一溲一。即知非趺陽諸癥。而為厥陰上沖之消渴無疑矣。腎氣丸。補下焦之精血。以補其氣源。因而上引之。以蒸填心肺之空。詳虛勞本方下。消渴。為肝腎之陰既竭。因下干上空。以致木氣沖之而焰發(fā)者。則補精血以補氣源。而蒸填上空之腎氣丸。為的對矣。蓋就上焦而論。心肺得腎氣之沖和。而真陽漸復。譬之主人返舊里。而占房者必當見還。就下焦而論。肝腎得腎氣之滋息。而真陰自生。譬之故土遇豐年。而流亡者爭歸復業(yè)。此真陰下滋木邪正性。真陽上治龍火消沉之本義也。至若厥陰消渴。上焦責在無陰。而孤陽以邪熱不交。故渴。下焦責在無陽。而群陰以虛寒失守。故消。重用地黃山萸。一直下補精血之性。將辛熱之桂附包藏下納。然后從肝腎中徐徐炊動。不特下焦?jié)u溫。而以關鎖者治消。并且上部津升。而又以熏蒸者治渴矣。加燥土之薯蕷者。因上渴下消。互相注吸。故以培土者。中緩其流行之勢。而使津液之機得上升也。加滲濕之茯苓、澤瀉者。中土既有堤防??稚狭骶徲谧⑹芏惋嫴蝗?。則真陰將阻于濕滯而不布也。然后以升陽走液之丹皮。雙引肝腎之精神于膈上。則春晴滿空。電光消滅。太清凝露。萎葉生鮮。復何消渴之不愈哉。讀仲景諸方。其神奇變幻。頃刻萬狀。直如蓬萊閣上??幢M蜃樓。終若不能窮其微妙也。

別以男子者。因婦人為陰柔之體。陽氣嘗虧。以其月有所瀉也。故不輕易病消渴。凡病消渴。即屬枯癥。其小便必少。大便必瀉。多為死候故也。


六條

脈浮。小便不利。微熱。消渴者。宜利小便。發(fā)汗。五苓散主之。

浮脈為氣機上沖外鼓之應。今以其癥之小便不利。及微熱消渴者合診之。則消渴為入水既多。而小便不利。為出水又少。是知微熱。因熱水內積。不得下通。而襯托經表之所致。故并令脈浮也。利小便。以下通其水。

發(fā)汗。以旁散其熱。誰曰不宜。然非五苓。無雙解之效。故主之。方意詳傷寒本方。


七條

渴欲飲水。水入則吐者。名曰水逆。五苓散主之。

此飲熱胃寒之癥也。蓋飲久化熱而燙胸。故胸病熱而渴。欲飲水、飲冷傷陽而逆胃。故胃惡寒。而水入則吐也。舊水逆停而不下行。新水逆出而不中納。故曰水逆。五苓為辛甘滲泄之劑。故主之。以辛甘則使胃陽溫復。滲泄則使水性順趨。而藥后所云多服暖水者。亦有見耶。


八條

渴欲飲水不止者。文蛤散主之。


文蛤散方

文蛤(五兩)上一味。杵為散。以沸湯和服方寸匕。

此腎水上泛而為熱飲。飲熱燙胸。故渴飲不止也。文蛤。象腎而性沉。且能攝水下行。故主之。蓋象腎則走少陰。性沉而攝水下行。則熱飲去而渴將自止矣。俗解謂味咸走腎。誤。以其但杵為散。而不曰火。其味安得咸耶。文蛤、蚌屬。亦名花蛤。出東海及萊州海中。背上有斑紋。故名。大者三寸。小者五六分。坊家以五倍子混代之。非。


九條

淋之為病。小便如粟狀。小腹弦急。痛引臍中。

淋者。小便不利。而其所出者?;虬谆虺?。或膏或沙石之總名也。按其病因。大概不越三者。一則上焦以神勞氣虛。不能分運水氣。中焦脾土氣寒。又不能制水下化。故小便停滯。滯久則膀胱內生虛假之熱。且宗氣不能提挈神髓。而陰氣下陷膀胱。于是陰氣得虛假之熱郁。而成濁涕之狀者。此所謂膏淋也。一則三焦亢熱。

而真陽氣化之機自疲。不管傳送。而膀胱癃閉。故小便不利。且陰陽之液。兩傷于邪火。則引水自救。故渴。以渴飲之水。而久煎癃閉之膀胱。此煎水成堿。煮海成鹽之象。而成砂石淋者是也。一則淫火愛慕于心君。飛傳于腎腑。而外流于陽道陰庭。又無所事。而陽火不能下泄。則橫貫帶脈。而沉墜腰痛。絡脈脹而化機自塞。

故小便不利。邪火結而陰精下淫。故濁淋黃綠也。本條言神勞氣虛。而中土不能下溫其化機之淋。二條統(tǒng)言治淋之戒。三條即言虛淋之治例。四條言淫火停閣之淋。故其方藥俱主咸潤之品。以咸走腎。而尤能瀉心火也。五六兩條。言熱淋之治例耳。仲景之意。以渴而小便過利者為消渴??识”悴焕邽榱?。故次淋于消渴之后焉。淋之為病句。直貫后文諸條。小便如粟。言小便中之濁垢。顆粒而色黃白。如小米之狀。膏淋之初癥也。俗解謂即砂石淋。非。蓋膏淋之初癥。形如粟米而軟。病深。則漸大而成條。即為膏淋矣。砂石淋。

其初便時。儼如水中化堿之象。便久澄下。則堅如砂石之狀故也。上中二焦之陽氣虛寒。不能照臨化被。而失柔則養(yǎng)筋之妙。故小腹凝斂而弦急。臍中切責而引痛也。


十條

淋家不可發(fā)汗。發(fā)汗必便血。

淋家。兼前三癥而言。便血。指小便尿血也。蓋虛寒之淋。陽氣既微。發(fā)汗以泄其氣。氣不應用。而動其血者勢也。血動而未及為汗。則隨淋而下便矣。陽熱之淋。營陰傷于亢熱。汗以陰津為材料。陰不足以作汗。強責之而動其血。故汗余之血。其見于小便者。亦與前癥同也。淫火停閣之淋。陰精已在燔炙之候。夫發(fā)表不遠熱。

復用發(fā)汗之陽藥以濟之。則陰血不勝其殘暴。故血亦動而下見于便矣。此總言治淋之禁也。


十一條

小便不利者。有水氣。其人苦渴。栝蔞瞿麥丸主之。


栝蔞瞿麥丸方

栝蔞根(二兩)瞿麥(一兩)茯苓薯蕷(各三兩)附子(一枚炮)上五味。末之。煉蜜丸梧子大。飲服三丸。日三服。不知。增至七八丸。以小便利。腹中溫為知。

此補言首條虛淋之癥。而詳其治例也。蓋謂小便如粟。小腹弦急。痛引臍中之淋。其初癥小便不利。久則水積而有水氣。水久化熱。熱水上燙胸膈。故其人苦渴。主本丸者。以生津之栝蔞根止渴。以瀉血分之瞿麥。瀉氣分之茯苓去水氣。以燥土之薯蕷。溫土之附子。制水以利小便。似乎單治本條諸癥。不知三焦之妙。其先天之溫胃暖胸者。以腎陽為釜底之炊。其后天之上蒸下被者。以胃陽為分照之耀。夫此淋既為上虛中寒所致。故用辛咸走腎之附子。納其熱于下焦。所以扶腎陽。而為溫胃暖胸之地。即治小腹之弦急者。實在其中矣。用甘溫走胃之薯蕷。提其熱于中焦。所以溫胃陽。而為上蒸下被之地。即治臍中之痛引者。實在其中矣。夫腎陽復。而先天之氣從夾脊而上熏。胃陽復。而后天之氣由脾肺而上貯。則上焦之神氣自充。而提挈有力分布有神。亦何虛淋之不愈哉。況以薯茯之滲泄者。去水以利小便。栝蔞之生津者。止渴以杜積水乎。

小丸吞服。欲其化于下焦。從下溫中。又從中溫上也。三丸漸增??痔摵?。不勝暴溫。而益膀胱之假熱也。曰小便利。腹中溫為知。其用意于中下二焦者可見矣。


十二條

小便不利。蒲灰散主之?;佐~散。茯苓戎鹽湯并主之。


蒲灰散方

蒲灰(七分)滑石(三分)上二味。杵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


滑石白魚散方

滑石(二分)白魚(二分)亂發(fā)(二分燒)上三味。杵為散。飲服半錢匕。日三服。


茯苓戎鹽湯方

茯苓(半斤)戎鹽(彈丸大一枚)白術(二兩)上三味。以水六升。煎取三升。分溫三服。

此淫火停閣。濁淋之治例也。言病淋而小便不利。又有一種欲火流于兩腎。不得有其事以下泄。因而腎絡以火氣貫之。而腫重閉塞者。夫膀胱為腎之腑。腎移熱于其中。故小便不利。腎精內動而不得下泄。又傳其精氣于膀胱。而漸化為白淫以下注。故淋濁也。然則此火不散。而零星腐化。經年累月。其濁終不可止。蒲草行根水中。具發(fā)生之性以泄水氣。則為直至腎家而瀉其火者也。又因此火。來自少陰心主。燒以為灰。色黑味咸。黑入腎臟。咸則所以瀉心火之留寄腎中也。配以甘寒分利之滑石。則直從水道而下散矣。故主之。若此癥經久失治。其陰精陰血。一則傷于邪火之內燔。再則耗于淋濁之下泄。則潤槁逐瘀。為不可少。故又主滑石白魚散焉?;屎詾a邪火。分利以通小便。白魚扁窄而長尾。故其激水之捷。為魚中之最。以之入散。欲其引滑石之速于走腎。而并用其分水之力以利小便也。發(fā)為血之余。既取其有潤槁之功。亂發(fā)為敗血之余。復取其有逐瘀之性。燒灰則其味苦咸。所以敗心火之下流腎部者。與蒲灰同義也。至若淋濁而小便不利。以致積飲聚水。而水飲之害。較之淋癥為尤急。故以淡滲之茯苓為主。燥土之白術為佐。先利其小便以去水。加咸以潤下。而并能泄心火之戎鹽以治淋。則淋與小便不利。同愈矣。況腎為臟。臟無瀉法。利水以瀉其腑者瀉臟。則茯術亦未始非治淋之藥也。曰并主之者。蓋言總為濁淋之主方。而其所以應用者。又自各有區(qū)別也。


十三條

渴欲飲水??诟缮嘣镎摺0谆⒓尤藚髦?。(方別見)此條當冠淋之為病。小便不利二句。否則。不當入本門淋癥之末矣。蓋胸中熱極。充塞中下。氣機不行。故小便不利。又胸中熱極。呵噓真陰逼迫下注。故淋也。白虎湯為金風蕩熱之劑。加人參為金液潤枯之藥。已詳傷寒本湯注。主此而膈中熱解。則真氣得以展舒。而小便自利。又膈中熱解。則真陰得以上滋。而渴淋俱除也。此因熱而小便不利。因小便不利。則愈熱而病淋者。故解熱之外。而淋與小便不利??刹回煻杂印?/span>


十四條

脈浮發(fā)熱??视嬎?。小便不利者。豬苓湯主之。


豬苓湯方

豬苓(去皮)茯苓澤瀉滑石阿膠(各一兩)上五味。以水四升。先煮四味。取二升去滓。內下阿膠烊盡。溫服七合。

此條當冠淋之為病一句。與上條同。夫脈浮發(fā)熱。似屬表癥??视嬎?。似屬里癥。因其淋而小便不利。則知渴飲為積水內熱。因而燙膈所致。而浮熱為熱水內蒸。因而外鼓所致也。主本湯者。重用豬茯澤瀉。以利小便為主。隨便加鎮(zhèn)重甘寒之滑石。以降斂浮熱。加滋陰補血之阿膠。以上止渴飲也。是此條又因小便不利。

故致上渴外熱而下淋者。此利小便之外。兼止熱渴。而淋癥可不責而自愈矣。二條俱言熱淋之治例也。

水氣病脈證治第十四

一條

師曰。病有風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黃汗。風水。其脈自浮。外證骨節(jié)疼痛。惡風。皮水。

其脈亦浮。外癥腫。按之沒指。不惡風。其腹如鼓。不渴。當發(fā)其汗。正水。其脈沉遲。外癥自喘。石水。其脈自沉。外癥腹?jié)M。不喘。

黃汗。其脈沉遲。身發(fā)熱。胸滿。四肢頭面腫。久不愈。必致癰膿。

本篇之水。與二篇之濕。及前十二篇之飲。似屬一因。而必列為三門者。固自有所區(qū)別也。蓋自其無水飲之形。而但有其氣者。曰濕。及聚濕成形。則曰飲、曰水矣。但濕、從汗氣郁于毛竅所致。則濕當僅在玄府矣。不知汗由胃腑之精悍所化。其潮熱之氣。自其既離臟腑。未出皮外者。俱能隨地致濕。此汗劑之后。必用五苓、豬苓等湯。以泄汗梢。而濕門之仍主葛根湯者。此也。是濕為已成之津液。卻化為汗而不得出。又不能復為津液之癥也。若夫水飲二物。似屬無辨矣。殊不知仲景之意。以為飲湯、飲水。滯于腸間。不能下注。因而上浮旁鼓。凡曰痰、曰支、曰懸、曰溢、等癥。是所飲者未曾變相而即為病。故曰飲。至水之所病。已由胃而小腸。及膀胱矣。但因小便不利。膀胱為太陽之腑。太陽主經表皮膚。故其水氣。由太陽之腑。而上浮外鼓。以及太陽之部者也。是水癥。雖亦由于飲。至此而已變?yōu)樗唷9试凰?。然飲癥中。惟伏飲與水頗同。故論飲者。亦間曰肺水云云者。此耳。風水者。三時之風邪??陀谛l(wèi)分。而衛(wèi)氣自強。衛(wèi)強則下陰之水氣。上就而貼之之癥也。皮水者。經脈虛于外。小便難于下。在下之水邪既實。而見吸于外絡之虛受。故水走皮膚矣。正水者。水在正路。

如腸中胃中是也。石水。言其沉墜似之也。黃汗者。后文三十條。言汗出浴水中。水入汗孔。且水寒激之。令衛(wèi)氣沉伏。衛(wèi)無包裹之權。故濕熱之氣外溢。而為色黃之汗也。五癥。俱為水因。且癥頗相似。故連及之耳。太陽受風。衛(wèi)氣懸強。膀胱之水。不由下注。而上蒸經絡。故其脈自浮。風水交搏。漸致陰氣不通。而陽氣鼓塞。故骨節(jié)疼痛。惡風者。風與風相入。衛(wèi)氣既經受邪。而外風直侵毛竅故也。皮水。由膀胱而上蒸。與風水同義。特外無風邪一癥耳。故其脈亦浮。。足外骨也。腫者。水在下焦而外泛之應。按之沒指。水至外薄于皮者。

其下為尤甚也。無風因。故不惡風。其腹如鼓、水至外薄于皮者。其里為尤甚也。不渴者。既無陽邪化熱之風因。且有腹中之水內拒耳。當發(fā)其汗??偝酗L水、皮水、而言。以水在衛(wèi)分及皮部中。俱以開玄府為便道也。從膀胱而墊小腸及胃者。為正水。是虛寒而不能氣化之候也。夫沉。為水脈。遲。為寒診。脈之見沉遲也。宜矣。水寒之氣上射。故喘也。石水之脈單沉。是有水而不寒之應。有水。故腹?jié)M。不寒。故不喘也。但經言肝腎并沉為石水。則石水之腹?jié)M。當在腸外肝腎之部。始與正水有別耳。黃汗為水入汗孔。水入。故脈沉。水寒激伏其衛(wèi)氣。故沉而且遲矣。汗郁則身發(fā)熱。水寒遏其汗氣。而倒灌于胸分。則胸滿矣。四肢。為陽氣之充。頭面。為陽氣之會。水與汗兩郁之。故腫也。郁久不散。氣敗則癰。氣敗以致血敗。則膿矣。


二條

脈浮而洪。浮、則為風。洪、則為氣。風氣相搏。風強則為隱疹。身體為癢。癢為泄風。久為痂癩。氣強、則為水。難以俯仰。風氣相擊。身體洪腫。汗出乃愈。惡風則虛。此為風水。不惡風者。小便通利。上焦有寒。其口多涎。此為黃汗。

脈、當就全部而言。以后條各部。俱有所指。故知獨言脈者。為統(tǒng)論諸部也。風為陽邪。其性高揚。故浮、則知為風中于衛(wèi)。氣屬陽分。有余即火。故洪、即知為氣郁在表也。風氣相搏。風得氣抬而益浮。氣得風鼓而益洪之義。強者。勁直也。風強。言風邪燥血。而經氣干熱。故皮中隱含斑疹。而身體為癢。所以然者。因內無血液以送邪出表。而風自泄越。故癢、則名為風泄也。癢久。則變?yōu)榀忦琛A鳛榻臧]。所必至矣。氣強。言陽不內抱而怒發(fā)。

則下水代營陰而上赴之。如龍水相吸之象。故氣強。則為水也。難以俯仰者。以水風與氣三者。爭鼓于經脈中。而身體洪腫故也。汗出。則風水及氣。俱從毛孔散去。而浮洪之脈自平。故愈。若前癥具而更加惡風。是衛(wèi)氣虛甚之故。發(fā)汗藥中。宜加滋陰養(yǎng)陽之品。在言外矣。此風水之正病也。不惡風五句。單頂腫字而言。非承全癥也。蓋謂若身腫而不惡風。是無風因。小便通利。是無水因。且上焦有寒。其口多涎。明系水寒之氣。從汗孔而內注胸中。以致肺不能布津液之故也。是非風水。而為黃汗無疑矣。三十條言黃汗曰狀如風水。故于風水條中。辨其似是而非者。


三條

寸口脈沉滑者。中有水氣。面目腫大。有熱。名曰風水。視人之目窠上微擁。如蠶新臥起狀。其頸脈動。

時時咳。按其手足上。陷而不起者風水。

上條言周身之風水。故統(tǒng)六部而概曰脈。統(tǒng)上下而概曰身體洪腫。此條言上半截之風水。故言脈。則但曰寸口。言癥。則但曰面目。目窠、頸脈與咳。及手足之腫而已。寸口上應頭目。內應胸中。外應衛(wèi)表者也。今其脈見沉滑。沉、為氣伏之診。滑、為水聚之應。是其上焦及衛(wèi)外之氣。為風所賊而下伏。因而水氣乘虛而上泛外鼓。其初機已見。故知其中有水氣也。中字。非指在里在內之謂。猶云水腫之癥。雖未全見。而此幾微之中。便可預識矣。蓋因下文所言者。俱經表之候。而非臟腑故也。以脈合之。外癥當見面目腫大。蓋寸口上為面目之應。寸口脈沉。則在上之陽氣伏于下。寸口脈滑。則在下之陰氣乘于上矣。此言水因也。夫沉滑之脈。不當熱而有熱。豈非屬陽邪。而善能化熱之風因所致乎。故曰風水。下文六句。又就沉滑之脈。而更推其最初之候也。言具此脈者。不必面目腫大。及有熱二癥。而始知其為風水。但如此者即是。目窠上。即上眼胞也。蠶之漸長。凡三次脫皮者曰臥。臥起。則彎腰上揚如乙字。而光亮有水色。目窠上。為善動之地。陽氣之所聚也。微微擁起。其光亮之狀。如新臥起之蠶。若非風賊陽微。而水氣安能乘善動之地乎。頸脈。足陽明第九穴人迎。

所以布胃氣于頭面者。是也。其脈躁急跳動。又豈非風因、水因。兩客于上。而阻抑其上行之氣之所致乎。肺逆。則咳。風水之邪傷衛(wèi)表。而倒灌胸分。故肺逆而時時咳矣。手足。為諸陽之末。微陽搏于風而內斂。則水得因虛而先犯之。故腫。但按之即起者。為氣腫。氣屬無形。故一時而即能乍還。按之不起者。為水腫。水屬有形。

故經時而后能漸復也。曰風水者。言見此即是。無使滋蔓難圖也。門人問曰。衛(wèi)陽為風所賊。水氣即奔赴之而成風水。是矣。然水之所以奔赴風邪者。是何理乎。且何道之從而上與風邪相搏耶。又二條之脈。曰浮洪。三條之脈。曰沉滑。同一風水。而脈之所以懸殊者。抑又何說也。答曰。晴明太虛。風飆忽起。陽光漸薄。而陰云上乘。積陰成雨。閣而未下者。風水之象也。若夫地以水氣而升為云。天即以云氣而懸為雨。氣之升沉。即水之變化。亦何道路之可擬哉。至于二三條之脈癥。其衛(wèi)氣盛衰之所別也。衛(wèi)氣盛而被風。氣就風而搏于外。故脈浮洪。然搏于外者。衛(wèi)必虛于內。而水氣乘之者。水天黃亮之象也。衛(wèi)氣衰而被風。氣畏風而伏于下。

故脈沉滑。夫伏于下者。氣必空于上。而水氣蒙之者。雨天沉晦之象也。法象莫大乎天地。仲景之書。直抉天地之奧者乎。


四條

太陽病。脈浮而緊。法當骨節(jié)疼痛。反不疼。身體反重而。其人不渴。汗出即愈。此為風水。惡寒者。

此為極虛。發(fā)汗得之??识粣汉?。此為皮水。身腫而冷。狀如周痹。胸中窒。不能食。反聚痛。暮躁不得眠。此為黃汗。

痛在骨節(jié)。咳而喘。不渴者。此為脾脹。其狀如腫。發(fā)汗即愈。然諸病此者??识吕?。小便數(shù)者。皆不可發(fā)汗。

太陽病。統(tǒng)言太陽諸癥。如頭項強痛之類。其脈浮而且緊。夫浮、為太陽脈。緊、為寒為痛。太陽為風邪所持。其骨節(jié)之氣。郁而不得外通。則必疼痛。今脈癥應疼不疼。而身體反重而者。以重、屬水因。而、屬風因也。蓋脾肺惡濕氣。而水滯其輕靈之用。故重。骨節(jié)喜通利。而風郁其外暢之神。故也。是脈之所以見緊者。以水寒之氣。浮于太陽可知矣。不渴者。陽邪之風因較輕。而拒飲之水因偏重也。風水之邪。兩解于汗。故汗出即愈。此為風水。與二條之候不同。二條為風、水、俱重之癥。此則水多于風。風少。故骨節(jié)不疼。水多。故反重而不渴也。惡寒二句。是就未得風水以前而言。非指既成之候也。蓋謂惡寒之故。先因他病而發(fā)其汗。汗出。則衛(wèi)氣薄而毛竅疏。毛竅疏。故被風。衛(wèi)氣薄。故水氣外湊之。而致此病云。但按一條曰惡風。二條曰惡風則虛。本條曰惡寒者。極虛發(fā)汗得之。則風水之癥。有必惡風者。以有風因。則毛孔疏泄。而畏外風之薄之者。如三條及本條之癥是矣。有不該惡風者。衛(wèi)盛而與風邪搏于外。則表實。表實而惡風。是其人衛(wèi)氣原盛。而先曾以發(fā)汗暴虛之之故。如二條之癥是矣。其曰惡風則虛者。是不當惡而惡之義也。若此條。則不但惡風。而并惡寒者。是其虛更甚。故二十四條之湯。君黃以補衛(wèi)氣。二十五條之湯。加附子以溫衛(wèi)氣者此也。第一條言皮水。則曰不渴。此又曰渴而云云為皮水。非矛盾也。蓋皮水。多由于腸胃之正水所外溢者。腸胃熱而小便不利。因而熱蒸于外而為皮水者。則熱水蒸燙而渴。腸胃寒而醫(yī)反下之。因而氣虛水泛。而為皮水者。則水寒之氣內拒。故不渴也。注詳后文六條。至一條曰不惡風、不渴。此條曰渴而不惡寒。俱借風水之惡風、惡寒。

而細辨皮水之所以異耳。不言正水、石水者。以皮水之初候。多由正水或從石水而成。是言皮水。而正水、石水。在其中故也。水與汗氣同爭表分。故身腫。水寒激伏其衛(wèi)氣。故身冷也。周痹者。周身之氣俱卑弱。客邪外入。故身腫。陽氣內陷。故身冷。其癥頗同。故取以狀之耳。胸中窒。見一條胸滿注。不能食。詳上焦竭則善噫下。

水寒之氣內逼。故聚痛。暮則微陽愈伏。而陰氣出而用事。外與水寒之邪相接。則微陽有不安之象。故躁而不得眠也。此為黃汗之下。又承身腫聚痛二癥。而辨脾脹者。正所以詳黃汗之癥。而非添論脾脹也。蓋言痛。

若不聚胸中。而在骨節(jié)。并咳喘而不渴者。此為脾氣滿而作脹。便不得認為黃汗矣。以脾肺相須為用。脾脹而上侵肺。則肺氣不行。故身腫。且骨節(jié)之神內郁。故痛。又肺逆則咳而喘矣。肺受脾脹之上沖。而肺中之津液。自結而不四布。故不渴也。此為脾脹。見非黃汗之水汗交郁者比。故曰如腫也。發(fā)汗即愈。統(tǒng)指上文五癥而言。玩下文諸病此。并皆不可等字自見。然一切腫脹諸病。雖有渴癥。但凡兼見下利。與小便數(shù)而自利者。

則其氣機已經下泄。而且上焦之液自干。又皆不可發(fā)汗。以上奪其氣血。而使之立盡也。傷寒、金匱之例。

但凡言小便數(shù)者。俱作不利。蓋言短而數(shù)也。獨本條及后文六條。曰小便數(shù)者。皆指小便利而言。其指數(shù)而且長耶。細玩自見。


五條

里水者。一身面目黃腫。其脈沉。小便不利。故令病水。假如小便自利。此亡津液。故令渴也。

越婢加術湯主之。


越婢加術湯方

麻黃(六兩)石膏(半斤)甘草(二兩)生姜(二兩)大棗(十五枚擘)白術(六兩)上六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里水者。謂水從腸胃。及肝腎之正水石水發(fā)根。水勢內大。而彌漫于外者。與風水、皮水之外虛而招水者不同。故曰里水也。黃者。水泛土浮之象。腫者。水抬氣鼓之象。一身面目黃腫。言一身以至面目。從下而上腫也。

沉則內應于脈。小便不利。則外應于癥。故令積水于內。而浮泛于外耳。若一身面目黃腫。假令小便自利。此必曾因汗、吐、下。以亡其津液。故令各吸其水以自潤。因致渴而病水者。蓋謂責在干處。吸飲而渴。故令黃腫。

不宜責在小便矣。主本湯者。衛(wèi)不虛。而水邪又實其營分。故君麻黃。泄汗以泄水也。水積汗閉。必有淤熱。此發(fā)黃之根蒂。且虞麻黃發(fā)越太猛。故佐辛涼鎮(zhèn)墜之石膏者。一舉而兩得也。雖曰里水。其頭已經上泛外鼓。

而至一身面目。則其在上在外之標病為急。故佐守中之甘草。托之上行外出之義。然后以辛溫之生姜。以行其陽。以甘潤之大棗、滋其液。則雖汗、而于氣血無所損傷矣。此仲景主越婢之深意也。至于水之為性。既去而猶有余濕者。常也。重加理脾培土之白術者。譬之蕩寇之兵在前。而掃除竄匿。撫綏流亡。卻收功于和平敦濃之后軍耳。但細按本方。以之主小便自利一癥。允為的對。若上段之候。本文既曰里水。又曰小便不利。故令病水。湯意卻全是治表。全是發(fā)汗。并無利小便之品。若謂此方單主后段之癥。而后文二十七條。又明明說出專主里水。不幾疑此方之或少漏耶。不知氣閉于上與外。則水提于內與下。汗疏而小便自利之理。不觀水鐺之氣眼乎。按之。則明有水道。而咽不流。指起即下注者。是其義也。仲景真格致之入微者乎。

舊注謂此湯。當在故令病水之下。粗似近理。細按之。而自知其謬矣。


六條

趺陽脈當伏。今反緊。本自有寒。疝瘕、腹中痛。醫(yī)反下之。下之。則胸滿短氣。趺陽脈當伏。

今反數(shù)。本自有熱。消渴。小便數(shù)。今反不利。此欲作水。(趺陽、即右關脈。詳已別見。他注謂足面脈。非。)自此條。合下文七八兩條。俱從脈而言水之所由來。各不相同。此條。即趺陽之脈癥、而言正水也。但前后兩段。前段是言虛寒之正水。虛寒而擔延日久。泛為皮水者。則不渴。后段是言熱實之正水。熱實而擔延日久。

泛為皮水者。則渴。如四條注中之所辨者是矣。蓋謂水病。脈當伏。以水性下趨故也。水病而趺陽之脈尤當伏。以趺陽為胃土。土不足以勝水。而脈反從其化也。然又有不可以伏脈概論者。比如趺陽脈當伏不伏。

而反見緊。緊為寒。為痛。趺陽緊。則胃氣自寒而且痛之診。胃寒。則腎妖上犯。而疝癥必起。肝血不舒。而瘕癥必見。且無陽氣化導。而腹中切痛者。勢也。醫(yī)不知溫之。而誤以脈緊為弦。腹痛為實而下之。則愈寒而陰氣上突。故胸滿。膈氣虧空。故短氣也。夫所以呵噓鼓吹。而滲泄水飲者。上中之陽氣也。陽不足以滲泄。而停為正水者。此其一也。又趺陽當伏不伏。而反見數(shù)。數(shù)為熱。趺陽數(shù)。是胃火有余而自熱之應。胃熱上炎則渴。下逼則小便數(shù)而利者。又勢也。然亦有氣盛于上。則提挈而不注。氣盛于下。則壅淤而不行。故但渴而小便反不利者。夫渴。則入水既多。小便不利。則去水復少。此陽有余而停為正水者。又其一也。此欲作水。是雙承上文而言??傇斦援?。失治。而汪洋以為里水。泛濫而為皮水。其渴與不渴者。俱準乎此也。


七條

寸口脈浮而遲。浮脈則熱。遲脈則潛。熱潛相搏。名曰沉。趺陽脈浮而數(shù)。浮脈即熱。數(shù)脈即止。熱止相搏。名曰伏。沉伏相搏。名曰水。沉則絡脈虛。伏則小便難。虛難相搏。水走皮膚。即為水矣。

此即寸、關、兩部之脈。而言正水、變成皮水之癥也。脈機之遷就。病氣之從乘。不外乎虛吸實注之理。但有責在因虛而吸取一邊。有責在因實而注授一邊。有彼虛此實。此虛彼實?;ハ辔⒍思尕焹蛇?。此條正彼此互相吸注之脈癥也。蓋謂寸口者。內應胸中。外應經絡者也。寸口脈浮而遲。浮為經絡之氣。因營虛而有余。故浮則知為表熱也。遲為胸中之氣。因腎虛而鼓緩。故遲則知為氣潛也。夫遲潛虛吸。浮熱下從。下從者氣沉。故名曰沉。又趺陽者。中主精悍。下主分布者也。趺陽脈浮而數(shù)。浮為胃液虛。而胃火外浮之應。胃液虛者。不能抱陽。故浮、則知其為獨往而氣熱也。數(shù)為精氣虛、而悍氣獨發(fā)之應。陽無根而不能終健。故數(shù)、則知其必去數(shù)而自止也。夫孤熱外浮。乘止內息。內息者機伏。故名曰伏。寸沉、關伏。兩相搏擊。名曰水者。蓋寸主經絡。沉則經絡之氣內沉。而絡脈外虛。關主分布。伏則分布之機下伏。而小便難。絡脈虛。則在外者有內吸之機。小便難。則在下者有上漾之勢。而水即乘虛而走皮膚。故為皮水之病矣。五句是自注沉伏相搏。名曰水之義。


八條

寸口脈弦而緊。弦則衛(wèi)氣不行。(愚按此下。當有緊字。謹援各條文例補之。識者或不以為妄耶。)緊即惡寒。水不沾流走于腸間。少陰脈緊而沉。緊則為痛。沉則為水。小便即難。

此亦互相吸注之正水。而變?yōu)槠にY也。但上條。系寸口與趺陽相吸注。此條。系寸口與少陰。相吸注之異耳。又上條為熱水。其癥多渴。此條為寒水。其癥不渴。不可不知也。蓋謂寸口外主衛(wèi)氣。寸口脈弦而緊。弦為氣削之診。則其衛(wèi)氣之削弱而不行可知。緊為寒。弦而緊。則其因衛(wèi)氣之虛而惡寒。又可知。夫衛(wèi)氣根于胸中之宗氣。衛(wèi)氣虛。則胸中之氣不能呵噓運布。以致水不沾沾流走于腸間。而下行為小便。遂停于胃中而為正水矣。又少陰為水臟。若其脈緊而沉。緊為寒為痛。則其腰俞少腹。必作凝斂拘急之痛。沉為水。以其寒而不能氣化。故小便即難。而水又積于下矣。夫寸口之脈弦緊。而衛(wèi)陽外虛。少陰之脈緊沉。而小便下難。

亦即上條虛難相搏。水走皮膚之互詞也。


九條

脈得諸沉者。當責有水。身體腫重。

自此至后文十三條。廣言水病之診法治例也。脈得諸沉。謂寸口少陰。凡得沉脈。及沉遲、沉滑、沉緊者。皆是。

蓋水性親下。故諸脈沉者。盒飯責其有水也。腫重。詳已見。補言此者。猶云脈沉。尤當以身體腫重。為有水之確據(jù)耳。


十條

水病。脈出者死。

此緊。承上文脈沉而言。脈出。是水抬氣鼓。逼其氣血于在上、在外之象。真陽不得展舒以驅水。故死。猶之飲門之脈。以實大而數(shù)者。為不治之義也。


十一條

夫水病患。目下有臥蠶。面目鮮澤。脈伏。其人消渴。

此申言六條趺陽脈當伏。今反數(shù)一癥。而其診法。注意在面目鮮澤句。蓋面目為陽明胃腑之應。而鮮澤為水熱交蒸之色。故知其在下、則小便不利。在上。則消渴而病水矣。其余癥脈俱別見。


十二條

病水腹大。小便不利。其脈沉絕者。有水??上轮?/span>

腹大。是明有聚水之顯征。小便不利。又明有聚水之確據(jù)。加之脈沉為水。脈沉而絕。為水勢撐鼓。以致脈氣不展舒之應。故可下其水。而腹大之外癥自除。沉絕之伏診、自起矣。此條診法之細處。在脈之沉絕處。蓋脈沉而絕。人多棄為不治之候。而不知其不可棄也。意者其主木防己湯?;蚣用⑾跽呤且?。


十三條

問曰。病下利后??曙嬎?。小便不利。腹?jié)M陰腫者。何也。答曰。此法當病水。若小便自利。及汗出者。自當愈。

此設為問答。而言陰陽乍虛者。能致正水也。蓋下利后。則陰傷而借資于水。故渴飲水。又下利后。則陽虛而不能運水。故小便不利。腹?jié)M陰腫。水積于腸胃而滲于陰器。故曰法當病水。然水病終以陽氣為重。若小便自利。及汗出者。為陽氣復而水邪自去之應。故當愈。


十四條

心水者。其身重而少氣。不得臥。煩而躁。其人陰腫。

心為火臟。水入臟中即猝死。此言心水者。水在心之系。系終屬心。故曰心水。四臟同義。后十九條。緊承五臟之水。而曰諸有水者。利小便、發(fā)汗、乃愈者。此也。心藏神。神為氣之主。神郁于水。而氣自滯。故身重而少氣。不得臥者。靈道為水所阻。而不得下伏故也。水從火臟之化而熱。故煩。腎不得心陽之下交。而其氣自寒。故躁也。心腎同治少陰。而腎尤為水臟。心有水而腎更可知。故其人陰腫也。


十五條

肝水者。其腹大。不能自轉側。脅下腹痛。時時津液微生。小便續(xù)通。

肝水者。水亦在肝之系。并肝外之部位。如少腹者是也。腹大。即下文脅下少腹大之謂。與脾水腎水之腹大各不同。詳十七八兩條下。脅下腹痛。言正對脅下之少腹邊旁痛也。三句一意。猶云肝偏在脅下之少腹。少腹積水以浸肝葉。故大而內痛。內痛。故不能自轉側也。又厥陰為三陰之樞。而性復疏泄。故其氣上升。則有時而津液微生。其氣下降。故有時而小便續(xù)通。與他臟之病水??陂L干而小便長難者。不同。


十六條

肺水者。其身腫。小便難。時時鴨溏。

肺水者。水亦在肺之系。并當肺位之胸分。貯水而蒸肺葉者皆是。肺水身腫。有二義。肺主氣。得水則氣壅而腫者。一也。又水乘氣化。淫而身腫者。二也。肺氣壅而不能呵運水道。故小便難。夫溫暖肺金者。胃中之陽土也。肺病水。則胃陽可知。故其所飲食者。因中上之化寒。而瀉下者。色常青黑。而水谷不融。狀若鴨之溏糞矣。


十七條

脾水者。其腹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氣。小便難。

脾水。及下條腎水。俱與前三臟。同是系中水氣。并其臟外之貼近處聚水也。若以為臟中之水。則脾形薄小。

腎形貼脊。縱然腫脹。安得腹大耶。但脾懸胃外。為扇動而化食者。則脾水當在胃脘之外及臍下寸許而已。

故其腹大亦當在此。與肝水之大在少腹旁。腎水之大在當臍者。各不同也。四肢為陽氣之末。脾病水、而陽氣不能遠充。且陽衰而水先犯之。故苦重也。津液者。脾輸胃中之精汁于肺。而游溢于廉泉者也。又氣者。脾輸胃中之悍氣于肺。而充暢于息道者也。脾困于水。而精悍不能上行。故津液不生。但苦少氣矣。脾肺合德于上中二焦。則下焦之化機自利。此小便之所以清長也。脾陽阻于水。而上不交光于肺。下不布化于小腸。

故小便難也。


十八條

腎水者。其腹大。臍腫。腰痛。不得溺。陰下濕如牛鼻上汗。其足逆冷。面反瘦。

腎水之腹大、在圍臍。以腎位當臍故也。下文即曰臍腫者。此耳。腰為腎之府。腎系得水。而以脹急為痛也。不得溺。與小便難不同。小便難者。并無痛楚。但因氣不下化、而出自艱難之義。不得溺。謂因腰痛而欲便不得也。蓋溺者以氣實少腹而送之。而實則還逼腎系。故其腰之脹痛益甚耳。陰下。通指腎囊及兩腿縫而言。蓋膀胱積水。氣不下通。而旁滲于外。則入于睪丸陰器中。故外濕如牛鼻上汗者。即名脬滲者。是也。腎病水。而腎陽不下貫。故其足遂冷。以腎氣下主于足。而以逆冷呈腎水之象也。面者。諸陽之位。陽為水氣所浮。而上聚于面。則水氣不得上侵。故瘦。曰反瘦者。以周身之腫。有似于不瘦之意也。


十九條

師曰。諸有水者。腰以下腫。當利小便。腰以上腫。當發(fā)汗。乃愈。

此承上文而總言臟腑經絡。其病水治例之大法也。諸有水。不特單指五臟。即風水。皮水、正水、石水、里水。俱在其中。腰以下、為地之象。腫則江河溝瀆之瘀塞。非決導不足以息其橫流。故當利小便。腰以上。為天之象。

腫則陰云濕霧之彌漫。非風雨不足以散其郁冒。故當發(fā)汗。而皆愈也。夫臟中貯水。真氣阻絕。各致暴亡。豈俟利小便發(fā)汗。而且能復愈哉。我故曰。五臟之水。但在臟系?;蛟谂K外之逼臟處者。此也。


二十條

師曰。寸口脈沉而遲。沉則為水。遲則為寒。水寒相搏。趺陽脈伏。水谷不化。脾氣衰。則溏。胃氣衰。則身腫。少陽脈卑。少陰脈細。男子。則小便不利。婦人。則經水不通。經為血。血不利。則為水。名曰血分。

此合下文二十一二凡三條。言婦人血分之水病也。但此條。系陽虛而經血不行。久之而敗血化水。下條。為陽實而胞血燒干。久之而血枯吸水之別耳。至按兩條經旨。言脈。則從右寸。而遞及趺陽。延至少陽少陰。言癥。則從胸膈。而遞及脾胃。延至經水胞門。則知人身以胸膈間在天之陰陽。為有生之大寶。譬之太陽。照耀九州。鴻鑄萬物。譬之甘雨。滋潤大地。脈絡重泉之象。茍業(yè)醫(yī)者而不知此。則適以殺人。養(yǎng)生者而不知此。則還以自殺而已矣。況婦人女子。得坤地之道。更以心肺為根蒂。其寸口猶所貴重云乎哉。此仲景于脈機、必先言寸口。于病機、必先言胸膈之深意也。蓋謂右手寸口。內應胸中。脈沉而遲。沉為水脈。遲為寒診。是水寒之氣。聚于胸中。而太虛之陽光。無照臨化被之用。則土性之溫暖靈醒者漸自冷寂。而趺陽脈伏。于是不能運水熟谷。而水谷不化。脾陽衰。則變化不純而溏。胃陽衰。則水寒薄衛(wèi)而身腫。夫脾胃為后天之大倉庫。氣衰。則自顧不暇。猶能生精悍以及其他臟腑乎。少陽少陰。當指手經而言。蓋手少陽三焦。嘗以元真司運化之權。而手少陰心主。又以離德統(tǒng)營血之總。后天脾胃之氣衰。則三焦之火漸寒。而少陽之脈。卑而不起。心主之火漸熄。而少陰之脈。細而不充。三焦脈卑。則運化無神。而男子之小便不利。此癥與男子同。故并及之。非專言男子也。心主脈細。則營血失御。而婦人之經水不通。夫經者。血也。血不流利。久則敗死以化黑水。又血不流利。久則干枯以招外水。故曰則為水也。名曰血分。言水在血分中。當以治血為本。治水為標。斯稱合法耳。寸口。指右寸。趺陽。指右關。少陰。指左寸。少陽。指右尺。余診此癥多矣。其脈絲毫不爽。他注以此條少陰。謂言腎脈。大誤。以細非腎部之病診。惟心為夏脈。宜洪而細。故為陽氣瘦削之候也。


二十一條

師曰。寸口脈沉而數(shù)。數(shù)則為出。沉則為入。出則為陽實。入則為陰結。趺陽脈微而弦。微則無胃氣。

弦則不得息。少陰脈沉而滑。沉則為在里?;瑒t為實。沉滑相搏。血結胞門。其瘕不瀉。經絡不通。名曰血分。

其又有右手寸口。脈沉而數(shù)。數(shù)為有余。而其勢欲出以外傳。沉為不足。而其機欲入以內伏。蓋欲出者。為陽火邪實之應。而欲入者。為真陰內結之征。是胸分中亢陽剝陰。殘膏投焰之象。夫五六月間。酷熱在太空。逼傷大地之生意。俾草尖苗葉垂頭委頓。而失其生鮮之氣。故趺陽脈微而弦。微則精悍不生。而無胃氣。弦則少氣不足供呼吸。而不得息。胃既無陰陽以上行。而少陰心主。因失后天之養(yǎng)。而流行之氣遂結。故脈沉而滑。沉為在里之應?;瑸榻Y實之應。少陰之里。下系胞門。又少陰統(tǒng)血。故沉滑相搏于左寸。而知其血結胞門矣。瘕、死血也。經絡、與他處不同。言行經之血絡也。蓋謂死血不瀉下。則經水之絡不通。舊血以不去而枯。新血遂不生而竭。于是干以召水。而成水癥。亦名水在血分者。又一也。臍下同身寸之三寸。為關元穴。關元左二寸為胞門。右二寸為子戶。胞門閉塞。氣不得通。惡血不瀉。血以留止。狀如妊娠。皆生于女子??蓪Ф隆?/span>

少陰。俗注亦作足經。誤。蓋沉滑為腎部之善脈。惟心主沉滑。始為里血結聚之診故也。


二十二條

問曰。病有血分水分。何也。師曰。經水前斷。后病水。名曰血分。此病難治。先病水。后經水斷。

名曰水分。此病易治。何以故。水去。其經自下。

經水前斷。后病水。即前二條之癥。先病水。后經水斷。言先病正水及脾水。則脾胃寒而營血無資始之源。即經所謂二陽之病發(fā)心脾。女子不月者是也。名曰水分。見同一經斷之病。然水分癥。不得誤以為血分。而責及無辜之意。但在血分者。血行而猶當責水。且行血頗難。而血后之水為尤難。在水分者。水去而其經自通。

且去水易。而水后之血可不問。此難易之所由別也。


二十三條

問曰。病者苦水。面目、身體、四肢、皆腫。小便不利。脈之不言水。反言胸中痛。氣上沖咽。狀如炙肉。當微咳喘。審如師言。其脈何類。師曰。寸口脈沉而緊。沉則為水。緊則為寒。沉緊相搏。結在關元。始時當微。年盛不覺。

陽衰之后。營衛(wèi)相干。陽損陰盛。結寒微動。腎氣上沖。喉咽塞噎。脅下急痛。醫(yī)以為留飲而大下之。氣急不去。

其病不除。后重吐之。胃家虛煩。咽燥欲飲水。小便不利。水谷不化。面目手足浮腫。又與葶藶丸下水。當時如小瘥。飲食過度。腫復如前。胸脅苦痛。象若奔豚。其水揚溢。則浮咳喘逆。當先攻擊沖氣、令止。乃治咳??戎埂F浯责?。先治新病。病當在后。

問語中之癥。凡三層。水腫。一也。沖氣。二也。咳喘。三也。答語中之癥。亦是三層。水寒伏結關元。一也。腎氣上沖胸分。二也。胃陽虛于誤下、誤吐。外病水腫。內病咳喘。三也。是則結寒結水。為積久之舊病。沖氣為年衰之新病。水腫咳喘。為誤行吐下之變病。當看條端十句之問案。次看層層推測之微妙。庶可悟其診法之例矣。

仲景設為問答而曰。今有病者。以水為苦。其面目身體四肢皆腫。是水之外癥可據(jù)矣。小便不利。是水之內癥又可據(jù)矣。脈之是望聞問之大概。非持其脈之謂。乃對醫(yī)者不言水腫之苦。反言胸中痛。氣上沖咽。是二癥者。必更苦于水。故不言彼而言此也。當微咳喘。猶言當下且見微微咳喘二候。審如師言二句。蓋承二十及二十一兩條。因脈而知其癥。故此條即癥以窮其脈耳。師曰。此癥而欲逆推其脈。當于寸口。先見沉緊。沉為水而緊為寒。又沉為在里。寸。主氣。而氣之里為關元。故沉滑相搏于寸口。而知其石水。寒氣之兩結于關元。久矣。但始時病微年盛。多不自覺。四八之后。陽氣漸衰。而胃中營衛(wèi)之源。相干于陽氣之盛衰。故陽衰者。

則精悍薄而陽愈損。陽不足以御陰。而陰以凌犯而愈盛。陽損。則關元中所結之寒微動。陰盛。則腎中之氣上沖。夫結寒與腎氣之陰邪。犯咽喉。則嘔不可出。咽不得下。故有塞噎炙肉之狀。犯胸膈。則既似切責。復同拘急。故反言胸中痛也。但水寒之隱邪。雖同結于關元。陽衰而寒氣上沖。于理可憑。安得驟然水腫。而致咳喘乎。是知醫(yī)以數(shù)行誤治所致矣。蓋誤以塞噎急痛為留飲。而大下之。不知氣急為沖氣而非飲。故氣急不去。而其痛噎之病不除也。又誤以其氣在上焦。下之不除。或吐之而有合于高者越之之旨乎。不知吐則胃家虛而煩。液干而咽燥飲水。氣提而小便不利。前后兩行吐下。則胃陽幾冷。而水谷不化。夫咽燥飲水。則入水既多。小便不利。則出水復少。加之水谷不化。則悍氣內空。而衛(wèi)陽外薄。欲其面目手足之不浮腫也得乎。

然水癥初起?;蛏匣蛳?。必由漸及。以至周身。此陽氣有關隘。水性具盈科后進之道也。今上而面目。下而身體。遠而四肢皆腫。茍非誤中之誤。安得至此。故知醫(yī)家見水治水。又曾以葶藶丸下過。雖似相近。終屬倒治。

故小瘥后。必當于飲食過度。氣阻而腫復如前也。且愈誤則陽氣愈虛。故胸脅苦痛。水勢洋溢。而渾身皆腫。

于是沖氣水氣。兩爭胸分。而浮咳喘逆。如所言之癥者宜矣。是此癥以水寒之結于關元者。為舊病。而以沖氣為新病。當先攻擊沖氣。令其止伏。乃治其水邪寒邪之咳??戎?。則水寒去而喘自瘥耳。先治新病。病當在后。言舊病當放在后治也。二語為凡屬治病之要訣。故引此以實之耳?;騿栐弧_氣在關元結邪之后。則沖氣原為新病。若以誤行吐下后之水腫咳喘較之。則沖氣不又為舊病乎。既曰先治新病。而以水腫咳喘為后治者。何也。答曰。水腫咳喘。雖成于沖后之誤治。而其水病之根。實伏于早年之沉緊相搏時。故終以沖氣為新病矣。


二十四條

風水。脈浮身重。汗出惡風者。防己黃湯主之。腹痛加芍藥。(方見濕門。)此與風濕之癥盡同。故其方治亦一也。蓋汗出惡風兩癥。并無少別。惟水與濕。略有分辨者。以濕為汗氣內留。就地所化。水為小便不利。從下所蒸。一也。且濕則有氣而無水形。水則已從氣而見陰象者。又一也。然皆在經表。皆因汗出衛(wèi)虛。又水濕之邪。皆為陰性。故脈癥略無差別。而方治亦何容更改也。癥詳風水諸條下。

方論雖見濕門。其實注意在氣。以防術去水。以甘草浮之在上在外。使水氣趁汗而盡出也。君黃者。先則助防術之力以驅水。后則蜜衛(wèi)表之氣以扶正也。不兼治風者。因風邪以水為根據(jù)輔。且觀天道之郁風化雨。

則風邪或從水化。此責水而不責風之意耶。此與下條俱言風因輕而水因重之治例也。


二十五條

風水。惡風。一身悉腫。脈浮。不渴。續(xù)自汗出。無大熱。越婢湯主之。


越婢湯方

麻黃(六兩)石膏(半斤)甘草(二兩)生姜(三兩)大棗(十五枚)上五味。以水六升。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分溫三服。惡風。加附子一枚炮。(方后惡風二字。

當是惡寒之訛。蓋四條惡寒者。此為極虛發(fā)汗得之之候也。況本文已有惡風一癥。何必于方后重提。且何不于原方中列附子。而曰不惡風者。去附子耶。)惡風身腫。脈浮不渴。詳已見。此條當重看續(xù)自汗出。無大熱二語。蓋四條曰汗出即愈。是水濕二候。輕易不得見汗。故有腫脹沉重等癥。見汗。則風邪有欲散之機。故無大熱也。風邪欲散。故不必責風。但以鎮(zhèn)重之石膏。監(jiān)麻黃之發(fā)越。而托以甘浮之甘草者。令趁其自汗之機。而微助之。則陽氣動而送水外出者。正使水氣載風而盡去。其兵家用賊以驅賊之義乎。


二十六條

皮水為病。四肢腫。水氣在皮膚中。四肢聶聶動者。防己茯苓湯主之。


防己茯苓湯方

防己(三兩)茯苓(六兩)黃桂枝(各三兩)甘草(二兩)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

四肢于人身。有邊鄙之象。其陽氣為少薄。故水先犯之而腫也。風水之水。在衛(wèi)分。皮水之水。在皮里膜外。故曰在皮膚中。聶聶。蟲行之貌。水氣與虛陽互相勝負故其皮中之動機有如此也。防己逐水。故尊之為主病之君。茯苓兩膺上滲下泄之任。故倍用之。以為防己之伊芳霍也。本以衛(wèi)氣虛而致水。故佐甘溫實表之黃。

本以四肢虛而先腫。故佐辛溫外達之桂枝也。夫治風水皮水之例。利小便之功十之三。而發(fā)汗之功十之七。以水邪在上與外故也。則甘浮之甘草。從中托之者。其可已乎。


二十七條

里水。越婢加術湯主之。甘草麻黃湯亦主之。


甘草麻黃湯方

甘草(二兩)麻黃(四兩)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麻黃去上沫。內甘草。煮取三升。溫服一升。重覆汗出。不汗再服。

里水。主越婢加術湯。注詳五條。下水大而上注。且衛(wèi)氣自密。包水而不汗者。則可徑情任麻黃。而不必以石膏鎮(zhèn)其發(fā)越。但用甘草托之、緩之。而已足矣。故亦主之也。但此條重在甘草麻黃湯一邊。言病里水而衛(wèi)氣少衰者。因當主彼湯。若衛(wèi)氣自密者。又當主此湯也。


二十八條

水之為病。其脈沉小。屬少陰。浮者。為風。無水虛脹者。為氣。水病發(fā)其汗即已。脈沉者。宜麻黃附子湯。浮者。宜杏子湯。


麻黃附子湯方

麻黃(三兩)附子(一兩炮)甘草(二兩)上三味。以水七升。先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半。溫服八合。日三服。


杏子湯方

麻黃(四兩)杏仁(五十個)甘草(二兩炙)上以水七升。先煮麻黃減二升。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得汗止服。(林億謂此湯未見。

恐是麻黃杏子甘石湯。愚按湯后諸語。與仲景之方微別?;蚝筚t之所綴補者乎。)此總言風水、皮水、里水之治例。故不列名。而但曰水之為病也。脈沉為水。脈小為無陽。少陰屬水臟。而又為諸陽之根蒂今脈沉小。則其為水臟無陽。而聚水可知。故曰此水屬少陰也。風為陽邪。其性上揚外鼓。故病水而脈浮者為風水。若不渴而小便自利。及面無光亮者為無水。則此脹系虛脹。虛脹為氣。除此癥不在例內。余則凡屬病水。俱以發(fā)汗為正治。而水自已。但脈沉為發(fā)根于正石之里水。故宜同用麻黃發(fā)汗以去水之外。配附子以壯火之源者。所以消陰翳也。脈浮為風水。風為木邪。肺氣起而能勝之。故于麻黃發(fā)汗之外。

配杏仁以利肺者。是欲以金勝木。而尤欲以燥化勝水也。諸方俱佐甘草者。不特取甘浮為汗劑之助。且所以濃土力而障狂瀾之意云爾。


二十九條

厥而皮水者。蒲灰散主之。(方見消渴。)厥、詳傷寒及寒疝門。但此厥。既非四逆、白通等湯。宜溫之寒厥。亦非大承氣湯。宜下之熱厥。雖與四逆散之邪實陽明。治宜通散之滯厥頗同。而實異者也。蓋因胃中先屯正水。水久化熱。熱水閉塞胃陽。不與經表之氣順接。故厥。然厥則皮氣外虛。正水乘虛蒸冒。而成皮水之癥矣。故曰厥而皮水者。是正水為本病。因正水而致厥者為標病。因厥而漸成皮水者。又標中之標病也。厥愈而皮水之后病。仍從汗例可矣。蒲草行根水中。善泄土氣。燒灰。則味咸性寒。咸則滲水。寒能清熱。與甘寒而分理陰陽之滑石相配。是欲騰空胃中之正水。行為小便。而使胃陽寬展。出與經氣相接。則厥當自愈。若夫因厥致水。其皮氣原非虛以吸水之比。今厥愈而胃陽復起。則皮水亦當散于自汗。而可以不必治矣。此蒲灰散之另一方義。與淋門之用意迥別者也。


三十條

問曰。黃汗之為病。身體腫。發(fā)熱。汗出而渴。狀如風水。汗沾衣。色正黃。如汁。脈自沉。從何得之。師曰。以汗出入水中浴。水從汗孔入得之。宜黃芍桂苦酒湯主之。


黃芍桂苦酒湯方

黃(五兩)芍藥(三兩)桂枝(三兩)上三味。以苦酒一升。水七升。相和煮取三升。溫服一升。當心煩服至六七日。乃解。若心煩不止者。以苦酒阻故也。

此假問答。而詳黃汗之所從得。并其治例也。津液外泄而為汗。且以發(fā)熱燒之。故渴。腫、熱、汗出、脈沉。注詳一條及四條下。但總按黃汗之癥。一條曰發(fā)熱。本條亦曰發(fā)熱。則當身熱矣。其四條、則曰身腫而冷。三十一條、又曰兩脛逆冷。假令發(fā)熱。此為歷節(jié)。蓋謂發(fā)熱。便非黃汗之義。即下文曰汗出已反發(fā)熱云云。亦言不當熱而熱之意也。則黃汗又似無熱者矣。仲景錯雜言之。幾令人不能探其意旨。而黃汗之癥。無確據(jù)矣。不知人之衛(wèi)氣。其平日各有盛衰。衛(wèi)氣盛而汗出入水。水寒激伏其氣元。雖與表氣相脫。而其表氣之受病者。猶然自實也。故發(fā)熱。衛(wèi)氣衰而汗出入水。水寒激伏其氣元。卻與表氣同伏。而水寒之病表者。并能內窺也。故不發(fā)熱。而且腫冷。及兩脛逆冷矣。是一條與本條。論衛(wèi)氣素盛之黃汗四條。及下文三十一條。論衛(wèi)氣原衰之黃汗也。夫衛(wèi)氣與水相并。而實于外。氣元為寒所激。而微于內。則補發(fā)其氣元。出而與衛(wèi)氣相接。使大氣一轉。其病乃散矣。然而鼓萬物而燥萬物者。莫大于風。經言在臟為肝。在天為風。故以芍藥、苦酒之酸收者。斂補氣之黃入肝臟。而以辛溫暢達之桂枝。上引外引之。則內伏之氣復起。而與衛(wèi)陽合德。其蒸被之化??墒褂艉辜八?。并散矣。是此湯系責氣元之下伏。而提之使出之意也。方后曰心煩者。肝木上生心火。而液不勝也。心煩不止。因苦酒酸而阻滯之故。則六七日黃汗解后?;蚩煞翛鲆陨⑵渌韬?。


三十一條

黃汗之病。兩脛逆冷。假令發(fā)熱。此屬歷節(jié)。食已汗出。又身常暮盜汗出者。此勞氣也。若汗出已。

反發(fā)熱者。久久其身必甲錯。發(fā)熱不止者。必生惡瘡。若身重。汗出已。輒輕者。久久必身。即胸中痛。又從腰以上必汗出。下無汗。腰髖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狀。劇者不能食。身疼重。煩躁。小便不利。此為黃汗。桂枝加黃湯主之。


桂枝加黃湯方

于桂枝湯方中。加黃二兩。余如桂枝法。取微汗。

若衛(wèi)氣素虛。又因水入汗孔。而得黃汗之病。則衛(wèi)陽伏而水氣與腎臟相召。兩脛。為腎之府。陽氣縮而不貫。

又腎得水寒之氣。而癥見其府。故兩脛逆冷。此癥原不該見熱。假令發(fā)熱。此為歷節(jié)。而非黃汗矣。蓋歷節(jié)黃汗。雖同為汗出入水所得。水氣內入骨縫。則為歷節(jié)。但在經表而窺探臟腑。則為黃汗。黃汗。有熱、有不熱。歷節(jié)。以氣郁骨縫。而無不熱者故也。若兩脛逆冷。但凡食已而汗出者。又或暮夜而盜汗者。此為宗氣因勞而餒。故不能出而固密之所致。亦非黃汗也。若兩脛逆冷之癥。起初不熱。汗已而反發(fā)熱者。是汗出傷陰。又水氣郁而化熱。故雖衛(wèi)微而見熱也。然水邪化熱。則氣滯。氣滯。則血凝。故知其身必斑駁而甲錯。發(fā)熱不止。則凝滯久而潰爛。故知其必生惡瘡也。此從血分上言。若逆冷而兼身重。是水邪沉著之應。水從汗減。故汗已輒輕。但汗則傷氣。久則氣虛。而經脈動。經氣根于胸中。身。則胸中之氣。勻走經絡。而內生虛痛矣。此從氣分上言。夫甲錯惡瘡。身胸痛。特就腰以上有汗。而推其癥耳。其腰以下無汗。則水邪自在。故從腰及腰下之髖髀(腰下之大骨也)板骨。沉墜如弛脫而痛。腰下之皮中如有物狀者。皆水搏身重之應也。此從上部解。而下部不解者言也。劇、指水寒之邪深重而言。寒氣從表。而內注胸中以及胃脘。則熟谷之化遲。而不能飲食。氣郁則疼。水滯則重。逆其汗氣。故煩。欲汗出而不得。故躁。水寒之氣犯胸。而胸陽不布。故小便不利。此為黃汗。承上文歷節(jié)勞氣。而言如此種種。方為黃汗之確癥耳。主桂枝加黃湯者。本為水寒激伏其衛(wèi)氣。故主行陽解表之桂枝湯以發(fā)之。本為衛(wèi)虛而表氣不攝。遂致汗出而氣血兩傷。故加補氣之黃。趁便固之。一補一散之中。而具剿撫并行。攻守兼?zhèn)渲酪印?/span>


三十二條

師曰。寸口脈遲而澀。遲則為寒。澀為血不足。趺陽脈微而遲。微則為氣。遲則為寒。寒氣不足。

則手足逆冷。手足逆冷。則營衛(wèi)不利。營衛(wèi)不利。則腹?jié)M腸鳴相逐。氣轉膀胱。營衛(wèi)俱勞。陽氣不通。即身冷。陰氣不通。即骨疼。陽前通。則惡寒。陰前通。則痹不仁。陰陽相得。其氣乃行。大氣一轉。其氣乃散。實則失氣。虛則遺尿。名曰氣分。

本條及下文三十三、三十四共三條。言氣虛而病水者。當在十九條之后。二十條之前。次黃汗之后。無謂。疑錯簡也。蓋先氣分而后血分。先男子而后婦人。既為合法。且其文義。與二十及二十一條實同故也。本條、歷言氣虛召水之由。下條、言氣分之正病正治。末條言變癥變法也。但氣分有方。而血分不出方者。以血分之水。其治例與男子同。已散見各條。而治血諸方。詳婦人雜病門并瘧門。鱉甲煎丸中之小方。及虛勞門之大黃蟲丸等方。故不贅也。右手寸口。內應肺與胸中。外應營衛(wèi)者也。其脈若遲而澀。遲則陽氣虛寒。故其鼓動之機。不能連貫。澀則陰血不足。故其形體之神。不能流利也。夫寸口者。所以為胃腑行精悍。而外出為營衛(wèi)者也。今氣寒而血不足。則其內外已可知矣。及按趺陽。趺陽、為精悍之源。脈微而遲。微則其氣虛微。故有無力鼓努之象。遲則與寸口同斷。而亦為胃氣虛寒也。胃中陽虛而寒。因而其氣不足。則不能從肺與胸中而貫及手足之末。故手足逆冷。夫胃中陽氣之所以貫及手足者。先從膈而外出經絡之營衛(wèi)。然后從營衛(wèi)而充行手足者也。手足逆冷。則營衛(wèi)先已不利??梢娨印I衛(wèi)又根于胸膈。營衛(wèi)不利于經絡。則膈間之宗氣衰微。不能化被中土。故腹?jié)M。腹?jié)M略減。則其氣下行而為腸鳴。于是腹?jié)M腸鳴。循環(huán)不已。有如相逐之狀矣。又膀胱之氣。本屬下化。今不行而其水氣有上蒸之象。營衛(wèi)之氣。本自充滿。今勞餒而其經絡有噓吸之機。故曰氣轉膀胱。營衛(wèi)俱勞者。正言病水之根腳。而水氣之所以上走皮膚也。陽主護外。陽不通于表。而陰邪外出陽分。故身冷。陰主固內。陰不滋于里。而虛熱余于骨間。故骨疼也。四句即營衛(wèi)俱勞。而言水病之癥。

陽前通則微陽復而不足以自溫。故反知惡寒。陰前通則孤陰出而不足以外健。故痹而不仁也。四句又即營衛(wèi)俱勞。而言水病欲愈不愈之癥。惟運氣月日之官旺。與臟腑之氣血生扶。使陰陽相得。則其氣乃流行而無偏弊。蓋陰陽合德。為天地得一之大氣。大氣一轉。亦何六淫之邪之不散乎。于是邪實者。則得后與氣。

而快然如衰。正虛者。猶將膀胱不約而遺溺。曰實則失氣。虛則遺溺者。是言病邪欲散之佳兆尚如此。非言病機也。條中雖曰澀為血不足。又言衛(wèi)而并言營。以氣根于血。衛(wèi)附于營。故并及之。然始終以氣虛致水。氣轉病散。氣偏通。則似減而實未減。故名為氣分也。


三十三條

氣分。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杯。水飲所作。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


桂枝去芍藥加麻黃附子細辛湯方

桂枝(三兩)麻黃(一兩)附子(一枚炮)細辛(一兩)甘草(二兩)生姜(三兩)大棗(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七升。煮麻黃。去上沫內諸藥。煮取二升。分溫三服。當汗出如蟲行皮中。即愈。

此即上文寸口脈遲而澀。趺陽脈微而遲之癥治也。蓋寸口之膈氣虛寒。趺陽之胃氣亦虛寒。則水聚膈下胃上。而正當心之下矣。承上文而言氣分之癥。心下堅大。其形如盤。旋杯旋盤。即車床刮刀。旋轉所成之器。

言其邊之圓轉如旋杯也。此系上中二焦之氣。不能分運。故水飲聚于中上兩間之所作也。譬之太虛。陰云濕霧。沉滯痞塞之象。不得風以鼓之。雨以泄之。太陽之真火照耀之。則此氣猝不可散。故其主桂枝湯者。鼓天地之大氣而發(fā)之以為風也。加麻黃者。振龍雷之起蟄。而沛為雨澤也。佐辛熱之附子、細辛者。風雨之后。

云開日朗。所以收水性之余濕也。但其病在氣分。其部在心下。獨于桂枝湯中。去酸收下行之芍藥者。所謂汗之而愈。仍從腰以上之例也。觀本條緊承氣分。而此及下條。俱曰水飲所作。是與黃汗何涉。而徐氏謂上條為泛論病機。又與本門何涉。惟置之血分以前。允為恰當。有識君子。當不以為妄耶。


三十四條

心下堅大如盤。邊如旋盤。水飲所作。枳實白術湯主之。


枳實白術湯方

枳實(七枚)白術(二兩)上二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腹中。即水散也。

此非承接寸口遲澀。趺陽微遲之脈而言。乃就上條心下堅大。而言氣實致水。似同實異之變癥也。但除診脈外。其外癥頗難辨認。惟是氣中虛而致水者。其心下則中平而邊高。氣中實而致水者。其心下則中高而邊平。為少異耳。杯、深而高。盤、淺而低。故取以為辨也。然所謂氣實者。非充實之謂。乃即胸痹門之留氣。留氣實于心下。而水飲上升。于是氣以提飲。飲以附氣。留氣留飲。兩相搏結。而成堅大之形者。譬之干云在天。其色常白。郁久不散。地氣上升。地乃濕氣。云濕相并。其色漸黑。沉濃郁滯。懸而未下之象。故以破氣之枳實為君。先散留氣。以燥濕之白術為佐。并去留飲。則氣泄而水自下注。故曰腹中。即水散矣。若于寸口遲澀。趺陽微遲之脈。上焦中焦。寒氣不足之癥。投以破損高真之枳實。用至七枚。其不心憒憒而忙亂欲死者。幾希矣。我故曰。此氣實致水之變癥變治也。留氣、見胸痹注。留飲、見痰飲注。

黃膽病脈證治第十五

一條

寸口脈。浮而緩。浮、則為風。緩、則為痹。痹非中風。四肢苦煩。脾色必黃。瘀熱以行。

后賢辨黃癥者。紛紛不一。而終未有確解。愚按內經。及傷寒本經之旨。大概由于濕熱相搏。中宮脾土之氣。

郁滯而不流貫四臟。則浮橫如天地之霧。而其黃色。散漫于皮膚諸竅者也。但先從濕因、水因起。而后生熱者。則濕水為本。而熱為標。故名濕黃、水黃。先從陰虛病熱。其后因熱而生風聚濕。及積水者。則熱為本。而風濕與水為標。故名疸。其意以治其本。而黃自已。故癥同而名異耳。猶之水門之先病水。而后經斷者。名水分。

先經斷而后病水者。名血分之例也。故除卻十一、十三、十八、二十四。四條泛論諸黃及黃家。另行方治外。其本門所列谷、酒及女勞、三疸。所主諸方。凡茵陳湯、硝礬散、梔子大黃湯、膏發(fā)煎、茵陳五苓散、大黃硝石湯。大概俱咸寒苦寒之品。則其用意在去熱者。可見矣。若夫水濕生熱而病黃者。其治例。宜發(fā)汗者。十之七。而宜利小水者。十之三。此本篇各條。有但曰諸黃及黃家者。有直名某黃膽者。不可不細察也。首條、從脈而總言諸黃之所由發(fā)也。頭面皮膚之癥。法當先診寸口。以寸口上應頭目。外應皮膚故也。若寸口脈浮而緩。浮、為真陰不足。而邪熱生風之診。故浮、則為上行外騖之風。緩、為真陽不充。而亢火食氣之診。故緩、則為正氣卑弱之痹也。夫平常之所謂痹者。原以外中風邪。衛(wèi)氣沉削之癥。此為內熱生風。故非中風之比。但以水不勝火。而四肢惟覺燥熱而苦煩。于是內干。則召外濕。濕熱相蒙。而熱化偏發(fā)。有如亢旱之天。雨露不滋。土氣不攝。浮塵滿空。黃埃飛布之象。故脾色之黃氣。隨瘀熱而周行于軀殼間矣。


二條

趺陽脈緊而數(shù)。數(shù)則為熱。熱則消谷。緊則為寒。食即為滿。尺脈浮。為傷腎。趺陽脈緊。為傷脾。風寒相搏。食谷即眩。谷氣不消。胃中苦濁。濁氣下流。小便不通。陰被其寒。熱流膀胱。身體盡黃。名曰谷疸。

趺陽、主中土。脈宜優(yōu)柔和平以象土德。若體緊而至數(shù)。數(shù)為熱。趺陽熱。則火邪盛而善于殺谷。故熱則消谷。

緊為寒。趺陽寒。則真氣衰而食氣壓火。故初食則滿也。夫消谷則不宜滿。滿則不宜消谷。其所以互見者。蓋腎中精足。則火嘗畏伏而不敢自見。尺脈浮。則精虛。而腎氣有不固之象。故知傷腎。腎傷。故趺陽以數(shù)見矣。

又脾陽德健。則氣嘗溫暢。而不致退出。趺陽脈緊。則陽衰。而脾氣有凝斂之象。故知傷脾。脾傷。故趺陽以緊見矣。二句。是自注上文之所以寒熱互見也。風寒。非指外感。謂風、生于熱。寒、生于虛之候。熱風虛寒。兩相搏擊。于是熱風之性。喜于上炎。虛寒之氣。力不下運。故食即暈眩。谷氣不消。與上文熱則消谷。非矛盾也。蓋消谷。就形質之易于腐化而言。不消。就谷氣之不能分消而言。以邪火所殺之谷氣。堆貯胃中。則胃不空靈。而以穢濁為苦矣。濁氣下流。則熱瘀而化機壅滯。故小便不通。夫脾寒之氣。內被少厥兩陰。則分運谷氣之權愈微。胃熱之邪。下流膀胱諸腑。則留閉水飲之候兼作。熱濕交蒸。身體盡黃。名曰谷疸者。其因如此也。


三條

額上黑。微汗出。手足中熱。薄暮即發(fā)。膀胱急。小便自利。名曰女勞疸。腹如水狀。不治。女勞疸。

固因房室太過。精虛生熱。為本候。然單系精虛。則常見血痹虛勞等癥。而不得成疸也。惟多欲而兼勒精者。始有此病。

以多欲則膈氣過勞。而火浮于上。勒精則腎氣搖動。而火郁于下。邪火內炎。則真陽不布。真陽不布。則中土之氣、浮橫散漫。而發(fā)為黃癥。如本條及十六條之候矣。若謂單系精虛生熱所致。則當不主犀利之硝礬散。

并散后不列滋陰補精之藥者。概可思矣。額上。內應胸分。黑為腎色。腎火沖熾胸分。有煙煤之象。故黑。邪熱內蒸。故汗出。手足之心屬少陰。少陰火盛。故手足中熱。薄暮屬陰分。陰火盛。故薄暮即發(fā)。熱勢下流膀胱。

故急。小便自利。故知系干熱而非水也。名曰女勞疸。其意以腹不脹者為可治。脾胃尚有滋息之源故也。倘非水。而腹如水狀。是脾陽衰敗而作脹。將真陰無精悍以奉之。而邪火不可息矣。故不治也。


四條

心中懊而熱。不能食。時欲吐。名曰酒疸。

酒性、熱濕而浮。熱濕浮于膈上。故心中液傷而懊。熱濕浮于中焦。故胃中氣傷而不欲食。熱濕浮于中焦。

而且欲上沖膈上。故時欲吐也。謂非因酒而致疸之癥乎。故名酒疸。


五條

陽明病。脈遲者。食難用飽。飽則發(fā)煩。頭眩。小便必難。此欲作谷疸。雖下之。腹?jié)M如故。所以然者。

脈遲。故也。

此言谷疸之變脈變癥也。陽明病。指陽明之腑病而言。如病風寒暑濕燥火之后。皆是。蓋謂谷疸之脈。不止趺陽緊數(shù)一種。凡陽明腑病之后。其脈遲者。以脾胃之陽氣內虛。故其至也。不能連珠魚貫。而見遲遲慢發(fā)之狀。倘減谷自節(jié)。則其氣猶能勝食而漸化。故食難用飽。飽則食滯而生熱。且將胃脘中之殘液。滲入食中。

不能腐化以自還。故煩。煩熱之氣。浮于中者。必炎于上。故頭眩。氣機不下運。則水谷混停。故小便必難。夫熱煩濕滯之邪。團結胃中。脈雖異于二條之緊數(shù)者。而其胃中之苦濁。則同。故知亦欲作谷疸也。下之。指后文十五條茵陳湯之謂。蓋茵陳湯、雖下其熱煩谷滯。而腹?jié)M如故者。以脈遲陽虛、而作虛脹也。愚鄙擬之?;蛴诒緶痈山?。以為反佐。則寒熱標本。針鋒互對。而無弊矣。


六條

夫病酒黃膽。必小便不利。其候心中熱。足下熱。是其癥也。

病酒熱而小便利。則熱隨便減。而不得成疸。故病酒黃膽者。必先以小便不利為候也。酒性熱而浮且濕。熱從浮見。浮則上炎。故其候。心中熱。熱從濕見。濕多下趨。故其候。足下熱。此三者。為酒疸之確癥也。


七條

酒黃膽者?;驘o熱。靜言了了。腹?jié)M。欲吐。鼻燥。其脈浮者。先吐之。沉弦者。先下之。

此言酒疸之初癥變癥也。酒于酸、苦、甘、辛、咸中。無正味。其味屈曲。而性從木。故先入肝膽。肝膽受熱而乘其所勝。故脾胃為酒黃膽之總根。但脾通于肺。胃浮于脘。而癥從上見。故有上條之心中熱。及本條之腹?jié)M、欲吐、鼻燥等候。脾熱滿而還注少厥二陰。胃熱滿而下注大小腸、膀胱。故有上條之小便不利。及足下熱。并二十條之茵陳五苓散。十七條之梔子大黃湯等方。此條。特揭其總法耳。蓋謂因酒而黃膽者。其上下固多熱候。然又有一種陽衰陰盛之人。傷酒之熱濕。堆中土。因無陽氣以搏之。故其初癥。竟或上而心下。下而足下。俱無熱者。夫心下病熱。則液短而生煩。煩則語言必冒突而急錯。今靜言了了。故知其無熱也。濕自勝。

故腹?jié)M。熱自勝。故欲吐、鼻燥。此皆上炎之癥。上炎者脈必浮。脈癥俱高。故宜吐以越之也。此句是主。若腹?jié)M諸癥雖具。加之足下熱。小便不利。則熱濕下逼。脈必以沉弦下應。脈癥俱深。又宜導而下之之為便矣。曰先吐、先下。則吐后再下。下后再吐。其隨癥施治之意。又在言外矣。但下藥。則有梔子大黃湯。而吐藥不列方者。

其意?;蛞酝挛┕系僖簧ⅰ9什粡唾樢?。舊注。謂宜梔豉湯。若論主酒疸之本湯內。兩用梔豉。主谷疸之茵陳湯。并從主黃膽之大黃硝石湯。俱單用梔子。則主梔豉湯。似于本門為近理。殊不知梔豉。非吐劑。辨詳傷寒本湯注。豈服此而探以為吐乎。是有待于高明之鑒定焉。


八條

酒疸。心中熱。欲嘔者。吐之愈。

心中熱。欲嘔。為熱濕上沖之應。故亦宜吐以越之。承上文。言不特無熱而腹?jié)M、欲吐、鼻燥者。宜用吐法。即有熱而下部之癥未見者。其例亦同。且與但見下部之癥。而不見上癥者。其當遵攻下之例。交相互發(fā)也。


九條

酒疸下之。久久為黑疸。目青面黑。心中如啖蒜齏狀。大便正黑。皮膚、爪之不仁。其脈浮弱。雖黑微黃。故知之。

此言酒疸所變之黑疸。與三條及十六條之女勞疸。黑雖同。而癥自懸絕之辨也。酒疸。有宜吐、宜下兩癥。熱濕在心下者。當吐。而先下之。則徒傷其陰。而心下之熱濕仍在也。且熱邪以陰傷而愈熾。熱極則血欲枯。而其色漸黑。故久久則為黑疸。目為膽之果。膽熱則蒸其汁于上。故目青。面為胃之應。胃熱如焦其土于中。故面黑。心中如啖蒜齏者。陽液不足供熱邪之暴殘。而刻削嘈雜似之。故借以為狀也。大便正黑者??夯饖Z中土之化。故其所下者。有草灰木炭之象也。皮膚不仁者。熱逼少陰。心主之神靈。中阻而不外貫也。其脈浮弱。

浮為熱。為在上。浮而弱。為陰虛。夫陽分上熱而陰分下虛。豈非宜吐之酒疸。而誤下之所致乎。但額黑便黑。

分明女勞疸之候。而謂成于酒疸之變癥者。以黃為酒疸。今雖黑而微有黃色。故知其非女勞也。


十條

師曰。病黃膽。發(fā)熱。煩喘。胸滿??谠镎?。以病發(fā)時?;鸾倨浜?。兩熱所得。然黃家所得。從濕得之。一身盡發(fā)熱而黃。肚熱。熱在里。當下之。

此言黃膽之治例。以汗為逆以。下為順也蓋。疸癥之熱俱在內。故從內而蒸其黃于外。未有作表熱者。今發(fā)熱。則非其癥矣。加之心中熱干而煩。肺中熱濕而喘。濕熱鼓塞于膈間。則胸滿。津液不布于廉泉。則口燥。此因病初發(fā)時。誤認汗可解熱。而火劫其汗。既傷其陰。而內外之兩熱交煽。且里熱因汗而提之在表在上。故得此發(fā)熱等候矣。然單熱不能成疸。故黃家必從熱、而生濕得之。今一身盡發(fā)熱而黃。是熱濕在肚內。夫熱濕在里者。法當下。與濕黃在經表之宜汗者。不同也。


十一條

脈沉。渴欲飲水。小便不利者。皆發(fā)黃。

沉為水脈。內水拒飲。本不當渴。乃渴欲飲水。是其水飲化熱。內燙上熏之所致也。然令小便自利。則熱飲下泄。其勢不聚。若再不利。則濕熱兩勝。故皆發(fā)黃。此因疸、而泛論水飲之黃也。


十二條

腹?jié)M。舌萎黃。躁不得眠。屬黃家。

此與谷疸相似。而實非谷疸者。以谷疸者。先熱后濕。此則。先濕后熱故也。腹?jié)M為濕。舌黃為實。濕而熱實。則津液下掣。故胞精短。而其舌且萎頓而黃也。又熱實。則神機不能內伏。故躁不得眠。濕熱相蒙。此發(fā)黃之可必也。故屬黃家。敘癥。從腹?jié)M起。故知先濕后熱。同是脾家寒濕。胃家熱實。故曰與谷疸相似。而實非者也。


十三條

黃膽之病。當以十八日為期。治之十日以上瘥。反劇者。為難治。

黃膽為火土病。期者。生死之期也。土氣分旺各十八日。官旺之時。真氣猶在。故可乘其勝而攻去其亢熱。則愈。否則至其所不勝而死之理也。故以之為期?;鹕诙?。而成于七。是九為火之合數(shù)也。治之十日以上。則火為退氣之候。故當瘥。反劇。則邪火成燎原之勢。而反常矣。且真陰有不支之懼。故難治。然則中宮之土氣。

惟恐其或衰。而亢烈之火威。但虞其不熄。是為治疸之要義也。


十四條

疸而渴者。其疸難治。疸而不渴者。其疸可治。發(fā)于陰部。其人必嘔。陽部。其人振寒而發(fā)熱也。

疸而渴者。熱甚。一也。陰虛。二也。濕重。三也。故難治。不渴之可治者??上胍娨?。陰部。指中焦脾臟及下焦腎臟而言。陽部。指上焦胸中而言。發(fā)于脾腎。則熱邪從中下而上沖胃脘。故其人必嘔。發(fā)于胸中。則熱邪從胸膈而外犯衛(wèi)氣。故其人先振寒。而后發(fā)熱也。此與上文二條。統(tǒng)論三疸之死生微甚。及其所發(fā)之上下不同也。


十五條

谷疸之為病。寒熱、不食。食即頭眩。心胸不安。久久發(fā)黃。為谷疸。茵陳蒿湯主之。


茵陳蒿湯方

茵陳蒿(六兩)梔子(十四枚)大黃(二兩)上三味。以水一斗。先煮茵陳。減六升內二味。煮取三升。去滓。分溫三服。小盒飯利。尿如皂角汁狀。色正赤。

一宿腹減。黃從小便去也。(以梔子大黃利小便。真是奇制。)此申言谷疸之癥候治例也。寒熱。注見上條。發(fā)于陽部。蓋中焦胃濁。蒸于胸分。故其邪熱先發(fā)于此。夫宗氣與衛(wèi)外之氣相貫。邪熱逼傷宗氣。則其衛(wèi)氣有自敗之象。故寒。繼則衛(wèi)從熱化。故寒而復熱也。不食及食即頭眩。詳二條注。心胸不安。即六條酒疸心下熱之義。茵陳味苦性涼。而氣最重。味苦。入心胸。性涼、除邪熱。氣重。則為氣分專藥。以之主陽部之疸。是欲其走心肺之夾空。而消散其氣分之瘀熱也。但因熱從膻中而上蒸。故配苦寒降潤之梔子。又因熱從脾胃而中發(fā)。故加苦寒攻下之大黃。至梔子、大黃。本為溏瀉之品。得茵陳之走氣分者。重用而先煮之。則梔黃俱從茵陳之性。而以清涼之氣為化矣。故不利大便。而黃從小便去。

三味藥中。恍如一天酷熱。恰逢秋氣半空。金風翼翼。玉露垂垂。而煩襟頓滌之象也。方藥云乎哉。


十六條

黃家。日晡所發(fā)熱。而反惡寒。此為女勞得之。膀胱急。少腹?jié)M。身盡黃。額上黑。足下熱。因作黑疸。其腹脹如水狀。大便必黑。時溏。此女勞之病。非水也。腹?jié)M者難治。硝礬散主之。


硝石礬石散方

硝石礬石(燒各等分)上二味。為散。以大麥粥汁。和服方寸匕。日三服。病從大小便去。小便正黃。大便正黑。是其候也。

此申言女勞疸之癥候治例也。言發(fā)黃之家。但凡薄暮而日將晡時。便發(fā)熱者。大似陽明胃實之癥。然胃實者。法當惡熱。而此則反惡寒者。此為陰虛于陰分。至其時而相火以無附而充熾。真陰不支亢烈。故發(fā)熱。衛(wèi)氣不勝邪火。故惡寒。謂非得之女勞。不至此也。膀胱急十二句。所言諸癥。見三條注。硝石咸寒降潤。礬石酸涼斂抑。以之主火氣飛揚之候。允為至當。但酸咸之性。易于趨下。故以填心益氣之大麥。作粥汁而和服之。

欲其少為留戀。俾礬石刮垢磨光之性。徐徐澄徹而下。則熱隨黃黑。從大小便而俱去矣。但三條曰腹如水狀不治。此條曰腹?jié)M者難治。是女勞疸病。諸癥具而腹不滿者。生。滿甚而如水腫狀者。死。腹若已滿。雖不甚。

而生死即相半矣。此仲景論女勞疸之深意也。


十七條

酒黃膽。心中懊。或熱痛。梔子大黃湯主之。


梔子大黃湯方

梔子(十四枚)大黃(一兩)枳實(五枚)豉(一升)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

此申言酒疸之癥候治例也。心中懊而熱。見四條注。痛則熱氣炙。而腔內懸強拘急之應。然即六條注中。所謂熱從浮見。浮則上炎之應。故以苦寒之梔子。降膻中之熱。苦寒之枳實。散胸中之滯。重用香豉者。所以滋胃液也。佐以大黃者。所以下胃熱也。但亦憑高潤下之劑。熱黃從大小便去者居多。舊注。謂為吐劑。則失之遠矣。按前人誤謂梔豉湯能吐者。因瓜蒂散中重用香豉。遂認吐為香豉之性。殊不知吐由瓜蒂。赤小豆特引瓜蒂。少為下行之使。香豉。用以滋陰安胃??滞潞笾聼?。故預為伏案耳。詳瓜蒂散本注。愿天下同志。

留神試用。同為剝正。不令仲景叫冤。梔豉抱屈。則幸甚矣。


十八條

諸病黃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脈浮。當以汗解之。宜桂枝加黃湯主之。(方見水門。)自此。至篇終。凡七條。因疸、而廣論諸黃之治例也。諸病黃家。皆系濕熱。小便利。則濕去而熱亦隨之。故以利小便為法也。假令脈浮。則濕熱在上在表。又當以汗解之。為便道矣。蓋桂枝本湯。泄汗以解熱。加黃、以助衛(wèi)氣。而送濕出表。故宜主之。利小便。不特十五條之茵陳蒿湯。十九條之膏發(fā)煎。二十條之茵陳五苓散。凡水飲門之滲泄諸方。俱在其中。門人問曰。黃癥俱由熱濕。故疸病諸方。多用苦寒咸寒。及克削之品。既聞其義矣。本條曰諸病黃家。則疸癥似亦在內。而獨主辛溫而熱之桂枝湯。并加補氣之黃。以主脈浮者。不虞其熱以濟熱者。敢問何說耶。答曰。仲景之書。每條各有主癥主見。茍不求其立言之旨。與方治針鋒逼對處。則問津無路矣。蓋本條以衛(wèi)氣外虛。而先招濕水之候。濕水生熱。濕熱郁于皮膚經絡而發(fā)黃者。是衛(wèi)虛、為第一層病。濕、為第二層病。熱、為第三層病。請問衛(wèi)氣虛者。有不宜桂枝之辛溫。及黃之補益者乎。且熱在濕中。濕為本而熱為虛假之標病。則遵汗例以去濕者為本治。而熱自無所容矣。下文十九條。為津血虛而生熱之黃。二十條、為胸先熱而招內水。及久蓄化熱之黃。二十一條、為中焦熱實。上沖下結之黃。二十三條、為中焦熱實。不沖中路胃脘。而沖兩旁脅下之黃。二十二、二十四、兩條。上焦之宗氣虛勞。不能傳送。因而便難。漸致下結上浮之黃。病因不同。故其主治亦別也。


十九條

諸黃。豬膏亂發(fā)煎主之。


豬膏亂發(fā)煎方

豬膏(半斤)亂發(fā)(如雞子大三枚)上二味。和膏中煎之。發(fā)消藥成。分再服。病從小便去。

諸黃中又有一種津血短少。而陽氣偏勝者。夫津血短少。則勾留水氣而生濕。陽氣偏勝。則郁蒸火氣而生熱。是濕熱又以津血虛竭為本病矣。則滋津血以替濕。而濕自下行。養(yǎng)陰血以潤氣。而氣自流轉。濕熱去。而黃將自散也。豬膏、生津。亂發(fā)、補血。其主之也宜矣。


二十條

黃膽病。茵陳五苓散主之。


茵陳五苓散方

茵陳蒿末(十分)五苓散(五分)上二味。和。先飲食。服方寸匕、日三服。

諸黃中。又有一種先因熱而致水。后又積水。而更化熱者。先因熱起。故從黃膽之病例而曰黃膽。亦從黃膽之治例而主茵陳。此熱黃、水黃相兼之癥。故從兩治也。茵陳及五苓散義。各別見。


二十一條

黃膽。腹?jié)M。小便不利而赤。自汗出。此為表和里病。當下之。宜大黃硝石湯。


大黃硝石湯方

大黃硝石黃柏(各四兩)梔子(十五枚)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內硝更煮。取一升。頓服。

但凡黃家。俱是毛竅閉塞。小便不利。濕熱交盛于上下內外之所致。然惟濕黃、水黃如此。以汗出。則水濕之勢。泄于上與外。小便利。則水濕之勢。泄于下與內故也。若夫疸病。起于熱因。內熱既盛。則雖有汗。而在內之熱不減。故仍作黃候也。蓋謂疸病。又有一種不橫傳于表。其熱但在中焦。因而上侵胸膈。下徹肝腎。而作直豎之癥者。如腹?jié)M、為里濕之應。小便不利而赤。為里熱之應。是里病矣。里病濕熱。法當外傳于表。今自汗出。

則其經絡皮毛。無郁熱而表和。夫表和里病者。當以下之、為正治矣。主本湯者。因實熱在中焦。故以苦寒之大黃。咸寒之硝石。從承氣攻下之例。且中熱者。必上熏陽位。故加善走膻中之梔子以降之。又中熱者。必下貫至陰。故加陰沁肝腎之黃柏以堅之。至咸以勝熱。苦以燥濕。又其余蘊也。


二十二條

黃膽病。小便色不變。欲自利。腹?jié)M而喘。不可除熱。熱除必噦。噦者。小半夏湯主之。(方見痰飲。)此言黃膽。又有一種下焦無熱。故小便不變色而淡白。中焦無熱。故大便欲自利而不實。但以脾氣濕重而腹?jié)M。膈氣勞熱而肺喘者。以勞熱與濕氣相蒙。久亦成疸故也。但此為因勞而神火浮動。故生虛假之熱。與彼熱實者不同。故不可用攻下以除其熱也。熱除。則膈虛胃寒。以寒犯虛。故知其必噦矣。噦者主小半夏湯。以其能填胸溫胃。降逆除寒。而噦可平。故主之。湯意詳飲門注。


二十三條

諸黃。腹?jié)M而嘔者。宜柴胡湯。(大小柴胡湯方。俱別見。)諸黃、是兼黃膽、黃家而言。宜柴胡湯。是兼大小柴胡而言。此總言先熱后濕之疸。先濕后熱之黃。流貫少陽之癥治也。腹?jié)M已見。少陽得熱。則從脅下而上逆。故其癥善嘔。但熱疸濕黃。二者俱有此癥。蓋因熱召濕之疸癥。脾胃率多熱實。脾胃熱實之氣。偏從腹之兩旁而上熏于脅。便是少陽之部。因濕生熱之黃家。胸膈率多濕熱。胸膈濕熱之氣。偏從胸之兩旁而橫溢于脅。亦是少陽之部。故皆能致嘔。但曰宜柴胡湯、而不指明大小柴胡者。因疸、以熱為本。而濕為標。治熱。宜攻下。則主大柴。黃、以濕為本。而熱為標。治濕。宜發(fā)汗。則主小柴。欲俟人之神而明之耳。大小柴胡湯意。俱別見。


二十四條

男子黃。小便自利。當與虛勞小建中湯。(方見虛勞。)此因前二十二條。但立救誤之方。而無正方。故補言之也。小便自利。即前條色不變之義。蓋膀胱得熱。則癃閉。而其色黃赤。利、則不變者。即在其中矣。但小便自利。則熱泄?jié)駵p。安得發(fā)黃。故知此黃。為宗氣因虛致勞。

幻生假熱者所致。是宜以辛溫之小建中湯。填其在天之氣。則太陽朗照。而龍雷之陰火。嵐氣之陰濕。自當伏藏消散矣。女子黃。小便自利。大概產后及崩漏者多。故不得以虛勞為診。此癥之黃。淡而不焦。俗名乏力黃者、即是。婦人無用力之任。故無此病也。


驚悸吐衄下血胸滿瘀血病脈證治第十六

一條
寸口脈動而弱。動即為驚。弱則為悸。
寸口、指關前而言。動脈、形圓體短。厥厥動搖。而兼滑象者是也。弱、如弱水之弱。有不能載物之象。驚非外來。
惕然自儆也。悸者、怯怯虛餒之狀。兩物相擊。輕小者動。亦受擊者動。寸口脈動而弱。寸口應心下。弱則其氣輕小。而下焦之氣。得以上沖而擊動之。心下為神君之座。下氣突犯。故驚。又心下為宗氣之城。本氣虛微。故悸。諸解、格格可笑。本經及傷寒論。凡言脈有二例。而俱以而字為界。一則以上字為經。而以而字以下為病。如脈浮而緊。脈浮而緩之類。蓋以浮脈定太陽。而以緊緩別風寒也。一則如本文脈動而弱。后文脈浮而大之類。蓋又以上一字為浮取。而以而字以下為沉取也。余仿此。

二條
心下悸者。半夏麻黃丸主之。

半夏麻黃丸方
半夏麻黃(等分)上二味。末之。煉蜜和丸。如小豆大。飲服三丸。日三服。
此雙頂上文脈之動弱。癥之驚悸而言。非單言悸也。而半夏麻黃丸一方。卻又是治驚之藥。而非治悸者。古人文章。其承接處。往往錯綜如此。蓋謂心下驚而且悸者。雖以心下之本氣虛微。而為下焦之氣沖犯之地。
究當先責其沖氣以治驚為正。故主半夏麻黃丸。下平其沖氣。則脈不動而驚且自止矣。此春秋罪主令之法也。若寸口脈弱而動。只消于浮沉處倒見。則當責心下之弱為主。而主下條桂枝救逆。及傷寒論中苓術桂甘。并小建中等湯。而于此丸無取矣。
客有問余者曰。本衣冠文物明單言悸。而子以為雙頂驚悸。本方明明是治悸之丸。而子又謂是單治驚。是誰為子言之也。余曰。仲景于不言之表為我言之也。夫弱為寸口之本脈。動為從下上沖。寸口之標脈。故悸為心下之本病。驚為從下上犯。心下之標病。言悸而驚在其中者。從本之義也。至本方之妙。千古無人揭出。不妨因子之問而細剖之。麻黃空細如毛。性極疏泄。用于桂甘姜棗之中。乘辛暖甘浮之化。又得杏仁之清利以為使。則疏泄之性。從上外向。故能由胸達表以為汗。此麻黃、大青龍二湯之正用如此。若夫監(jiān)以辛降平逆之半夏。斂以酸收下走之白芍。又得茯苓之淡滲以為使。則又使疏泄之性下向。而利膀胱滲化之機。此小青龍一湯。為下焦之變用。又如此。至于本方。脈則以動乘弱。癥則因悸而驚。是上焦不足。中焦有余。以有余之火。侵犯不足。故止用對配辛降平逆之半夏。使疏泄之性從中下散。又恐湯性易竭。丸則取其緩發(fā)。蜜則潤其偏干。小丸少服者。徐圖漸減之義。此本方一丸。為中焦之平用者更如此。要之、動弱驚悸。脈癥俱是兩層。弱脈悸癥。在主虛一邊。下條桂枝救逆。及傷寒論中苓術桂甘、并小建中等湯。扶弱以補不足。動脈驚癥。
在客實一邊。故用此丸。鋤強以損有余。譬之墻垣低矮。以招外盜者。彼桂枝救逆等方。增益墻垣以治悸。半夏麻黃一丸。驅除外盜以治驚耳??蛷秃窝栽?。

三條
火邪者。桂枝去芍藥。加蜀漆牡蠣龍骨救逆湯主之。

桂枝救逆湯方
桂枝(二兩去皮)甘草(二兩炙)生姜(三兩)大棗(十二枚劈)牡蠣(五兩熬)龍骨(四兩)蜀漆(三兩洗去腥)上為末。以水一斗三升。先煮蜀漆。減二升。內諸藥。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以取三升而服一升計之。
當如服桂枝湯之法。作三日服矣。特不飲熱粥耳。)此條及方。舊本錯編在本篇十二條下。細按湯意。確是治驚悸之方。且其文氣。又確是依靠上文心下悸者而來。則火邪者三字。方不突兀。故移于此。有識者。自能辨之也。承上文、言實者責之。固主半夏麻黃丸。責中下之有余以治驚。又有以火逼劫其汗。汗為心肺之液。汗出。而心肺夾空之氣兩虛。以致神明之宰。無所根據(jù)著。而招中下之逆而驚悸者。是火邪者也?;鹦爸疄轶@悸者。責在上焦之虛。舍桂枝救逆一湯。其能填此陽氣陽液乎。蓋桂枝湯之桂甘姜棗。最為招來陽氣陽液之檄。已見小建中注。東垣稱蜀漆入心經。有飛針走線之功。先煮之以為主。則引桂甘姜棗之性。直達心肺之空。以填其虛。然后以牡蠣之靜藏水底。龍骨之鎮(zhèn)攝山靈者為佐。則神明之搖動浮越者自安。是桂甘姜棗所以治悸。而龍牡所以定驚也。至于心腎同治少陰。而其氣嘗相升降。心氣虛者。畏腎中之賊陰上凌真宰。故合牡蠣之水族。而與龍骨同用者此也。

四條
師曰。尺脈浮。目睛暈黃。衄未止。暈黃去。目睛慧了。知衄止。
尺脈之臟。為腎。腎之腑。為膀胱。足太陽膀胱之隧道。與手太陽小腸之經。由巔頂相會。而交通于鼻。夫沉為在里。浮為在表。今尺浮。是太陽膀胱之氣。由經道而直上巔頂之象也。又本經第一篇三條言鼻。曰色黃者。
便難。夫鼻居中央。為中土之應。陽明之氣。燥結而不下通。故于本位浮出火土之色。今由鼻而黃暈于目睛。
則其黃更高矣。且目睛為肝腎之光華。肝主血液。腎主精汁。目睛暈黃。是陽明燥熱之土氣。而為炎蒸水液之診也。足陽明胃家之隧道。與手陽明大腸之經。相會而挾于鼻。故于二者之中?;蛏蛎}。但見一診。即知衄未止矣。暈黃去。陽明之熱下解。目睛慧了。肝腎之氣展舒。故知衄止。上二句。合太陽陽明而言正衄之診。
下三句。單就陽明而言衄止之診。則太陽之衄。其止于尺脈之浮去而見沉者??深愅埔印?/span>

五條
又曰。從春至夏衄者太陽。從秋至冬衄者陽明。
此即上文之尺浮、暈黃。而申言之也。夫春生夏長。天地生陽之氣內盛。而人身以太陽之經氣相應。故春夏之衄屬太陽。秋斂冬藏。萬物成熟之氣內實。而人身以陽明之里氣相應。故秋冬之衄屬陽明也。但此及上文二條。明明言衄血。有太陽、陽明兩癥。至下文方治。卻止有瀉心一湯。幾疑單是治陽明之衄。而遺太陽一邊之治例矣。不知四條曰。尺脈浮。衄未止。七條曰。脈沉弦者衄。夫尺為在里。浮為上出。與沉為在里。弦為上出同斷。是太陽之衄。為實邪從里。外穿經隧。從下上升巔頂之癥。自當責之在里在下。則外穿者內伏。上升者下熄矣。夫責在里在下之實邪。離大黃苓連。將誰屬乎。故雖衄癥有太陽、陽明之分。而其主瀉心則一也。

六條
衄家不可發(fā)汗。汗出必額上陷。脈緊急。直視。不能。不得眠。
衄家發(fā)汗。則額陷。注詳傷寒論。脈、非單指手太陰也。由本文之言額、言視、言、言眠觀之。當指上部之天地人及人迎等處。以衄家傷巔頂之血尤多。故偏言頭上耳。緊急。亡陰躁疾之象。直視者。目系干澀。失流動之神也。不能、不能合。不得眠、不得寢也。皆陰虛于上。而陽往從之之義。上文言春夏之衄屬太陽??秩艘园l(fā)汗為太陽之治例。而誤投之于衄家。則逆矣。故戒。

七條
病患面無血色。無寒熱。脈沉弦者。衄。浮弱、手按之絕者。下血。煩咳者。必吐血。
此條前三句。是就色、脈、癥。而正言衄血之診法。下文脈浮弱兩段。古人借水疊橋。又即衄診而趁便及之。為下文吐、下、條內之省筆也。臟腑之精華。浮于面而色紅且潤者。血之所榮也。六經外邪之癥。惟少陽、厥陰。屬木。而為陰陽之樞。屬木、故面色以青應。為陰陽之樞。故表癥。闔則為寒。而辟則為熱也。又本脈弦急。故病此者之脈狀必弦。若病患面無血色。而血不榮。又無寒熱之表癥。是非少陽、厥陰之表邪為病。而其面以青色見也??芍=衩}又沉弦如厥陰。則必為衄病無疑矣。夫沉弦為肝家邪實之脈。且弦以沉見。是浮處未嘗弦也。以有余彈射不足。則衄之上出如矢者。烏能禁哉。衄血之診法如此。若面無血色。而其人之脈。舉之但浮。
取之則弱。重按之至沉處。則弱甚而絕。是浮。為上焦有余之邪火。憑凌胃中之血液。故中取之則弱。灌注大腸之虛脫而下。故按之絕也。則面無血色。又系陽明脫血以致脫氣者之診也。若面無血色。而脈又浮弱。按之即絕者。多煩咳一癥。則其按之即絕。為下焦虛寒之應。其脈浮弱者。為虛寒之邪。上沖而致咳??榷嗌项D。
而氣亦升浮之應。血隨氣逆。合之面無血色。則其血之傷于上出。而見于吐者可必矣。此條當熟讀細玩。
始見后文湯意之妙。否則。柏葉、黃土、赤豆、當歸及瀉心等湯。無從覓針線矣。

八條
夫吐血、咳逆、上氣。其脈數(shù)而有熱。不得臥者死。
吐血、咳逆、上氣。勿作一癥。當分三癥看。因此條原是言吐血之死脈死癥。其咳逆上氣兩癥之死診。與吐血相同。故連及之。若以吐血、咳逆、上氣為一人之病。則何必以不得臥為短期耶。夫吐血有陽明胃實。上沖胃系一癥。主麻仁丸?;蛘{胃承氣湯可愈。有少陽風熱上逆一癥。主小柴胡湯可愈。有厥陰風火。上沖心胸一癥。主當歸四逆湯可愈。然陽明胃實之脈澀而浮。僅于日晡見潮熱。少陽風熱之脈弦而微大。但見往來之熱。厥陰風火之脈弦細而浮。小見微熱?;驘o熱而惡寒也。若吐血而脈數(shù)。且有或表或里之熱。則數(shù)為無陰。
而陽氣有急疾之診。熱為離陰。而孤陽有浮脫之象。已成危候。所賴靜則生陰。猶得假一臥以留連其陽氣。
若更不得臥。則氣不歸腎。而神莫棲。血不統(tǒng)肝。而魂欲散。其不死也得乎??饶嬲摺<尚皩?。上氣者。忌息高。脈數(shù)有熱。邪實息高之診。其不得臥與吐血者。同一下脫上絕而死也。

九條
夫酒客咳者。必致吐血。此因極飲過度所致也。
酒性浮熱。熱則動血。浮則上氣。氣浮血熱。故咳則必致吐血也。夫飲食之邪。本經列為不內不外因。以極飲過度。而致咳而吐血。延至脈數(shù)有熱。不得睡臥。同歸死候。豈不大可惜哉。長沙揭此。其戒之耶。抑謂于方咳而未吐血時。或辛涼以解熱。降滲以平浮。猶得挽回生路耶。

十條
寸口脈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減則為寒。芤則為虛。寒虛相搏。此名曰革。婦人則半產漏下。男子則亡血失精。
寸口、應上焦。脈弦句。謂舉之見弦。按之見大也?;蛟?。右寸見弦。左寸見大。此說亦合。減者、瘦削之狀。脈體如圓莖。氣血之充也。今浮之而形細如絲弦。若沉之而仍弦。是浮沉俱細。雖細而不失其為圓莖之體矣。乃按之見大。則浮處之見弦。是兩肩減去其圓形。而成蕎麥之象。故曰弦則為減。非弦脈盡減。以浮弦而沉大。故知其上焦之氣。不能充滿脈體。而為減削之貌也。芤、為中空之草。凡物之中實者。則外氣內固。而形自堅小。
今浮弦而沉處獨大。則大非本相。而為中虛散漫之象。故曰大則為芤也。減為上焦之陽氣虧空。故曰寒。芤屬下焦之精血耗損。故曰虛。上焦之陽氣虧空。則陰氣上乘。下焦之精血耗損。則陽精下降。陰陽之賊氣。與妄情相得。則夢接鬼交。肺腎之余靈。與殘境相乖。則幻生驚怖。此寒虛相搏之道也。革者。鼓革之義。弦堅大空。有鼓革之象。故合狀之如此。半產、凡不滿十月者皆是。漏下、謂血崩及赤白帶下之類。亡血、指尿血、便血之下出者而言。失精、凡有夢無夢及滑脫者、皆在其中。夫在上之陽氣削弱。不能挈提。在下之陰津虛滑。不能握固。故見種種下脫之癥也。
此是虛勞脈癥。故入虛勞門者為正例。因有亡血一癥而復入此者。鄭重之意也。

十一條
亡血不可發(fā)其表。汗出則寒栗而振。
亡血。凡吐衄便血者皆是。夫分而言之。雖有陰陽氣血之殊。其實則陽載陰中。氣根血分者也。亡血者氣亦虛。復發(fā)其表。則氣愈虛矣。且汗為血中之陽液。汗出則重傷其衛(wèi)氣。一也。又氣血兩虛之人。其陰陽之氣。非極力交并于上。幾有不辨之勢。汗出則虛陽之極浮者。必反而為極伏。二也。寒栗而振。其能免乎。
亡血者發(fā)汗。煩躁者居多。然猶可借陽氣以生陰液。若傷氣而至寒栗。則為逆滋大矣??刹粦衷铡?/span>

十二條
病患胸滿。唇痿。舌青??谠?。但欲漱水。不欲咽。無寒熱。脈微大來遲。腹不滿。其人言。我滿。
為有瘀血此及下文二條。癥極錯雜。理極微奧。原難理會。注家俱泛指心、肺、肝、脾。而終不辨血瘀何地。癥屬何因。殊為夢夢。蓋不特心為神明之府。肺為宗氣之城。高貴清虛。略不可犯。瘀心、則亂猝死。瘀肺。則喘滿立絕。即或瘀脾瘀肝。亦必腫脹暈眩。茍延旦夕。豈止胸滿、唇痿等癥已也。不知本衣冠文物明從上焦歷敘諸癥。故作疑案。
然后點出脈之微大來遲。而結穴于腹。夫大即洪脈。洪為陽明土腑之診。又大為虛脈。虛為胃家傷血之形。
且腹本不滿。而其人自以為滿。則血之瘀于陽明胃絡。絡脈因阻而脹。故如腹?jié)M耳。此古地仙隨龍而順覓穴之法。學人。便可得穴而逆步龍矣。胃之大絡貫于胸。胃絡脹而滿。故貫其滿于胸矣。唇痿者。謂重滯而不輕便。幾有不能收攝之狀。唇為胃之華。胃絡滯。故唇亦以痿頓外應也。李注。謂枯燥無血色。非痿字之義。舌青。非中寒中惡。猝厥而至危亡頃刻之青。特舌心不紅而青白。非重癥也。蓋舌之本色。邊白而中青。外陽內陰者。離之象也。胃以后天精捍之氣充之。則紅潤而有色。以胃之別絡、系舌本而通釃泉之竅。故也。今絡瘀而血液不上滋。故舌青而且口燥者。亦此理也。津液干于上。故欲漱水。胃絡血瘀。不但不供津液于上。亦且不行水飲于下。中濕拒水。故不欲咽也。以上錯敘諸癥。如此。當看下文。層層逼入微妙。真所謂獨見若神也。
一層、以外癥無寒熱。知非少陽。二層、以脈大。知在胃腑。三層、以脈大無力而微遲。知非陽明結熱。而但屬瘀血。四層、以腹本不滿。而自覺為滿。知結者不在胃中。而瘀在胃絡。故直斷之曰。為有瘀血也。蓋謂胸滿唇痿等六癥。大似少陽風火之邪上逆。然少陽逆熱。必見寒熱。而此則無寒熱之表癥。脈又非少陽之弦。而但微大而遲。大脈搏濃寬裕。其象為土而屬胃。胃中熱實之氣上沖?;蛞姺N種等候。然必脈至有力而不微。數(shù)而不遲。是為合診。今見微遲。則大非實熱可知。夫大為胃脈。又大則為芤。合斷之。明系胃中傷血之應。且微為氣體不充。遲為發(fā)機沉滯。俱壅塞之診。故知胃有瘀血。但血瘀胃中。法當脹而腹?jié)M。今腹不滿。而病患自以為滿。則知滿在胃絡。而為血瘀之所致也。

十三條
病者如熱狀。煩滿??诟稍锒?。其脈反無熱。此為陰伏。是瘀血也。當下之。
煩滿、口干而渴。本非熱因。以血瘀而生陰不滋之應。故曰如熱狀。且曰脈無熱也。陰伏者。一切生氣。俱畏鬼氣。如燈火惡煙。樹根惡炭之類。血瘀而營陰惡之。不復上滋。而有伏藏之象。故曰陰伏。此條。雖比上條多煩渴二癥。言不必如前癥之全。即此已為陰伏。盒飯用攻下之法。以通其瘀矣。不出方者。豈以傷寒論中。已有桃核承氣。并抵當湯丸。以治結血之例耶。前條之血瘀在胃絡。胃絡瘀。故上不行津。而唇痿、舌青、口燥、漱水等干癥。見于上。下不行水。而中濕拒水。故不欲咽水之癥見于中。此條之血瘀在大腸絡。故并中焦之胃。
亦在津液短少之內。其煩而干燥且渴者。此也。當下之三字。是總承二條。非單言此癥也。

十四條
吐血不止者。柏葉湯主之。

柏葉湯方
柏葉(三兩)干姜(三兩炮)艾葉(三把)上三味。以水五升。取馬通汁一升。合煮取一升。分溫再服。
此承七條脈浮弱。按之絕。煩咳者必吐血句。夫吐血。因下焦虛寒之氣。上沖而致咳。咳多上頓。而氣亦升浮。
因之血隨氣逆而上涌。故用柏葉湯溫下焦之寒氣。而逆自平。血自止矣。其意以干姜辛熱。辛能平逆。熱能散寒。加之炮黑。則守而不走。更能入血分。而溫其按之欲絕之脈。且肺腎為子母。溫腎即所以溫肺。而尤能止其煩咳也。艾葉性溫。氣味俱重。味重入血。味重而氣亦重。則入血而尤能行血中之氣。與姜為佐。既濟其溫暖之功。復援其入血之用也。又恐溫藥與寒氣不相入。故用苦寒而不畏霜雪之柏葉以為反佐。則深入下焦虛寒之地。而使姜艾得行其回陽之力。亦猶白通之用人尿膽汁之義也。加馬通汁者、馬為午獸。得丙火之正。故其為畜。嘗病熱而不病寒。以其臟腑多陽氣故也。且吐血不止。其血由胃與大腸之絡脈。滲入腸胃而上出者。故用其下走腸胃之汁。以平上逆耳。仲景但欲生千古之吐血者。而不自惜其嘔出心肝矣。痛哉。

十五條
下血。先便后血。此遠血也。黃土湯主之。

黃土湯方
白術附子干地黃阿膠黃芩甘草(各三兩)灶中黃土(半斤)上七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此承七條脈浮弱。按之絕者下血句。夫浮為上焦有余之邪火。憑凌胃中之血液。故中取以弱應。灌注大腸之虛脫而下。故按之以絕應。先便后血。便在大腸而血在胃。是血從胃而下注大腸者。胃比大腸較遠。故曰遠血。主黃土湯者。以浮為上焦之實熱。故用黃芩。撤胸膈之火。以緩其吹噓之勢。弱為中取而見。則知脾胃之陰陽兩空。故以灶中黃土為君。白術、甘草為臣。而益其中焦之氣。以地黃、阿膠為佐。而并益其中焦之血。
然后殿之以附子者。蓋又以辛熱而托其按欲絕之脈。并以提其下脫之血也。

十六條
下血。先血后便。此近血也。赤小豆當歸散主之。(方見狐惑篇)先血后便。血在廣腸之末。故曰近血。赤豆蔓生。且色紅臍黑。蔓生具經絡之象。色紅則入血分。臍黑則又走下焦者也。浸令芽出者。取芽性之生陽上銳也。仲景之意。以脈之按欲絕者。為下焦氣脫血陷之診。則中取之而弱。輕取之而浮者。但當于下焦之虛處責之可矣。故用赤豆走下焦血分之性。令其芽出而上銳。領補血之當歸。直走廣腸。而復提血氣以上行也。要之、上條之血。滲自中焦。故于浮弱按欲絕之脈。三部俱責。以浮、為上焦實邪。按欲絕、為下焦虛寒。以實邪奔迫虛寒。直將中焦血液隨勢逼下。故三焦俱治。此律家不分首從之議也。此條之血。單責在按欲絕一邊。以血在魄門相近。其癥最低。與按之欲絕之里脈逼對。則知但因下焦之虛脫。而招上中之下陷耳。上焦之血下陷。故輕取之脈以浮見。中焦之氣下陷。故中取之脈以弱見。只用補其下而復提之。不特血反故道而病愈。且血寧則氣聚。而欲絕之脈自起。并中上二焦之氣血得還。而浮弱之脈亦可漸變矣。此春秋討罪。而獨嚴主令之義也。又上條之血。從足陽明之胃絡。滲入胃中而下。故黃土湯之方意。矚目在胃中者居多。此條之血。從手陽明之大腸絡。滲入腸中而下。故赤豆當歸散。只注意在大腸而已。諸解夢夢。俱道不著。

十七條
心氣不足。吐血衄血。瀉心湯主之。

瀉心湯方
大黃(二兩)黃連(一兩)黃芩(一兩)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之。
此承本篇第四條尺脈浮二節(jié)。并七條之面無血色、脈沉弦二句。而言治衄之法。吐血二字。特因同源異出者而連及之耳。瀉心非吐血之正例也。與柏葉湯癥細辨自見。誤用則立死矣。心氣不足。兼下焦有余之實邪而言。詳首二條驚悸下。以下焦之有余。而凌犯上焦之不足。病神志則為驚悸。病氣血則為吐衄。神志杳冥。天之道也。故主清虛之氣藥。補上以泄下。桂枝救逆湯、半夏麻黃丸之辛甘而溫者。是也。血氣形質。地之化也。故主重濁之味藥。平地以成天。本方大黃、連、芩之苦寒。是也。門人問曰。柏葉湯癥。則主溫劑。瀉心湯癥。則又主寒劑。幾不知仲景之所謂心氣者何在。畢竟是寒是熱。且柏葉瀉心兩癥之所以異。并瀉心一癥之何以或吐或衄也。余曰。悉哉問也。夫心氣者。托于心之血。而又為神之奧宅。外與心肺夾空之宗氣相因。譬之于水。
心氣如井泉。心下之氣如江河。雖不相通。然而井泉嘗視江河以為消長者也。其性溫溫。其道存存。如太和生氣之在春。故遇寒、則畏結而不伸。遇熱、則惡焦而欲奔。嘗立于不寒不熱之間。而獨尊者也。若夫沉取脈絕。虛寒在下。上沖于肺。肺惡寒濕。形縮喘咳。氣血上并。涌出內絡。是為寒因。寒者熱之。理所宜也。至于寸口動弱。沉弦在尺。動弱、上虛。沉弦、下實。虛者、招侮。實、則上擊。以實乘虛。地天德。陽位扁淺。氣血逼側。出從上竅。其理可得。掘地疏河。神禹妙策。地平天成。圣人之則。是為塞因。塞者通之。烏可已哉。臟腑內主。
經絡外裹。內外相通。各有玄竅。經絡實。而胸分之氣虛者。實熱之邪。從腸胃之大絡而扛抬其氣血于直上。
則由喉嗓而見于吐。宗氣充。而經分之氣虛者。實熱之邪。從臟腑之別絡而外逼其氣血于經隧。則由巔頂而見于衄矣。吐衄雖殊。而其為實熱上沖則一。故皆主瀉心。以瀉其亢害耳。

嘔吐噦下利病脈證治第十七

一條

夫嘔家有癰膿。不可治嘔。膿盡自愈。

前人以無物為嘔。有物為吐。或云聲緩為吐。聲急為噦。雖似確當。而愚謂就病因而論。三者俱有虛實寒熱之不同。但因虛、因寒者。十之七。而因實、因熱者。十之三。就高下而論。則嘔為最高。吐次之。噦則直由極深極低而迸出者。就臟腑而論。嘔、屬足之陽明少陽。吐、屬手少陽三焦之上部及足太陰。噦、屬足之少厥二陰者也。嘔出足陽明者奈何。夫胃脘一寒。欲下趨其腑者勢也。胃不受邪。則逆以拒脘。脘即以不下納而上涌。故作寒嘔者一。傷寒太陽之嘔是矣。胃脘犯客熱。熱為火?;鹦陨涎?。而其氣閃爍不定。故作熱嘔者二。內熱而實。中暑及。并酒客清晨之空嘔是矣。所謂陽明脘中之嘔。從中路而上逆者。如此。嘔出少陽者奈何。少陽之部在脅。其性善逆。不拘風熱寒邪犯之。則其逆氣上沖喉咽。故作嘔酸、嘔苦者。從木化也。凡柴胡湯癥之嘔。是矣。所謂少陽脅下之嘔。從兩旁而上逆者。如此。以其病機在胃之脘。膽之標。而不在胃腑。故嘔則無物。

而且曰最高者此也。若夫吐之為病。實在胃中。故其位居嘔之次。但脘外及膈中之氣。其溫暖化被者。實司消谷之半。(膈氣與脾。合司熟谷之化。故曰消谷之半。)此氣一虛。則胃中冷而不能消谷。谷停則敗。敗則胃不見容而作吐者。一也。下文四條之脈癥是矣。又胃雖受谷。而胃外之脾氣。虛寒而不能扇運。則遲遲作吐者。又一也。下文七條之脈癥是矣。所謂吐由手少陽三焦之上部。及足太陰脾臟者。此也。至于噦雖亦由胃家。其實胃氣總虛。茍非肝腎之賊陰乘虛上撞。安得從胃底而上迸。聲出重濁乎。此二十四條之兼厥。二十五條之兼逆。謂非肝腎上侮陽明之候耶。故曰噦則極深極低。而發(fā)于少厥二陰者。此也。然嘔而不吐。吐而不噦者有之。若吐噦則未有不嘔者。以嘔高而為吐噦之門戶。此十四、十五、十八三條。言吐而皆曰嘔吐。

二十五條。言噦而曰嘔噦者。可證矣。他如因疑而嘔吐者。出于心。因聞穢而嘔吐者。出于肺。因餓而嘈雜。以致慘淡之液。上泛而嘔吐者。出于胃。凡種種平人所偶見而非病者。皆不與焉。本條見傷寒厥陰文。注詳其下。但在傷寒。是言厥陰風熱。上見少陽之癰膿。因而致嘔者。入此。則系泛論癰膿之嘔。為微別耳。自此合下文二、三兩條。先提過別癥之帶嘔。而后言嘔家之正病正治也。


二條

先嘔卻渴者。此為欲解。先渴卻嘔者。為水停心下。此屬飲家。

嘔屬胃脘有寒。故先不渴。嘔則寒去。而且能提氣于上。使胃陽來復而作渴。故先嘔后渴者。知其嘔將欲解也。后三句。見飲門三十五條。注詳其下。


三條

嘔家本渴。今反不渴者。以心下有支飲故也。此屬飲家。

經注俱見飲門二十八條。


四條

問曰。病患脈數(shù)。數(shù)為熱。當消谷引食。而反吐者。何也。師曰。以發(fā)其汗。令陽微。膈氣虛。脈乃數(shù)。數(shù)為客熱。不能消谷。胃中虛冷故也。

此言膈虛胃冷之吐也。仲景設言胃氣以溫熱消谷者。理也。病患脈數(shù)。數(shù)為內熱可知。當消谷引食矣。而反拒食而吐者。是何理也。答曰。此膈自熱。故脈數(shù)。胃自冷。故吐也。推原其理。此必因不當汗而發(fā)汗。汗乃胸中胃中之陽氣所化出者。陽氣既泄于汗。則膈虛胃冷而吐者。宜矣。至其脈數(shù)之故。以發(fā)表之藥不遠熱。且聚其氣以作汗。汗出而其熱勢未散。故脈數(shù)者。為游行暫托之客熱。不主消谷之化。而胃中之真陽。其虛冷者自若。此脈數(shù)與吐互見矣。本條重脈數(shù)字。言吐有因于誤汗者。其脈如此。


五條

脈弦者。虛也。胃氣無余。朝食暮吐。變?yōu)槲阜?。寒在于上。醫(yī)反下之。令脈反弦。故名曰虛。

此言胃虛之吐也。虛吐冷吐有辨。冷則如酒醞之不漚發(fā)而致酸。虛則如舟車之不勝載而致覆之象也。承上文冷吐而謂吐又有一種脈弦者。弦脈之體狀。細削而拘緊。細削、為陽氣不能擴充。拘緊、為陽氣不能柔養(yǎng)。皆氣虛之診。故曰虛也。夫胃氣無余。則朝食不運。至暮便吐。久而吐機漸熟。變?yōu)槲阜匆?。寒在于上。即上條膈氣虛之義。言此胃反之來由。因其人膈氣原虛。不易化食。醫(yī)誤為積滯而攻下之。遂令胃愈虛而脈反弦。故名曰虛也。本條重脈弦字。言吐有因于誤下者。其脈又如此。


六條

寸口脈微而數(shù)。微則無氣。無氣則營虛。營虛則血不足。血不足則胸中冷。

此又推原上條寒在于上之故。而言此種脈癥。萬勿誤行吐下。致成或數(shù)或弦之脈。而變?yōu)槲阜匆?。如寸口之脈。所以外診經絡。內診胸中者也。倘其人脈微而數(shù)。數(shù)為客熱。已見四條。但就微論。則微為氣不能鼓之應。故知其無衛(wèi)氣。夫營衛(wèi)互相根抱者也。今微而無氣。則營虛可知。營陰、又為血中之精華所神化者。營虛、則周身之大血。其不足又可知。血不足。則宗氣無生化之源。而胸中冷矣。倘于此而以陽藥汗之。則脈數(shù)者愈數(shù)。而為四條之候。以陰藥下之。則脈微者變弦。而為五條之候??刹簧骱?。


七條

趺陽脈浮而澀。浮則為虛。虛則傷脾。脾傷則不磨。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名曰胃反。

脈緊而澀。其病難治。

此言脾虛之吐也。趺陽之脈浮而澀。姑且不論澀。即從浮斷。夫浮以診腑。而浮之底面即診臟。浮脈底虛。趺陽之底虛。謂非脾氣受傷之故乎。脾傷。則胃受谷而脾不磨。于是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宿谷不化。敗壞上出。

致成胃反者。又一也。緊者、弦緊之謂。趺陽弦緊。法當下逆為利。上逆為吐之脈。澀者、血不足以生氣之診也。

言浮澀而胃反之脈。漸變緊澀。則緊為無陽。而吐不欲止。澀為無陰。而脾不受溫。故難治。合四條、五條及本條觀之。則胃反之癥。因于膈虛者一。因于胃中虛寒者二。因于脾傷者三。應病用藥。而仲景之旨、不較然乎。


八條

病患欲吐者。不可下之。

此泛論欲吐之禁。不專指胃反也。故曰病患云云。欲吐者。不可下。其義有二。吐則胃寒者居多。下之。則愈寒而吐益甚者。一也。又吐則氣機已在上涌。下之、則又下奪其氣。恐致分馳而中絕者。又一也。故禁。


九條

噦而腹?jié)M。視其前后。知何部不利。利之則愈。

噦、兼嘔吐在內。腹?jié)M、指實痛光亮而兩言之。非謂按之則軟之滿也。此承上文吐以下為禁。然間亦有可下。

并可利小便者。又不容不細辨也。如噦而其腹實痛光亮。則為有形之滿。而非虛滿矣。夫有形之滿。又有水食之別。視其前陰不利。則知蓄水以致滿。而其腹光亮。后陰不利。則知積食以致滿。而其腹實痛。俱氣閉于下而逆于上。故令噦耳。利之。則下氣通而逆自平。故愈。噦深于嘔吐。言噦而嘔吐者??衫埔?。故曰兼嘔吐在內。


十條

嘔而胸滿者。吳茱萸湯主之。


吳茱萸湯方

吳茱萸(一升)人參(三兩)生姜(六兩)大棗(十二枚)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溫服七合。日三服。

自此至十七倏。雜言諸嘔之治例也。胸為胃脘所經。及脘外膈分之總名。此處悶滿。系虛寒之氣。上痞陽位之應。夫嘔雖有寒熱之不同。若嘔而胸滿。則為寒氣乘虛之嘔無疑。故君苦溫降逆之吳茱萸者。蓋苦溫、所以除寒。降逆、所以止嘔也。然后佐甘溫之人參以補其虛。辛溫之生姜、以暖其膈。而以甘浮之大棗。上托諸藥而至胸分。則滿消而嘔自愈矣。此與下條。即所謂胃脘寒而欲下趨其腑。胃不受而還以拒脘之嘔也。


十一條

干嘔。吐涎沫。頭痛者。吳茱萸湯主之。

古人無物曰嘔。是無食物之謂。然而或痰或飲。所不能免。若并無痰飲而作空嘔者。則曰干嘔。吐涎沫者。非嘔而吐出涎沫之謂。蓋言嘔時無物。而口中嘗欲吐清淡之涎沫。此因膈寒遺肺。肺逆而津液不布。以致上泛之候也。虛寒之氣。既已上塞。又得干嘔以提之。則其逆氣直浮巔頂。而頭上之絡脈作脹。故痛也。則除寒降逆。補虛暖膈之吳茱萸湯。所當兼任者矣。夫上條之嘔。本條之干嘔。同出胃脘之中。上條之胸滿。本條之吐涎沫。又同出脘外之膈。故皆主此湯耳。文見傷寒厥陰。特少頭痛一癥。但在傷寒。是言厥陰寒熱之邪。

假道少陽而上胸膈。其根深。入此。則單言膈寒肺逆之嘔。其根淺。而李氏舊注。因厥陰傷寒主此。遂認吳茱萸為厥陰專藥。硬將本條之嘔為厥陰癥。則大非也。蓋本湯為上中二焦。溫補降緝之劑。并非厥陰正藥。其治厥陰寒逆之理。以中焦虛寒。不能下御。故肝中木邪。如要荒遠寇直從中原穿過。上犯神京之象。故以本湯之溫胸溫胃者。為尊攘之義師。而嬴秦荊楚。畏懾竄伏之道也。若本條之主此湯。又以膈自虛而胃自寒。

如前四五兩條之候。猶之畿輔兇荒。流離失業(yè)。故從就地溫補。而為撫綏安緝之法而已。且仲景明明自言曰。食谷欲嘔者。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夫亦可想見此湯之意旨矣。


十二條

嘔而腸鳴。心下痞者。半夏瀉心湯主之。


半夏瀉心湯方

半夏(半升洗)人參干姜黃芩(各三兩)黃連(一兩)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此胃脘虛寒。腸中浮熱。因而痞塞致嘔之治例也。腸為胃之下口。而麗腹中。脘為胃之上部。而當心下。夫在天之膈氣充周。則胃脘之化機溫暖。斯從上制中。從中制下。而營運無弊矣。若嘔而腸鳴。是其腸中有走注之氣可知。又心下痞。是其腸中之氣。因上虛而倒貫又可知。謂非嘔生于痞。痞生于腸鳴。而腸鳴又生于膈虛脘寒。因而下吸浮熱之所致乎。故君降逆之半夏者。所以專責嘔逆之由于上痞也。膈虛。故佐益氣之人參以補之。脘寒。故佐暖胃之干姜以溫之。腸鳴之氣為浮熱。故加芩連之苦寒。以堅浮泄熱耳。然后托之以甘草。浮之以大棗。而使諸藥直從至高之胸膈。徐徐降下。則痞開而嘔自止矣。此條之嘔。與四五兩條。同是膈虛胃寒。而方治獨異者。以四五兩條。為膈胃虛寒之本病。此條尤多一痞癥。故專責痞。而帶治虛寒也。


十三條

干嘔而利者。黃芩加半夏生姜湯主之。


黃芩加半夏生姜湯方

黃芩(三兩)半夏(半升)生姜(三兩)芍藥(二兩)甘草(二兩炙)大棗(十二枚)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日再服。夜一服。

此上焦虛寒。下焦積熱。與上條同。上條為因虛而其熱并于上。故痞而單嘔。本條系下熱不與上虛相并。而自為奔迫下陷。故寒自嘔而熱自利也。黃芩、苦寒而直根。為下焦瀉熱之要藥。得酸斂之芍藥。甘緩之甘草為使。則引入肝脾而瀉其熱。熱勢緩而奔迫者自平。故利可止。姜半溫胃降逆。而以甘浮之大棗為使。則溫降之性。留戀膈間。而寒逆又平。故嘔可止也。


十四條

諸嘔吐。谷不得下者。小半夏湯主之。(方見痰飲。)嘔吐、勿平看。當重嘔一邊。以此條言嘔癥治例故也。猶云諸凡嘔甚而致吐之謂。夫嘔吐而致谷不得下。則是寒逆已甚。生姜辛溫以散寒者。為治嘔之本。半夏辛斂以降逆者。為治嘔之標。此小半夏湯之所以可任也。


十五條

嘔吐而病在膈上。后思水者解。急與之。思水者。豬苓散主之。


豬苓散方

豬苓茯苓白術(各等分)上三味。杵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

嘔吐、與上條同是因嘔而吐之義。病在膈上。即首條膈氣病虛寒之謂也。嘔吐之后思水。因嘔能提氣以實虛。吐能提火以去寒。故知其解于胸陽之來復耳。但當迎其機而與之以水。使下運之神。借水而利。則上逆者自平。而嘔遂真解矣。急與之義、有二。蓋嘔吐則液干。不急以水濟之。致生煩熱懊之變者。一也。又虛陽新復。而飲機自動。不急應之。則神機燥澀。而其陽終伏者。二也。然病后飲水。又恐行遲積飲。此滲泄培土之豬苓散。為不可失矣。


十六條

嘔而脈弱。小便復利。身有微熱。見厥者。難治。四逆湯主之。


四逆湯方

附子(一枚生用)干姜(一兩五錢)甘草(二兩炙)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強人可大附子一枚。干姜三兩。

嘔有虛寒、水飲兩癥。脈充于陽明之精悍。弱則胃無悍氣可知。加之小便復利。則非水飲而為虛寒之嘔無疑。雖表有微熱。亦是陽熱之應。然與厥癥同見。則微熱為胃中虛寒已甚。而微陽外竄之候也。溫之而胃陽來復則生。不復則死。生死相半。故曰難治。以生附、干姜大辛大熱之品。而總托于守中之甘草。正所以溫胃陽而續(xù)其殘照也。文見傷寒論厥陰篇。但在傷寒。是言厥陰寒逆之氣。中凌胃陽。故主此溫胃之外。而尤以味辛者勝木邪也。入此。是言辛甘而溫。為陽明本寒之治例而已。其用意不同者。以嘔而脈弱諸癥。有責肝責胃之辨故也。


十七條

嘔而發(fā)熱者。小柴胡湯主之。


小柴胡湯方

柴胡(半斤)半夏(半升)黃芩(三兩)人參(三兩)甘草(三兩)生姜(三兩)大棗(十二枚)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嘔因胃中虛寒者居多。故輕易無發(fā)熱癥。除上條虛陽格于寒而作微熱之外。凡嘔而發(fā)熱者。是少陽之逆氣。從兩脅之邊旁而上沖。故嘔且上沖者。必兼外浮。故發(fā)熱也。小柴之降逆以止嘔。解肌以退熱。為正治矣湯意見傷寒少陽。文見厥陰。意亦微別。詳本注。


十八條

胃反嘔吐者。大半夏湯主之。


大半夏湯方

半夏(三升洗)人參(三兩)白蜜(一升)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和蜜揚之二百四十遍。煮藥取二升半。溫服一升。余分再服。

自此至二十二共五條。凡曰嘔吐。及干嘔吐逆。又當重吐一邊。以五條俱言胃反及吐故也。此申言四條膈虛胃寒之治例。為胃反之正病正藥。蓋以甘浮之蜜和水而揚亂其下流之性。是令其浮于膈中。而多停時候。然后佐以益氣之人參。君以降氣之半夏。則從膈而漸漸下平矣。然本以發(fā)汗而虛其膈氣。因致胃寒之吐。故只消即補以為溫也。


十九條

食已即吐者。大黃甘草湯主之。


大黃甘草湯方

大黃(四兩)甘草(一兩)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分溫再服。

此胃熱上熏之吐。為吐家之變癥變治。而非胃反也?;鹦匝咨隙昙?。胃中火盛。上沖胃脘者勢也。以食壓而實之。則火勢受屈而迸出。故食已即吐也。以苦寒瀉火之大黃為君。而佐以守中之甘草。不特浮大黃下趨之性。使從胃脘而下。且治急沖者。惟宜以緩降勝之也。


二十條

胃反。吐而渴。欲飲水者。茯苓澤瀉湯主之。


茯苓澤瀉湯方

茯苓(半斤)澤瀉(四兩)白術(三兩)桂枝(二兩)甘草(二兩)生姜(四兩)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內澤瀉。再煮取二升半。溫服八合。日三服。

胃反。本屬寒因。然吐則陰傷。而虛火上動于膈。積飲內熱于胸。故渴欲飲水。不知飲水多。則本病之虛寒與水逆相濟。而吐愈不可止矣。故以茯苓、澤瀉之滲泄者為君。而以培土之白術佐之。則熱水下滲。而虛火隨之。故渴可除。以桂枝、生姜之辛溫開暢者為主。而以甘浮之甘草配之。則仍從溫補膈氣以暖胃之例。而胃反可除矣。夫吐而內有水飲。極宜半夏。而獨不用者。以癥中病渴。而半夏性燥故也。仲景用藥之細密。每如此。


二十一條

吐后??视盟濓嬚?。文蛤湯主之。兼主微風。脈緊頭痛。


文蛤湯方

文蛤(五兩)麻黃(三兩)石膏(五兩)杏仁(五十粒)甘草生姜(各三兩)大棗(十二枚)上七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溫服一升。汗出即愈。

吐后。雖承上條胃反。其實且兼諸吐在內。但曰吐后。則吐已暫止可知。故湯意重責水飲。而不責胃反者此也。此即上條之癥。而分別尤在貪飲二字。蓋貪飲是逆熱上提者更甚。而積飲內熱者更多也。夫逆熱積飲。

停而不去。以致貪飲。不特水逆而吐將復作。且防變出飲癥。而見喘滿腫脹等候。故以治飲為急也。但上條為胃反未止。又表藥多致水逆。故茯苓澤瀉湯。從五苓以利小便之變。此條為吐后而吐止。其渴而貪飲。為逆熱在胸。逆熱者可借水以泄汗。故文蛤湯。從越婢發(fā)表之變也。至統(tǒng)以咸寒拒水之文蛤。副以清肺利氣之杏仁。則越婢之全湯。從文蛤杏仁之化。而發(fā)去水之汗。此所以收止渴除煩之功效矣。微風不當脈緊。緊脈為寒為水。今其頭痛。既為風而非寒。則其脈緊。不當責寒而責水矣。但既曰微風脈緊頭痛。是其人平日原有水飲。因中微風而致有表癥之頭痛。則其治例。似宜桂枝加術。即帶渴而貪飲之上癥。亦宜蓋文蛤杏仁于桂枝湯為合。而竟以此湯主之者。蓋以水飲家多屬無汗。而脈緊。終為水性帶寒之診。故非麻黃之疏表散寒不可也。


二十二條

干嘔吐逆。吐涎沫。半夏干姜散主之。


半夏干姜散方

半夏干姜(等分)上二味。杵為散。取方寸匕。漿水一升半。煎取七合。頓服之。

言干嘔而因于吐逆者。又于不嘔吐時。而亦嘗吐涎沫。則其寒逆已甚。故主半夏以降逆。干姜以溫寒也。杵為散者。欲其并服渣質。而少停于胃。煎用漿水。取谷氣之為胃所喜。且以味酸者收逆。又以性涼者為溫藥之反佐耳。


二十三條

病患胸中。似喘不喘。似嘔不嘔。似噦不噦。徹心中。憒憒然無奈者。生姜半夏湯主之。


生姜半夏湯方

生姜汁(一升)半夏(半升)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半夏取二升。內生姜汁。煮取一升半。小冷分四服。日三服。夜一服。嘔止停后服。

此言胃寒之氣。上浮心下。以及胸中之癥治也。蓋謂胃居中土。為熏育上焦??刂葡陆怪P鍵。胃中自寒而陰沁。則肺氣畏縮而不下引。故似喘。然而肺管未塞。故不喘。膈氣飄忽而不安頓。故似嘔。然而膈非本病。故不嘔也。其胃無陽光以熏育上焦之候如此。又胃中自寒而招侮。則肝氣縱送而嘗上勝。故似噦。然而肝非首難。故不噦也。其胃中陰翳而吸受下焦之候。又如此。但覺從胸至心。徹上徹下。而不可指著。憒憒然無可奈何。而不能名狀者。蓋因上焦之氣。受之陽明之腑。今胃寒。而陽氣失根株之根據(jù)輔。譬之兵兇饑饉。窮黎有流亡無策之象也。但此條之癥。為寒因特重。故似喘似嘔似噦。逆氣較輕。故不喘。不嘔。不噦。而方意亦多用辛溫之生姜為君。減用辛降之半夏為佐。其立言立方之妙。概可知矣。門人問曰。胃寒而上沁下吸。溫之降之。固為正治。其溫胃而不用甘草者何也。答曰。生姜辛溫而性善走。取汁用之。則過嗓即發(fā)。是所以溫上焦之似喘似嘔也。配半夏以降之。則辛溫之性。漸漸下沉。是溫胃之外。尤欲以辛勝肝。而并治其下焦之欲噦。故于甘草之守中者無取焉。


二十四條

干嘔噦。若手足厥者。橘皮湯主之。


橘皮湯方

橘皮(四兩)生姜(半斤)上二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下咽即愈。

此及下文。凡兩條。言噦癥之治例也。干嘔噦。猶云噦而干嘔之義。蓋胃寒不能御下。肝氣從而勝之。故噦。然木邪上逆。必經少陽之部。故并見干嘔矣。又胃陽虛而下招肝木之寒逆。則其氣既不外貫。而且至陰之氣。

代為行令。故手足厥也。以辛溫宣發(fā)之生姜為君。辛溫沉降之橘皮為佐。蓋性溫所以專暖胃陽。而味辛所以兼平肝逆。則嘔噦厥逆。有不立愈者乎。


二十五條

噦逆者。橘皮竹茹湯主之。


橘皮竹茹湯方

橘皮(二斤)竹茹(二升)人參(一兩)甘草(五錢)生姜(半斤)大棗(三十枚)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

逆者。即上條手足厥之互詞。且兼逆氣上沖在內。以湯意按之。此與上條之癥。頗同而較重者。蓋上條為胃寒而下招肝侮。是肝無倡亂之罪。特以胃寒而吸之所致。故橘皮湯。主生姜以重責胃寒。佐橘皮以輕責肝逆也。此條之胃寒。既比上條為甚。而尤多胃虛一癥。旦肝中寒逆。原有上犯之勢。是肝逆為首惡。而胃中虛寒而不能守御。罪止為從耳。故本條之橘皮竹茹湯。主橘皮而重責肝逆。佐生姜以兼責胃寒。佐人參以并責胃虛也。竹茹具肌肉之象。而通上下之節(jié)者。用以為使。是欲其佐參姜以達陽明之氣。佐橘皮以通厥陰之逆。故加之也。然后以大棗、甘草。抬高諸藥。令其從上歷中。復從中至下。而漸收沉降溫補之功效也。本草載前人論橘皮。辛苦而溫。謂是脾肺氣藥。遂以消痰下氣實之。夫謂之氣藥固矣。至以為專走脾肺則非也。愚按橘之物理。不特凌霜變黃。交冬成熟。其性從上降下。得斂伏之氣。且瓣則酸甘。皮則辛辣。酸甘、具乙木之陰象。而似血液。辛辣、具甲木之陽象。而主神氣。況諸果之外皮。俱屬包裹收藏之性者乎。則橘皮為厥陰肝經溫降之氣藥無疑。至于從味之辛而走肺。從氣之溫而走脾。不過為經歷之小憩處。而非其性情之所向也。性味溫降而散。故入肺以豁痰。入脾以宣氣者。不過為旁試之小效處。而非其精專之本技也。仲景嘔噦方中。君此之深意。不從可識乎。


二十六條

夫六腑氣絕于外者。手足寒。上氣腳縮。五臟氣絕于內者。利不禁。下甚者。手足不仁。

此總言下利之死癥重癥。為后文二十七、三十八、兩條之綱領也。腑臟兩氣字。俱指陽氣而言。因人身以陽氣為生死之根蒂故也。六腑行五臟之氣。而主充貫之用。腑氣外絕。則充貫無根。手足為陽氣之末。故先寒。

又腑氣自絕。不但不能充貫。而且有上散下脫之勢。上散、故其胸中之氣。但上浮而不下納。下脫、故其腳下之氣。有上縮而不下伸矣。五臟藏六腑之氣。而主提挈之神。臟氣內絕。則提挈無力。腸胃失關鍵之權。故利不禁。此下利者。以手足寒。上氣腳縮。及不禁者。為死候也。下甚兩句。又就上文之死癥。而言下犯之重癥。因下甚。有似于臟絕。手足不仁。有似于腑絕。而實有分辨故也。蓋下甚者?;騼A腸倒肚。而泄注有勢?;蜻B三帶五。而遍數(shù)有度之謂。若不禁。則肛門不收。宛如漏下者是也。又手足不仁。是氣虛于內。而靈醒之妙用外微。

手足寒。是火熄于中。而照耀之余溫退氣。于此而失辨。不致誤為臟腑垂絕而棄之者。幾希矣。


二十七條

下利。脈沉弦者下重。脈大者為未止。脈微弱數(shù)者為欲自止。雖發(fā)熱不死。

文見厥陰并注。


二十八條

下利。手足厥冷。無脈者。灸之不溫。若脈不還。反微喘者死。

經注俱見厥陰。


二十九條

少陰負趺陽者為順也。

此少陰正文。注詳其下。但人下利。當看反面。如云趺陽負少陰者為逆。以少陰負趺陽。無利下之癥故也。


三十條

下利。有微熱而渴。脈弱者。令自愈。


三十一條

下利。脈數(shù)。有微熱。汗出。令自愈。設脈緊。為未解。


三十二條

下利。脈數(shù)而渴者。令自愈。設不瘥。必圊膿血。以有熱故也。

以上三條。俱見厥陰注并見。但在厥陰。合三條作一條耳。


三十三條

下利。脈反弦。發(fā)熱。身汗者。自愈。

反弦。對前二十七條沉弦而言。蓋謂下利之脈。本當沉弦。以弦脈、為虛寒。為拘急之應。沉、為向里向下之應。

夫以虛寒拘急之氣。向里向下。豈非泄利而下重乎。今不利而其脈弦則弦矣。但應沉反浮。故曰反弦也。脈得反弦。則下利之邪。有上浮外散之機致。合之發(fā)熱身汗。則脈癥相對。邪從汗解。復何下利之不自愈哉。

門人問曰。下利而脈反弦。若不發(fā)熱身汗者。將奈何。答曰。必見嘔逆。又問。下利脈反弦。發(fā)熱而身不汗者。又奈何。答曰。久則為瘧矣。曰。治之何如。曰。主小柴胡湯。而因癥以為進退。則得矣。


三十四條

下利氣者。當利其小便。

此與后文五十條之氣利。不同。下利氣者。水泄下利。而兼失氣之謂。是下利為主病。而失氣為兼癥也。利小便。則水氣從小腸而滲走膀胱。故下利可止。其小腸之氣。與水俱行。而隨機化去。故大腸之失氣。亦可止矣。

若五十條之氣利。為氣陷腸滑。而溏垢因氣俱出。是氣陷為主病。而腸滑之似利者。為兼癥也。訶黎勒、溫暖固澀。溫暖、則升陷以理氣。固澀、則托滑以除利。粥飲和而頓服。使留戀于胃。而下提大小腸之陷滑耳。此曰下利氣。彼曰氣利。其敘癥先后之次。即斷病重輕之案也。


三十五條

下利。寸脈反浮數(shù)。尺中自澀者。必圊膿血。

此反字。又對下利而言。蓋謂下利。則氣從下趨。其脈多是沉弦、沉滑、沉遲、沉緊之類。即系熱利。亦宜沉數(shù)、沉洪者為合。乃病則下利。而其寸口之脈。反不沉而浮。且不弦滑遲緊。而于浮處又反見數(shù)。夫數(shù)為熱。熱從浮而見寸口。則其上焦之邪熱甚熾。而有下逼之勢矣。又尺中屬下部。尺中見澀。澀為血液凝聚之診。合而斷之。謂非陽熱下劫陰血之候乎。故知其必圊膿血也。


三十六條

下利清谷。不可攻其表。汗出。必脹滿。

此言脾胃虛寒而下利者。不特禁下。并且禁汗也。蓋下利清谷。則中寒而不能變化可知。若攻其表而汗出。

汗乃上中二焦之陽液所化。汗出則陽氣更虛。而陰寒痞塞。故必脹滿而不能食矣。


三十七條

下利。脈沉而遲。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熱。下利清谷者。必郁冒汗出而解。病患必微厥。

所以然者。其面戴陽。下虛故也。

遲則為虛為寒。沉為在里在下。沉處見遲。正里虛下寒之診。故下利清谷。下寒、則逼微陽于上。故其面少赤。

里虛、則浮真氣于外。故身有微熱。微陽郁而不得下通內伏。故其軀殼如上眩外鼓而冒。汗出、則郁冒外透。

故面赤身熱俱解矣。然中下虛寒。而表陽薄泄。則其氣一時不能順接。故必微微見厥。以戴陽者必下虛。故知之也。文見傷寒厥陰條。宜與彼注參看。


三十八條

下利后。脈絕。手足厥冷。時脈還。手足溫者生。脈不還者死。

注見傷寒厥陰文。


三十九條

下利。腹脹滿。身體疼痛者。先溫其里。乃攻其表。溫里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

注詳傷寒厥陰。


四十條

下利。三部脈皆平。按之心下堅者。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自此至四十四。凡五條。言下利之脈癥。有尚宜攻下者。此條從脈平。而心下堅看出。蓋謂下利。不過寒熱二因。若是上焦熱。而為吹噓奔迫之利。則當于上部見沉數(shù)之脈。若是中下寒。而為分理不清之利。則當于中下二部見沉遲沉弦之脈。今三部脈皆平。則下利之非寒熱可知。加以按之而心下堅。其因胃有積滯。而胃氣不行。以致無分別水谷之權明矣。故宜以大承下之。使胃氣流行。而下利者。必自止也。


四十一條

下利。脈遲而滑者。實也。利未欲止。急下之。宜大承氣湯。

此條、從脈遲而滑看出。脈字、當指右關陽明而言。蓋謂病下利而右關脈遲。猶似胃寒而失分理陰陽之應。

然胃寒而利。則津傷氣泄。而脈遲見澀者。常也。乃遲而兼見滑。夫滑、為宿食凝聚之診。滑從遲見。謂非凝聚而致氣機不流行之故乎。故知其胃實也。胃實不去。則化機不醇。而利豈能愈哉。是宜主大承以通其塞矣。

此與上條兩急字。恐緩則津液竭盡。而不任下。多致亡陰而死也。


四十二條

下利。脈反滑。當有所去。下乃愈。宜大承氣湯。

此即上條之初候。而抽言之也。蓋謂下利。脈當澀。而反見滑。便知當有所去。即宜以大承愈之。否則。坐失機會。使滑久而胃氣阻滯。致成上條遲滑之脈矣。


四十三條

下利已瘥。至其年月日時復發(fā)者。以病不盡故也。當下之。宜大承氣湯。

五行各有休囚官旺。而代謝因之。年月日時者。天地流轉之五行。五臟六腑者。人身內具之五行。其生扶克制。內外嘗相應者。感通之道也。下利之病。乘時而發(fā)于臟腑。病盡固瘥。病不盡。而得運氣之子氣以制其鬼。

亦能瘥也。若遇所病之期。復見所病之癥。則知其非新病。而為未盡之舊病。得流行之鬼氣而復發(fā)也。是宜以大承滌蕩之。而毋使滋蔓矣。


四十四條

下利。譫語者。有燥屎也。小承氣湯主之。

注見傷寒厥陰。


四十五條

下利。便膿血。桃花湯主之。


桃花湯方

赤石脂(一斤半銼半篩末)干姜(一兩)粳米(一升)上三味。以水七升。煮米令熟。去滓溫七合。內赤石脂方寸匕。三服。若一服愈。余勿服。

注詳傷寒少陰。方論并見。


四十六條

熱利下重者。白頭翁湯主之。


白頭翁湯方

白頭翁黃連黃柏秦皮(各二兩)上四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滓溫服一升。不愈更服。

注詳傷寒厥陰。方論并見。


四十七條

下利后。更煩。按之心下濡者。為虛煩也。桅子豉湯主之。


梔子豉湯方

梔子(十四枚)香豉(四合綿裹)上二味。以水四升。先煮梔子得二升半。內豉煮取一升半。去滓分二服。溫進一服。得吐則止。(此四字系后人所添。詳別見。)文見傷寒厥陰。有注。


四十八條

下利清谷。里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


通脈四逆湯方

附子(大者一枚生用)干姜(三兩強人可四兩)甘草(一兩炙)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溫再服。

下利而至清谷。則里寒已甚。陰寒格陽。故外熱。微陽自遁。故汗出。里寒而陽氣外泄。故其氣不相接而厥也。

是宜以大熱之姜附為主。而佐以守中之甘草。使先溫其里。則表陽從類而內附。故熱汗可除。悍氣得溫而外通。故厥亦可愈也。究之胃陽復而變化自神。脾氣暖而水谷自別。則下利清谷。當與諸癥同解矣。名之曰通脈四逆者。以脈氣行于中焦之精悍。里寒外厥者。其脈必伏?;虺吝t。溫中而精悍自起。則氣行而脈通故也。文見傷寒厥陰。另有注。


四十九條

下利肺痛。紫參湯主之。


紫參湯方

紫參(半斤)甘草(三兩)上二味。以水五升。先煮紫參取二升。內甘草。煮取一升半。分溫三服。

下利肺痛。其因有二。以利則下虛。而膈間之氣。有下趨之勢。肺為氣之總司。而作懸痛者一也。又利則虛熱上浮。而肺管如作脹痛者。二也。紫參味苦氣寒。性暢功補。用為主病之君。蓋以味苦氣寒者。堅其懸痛。而以性暢功補者。除其脹痛耳。然后佐以甘浮之甘草。是欲其托之在上。而直行肺中者可見矣。


五十條

氣利。訶黎勒散主之。


訶黎勒散方

訶黎勒(十枚煨)上一味為散。粥飲和。頓服。

注見前三十四條下。

瘡癰腸癰浸淫病脈證治第十八

諸脈浮數(shù)。應當發(fā)熱。而反灑淅惡寒。若有痛處。當發(fā)其癰。

瘡者。愴也。傷也。風寒暑濕等之外因??陀诮浗j。而其氣血不和。有凄愴之象。因而爛傷損者是也。癰者。壅也。擁也?;蚱咔橹畠然??;蛄庑啊A饔谒淼?。郁于經穴。以致氣血不通。而壅塞擁起之象。故名癰。是瘡小癰大。瘡淺癰深。且瘡之所見。不拘十二經絡。及任督兩脈。癰即發(fā)于臟者。亦必移熱于腑。而見三陽及任督諸部者。以瘡毒小而淺。故浮散而見各經之表。癰深而大。非陽經之熱。不能成腫潰爛之勢故也。根深而大?;蛞娪陉幗浾?。則腫而不痛?;虬W。甚至三四月潰出。而無膿者。名疽。陰陽之別也首條言諸癰初發(fā)之脈癥也。諸脈。指六部而言。浮為在表。數(shù)為熱。浮脈見數(shù)。故癥當發(fā)熱。乃不發(fā)表熱而反皮毛灑淅惡寒者。

是脈癥不相對矣。若加上中下三部?;蛴幸欢ㄖ刺?。此為發(fā)癰之脈癥。蓋熱毒之氣外聚經絡。故其脈見浮數(shù)。又衛(wèi)表之氣。初得癰熱。逼之而乍負。故灑淅惡寒也。癰處分上中下。而浮數(shù)。以寸關尺及左右分應之。故曰。諸脈浮數(shù)也。

師曰。諸癰腫。欲知有膿無膿。以手掩腫上。熱者為有膿。不熱者為無膿。

肉腐皮薄。熱毒外逼。故以手掩腫上。熱者為有膿。不熱則熱在里而尚未透出。故無膿。又按腫上。跳動頂指者為有膿。不頂指者為無膿。此法甚準。故并附于此。

腸癰之為病。其身甲錯。腹皮急。按之濡。如腫狀。腹無積聚。身無熱。脈數(shù)。此為腹內有癰膿。薏苡附子敗醬散主之。


薏苡附子敗醬散方

薏苡仁(十分)附子(二分)敗醬(五分)上三味。杵為散。取方寸匕。以水二升。煎減半。頓服。小盒飯下。

此及下文兩條。就諸癰而抽言腸癰之病脈癥治也。但本條為小腸癰。下條為大腸癰之別耳。小腸之癰。起于陽虛。不能運水而聚濕。濕久則生虛熱。濕熱交蒸于小腸。則腸中之氣血壅塞。而擁起成癰矣。大腸閉結。

而其氣積熱。氣熱而郁滯。則血不流行。故癰。此前后兩方。一系責陽虛。而除濕熱。一系責血熱。而攻氣滯之不同也。小腸緊承胃之下口。其氣虛寒。則不能勝濕而化熱。小腸濕熱。則上逼胃中。胃土外應肌肉。濕熱熏蒸。則血色不化。故身必甲錯。濕熱外浮。而腹與小腸為尤近。故其皮如急狀。蓋濕鼓而騰熱之應也。然濕熱蒸腹皮。而癰腫在腸內。與皮內腸外之空處無涉。故按之濡。腹如腫狀。而實非腫者。此也。夫腹中有積聚。

則氣機之往來短促。而脈數(shù)于里者有之。身有表熱。則陽浮氣勝。而脈數(shù)于表者有之。若俱無此。而脈見數(shù)。

則數(shù)為氣血不通。而熱聚搏激之應。以癥準之。則為腹內癰膿無疑矣。主本方者。濕為本病。故君甘寒之薏苡以除濕。但除濕者。非扶真陽以呵導之。則其濕不能驟去。故佐以生陽之附子也。熱為標病。故兼用苦寒而攻暴熱。及善破癰膿之敗醬耳。為散、水煎而頓服。欲其少停胃中。所以并治身之甲錯。及腹皮之急如腫狀也。小盒飯下。合未膿已膿而言。蓋未膿而小便不通。則附子扶陽。薏苡、滲濕。敗醬、泄癰膿于扶陽滲濕之中。而癰自消散。已膿而小便下通。則敗醬、破膿。薏苡、泄毒。而以生陽之附子。為內合瘡口之助。仲景之方。真海市蜃樓。頃刻萬狀者也。

腸癰者。少腹腫痞。按之即痛如淋。小便自調。時時發(fā)熱。自汗出。復惡寒。其脈遲緊者。膿未成。可下之。

當有血。脈洪數(shù)者。膿已成。不可下也。大黃牡丹湯主之。


大黃牡丹湯方

大黃(四兩)牡丹皮(一兩)芒硝(三合)桃仁(五十個)瓜子(半升)上五味。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內芒硝。再煎沸頓服之。有膿當下。如無膿。當下血。(玩有膿當下四字。

知膿未成而可下者。非此湯矣。)此言癰在大腸之病脈癥治也。大腸承小腸之下口。而麗少腹。癰則氣血壅塞而擁起。故少腹外腫而如痞。

大腸與膀胱之下口相貼。熱勢從鄰近而逼溺管。故按之而腸癰自痛。溺管自急如淋狀。所以知其非真淋者。以小腸無病。而小便自調故也。小腸之癰為寒因。故不作表熱。大腸之癰為熱因。實熱上蒸外被。故時時發(fā)表熱也。自汗與大承癥之自汗同義。腸實者。胃亦實也。惡寒與白虎癥之背惡寒同義。里熱者。外反寒也。

前后兩脈字。當指右尺而言。以內經之候大腸者。在此也。脈遲。為氣阻之診。脈緊。為聚痛之應。氣方阻而尚在聚痛。故知膿未成耳??上虏豢上隆7侵^下文之大黃牡丹湯。當指大承及桃核承氣?;虻之斖瓒?。蓋初起而癰勢未成。大承下之。則實去熱消。而癰固可散。即癰成而未膿者。猶可以桃核、抵當?shù)确较轮a血以瀉氣。而癰亦可除故也。若夫洪為陰虛。數(shù)為火熾。癰脈陰虛。非營血內潰而何。癰脈火熾。非熱毒外搏而何。

內潰之勢已欲外搏。故知膿已成矣。膿已成者。不特大承之徒下實熱不可任。即桃核、抵當之單下瘀血。亦不可任。故曰不可下。猶言此不得以尋常之例下之耳。主大黃牡丹湯者。妙在用瓜子一味。蓋瓜子生在瓜穣中。而其仁則飽具生陽。常有努芽欲出之勢。故能善入癰中。而主透癰潰毒之用。佐氣竄性行之桃仁。以破瘀逐血。味咸潤下之芒硝。以軟堅消腫也。牡丹皮詳腎氣丸注。本方取以為使。卻又另是一番妙義。蓋牡丹之皮。固為升降生陽之品。入腎氣丸之桂附陽藥中者。取其升性而正用之。所以使之上補心氣。而蒸填虛悸。入于本方之硝黃陰藥中者。又取其降性而倒用之。所以使之外攝寒熱。而下趨大腸也。然后統(tǒng)以苦寒沉雄之大黃。掃除滌蕩之。則實熱膿血俱去矣。名之曰大黃牡丹湯。而三物不與者。是以芒硝桃仁。建左攻右取之勛。瓜子、奏詐降內應之捷。及其成功。元戎之外。惟檄文露布之參謀。轉得同垂史冊之道也。李氏舊注。謂本方當在膿未成可下之之下。誤。如果為下未膿之方。則成膿者。將死不治乎。抑別有方未傳。或傳而殘缺耶。且方后不得曰有膿當下矣。

問曰。寸口脈微而澀。法當亡血。若汗出。設不汗者云何。答曰。若身有瘡。被刀斧所傷。亡血故也。

此合下條。言金瘡之病脈癥治也。左寸、心與膻中。為血液之宗主。右寸、肺與胸中。為陽氣之根蒂。其脈微澀。

微為陽氣虛。澀。為血液短可知。但陽附于陰。氣根于血。是此脈以責澀為首。責微為從。故診法為吐衄等之亡血。并若發(fā)汗而汗出之脈。以亡血汗出致陰虛故澀。遂因陰虛而陽亦虛。故微也。設不汗出句。并亡血亦互在內。猶云設若不曾汗出。及吐衄等亡血。則此脈當云因何而見也。答曰。此必身有瘡。且此瘡為刀斧所傷之金瘡。先經血氣暴亡。故其脈。與吐衄及汗出者。同也。

病金瘡。王不留行散主之。


王不留行散方

王不留行(十分八月八日采)蒴細葉(十分七月七日采)桑東南根白皮(十分三月三日采)黃芩芍藥濃樸干姜(各二分)甘草(十八分)川椒(三分除目及閉口者妙去汗)上九味。桑根皮以上三味。燒灰存性。勿令灰過。各別搗篩。合治之為散。服方寸匕。小瘡即粉之。大瘡但服之。產后亦可服。如風寒。桑東根勿取之。前三物。皆陰干百日。

金瘡。即上條刀斧所傷。并跌撲亦在內。首卷所謂不內外因是也。其與瘡癰之瘡不同者。血液暴亡。氣奔傷處而多熱。熱則血液宣流。而輕易不可止遏者。一也。故用苦寒之黃芩。酸斂之芍藥。所以清其熱而斂其血也。又血液暴亡。血奔傷處。而經絡以血去而氣虛。氣虛則寒。寒則其氣不貫不密。而瘡口不能完合者。又一也。故用辛溫而生氣之干姜。辛溫而固氣之川椒者。所以充貫其氣。而且使固密之也。王不留行。行血中之氣。蒴細葉。主絕傷而續(xù)筋骨。桑根白皮。形如絲麻。象同肌肉。具續(xù)絕完合之性。燒灰則色黑味咸。黑則入血而止斂之。咸則消腫而降潤之。莖葉取其秋成。故采于七八兩月。根皮取其生氣。故采于三月。而且擇向東南也。時日風寒。則生氣縮伏而不全。故以取為戒耳。三物皆陰干百日。勿欲以烘曬及朽爛傷其藥性也。

君甘草而佐以濃樸。且為散而連服渣質者。以氣血生于胃中之精悍。重用甘草。使全藥從其性而停留胃腑。配濃樸以寬展胸膈。并使營運傷處也。此王不留行一散。為金瘡之圣藥也。小瘡傷氣血者尚淺。故可就近末之。以取完合。大瘡傷經絡之氣血以掣臟腑。故必服之。從內外托。而遞及傷處也。產婦宜生新逐瘀。

與金瘡同義。故亦可服。

浸淫瘡。從口流向四肢者可治。從四肢流來入口者不可治。

濕熱之毒。發(fā)于皮膚肌肉。其浸淫沿染。如淫佚之波靡者。故曰浸淫瘡。四肢于人身。有邊遠之象。譬之么魔小寇。不足為社稷之害。口為飲食之所從入。其象如糧餉要路。且陽明之經氣。終于唇口。故從口流向四肢。

而自內外散者。為可治。從四肢流來入口。而自外內犯者。為不可治。然言四肢與口。而內外可知。言浸淫瘡。

而諸病可知矣。

浸淫瘡。黃連粉主之。

黃連粉方缺?;蚣袋S連而獨為粉耶。浸淫瘡。為濕熱流浸。而使營氣緩散之癥。黃連苦寒。而形性拘結??嘁栽餄?。寒以清熱。而形性拘結者。尤能堅其緩散之氣故主之。

趺蹶手指臂腫轉筋陰狐疝蛔蟲病脈證治第十九

師曰。病趺蹶。其人但能前。不能卻。刺入二寸。此太陽經傷也。

趺、蹲踞也。蹶、顛躓也。趺蹶者。蓋言立則能持。若蹲踞而趺。則顛躓而蹶。從俯覆矣。與諸經之言蹶者大殊。

舊注。引痿厥、踝厥。誤甚。其人能前不能卻二句。正言所以趺蹶之故。刺入二寸兩句。又言所以能前不能卻之因也。前卻。指一身之可以曲折處而言。前如腳凹環(huán)跳。凡能曲而折向前者即是。卻如腿彎項后。凡能曲而折向后者即是。蓋謂趺而致蹶之故。因其人之腳凹環(huán)跳。但能前折。而腿彎項后。不能卻折。故欲趺下。則腿彎強直。但任其能前者而蹶。從俯覆矣。所以然者。太陽之經脈。由項后歷背部。而下行腿肚。纏足外之后側者也。太陽之經氣通暢。則和軟而能卻。今不能卻者。此必刺足肚之肉諸穴。深入二寸。以致傷其經血經氣。故強直趺蹶。則芍藥附子。芍藥甘草諸湯。可變通加減。而施其治矣。以其不能卻。故知傷在身后之太陽。以其蹶由下部。故知刺傷太陽之肉。仲景診法之細密何如哉。俗解以刺入二寸。謂是趺蹶之治法。誠如所言。以仲景之文例推之。當曰。此太陽經傷也。刺云云矣。且按王太仆所注針刺。及針灸大成。

除環(huán)跳肉濃穴深。刺入經寸之外。余無有至二寸者。若以為治例。則誤人無限矣。足肚之白肉曰。凡委中、承山、飛揚、等穴。其附于者。俱以深入為禁可知。

病患常以手指臂腫動。此人身體者。藜蘆甘草湯主之。(方缺)此經絡之氣上虛。而胃中濕熱之火外貫之候也。蓋經絡之氣上虛。故手指及臂俱腫。濕熱之火外貫。故氣機流注而自動也。然必其人身體跳動。當有流移薄疾之候。方為確切。以大寒善吐之藜蘆為主。而以甘浮之甘草托之。則寒能去火。吐能去濕。且一吐而提其氣以上實外實。則經絡之因虛而腫動。及者俱愈矣。

轉筋之為病。其人臂腳直。脈上下行。微弦。轉筋入腹者。雞屎白散主之。


雞屎白散方

雞屎白。

上一味。為末。取方寸匕。以水六合和。溫服。

陽氣之柔者養(yǎng)筋。陽虛故筋如紐轉而堅痛。又陽親于上。足下陽氣嘗少。故轉筋之病。臂少而足多也。脈上下行。氣虛不能外鼓。但從寸及尺。伏行往來之謂。氣衰則微。氣削則弦。故上下行之脈體。微而且弦也。腹為腸胃之所托。悍氣之根蒂也。轉筋入腹。則其氣更虛可知。雞于卦為巽。而立東南之位。得生氣向明之用。雞屎通腸胃之氣。而其白尤為陽氣之所化。以之主轉筋之入腹。則通腸胃之精悍。以柔養(yǎng)筋脈之義也。

陰狐疝氣者。偏有大小。時時上下。蜘蛛散主之。


蜘蛛散方

蜘蛛(十四枚熬焦)桂枝(半兩)上二味。為散。取八分一匕。飲和服。日再服。蜜丸亦可。

疝詳寒疝下。狐疝者。言其出沒無定。如妖狐之象。即下文大小上下之義。曰陰狐疝者。單指前陰之睪丸而言。所以分別五臟之疝也。腎為水臟。陽氣最貴。而與陰寒相召。陽氣偏有虛實。虛者寒氣貫之而偏大。實者陽氣自治而偏小矣。又陽主提摯。氣虛不能自舉。故臥則上入少腹。起則下墜囊中矣。蜘蛛腹大。為下入少腹之專藥。且性主提攜束縛。以辛溫生氣之桂枝為配。則溫補關元氣海之陽神。以驅客寒。得升舉收煞之功用。以堅弛墜。陰狐疝病寧有不愈者哉。

問曰。病腹痛。有蟲。其脈何以別之。師曰。腹中痛。其脈當沉若弦。反洪大。故有蛔蟲。

此言病蟲之脈也。蓋謂腹痛之因頗多。若因病蟲而痛。其脈當以何者為分別也。師言沉為在里。腹中病。其脈當以沉應。又弦為急痛。腹中痛。其脈當以沉而且弦應。今不沉弦而反洪大。洪大者。氣亂之診。故知有蟲。

以擾亂其氣而作痛。與風寒積滯之脈不同也。

蛔蟲之為病。令人吐涎。心痛。發(fā)作有時。毒藥不止。甘草粉蜜湯主之。


甘草粉蜜湯方

甘草(二兩)粉(一兩)蜜(四兩)上三味。以水三升。先煮甘草。取二升。去滓內粉蜜。攪令和。煎如薄粥。溫服一升。瘥即止。

此與下文兩條。俱言病蟲之治例。但下條責在臟寒。臟寒而蛔上膈上。故煩而厥。溫之而蛔下安。則愈。故烏梅丸除溫臟之外。但用辛辣酸苦等味。令其俯首蜷縮而已。此為飲食相犯而生之蛔。責在蟲多。蟲多則胃系緩而廉泉開。故吐涎。上擾胃脘。胃脘上當心部。故如心痛。蟲動而自疲。則伏為休養(yǎng)。故發(fā)作有時。毒藥、蟲所不食。故不止。是非去其蟲不可也。胡粉、(粉系黑鉛所化者。)體重。而性能殺蟲。與甘草、蜂蜜。共煮。蟲為脾胃之土氣化生。而性嗜甘。因甘中粉。則強重而死。故瘥。臟不寒。故于殺蟲之外。無余藥也。

蛔厥者。當吐蛔。令病者靜而復自煩。此為臟寒?;咨先腚?。故煩。須臾復止。得食而嘔又煩者?;茁勈吵舫?。其人當自吐蛔。蛔厥者。烏梅丸主之。


烏梅丸方

烏梅(三百個)人參(六兩)當歸(四兩)桂枝(六兩)附子(六兩炮)干姜(十兩)細辛(六兩)川椒(四兩去汗)黃連(十六兩)黃柏(六兩)上十味。異搗篩。合治之。以苦酒浸烏梅一宿。去核蒸之。五升米下飯熟。搗成泥。和藥令相得。內臼中與蜜杵二千下。丸如桐子大。先食飲服十丸。日三服。稍加二十丸。禁生冷滑臭等物。

論文方意。注見傷寒厥陰。

婦人妊娠病脈證治第二十

師曰。婦人得平脈。陰脈小弱。其人渴。不能食。無寒熱。名妊娠。桂枝湯主之。于法六十日當有此癥。設有醫(yī)治逆者卻一月。加吐下者則絕之。


桂枝湯方

(別見)經言陽搏陰別。為有子。蓋謂脈之外廓。沉柔而得陰脈之常。但中間一線陽脈。高起而搏指。特與平部之陰脈各別。是陰中另具一陽也。非有子而何哉。又言左尺滑者妊也。夫滑為氣血交聚之診。左尺應胞門。胞門之中。陽精如端居貴人。而婦人之氣血。會聚而包裹之。其脈安得不以滑見耶。二說俱就左尺而言之也。又曰。手少陰脈動甚者妊子也。蓋謂心腎同主手足之少陰。而司精血相通之妙者也。夫兩物相擊。輕小者動。

亦受擊者動。已見動脈下。今心主之脈。無端而動甚。豈非下焦腎中。得外陽以實之。而上擊之所致乎。故知妊子也。此從寸口而言之也。然三說雖各不同。而其理則一。以尺脈之兩邊。沉柔細滑而得陰體。故其中始見弦長。而別為搏指。因之上沖寸口。而見動甚矣。此諸脈與外癥之暈眩嘔逆相符也。本經平脈。不特尺不陽搏陰別。及不滑。并手少陰不動之類。凡不沉浮遲數(shù)者。皆在其中。此仲景于經旨之外。又言妊娠之變診也。陰脈、以下文小弱。及桂枝湯脈之陽浮陰弱推之。當指沉按而言。以陰脈小弱。言四臟之心肝脾肺。而不言腎。腎中得別陽以實之。豈有小弱之理。惟是四臟之精氣。趨固胎元。故見小弱。正與前人三說。相為表里。

蓋惟腎脈搏別滑實。故致四臟之陰脈小弱。則仲景丟開尺脈。而言四臟之陰脈。與經文撇開足少陰。而言手少陰者同義也。但凡渴而不能食者。多有寒熱之外癥。以少陽中風寒。則渴而默默不欲食。且寒熱往來耳。今既有此而無彼。合而斷之。脈平、為人病脈不病。四臟之陰脈小弱。為臟真趨赴腎經以養(yǎng)胎??省榻蛞合鲁?。不能食、為生氣上沖。故知為妊娠矣。桂枝湯養(yǎng)陽以益陰。故主之。養(yǎng)陽、則實上以御下之沖氣。故能食。

養(yǎng)陽以益陰。則陰脈不小弱。而渴亦可止也。六十日、胎氣已成。陰血奔赴。故于法當有前此之脈癥。以胎氣已成。則向長之機勢上侵。而不能食。陰血奔赴。故陰脈小弱而渴也。設或醫(yī)家以微渴而誤清上焦之火。則上虛而胎氣益張。因少不能食而誤傷中土之陰。則胃干而臟真失養(yǎng)。胎氣下張而上沖。故不食既早。臟真自虛而下顧。故干渴先形。前項脈癥。遂減卻一月。而于三十日見矣。若逆甚而因渴以吐之。因不能食而下之。吐則上提。而陰血不下貫。故不渴。下則下泄。而生氣不上沖。故反能食。遂絕然無前此之脈癥矣。然至陰血不下貫。生氣不上沖。豈妊娠之佳兆乎哉。此處主桂枝湯。當?shù)帯6秽嶂酁楹?。蓋啜粥是助桂枝辛甘之性以祛邪。不啜粥則任芍藥酸斂之性以養(yǎng)臟故也。絕之之義。錢塘婁氏。謂絕止醫(yī)治。本經從無此噴飯之文。李徐氏。謂絕止吐下。仲景又無此不傳之藥。且于文于理。明明言常例該遲至六十日。治逆則早見三十天。逆甚則母氣不相顧。子氣不日增。而無此矣。蓋危詞也。嗚呼。吾安得知音者。而與之讀金匱之文耶。

婦人宿有病。經斷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胎動在臍上者。為痼害。妊娠六月動者。前三月經水利時胎也。

下血者。后斷三月也。所以血不止者。其不去故也。當下其桂枝茯苓丸主之。(音胚凝血也)

桂枝茯苓丸方

桂枝茯苓芍藥丹皮桃仁(各等分去皮尖熬)上五味。末之。煉蜜和丸。如兔屎大。每日食前服一丸。不知。加至三丸。

本條十一句。凡兩段。前五句為一段。辨似胎而非胎之病。后六句為一段。言雖病而暗妊之胎。總以本方為主治。諸注混淆。不得經旨。死血也。詳瘕注。痼者固也。痼者。病之堅固宿痰也。婦人之經血。其精悍之源。起于陽明胃腑。然后由臟腑而充貫經絡。與男子同。但男子藏而不瀉。婦人則十二經各從內絡。而漸注于血室。血室者。胞門在其左。子戶在其右。形氣相隔。而以窈冥之細絡相通者也。胞門中清虛無物。則血室滿而氣盈血溢。從貼脊而下。卻前行由少腹。而出從溺管之下。陰庭之上一竅。以為月水。若胞門貯有陽精。則血室中之氣血。如朝覲會同之象。而旁從窈冥之細絡。趨赴胎元而輔翼滋養(yǎng)之。使血室虛而不滿。且吸取十二經之精汁以為供奉。故經斷也。然婦人前陰。列有三竅。假令道路不明。則是動是漏??偛荒鼙妗G液笪母雇?。小便不利等癥。亦安能了然耶。故不惜饒舌?,嵭佳灾?。膀胱、浮居少腹。(膀胱居腸之中。何謂浮居少腹。蓋對陰庭及血道而言也)。其竅原高。陰庭即交接處。上通胞門子戶。其位次之。血室路經貼脊。其位最下。但其道自腰俞之下。卻從絡脈而前行少腹。又纏中道而出向陰庭之上壁。故曰溺管之下。陰庭之上者此也。是胎動之血。已于血室中通過胞胎。而為撒手失護之血。其道從胎中。直由陰庭正道而下。下多。

則胎落而不可安也。胎漏之血。因血絡為痼所阻。未及到胎。而為血室失守之血。其道由貼脊之腰俞。歷少腹而下者。較之胎動落胎。為可少耽時日。而安之十得其七也。診法以腰俞痛。少腹沉滿者為漏。無此而但腹痛。及垂垂氣陷者。為動。又血多而驟者。為動。血少而謾者。為漏也。蓋謂婦人宿有病。如平時少腹堅硬。按之有形?;蚺R經腰腹脹痛。不可寧耐等癥即是。夫經斷似為有子。若未及三月。而漏下不止。便非有胎欲墮之候。再驗其如胎動之狀。而在臍上。便不得認為胎動。而投以安胎等劑矣。蓋未及三月。其胎尚在少腹。安得動在臍上。其為滯氣鼓無疑。故知從前經斷。為痼之舊血不去、而害其新血漸生?,F(xiàn)今漏下。為痼之死血阻塞。而害其生血歸元之所致也。若前癥后、漏止經斷。又過三月。是六月矣。至六月而復動下血者。是前三月漏下時。經水少利而受胎。故此三月中。仍然經斷。而今復下血者。又后斷三月中。不抱胎之血耳。其所以不抱胎而血不止者。以其痼不去。而阻塞蔭胎之路故也。則主化之桂苓丸。去而血得抱胎之路。復何漏下不止之病乎。夫痼俱起于氣寒而經尾不運。故用生陽補氣之桂枝以溫之。

又痼俱成于氣滯。而瘀血不散。故用升陽通氣之丹皮以動之。然后以入血之芍藥。引至所。而以破瘀之桃仁。逐之使下也。本經言血不行則為水。故又用滲泄之茯苓。仍從前陰而去耳。一丸至三丸。而不宜多服者。蓋取其漸磨。而不欲急攻以動胎血之義。

婦人懷妊六七月。脈弦。發(fā)熱。其胎愈脹。腹痛惡寒者。少腹如扇。所以然者。子藏開故也。當以附子湯溫其藏。

(方缺)婦人懷妊。除少陰君主之官。其經氣血。不堪供應胞胎。手太陽與心經為表里。隨心為主。故俱不養(yǎng)胎外。其余經脈。逐月掄滋。故一月始胚。足厥陰肝脈養(yǎng)之。二月始膏。足少陽膽脈養(yǎng)之。三月始胞。手厥陰心包脈養(yǎng)之。四月形體成。手少陽三焦脈養(yǎng)之。五月能動。足太陰脾脈養(yǎng)之。六月筋骨立。足陽明胃脈養(yǎng)之。七月毛發(fā)生。手太陰肺脈養(yǎng)之。八月臟腑具。手陽明大腸脈養(yǎng)之。九月谷氣入胃。足少陰腎脈養(yǎng)之。十月諸神備。

足太陽膀胱脈養(yǎng)之。即產矣。妊娠六七月。是胃與肺養(yǎng)胎之候。胃為悍氣之源。肺司諸氣之總。二者化醇。則陽氣之柔者養(yǎng)筋。而脈不瘦削弦急。陽虛故脈弦也。又里寒、則逼微陽于外。故發(fā)熱。里陽充滿而包裹胎氣。

則胎氣受持而相安于不覺。陽虛而失包裹之用。故其胞縱放。而殊覺愈脹也。腹痛者。里寒之應。表虛、故惡寒也。少腹如扇、言少腹中如以冷風扇入之狀。正陽氣失守。而不能溫胎之應也。子藏開者。非子藏開解之謂。蓋陽主護衛(wèi)周密之用。陽虛而不護不密。故曰開也。附子辛咸溫熱。辛以散寒。咸以潤下。溫熱以補助陽氣。故可為下焦子藏之溫藥也。原方雖缺。以鄙意擬之。或以附子為君。而加肉桂、芍藥。及當歸、茯苓之類耶。

蓋肉桂為皮。其性內裹。能伏表熱以溫里。芍藥酸斂。其性內行下走。能引桂附直至子藏。且氣因于血。氣虛者。血必虛。故加溫經補血之當歸。又內寒者。多聚水。故加茯苓以滲泄耳。并附于此。以正高明。或曰。六月胃脈養(yǎng)胎。七月肺脈養(yǎng)胎。二經所喜。辛甘溫暢。似于干姜、甘草無忤乎。

師曰。婦人有漏下者。有半產后。因續(xù)下血都不絕者。有妊娠下血者。假令妊娠腹中痛。為胞阻。膠艾湯主之。


膠艾湯方

阿膠(二兩)艾葉(三兩)當歸(三兩)芎(二兩)芍藥(四兩)干地黃(三兩)甘草(二兩)上七味。以水五升。清酒三升合煮。取二升。去滓內膠。令消盡。溫服一升。日三服不瘥。更作服。

此辨胞阻之癥治也。言婦人血癥。種種不同。即妊娠下血。尚有各別。必下血而腹痛。然后謂之胞阻。勿誤認誤治也。漏下是臨經不暢。經后陸續(xù)見紅。如滲漏之狀。故曰漏下。即二條所謂痼害。而漏下不止是也。此就未妊者而言。故曰婦人。半產后下血不絕。婦人雜癥十一條曰。寸口脈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減則為寒。芤則為虛。虛寒相摶。婦人則半產漏下。是半產之故。由于上焦氣減。不能提摯。下焦血虛。不能固守之所致。則產后之下血不絕。益可知矣。妊娠下血不止胞阻。其胎動胎漏。雖已詳二條注。但胎動之故。除心肺間之天氣上空。不能下提。以致自陷自脫。如瓜果無力而萎黃落蒂之外。余皆登高臨深。彎腰扭體。以內傷其胎。如瓜果之突遭冰雹。風搖而落者。故其血由子藏而下。而其癥重也。若胎漏之故。其因不外三者。氣虛失提。亦漏中之一。痼、二也。胞阻、三也。夫氣虛失提。猶為易辨。獨病胞阻。分別甚微。不可不察也。病為氣血尚能養(yǎng)胎。特胎絡為死血所逆。失其入胎之路而下。故桂苓丸。惟去而不補血者此也。胞阻為胎絡并無郁瘀。特其血室中氣血兩虛。而自阻其養(yǎng)胎之妙。故名胞阻。血虛失養(yǎng)。故腹痛。氣虛失守。故下血。此本湯大補其血。而并溫其氣。且絕不用破之藥者。又可證也。湯意合膠歸芎地而全用者。以阿膠之皮性。善外走。芎之攛性、善上走。所以滋十二經脈之血。而內注血室也。以當歸之直根者。深入厥陰。以地黃之黑色者。下入少陰。所以滋肝腎陰藏之血。而浮注血室也。然后重用行陰之芍藥。以統(tǒng)御之。則由血室而漸可灌溉胞胎矣。艾味辛苦。而氣性溫浮。蓋辛能利入胞之絡。苦能堅下脫之血。氣溫性浮。得甘浮之甘草。以為副。則又能養(yǎng)氣而上提其血矣。酒性溫潤浮行。溫則為艾葉、甘草之使。潤則為膠、歸、芎、地、之臣。浮以固脫。行以走滯。且醇酒味濃生熱。清酒薄則生氣。將并氣虛失提之漏血者。亦可主治也。

婦人懷妊。腹中痛。當歸芍藥散主之。(音鳩又音朽)

當歸芍藥散方

當歸(三兩)芍藥(一斤)芎(半斤一作三兩)白術(四兩)茯苓(四兩)澤瀉(半斤)上六味。杵為末。取方寸匕。酒和日三服。

此胞胎吸血以自養(yǎng)。血不足而因燥留飲。且以水氣應胞胎之候也。血不足則腹中之絡脈急痛。因燥留飲。

而且以水氣應胞胎。則胎中之絡脈格痛。以下內聯(lián)走。而善于養(yǎng)營之芍藥為君。而以辛溫補血之歸、芎兩佐之。則血足。而已有替去其水之地。然后以滋陰而善于利水之澤瀉。為臣。而以培土燥濕之苓、術兩副之。

則腹中與胞中之水氣俱去矣。其痛寧有不愈者哉。

妊娠嘔吐不止。干姜人參半夏丸主之。


干姜人參半夏丸方

干姜(一兩)人參(一兩)半夏(二兩)上三味。末之。以生姜汁糊為丸。如梧子大。飲服十二丸。日三服。

妊娠嘔吐。其因有二。分母體之氣血以養(yǎng)胎。于是母氣自虛。虛則生寒。而飲食之機不下運。因而上出者一也。又胞胎在下。其生氣潛滋暗長。有日增之勢。而上鼓上沖者。二也。妊娠嘔吐不止。是二者兼而有之。故重用降逆之半夏。以止嘔吐之外。又佐干姜、人參以溫補中氣而安胃。則一舉而兩得矣。蓋胎中之生氣。于五行為木。于四時為春。于方位為東。方中干姜、半夏及姜糊為丸。俱辛辣之味。夫辛辣者。秋金之象。此所以能攝生氣。而使之下緝之義也。胞胎三十日。如正月。六十日如二月。九十日如三月。其發(fā)生上鼓之氣。猶之三春之地氣上沖太虛之象。故嘔吐暈眩諸癥。必見于六七十日者。此風箏之起于二三月之義也。若至四月。

地氣平滿。風箏不起。故妊娠于百日之外。子氣平滿。而嘔吐、暈眩俱愈。我故曰。生氣如日增之勢。而上鼓上沖者此也。

妊娠小便難。飲食如故。歸母苦參丸主之。


歸母苦參丸方

當歸貝母苦參(各四兩)上三味。末之。煉蜜丸如小豆大。飲服三丸。加至十丸。

妊娠小便難。其因有三。血短于養(yǎng)胎。而諸腑以及經脈。各借滋于水飲。而滲泄之氣化自緩和。一也。胞胎具一團陽氣。熱逼小腸膀胱之界。使氣壅所出之竅者。二也。又胞胎之生氣。浮縱而鼓塞于少腹。以挨擠膀胱。

俾膀胱逼窄而嘗扁。不能容十分之二三。故水飲少入。即急滿而欲尿。既短而數(shù)。且擠其溺管狹小。而出又艱難者。三也。今妊娠小便難。又不渴悸而飲如故。不嘔滿而食如故。是小便之難。不當責上中二焦。而為胎熱胎脹無疑。故用貝母、苦參之苦寒者。殆寒以清火??嘁允ヒ?。然后合補血之當歸以潤血。而借滋之水飲。將得路而下滲矣。蓋貝母體輕色白。能開郁滯之氣??鄥⑽犊嘈猿?。能堅散漫之氣。故瘍家為散火消腫之專藥。夫母氣之郁滯疏通。子氣之散漫攝伏。又血液自裕。而替下借滋之水。則小便復何留連阻滯。而尚有艱澀之苦乎。真神明之制也。嘗讀仲景妊娠諸條。并細按其病脈癥治。而知婦人懷身十月。俱恩中生害。而前后方藥。卻又害中生恩者也。蓋母身之氣血自虛。則以不能蔭胎。而胎弱者。將為子病。幸而子胞之氣血自壯。則又以善能養(yǎng)胎。而胎盛者。復為母災。甚至子胎病虛。更加傷母。母災太甚。又復傷胎。非恩中之害而何。至其治法。于干姜、人參、半夏丸。則純用西金辛辣之氣。以克制其生機之上沖。于當歸、貝母、苦參丸。

又純用苦寒收束之味。以堅攏其形質之放蕩。蓋權衡于母子之間。而以益母損子者為正治。則正保母以養(yǎng)子之意。故曰。害中之恩者此也。

妊娠有水氣。身重。小便不利。灑淅惡寒。起即頭眩??榆蜍呱⒅髦?。


葵子茯苓散方

葵子(一斤)茯苓(三兩)上二味。杵為散。飲服方寸匕。日三服。小便利則愈。

妊娠有水氣。見上條小便難注。水性下沉。而滯其經絡之氣。故身重。然必以小便不利為確診者。因水氣不行而旁溢。且身重。尚有脾陽不運之別癥故也。灑淅惡寒。言惡寒之狀。如以冷水灑身上。而有淅栗之象。蓋因水氣在經絡。而衛(wèi)陽阻抑失守也。妊娠胎氣下實。原多眩癥。況小便不利。而復積水氣以上沖乎。故頭眩也。是則利其小便。使水氣去。而諸癥俱愈矣??痈屎?。蓋甘以走氣。寒以清熱?;孕薪颉@酝ǜ[。合茯苓、以滲泄之。則小盒飯漸利矣。

婦人妊娠宜常服。當歸散主之。


當歸散方

當歸芍藥芎黃芩(各一斤)白術(半斤)上五味。杵為散。酒飲服方寸匕。日再服。妊娠常服即易產。胎無疾苦。產后百日悉主之。

婦人妊娠。就未懷身。及懷身者。而兩言之也。婦人妊娠之血。總貴充足而營運。故以補血行血之歸、芎、為主。

而以行陰之芍藥。引入肝臟。則血無枯槁及留滯之患矣。但血盛則氣亦盛。而多生熱。熱則恐其耗血。故以黃芩、清之。又血足則陰亦足。而或聚濕。濕則恐其滯血。故以白術燥之。此在婦人。則行經暢快。而無瘕漏下諸虞。在妊娠。則蔭子裕如。而無半產腹痛等弊。故俱可以為常服之主藥也。至于妊娠、產前、產后。更以血為根本。尤所宜服。故悉主之。酒飲和服。見前當歸芍藥散注。

妊娠養(yǎng)胎。白術散主之。


白術散方

白術芎蜀椒(三分去汗)牡蠣(失分兩)上四味。杵為散。酒服一錢匕、日三服。夜一服。但苦痛加芍藥。心下毒痛。倍加川芎。一心煩吐痛。不能飲食。

加細辛一兩。半夏大者二十枚。服之后。更以醋漿水服之。若嘔以醋漿水服之。復不解者。小麥汁服之。已后渴者。大麥汁服之。病雖愈。服之不置。(不置即常服)白術去濕氣。芎補血氣。蜀椒束胎氣。牡蠣安逆氣。妊娠不足者之病。不過此四者。故可為常服之主藥??嗤凑?。以胎痛為苦之謂。胎痛。由于血短而氣張。芍藥斂氣養(yǎng)血。故加之。心下毒痛。因膻中之陰陽。以養(yǎng)胎而自虛。陰虛則拘痛。陽虛則窒痛。芎為血中之氣藥。其性高而上浮。能兩補心下之陰陽。故加之。心液短而龍雷之虛火乘之。故煩。膈氣虛寒。失照臨化被之妙。故吐痛而不能飲食。細辛辛溫。蓋溫以祛寒。辛以伏火也。又半夏辛燥而降逆。能助細辛以伏電光之火。故并加之。服后、服醋漿水者。以酸斂降虛熱。恐乍溫之而不受。反助其上沖之虛熱而作嘔也。若服此而嘔不解。是心氣虛。而不能下御沖氣之所致。與其下斂之而不服。毋寧填上而為自備之計乎。小麥為心之谷。煮汁服之。則補上以御下。故其嘔自已也。已而作渴者。陽氣初復。而津液不足以副之。正心煩之余癥也。大麥汁能潤肺而生津液。故繼小麥而為服耳。病指苦痛及心煩吐嘔等而言。諸病雖愈。藥猶勿置。防其復也。但服藥用酒。是其定引。其醋漿大小麥汁。俱是服藥后另服者。玩本文服藥后。更以醋漿水云云。則可見矣。醋漿非苦酒。即米飲所作之酸水也。與下文大小麥汁同用五谷。以各治其臟之義。妊娠陽氣各有盛衰。故胞胎因之而各分寒熱。陽氣盛而胎熱者。譬之三月春晴。天氣下育地中。嘗天虛而地實。于是為生機過銳以凌太虛。(此指妊娠之熱暈熱嘔而言)為燠熱。

(此指因胎而發(fā)表熱)為雨露不敷而干旱。(此言血不足以養(yǎng)胎而作心煩熱渴之惡阻)為水泉下涸等害。(指小水因熱而不利者)此有故而病。則宜甘涼苦寒。如七條之歸母苦參丸。八條之葵子茯苓散。五條之當歸芍藥散等劑。即或無病。亦宜常服九條之當歸散。其覆之以春云。潤之以涼雨。節(jié)天地姑恤之過愛。所以留長養(yǎng)萬物之序也。陽氣衰而胎寒者。譬之三春陰冷。陽光薄于下交。則地中之陰翳。冒春而上占陽位。于是為生氣不抱根株。(指漏下)為冰判欲。凍(指子藏如扇)為崩芽重萎。(指半產)為嵐霧上塞清虛。(指吐痛不欲食)此有故而病。則宜甘溫辛溫。如二條之桂苓丸。三條之附子湯。四條之膠艾湯。六條之干姜人參半夏丸等劑。即或無病。亦宜服本條之白術散勿置。其被之以陽和。滋之以熱雨。轉天地離火之明夷。只在此呵噓胎息之微也。然婦人妊娠。得坤地之化。嘗陰多而陽少。故本篇諸條。用溫者。十居其七。而用清者。十居其三。如來言浩劫不殺生。其仲景之謂乎。

婦人傷胎。懷身腹?jié)M。不得小便。從腰以下重。如有水氣狀。懷身七月。太陰當養(yǎng)不養(yǎng)。此心氣實。當刺瀉勞宮及關元。小便微利。則愈。

傷胎。婦人受傷于胎也。即下文腹?jié)M等之義。肺氣自縮。不能展舒。而下逼胎氣。則胎氣上肆。故腹?jié)M。又肺氣自縮。而不管呵噓傳送。故不得小便。且肺氣自縮。而失上提下?lián)粗?。故腰以下重也。然三者。大似水病。以不得小便。似有水之根。而腹?jié)M腰重。似有水之癥。故曰如有水狀。而實非水者。蓋懷身至七月。胎中外長皮毛。內鼓呼吸之候。正母以太陰肺經之氣血。與胞中之肺臟感通相養(yǎng)者也。今其所以失下逼傳送。及提挈之用。而不養(yǎng)胎者。以心火氣實。上克肺金。俾肺金清肅之氣。畏縮而不布之道也。夫心為臟。臟不可瀉。手厥陰心包為之腑。掌心勞宮。是其經之井穴。刺以瀉之。則瀉經以及腑。瀉腑以及臟。而心氣上平矣。又心之經脈。與小腸為表里。任脈部中。臍下、同身寸之三寸。為關元穴。為小腸之募也。關元與水分逼近。而司分理水道者。刺以瀉之。則小便微利。此又瀉表以及里。而心氣平于下矣。心火克金之氣平。令肺氣下展。故以上三癥自愈。以其原非有水。注意在瀉火。而不在瀉水。故但曰小便微利耳。此亦陽氣盛而胎熱者之治例也。

關元穴。千金言婦人刺之。主無子。又云妊娠刺之。則落胎。此就陽虛者而言也。蓋關元又與氣海逼近。陽氣虛。而又刺瀉之。則關元氣海益寒。而成地寒不谷?;ê还?。其無子落胎。宜矣。若陽實而刺瀉之。則適得其平。而復何患哉。此醫(yī)貴智能圓通之士也。

婦人產后病脈證治第二十一

問曰。新產婦人。有三病。一者病痙。二者病郁冒。三者、大便難。何謂也。師曰。新產血虛。多汗出。喜中風。故令病痙。亡血復汗。寒多。故令郁冒。亡津液胃燥。故大便難。

新產婦人有三病四句。當是古醫(yī)經之文。仲景設為問答。以明其病因耳。何謂也者。即何因而病痙。病郁冒。

大便難乎。下文三段。正答問詞。而曰新產婦人有三病。明非產前之宿病。因新產以虛其血。則陰不戀陽。而陽且逼陰。故多汗出。肝藏血主筋脈。且屬風木。血虛風動。喜引同類。則喜中風。風入而筋脈勁急。故令病痙。

寒滯為郁。風升則冒。郁冒之因于亡血復汗。與中風同。第亡血較血虛為重。寒多亦風中所帶之寒。若中風而寒多于風者。故令郁冒。津液統(tǒng)于胃。血虛汗出。津液大傷。因上源既涸。下流自干。則胃燥而腸亦枯。故大便難。約此三病??傄蜓摗N┬庐a婦人其血驟虛者。故有此三病。

產婦郁冒。其脈微弱。不能食。大便反堅。但頭汗出。所以然者。血虛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虛下厥。孤陽上升。故頭汗出。所以產婦喜汗出者。亡陰血虛。陽氣獨盛。故當汗出。陰陽乃復。大便堅不能食者。小柴胡湯主之。病解能食。七八日更發(fā)熱者。此為胃實。大承氣湯主之。

此申言郁冒之脈癥。及冒之所以不解。與解后諸癥。定其所主之方也。產婦郁冒。與平人不同。且郁冒之脈。

或大且強。今不大而微。不強而弱。適合產婦平脈。尚未至正敗無權。邪入為主也。冒則胃逆。故不能食。郁則脾陷。其便易溏。以血虛津傷而胃燥。故大便反堅。血虛于下。氣盛于上。為陰不平陽不閉。故但頭汗出。所以然者。血本陰而涵陽。血虛而陽反內陷故厥。厥者。手足逆冷也。氣本陽而育陰。汗出。而陰隨外越故冒。冒者。

心神蒙昧也。幸脈見微弱。邪未奪正。當攻補兩難之際。勿妄治之。俟其氣過血還。陰陽復通。因氣過不升動其血。則血還而送泄其氣。故得汗而冒解。此郁冒之始于厥。而終于汗之道也。癥中但頭汗出。大似可下之候。而實非者。以新產血虛。則下寒而下厥。孤陽失附。則上熱而上蒸。故頭汗耳。若誤認而早下之則危矣。至郁冒之不解于頭汗。而必解于通身之汗者。因產婦亡血。而血乍虛。則陽氣自長而孤盛。故冒于外。陰虛。故不能送之外泄。而尚自郁滯也。夫汗自出者。是陰生而陽泄。故陰陽復得其平矣。若郁冒既解。所有便堅、嘔不能食二癥。當先主小柴。以解其熱上沖之氣。令嘔止能食。至七八日更發(fā)熱者。是確于七八日之中。積其所食者。而為胃實外蒸之所致。然后可直任大承下之。而無所顧慮矣。

產后腹中痛。當歸生姜羊肉湯主之。并治腹中寒疝。虛勞不足。(歸姜羊肉湯別見)此氣空血虛之痛也。氣空則胞胎新下。而腸胃一時未得安妥。故作餒痛。血虛則絡脈干縮。故作吊痛。當歸苦溫以補血。生姜、羊肉。辛溫甘溫以補氣。使陽氣勻滿。而陰血滋潤。故可為止痛之主藥也。又溫上者。能化下寒。補上者能固下脫。故并治寒疝之上犯腹中。虛勞之下滑精汁者也。

產后。腹痛煩滿。不得臥。枳實芍藥散主之。


枳實芍藥散方

枳實(燒令黑勿太過)芍藥(各等分)上二味。杵為散。服方寸匕。日三服。并主癰膿。以麥粥下之。

此腹中之血暴虛。而客氣挽留血分之癥治也。腹為陰。腹中之血分。為陰中之陰。乘其虛而客氣留于空處。

故痛滿也。痛則陽氣不能內伏。滿則息道艱于下引。故不得臥也。枳實善破留氣。燒黑則入陰分而破血中之滯。又得走血之芍藥以領之。則直入陰血中而無可挪移。故主之。麥粥當是小麥。以小麥為心谷。既與血虛者相宜。且并治其癥中之煩故也。癰膿亦系客氣留滯于血分之所成。故并主之。但在經絡者。或可加麻桂之類以外引之。歸芎之類以散行之耶。蓋主之之義。特以此為主。而原與人以增減之謂也。

師曰。產后腹痛。法當主枳實芍藥散。假令不愈者。此為腹中有干血著臍下。宜下瘀血湯主之。亦主經水不利。


下瘀血湯方

大黃(三兩)桃仁(三十枚)蟲(二十枚熬去足)上三味。末之。煉蜜和為四丸。以酒一升。煎一丸取八合。頓服之。瘀血下如豚肝。

產后腹痛。止留氣瘀血兩因。服枳芍散不愈。則非留氣。而為瘀血之痛可知。故宜下瘀湯。以下其瘀矣。以氣重破血之桃仁。合性走縫絡而行血之蟲。則直達瘀血之所。然后君以氣味俱重。而善于攻血之大黃。逐而下之。酒煎頓服。取其性行而并力也。經水不利者。非由十二經脈。其滲灌血室之細絡。為病所阻。即血室之下通貼脊腰俞等之細絡。為干血所瘀。故亦可主此。則瘀去而經自利矣。

產后七八日。無太陽癥。少腹堅滿。此惡露不盡。不大便。煩躁發(fā)熱。切脈微實。再倍發(fā)熱。日晡時煩躁者。不食。

食則譫語。至夜則愈。宜大承氣湯主之熱在里。結在膀胱也。

前第二條。申言郁冒。后文七八兩條。申言喜中風之治例。蓋所以防其也。本條是言大便難之變癥耳。故前后諸癥。總以不大便句為主。蓋產后血虛而腸胃干澀。故大便難。便難至七八日。則腸實而氣滯。氣滯。故惡露不行。而種種危機。俱優(yōu)于此矣。是惡露不行。由于便難之故。茍非下之以通其氣而行其血。烏可施治哉。然產后自虛。務須診得千真萬確。方可任下。否則蹈虛虛之戒。而速之死耳。比如產后已七八日。是七八日之中。先曾飲食矣。卻又無太陽之頭疼惡寒等候。是不曾中風寒可知。又不該有煩躁發(fā)熱之表癥矣。今診得少腹堅滿。則知其為七八日中。但食而不大便。以致氣滯阻血。故惡露不盡。結于少腹而堅滿者也。夫不大便。則下干者上吸精華。故煩躁。又不大便。則內實者外托經脈。故發(fā)熱也。但猶不敢徑下。又須切脈微實。是內結氣聚之診。再倍發(fā)熱。是內結愈久愈熱之候。日晡煩躁。是手足陽明火炎官旺之鄉(xiāng)。不食是腸胃實而莫容之應。食則譫語。津液既干。又因食而塞其神氣轉舒之位也。日為陽。主腑。夜為陰。主臟。病在手足陽明。屬胃與大腸之腑。故日甚。與陰臟無關。故至夜則愈也。據(jù)種種之脈癥。而以大承下之。豈過舉哉。熱在里。繳前無太陽癥一句。結在膀胱。繳前少腹堅滿兩句。蓋謂此為在里之熱外蒸。故太陽無風寒而亦發(fā)表熱。此為因熱實而惡露之瘀血結在膀胱之后。故少腹堅滿。統(tǒng)屬下癥也。結在膀胱。勿泥作膀胱之內。蓋指膀胱之后隔壁也。夫兩腸通于大便。其路在后。膀胱浮居少腹。其位在前。產后之血。系胞門子戶間。蔭子之潤余者。子落而血無所歸。故從二腸及膀胱之中道。即產路而下為惡露耳。惡露結于少腹。因大腸在膀胱之微下處。大腸熱實。熱則滯其行血之氣。實則擠其行血之竅。而兜住其瘀血。卻在膀胱之后。而與膀胱平對。然又不可名狀。故借膀胱為外層之尺寸耳。明者察之。錢塘李氏舊注。牽扯傷寒論文以為妄解。未夢見在。

產后風。續(xù)續(xù)數(shù)十日不解。頭微痛。惡寒。時時有熱。心下悶。干嘔。汗出雖久。陽旦湯癥續(xù)在耳??膳c陽旦湯。

產后多汗中風。致成病者常也。然亦有平日津液不甚虛。故但病風而不成者。數(shù)十日不解。即下文頭痛惡寒。及有熱汗出等候。陽旦之本癥也。心下悶干嘔。胃氣虛寒痞塞之應。陽旦之兼癥也。言雖隔數(shù)十日之久。風因尚在。仍可與陽旦湯。名義解見傷寒論。但有心下悶。及干嘔之兼癥。當于原湯加姜半為合。曰可與陽旦。以文例推之。其減半之輕劑。以薄發(fā)之耶。觀于數(shù)十日不解。猶與此湯。則初續(xù)風。及續(xù)風而病者。

俱不外此湯可見矣。

產后。中風發(fā)熱。面正赤。喘而頭痛。竹葉湯主之。


竹葉湯方

竹葉(一把)人參(一兩)附子(一枚炮)桂枝(一兩)葛根(三兩)防風(一兩)桔梗(一兩)甘草(一兩)生姜(五兩)大棗(十五枚)上十味。以水一斗。煮取二升半。分溫三服。溫覆使汗出。頸項強。用大附子一枚。破之如豆大煎藥。揚去沫。嘔者。加半夏半升洗。

此條之中風。與前條不同。前條為風邪單在太陽經表。其陽明胃腑。雖自虛寒。而風邪未經傳入之候。故主陽旦本湯。以解太陽之風。而愚謂加姜半以溫降之。而悶嘔并愈者是也。此條之中風。因其人之陽氣。本自虛寒。故風從太陽中入。即乘虛而傳陽明之經腑。且聚有水氣在胃。而太陽尚未罷之候也。太陽未罷。故頭痛不止。胃腑受陽邪而化虛熱。面為陽明之應。故正赤。水氣聚于胃而上熏。肺性惡濕而其竅不利。故喘。兩陽之邪。以陽虛而不推之出表。故發(fā)熱也。諸癥會心了了。則湯意之一絲不紊者自見矣。本湯中之葛根、桂枝、甘草、姜棗。即陽明經之葛根湯。葛根湯意。原所以借胃中之水氣。行為解肌之汗。而不傷胃液者。故以之為主。胃中屬虛熱。非苦寒所宜。故但君清涼之竹葉。以輕散之。陽氣虛寒。不能送邪出表。故兩用參、附以溫補之。風邪水氣。兩相怫郁。故加桔梗、以開提之。產后既虛。又溫覆以取汗??秩ワL而復為風所襲。故加防風、以固密之。頸項強者。為陽氣之柔者不能養(yǎng)筋。故易大附子而助其兼力也。其曰用者。蓋以大附換本方之小者。而非另加之謂。揚去沫者。附性上行。而沫尤甚。揚之去沫。欲亂其上行之性。而并防其助面赤而致嘔也。半夏降逆。故于嘔者加之。首條明列產婦三病。郁冒便難。已詳二條六條。至七八兩條。明言中風而全不及。以病之癥治。詳本門故耶。

婦人乳中虛。煩亂咳逆。安中益氣。竹皮大丸主之。


竹皮大丸方

生竹茹(二分)白薇(一分)桂枝(一分)石膏(二分)甘草(七分)上五味。末之。棗肉和丸彈子大。以飲服一丸。日三夜二服。有熱者。倍白薇。煩喘者。加柏實一分。

婦人乳。謂當兒乳食時也。中虛。指胃脘中之陰津陽氣而言。乳從胃腑之陰津。上浮脘中之絡脈。而注于乳房者。吸乳則精汁奔赴之。而陽熱獨盛。故脘中一時枯澀而煩亂。又吸乳則膈氣亦虛。而下氣乘之。故咳逆也。此非新產之癥。亦非產后之重癥。凡陽氣素盛之婦人。產后二三月。及歲余中。常有之候。但于兒乳時。每當奶陣經流。心中如焦渴而慌慌者。即其初候也。以甘寒辛涼之味。濟陰以抑陽。則安中而煩亂可除。以辛溫甘平之品。補上以御下。則益氣而咳逆可止。此竹皮大丸之所以獨任也。嘗觀竹生干山。貫四時而青翠不衰。薇根長細。歷久遠而柔軟可屈。則其自多精汁。而善滋陽液者可見。又何止甘寒苦寒。而僅能降氣伏熱耶。與辛涼之石膏為偶。則微雨輕風。滋干解熱。而得清和之化矣。非安中而何。桂枝辛溫。而具生陽之性。

得甘浮之甘草。重用至七倍。而上托之。則所益者。在上中之氣。譬之旭日照臨。而陰氛之氣不得上犯。復何咳逆之有哉。此益氣之義也。棗肉為丸。即重用甘草之義。蓋取浮諸藥以補上治上。故知所謂中虛者。指胃脘之上穿胸膈而言也。丸大如彈子。而以飲嚼服者。取其易發(fā)。而且使渣質少停也。一丸而日夜五服者。又取其緩滋。而并令藥力之無間也。白薇微苦而寒??嗄苄篃?。寒能解熱。故有熱者倍二分。柏枝凌冬指西。不畏霜雪。得木氣之正。其西指者。受金氣之吸引也?;ㄓ谌隆嵱诰旁?。柏實、更得金木之精。其味甘平。甘能緩中。平可降逆。故中虛而煩肺逆而喘者、加一分。古份、作分。原方當作十三份。如倍白薇。加柏實。則十五份矣。

產后下利虛極。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主之。


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方

白頭翁(二兩)秦皮(三兩)黃連(三兩)黃柏(三兩)甘草(二兩)阿膠(二兩)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內膠令消盡。分溫三服。

此肝血失藏。肝陽妄泄之癥也。產后血虛。大盒飯堅因便堅而結熱于大腸。以致熱極而旁流。是猶其標也。

夫人身之血。藏于肝。肝泌膽汁。下灌二腸。所以大便通調。不堅亦不利也。今產后血虛。肝無藏血。而肝陽急躁之氣。仍從膽管走注二腸。成為腹痛。里急。后重。欲下不能。不下不得之下利。本屬血虛之產婦。乘以下利努撐。更傷其氣。虛極者。血虛而氣極也。仲景一眼覷定本癥之由于血虛肝旺。直任白頭翁加甘草阿膠湯。

白頭翁方。注已見傷寒厥陰下利。加甘草阿膠者。緩中以補血也。主之者??杉訙p。而不能挪移。如下利赤多。

加當歸。白多。加白芍。氣滯溲少。加枳實、車前。在司診者之臨時斟酌耳。

婦人雜病脈證并治第二十二

婦人中風。七八日。續(xù)得寒熱。發(fā)作有時。經水適斷。此為熱入血室。其血必結。故使如瘧狀。發(fā)作有時。小柴胡湯主之。

婦人中風。其發(fā)熱汗出。惡風脈緩。與男子同。第病已七八日。寒熱去而續(xù)來。且發(fā)作有時。非復風邪之寒熱矣。當病經來。因病適斷。以致應去未去之血。結于營分。與瘧邪伏于募原。衛(wèi)氣會之而不行。相爭為寒熱者。

正同。故使如瘧狀。發(fā)作有時也。治宜和解。故主小柴。如熱結血甚??杉拥て?、丹參。以泄熱行血乎。

婦人傷寒發(fā)熱。經水適來。晝日明了。暮則譫語。如見鬼狀者。此為熱入血室。治之。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

婦人傷寒。其證亦同。第病時經水適來。血室虛而邪入之。且婦人之營衛(wèi)營運。暮升而晝降。當暮升之時。挾熱邪而上擾神明。故輕則譫語。重則如見鬼狀。仲景斷為熱入血室??趾笕苏`認為陽明胃熱。故治之。無犯胃氣。及上二焦。為戒。

婦人中風。發(fā)熱惡寒。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脈遲。身涼和。胸脅滿。如結胸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也。

當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

發(fā)熱惡寒。為中風原有之證。若婦人中風。經水適來。得之七八日。熱除脈遲。身涼和。是表里俱解。何復胸腹?jié)M如結胸狀。且譫語乎。要知七八日前。發(fā)寒熱時。經水適來。以其血室動、而熱入之。夫血。資生于胃。藏于肝。

胸。脅為肝胃之部。血虛而邪隨實于其處。雖狀如結胸。不得用大小陷胸。但當刺期門以瀉之。

陽明病。下血譫語者。此為熱入血室。但頭汗出。當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然汗出則愈。

前三條。與傷寒論少陽篇。第十八、十九、二十條相同。注雖已見。因有未盡余義。故申釋之。本條。亦與陽明篇。

第三十六條相同。其精義已詳于該條下。故不贅。若夫宜刺宜小柴之別。以經水適來者宜刺。經水適斷者宜小柴。以經水適來。則但有熱入。而未嘗結其血室中之血。故血仍來。刺期門以瀉去血室中之熱則愈。經水適斷。則熱入血室。而并結其血。故使經斷。非小柴之解其熱。而并因汗以散其血者。不可也。

婦人咽中如有炙臠。半夏濃樸湯主之。(千金云咽中帖帖如有炙肉者即是)

半夏濃樸湯方

半夏(一升)濃樸(三兩)茯苓(四兩)生姜(五兩)干蘇葉(二兩)上五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分溫四服。日三夜一服。

婦人心境逼窄。凡憂思憤悶。則氣郁于胸分而不散。故咽中如有炙臠噯之不得出。咽之不得下者。留氣之上塞橫據(jù)。而不降不散之候也。故以降逆之半夏為君。佐以開郁之濃樸。宣郁之生姜。加滲濕之茯苓。以去郁氣之根據(jù)輔。散邪之蘇葉。以去郁氣之勾結。則下降旁散。而留氣無所容矣。

婦人臟躁。喜悲傷。欲哭。象如神靈所作。數(shù)欠伸。甘麥大棗湯主之。


甘草小麥大棗湯方

甘草(三兩)小麥(一升)大棗(十枚)上三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溫分三服。亦補脾氣。

臟指心肺而言。臟躁言臟中陽液枯干。而臟真之氣。嘗不能自立。而有躁急之義。故其心神肺魄。如失援失根據(jù)。不可自支。而悲傷欲哭者。煩冤之所致也。如神靈所作。正言無故而悲傷欲哭。如有憑借之象。氣失所根據(jù)。

而時引上下則欠。氣自微長。而時欲外達則伸也。小麥為心之谷。大棗為肺之果。又皆甘寒甘溫。而偏滋津液者。得甘草以浮之在上。則正行心肺之間。而神魄優(yōu)裕。又豈止食甘以緩其躁急乎哉。亦補脾氣。義見首卷補肝下。蓋補心中之火液。既可因母以生子。而補肺中之金液。又可因子以蔭母。故也。補脾。非補脾氣。

當指脾中之津液。故本湯可與脾約丸為表里之劑。

婦人吐涎沫。醫(yī)反下之。心下即痞。當先治其吐涎沫。小青龍湯主之。涎沫止乃治痞。瀉心湯主之。

水寒之氣上泛。肺受逼而失分布之用。故吐涎沫。是溫之燥之。滲之泄之。始為正治。乃反欲攻下以去涎沫。

則誤矣。故不特涎沫不止。而且胃陽以寒下而益虛。故痞氣上塞于心下。此當先治其本病之吐涎沫。小青龍為發(fā)汗利小便之劑。則散水行飲。而涎沫自止。然后主半夏瀉心以治痞。則填膈降逆。而痞亦平矣。此是半夏瀉心。徐忠可注。為三黃瀉心。誤人無限。

婦人之病。因虛積冷結氣。為諸經水斷絕。至有歷年。血寒積結。胞門寒傷。經絡凝堅。在上嘔吐涎唾。久成肺癰。

形體損分。在中盤結。繞臍寒疝?;騼擅{疼痛。與臟相連。或結熱中。痛在關元。脈數(shù)無瘡。肌若魚鱗。時著男子。非止女身。在下來多。經候不勻。令陰掣痛。少腹惡寒。或引腰脊。下根氣街。氣沖急痛。膝脛疼煩。奄忽眩冒。狀如厥巔?;蛴袘n慘。悲傷多嗔。此皆帶下。非有鬼神。久則羸瘦。脈虛多寒。三十六病。千變萬端。審脈陰陽。虛實緊弦。

行其針藥。治危得安。其雖同病。脈各異源。子當辨記。勿謂不然。

人身心肺間之氣。其先天從命門溫溫之火。歷膂脊而上蒸于胸中。其后天從胃中之精悍。歷脾充肺。而外托于胸中。二者合德。而化為太和之瑞。充周遍滿于胸膈。外為經絡衛(wèi)氣鼓動之根。內司中下二焦溫被之化。且其運血養(yǎng)神。提精御氣之妙。為有生之大寶。故曰宗氣。宗氣者。言雖非鼻祖。而實為宗子之義。猶之后天離火。正位南方。所以繼乾坤。而主化生萬物之權者也。是氣男女同貴。而尤為婦人之所更重者。雖已補詳虛勞注中。而本條所論諸癥。理奧詞古。茍不悉此氣之根源。及其關系處。則必不能讀。即讀亦必不能解也。虛即指此宗氣空淺而言。蓋謂婦人之病。皆因上焦如霧之氣虛餒。則諸氣漸寒。寒久則凡各處俱積冷矣。如下文所謂胞門、經絡、繞臍、兩脅、少腹、腰脊、氣街、膝脛俱是矣。夫氣以充滿溫和。為流行之本。因虛而積冷。虛則滯結。冷則寒結。故結氣。但虛者氣不運血。冷者氣不溫血。結者氣不行血。三者得一。即能斷經。非至結氣而始不月者。故曰為諸經水斷絕也。至有歷年。謂宗氣虛至日久。其血寒積結之地。雖不止二者。即此內而胞門寒傷。生機歇絕。外而經絡凝堅。流通無氣。則其經、焉得不斷絕耶。以上為一段。首四句。言婦人諸病。起于宗氣上虛。成于經水下斷。歷年四句。又推所以經斷之故。蓋胞門之氣。逼近血室。而司經水之總區(qū)。

經絡之血。趨歸血室。而為經水之原委。故兩揭之耳。損指肌膚瘦削而言。分指肉輪離脫而言。膈陽上虛而沖氣犯之。則嘔吐。又肺既受下寒之窘迫。則津液不布。而涎唾上泛。且肺氣蜷縮而自壅。則生熱而成癰。又必至之勢也。于是肺不能為脾胃行精悍以及周身。而形體之肌膚。以陰血不榮。而日損其肉輪。以陽氣不充而漸分矣。以上三句為第二段。就因虛二字而言其癥。蓋虛在心肺間之宗氣。故見在上之癥者如此。若積冷結氣。盤結在于中焦。則為繞臍寒疝者一。寒疝詳本門。其或見于臍外兩旁之季脅。疼痛下連肝臟者二。以肝居至陰之下。與寒氣尤為相召故也。且又有血因結而干。液因血而竭。而變?yōu)樵餆嶂Y。此亦在中焦。故名熱中。其候則拘急之痛。引于關元。又瘡脈多數(shù)。今脈數(shù)無瘡。正陰虛火熾之診。且其肌肉粗若魚鱗。

皆陰不澤陽。水不濟火之候者三也。但此在上在中諸癥。雖屬婦人斷經之候居多。然亦時著男子之亡血失精者。非止女身所獨有。又不可不知者也。若因虛而積冷結氣。在于下焦。上虛則不能提挈。故一月再見。

或一行半月而來多。又上虛則不能傳送。故過期不行?;蛐卸粫?。而為不勻等病者有之。其積結在下。則為冷拘陰沁之掣痛。及少腹中惡寒者有之。又或掣痛。后引腰脊。下引氣街。以致氣沖急痛。且下引之甚。至于膝脛疼煩者有之。以膝脛屬腎。疼煩者。腎氣結而腎精竭之應也。至統(tǒng)上虛下冷而合推其癥。下冷上犯。

必為奄忽眩冒。而一時不知人之狀。如陰陽不相順接之厥。而不得從厥治。如陰迸于上之巔。而不得從巔治者有之。以積冷結氣之上侮虛陽。而非真厥、真巔故也。又陽光上虛。而下陰乘之。譬之愁云郁霧。呃塞太虛之象。故其神境中。嘗若憂虞慘淡。而不勝悲傷。及煩冤而多嗔怒者有之。夫此厥巔憂慘等候。皆由上虛失提。因而赤白帶下。漸致陽愈虛而陰愈竭之癥。非有鬼神憑借。使之若是也。惟此在下來多諸候。始為婦人之所獨病。而不著男子者矣。然而癥則陰虛羸瘦。脈則陽虛多寒。病機變幻。嘗于三十六病之中。千頭萬緒。不可端擬。要不外乎陰陽二氣。司診視者。詳審脈之陰陽。辨其何部正虛。何部邪實。何處脈緊氣寒。何處脈弦氣削。審得在經絡者。則行溫針以通之散之。在胞門、繞臍、兩脅、關元。等處者。則行溫藥以補之益之。便可治危得安而無難。誠以病雖同癥。而其致病之源各異。非審脈無以為辨癥、故也。此條為女科之金針。

間曰。婦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數(shù)十日不止。暮即發(fā)熱。少腹里急。腹?jié)M。手掌煩熱。唇口干燥。何也。師曰。此病屬帶下。

何以故。曾經半產。瘀血在少腹不去。何以知之。其癥唇口干燥。故知之。當以溫經湯主之。


溫經湯方

人參當歸芎芍藥牡丹皮阿膠(各二兩)麥冬(一升去心)吳茱萸桂枝(各二兩)半夏(半升)甘草生姜(各二兩)上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溫三服。亦主婦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來過多。及至期不來。

傷寒金匱中。最難理會之文。莫如本條。以問意答意方意。俱似不相承貫故也。蓋問語平鋪。敘癥錯雜。覓其所問之頭緒。一難。答則丟開問中下利。劈空斷為帶下。又忽略問中諸癥。獨取唇口干燥一語。為確診。而皆不言其所以然之故。如半產血瘀。何以便帶下。帶下又何以便下利之類。又唇口干燥。亦下利傷陰之兼癥。

何以便斷為帶下者。二難。至于斷病。則曰少腹瘀血。病屬帶下。是在下焦矣。而診病何以卻在上焦之唇口干燥。湯名則曰溫經。謂溫經以去瘀血則可。謂溫經而并除帶下。是何理也。又本衣冠文物以唇口干燥為的據(jù)。

投以本湯中之吳茱萸姜桂。而不虞其更干更燥。又何義耶。且問癥如彼。主治如此。仲景當日。將置下利不止等候于不問乎。抑治此而愈彼之道。將何奧旨乎。此三難也。何怪乎諸注之不能中其竅乎哉。不知問意。以婦人年五十所一句。謂天癸已竭。地道不通之時。撇開經血胎產。毫不著想。單重下利一病。而問其是寒是熱耳。故曰下利一癥。寒熱異因。各有確癥。今數(shù)十日不止。大似中焦氣寒。而失分理之司。下焦氣虛。而無關鎖之候。然久利以發(fā)熱為欲止。因陽氣有起伏之機故也。乃暮即發(fā)熱而利不止。則又非虛寒可斷矣。

且少腹里急而下墜。腹中脹滿而痞塞。又似內有陰寒之據(jù)。然手掌煩熱。唇口干燥。又卻似內有陽熱之符。

此種下利。其或寒或熱。將何推斷耶。帶下。以妊娠門二條按之。當就漏血之赤帶而言。非指白帶也。瘀血不去。即致帶下。雖詳妊娠漏血注。然與妊娠、之漏血有分別者。以妊娠之血。為不得入胞胎而下從血室。此處之帶下。又肝血之絡。為瘀血所阻。而不得入血室。故自下也。答意雖就諸癥。層層細推。卻又專從婦人著眼。

專從婦人之年五十所著眼。而斷出者也。蓋利至數(shù)十日。里急腹?jié)M。俱似寒因。暮即發(fā)熱。手掌煩熱。俱似陰虛之熱因。寒熱既不應互見。且唇屬脾??趯俜?。唇口干燥。熱利為合。又與數(shù)十日不止。及里急腹?jié)M者。尤不應兼見。故知其平日素有赤帶之病。以致脾肺不滋。故唇口干燥。血液內竭。故手掌煩熱。暮即發(fā)熱。血虛者。

氣自寒。故利數(shù)十日不止。及里急腹?jié)M也。以其在婦人。故知其瘀血在少腹不去。以其年五十所。故知其非目前之瘀。而為曾經半產所得之舊病也。然則不當從利為治。但行其瘀。而使血液歸經。則帶下可除。止其帶而使血液內潤。則暮熱掌熱。及唇口干燥者亦解。究之血裕氣溫。將并數(shù)十日不止之利。及里急腹?jié)M者。

可不治而自愈矣。名之曰溫經湯者。血氣得寒則凝。得溫則暢也。以辛溫之姜桂為主。而以善降之半夏。善斂之芍藥佐之。則溫下而適所以去下焦之瘀也。因瘀而肝血阻于血室之絡。以致血不得由血室而外達上供。故下陷而帶下。漸成煩熱干燥之候。故以芎麥之上滋者。補上焦之血。膠歸之下滋者。補下焦之血。而以善行陰陽之丹皮。分走而各注之。所以治暮熱掌熱。唇口干燥等候也。又血虛氣寒而至于下利。究當責之陽明之腑。故用苦溫之茱萸。甘溫之人參。而托以守中之甘草。則胃腑之陰陽起復。譬之大地春融冰消雪化。田疇氣暖。冰脫濕干之象。將瘀去而利亦自止矣。婦人少腹寒而不受胎。雖無血瘀。而此湯能溫中以溫下。故亦主之。崩中去血。是非期而暴下。月水過多。指至期而大下。皆中寒失提。下寒失守之候。故兼取諸此也。至期不來。又中虛而精悍不生。下虛而氣血自短所致。故亦取之耳。婦人之月水。名之曰經血者。

以其由十二經脈盈滿之氣。從月光之虧損。而瀉下之義也。但其源委。則有兩路。從胃腑發(fā)精之根。歷脾肺肝腎。以及于心。凡經過之臟腑。各私取以自潤其經脈者。一也。又肝為血臟。臟中之余血。由肝絡而內從血室。以外達經絡。與各臟腑所榮經脈之血會成一片者。又一也。此如潮起之象。其少火生氣。潛滋暗長。至三十日。則經脈外滿。而不受兩血之注。遂使外氣平而內氣不長。且外盛者具反注之勢。故氣伏潮落。而十二經脈之血。闔歸血室。而下為月水矣。此系血瘀少腹之肝絡。肝臟內血。欲由血室而外達以養(yǎng)經。因絡阻而不得通過血室。故無期而帶下。我故曰。與妊娠漏血有別。又曰。使血液歸經者此也。

帶下。經水不利。少腹?jié)M痛。經一月再見者。土瓜根散主之。


土瓜根散方

土瓜根桂枝芍藥蟲(各三分)上四味。杵為散。每服方寸匕。日三服。陰腫亦主之。

此即上條之初癥也。帶下、亦指赤帶。詳已見。經水不利。因經脈之血。止有脾胃一路上供。而肝臟之血。陸續(xù)漏下。以致經脈之氣血虧淺。故至期之經水不暢利也。少腹?jié)M痛者。血瘀氣滯之應也。經一月再見。又承帶下而言。蓋謂帶下一癥。又致各經經氣上虛。因而不能包護。以至一月再見者。二者耽延日久。俱成上條利下等癥。故宜即主此以愈之。無使?jié)u成溫經湯之候也。芍藥、下引而入血分。蟲、陰性而行血結。桂枝、辛以散之。溫以行之。合三味而去瘀之功用全矣。土瓜根、為蔓引之本。其性上行。蓋蔓引則走經脈。上行則托住肝臟之血。而使上充十二經脈之義也。以其為上條之初癥。陰血未傷。故于溫經湯。則少用歸芎膠麥。陽氣未寒。故于溫經湯又少用參姜吳茱萸者。此也。夫瘀去而肝血得從血室以歸經脈。故帶下除。而少腹之滿痛亦止。經脈氣充。而下伏于血室者有勢。故經水自利。又血上滋而氣自裕。則包護有力而尤能提挈。故一月再見者亦愈矣。血下瘀、則陰。氣下郁、則陰腫。本方為行血提氣之藥。故亦主之。

寸口脈弦而大。弦則為減。大則為芤。減則為寒。芤則為虛。寒虛相摶。此名曰革。婦人則半產漏下。旋復花湯主之。


旋復花湯方

旋復花(三兩)蔥(十四莖)新絳(少許)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之。

文義脈象。注見血門。婦人半產漏下。以上虛失提。外虛失裹之所致。蔥性辛溫。而先降后升。為下通腎陽以外達之品。故白通湯之用之者。蓋取諸此也。旋復花用至三兩。而且以之名湯。其意有二。夫上虛者必有陰氣乘之。旋復能降逆陰。以為升陽之地者。一也。又取并力下趨蔥性。以溫腎陽者。二也。淺紅曰絳。新絳者。新所染之絳色也。以繭絲口吐。其性上行。而紅花所染之絳。又從其色而上入心膈之義。明系一小腎氣丸。

蓋以辛熱多氣之蔥莖。代桂附。以收降之旋復。代地黃、山萸。以上行心膈之新絳。代丹皮。則其先資下降。而徐引上升。以補益其宗氣。俾上提外裹者有力。而半產漏下自止矣。然本方、不過救急之劫棋。若求穩(wěn)著。畢竟以建中、腎氣湯丸。為的當而無弊。千載以后。自有高明者以余言為不謬。又豈止仲景在天之靈。默為之首肯乎哉。

婦人陷經。漏下黑不解。膠姜湯主之。(方缺。又林億曰。臣億等校諸本無膠姜湯方。想是妊娠中之膠艾湯。細按膠艾湯方意。與本條之癥逼對?;蚪譃榘种炓=駨闹?。)婦人陷經。與妊娠胞阻同義。蓋婦人少腹。積有死血。使肝血不由血室以養(yǎng)經。而漏下者曰帶下。若少腹并無瘀血阻塞。但其肝臟中。氣虛而不能上蒸。血虛而不能上蔭。其血剛至血室。而中路陷脫。故曰陷經。與胞阻之無瘀阻滯。其氣血因虛而自漏者同。故曰與妊娠胞阻同義也。血虛者。氣自寒。而血又因寒而其色慘黑。寒久則黑如豆汁矣。癥與妊娠之胞阻同。故其主膠艾湯亦一也。湯意詳胞阻下。但于胞阻。則補血溫氣以養(yǎng)胎。此則補血溫氣以養(yǎng)經為異耳。即以膠姜湯而論。據(jù)愚鄙之見。未始不與陷經之候相對。但疑尚有當歸、芍藥、桂枝、丹皮四味。蓋以阿膠之皮性。善于包裹提挈者為主。而佐以苦溫之當歸。所以溫補血虛也。以生姜之根性。善于升浮旁達者為主。而佐以辛溫之桂枝。所以溫補氣寒也。然后以芍藥。引之入肝。以丹皮。通之出脈。則陷經漏黑。當解于溫補升行之內。有識者?;虿灰詾楹檬露?。

婦人少腹?jié)M如敦狀。小便微難而不渴。生后者。此為水與血結在血室也。大黃甘遂湯主之。


大黃甘遂湯方

大黃(四兩)甘遂(二兩)阿膠(二兩)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之。血當下。

敦者。上小下大之象。婦人少腹如敦狀。先就外癥而言。然實包藏諸癥在內。以胎氣水積、血結。俱能作此狀故也。曰小便難。則積有水氣??芍?。曰微難。則小便尚見。而積水不多又可知。若使渴而微難。則出少不勝入多。猶得斷為純是水氣。而又不渴。則其如敦狀者。非全水者更可知。又少腹?jié)M大。小便微難而不渴。頗似胎氣。今且是生產之后。則既非全是水。又不必疑為胎。而與水共結為如敦狀者。非生后之瘀血而何哉。則破結血之大黃。與逐水飲之甘遂。可直任而無疑矣。但生后血虛。攻其積水結血??种聜幹?。故以養(yǎng)血之阿膠佐之者。蓋血短則留連外飲。是補血亦所以替去其水。生新則推出死血。是補血又所以逐去其瘀之義也。五句惟二十九字。文法則八面玲瓏。診法則千層透辟。西漢以后醫(yī)書。烏足以語此哉。

婦人經水不利下。抵當湯主之。亦治男子膀胱滿急有瘀血者。(愚按全經各條下。并無此小字添注之例。其后人之蛇足耶。)

抵當湯方

虻蟲(三十枚熬去翅足)水蛭(二十個熬)桃仁(二十個去皮尖)大黃(三兩酒浸)上四味。為末。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此亦血瘀內絡。以致行血之氣。力綿勢緩。故經水不利下也。但比前條諸癥。多上中二焦之瘀。如膻中及脾胃之孫絡?;蛞蛟浛┭?。或因飲食大飽。以及形寒飲冷等類。皆能令絡中血瘀。血瘀則氣滯。而經水不利。

故用本天親上之虻蟲。本地親下之水蛭。各引入死血之絡。然后以桃仁破而動之。大黃逐而下之。觀大黃之用酒浸。行血之外。蓋又取浮緩其性。而使之從上下掃者居多。我故曰。比前條多上中二焦之瘀者此也。

然為壯人之初癥。又不可不知。壯人。故直任峻藥。初癥。故血未虛而全不補血也。

婦人經水閉。不利。臟堅癖不止。中有干血。下白物。礬石丸主之。


礬石丸方

礬石(三分燒)杏仁(一分)上二味。末之。煉蜜為丸如棗核大。五內中。劇者。再納之。

臟指陰庭而言。即方后納臟中者是也。堅者陰臟中之肉。因氣郁血滯而堅硬之謂。堅癖者。堅久而欲為痼疾。即腸癖之義也。白物。非謂白帶白淫之類。殆指形如粉渣而白。濕熱之所化也。蓋白帶白淫。下從帶脈及腎中。其源遠而象如精汁。此則從陰庭之堅癖處而下。其源近而微干色白。如積垢。故曰白物耳。經水閉不行。乃本條領語。臟堅癖以下。方是正文。蓋謂經水閉而不行。或行而不利。其或為血瘀?;驗樘摵??;蛑瓜陆埂?/span>

或兼上部。已各有專方正治矣。然又有一種因經閉不行。而兼致外癥者。則除正病正治外。而其外癥。又不可不知外治也。比如經閉不利。則氣血沉滯。從絡脈而下注陰臟之肉內。遂成堅硬之癖疾。久久不止。則沉滯之血。干于堅癖中。于是氣血郁而生熱。熱則生濕。濕熱交蒸。則下垢膩之白物。礬石氣寒味酸而性燥。寒則清火而解熱。酸則消堅而散血。燥則拔干而去濕。故用之為君。佐利氣之杏仁者。所以并散其沉滯之氣也。又諸癥下在陰內。為服藥之所未易到者。何似丸如棗核。納臟中而以外治治之為甚便也。諸注支離混淆。不得竅。

婦人六十二種風。及腹中血氣刺痛。紅藍花酒主之。


紅藍花酒方

紅藍花(一兩)上一味。以酒一大升。煎減半。頓服一半。未止再服。

婦人舊血行得暢。則新血生得滿。而氣因于血。故氣亦為之溫暖。充周而無病。若舊血遲滯。則生新之機自鈍。而氣血俱虛矣。血虛。則偏于干熱而動生內風。血虛而氣虛。則疏于衛(wèi)外、而易感外風。此六十二種風因之所自來也。又腹中血虛。則失于滋潤。而絡脈干痛。氣虛。則失于流貫而絡脈拘痛。此腹中刺痛之所自來也。紅藍花活血行氣。得溫浮蒸被之酒性以充之。則氣行血暢。而解內外之風邪。除腹中之刺痛也宜矣。

婦人腹中諸疾痛。當歸芍藥散主之。(方見妊娠)婦人腹中諸疾痛。惟真陰虧損。而留連外水二者而已。蓋真陰虛。則內絡急痛。外水積。則內絡窒痛。當歸芍藥散。能補血行飲。故主之。方義。詳妊娠腹中痛下。

婦人腹中痛。小建中湯主之。(方別見)上條為中下二焦。陰血不足之痛。此條為上中二焦。陽氣不足之痛。蓋天氣寒。則不能照耀。故腹中作陰沁之痛。天氣虛。則不能傳送。而作積聚之痛。小建中湯。溫膈而并填其氣。膈氣上溫。則陽熱下噓。而陰沁之痛可除。膈氣上裕。則鼓弩下逼。而積聚之痛亦愈。故主之。湯義別詳。

問曰。婦人病。飲食如故。煩熱不得臥。而反根據(jù)息者何也。師曰。此名轉胞。不得溺也。以胞系了戾。故致此病。

但利小便則愈。宜腎氣丸主之。(方見虛勞)此條。明言不得溺為本病。因而轉胞。又因轉胞而致煩熱不臥。以及倚息。此屬易解。但其所以不得溺。及所以不用他藥利小便。而獨主腎氣丸者。解得透徹。則略無障礙矣。蓋腎中先天之氣。從貼脊之后道。上熏膈中。與飲食所生之悍氣。從肺而上貯胸中者相會。則先天后天混合。而成在上之宗氣。此氣充滿。則呵噓蒸被。而水道流行。今腎中鮮上熏之妙。而膈氣空淺。則水行自緩。緩則氣愈滯而不得溺。不得溺。則膀胱滿而擁起胞胎。令胞系松寬而微轉。故曰轉胞。夫膀胱之氣。與胞胎之氣。兩皆上轉。則氣宇扁窄。其煩熱不得臥。

及倚坐以息也宜矣。于何知之。于飲食如故。故知上中二焦。及前行之后天氣道中無病。而為先天之腎氣虛微。因致胸中失傳送之候也。了戾者。釘鉤掛物。系松而搖拽旋紐之象。腎氣丸中。茯澤滲泄以利水。山藥培土以利水。則膀胱淺軟。而胞胎已有下弛之地。且得地黃、山萸。將桂附彈壓。下入肝腎。而令丹皮。直從貼脊而上引之。俾胸中氤氳之氣下逼。則胞胎復安其位。而其系因直而自正。又何煩熱不得臥。及倚息之患耶。此仲景不以他藥利水。而獨主腎氣丸之精意。安得有心人。而與之共剔長沙之燈火哉。

婦人陰寒。溫中坐藥。蛇床子散主之。


蛇床子散方

蛇床子仁。

上一味。末之。以白粉少許。和令相得。丸如棗大。綿裹內之。自然溫。

陰寒。亦指陰庭之寒冷而言。俗解作子宮寒。非。以坐藥外治。不能溫子宮故也。坐藥者。納之而坐。非一時取效之謂。故方后曰綿裹者??制渥弥禄x也。凡婦人一切納藥、坐藥、洗藥。俱與深遠之臟腑無干。而為外癥。外癥而治以內藥。既失之迂。而且虞臟腑之喜惡不齊。先為藥病也。故外癥皆從外治之例。本草稱蛇虺喜臥其下。故有蛇床虺床之名。則其性之溫暖可知。又味辛而甘。夫辛甘主散。則其溫暖之性。為能橫施旁達又可知。用為坐藥。而陰寒自溫可必也??陀兴刈x仲景之書。而難予者曰。陰非獨寒。必子宮上冷而后下陰戶者。本衣冠文物主坐藥。而子謂但溫陰庭。而非子宮之藥。毋乃所見之偏且執(zhí)耶。余曰。是非客所知也。

夫金匱一書。分門立論。其就癥列方者。大似玉碎珠零。金星寶片。殊無可貴。是在靈機無礙者。會其全神。譬之重漆圍屏。鉗鑲斗縫。則異彩奇光。照耀堂奧。而成玻璃世界??椭娬?。屑末而已矣。烏足以知此哉。誠如客言。彼子宮之寒在先天者。腎氣丸不具在乎。在后天者。理中丸不具在乎。何妨以內藥先溫其本。而后以外藥兼治其標耶。且云坐藥可上溫子宮。則亦將以漱口不下咽者。能愈中焦疾苦乎??褪ΧZ塞。

少陰脈滑而數(shù)者。陰中即生瘡。陰中蝕瘡爛者。野狼牙湯洗之。


野狼牙湯方

野狼牙(三兩)上一味。以水四升。煮取半升。以綿纏筋如繭。浸湯瀝陰中。日四遍。

滑為濕。數(shù)為熱。少陰之下竟下。為陰庭之應。其脈濕熱交見。故知其為陰中生瘡矣。陰中蝕瘡句。勿作上文之復語。蓋上兩句是言診法。亦是言其初癥。下二句言瘡久而濕熱浸淫。以致蟲生之治法也。野狼牙味苦性寒。以寒能勝熱??嗄茉餄瘛6饶軞⑾x。故主此以洗之耳。

胃氣下泄。陰吹而正失。此谷氣之實也。膏發(fā)煎導之。(方見黃膽)從前陰失氣。故曰陰吹。從后陰失氣。為大腸之正路。故曰正喧。蓋謂胃中之氣下泄。以致由前陰之間道吹出。又由后陰之正道喧響者。此因胃能受谷。脾能消谷。但因大腸液燥而便結。以致谷氣實。大腸正路喧傳之而不足。又從小腸之岔路。而氣與水化俱迸也。夫實則失氣。是非令其大便流通。俾谷氣下平不可。然若投以攻下之劑。是責脾胃之無辜。必至反不能食而脹矣。故以滑腸胃之豬膏。滋血液之亂發(fā)。熬以為煎。

則干結得之而潤下。將谷氣平。而正喧者亦自止。復何陰吹之有哉。錢塘李氏。謂正喧即陰吹之喧響。

李徐氏。改本文正喧為正結。皆失之。

原標題:高注金匱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