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醫(yī)文化 > 中醫(yī)古籍 > 清朝 > 正文

溫熱論

信息來源:國醫(yī)小鎮(zhèn)發(fā)布時間:2017/12/5

總論

溫病是外感熱病的一大類型。葉天士溫熱論是論述溫病證治的名著,創(chuàng)立用衛(wèi)分、氣分、營分、血分四個層次作為辨證的根據(jù),并指出溫病的傳變模式有順傳與逆?zhèn)鞫N∶順傳由衛(wèi)而氣而營而血,逐步傳入;逆?zhèn)饔尚l(wèi)分直入營分。至于衛(wèi)、氣、營、血如何分辨,主要是根據(jù)溫病的診斷特點,運用察舌、驗齒以及辨斑、疹、白,作為要點,然后結(jié)合證情,作出診斷,決定治法。全篇從原則到具體,有一套完整的理法方藥,對臨床實踐起著指導(dǎo)作用。茲重編分章論述如下。

第一章·溫病大綱

溫邪上受,首先犯肺,逆?zhèn)餍陌?。肺主氣屬衛(wèi);心主血屬營。辨營衛(wèi)氣血雖與傷寒同;若論治法,則與傷寒大異。

蓋傷寒之邪,留戀在表,然后化熱入里;溫邪則化熱最速。未傳心包,邪尚在肺。肺合皮毛而主氣,故云在表。初用辛涼輕劑。挾風加薄荷、牛蒡之屬;挾濕加蘆根、滑石之流?;蛲革L于熱外;或滲濕于熱下。不與熱相摶,勢必孤矣。

不爾,風挾溫熱而燥生,清竅必干,謂水主之氣,不能上榮,兩陽相劫也;濕與溫合,蒸郁而蒙蔽于上,清竅為之壅塞,濁邪害清也。其病有類傷寒,驗之之法,傷寒多有變癥;溫熱雖久,總在一經(jīng)為辨。

第二章·逆?zhèn)魅霠I

前言辛涼散風,甘淡驅(qū)濕,若病仍不解,是漸欲入營也。營分受熱,則血液受劫,心神不安,夜甚無寐,或斑點隱隱,即撤去氣藥。如從風熱陷入者,用犀角、竹葉之屬;如從濕熱陷入者,用犀角、花露之品。參入涼血清熱方中。若加煩躁、大便不通,金汁亦可加入。老年及平素有寒者,以人中黃代之,急速透斑為要。

若斑出熱不解者,胃津亡也,主以甘寒,重則如玉女煎(此句根據(jù)溫熱經(jīng)緯增一“如”字);輕則梨皮、蔗漿之類?;蚱淙四I水素虧,病雖未及下焦,每多先自徨,此必驗之于舌,如甘寒之中加入咸寒,務(wù)在先安未受邪之地,恐其陷入耳。

第三章·流連氣分

若其邪始終在氣分流連者,可冀其戰(zhàn)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與汗并,熱達腠開,邪從汗出。

解后胃氣空虛,當膚冷一晝夜,待氣還自溫暖如常矣。蓋戰(zhàn)汗而解,邪退正虛,陽從汗泄,故漸膚冷,未必即成脫癥。此時宜安舒靜臥,以養(yǎng)陽氣來復(fù)。旁人切勿驚惶,頻頻呼喚,擾其元氣。但診其脈若虛軟和緩,雖倦臥不語,汗出膚冷,卻非脫癥;若脈急疾,躁擾不臥,膚冷汗出,便為氣脫之癥矣。更有邪盛正虛,不能一戰(zhàn)而解,停一二日再戰(zhàn)汗而愈者,不可不知。

第四章·邪留三焦

再論氣病有不傳血分,而邪留三焦,猶之傷寒中少陽病也。彼則和解表里之半;此則分消上下之勢。隨證變法∶如近時杏、樸、苓等類;或如溫膽湯之走泄。因其仍在氣分,猶有戰(zhàn)汗之門戶,轉(zhuǎn)瘧之機括也。

   

第五章·里結(jié)陽明

再論三焦不從外解,必致里結(jié)。里結(jié)于何?在陽明胃與腸也。亦須用下法,不可以氣血之分,謂其不可下也。惟傷寒熱邪在里,劫爍津液,下之宜猛;此多濕熱內(nèi)摶,下之宜輕。傷寒大便溏,為邪已盡,不可再下;濕溫病大便溏為邪未盡,必大便硬,乃為無濕,始不可再攻也。

再人之體,脘在腹上,其位居中,按之痛;或自痛;或痞脹;當用苦泄,以其入腹近也。必驗之于舌∶或黃或濁,可與小陷胸湯或瀉心湯,隨證治之。若白不燥;或黃白相兼;或灰白不渴;慎不可亂投苦泄。其中有外邪未解里先結(jié)者;或邪郁未伸;或素屬中冷者;雖有脘中痞痛,宜從開泄,宣通氣滯以達歸于肺,如近世之杏、蔻、橘、桔等,輕苦微辛,具流動之品可耳。

前云舌黃或濁,當用陷胸、瀉心,須要有地之黃,若光滑者,乃無形濕熱,已有中虛之象,大忌前法。其臍以上為大腹,或滿或脹或痛,此必邪已入里,表癥必無,或存十之一二。亦須驗之于舌∶或黃甚;或如沉香色;或如灰黃色;或老黃色;或中有斷紋。皆當下之,如小承氣湯,用檳榔、青皮、枳實、元明粉、生首烏等皆可。若未現(xiàn)此等舌,不宜用此等藥??制渲杏袧窬厶帪闈M;或寒濕錯雜為痛;或氣壅為脹,又當以別法治之矣。

第六章·衛(wèi)、氣、營、血看法

大凡看法∶衛(wèi)之后方言氣,營之后方言血。在衛(wèi)汗之可也;到氣才宜清氣;乍入營分,猶可透熱,仍轉(zhuǎn)氣分而解,如犀角、元參、羚羊等物是也;至入于血,則恐耗血動血,直須涼血散血,如生地、丹皮、阿膠、赤芍等物是也。

若不循緩急之法,慮其動手便錯耳。


第七章·論濕邪

且吾吳濕邪害人最多。如面色白者,須要顧其陽氣,濕勝則陽微也。如法應(yīng)清涼,用到十分之六七,即不可過涼,蓋恐濕熱一去,陽亦衰微也。面色蒼者,須要顧其津液,清涼到十分之六七,往往熱減身寒者,不可便云虛寒而投補劑,恐爐煙雖熄,灰中有火也,須細察精詳,方少少與之,慎不可漫然而進也。

又有酒客里濕素盛,外邪入里,與之相摶。在陽旺之軀,胃濕恒多;在陰盛之體,脾濕亦不少。然其化熱則一。熱病救陰猶易,通陽最難。救陰不在補血而在養(yǎng)津與測汗;通陽不在溫而在利小便。較之雜證,有不同也。

一、白苔

再舌苔白濃而干燥者,此胃燥氣傷也,滋潤藥中加甘草,令甘守津還之意;舌白而薄者,外感風寒也,當疏散之;若薄白而干者,肺液傷也,加麥冬、花露、蘆根汁等輕清之品,為上者上之也;若苔白而底絳者,濕遏熱伏也,當先泄?jié)裢笩?,防其即干也,此可勿憂,再從里而透于外,則變潤矣;初病舌即干,神不昏者,宜急養(yǎng)正,微加透邪之藥;若神已昏,此內(nèi)匱,不可救藥矣。

再有不拘何色舌生芒刺者,皆是上焦熱極也,當用青布拭冷薄荷水揩之,即去者輕,旋即生者險矣。

舌苔不燥,自覺悶極者,屬脾濕盛也;或有傷痕血跡者,必問曾經(jīng)搔挖否?不可以有血而便為枯癥,仍從濕治可也。再有神情清爽,舌脹大不能退場門者,此脾濕胃熱,郁極化風(按∶此語費解),而毒延于口也,用大黃磨入當用劑內(nèi),則舌脹自消矣。

又有舌上白苔粘膩,吐出濁濃涎沫者,其口必甜,此為脾癉,乃濕熱氣聚,與谷氣相摶,土有余也,盈滿則上泛,當用佩蘭葉芳香辛散以逐之。若舌上苔如堿者,胃中宿滯挾濁穢郁伏,當急急開泄;否則閉結(jié)中焦,不能從募原達出矣。

若舌白如粉而滑,四邊色紫絳者,溫疫病初入募原,未歸胃腑,急急透解,莫待傳入而為險惡之癥。且見此舌者,病必見兇,須要小心。

二、黃苔

再黃苔不甚濃而滑者,熱未傷津,猶可清熱透表;若雖薄而干者,邪雖去而津受傷也,苦重之藥當禁,宜甘寒輕劑養(yǎng)之。

三、絳舌

再論其熱傳營,舌色必絳。絳、深紅色也。初傳,絳色中兼黃白色,此氣分之邪未盡也,泄衛(wèi)透營,兩和可也;純絳鮮澤者,包絡(luò)受邪也,宜犀角、鮮生地、連翹、郁金、石菖蒲等清泄之。延之數(shù)日,或平素心虛有痰,外熱一陷,里絡(luò)即閉,非菖蒲、郁金等所能開,須用牛黃丸、至寶丹之類以開其閉,恐其昏厥為痙也。

再論舌絳而干燥者,火邪劫營,涼血清血為要。色絳而舌心干者,乃心胃火燔,劫爍津液,即黃連、石膏亦可加入。

其有舌心獨絳而干者,亦胃熱而心營受灼也,當于清胃方中加入清心之品,否則延及于尖,為津干火盛之候矣。舌尖獨絳而干,此心火上炎,用導(dǎo)赤散瀉其腑。

若煩渴煩熱,舌心干,四邊色紅,中心或黃或白者,此非血分也,乃上焦氣熱爍津,急用涼膈散散其無形之熱,再看其后轉(zhuǎn)變可也。慎勿用血藥,反致滋膩留邪。

至舌絳望之若干,手捫之原有津液,此津虧濕熱熏蒸,將成濁痰,蒙閉心包也;舌色絳而上有粘膩似苔非苔者,中挾穢濁之氣,急加芳香逐之;舌絳而抵齒難伸退場門者,痰阻舌根,有內(nèi)風也;舌絳而光亮者,胃陰亡也,急用甘涼濡潤之品;舌絳而有碎點黃白者,將生疳也;大紅點者,熱毒乘心也,用黃連、金汁;其有雖絳而不鮮,干枯而痿者,此腎陰涸也,急以阿膠、雞子黃、地黃、天冬等救之,緩則恐涸極而無救也。



四、紫舌

再有熱傳營血,其人素有瘀傷宿血在胸膈中,舌色必紫而暗,捫之潮濕,當加散血之品,如琥珀、丹參、桃仁、丹皮等,否則瘀血與熱相摶,阻遏正氣,遂變?nèi)缈癜l(fā)狂之癥。若紫而腫大者,乃酒毒沖心;紫而干晦者,腎肝色泛也,難治。

五、淡紅舌

舌若淡紅無色,或干而色不榮者,乃是胃津傷而氣無化液也。當用炙甘草湯,不可用寒涼藥。

   

第九章·驗齒

再溫熱之病,看舌之后,亦須驗齒。齒為腎之余,齦為胃之絡(luò),熱邪不燥胃津,必耗腎液,且二經(jīng)之血,走于此處。病深動血,結(jié)瓣于上,陽血色紫,紫如干漆;陰血色黃,黃如醬瓣。陽血若見,安胃為主;陰血若見,救腎為要。然豆瓣色者多險,惟癥尚不逆者猶可治,否則難治矣。此何故耶?蓋陰下竭、陽上厥也。

齒若光燥如石者,胃熱甚也,證見無汗惡寒,衛(wèi)偏勝也,辛涼泄衛(wèi)透汗為要。若如枯骨色者,腎液枯也,為難治。若上半截潤,水不上承而心火上炎也,急急清心救水,俟枯處轉(zhuǎn)潤為妥。

若齒垢如灰糕樣者,胃氣無權(quán),津亡而濕濁用事,多死。初病齒縫流清血,痛者為胃火沖激;不痛者為龍火內(nèi)燔。齒焦無垢者死;齒焦有垢者,腎熱胃劫也,當微下之,或玉女煎清胃救腎可也。

若切牙嚙齒者,濕熱化風,痙??;但切牙者,胃熱氣走其絡(luò)也;切牙而脈證皆衰者,胃虛無谷以內(nèi)榮也。

此何以故?虛則喜實也。舌本不縮而硬,牙關(guān)咬定難開者,此非風痰阻絡(luò),即欲作痙癥。用酸物擦之即開,酸走筋,木來泄土故也。

第十章·辨斑疹

凡斑疹初見,須用紙拈照看胸背兩脅,點大而在皮膚之上者為斑;或云頭隱隱,或瑣碎小粒者為疹。又宜見而不宜多見。按方書謂斑色紅者屬胃熱,紫者熱極,黑者胃爛,然亦必看外癥所合,方可斷之。

春夏之間,濕病俱發(fā)斑疹為甚,如淡紅色,四肢清,口不甚渴,脈不洪數(shù),此非虛斑,即屬陰斑,或胸前微見數(shù)點,面赤足冷,或下利清谷,此陰盛格陽于上,當溫之。

若斑色紫而點小者,心包熱也;點大而紫,胃中熱也。斑黑而光亮者,雖屬不治,然其人氣血充者,根據(jù)法治之,或有可救;若黑而晦者必死。黑而隱隱四旁赤色者,乃火郁內(nèi)伏,大用清涼透發(fā),間有轉(zhuǎn)紅而可救者。

又有夾斑帶疹,皆是邪之不一,各隨其部而泄。然斑屬血者恒多,疹屬氣者不少。斑疹皆是邪氣外露之象,發(fā)出之時,宜神情清爽,方為外解里和。如斑疹出而昏者,此正不勝邪而內(nèi)陷,或胃津內(nèi)涸之候矣。

第十一章·辨白

再有一種白,小粒如水晶色者,此濕熱傷肺,邪雖出而氣液枯也,必得甘藥補之。若未至久延,氣液尚在未傷,乃為濕郁衛(wèi)分,汗出不徹之故,當理氣分之邪??莅兹绻钦叨鄡矗瑲庖航咭?。

第十二章·論婦人溫病

再婦人病溫與男子同,但多胎前產(chǎn)后,以及經(jīng)水適來適斷。大凡胎前病,古人皆以四物加減用之,謂恐邪來害妊也。如熱極者,有用井底泥及藍布浸冷覆蓋腹上等,皆是護胎之意。然亦須看其邪之可解而用之。如血膩之藥不靈,又當審察,不可固執(zhí),仍宜步步保護胎元,恐正損邪陷也。

至于產(chǎn)后,方書謂慎用苦寒,恐傷已亡之陰也。然亦要辨其邪能從上中解者,稍從癥用之,亦無妨也。

不過勿犯下焦,且屬虛體,當如虛怯人病邪而治。況產(chǎn)后當血氣沸騰之際,最多空竇,邪必乘虛內(nèi)陷,虛處受邪,為難治也。

如經(jīng)水適來適斷,邪將陷于血室,少陽傷寒,言之詳悉,不必多贅。但數(shù)動與正傷寒不同。仲景立小柴胡湯提出所陷熱邪,參、棗以扶胃氣,因沖脈隸屬陽明也。此惟虛者為合治。若熱邪陷入,與血相結(jié)者,當宗陶氏小柴胡湯去參、棗加生地、桃仁、楂肉、丹皮或犀角等。若本經(jīng)血結(jié)自甚,必少腹?jié)M痛,輕者刺期門,重者小柴胡湯去甘藥加延胡、歸尾、桃仁;挾寒加肉桂心;氣滯加香附、陳皮、枳殼等。然熱陷血室之癥,多有譫語,如狂之象,與陽明胃熱相似。此種病機,最須辨別。血結(jié)者身體必重,非若陽明之輕便者。何以故耶?陰主重濁,絡(luò)脈被阻,身之側(cè)旁氣痹,連及胸背,皆為阻窒。故去邪通絡(luò),正合其病。往往延久,上逆心包,胸中痹痛,即陶氏所謂血結(jié)胸也。王海藏出一桂枝紅花湯加海蛤、桃仁,原欲表里上下一齊盡解之理,此方大有巧妙焉。



原標題:溫熱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