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中醫(yī)養(yǎng)生頻道 > 季節(jié)養(yǎng)生 > 正文

經絡養(yǎng)生-健脾和中按摩法

來源:國醫(yī)小鎮(zhèn)發(fā)布時間:2015/11/24
導讀:中脘穴對消化系統(tǒng)來說十分重要,經常按摩此穴,能起到調節(jié)脾胃功能、健脾和胃、補中益氣的作用,利于脾臟運轉水濕。

一、按揉中脘穴

【手法】以食指、中指指腹對中脘穴進行按揉,時間為2~3分鐘,以感覺酸脹為度。

【功效】中脘穴對消化系統(tǒng)來說十分重要,經常按摩此穴,能起到調節(jié)脾胃功能、健脾和胃、補中益氣的作用,利于脾臟運轉水濕。

二、按揉水分穴

【手法】以食指、中指指腹對水分穴進行按揉,以感覺脹痛為度。

【功效】水分穴的功能主要是增強人體的水分代謝,經常對此穴進行按摩,能起到利水滲濕、通調水道的作用,進而健脾和中,增強脾功能。

三、點按手三里穴

【手法】以拇指對手三里穴進行點按,次數(shù)為50次,點按時力度要適中。

【功效】手三里穴與胃經有很密切的關系,所以經常對此穴進行按摩,能健脾和中,調節(jié)腸胃功能。

四、按揉魚際穴

【手法】以拇指指腹對魚際穴進行按揉,次數(shù)為50次,以感覺壓痛為度。

【功效】經常按摩魚際穴,能增強脾胃功能,健脾和中,調節(jié)人體的氣血循行。

五、點按公孫穴

【手法】以拇指指尖對公孫穴進行點按,時間為1~2分鐘,以感覺皮膚發(fā)熱為度。

【功效】脾經和沖脈的能量匯聚點和調控中心就是公孫穴,不僅可以調治脾經,還能調治沖脈,所以點按公孫穴,能夠健脾化痰、和中消積,具有調理脾臟的功能。

【養(yǎng)生輔方】

脾胃虛弱者每天用拇指對手部的大魚際區(qū)(正面手掌的拇指根部,下至掌根,當手掌張開時會出現(xiàn)一個明顯凸現(xiàn)的部位,即是大魚際區(qū))進行捏拿,時間為3~5分鐘,對于改善脾胃虛弱的狀況有顯著功效,此外還有健脾和胃、生化氣血的作用。再加上按摩足心,效果更佳。

 

本站聲明:如果您認為轉載內容侵犯了您的權益,請您來電聲明,我們將會在收到信息核實后24小時內刪除相關內容。

 

 

 

 

詳情請關注微信號:國醫(yī)小鎮(zhèn)或直接掃描右側二維碼關注

 

 

相關文章
說兩句吧

網友評論

驗證碼 看不清,換張圖片?

你還可以輸入250個字

時辰養(yǎng)生Time

  • 23:00-1:00

    此時膽經最旺,宜睡眠,忌熬夜及吃宵夜!

  • 1:00-3:00

    此時肝經最旺,宜熟睡養(yǎng)肝,忌喝酒!

  • 3:00-5:00

    此時肺經最旺,宜進入深度睡眠,建議晚起床。

  • 5:00-7:00

    此時大腸經最旺,宜排便,忌夫妻生活!

  • 7:00-9:00

    此時胃經最旺,宜吃早餐,忌空腹!

  • 9:00-11:00

    此時脾經最旺,宜多喝水,忌辛辣!

  • 11:00-13:00

    此時心經最旺,宜午睡養(yǎng)心,忌劇烈運動!

  • 13:00~15:00

    此時小腸經最旺,宜調理小腸經,忌午餐過晚!

  • 15:00-17:00

    此時膀胱經最旺,宜補充水分,忌憋尿!

  • 17:00-19:00

    此時腎經最旺,宜休息,忌過勞!

  • 19:00-21:00

    此時心包經最旺,宜散步,忌劇烈運動!

  • 21:00-23:00

    此時三焦經最旺,宜入睡,過夫妻生活,忌生氣發(fā)怒!

推薦閱讀Red

 
健康養(yǎng)生大數(shù)據(jù)